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价值
㈠ 怎样旅行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不记得哪看到的,摘抄过来吧。。。。余光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旅行之意义回并不是告诉别人答“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其实我没有探究过这话是不是余光中说的,但觉得挺有道理的,看到这个问题,就想把它摘过来了,我们共勉吧)个人认为最痛快的旅行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
㈡ 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沟通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联系的反映民间地域社区人群的共同意愿.民俗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时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是创造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㈢ 北京故宫旅游价值
北京故宫旅游价值: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
(3)旅行价值扩展阅读:
故宫博物院的创立,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胜利,是对复辟势力的一次致命打击;其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业绩。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举行故宫博物院成立典礼。博物馆是以文化教育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实物的机构。
将作为君主法统象征和仅供皇帝观赏享用的珍贵文物,变为全民族的共有财富。故宫博物院成立时,就制定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博物馆的法律,后来又颁布了《中华民国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这两份文件在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博物院已由草创走向成熟,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正轨的开端。
㈣ 旅游价值是什么
心情放松、开阔视野、结交好友
㈤ 参加研学旅行有价值吗
当然有了,研学旅行是一个注重于培养孩子动手实能力的平台,包含野外探险所,亲子活动,夏令专营等属,在父母工作忙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下研学旅行,让孩子在旅行中学习野外知识.例如如何做饭啊,如何辨别那些食物是有害的啊等等!
㈥ 旅游业的一般价值增值关系
这位知友,旅游价值是旅游活动的效应。对于旅游价值的研究,是基础旅游学和价值专哲学的共同任属务,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完善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界定了旅游价值的内涵,分析了旅游价值的本质特征,阐述了旅游价值的评价标准,探讨了旅游价值的实现过程。关于旅游价值的界定问题,是基础旅游学的逻辑出发点。旅游价值是旅游资源是否成为旅游客体的依据,是衡量旅游管理有效性的客观标准,是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景观学等分支学科都涉及的基本概念。因此,旅游价值在整个旅游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明确界定旅游价值的内涵,具体分析旅游价值的本质特征,科学阐述旅游价值的评价标准,深入探讨旅游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基础旅游学和价值哲学的共同任务,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㈦ 什么是康养旅游啊,其核心价值是什么
“就是要将旅游与健康养生和养老更好地结合起来”。
康养旅游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游客的身心健康。
康养旅游的提法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来自2016年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文件,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康养旅游已经逐步成熟,也涌现出康加旅居等一批优秀的康养旅居生活运营服务商。
㈧ 研学旅行能为社会带来什么价值
当今社会缺少的就是全面的人才,我们要向其努力发展,不但要学习好我们作为新一回代的学生,但是我们不但答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固然重要,我们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奉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校外的一些实践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㈨ 旅游资源有什么价值
1、旅游价值是旅游活动的效应。对于旅游价值的研究,是基础旅游学和价值哲学的共同任务,对于旅游学科体系的完善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界定了旅游价值的内涵,分析了旅游价值的本质特征,阐述了旅游价值的评价标准,探讨了旅游价值的实现过程。
2、旅游资源除了经济、 游览 等价值外还要看这个 旅游地 本身的特性去发现其他价值,比如历史研究价值、学习价值、养生价值等等。比如那些历史遗迹、彰显历史人民智慧的所在的、与科技相关的、空气非常好且可以锻炼身体的,等等,因地制宜。
㈩ 旅游产业的价值效应
一方面,旅游将消费者带来了原产地,使得产品的销售直接面向市场,省略了中间流通环节上的费用,能够按照市场终端价卖出,从而获得了比批发价出售更高的价值,我们称这一部分价值为终端消费带来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游客在进行旅游消费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不同于一般购物过程的新型体验和服务,使得产品的最终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上的价格,我们将高出的这部分价值称作体验性消费带来的附加价值提升。
例如:草莓,市场上的批发价可能是10元/斤,但如果到农民的大棚里去采摘,游客除了能购买到可以放心食用的草莓外,还能体验到做农活的乐趣、了解草莓的生长环境、享受农村的清新空气等等,这些体验是普通购物感受不到的,于是大棚采摘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批发价甚至是市场交易价。因此,旅游与农业结合形成的休闲农业,其收益要远远大于单纯的生产型农业。 旅游的品牌效应,基本上反应为对城市品牌的宣传与提升作用。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形象过程中,传递给社会大众的一个核心概念,期望得到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即所谓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中,文化是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根基,是区别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所在,是城市品牌形象的灵魂。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有着共同的目标群体和发展目的。旅游业可以最大化的释放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吸引力,并使游客产生感应或共鸣。另外,旅游的外向性和美好性,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或区域的品牌价值提升,并最终使得城市里的人、商品、资产等的价值得到提升。
例如,乌镇与凤凰古城在发展旅游之前,都是普通的小镇,那里的人们过着跟其他地方居民一样的生活,没有人会刻意去关注那里,也没有人从四面八方去那里度假。但当旅游承载起当地文化,并展示给世人的同时,这些小镇就名声鹊起了,鲜明的城市形象反过来又促进了旅游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五位一体”,纳入了党章。并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这对旅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大有可为。
因为旅游就是一个审美活动,想要发展就必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提升环境,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外,旅游本身恰恰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在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旅游的生态效应将得到最大化的释放。
旅游产业污染低
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能耗主要集中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餐饮及其他旅游活动方面,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是低耗能产业:
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5年为例,整个旅游发展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9%;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石培华、吴普在《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初步估算》中研究得出,2008年我国旅游业能耗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428.30PJ和51.34MJ,分别占我国能源总耗量的0.51%和0.86%。另外他们还估算出,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为0.202,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
保护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
生态环境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反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旅游者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最终旅游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要想发展旅游首先就要保护环境。
旅游促进生态环境美化
游客对目的地景观、环境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发展旅游不仅会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会美化环境,尤其是在我国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焦作、栾川、伊春、迪庆等在由煤矿业、林业为主导产业,转型发展旅游后,都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
以历史上曾以“煤城”著称的焦作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其煤炭资源开始枯竭——井关闭,经济下滑,工人下岗,污染严重,年均经济增速平均只有3.5%。形势所迫,产业结构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关键时刻。1999年,焦作市做出了“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的重大决策,并以“焦作山水”为旅游定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旅游发展,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型,“焦作山水”享誉海内外。2011年,焦作市共接待中外游客2281万人次,旅游景区门票收入7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2亿元,占全市GDP的11.8%。如今的焦作,正在依托“太极故里、山水焦作”整体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向着具有强劲感召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迈进。 当我们抛弃了“唯生产力论”的思维方式,站在科学发展观立场,追求和谐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把旅游产业,纳入幸福导向型产业中去考虑。旅游产业,用最粗浅的话概括,就是“吃喝玩乐”,不仅能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还能给旅游者带来视野上的开阔、生活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末,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12年,广东省在全国首个发布《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并把“休闲旅游”纳入八大幸福导向型产业之一。可见,旅游的幸福效应已经开始慢慢被社会所认识到,并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发挥着切切实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