沙漠旅行必备
⑴ 去沙漠旅行,需要准备哪些设备
水,最重要的当然是水了,还有防晒的东西,食物,最好带上一些可以救生的东西,还有是一定准备通讯工具,随时与外界联系
⑵ 去沙漠旅游应该准备些什么
除了饮食类以外,准备防风眼镜(不是普通的墨镜,可以在景点买也可在内网上买),穿容着最好要少点缝隙的以免沙粒钻进身体,鞋子偏运动点就行,到了旅游点可以租长筒鞋套再穿在外面就行。照相机手机最好用个运动型塑料套包在里面,防止沙粒进机器。沙漠旅游肯定有沙地摩托,骆驼,滑沙等内容,准备好自拍杆
⑶ 去沙漠旅游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沙漠春夏风沙多,需穿防风沙衣服及纱巾;全年昼夜温差大,夜晚要准备防寒衣物;白天阳光充足紫外线强烈,脸上可擦防晒霜,戴太阳镜、遮阳帽(帽后压一块浅色手帕防止后脖颈被晒伤);身上最好不要擦防晒霜,否则微风扬起的沙尘会粘到皮肤上,很难清理,故身上应穿浅色长袖吸汗衣物防晒为佳。
2. 沙漠旅游最好的季节在每年5—10月,以6—9月最佳;徒步沙漠探险最好的季节在9—10月。
3. 参加沙漠旅游项目时,要认真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掌握要领,避免不必要的危险。乘坐沙漠越野车冲浪时,应系好安全带,双手握紧车内扶手,目光尽量直视前方以掌握车子的摇摆方向,并要听从驾驶人员的安全提示。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参加此类项目。
4. 沙漠中的沙子不同于沙滩上的沙子,它是极细的微尘,软风或脚步就可以使其扬起,故在使用相机、摄像机、手机等精密工具时要注意防护,最好放在密封袋中,可防沙粒进入损坏。
5. 沙漠昼夜温差大,在沙漠过夜要带足衣服和饮用水,并备上眼药水、抗菌消炎药、感冒药等常用药品,要多吃水果。在徒步沙漠行走时宜穿轻便透气的高帮运动鞋,以免沙子进入鞋内,影响走路;夏季中午不宜徒步,否则沙漠表面温度太高,容易中暑及晒伤皮肤。
6. 骑骆驼注意事项:骑骆驼时,要防止骆驼站起来或卧倒时把人甩下,这时要抱紧驼鞍或驼峰。不要靠近骆驼的后脚或头部,以防止其踢人和用嘴喷人。骆驼虽然温顺,但受惊后特别疯狂,不要发出大声尖叫或突然打开艳丽的自动伞刺激骆驼,也不宜穿颜色艳丽的衣服;骑骆驼时不要把缰绳绷得太紧,要顺着骆驼的步伐自然骑坐,随时调整坐姿;骆驼上最好不要用相机和手机,否则掉到沙漠中会损坏或无法找回。
7. 如果你没有户外经验,但是想去沙漠观光旅游,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旅游或者户外团队。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⑷ 去敦煌旅游要带什么东西
敦煌旅游要带物品
(1)注意保暖,高原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在阴暗的寺院殿堂里待时间长了也是很寒冷的。另外,保持身体的干燥也很重要。
(2)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西藏有很多冰雪环境,冰雪地及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数小时,即可造成雪肓。所以,在雪线及以上地区活动时一定要带雪镜,或者至少是可以滤过紫外线的好的墨镜。
(3)高原各条旅游线上,尘土大,卫生条件不好,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要戴的话,不妨考虑使用用完即弃型的镜片。
(4)刚刚上高原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会造成部分游客易流鼻血和嘴唇干裂。。所以要带上防晒霜、润肤露和润唇膏。
(5)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解干燥带来的鼻喉不适。
(6)药品:金施尔康、西洋参含片、阿司匹林、必理痛、牛黄解毒片、感冒灵、喉炎丸,止咳水、白花油、维他命C丸、胃药、纱布、眼药水及消炎药。
(7)小心中暑,高原的阳光是很可怕的,尤其在夏天做长时间的户外活动的时候。因此高原户外旅行活动一定要备有清凉油、人丹之类的等,而且要多喝水。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湿润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使得患者的体温降低。患者清醒时,应给他补充水分。
最佳旅游时间
由于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点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处内陆,受高山阻隔,远离潮湿的海洋气流,属极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3℃,7月平均气温24.7℃。全年干燥少雨,昼夜温差极大。敦煌境内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不足1200米,市区海拔为1138米。每年春季这里还有干热风和黑沙暴两大自然灾害,如果此时前往,应早作防备。
每年5——10月是最佳时机。
⑸ 去沙漠旅游应该携带那些必需品
夏秋季节是西北“沙漠游”的最佳时机,沙漠地带气候特殊,游客在享受探险刺激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旅行。旅行社的有关人员提醒游客:
一、沙漠中的紫外线强,游客可适当在脸部使用防晒霜,但不宜在身上涂抹。最好穿着浅色长衣抵御紫外线的侵害。带摄影器材的朋友尤其要注意防止沙子进入摄影包内,以免损坏机器设备。
二、参加沙漠探险旅游的朋友切莫单独行动,进入沙漠腹地要有向导带领,最好带上GPS全球仪和良好的通讯设备。
三、沙漠里昼夜温差大,在沙漠里过夜要带足衣服和饮用水,并要备上眼药水、抗菌消炎药、感冒药等常用药品。
⑹ 去沙漠旅游需要买什么样的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您好!去沙特阿拉伯虽然可以感受到沙漠的风情,但途中各种意外风险无法预测。为了给自己更多保障,您需及时投保一份出国旅游保险。
⑺ 去沙漠旅游应该带些什么
浩瀚无垠的沙海,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它不但蕴藏着神秘的古城遗址和众多的墓葬文物,更有神奇的自然景观。而大漠的荒凉和美丽之中却蕴含着无处不在的威胁,这就要求探险者必须有相当的体力、勇气及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我从多年的沙漠探险经历中体会到,人在茫茫沙海之中,是非常渺小的,只有顺从沙漠的规律才能安全地走出沙漠。
一、充分的行前准备
探险总是和危险联系在一起,但周密的计划、细致的准备会将风险降低到最小,这也是探险者在困境中求生存的信心所在。
1.探险季节的选择
我国沙漠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属于干燥气候带,昼夜温差大,夏季酷热,温度高达摄氏50~60度,冬季严寒,温度低达摄氏零下20~30度;雨量极少,大多数地区全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风多而大,特别是风口地带,狂风到来时飞沙走石,内蒙至新疆一带的沙漠每年4月有季节性强风,常形成沙流。鉴于这些气候特征,选择探险旅行季节时应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季和风季,通常9月至来年3月之间比较合适。
2.制定线路和战术
制定探险路线和战术时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制定出力所能及的探险方案。
全自助式沙漠探险
制定这类探险方案的原则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或集体协作在沙漠中有限度地探险。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冬季探险,白天平均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一般探险者携带所有装备、食品、水在沙漠中生存活动也不能超过7天,行军距离在100公里左右。由于这是全自助式无后援沙漠探险,探险者出发时要背负所有的装备和给养,第一天是在高负重情况下行走,对探险者的体能和毅力都构成严峻的考验,根据探险行程,可以在宿营地有计划地预留部分食品,作为返程时的补给。
协作式沙漠探险
协作式探险可分为无后援式和有后援式。无后援式是指进入沙漠后,就失去了后方的一切人力、物力的支援,只是在驼队的协作下纵深沙海,大多数探险队采用这种方式。但这种探险也是有限度的,因为骆驼在沙漠中负重也不能超过200公斤,在冬季,骆驼每隔7~10天也要饮一次水,一次饮水量也在100公斤左右,所以一般探险天数应控制在10天之内,行程在100~200公里之内。有后援式沙漠探险适用于长距离的沙漠穿越,属于“大兵团协同作战”,耗资巨大。比如,90年代初期,中日和中英联合探险队两次纵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小规模穿越队伍在驼队的协作下,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00公里处东西向穿越,数支后援队用上百峰骆驼,从沙漠南缘的国道出发,每隔150公里向沙漠纵深100公里处投放补给品。
二、沙海行进
1.正确地判断方向 在广阔的沙漠上行走,因为视野空旷,难以找到定向的参照物,加上起伏的沙丘、高大的沙山和洼地,人们一般不可能走直线,所以,沙漠行军中正确地判断方向是沙漠探险的先决条件。
用仪器判定方向
用罗盘和地图标定方向是早期沙漠探险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要知道自身所处的位置,根据地图标定目标地区的位置和方位角,然后根据罗盘所指的方位角行进。由于沙漠中不可能沿直线行军,用这种方法时要不断地校正方位,不然的话很难到达预定目标。在长距离沙漠探险和穿越中,准确到达目的地或在茫茫沙海中找到预投的补给品是非常困难的。80年代后期,个人卫星导航系统(GPS)在民间的普及,将在沙漠中迷途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目前所有的沙漠探险队几乎都使用GPS导航。
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
⑴用北极星判定方位 北极星是正北天空中一颗较亮的恒星,夜间找到了北极星就找到了正北方。北极星是小熊座的a星,大熊座(主要是北斗七星)和仙后星座位于北极星的两侧。我国位于北半球,终年夜间都可以看到北极星。
⑵利用太阳判定方向 太阳东起西落是最可靠的“指北针”。太阳由东向西移动,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例如,在我国西部的沙漠,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中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下午,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正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世代生活的维吾尔族驼工就是靠这种方法在沙漠中行走,绝不会迷失方向。当然还有一些较精确的方法判定方向,如“立竿见影”法、手表判定法等都是在沙漠探险中很有用的(此法可参看《户外探险》2002年第10期P.65)。
⑶利用沙丘走向判定方向 风是塑造沙漠地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风面,坡度较小、沙质较硬。东南面背风,坡度大、沙质松软。另外,沙漠中的植物,如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都向东南方向倾斜。但这里还是要说明的是,上述是沙漠地区的一般特点,风向还因地区的不同而异,沙丘的走向也有所不同,要得出正确的判断,须事先掌握目标地区的气象和地貌。
2.学会在沙漠中走路
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
在沙漠中徒步要想走得舒服,就得准备一双合适的鞋子,鞋底太软,在沙漠中行走很不舒服,时间长了脚会很难受。防沙套(雪套)是不可缺少的,一旦鞋子里进了沙子,不一会儿脚就会被磨破。
学会用双杖走路
负重在沙漠中行军,上下翻越松软的沙丘,对膝盖构成很大的压力,很容易造成损伤。用双杖行走能减轻膝盖的压力,也能节省很多体力。
不要怕走弯路
一望无际的沙海,并不是一马平川。在沙漠中会遇到许多大的沙丘或沙山,一定要绕过去,切忌直越陡坡。要避开背风面松软的沙地,尽量在迎风面和沙脊上行走,因为迎风面受风蚀作用,被压得很实,比较硬,在上面行走比较容易,也省力气;而背风面主要是风积形成的,比较松散,在上面行走,陷入较深,比较消耗体力。如果有驼队的话,踏着骆驼的蹄印走,可以节省很多体力。在沙漠探险中,在前面带路的人很重要,要能找出好走的路,并且采用慢行、每小时休息10分钟的方法。一般队伍一天行走不要超过直线距离20公里。
昼伏夜出避高温
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运动,所消耗的水分也是阴影下的三倍。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最热的季节,如果不带水,在有遮阴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左右。如果在白天的太阳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在特殊的情况下,也要学会“夜行晓宿”方法。另外,在炎热、缺水、干渴、焦虑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被海市蜃楼的假象所迷惑。
3.沙漠露营 在沙漠露营和在其它地区露营还是有区别的。通常要注意两点:一是营地要选在避风的地方,又要防止流沙的掩埋,这类地方往往是在沙丘之中的平地上;二是营地万万不可扎在红柳、胡杨树等植物附近,因为在有植物的地方,往往寄生着一些有毒的虫子,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一种“塔里木蜱”,通常生活在红柳和胡杨树下,这种“蜱”携带一种病毒,人一旦被咬后,往往会引发一种致命的病(塔里木出血热),在十几小时内死亡。
在冬季,不会有大风,也没有咬人的毒虫,露营地点的选择也比较随意。冬季的夜晚非常寒冷,即使用双层帐篷,帐内也会结很厚的霜。在沙漠中有许多枯死的树木,在最寒冷季节也可自己动手打造“火炕”,也就是挖一席之地,在上面烧火,然后用沙子掩埋,人睡在烧热的沙子上。这种方法很适用于全自助极限探险,探险者可以不带帐篷,以减轻重量。
三、处理紧急情况
1.寻找水源 在沙漠中,炎热、干旱对探险者来说是第一大杀手,沙漠探险遇难者大都是缺水中暑所致。在沙漠中一旦迷失方向,在走出困境之前,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干净的水喝,不然生存下来的希望很渺茫。在沙漠中,地表是没有水的,大部分地区也很难挖出水来。但沙漠大都是盆地,里面也有很多季节性河道。
在沙漠中如果发现了茂密的芦苇,就意味着在地下一米多深的地方能挖出水来;如果看到芨芨草,在地下二米左右就能挖出水来;如果看到红柳和骆驼刺,就意味着我们下挖6~8米就有地下水;如果发现胡杨林,则意味着地下8~10米的地方有地下水。1990年冬天,日本NHK广播公司探险队从克里雅河的大河沿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解决了近百峰骆驼的饮水问题。他们走了28天,途中挖了一次水,挖了一个15米长、5米深的沟,将骆驼牵下去饮水,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成功穿越了三百多公里的沙漠,最终抵达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畔。
另外,在沙漠中如果发现了潮湿的沙土或苦水,也可以挖一个坑,用透明塑料布将坑罩住,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太阳蒸馏器。在坑里的空气和土壤迅速升温,产生蒸汽。当水蒸汽达到饱和时,会在塑料布内面凝结成水滴,滴入下面的容器,使我们得到宝贵的水。用这种方法每天可以取1升多的蒸馏淡水。值得一提的是,在沙漠中多数地下水含盐碱很高,人不能直接饮用(骆驼可以饮用),必须用蒸馏等方法处理。
2.躲避沙暴 风沙的运动有其固有的运动规律,万一在沙漠中遇见沙暴,首先要凭目力的观察选择逃避的方向,只要避过风的正面,大都能化险为夷。同时,千万不要到沙丘的背风坡躲避,否则有被沙暴埋葬的危险。正确的做法是把骆驼牵到迎风坡,然后躲在骆驼的身后。
⑻ 沙漠旅行都需准备哪些必备物品
帐篷,绳子,刀,火,指南针,望眼镜,睡袋,背包,徒步鞋,水,干粮,巧克力,消炎药,墨镜(浅灰色,能防风沙),等大概RMB2000.00左右吧
在沙漠徒步旅行五天,淡水是个问题,最好先看看在沙漠里怎么找水源,还有辨明方向的资料。做好充分的知识,心理,身体准备。
不知要去哪个沙漠
⑼ 一个人去沙漠(库不齐沙漠)旅行,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又要注意些什么
一个人.哪里的沙漠比较危险? 一、充分的行前准备 探险总是和危险联系在鉴于这些气候特征,选择探险旅行季节时应尽量避开炎热的夏季和风季,通常9月至
⑽ 如果去撒哈拉沙漠旅行,我们该做哪些准备
出国旅游者, 还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以使自己的整个旅游行程有备而发, 满意而归。这些准备工作主要是:
(1) 生活必需品准备:包括洗漱用品, 必备物品, 小针线包, 化妆品盒, 多用刀具, 实用地图, 剪指甲刀, 防晒霜油等;
(2) 服装鞋帽准备:包括应季服装(夏季两三套, 冬季一两套, 主要以适用为宜, 切忌过少或过多, 还要有一套正式礼仪服装, 以备正式场合派用), 鞋子两双(以轻便舒服为要), 帽子(夏季凉帽, 冬季防寒帽);
(3) 行李箱包准备:坚固耐用的旅行箱或背包, 箱包忌过大, 托运时不方便, 皮箱最好有滑轮, 以利搬运方便。皮箱包上用不干胶条贴上自己的名签(中英文姓名, 国别, 前往国家地区)。此外还要准备一随身携带的手提袋或挎包腰包, 以备装贵重物品, 如护照证件, 地图, 笔记本, 照相机, 钱包等;
(4) 旅游资料准备:出发前最好阅读一些介绍前往国家旅游景点、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及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资料, 从而产生一个总体印象, 使整个旅游过程减少盲目性和被动性;
(5) 礼品准备:国外都有收取小费的习惯。一般随团旅游者的小费由全程陪同统一付给当地司陪人员, 作为旅游者个人可准备一些带有我国民俗特色的小工艺品等作为小礼品送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