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旅行者
⑴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经典台词
序
每个微小的时刻,如同玻璃沙漏里的细沙,缓慢而透明,每个微小的时刻,我都能看见,它们无穷无尽,汇聚成漫长的等待。但为何他的离去,我总无法相随?
我不想呆在没有她的时空里。但我总是不停地离去,而她却不能相随。
1973
突然,我看见,我明白:我的朋友,我的向导,我的兄弟——就是我自己。自己,只有我自己。孤独的自己。
1973
而我自己,纤小犹如片叶,清瘦好似细流,想着想着,我哭了。我抱着他,抱着我,很久。
1984
也许你是我梦里的人,也许我是你梦里的人;也许我们只活在对方的梦里,第二天早晨醒来,再把彼此忘掉。
1984
她的回答那么轻,我不得不让她再说一遍:“我还以为你以后会娶我。”
1984
我害怕未来,那似乎是个等着装我进去的大盒子。我躺下,希望滚滚翻腾而来的暴风雨不要注意到我的存在。
1984
此时的克莱尔正在青春期的入口,一只手握着信仰,另一只手里却是不断生长的怀疑,她所能做到的,只是两手轮流地玩耍;或者试图把它们捏在一起,直到合二为一。
1984
对眼前这个既年轻又年长,与所有女孩全然不同的克莱尔、知道了与众不同其实意味着艰辛的克莱尔,我无言以对。
1987
我睁大眼睛看着她,克莱尔的笑里有了某种世故和残忍。这个时刻恰似一道分水岭,是一段没有男性入侵的音年和开始成为一个女人之间的临界线。
1998
我想到我的母亲曾在夏日的先后唱起抒情曲,对着我们在商店橱窗玻璃中的倒影微笑,穿着蓝色裙子在地板上旋转。她爱我,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她的爱。露西亚却像风一样变幻无常。克莱尔捧在手中的诗是个证据,永恒不变,不容辩驳,它是一张感情定格的快照。我看着一地的纸,如释重负。在这片混乱中,它终于浮出水面,成为克莱尔的救命之舟。
2000
我走出后门,站在黑莓灌木丛边,阳光下,我们的孩子,没了生命,被逐一包裹在丝般柔软的日本雁皮纸里,小心地睡在一只只木盒之中,在这傍晚前的午后。他们静静地安息在玫瑰的花影里。我虽然感受着太阳的热度,却为他们而颤抖,在花园的深处,在和煦的六月,他们却是冰冷的。
2000
十五岁的克莱尔,和那个经年累月折磨我的、那个坚持拒绝放弃生育的、那个挑战死亡和绝望的、那个把男女欢床变成陈尸遍野的战场的女人,并不是同一个啊。
2000
在那个时刻,我爱她超过爱生命。
2001
屏幕上是一张世界气象地图,或者是银河系,一个充满了群星的漩涡。或者是个婴儿。
2011
他做这些盒子是因为他很孤独。他没有可以去爱的人,他做这些盒子,这样就可以去爱它们,它样人们就知道他是存在的,因为小鸟是自由的,盒子是小鸟躲藏的地方,在里面小鸟会感到安全,他也想要自由,相要安生。这些盒子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样他也能变成一只小鸟。
2011
这个神奇的孩子给我无穷爱意,令我深深陶醉,她紧紧地靠着我,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仿佛我们永远不会分离,仿佛我们拥有一整个世界的时间,我紧紧地粘在这一刻上,与疲乏斗争,与时间强大的引力抗衡。
2011
克莱尔离我只有几步远了,我用尽我全部的意志,看着咫尺天涯的克莱尔,奋力清晰地说出;“我爱你。”
2002
我用两支粉红色的蜡笔,一支是类似贝壳内壁的浅粉色,另一支则是生金枪鱼的肉粉色。我迅速几笔抹上爱尔芭的皮肤,仿佛爱尔芭的皮肤早就隐藏在纸里,我只是去掉一些透明的遮挡层而已。
2002
画完成了,它是一个记载——我爱你,我生下你,我也为你画了这幅画——当我走了,亨利也走了,甚至爱尔芭也走了,它会继续告诉人们,我们创造了你,你就在这里,此时此地。
爱尔芭睁开眼睛,笑了。
某年
如果没有你,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活。但我希望能看见你无拘无束地在阳光下漫步,不有你熠熠生光辉的长发。
2053
这次,我知道亨利会来的,最终会来的。我有时也怀疑,是否这样的准备、这样的期盼会妨碍奇迹的出现。可我别无选择。他就要来了,我就在这里。
⑵ 我听说美国在七十年代发射了一个航天飞机向太阳系最远的一个星体飞行。有谁知道的更多吗
美国的“施行者1号”和“先驱者10号”。
目前在太空中走得最远的人类文明“使者”——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正在向太阳系边界逼近。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它一度可能已突破了太阳系与外部星际空间的第一道交界线。
“旅行者1号”于1977年9月5日升空,多年来,与比它早些时候发射的“旅行者2号”联合对太阳系外围行星及其卫星展开了大量有价值的观测。两个探测器上都带有镀金唱盘,记载着地球人用55种语言对可能遭遇的外星文明发出的问候。1998年,“旅行者1号”超越“先驱者10号”,成为在宇宙中飞行得最远的人类探测器。2003年11月5日,“旅行者1号”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达到了90天文单位,或者说135亿公里。
“旅行者”1号穿越激波边界的最大收获是更清楚地描述了激波边界。早先科学家曾推测激波边界可能距太阳几十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1.5亿公里),现在则认为它的位置会随太阳风的强弱而不断变化,可能距太阳90至100个天文单位。而“旅行者”穿越激波边界时距太阳94个天文单位,证实了科学家们的后一推测。
早先科学家还预测,在激波边界处因为太阳风和恒星间气体的相互作用,低能量粒子的比例会大幅度增加,而高能量粒子会加速运动。“旅行者”1号发回的数据则表明,激波边界的低能量粒子确实大量增加了,但高能量粒子却没有加速,这被科学家称为“最让人惊讶的发现”。
至2005年9月“旅行者1号”已距地球140亿公里,是飞得最远的人造航天器。在穿越激波边界后,“旅行者”1号现在已进入太阳系最遥远的外围——太阳风鞘,然后就要飞入太阳系外的宇宙。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了木星和深远空间探测器“先驱者10号”,用“德尔安”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发射升空。它携带有11台由放射性同位素钚238作燃料的微型热核发电机。它重260公斤,装有直径2.7米的面对地球的抛物面天线,发射机用8瓦的功率向地面深空跟踪网传送信号。
它携有表明人类信息的镀金铝板。经过11年飞行,于1983年6月越过海王星轨道,而后成为飞离太阳系的第一个人造天体。这个探测器曾首次发回详细的木星和土星照片,并且在太阳系边缘的有利位置发回了重要的太阳风和宇宙辐射测量数据。
“先驱者10号”的最后一次信号是2003年1月22日接收到的,其中已无任何遥测数据。2月7日,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巨型天线“深空网络”与该探测器的联络都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专家们认为,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动力源已衰变殆尽,探测器估计已无力再向地球发送信号。美宇航局于是决定放弃与探测器继续联系的努力。
“先驱者10号”现在将在寂静中继续进行着它的漫长太空旅程,可能前往金牛座。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在大约200万年后抵达那里。如果其他的智慧生命截获这个来自地球的使者,他们将会得到“先驱者10号”携带的一张金牌——上面描绘了人类的外貌特征,并且标出了地球和太阳系在宇宙群星中的准确位置。
⑶ 旅游者需要具备哪些审美能力
美学家叶朗认为“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
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这
里所说的旅游,应当是指旅游活动的主体部分——消遣观光型的旅游,至于差旅型和个人
事务型的旅游,则应另当别论。叶朗先生的这一论点虽然不一定绝对正确,但至少可以肯
定,对消遣度假型的旅游来说,审美是其最重要的活动内容和目的之一。因此,研究如何
提高旅游观光活动中的审美效果,对于提高旅游(在此、及下文所提及的旅游都是指消遣
型的旅游)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柯平先生在其专著《旅游审美活动论》中认为“任何质量、能量、动量以及信息的
相互转化、交流作用及释放效应等等,均是在一定的‘场’内实现的。电磁有电磁场,引
力有引力场……推而论之,审美,亦有审美场。”然而,什么是审美场呢?该书中没有作
答。
笔者认为,审美场应当是指由审美客体产生的、存在于审美客体(对象)周围的,具
有审美价值的空间信息。这就是说,审美场因审美客体的存在而存在,如果没有审美客体,
也就失去了审美场。审美场是审美客体的审美价值在空间中的具体体现和存在形式。同时
,不同的审美容体具有不同性质、不同质量、不同强度的审美场。例如,北京颐和园中的
万寿山与上海外滩边的黄浦江,两者具有的审美场不仅具有不同的性质,而且,还具有不
同的质量和不同的强度。即便是同一个审美客体,其四周的审美场值,也因时间、空间等
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某尊雕塑这一审美客体,就空间方向而言,其正前方
的审美效果最佳,即其审美场值最大;而其两侧方则次之,背后方则最小。就空间距离而
言,如果这尊雕塑的高度为h,则在距该雕塑2h-3h的区域内的审美效果最佳,也即其审
美场值最大;当空间距离大于3h或小于2h时,其观赏效果渐次,即其审美场值渐小。而从
时间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光照亮度和光照角度。一般来说,当阳光从
雕塑的前方以45°的高度角投射,即当太阳处于雕塑的前侧方时,其观赏效果最佳,即此
时的审美场值最大;而当太阳逐渐上升为顶光、或下降或背光时,其观赏效果渐次,即其
审美场值渐小;倘若处于黑夜无光照的情况,此时几乎没有任何观赏效果,也即此时的审
美场值趋近于零。以上分析当然不仅只是限于雕塑,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审美客体,不论是
山林花木、江河湖海,还是亭台楼阁……在不同的空间、时间等情况下,都有不同的观赏
效果。换言之,任何一个审美客体,其周围的审美场值之大小是随着空间位置、光照时间
等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的。由此,就给我们的旅游发展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任何一
个旅游景区内,虽然具有同样的旅游景物审美客体不变,或说硬件设施条件不变,但是,
如果让游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的软件方案)来游赏,由于景区在不同
时空条件下,其审美场值大小有差异,则其观景游览活动所获得的审美效果将会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旅游景区,不需要增加任何景观建设(不需要增加资金投入)
,只要调整游览的时间、路线,以及让游人驻足停留的观景(位置)点,就可以有效地提
高人们在该景区游览的审美效果。因此,研究和把握各种各类的旅游景物——审美客体的
审美场值在不同时空情况下所呈现的变化规律,弄清各类审美客体在什么时空条件下呈现
出的审美场最大值(即各类景物在什么时空情况下具有最佳的观赏效果),就能以此来规
划和安排旅游者对各类景物的游览程序,改善景区的旅游效果,因而,就是一项颇有运用
价值的工作。
在引入“审美场”的概念之后,为了研究旅游审美效应的规律,王柯平先生采用建立
数学模型的方法,推出了一个反映审美效应与其他相关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
E=O×E×Sa…………(1)
式中:E=Effect〔审美效应(笔者认为:审美效应容易使人觉得这是一个审美客
体外在的审美影响或作用。实际上,这里所探讨的是审美主体在相关条件下获得的审美收
益和效果。因此,本文将E改称为审美效果)〕O=Object(审美客体)F=Field(
审美场)S=Subject(审美主体)a=ability(审美能力)
借助于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概念、研究方法、数学表达形式来探讨社会科学中的某些问
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它能拓展我们的思维。以数学表达式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之用语言文字来叙述,具有简要、明晰,以至能将事物之间的定性关系推进到定量关
系,从而可以对事物作出定量计算等优点。然而,这个关于审美效果的表达公式却有以下
一些欠妥之处:
第一,该公式所表达的基本涵义,是审美效果(E)的大小与审美客体(O)、审美场
(F)以及审美主体S)的审美能力(a)有成正比例的关系,即EocO·F·Sa。由于E、O、
F.S“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属于不同性质的事物量,因此,上述正比例关系要用等号相连
接,其间必须要乘上一个当量转化的系数(k)。即要划等号,则应当是:E= k·O·F·Sa。
第二,当我们引入了审美场的概念之后,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影响审美效果的作用和因
素就体现为审美场了。这正如物理学中的磁体与磁场一样。引入了磁场的概念之后,磁体
所具有的磁力作用,已经转为由其磁场来反映和体现了。所以,在进行有关磁力效应的计
算时,就只需运用磁场强度这一物理量,而无须再将磁体也纳入公式计算了。同理,将审
美客体(O)与审美场(F)同时归入审美效应的计算公式中就是多余和错误的。
第三,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原公式(1)中体现为Sa也是不妥的。对此,可以举个比
较极端的例子来反证说明。譬如,假若研究的审美主体设定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S1),
我们知道婴儿是没有任何审美能力的,故其审美能力a1=0。如若将该婴儿置身于某一旅
游景区内的某一审美客体(O1)的审美场(F1)中去进行审美,则其所获的审美效果(E1
)也应当为零。但若把该婴儿的审美能力a1=0等项代入原公式(1):E=O·F·Sa来进行
计算,则有: E1=O1×F1×S1 °。根据幂指数的运算法则——任何底数的零次幂都为一
,则应有:E1=O1×F1×1,即 E1=O1×F1。根据上面“第二条”的分析,公式中的O1
应当不要,那么,最后就得到了:E1=F1。而审美客体(O1)不论是什么景区的什么景物,
其总有一定量的审美场(F1),即F1≠0,因此,E1也就不等于零了,这便与上面一开始就
得出的分析结论——婴儿放入审美场(F1)中所获的审美效果(E1)应当为零相悖了。通
过这一番反证即可得知,以Sa 这种幂指数的形式来表达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是不妥的。
那么,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公式来作为计算或表达审美效果的数学模型呢?为了得到正
确的结论,我们必须弄清楚人们的审美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现对影响审美效果的有
关因素分析如下:
1、审美场(F)——人们的审美活动获得的审美效果,直接受(审美客体“散布”于
人们当时进行审美实践的那一观赏点的)审美场之强弱的影响。对于同一个审美主体来说
,不论是由于审美客体自身的美感信息丰富、美学价值大、美质品味高,或是由于主体审
美时所处的时空条件好等等原因导致,只要他进行审美当时当地的审美场值越大,则他进
行审美观照后所获的审美效果也就越大。由于审美场(F)是由审美客体(O)产生的,所
以,我们可以把这层关系表述为:EocF(O)。
2、审美能力(A)——倘若对于某一个确定的审美场,例如,于某一确定的时刻,在
某旅游景区内的某一具体的空间位置上赏景,那么旅游者(即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越强
,则其游览赏景后所获得的审美效果就越大。由于审美能力(A)是审美主体(S)所具有
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第二方面的关系表达为:EacA(S)。
3、审美观照时的专注和投入程度(P= Pay attention to)——人类的审美活动是
一个复杂微妙的、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心理过程。审美效果的充分获得,需要审美者全
身心的投入、专注地进行审美凝神观照,通过视听等五官的感知、思维的联想、情感的交
流、深入的领悟和理解等多种审美心理活动的交相引动机制,逐步地获得美感——由第一
层次在生理基础上感官“悦心说意”的中级美感,最后达到在精神、情感和理性上的“悦
志悦神”的至高审美境界。因此,既使是同一个旅游审美者(其审美能力A(s)是某一个
恒定值),在某一确定的时空条件下,面对某个具体的审美对象(此时的审美场F(O)也
是一个确定值),但是,如果该审美主体进行审美观照时的专注和投入程度不同,则其所
获的审美效果就会不同。如果审美者在审美的当时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心态积极、审美
时间充裕、审美对象的美感特性和品味正好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各种相关因素处于良
控状态,则其审美能力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获得较理想的审美效应;倘若当时他精神
疲倦、情绪不佳、心态消沉、审美时间仓促、审美客体的美感特质和品味与其他的审美情
趣相去甚远……各种相关因素处于恶性状态,走马观花式地“到此一游”,则其审美能力
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所获得的审美效果就会较差。由于审美观照的专注和投入
属于审美主体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第三方面的关系表达为:EocP(s)。
把以上分析到的、影响审美效果的三个方面加以综合,于是,便可以得出下面这个新
的反映审美效果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EocF(o)·P(s)或:E=K·F(O)·A(S)·P(S)
该公式体现出人们审美所能获的效果之大小,与其当时所在的审美场值的大小、审美
者本人具有的审美能力的大小、及其审美当时专注和投入的程度成正比例的关系。该公式
的创立难免还有欠妥之处,但比之原先的公式(1),应当说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
该公式的提出,对促进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例如,为了提
高旅游观光的审美效果,根据这个新创的公式,就应当从研究以下三大方面着手:1.在
旅游景区内如何为旅游者提供最佳(大)审美场;2.如何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3.如
何促进旅游者在旅游审美赏景时更加专注和投入。就第3方面来说,我们应当注意:(1)
旅游活动安排不要太紧张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游客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游客
才能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地投入旅游观光活动;(2)避免顶撞游人使之生气,提供周到
优质的旅游服务,这样,可以促成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3)导游
人员既要把握旅游景物的美感特性及其品味,又应当尽量了解自己所带游客的审美情趣,
进而研究两者之间有哪些相近相同之处。然后,便可以此作为自己导游内容展开的重点,
从而,促成游客对所观赏的旅游景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心态;(4)根据各个具体游
览观景点美感信息量的多寡(即审美场值群星的大小),相应地为游览活动安排合理而充
裕的观赏时间。通过做好以上多方面的工作,就能促成人们在旅游观赏时,充分发挥出自
己审美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全身心更加专注、更加投入地进入审美境界,从而获得更加
理想的旅游审美效果。
作者简介:管宁生( 1947-),湖北人,云南大学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硕
士生导师,从事旅游美学、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On Aesthetie Field ana Effect and Their Utilization for Tourism
GUAN Ning- sheng
(College of Commercid and Tourism Management, Yun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Key words: aesthetic field; aesthetic effect; utilization for tourism
Abstract: The essay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aesthetic field and aesthetic
effect and the factors that have in fluences upon them.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ed their utilizing values in todrism.
参考文献:
[1]王柯平.旅游审美活动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2]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3]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M].合肥:黄山书社,1993.
[4]仇学琴.现代旅游美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⑷ 求《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经典语录
1973
突然,我看见,我明白:我的朋友,我的向导,我的兄弟——就是我自己。自己,只有我自己。孤独的自己。
1973
而我自己,纤小犹如片叶,清瘦好似细流,想着想着,我哭了。我抱着他,抱着我,很久。
1984
也许你是我梦里的人,也许我是你梦里的人;也许我们只活在对方的梦里,第二天早晨醒来,再把彼此忘掉。
1984
她的回答那么轻,我不得不让她再说一遍:“我还以为你以后会娶我。”
1984
我害怕未来,那似乎是个等着装我进去的大盒子。我躺下,希望滚滚翻腾而来的暴风雨不要注意到我的存在。
1984
此时的克莱尔正在青春期的入口,一只手握着信仰,另一只手里却是不断生长的怀疑,她所能做到的,只是两手轮流地玩耍;或者试图把它们捏在一起,直到合二为一。
1984
对眼前这个既年轻又年长,与所有女孩全然不同的克莱尔、知道了与众不同其实意味着艰辛的克莱尔,我无言以对。
1987
我睁大眼睛看着她,克莱尔的笑里有了某种世故和残忍。这个时刻恰似一道分水岭,是一段没有男性入侵的音年和开始成为一个女人之间的临界线。
1998
我想到我的母亲曾在夏日的先后唱起抒情曲,对着我们在商店橱窗玻璃中的倒影微笑,穿着蓝色裙子在地板上旋转。她爱我,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她的爱。露西亚却像风一样变幻无常。克莱尔捧在手中的诗是个证据,永恒不变,不容辩驳,它是一张感情定格的快照。我看着一地的纸,如释重负。在这片混乱中,它终于浮出水面,成为克莱尔的救命之舟。
2000
我走出后门,站在黑莓灌木丛边,阳光下,我们的孩子,没了生命,被逐一包裹在丝般柔软的日本雁皮纸里,小心地睡在一只只木盒之中,在这傍晚前的午后。他们静静地安息在玫瑰的花影里。我虽然感受着太阳的热度,却为他们而颤抖,在花园的深处,在和煦的六月,他们却是冰冷的。
2000
十五岁的克莱尔,和那个经年累月折磨我的、那个坚持拒绝放弃生育的、那个挑战死亡和绝望的、那个把男女欢床变成陈尸遍野的战场的女人,并不是同一个啊。
2000
在那个时刻,我爱她超过爱生命。
2001
屏幕上是一张世界气象地图,或者是银河系,一个充满了群星的漩涡。或者是个婴儿。
2011
他做这些盒子是因为他很孤独。他没有可以去爱的人,他做这些盒子,这样就可以去爱它们,它样人们就知道他是存在的,因为小鸟是自由的,盒子是小鸟躲藏的地方,在里面小鸟会感到安全,他也想要自由,相要安生。这些盒子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样他也能变成一只小鸟。
2011
这个神奇的孩子给我无穷爱意,令我深深陶醉,她紧紧地靠着我,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仿佛我们永远不会分离,仿佛我们拥有一整个世界的时间,我紧紧地粘在这一刻上,与疲乏斗争,与时间强大的引力抗衡。
2011
克莱尔离我只有几步远了,我用尽我全部的意志,看着咫尺天涯的克莱尔,奋力清晰地说出;“我爱你。”
2002
我用两支粉红色的蜡笔,一支是类似贝壳内壁的浅粉色,另一支则是生金枪鱼的肉粉色。我迅速几笔抹上爱尔芭的皮肤,仿佛爱尔芭的皮肤早就隐藏在纸里,我只是去掉一些透明的遮挡层而已。
2002
画完成了,它是一个记载——我爱你,我生下你,我也为你画了这幅画——当我走了,亨利也走了,甚至爱尔芭也走了,它会继续告诉人们,我们创造了你,你就在这里,此时此地。
爱尔芭睁开眼睛,笑了。
某年
如果没有你,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活。但我希望能看见你无拘无束地在阳光下漫步,不有你熠熠生光辉的长发。
2053
这次,我知道亨利会来的,最终会来的。我有时也怀疑,是否这样的准备、这样的期盼会妨碍奇迹的出现。可我别无选择。他就要来了,我就在这里。
⑸ 世界上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是哪一个
美国的“施行者1号”和“先驱者10号”.
目前在太空中走得最远的人类文明“使者”——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正在向太阳系边界逼近.甚至有科学家认为,它一度可能已突破了太阳系与外部星际空间的第一道交界线.
“旅行者1号”于1977年9月5日升空,多年来,与比它早些时候发射的“旅行者2号”联合对太阳系外围行星及其卫星展开了大量有价值的观测.两个探测器上都带有镀金唱盘,记载着地球人用55种语言对可能遭遇的外星文明发出的问候.1998年,“旅行者1号”超越“先驱者10号”,成为在宇宙中飞行得最远的人类探测器.2003年11月5日,“旅行者1号”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达到了90天文单位,或者说135亿公里.
“旅行者”1号穿越激波边界的最大收获是更清楚地描述了激波边界.早先科学家曾推测激波边界可能距太阳几十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约1.5亿公里),现在则认为它的位置会随太阳风的强弱而不断变化,可能距太阳90至100个天文单位.而“旅行者”穿越激波边界时距太阳94个天文单位,证实了科学家们的后一推测.
早先科学家还预测,在激波边界处因为太阳风和恒星间气体的相互作用,低能量粒子的比例会大幅度增加,而高能量粒子会加速运动.“旅行者”1号发回的数据则表明,激波边界的低能量粒子确实大量增加了,但高能量粒子却没有加速,这被科学家称为“最让人惊讶的发现”.
至2005年9月“旅行者1号”已距地球140亿公里,是飞得最远的人造航天器.在穿越激波边界后,“旅行者”1号现在已进入太阳系最遥远的外围——太阳风鞘,然后就要飞入太阳系外的宇宙.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了木星和深远空间探测器“先驱者10号”,用“德尔安”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发射升空.它携带有11台由放射性同位素钚238作燃料的微型热核发电机.它重260公斤,装有直径2.7米的面对地球的抛物面天线,发射机用8瓦的功率向地面深空跟踪网传送信号.
它携有表明人类信息的镀金铝板.经过11年飞行,于1983年6月越过海王星轨道,而后成为飞离太阳系的第一个人造天体.这个探测器曾首次发回详细的木星和土星照片,并且在太阳系边缘的有利位置发回了重要的太阳风和宇宙辐射测量数据.
“先驱者10号”的最后一次信号是2003年1月22日接收到的,其中已无任何遥测数据.2月7日,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巨型天线“深空网络”与该探测器的联络都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专家们认为,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动力源已衰变殆尽,探测器估计已无力再向地球发送信号.美宇航局于是决定放弃与探测器继续联系的努力.
“先驱者10号”现在将在寂静中继续进行着它的漫长太空旅程,可能前往金牛座.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在大约200万年后抵达那里.如果其他的智慧生命截获这个来自地球的使者,他们将会得到“先驱者10号”携带的一张金牌——上面描绘了人类的外貌特征,并且标出了地球和太阳系在宇宙群星中的准确位置.
宁心酱丶10485 2014-12-08
网络知道
作业帮
宝宝知道
网络卫士
女生秘密
海马助手
秀美甲
今日头条
快用
爱奇艺
苹果助手
美拍
⑹ 卡特的《地球人的声明》以及“旅行者”号的相关详情!
这艘“旅行者号”宇宙飞船是美利坚合众国建造的。我们是一个具有2亿4千万人类生回命的答集体,我们与居住在地球上40亿人类共同生存着。我们人类仍以国家划分,但是这些国家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单一而又综合的文明世界。
我们向外星致文。此文可能在未来的十亿年中长存,届时我们的文明世界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地球的面貌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在银河系中的2亿颗星球中,一些(也许是很多的)星球是有生命居住的天体,也是具有星际公正的文明世界。如果一个这样的文明世界截获了“旅行者号”,而且能够理解这些内容,我仅为此撰写如下的致文:
这是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型世界的礼物,它是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意念、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考和我们的情感的象征。我们正努力延缓时光,以期能与你们的时光共融。我们希望有朝一日在解决了所面临的困难之后,能置身银河文明世界的共同体之中。这份信息能把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决心、我们的亲善传遍广袤而又令人敬畏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