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呆腻
『壹』 旅行就是离开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
我觉得,旅行就是去你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当做是散心游玩!
只要你喜欢,不必去想那是谁呆腻了的地方!
『贰』 “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是谁说的
“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是郁达夫在他写的《故都的秋》中。
《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
故都的秋是他在1934年8月17日创作的散文,有1500余字。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
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在达到北平之后,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作者的心理,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2)旅行是呆腻扩展阅读: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
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30年发起并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部分节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其他文学代表作还有:《怀鲁迅》《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叁』 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
这是消极的啊,人为什么旅行,因为想放松心情。而旅行所附带的,可不止放松而已。
『肆』 “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出自于哪里
“所谓旅游,就是从自抄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这句话是郁达夫在他写自己家乡那篇文章里说过的,名为《故都的秋》。
(4)旅行是呆腻扩展阅读: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伍』 旅游就是从你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 累成狗一样回到自己呆腻的地方
非常精辟的定义!赞一个!
『陆』 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对吗你怎么看
也对,你在一个地方长期呆着,估计很多地方都去得不想去了,同样,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是人家的地盘,人家当然很熟,熟得都烦了,而对于你,那都是新鲜的,不过旅游就是图个新鲜,玩个不一样
『柒』 旅行就是从一个人呆腻的城市去到另一个人呆腻的地方吗
“所谓旅游抄,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袭看别人呆腻的地方”这句话是郁达夫在他写自己家乡那篇文章里说过的,名为《故乡之秋》。
【郁达夫】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精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生平履历】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0月15日,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恋爱】文学与恋爱,在郁达夫是互为表里的。恋爱的激情,本来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观其一生,无时不在飞扬着由恋爱所激发的才情,然后表现到文学的创作之中,写就了一章章不朽的名篇;而其恋爱经历也如同他的文学名篇一样,焕发着迷人的光彩,怅惘也罢、迷离也罢、悲歌也罢,一并都成了传世的名作。
『捌』 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是什么意思
自己经常在的地方在没的风景也觉得普通,区另外一个地方,当地人也觉得很普通了,但对于第一次去的人也觉得是道风景。没见过的事物总会觉得稀奇 ,没去过的地方总想去看看,去呼吸一下那儿的空气感受一下那里的民情,当你在那留下了一段或好或坏的记时也许这个地方就算腻了吧,旅行也是这样的吧,所以才会想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旅行,因为一切才开始,抱着好奇的心理,全都是崭新的!
『玖』 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出处
“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这句话是郁达夫在他写自己版家乡那篇文权章里说过的,名为《故都的秋》。
(9)旅行是呆腻扩展阅读: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拾』 “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是什么意思
自己经常在的地方在没的风景也觉得普通,区另外一个地方,当地人也觉得回很普通了,但对于第一答次去的人也觉得是道风景。没见过的事物总会觉得稀奇 ,没去过的地方总想去看看,去呼吸一下那儿的空气感受一下那里的民情,当你在那留下了一段或好或坏的记时也许这个地方就算腻了吧,旅行也是这样的吧,所以才会想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旅行,因为一切才开始,抱着好奇的心理,全都是崭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