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驾旅行 » 最早的旅行

最早的旅行

发布时间: 2021-02-26 21:53:20

Ⅰ 旅游最早起源于多少年前

人类旅游活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旅行阶段:19世纪40年代以前专
近代属旅游阶段: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现代旅游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845年,托马斯库克在英国的莱斯特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

性质的旅游营业所,1865年,他正式成立了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Ⅱ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什么旅行

最早的旅游:
先秦时期的旅行和旅游:

此阶段从传说的尧、舜、禹原始公社到封建社会秦朝的建立。其中包括了整个奴隶制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

1.旅游交通条件:开拓交通路线,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我国先秦时代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打开各疆域之间的闭塞性,研制各种交通工具,为天子巡行、商务旅行和外交游说准备条件。据目前考古发现,我国在距今7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就已发明了船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船桨就是证据)。公元前2033~1066年的夏商,已有了车,当时车的种类很多,有搞运货的牛车、乘坐的马车、作战的戎车、狩猎的田车。孙子还喜欢“乘殷之辂”。道路的修建,在西周时,已有水路,分为沟、洫、浍、川。陆路有遂、径、畛、涂。道路修的不仅平坦,而且植有行道树,建立维修制度。邮递主要靠驿站。西周和春秋战国时,在大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置邮、传舍与馆舍,以供游客住宿之用。

2.旅游类型主要有巡狩、游畋、观光、游娱、托志、泻忧等。

①天子和诸侯巡游、巡狩:君主到其统治的地区巡视和游玩,具有政治和享乐两结合的性质。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1001~952年)是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帝王旅行家。《左传》云:昭公十二年“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晋代从战国魏王墓中发现的先秦古书《汲冢书》之一的《穆天子传》,前五卷以神话传奇的色彩,描绘了他驾八骏出游西域的路线和故事。传说他在天山的瑶池(今天池)和西王母见面宴乐。有人认为他到过波斯(今伊朗)。总之,周穆王是个极爱旅游的人,他走遍了西北、华北等许多地区,甚至造成“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史记·秦本纪》)。

除了周穆王游巡外,再早还有黄帝、颛顼、虞舜、夏禹的巡狩和传说。《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按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颛顼所至,东达海岛、西至陇西,南抵交州,北至幽州。虞舜侧重于柴祭山川,故足迹遍及五岳名山。夏禹治水居外13载,“疏三江五湖,清之东海”,勘山水地理,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②商务旅行:在先秦时期尤为活跃。他们以经商为目的,负货贩运,周游天下。

③外交游说: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各国之间出现频繁的外交游说活动。当时的“士”,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到列国游说,宣扬自己的政治见解,期望得以重用。例如周游列国的孙子,在外辗转14年,率领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的孟子,“连横”、“合纵”游说诸侯的苏秦、张仪、公孙衍等。

④平民百姓的观光:我国保存最早的诗歌经典《诗经》,曾颂扬了殷商西周时代的民间出游活动。其中说:“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寝,如有隐忧。唯我无涵,以教我游。”可见,远在先秦时期,民间已出现观光活动,其内容包括:观乐、现社、观腊、观祭祀等。

⑤持猎活动:古称“游畋”。“畋”亦可写作“田”。意思是打猎、游猎。如《诗经》中写的畋猎篇“车攻”、“吉日”等就是畋猎的代表。

(二)秦汉时期的旅游: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后,随着政局的巩固、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开拓,旅游活动比先秦时代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秦始皇修“驰道”和“直道”,统一全国车轨等措施,给帝王、学者、商人出游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主要旅游类型有:

1.帝王外出巡游: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曾率文武百官五次出巡,周游全国,南至洞庭,北到碣石,东到芝罘、蓬莱,最后在第五次巡游中死去。汉武帝也曾游历碣石、泰山等全国名山大川。

2.学者墨士外出考察:以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游历最著名。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年)从青年时期起就开始漫游大江南北。《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谈到,他“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禹葬会稽山),窥九嶷(舜南巡死处),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司马迁作郎中官后,又因公事,到西南、洛阳、辽西等地旅游,足迹遍于当时西汉版图疆域。他“纵观山川形势,考察风光,访问古迹,采集传说”,撰成名垂后世的不朽巨著《史记》。其中《货殖列传篇》含有丰富的旅游地理内容。

3.“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外旅游开辟了有利条件。汉武帝为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共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9年,他率领100多人从陇西出发,历经艰险,历十三年才返抵长安。这次出使西域,先后考察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昆仑山、祁连山等地情况。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众300人,出使西域,最远到达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地。他的两次西行,了解到许多西域的山川、地理和风土民情,打开了长安通往西域(中亚、西亚)的道路,使中国的丝绸、陶瓷等手工产品运往西方,西方的土特产运往中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以后一直到十三四世纪,它一直是连接中国和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4.海上旅行:秦汉时期,海上交通已相当发达。我国沿海经商贸易旅行已很频繁,与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的海上往来也越来越多。如东汉末期,东吴派康泰和朱应从海路出使南洋诸国,并撰《扶南传》,记载了南洋一带风物。当时的楼船队,英姿飒爽地航行于印度洋,南洋国家无不对它称赞不绝。

(三)中世纪时代的旅游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一千多年中,既有封建社会鼎盛的阶段(如隋唐),又有科学技术硕果辈出的时代(如宋代三大发明)。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各种形式的旅游和旅游业。如旅馆业,在唐宋时期就已相当广泛。唐代诗人杜牧在《旅宿》中写的:“旅馆无良伴,凝情悄自然”,王维著的《渭城曲》描写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清清柳色新”等诗句,就是这种旅馆业经营的明证。

宋代不仅有私营旅馆,而且出现了地方官吏兴办的旅游业。如宋仁宗皇佑二年(1051年),杭州太守范仲淹为赈济灾民,利用那里湖山景色、古庙名寺之长,命各庙主事修茸庙宇,并在太湖举办划船比赛,号召各方官民出游,收入一大笔钱,救济灾民。这是地地道道的旅游业雏形,比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库克要早700多年。

我国中世纪旅游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1.士人漫游兴起:指文人墨士以消遣排忧为目的的旅游。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政局动荡不定,统治者荒淫糜烂,引起一些士大夫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某些士大夫消极厌世,把注意力转向自然,寄情于山水。如魏、晋间的稽康、阮籍等7人,悠游于竹林之中,写出了大量山水诗;东晋、南朝间的陶渊明,南朝的谢灵运等,都是寄情于山水的著名诗人。到了唐、宋时代,这种漫游旅行就更为兴盛。如李白、杜甫、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陆游等,都是漫游类型的著名诗人。李白从20岁起,就“辞亲远游”,行吟南北;各地的山水名胜无不亲临登眺,开拓了诗人的思想和创作源泉,许多千古绝唱都是在漫游中写成的。又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名篇游记,也都是在漫游中触景生情写成的。这些名作,或抒情、或状景、或托物、或言志、或哀民、或气愤,象万里长河中绚丽多姿的浪花,气象万千的波涛,撼心动魄,沁人心脾,在反复咏哦之中如同神游中华山河。

2.宗教旅游盛行:它是以朝觐、求法为目的进行的旅游活动。西汉末年,佛教初传中国,至南北朝和隋唐,它已进入鼎盛时期。如北魏时,洛阳已有大小寺庙1367所。还开辟了石窟寺多处。这一时期著名的僧人云游家有法显、玄奘、义净和鉴真等。

东晋法显是我国顺利达到目的地而回来的极少数人之一。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渡流沙、越葱岭,经过千辛万苦,到达天竺(印度)。他在印度留学15年后,取海路返国,途径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爪哇等国。法显把旅途见闻写成《佛国记》。这部旅行记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篇空前艰险的万里远游的游记。全书一万言,内容充实,生动亲切。

玄奘(公元602~664年)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僧人旅行家。他以坚韧的毅力,穿越大沙漠,翻越高山,到达中亚南部和阿富汗北部地区,而后到达天竺。他在印度学习讲经17年,回国后译出经论600余部1335卷。唐太宗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热烈迎归,并在西安建大雁塔收藏其带回的经籍和佛像等。玄奘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襄助译经的慧立,除了译记西游路程和见闻外,还追记玄奘西游前后身世,写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一“记”一“传”,详细记述了他经历110国和传闻的28国地理、交通、城邑、关防、气候、物产、风俗、文化等情况。

净义也是唐代僧人,他是从海路去印度求法的。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鉴真是扬州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僧的邀请,五次东渡,均遭挫折,鉴真也双目失明,第六次才成功。他把佛教的律宗带到日本,后在奈良建筑了唐招提寺,现在成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象征。

3.国际旅游的发展:中世纪以政治和文化交流为目的出国考察团和商业旅行也多了起来。例如唐代的杜环,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等。另外盛唐时,外国来华的使者,商人、学者、僧侣也络绎不绝。如唐代有19个日本使团来华学习,阿拉伯商人来中国经商的人更多。

(四)明清时期的旅游: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两个朝代。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国际、国内旅游提供了全面的基础。这个时期,我国旅游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1.航海旅行和旅游:以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海上旅行最著名。郑和为云南人(回族),10岁当了燕王朱棣的太监,深受其赏识,赐名郑和。小名三保,又称“三宝太监”。他于永乐 3年( 1405—1433年),率领62艘大船(宝船最大44×18丈), 27000多人,七次远洋出航。涉海十万里,遍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历史上涉程最远,历时最长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大师。比欧洲三位航海家要早数百年。对中国和南洋、西亚、北非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海上航行,留下的旅行记有随从马欢著的《瀛海胜览》、费信著的《星槎胜览》、巩珍的《西洋蕃国志》和郑和航海图等。

2.活跃的国内旅游:最突出的科学考察有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他为编写《本草纲目》,到各地采访调查,搜集标本,把握第一手材料。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徐宏祖)(1586~1641年),他从二十二岁起,先后在外考察30多年,遍游全国名山大川。北到天津蓟县盘山、山西五台山、恒山,南到广东罗浮山,东到海滨,西到云南大理鸡足山、腾冲。所到之地,“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里程”,以难以想象的毅力,考察了16个省区的山水,几次绝粮,险遭丧生。晚上在灯下坚持写作旅游日记。他纠正了过去对长江源头的错误说法,尤其是对岩溶地貌的考察研究,至今仍有很大的科学价值。他写的《徐霞客游记》共20卷,被誉为古今游记第一杰作,后人称其为“奇人、奇事、奇书”,“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此外,顾炎武的旅行考察也很著名。他是明清间的学者,在学术考察中遍游了华北,十谒明陵,又周游西北达20年,有胜地必访,有名士必交。写成了《天下君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两部地理著作。

纵观我国古代旅行和旅游,可以看出以下五个特点:

1.古代旅游多属少数人的个人活动。游者范围主要有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阶层。平民百姓仅在佳庆节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赶庙会等。

2.国内旅行家多以学术考察旅行为主,是在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影响下进行的。

3.古代旅游活动都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处于安定、强盛的时候,旅游活动就特别活跃,反之,便一蹶不振。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旅游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特点。

4.国际旅游以政治交往(如互派使者)、宗教求法和经商贸易等形式为主。游程比较艰险,历时比较长。游历的成果多以“游记”、“见闻”等题材出现。

5.旅游基本上停留在旅行的阶段,与以获得经济收入为目的的旅游业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某些私立旅馆业和观光业,已具有初级旅游业的雏形性质。

Ⅲ 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谁

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公元前 3000年在地中海 和爱琴海上进行通商贸易的腓尼基人

Ⅳ 古代旅行基本上开始于什么时候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总是不满足于周围环境对自身的束缚,总是力图不断扩大自身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空间,并从而拓宽自身的视野;同时,迫于洪水、大火、干旱、地震等各种自然灾难的危害,原始人群就开始了反复的迁徙。从某种含义上说,这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中国的考古学家们曾在三门峡地段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7000年)密集的69处村落遗址,经研究认定,他们不 是同一时期所建,而是某个原始部落趋利避害,反复 迁徙的结果。在《诗经〃大雅》中,也叙述了古代周族 首领公刘在夏代末年率领族人从邰(陕西武功境内) 迁徙到地(陕西郴县、锂邑一带),开垦种植,及安定 居处的情况。这类迁徙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合适的生 存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特定意义的旅行。正因为中国古代旅游和旅行的历史很悠久,所以中国文字中很早就产生了用以表达旅游和旅行意思的词汇。如《周易〃观卦》中就有‚观国之光‛的词语,这就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其实就是旅游的意思。《周易〃观卦》中对观光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说:‚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观民设教。‛意思是:和风吹行地上,万物广受感化,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尧舜禹先王之所以要不辞辛劳,巡游天下的原因。而《周易〃观卦》的内容更是与旅行和旅游活动有关,对旅行和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状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卦辞中称:‚旅贞吉‛,意思是只要旅行时谦柔守正,就能获得吉利。宋代的朱熹在注释《周易》时写道:‚旅者,客居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居它方,谓之旅‛。这就更深刻地阐述了《周易》中‚观‛字与‚旅‛字的含义,表明在很早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知晓旅游是指人们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到异地他乡进行观光游览等活动,并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而这和现代旅游的概念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到南北朝时,著名的梁朝诗人沈约在题为《悲哉行》的诗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是迄今所知‚旅游‛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现。到了唐代,随社会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旅游‛一词开始被大量运用。如韦应物的‚上国旅游罢,故园生事微‛;白居易的‚江海漂漂共旅游,一尊相劝散穷愁‛等。它们充分反映了中国旅游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旅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地说,旅游与旅行是有区别的。旅行的重点在‚行‛字,人们是要通过‚行‛来进行政治、宗教、学术、商务等活动,游览并不是它的主要目的;而旅游的重点则是在‚游‛字,游览就是它的最终目的。前者如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明代的郑和等;后者如晋代的谢灵运,明代的唐伯虎,清代的袁枚等。但另一方面,旅行和旅游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既要‚游‛,就要‚行‛,不经过一定的‚行‛是无法达到游览的目的;而即使旅行是为了达到政治、宗教、商务等目的,也总免不了在跋涉旅行中沿途游览一番。因此,人们往往很难明确地将旅游和旅行这两者严格区分开来。

Ⅳ 世界上最早的时间旅行小说 是什么

额…………桃花源记可以说挺早了……镜花缘啦,烂柯的典故啦什么的

Ⅵ 最早出现的旅游形式是什么旅游

最早的旅游:
先秦时期的旅行和旅游:

此阶段从传说的尧、舜、禹原回始公社到封建社答会秦朝的建立。其中包括了整个奴隶制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

1.旅游交通条件:开拓交通路线,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我国先秦时代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打开各疆域之间的闭塞性,研制各种交通工具,为天子巡行、商务旅行和外交游说准备条件。据目前考古发现,我国在距今7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就已发明了船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船桨就是证据)。公元前2033~1066年的夏商,已有了车,当时车的种类很多,有搞运货的牛车、乘坐的马车、作战的戎车、狩猎的田车。孙子还喜欢“乘殷之辂”。道路的修建,在西周时,已有水路,分为沟、洫、浍、川。陆路有遂、径、畛、涂。道路修的不仅平坦,而且植有行道树,建立维修制度。邮递主要靠驿站。西周和春秋战国时,在大路上每隔一定距离置邮、传舍与馆舍,以供游客住宿之用。

Ⅶ 中国关于“旅游”条目最早出现在哪一年

“旅游”二字最早是在山东昌乐骨刻文中发现,是东夷平民旅游娱乐活动最早的记录 !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已经开始注意旅行的类别,殷人和周人习用“旅”字,专指当时最活跃的一种旅行——商旅。《易经》中,专讲行商客贾的一卦就称为“旅”卦。“旅”字之所以用于商旅,一是“旅”本来就含有行走之意,二是“旅”常被古人假借为“庐”,与“庐”字相通的“旅”字便成了当时商业旅游的专称。
东周时期,旅行分类更加清楚,东周人除了沿用殷周以来的说法,以“旅”称商旅,以“征”称军旅,以“归”称婚旅,以“巡”称天子之旅,以“迁”称迁徙之旅,特别是他们用“旅”字为中国旅游史引进了现代“旅游”的概念。
“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风》),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游”。“游”的提出,说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旅游范畴,能够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的旅游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的认识阶段。
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

Ⅷ 旅游的起源

最早的旅游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
中国古代“旅游”概念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已经开始注意旅行的类别,殷人和周人习用“旅”字,专指当时最活跃的一种旅行——商旅。《易经》中,专讲行商客贾的一卦就称为“旅”卦。“旅”字之所以用于商旅,一是“旅”本来就含有行走之意,二是“旅”常被古人假借为“庐”,与“庐”字相通的“旅”字便成了当时商业旅游的专称。
东周时期,旅行分类更加清楚,东周人除了沿用殷周以来的说法,以“旅”称商旅,以“征”称军旅,以“归”称婚旅,以“巡”称天子之旅,以“迁”称迁徙之旅,特别是他们用“旅”字为中国旅游史引进了现代“旅游”的概念。
“游”的字义是浮行于水中。人能像鱼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泳之游之”(《诗经·邶风·谷风》),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所以当时人们把那些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的旅行活动,如游猎、游览、游学等概称为“游”。“游”的提出,说明东周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旅游范畴,能够把旅游与商旅、聘旅级行役(礼节性外交和长途公差)等功利性的旅游区别开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旅游从此进入了自觉的认识阶段。
有关“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六朝,齐梁时,沈约(公元441年-513年)《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诗句,用以专指个人意志支配的,以游览、游乐为主的旅行,以此区别于其他种种功利性的旅行。

Ⅸ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旅游家是谁

据中外学者考证,周穆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家。《左传·昭公十二年》版写道:“穆权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竹书纪年》云:“穆王东征天下二亿二千五百里,西征亿有九万里,南征亿有七百三里,北征二亿七里。”《史记·赵世家》云:“缪王(即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君主,处于西周盛世。因他多次远出巡行,所以不少传言附会地说他有好马,有善御的好把式(造父),能日驰千里,成为古代四出远游的旅行家。

Ⅹ 旅游是由谁发明的是从何时开始的

旅游的先驱来是商人,自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已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