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旅行地
1. 求一首关于旅游方面的古诗
旅游的古诗从古至今有很多
可以分为各个景点
黄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是写黄河的
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这些是写长江的
西湖:
咏西湖诗句: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潘阆)
这些是写西湖的
大多数写旅游的事都是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 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
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2. 有关西安旅游景区的唐诗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内满皇都。
寒食容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3. 带着孩子,跟着宋词去旅行和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哪个好
带着孩子,跟着宋词去旅行。
4. (打一句唐诗)旅游春植树------
你写错字了!应该是旅馆
旅馆春植树——客舍青青柳色新
下面还有一些类似的咚咚:
潜水衣——游子身上衣
药丸——粒粒皆辛苦
春回大地——欣欣此生意
张翼德查户口——飞入寻常百姓家
5. 有关旅行和风景的唐诗宋词或古语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最后这个不是唐宋的 是南唐后主的 个人非常喜欢 向你推荐
6. 读《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读书笔记
跟着唐诗去旅行
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诉说着大唐的故事;
每一位内诗人,都容是资深的旅行家,
记录着盛世的情景。
在举国上下均奢于宴游的唐代,
诗人们尤其喜欢漫游。
李白曾“南穹苍梧,东涉溟海”,
杜甫也曾“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象和阔大气魄,
激发着诗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
使他们的诗作充满了瑰丽的艺术魅力,
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
7. 为什么跟着唐诗去旅行登不上去
大唐盛世,曾经的辉煌留给了我们许多,其中之一唐诗。《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专作者任乐乐老属师在书中序言中说,“大唐的每一位诗人,都是最资深的旅行家、最优秀的旅行记者。”的确,品读唐读,我们的思绪可以穿越时空,回到千年前,烟波浩渺的东海、白雪皑皑的天山、繁华喧嚣的长安城、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
书的内容着实多啊,共十辑,362页,厚厚的。我从目录中选择自己曾经去过的地儿,想再次感受一下华山。
8. 唐诗带我去旅行作文
摊开唐诗,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生平所有的情感几乎都找到了归宿。
握_本《唐诗》就彷佛握着沉甸甸的人生百态。
走进唐诗,碰触那不堪的别离。他在默默翻着书页,浅浅的双眸盛愁思;她轻轻地把衣物收好,静静地系好行李,泪珠却狠狠滴在手背上。放下书,他从背后抱住她,“傻瓜,只不过出去几天而已……”拭去泪水,她端起酒杯为他送行,酒入口中,寒凉化为一片苦涩。“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如郎去时”,那天晚上,泪水和酒水化为浓墨,在唐诗泛黄的纸上留下心痛的一页。
走进唐诗,聆听雄浑浪漫的天工异曲。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把千山之外的瀑布一下子拉到了你的眼前,那瀑布的怒嚎犹如地动山摇,摄人心魂。“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杯中酒的香味醉了自己,醉了月亮,醉了他的诗,更醉了一本《唐诗》千几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诗仙李白的名字不就是用那酒写出来的吗?当他不愿看到朝廷的混杂时,他可以大手一挥留下不可一世的豪言壮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走进唐诗,感受超尘物外的宁静淡泊。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我想洛阳一定很美很美。或许是春天,或许是秋天,洛阳一定是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如果可以穿越,我愿用我生命的三分之一去兑换一张门票,到洛阳去寻找一片花瓣,寻找一段独特的故事。刘希夷在洛阳上演一出“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而张若虚带给我们的则是一曲《春江花月夜》,一抹遗留在江畔千几年的情思与美丽。“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水脉脉流淌,诗人驻立江畔,“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的思念是灵动的水,清澈明亮;又像旷古幽兰,清新典雅。
走进唐诗,走进杜甫的忧愁,与他共饮一杯浊酒,“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走进韦庄的无奈,折下柳枝,吟一句“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范文网 )走进韩愈的旷达自持“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诗,就像宁静的江面上的一片枯叶,缺少了它便失去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趣。唐诗以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姿态轻轻地诠释着世间的一草一木,谱成悠扬清澈的曲子在我们的天空缠绵。简评
这个题目很大,而唐诗又好似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巍然耸立于千古的风烟中。走进它,不易;书写它,更是艰难。从本文看,作者是用心灵去品读唐诗的,并尝试着用自己的心灵去诠释唐诗。如是读诗,庶几可矣!唐诗的无限华彩、万千气象,该如何描摹?纵是学富五车、皓首穷经的学者,我想也须颇费周章。
而聪明的作者却能够由点切入,以点带面,令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全文信手拈来皆是诗行,行文典雅流丽,堪称佳作。
9. 旅游愉快不思归(打一句五言唐诗)
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奇怪的是,这首诗没有诗名!
原文是:
雁南翔,叶纷飞专属,去雀空留枝,莫道心恨谁.翘首独望终不悔,把酒浅酌,对月枉凝眉.人海茫茫,曾经沧海难为水.匆匆过客,秋色醉人不思归,问君意何为?花开花落徒萧瑟,茫然无所对,笑看冷风摧.天地悠悠,几多寒暑,惯看秋水圆秋月,浪迹天涯,不知何时回.
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奇怪的是,这首诗没有诗名!
原文是:
雁南翔,叶纷飞,去雀空留枝,莫道心恨谁.翘首独望终不悔,把酒浅酌,对月枉凝眉.人海茫茫,曾经沧海难为水.匆匆过客,秋色醉人不思归,问君意何为?花开花落徒萧瑟,茫然无所对,笑看冷风摧.天地悠悠,几多寒暑,惯看秋水圆秋月,浪迹天涯,不知何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