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驾旅行 » 论旅行培根

论旅行培根

发布时间: 2021-01-13 20:08:18

① 《培根随笔》从论逆境,论亲情,论嫉妒,论勇敢,论自私,轮野心,轮

读《论逆境》有感

培根在其随笔《论逆境》中生动地阐释了逆境的作用。的确,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经历了逆境的考验,惟有直面逆境,战胜逆境,才能取得胜利,走向成功。故逆境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所以,逆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人只有经过逆境的洗礼,才会坚定前进的方向,并毫不动摇的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回眸历史:屈原经历放逐的逆境,才有《离骚》传世;孙膑遭受断足的苦楚,才有《兵法》修列;东坡历经贬诋谪的郁闷,从此留下千古辞话;子长罹遇宫刑,乃有史家之绝唱;勾践卧薪尝胆,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他们无不是遭受逆境并且战胜了逆境,最终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景仰。

试想,若没有逆境的历练,怎么会有他们赫赫的功绩,怎么会让他们名芳千古,又怎么会有那光耀寰宇的成功?

逆境成功的例子不仅中国有,国外也枚不胜举。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征服了欧洲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早年只是一个不受赏识的小炮兵,因为一时失职,被抓进了监狱,撤了职,赶出了军队,身无分文的来到塞纳河畔,身心遭遇重大打击,但面对逆境,他没有畏惧,而是正视逆境,当成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最终迎来了约瑟芬的马车,并从此飞黄腾达。试想如果当年拿破仑没有在逆境中崛起,怎么会有后来平息国内叛乱,打败反法联军的赫赫战功,又怎么会有缔造法兰西王国的神话?

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无须担心身处逆境,要有直面逆境、战胜逆境的决心和勇气,微笑面对逆境,相信这将是你走向成功的开始。

② 《培根》的特点

培根的随笔不受个人感情支配,具有公正超脱的格调。他与读者的思想建立直接联系超过了他以前的十五代人。他的思想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永远是具体的活的东西。他的随笔,篇篇言简意赅,富于变化,每次捧读,都使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代人实用智慧的丰碑之一,理解了它可以用来改造世界。”

培根的随笔内容较为广泛,思想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
成就.
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这从他的随笔就可以看出来.

《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597年,只包含10篇极短的摘记式文章;经过1612年、1625年两次增补扩充,才收入短文58篇,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有重要地位。作者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这是书的副标题),内容涉及哲学思想(如《真理》《死亡》),伦理探讨(如《忌》《爱》《利己的聪明》),做官秘诀(如《高位》《党争》),处世之道(如《友谊》《诡诈》),治家准则(如《父母与子女》《婚嫁与单身》)等,还包括了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如《读书》《旅行》《营造》《娱乐》),也不乏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如《美》《庭园》)。

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他的话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而写法则务求清楚达意。使用的比喻十分恰当,但都来自实际。培根的文章也写得富于诗意。诗人雪莱读了他的随笔《死亡》篇以后,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诗之辩护》)。

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而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对此培根有开创之功。

《谈读书》是一篇名文,文章中的许多精彩语段,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等,都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格言警句。它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是从三个层面来展开论述的:

首先,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止,谈读书的益处。作者开篇直接点题,认为读书有三大益处:怡情、傅彩和长才。然后从正面对它们分别加以阐述,可谓要言不繁。随后话锋一转,又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出现的误区,即“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不可”。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他主张对不同的书应分别采取选读、通读、精读等不同方法,且读书应当和作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致用;还应根据个人性情、需要分别对待。

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一个重要观点,即“学问改变气质”(王佐良译作“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的立论更加完整,论证更加严密,写法上又前后呼应。

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的一生。作业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复杂,面目多变。我们从这本薄薄的《随笔集》中,能读出种种味道,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迹官场的厚黑学。

从“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不过,还是培根说得好:“读书太久易生惰性,……学习要 靠经验来加以规划,否则可能歧路亡羊。会学不等于会用,运用之道在书本之外,得靠亲身的体验才能掌握。”

③ 急求培根论学习的翻译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
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
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
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
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读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
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

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
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
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

读数学,盖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

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

缺陷,皆有特效可医。

④ 论读书 培根的中心思想

培根的《论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回读书要与经答验相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的问题。

《培根论读书》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彻的论述,今天,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想,做到爱读书,会读书,这样才能读好书,才能学好知识。

(4)论旅行培根扩展阅读

在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培根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说:“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一个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盲目读书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书的奴隶。”

⑤ 培根 论求知 原文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要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需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需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

⑥ 培根随笔赏析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他在这篇随笔中写到:“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靠的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们站起来,并告诉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站起来!”当我们做事想半途而废时,朋友是一本备忘录,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且时刻告戒我们“胜不骄,败不馁”。朋友是可以倾诉、可以依赖、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的朋友,他们不仅是一种角色,他们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识的一生,也是追求权力的一生。作业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复杂,面目多变。我们从这本薄薄的《随笔集》中,能读出种种味道,你可以把它当作生活交友的教科书,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迹官场的厚黑学。
从“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不过,还是培根说得好:“读书太久易生惰性,……学习要靠经验来加以规划,否则可能歧路亡羊。会学不等于会用,运用之道在书本之外,得靠亲身的体验才能掌握。”

⑦ 培根随笔论读书 翻译

译文:

读书足够可以使人心情愉快,足够可以让你说话、写文章用到成语或优美的句子,显得你说话、写文章有文化,读书足够可以增长你的才干。读书让人精神愉快,在可以在一个人独处独住的时候表现出来,一个人容易孤独,读点书,让你快乐。

读书增长文采,最可以在和别人谈论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读书增长才干,最可以在判断、处理社会事情的时候表现出来。精通世事(会办事)的人虽然能够处理好细事或者判断事情的某一部分对不对,然而(但是)要从全局计划,就一定要喜爱学习深入思考的人才能做到。

(会办事的人会做好小事,爱读书思考的人才能做好大事。)读书太慢的人驰惰,文章中用的修饰行的文辞太多了显得不真实,全靠书本上说的来做事是书呆子。读书可以补天赋的不足,经验可以补充读书的不足。

大概生来就有的才干就像自然生长的花草,长的很乱,读书了才能知道怎样去修剪它的形状,而书上说的,如果不用经验来检验,就不适当。狡猾的人看不起读书,不知道知识的人羡慕读书,只有明智的人利用读书。

但是书并不告诉你她的用处是什么,利用读书的智慧不在书里,而在书外,全靠自己观察思考读书的时候得到。读书不可以存心质疑作者,不可以全信书上说的话,也不可以只抓住文章的几句话来理解,而应该仔细思考。

书有可以稍微读一点的,又可以粗略读大概内容的,少数的书要细细品味,学习写法,化成自己的东西。换句话说,有的书只要读一部分,有的书只要读大体意思,少数的要全读,读的时候要专心、不烦、坚持。

书也可以找人代替你读,拿他写的摘要(概括主要内容的话),但是只能是题材不好或价值不高的书可以这样做。不然的话,书提炼出概要就像水经过了蒸馏,没有滋味了。 读书让人变得充实,讨论让人变得机智,作文让人变得准确。

所以不常常写作文的人一定要记忆力特别强,不常常讨论的人一定要智商高,不常常读书的人一定要会欺骗的方法,才能让他们的无知显得有知识。读历史书让人明智,读诗歌让人聪明,数学让人思维周密,科学让人深刻,关于道德的学说让人沉稳庄重。

逻辑修辞的学问让人善于辩论,凡是你学的东西,都会对你的性格有影响。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能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细琐的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改善。

(7)论旅行培根扩展阅读:

《论读书》相关评论:

在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培根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说:“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一个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盲目读书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书的奴隶。”

读书方法上培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培根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一些好书则要反复地读。

《培根论读书》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彻的论述,今天,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想,做到爱读书,会读书,这样才能读好书,才能学好知识

⑧ 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培根 英文版的

Travel is part of ecation for the young while travel is part of experience for the old.
——Bacon.

⑨ 培根的论读书 全文

《谈读书》

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原文节选: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谈读书》采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排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对英国以至世界影响都很大。培根的随笔,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

(9)论旅行培根扩展阅读

在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培根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说:“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一个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盲目读书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书的奴隶。”

读书方法上培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培根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一些好书则要反复地读。

《培根论读书》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和方法都作了透彻的论述,今天,无论是读书治学还是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想,做到爱读书,会读书,这样才能读好书,才能学好知识。

⑩ 培根《论谈判》中文译文

关于谈判,口头谈比书面谈效果好。由中间人出面比直接谈效果好。或者为了慎重和全面地表达或了解双方的意向,那么使用书信或公文往返也是可取的。口头会谈有好处,因当面谈难免要顾忌情面(特别是存在上下关系时)。但当面谈还可通过对方的表情观察到某些微妙的事情。同时,当面谈有利于开诚布公地做出解释。假如委托中间人去谈判,那么必须慎重地选择所信托的人。小心不要任用那种暗怀私欲的狡猾人。选择办事的人要做到因材施用。譬如使用有勇气的人去争论,用会说话的人去劝导,用机警的人去探询对方的意向,而鸡鸣狗盗之徒,则可去办那种需要做手脚的事情。对于过去已被证明办事成效高的幸运儿,应当重用。这种人不仅有自信,而且将会努力作得好,以便保持自己过去的光荣。

在谈判中,开门见山地提出目的不如迂回地探测一下对方的意向。当然如果做为一种使对方措手不及的手段,也是可以利用的。对自满自足的谈判对象,应当设法煽起他的欲火。在谈判已肯定下双方的执行协议的条件后,注意的重点应当放在由谁先来履行的条件上。这时,应当能设法牵制住对手,或至少使他相信你的承诺是可靠的,否则他不会同意先承担义务的。

一切谈判的根本问题,无非是观察对手或利用对手。而人在下述情况下,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真情来的,即当他们感到对方可信任的时候,或激动之时,或放松戒心之时,或有所求之时,应当分析对手的心理,以便牵制之,或利用、劝导之,或威慑之,以达到目的。在面对富有经验的老手时,应当洞悉他的真正用心,并通过这一点去分析和解释他的言论。与这种对手打交道,少说话比多说话好。而说出话来应当出乎对方的意料。在谈判遇到困难的时,不要急于求成,以致希望播种之后立刻有收获。应该耐心地等待时机,以便采撷到成熟的果实。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