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问题开题报告
⑴ 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开题报告的选题背景怎么写
疫情过后,旅游事业还是要蓬勃发展的,但是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做好检测。
⑵ 开题报告不会写,请大家帮忙想一下,研究自驾游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要求在100到200字就行~
自驾车旅游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时尚的现代自助旅游方式,是集观光、健身、度假、休闲于一体的专项旅游项目,进行自驾游的车辆可以是自有的或租赁的,车辆种类包括越野车、轿车、自驾房车Recreation Vehicle(RV)。对于自驾车旅游的定义,顾名思义,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己驾车去旅游,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科学界定。本文所探讨的自驾车旅游主要是指在节假日或周末,人们驾驶普通的轿车或越野车外出的旅游方式。
一、发展我国自驾车旅游的意义
发展我国自驾车旅游有助于增加供给、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自驾游涉及的行业很广,如公路、汽车租赁公司、汽车俱乐部、修车行业、饭店、旅行社、景区等。自驾游在旅游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将使社会对其供给增加,从而促进这些相关产业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发展我国自驾车旅游有利于完善旅游服务体系。自驾游是一项新的旅游专项产品,它对旅游辅助系统,如旅游信息网络、交通信息系统、汽车旅馆业、游览服务系统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满足这种综合消费水平高、服务质量要求严格的新兴旅游项目,相关企业、部门、景点需完善旅游服务各项目,大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从而也使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得到改善,甚至惠及大众旅游者。
发展我国自驾车旅游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自驾游涉及的供给领域范围大,包括汽车生产部门、汽车销售部门、驾驶技术培训公司、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公司、汽车俱乐部、汽车租赁公司、自驾游旅游公司、保险公司、交通部门等必不可少的支撑部门。自驾游作为旅游业的新兴旅游项目,需要吸纳许多劳动力来满足其发展需要,它为所涉及的不同于大众旅游的供给部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它的蓬勃发展有利于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二、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自驾车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首先,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自驾游提供了基础。据郎咸平估计,2010年我国人均年收入可达1.5万元人民币左右。根据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1500美元时,家庭轿车将出现爆发性需求。可见,我国目前对私家车的需求是很大的。截至2008年底,全国私人汽车4173.39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64.53%。此外,全国拥有汽车驾照人数为12209.21万人,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呈高增长态势,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私家车的激增将带来极强的自驾游的需求。2004年的自驾车旅行已经超越组团旅行,2004年春节期间,约有5000辆自驾旅游车到海南岛观光度假,自驾车旅游者占湖南省春节黄金周旅游客流的两成左右。2005年后,自驾车旅行成了国民出行的强劲方式,还出现了车位不足等情况。2010年“五一”黄金周异常火爆的自驾车旅游市场就是印证。为期7天的2010年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自驾车旅游节7月在宁夏银川市举行,促进了我国西部自驾游的发展。另外,汽车租赁公司和汽车俱乐部的发展也会促进自驾游的发展。
自驾游主要是以中青年旅游者为主,他们以亲朋好友或家庭形式出游的居多,表现出极强的小团体性,他们的组织形式可能是自发出行,也可能是通过旅行社、汽车俱乐部、网络组织等组织出行;车辆可以来自私家车、公车、租车等;以短期性出行为主,3小时车程、周末2-3天的出游是国内自驾车旅游者较多的选择,所以80%的自驾游者首先会选择居住地500公里以内的景点景区作为尝试。根据陈乾康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自驾车旅游者在选择线路时仍注重观光、休闲和度假的目的;在消费金额方面:自驾车旅游者每日人均综合消费一般在300元,每日人均消费在200元占35%,每日人均消费500元的消费比重为10%(不包括过路费、油费、停车费以及洗车费等)。
(二)自驾车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不健全。我国的高速公路虽然通车里程大却尚未形成密集的公路网,而且资源丰富的景点往往交通不便;景区内道路常塞车,停车位有限且停车费不菲;现有加油站的布局、汽车旅馆、汽车维修以及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的服务,都不能满足自驾游的需要。再者不少公路标识系统也不完善,缺乏专门的自驾游服务设施,经常导致迷路、绕路或事故的发生,造成自驾游者行路难。另外,国内景点明显缺少与自驾游的旅游方式相配套和适应的服务,如不下车使用信用卡或购买商品、遍布全国且联网的汽车租赁服务。
第二,自驾游信息服务还不完善。自驾游旅游者往往希望独自或在获得少许帮助的情况下观赏到一般游客难以看到的风景,这就需要更详细的、专门的、针对自驾游的综合信息。虽然旅游界的媒体中时时刻刻都有海量信息,但真正针对自驾游的全面、准确、实用的信息却少之又少。
第三,自驾游对环境的影响未能考量和控制。自驾游的增多,其尾气、噪音等对景区自然和社会环境必然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而目前景区对这方面还没有提出应对措施。
第四,目前的自驾游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问题可能来源于自驾游旅游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够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不足。如出行前没有了解道路、交通、天气信息等、没有检修车辆、没有准备足够旅途必需品,旅途中车辆出现事故又不会维修等问题。也可能来自于旅游地区,如旅游地区道路不安全、整体治安状况差等可能造成自驾游者人身财产的损失。
三、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促进自驾游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可以从自驾车旅游者自身、旅游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来考虑其未来的发展思路:
首先,自驾游旅游者出发前有必要接受专门机构的培训或在专门组织的安排下进行活动,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看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并准备好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在旅途中也要及时关注沿途交通、道路、车流、车况、天气等信息,到达旅游地时有必要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展开旅游活动。
其次,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开发和创新自驾游旅游产品,提供优质方便的服务,做好营销工作。一方面旅游企业有必要联合汽车租赁公司或汽车俱乐部、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部门、汽车旅馆等部门开发一条龙的自驾游产品;另一方面对于开发自驾游旅游产品的企业还要注重品牌的打造,虽然目前的自驾游旅游市场呈现无序和自由化的状态,从长远来看,只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优质而独具特色的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旅游企业还需要为自驾游旅游者提供餐饮、游览、住宿和购物等各种服务。对于自驾游旅游者需要的各种信息包括旅游线路、旅游动态、沿途天气、交通情况、自驾车旅游安全知识、车辆的保养与维修技能等,旅游企业应该做到除了现场提供外,还能通过建立专门的自驾车信息网提供给他们。另外,自驾游产品营销可以建立会员制和奖励制。对会员要有优惠价和积分兑奖之类的奖励。旅行社还应重视产品的信息回馈,定期与旅游者联系,建立旅游者个人资料和闲暇时间档案,及时推荐旅游产品,刺激持续消费。
再次,政府应做好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工作并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自驾车旅游非常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完整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快公路建设,这是做大做强自驾车旅游的基础和关键。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主要是做好汽车宿营地、汽车旅馆以及停车场的建设,配备汽车检测、加油、维修等服务。政府也要做好编制各省、地、县旅游交通详图的工作。另外,还要督促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与优惠措施,如控制和治理公路收费和乱收费等;联合社会保险部门制定自驾游事故风险处理办法,以确保有专门的制度来规范处理,为自驾车游客排除后顾之忧。
⑶ 历史古镇的旅游真实性研究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历史古镇的旅游真实性研究的开题报告我帮你按照计划,实现原创内容!
⑷ 最佳旅游路线论文的开题报告
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找出路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
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
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
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
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
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⑸ 谁有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范文
转自毕业论文网: http://www.wendangtianxia.com 一、题目背景和意义(宋体小三加粗缩进2字符) (内容宋体小四号) (应列示毕业设计的题目和选题的背景、意义和题目理论研究价值或应用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资料,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中应列示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三、主要内容与待解决的问题 (应列示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解决的问题。) 四、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对于毕业设计,应列出使用的设计方法和预期的实施方案。) 五、进度计划 (应根据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写明的建议进度计划安排,制定个人具体的时间计划。) 六、参考资料 (应列出开题阶段所用到的参考资料,并写明所选资料的出处、书刊的版本、期号等。) 开题报告填写说明 一、开题报告撰写格式按照学校规定模版填写,所有页面的页边距设置为上:3cm、下:2.5cm、左:3cm、右:2.5cm,装订线在左侧,开题报告正文的行距为20磅。 二、开题报告封面上的一些栏目内容如果为空,可以不填,但不能将空栏删去。 三、对于开题报告封面上“协助指导/联系教师”一栏,若填写协助指导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协助指导教师”;若填写联系教师姓名,将该栏改成“联系教师”,并且将宽度调整为与上一行“指导教师”对齐。 四、开题报告封面上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数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例如“2005年12月31日”,字号为小三号。 五、开题报告封面上填写学院名称时,学院名称前后各空一个汉字符。 六、开题报告内的页码格式为“-1-”、“-2-”等、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居中。 七、本填写说明只供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时使用,不要装订在开题报告或毕业设计中。模版中红色字是对字体、格式和填写内容的说明,开题报告撰写完毕后,应将红色
⑹ 各地旅游景点开题报告个人小结
你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通过顺利。
1、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2、目的意义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3、成员分工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具体职责,要人人有事干、个个担责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
4、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则越容易操作。
5、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6、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⑺ 关于旅游文化开发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摘 要]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 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 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