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山有几个旅游景点
⑴ 大珠山的特色景点
大珠山以巍峨挺拔、风光秀丽而闻名。因与小珠山南北雄峙而立,古有“双珠嵌云”之说,被列为古胶州第一胜景。主峰大寨顶之阴有寺,名“石门寺”。
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 ,占地400余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东西两院,分别供奉四大天王及佛祖。寺门为3块巨石叠垒而成,故名石门寺。又因石门前有一泉,清碧如玉,迸若珠玑,名玉泉,故石门寺又称玉泉寺。
寺内多竹,遍布沟坡。寺南侧山坡有塔林,共有花岗岩石塔12座,塔高2.6米,形态各异,传为金代始陆续镌立,“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1992年按原貌修复。寺前有卧象石,寺西有磨铁庵,后尽毁。由寺内南瞻,可见雄峰危耸,分外险峻,峰顶巨石如一尊大佛端坐,其东侧一石似小僧、又似金猴,正向大佛叩拜,惟妙惟肖,称“石拜佛”,也有称“金猴拜佛”。诗人王心鉴过石门寺写到:“山行云壑沐海风,寻幽不忍踏落英。古寺应在竹林里,秀谷依稀萦梵钟。”
石门寺40年代曾毁于战争,现拟重修对外开放。 次高峰——山南峰峰高330米, 形状如楼,故称“望海楼”。自阳坡攀行,一路古迹较多。 东侧峭壁间有“珠山石室”,纵深3米,宽2.5米,高2.5米,有门框洞槽和石雕石槛,室内四壁、地面均研磨平滑。石室临涧,原有铁板桥连接通行,绝壁下原有“麻衣庵”,现已无存。
山顶为一宽阔平台,举目远望,东西见海。 大珠山东段濒海处,有湘子门、南天门、阎王鼻子等名胜。湘子门西侧,一山直立,常有白云萦绕,远望如帽,故名“帽子峰”。上有徐庶庙,庙甚小,但名气大,深得四乡八邻百姓和渔民礼敬。庙后有浅泉,传说可祛病健身,故名“神泉”。
大珠山以石窟最为珍贵,多为隋唐时代遗存,属小型石窟,俗称“石屋子”,系在高大岩石上凿成,内有佛像浮雕等。保存完好的有夹沟西山石窟、夹沟南山石窟和石屋子沟石窟3处。 夹沟西山石窟镌刻浮雕佛像30尊,为隋唐艺术风格。夹沟南山石窟略大于西山石窟,雕刻佛像21尊,损坏严重,模糊难辨。石屋子沟石窟雕有17尊佛像和6个“飞天”、“云纹”图案,保存较好。 大珠山还有女儿石、老鹰石、鳖儿石、和尚石、八戒石等自然景观,形象生动逼真。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称大珠山为“岸海名山”,它的“名”不在“仙”,而在“云”。 大珠山峰峦挺拔,海云依山势而生,海雾在山间弥漫。云淡时,大珠山裹进了似有似无的蝉翼纱里,群峰像刚刚睡醒的姐妹,正着晓装,还有些仪态慵慵;云浓时,群峰或立于茫茫云海,或挂飞流云瀑,或斩滚滚云涛,好似天泼浓墨,绘出了一轴轴大气磅礴的画卷;雾开时,峰峰峦峦宛若丽人撩帐走出;雾合时,她们犹如沉进了美好的梦乡。
云带飘飘,每一座山峰和每一道峻岭似要临风起舞;彩云红彤,满山上云的花朵触天怒放,大珠山瑰丽,好像是云乡里的一座壮观的花园;当每一座山头都包上洁白晶莹的云团,大珠山就真的成了一串神奇的玉珠。这时候,你会想到清人周于智的诗:“累累形胜隐苍烟,九曲谁将一线穿?神女倦游何处去,双珠抛在水云边。” 在大珠山东麓,有一条山谷,人称珠山秀谷。这条山谷有5里之长,谷内溪水奔流,汇入山下的人工湖。碧水和青山相依相拥,青峰倒映在碧水中。游人绕湖边行,缘溪水入山谷,犹如走进画境。
珠山秀谷里春天来得早。清明节还不到,山谷入口处的樱桃花、杏花、桃花相继盛开。清明节一过,在山谷里的溪水畔和山坡上,娇黄的连翘花团团簇簇,洁白的棠梨花一片连一片。春风吹拂,花枝摇曳,山谷里金波涌动,雪浪起伏。再往山谷深处走,有一道花的山峰纵向而立,又把这条山谷分成两条山谷。
顺北面的山谷继续前行,只见南面背阴山坡上,红色的杜鹃花从谷底一直开到山顶,就连山崖上和峭壁上,也花丛茂盛,花影绰约。站在山下往山顶望去,“花浪”排空,直接蓝天,叫人觉这花儿是天界飘下的芳菲;站在山坡高处向下望,“花潮”滚滚,满山谷里腾着花烟花雾,叫人想到这花儿是大地深处生发出的瑞气紫光。
沿着花间的石阶路走,你的周围到处是花的洪流,花的瀑布,人被裹进了花的漩涡中。进入4月,珠山秀谷里花如海,人也充谷盈川,花事和游人汇成了旅游潮。登上山顶,可见南面有好几条山谷里也盛开着杜鹃花,远远望去,如云似霞。 在大珠山主峰大砦顶北侧的一道山涧里有一座古寺,因以两块赫然而立的巨石为门,所以名为石门寺。 石门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当年寺庙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东西两庑等建筑。石门右侧的巨石下有一清泉,水碧如玉,名玉泉,因此,人们又称石门寺为玉泉寺。20世纪40年代中期,石门寺毁于战事。1995年,胶南市人民政府投资重修石门寺大雄宝殿和墓塔林。
石门寺所处的环境十分优美。寺前溪流潺潺,溪畔有卧象石。稍远处,数峰亭亭玉立。寺东侧有“狮子峰”,西侧上有“菩萨打坐”、“神猴摘仙桃”、“猪八戒背媳妇”等奇石,寺南面的“高僧讲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寺东侧是大珠山水库。一汪碧水绕古寺,古寺更显得灵秀。游人在这里执竿垂钓,钓水中游鱼,也钓水中的山色云影。 出石门寺南行,便进入群峰环绕的石门涧。涧内青松翠藤,苍深蓊郁;一条山溪水曲折斗??,牵着高高低低的石底清潭,一路清澈,一路细声慢语。到夏天雨季,还有飞瀑挂山崖,有流水如银练缭绫,柔软地漫过一面面斜石坡,从长满绿苔的石壁上滑下来,落进碧潭后再溅起银珠玉粒……在古时,石门涧是文人墨客常来游览聚会的地方。
涧西侧有一巨石,上面就刻着明代文人王无竟手书的一首诗:“苍霭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复一炉,煮茗溪光里。”至今字迹清晰。他还留一首《石门南涧》诗:“石上看云坐夕晖,野花香处竟忘归。云来云去人何在?一片泉声下翠微。”清人高凤举经石门涧写道:“夹岸山花红浸水,夕阳倒影动鱼罾(zeng)。胡麻莫问秦人饭,只此风光已武陵。”这些诗作描绘的是当时石门涧里的景色。 从石门涧逆溪水往山上走,过鳌鱼石、剪子峰,来到麻衣山前,这里有麻衣庵的残垣。据民国年间的《增修胶志》记载,晋代的陈仲举、元代的张清源、明代的赵麻衣等名士曾在这里隐居过。庵后的峭壁上,有一悬空石室,室门凿造得很精致,门高两米,顶为孤形,有石门框和石雕门槛。在离石室前约3米处有刻有莲花图的莲花石。《增修胶志》记载,在石室与莲花石之间古有铁板桥连接,人可攀莲花石过铁板桥进石室。石室东侧的山壁上刻有“云逍庵”三字。石壁上还有李庆道等人署名的“玉泉观旨缘”石刻,又有元代大德四年(1301年)孙荣题写的“太清岩”刻字。
庵东侧有 “飞来石”,石前额刻“朝阳洞”三字。庵前有“说法石”,在说法石下,有一石碾底,透出过去这里的人间烟火气息。庵西侧的高处有一平台,条石砌的建筑基础很规整,站在这里可以东望灵山湾,西望龙湾,这是“望海楼”的故址。 大珠山在古代有过佛教兴盛的时期。山中有石门寺、墓塔林、麻衣庵遗址、地藏庵、菊花庵、磨铁庵等遗迹。传说山中有石窟99座之多,现保存完好的有夹沟南山石窟、夹沟西山石窟和石屋子沟石窟3处。大珠山的石窟在山东各地遗存的石窟中独具特点,引起佛教学术界的重视,不少学者饶有兴致地前来探访和研究。专家考察后,认为这3座石窟都是隋唐时期建造的,还有的说属北齐时代所作。
大珠山多奇峰异石。乘车走204国道过大珠山时,就会看见南山坡上一只正奋力向山顶爬去的石龟。相传它原是王母娘娘瑶池中的金龟,趁王母娘娘开蟠桃会之机,顺着天河溜到东海,爬到了大珠山。望北山坡,会看到有一块高石很象一位挎着篮子的少女。南山还有雄踞山头的“鹰儿石”,北山还有身披迦裟、手拄禅杖的“和尚石”。
在大珠山中部,有一座山峰,很象唐僧师徒四人正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在它北面的一座山峰,犹如行空的天马。还有一座山峰,那简直就是活灵活现打鬼的钟馗。“一指通天”、“钟峰”、“仙人桥”等山峰,都是大自然为了争奇立异而别出心裁地造化出来的。
山中有许多石头象是有灵性一样,越看越觉得它们亦静亦动。“清照索句”、“圣人问路”、“僧道对弈”、“关公请战”等奇石,形肖神现。
⑵ 胶南大珠山的景点
在大珠山东麓,有一条山谷,人称珠山秀谷。这条山谷有5里之长,谷内溪水奔流,汇入山下的人工湖。碧水和青山相依相拥,青峰倒映在碧水中。游人绕湖边行,缘溪水入山谷,犹如走进画境。
珠山秀谷里春天来得早。清明节还不到,山谷入口处的樱桃花、杏花、桃花相继盛开。清明节一过,在山谷里的溪水畔和山坡上,娇黄的连翘花团团簇簇,洁白的棠梨花一片连一片。春风吹拂,花枝摇曳,山谷里金波涌动,雪浪起伏。再往山谷深处走,有一道花的山峰纵向而立,又把这条山谷分成两条山谷。顺北面的山谷继续前行,只见南面背阴山坡上,红色的杜鹃花从谷底一直开到山顶,就连山崖上和峭壁上,也花丛茂盛,花影绰约。站在山下往山顶望去,“花浪”排空,直接蓝天,叫人觉这花儿是天界飘下的芳菲;站在山坡高处向下望,“花潮”滚滚,满山谷里腾着花烟花雾,叫人想到这花儿是大地深处生发出的瑞气紫光。沿着花间的石阶路走,你的周围到处是花的洪流,花的瀑布,人被裹进了花的漩涡中。进入4月,珠山秀谷里花如海,人也充谷盈川,花事和游人汇成了旅游潮。登上山顶,可见南面有好几条山谷里也盛开着杜鹃花,远远望去,如云似霞。 在大珠山主峰大砦顶北侧的一道山涧里有一座古寺,因以两块赫然而立的巨石为门,所以名为石门寺。石门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当年寺庙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东西两庑等建筑。石门右侧的巨石下有一清泉,水碧如玉,名玉泉,因此,人们又称石门寺为玉泉寺。20世纪40年代中期,石门寺毁于战事。1995年,胶南市人民政府投资重修石门寺大雄宝殿和墓塔林。
石门寺所处的环境十分优美。寺前溪流潺潺,溪畔有卧象石。稍远处,数峰亭亭玉立。寺东侧有“狮子峰”,西侧上有“菩萨打座”、“神猴摘仙桃”、“猪八戒背媳妇”等奇石,寺南面的“高僧讲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寺东侧是大珠山水库。一汪碧水绕古寺,古寺更显得灵秀。游人在这里执竿垂钓,钓水中游鱼,也钓水中的山色云影。 大珠山多奇峰异石。乘车走204国道过大珠山时,就会看见南山坡上一只正奋力向山顶爬去的石龟。相传它原是王母娘娘瑶池中的金龟,趁王母娘娘开蟠桃会之机,顺着天河溜到东海,爬到了大珠山。望北山坡,会看到有一块高石很象一位挎着篮子的少女。南山还有雄踞山头的“鹰儿石”,北山还有身披迦裟、手拄禅杖的“和尚石”。
在大珠山中部,有一座山峰,很象唐僧师徒四人正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在它北面的一座山峰,犹如行空的天马。还有一座山峰,那简直就是活灵活现打鬼的钟馗。“一指通天”、“钟峰”、“仙人桥”等山峰,都是大自然为了争奇立异而别出心裁地造化出来的。
山中有许多石头象是有灵性一样,越看越觉得它们亦静亦动。“清照索句”、“圣人问路”、“僧道对弈”、“关公请战”等奇石,形肖神现。
⑶ 大珠山的简介
据传,唐朝仙人朱仲居于此山,故名“大朱山”,后改为今名。因与小珠山南北雄峙,古有“双珠嵌云”之说。此山景色最佳处为山之东北处的珠山秀谷,但见万顷花海,到处都是野生杜鹃,姹紫嫣红,观海胜景要数此山第二峰——山南峰。
主峰大寨顶之阴有寺名石门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隐于山坳。寺内多竹,中有塔林,在寺内观山,峰顶巨石如一尊大佛端坐,其东侧一小石僧正向大佛叩拜,惟妙惟肖。大珠山南端濒海处,有湘子门、南天门、阎王鼻子等名胜。在湘子门侧有帽子峰,上有徐庶庙,传说三国时徐庶曾隐居于此。
庙虽小但名气大,引来四邻八方香客前来朝拜。大珠山文物颇多,尤以石窟为珍,多为隋唐时代遗物。相传大珠山有石窟99座,后大部分毁弃,现有约3处。其中一处有佛像30多尊,皆为隋唐风格,此外,大珠山还有女儿石、老鹰石、鳖儿石、和尚石和仙人拳等景点。
⑷ 大珠山风景区门票40元都有哪些景点
大珠山成人票:18元起(省2元); 特惠政策: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不含)米以下免票;现役军官持军官证、现役士兵(不包含退伍军官证)持士官证、军人残疾证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含)-1.4(含)米之间购儿童票;60(含)周岁及其以上老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购老人票;残疾人持相关证件享受半票(上述优惠政策,需要景区自行购买)。
⑸ 大珠山风景区门票40元都有哪些景点
大珠山风景区介绍及其推荐景点如下: 大珠山景区位于黄岛区东南部海滨,南北长20多公里,主峰大砦顶海拔486米,占地约65平方公里,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众多,自古就是高士隐居、僧尼修行和文人墨客探幽的地方。
明代起人们就把“双珠嵌云”列为古胶。
⑹ 青岛小珠山和大珠山哪个好玩
花开的时候,大珠山好玩些,其他时间小珠山好些。不过,要是完整的走下小珠山,可是比大珠山累
⑺ 大珠山周边景点有哪些
大珠山以巍峨挺拔、风光秀丽而闻名。因与小珠山南北雄峙而立,古有“双珠嵌云”之说,被列为古胶州第一胜景。主峰大寨顶之阴有寺,名“石门寺”。
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 ,占地400余亩,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东西两院,分别供奉四大天王及佛祖。寺门为3块巨石叠垒而成,故名石门寺。又因石门前有一泉,清碧如玉,迸若珠玑,名玉泉,故石门寺又称玉泉寺。
寺内多竹,遍布沟坡。寺南侧山坡有塔林,共有花岗岩石塔12座,塔高2.6米,形态各异,传为金代始陆续镌立,“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1992年按原貌修复。寺前有卧象石,寺西有磨铁庵,后尽毁。由寺内南瞻,可见雄峰危耸,分外险峻,峰顶巨石如一尊大佛端坐,其东侧一石似小僧、又似金猴,正向大佛叩拜,惟妙惟肖,称“石拜佛”,也有称“金猴拜佛”。诗人王心鉴过石门寺写到:“山行云壑沐海风,寻幽不忍踏落英。古寺应在竹林里,秀谷依稀萦梵钟。”
石门寺40年代曾毁于战争,现拟重修对外开放。 次高峰——山南峰峰高330米, 形状如楼,故称“望海楼”。自阳坡攀行,一路古迹较多。 东侧峭壁间有“珠山石室”,纵深3米,宽2.5米,高2.5米,有门框洞槽和石雕石槛,室内四壁、地面均研磨平滑。石室临涧,原有铁板桥连接通行,绝壁下原有“麻衣庵”,现已无存。
山顶为一宽阔平台,举目远望,东西见海。 大珠山东段濒海处,有湘子门、南天门、阎王鼻子等名胜。湘子门西侧,一山直立,常有白云萦绕,远望如帽,故名“帽子峰”。上有徐庶庙,庙甚小,但名气大,深得四乡八邻百姓和渔民礼敬。庙后有浅泉,传说可祛病健身,故名“神泉”。
大珠山以石窟最为珍贵,多为隋唐时代遗存,属小型石窟,俗称“石屋子”,系在高大岩石上凿成,内有佛像浮雕等。保存完好的有夹沟西山石窟、夹沟南山石窟和石屋子沟石窟3处。 夹沟西山石窟镌刻浮雕佛像30尊,为隋唐艺术风格。夹沟南山石窟略大于西山石窟,雕刻佛像21尊,损坏严重,模糊难辨。石屋子沟石窟雕有17尊佛像和6个“飞天”、“云纹”图案,保存较好。 大珠山还有女儿石、老鹰石、鳖儿石、和尚石、八戒石等自然景观,形象生动逼真。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称大珠山为“岸海名山”,它的“名”不在“仙”,而在“云”。 大珠山峰峦挺拔,海云依山势而生,海雾在山间弥漫。云淡时,大珠山裹进了似有似无的蝉翼纱里,群峰像刚刚睡醒的姐妹,正着晓装,还有些仪态慵慵;云浓时,群峰或立于茫茫云海,或挂飞流云瀑,或斩滚滚云涛,好似天泼浓墨,绘出了一轴轴大气磅礴的画卷;雾开时,峰峰峦峦宛若丽人撩帐走出;雾合时,她们犹如沉进了美好的梦乡。
云带飘飘,每一座山峰和每一道峻岭似要临风起舞;彩云红彤,满山上云的花朵触天怒放,大珠山瑰丽,好像是云乡里的一座壮观的花园;当每一座山头都包上洁白晶莹的云团,大珠山就真的成了一串神奇的玉珠。这时候,你会想到清人周于智的诗:“累累形胜隐苍烟,九曲谁将一线穿?神女倦游何处去,双珠抛在水云边。” 在大珠山东麓,有一条山谷,人称珠山秀谷。这条山谷有5里之长,谷内溪水奔流,汇入山下的人工湖。碧水和青山相依相拥,青峰倒映在碧水中。游人绕湖边行,缘溪水入山谷,犹如走进画境。
珠山秀谷里春天来得早。清明节还不到,山谷入口处的樱桃花、杏花、桃花相继盛开。清明节一过,在山谷里的溪水畔和山坡上,娇黄的连翘花团团簇簇,洁白的棠梨花一片连一片。春风吹拂,花枝摇曳,山谷里金波涌动,雪浪起伏。再往山谷深处走,有一道花的山峰纵向而立,又把这条山谷分成两条山谷。
顺北面的山谷继续前行,只见南面背阴山坡上,红色的杜鹃花从谷底一直开到山顶,就连山崖上和峭壁上,也花丛茂盛,花影绰约。站在山下往山顶望去,“花浪”排空,直接蓝天,叫人觉这花儿是天界飘下的芳菲;站在山坡高处向下望,“花潮”滚滚,满山谷里腾着花烟花雾,叫人想到这花儿是大地深处生发出的瑞气紫光。
沿着花间的石阶路走,你的周围到处是花的洪流,花的瀑布,人被裹进了花的漩涡中。进入4月,珠山秀谷里花如海,人也充谷盈川,花事和游人汇成了旅游潮。登上山顶,可见南面有好几条山谷里也盛开着杜鹃花,远远望去,如云似霞。 在大珠山主峰大砦顶北侧的一道山涧里有一座古寺,因以两块赫然而立的巨石为门,所以名为石门寺。 石门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当年寺庙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东西两庑等建筑。石门右侧的巨石下有一清泉,水碧如玉,名玉泉,因此,人们又称石门寺为玉泉寺。20世纪40年代中期,石门寺毁于战事。1995年,胶南市人民政府投资重修石门寺大雄宝殿和墓塔林。
⑻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点
据《增修胶志》载:“小珠山与大珠山皆古朱山也。”《封氏闻见记》云:“州山即为朱山,淳于州国也,吴楚之人谓州为朱,则此山宜名州山。”《胶州志》载:“治南有大、小山,海疆名镇也。小珠千岩攒空两峰特起,万山皆在其下;大珠山绵亘百余里,东插入海,势如巨鳌,二山错立,天表云气,出没不绝,夏尤蓊蔚,望之累累若珠。”据此,小珠山之名,因景观特征而得名,或因“朱”演义成“珠”,又因其面积较大,珠山小,故名小珠山。
珠山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珠山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小珠山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小珠山地域内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花繁水秀,清朝文士周智於有诗云:“累累形胜若苍烟,九曲谁将一线牵,神女倦游何处,双珠抛在水云边。”
望夫山孝亲相夫教子的妻子盼望丈夫早日回家,每天站于此,后化作一座山峰,望夫山由此而得名。山不在高,座座有一个美妙的传说。
珠山的巧石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些巧石千姿百态,似人似物,似禽似兽,逼真逗趣,维妙维肖。当你走进小珠山,无数巧石争先恐后拥到你的眼前,在珠山脚下,抬头可见一只振翅欲啼的“金鸡报晓”,它正在热情的欢迎来小珠山游览的八方游客;憨态可掬的“小海龟”;铁拐李醉酒后晒放的“靴子”;“飞来石”都是那么逼真,那么的维妙维肖;相亲相爱,相敬如宾,互相搀扶的“姜公背姜婆”,向人们讲叙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
珠山国家森林公园
传说以前山脚下住着两位老乡村医生,人们只知道夫妇俩姓姜称姜公、姜婆,夫妻俩医术高明且心地善良。因老婆婆是小脚,走山路不方便,姜公总要背着婆婆。有一次,两人出去采药,姜公被老虎咬死,姜婆因悲痛过度昏死过去后,再也没有醒过来,老百姓将他俩葬于山下。有一年的雨季,山洪暴发,山洪过后,两位老人的坟墓不见了,山顶出现了两块重叠相依的“石老人”,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称之为“姜公背姜婆”。
登釜台筒放眼四周,可见静坐于山中的“观音拜天”,微笑于天下的“大肚佛”,行至南天门,可见谆谆教导,至理于天下的“孔子授书”,威风八面、怒啸冲天、欲霸天下的“啸天金狮”,站于雄峰之巅,可见八仙飘然过海来珠山相聚,叙说天下事的“八仙聚”;脱壳而出的“蛋生石”;神态逗人的“猴子石”等等,无不使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小珠山巧石争崛、怪石叠布,犹如神工天成,妙趣横生,给宁静的小珠山带来活力,带来灵气,巧石又好像无数的明珠撒落在群山之中,把珠山点缀得美丽动人。釜台筒,原名“望夫台”,海拔439米,釜台筒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古时,小珠山脚下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有个女儿叫香香,一家有个儿子叫石栓。二人从小青梅竹马,情笃意深,长大后,二人相亲相爱。一天,香香上山挖野菜,不慎跌断了一只胳膊,要配制接骨丹,需要釜台筒上的草药,石栓不顾山势陡险,爬了上去,采到了草药后,下山时不慎摔死了。香香用了石栓采得的草药,胳膊好了,可是她却饭不吃,水不喝,天天地村口凝望釜台筒,不久郁郁而死,人们把她久久凝望的釜台筒叫做“望夫台”。美丽的民间传说寄托了当地人民的浓浓的情思,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像力,赋予了秀丽小珠山的神秘和生机。小珠山石洞零星分布于山间谷壑,掩映于花草丛中,点缀着小珠山的秀丽景色,当地传说曾有狐仙居住于此,有虔诚者前来请愿,有求必应,从而狐仙洞府之名远近闻名。
水是山之灵气,湾湾小溪,潺潺流水,成为小珠山流动的神韵;一泻而下的水流撞击在石板上,溅起水花朵朵,充满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而涓涓细流又好比山的音乐,奏响了欢快的乐章,曲折婉转的流淌于山间谷壑。涓涓细流被落日余辉染成金黄色,粼粼泉水静中有动,水中斑斑倒影又增添了一份神秘,座落于小珠山脚下的青石潭,清澈见底,水从潭底青石中喷涌而出,常年不竭。小珠山水质无污染,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用于沏茶,分外清香,常饮气清目爽,延年益寿,是小珠山向人们馈赠的天然饮品。青石潭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早间,小珠山“紫草人参”得道成仙,时常嬉笑于林间小溪边,紫草晨起梳妆,红光满山,人参下河沐浴,河水晶莹甘洌,游人来此皆以水净面而濯足。
遮天蔽日的林木,青青如缎的草坪,潺潺流水,步入其中,仿佛走进了世外改为桃源,人间仙境,给你一份恬然清凉的心情。
⑼ 大珠山风景区怎么样
大珠山风景区介绍及其推荐景点如下:
大珠山景区位于黄岛区东南部海滨,南北长20多公里,主峰大砦顶海拔486米,占地约65平方公里,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众多,自古就是高士隐居、僧尼修行和文人墨客探幽的地方。明代起人们就把“双珠嵌云”列为古胶州八景之一,《齐乘》和《掖海丛书》誉为“岸海名山”,清乾隆年间的《胶州志》称之为“州中第一胜地”,以“谷秀、峰奇、石怪、花繁”著称于世。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森林公园、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在2009年11月10日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门寺
在大珠山主峰大砦顶北侧的一道山涧里有一座古寺,因以两块赫然而立的巨石为门,所以名为石门寺。
石门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当年寺庙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东西两庑等建筑。石门右侧的巨石下有一清泉,水碧如玉,名玉泉,因此,人们又称石门寺为玉泉寺。20世纪40年代中期,石门寺毁于战事。1995年,胶南市人民政府投资重修石门寺大雄宝殿和墓塔林。
石门涧
石门寺南行,便进入群峰环绕的石门涧。涧内青松翠藤,苍深蓊郁;一条山溪水曲折斗,牵着高高低低的石底清潭,一路清澈,一路细声慢语。到夏天雨季,还有飞瀑挂山崖,有流水如银练缭绫,柔软地漫过一面面斜石坡,从长满绿苔的石壁上滑下来,落进碧潭后再溅起银珠玉粒……在古时,石门涧是文人墨客常来游览聚会的地方。涧西侧有一巨石,上面就刻着明代文人王无竟手书的一首诗:“苍霭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复一炉,煮茗溪光里。”至今字迹清晰。
麻衣庵
从石门涧逆溪水往山上走,过鳌鱼石、剪子峰,来到麻衣山前,这里有麻衣庵的残垣。据民国年间的《增修胶志》记载,晋代的陈仲举、元代的张清源、明代的赵麻衣等名士曾在这里隐居过。庵后的峭壁上,有一悬空石室,室门凿造得很精致,门高两米,顶为孤形,有石门框和石雕门槛。在离石室前约3米处有刻有莲花图的莲花石。
朱朝洞
从麻衣庵前沿一条曲折的小径往东南方向走去,到大砦顶西坡,踏一条石铺小路前行不远,便会看见一道石门口,门枕、安门的石窝和门槛俱在,这就是朱朝洞。跨进门口,里面是由遮天蔽日的巨石围成的院落。在院内东侧,有许多巨石相摞相叠,扣合成一洞,深不可测。游人探幽到此,会有探到了大珠山幽境深处的感觉。
大珠山石窟
大珠山在古代有过佛教兴盛的时期。山中有石门寺、墓塔林、麻衣庵残垣、地藏庵、菊花庵、磨铁庵等遗迹。传说山中有石窟99座之多,现保存完好的有夹沟南山石窟、夹沟西山石窟和石屋子沟石窟3处。大珠山的石窟在山东各地遗存的石窟中独具特点,引起佛教学术界的重视,不少学者饶有兴致地前来探访和研究。专家考察后,认为这3座石窟都是隋唐时期建造的,还有的说属北齐时代所作。
奇峰异石
大珠山多奇峰异石。乘车走204国道过大珠山时,就会看见南山坡上一只正奋力向山顶爬去的石龟。相传它原是王母娘娘瑶池中的金龟,趁王母娘娘开蟠桃会之机,顺着天河溜到东海,爬到了大珠山。望北山坡,会看到有一块高石很象一位挎着篮子的少女。南山还有雄踞山头的“鹰儿石”,北山还有身披迦裟、手拄禅杖的“和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