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食品安全要求
Ⅰ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带来哪些乡村旅游发展的利好政策
一号文件第13款中提到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版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权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Ⅱ 乡村旅游规划编制的要求有哪些
乡村旅游规划编制要以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旅游业发展方针专、政策及法规为属基础,与乡村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根据国民经济形势,对上述规划提出改进的要求。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乡村旅游规划编制的要求如下:
1. 乡村旅游规划编制要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2. 乡村旅游规划编制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3. 乡村旅游规划编制鼓励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并征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意见。
4. 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所采用的勘察、测量方法与图件、资料,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5. 乡村旅游规划技术指标,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具有适度超前性。
6. 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人员应有比较广泛的专业构成,如旅游、经济、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
Ⅲ 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保持独特的乡土气息
乡村意向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远景设计院指出鲜明的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巨大财富,是一项对城市旅游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无形旅游资源。乡村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整体氛围的体现,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结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必须有意识在乡村营造一种“可印象性”的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通过宣传把它推向市场,形成鲜明的乡村意象。如淮北平原的“绿洲仙境”----小张庄,江苏“江南农村”----周庄等都是靠这种方式树立起鲜明的乡村意象,并进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
(2)、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我国地大物博,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地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及“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乡村旅游才不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才能更富于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更钟情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更具有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也才能解决文化含量不够的问题。
(3)、注重产品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如可让旅游者与渔民一起随船撒网捕鱼,和农民一起防线织布,制作工艺品、绿色食品,一起参加民族节庆活动;可以根据季节的推移、经济作物成熟期的不同,推出具有知识性和乐趣性的、新的农家旅游项目,如举行采茶节、竹笋宴、桃花节、杨梅节、百合宴等。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旅游者体验返璞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
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决定出游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除了一般旅游共有的安全问题外,乡村旅游安全还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农事方面的操作性安全问题。由于乡村旅游参与性强,而游客又不熟悉农村的农事操作,所以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安全问题。二是农药、肥料、植物花粉造成的皮肤过敏问题。如游客可能因为农田中的肥料、残余农药等引起皮肤骚痒,在果园中活动也可能因某种植物花粉引起皮肤不适等等。所以对游客参与性项目要加强监导,以保证乡村旅游活动的安全。
2.政府主导、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要解决乡村旅游产生的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方法,必须采用政府主导,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 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乡村旅游在内部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但对游客市场和社会来讲,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整体,有着整体的形象和全局的利益。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为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旅游地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引导,进行规范管理。如,成都龙泉驿区把乡村旅游纳入该区旅游局管理的工作范围,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各方支持、发挥优势、大办旅游”的方针,把争创国家级花果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未来目标,大大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地位。
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经营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乡村旅游地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应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的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实保护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3 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
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实施一体化、联合化经营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在设施设备条件的建设上,要加强乡村旅游地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由于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大多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清洁和环境卫生标准,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经营者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重视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在全方位、综合性的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方面,要大力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高桥、吹打乐、花鼓、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4 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营销、打造品牌
乡村旅游地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打造自己的品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Ⅳ 如何做好基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基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调查发现,进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必须把握好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减少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机率,提高工作实效。现状以富顺县为例,该县自2004年成立专门的餐饮食品监督部门—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大队),以及职能调整后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餐饮至今,共进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活动400次以上,包括中央“先教办”到富顺检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二级接待)、省第十一届运动会、80后著名作家郭敬明回母校、县“两会”、县党代会等。经过监督部门的重视和努力,没发生一起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有力的保障了各项重要接待和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做法有:一是特别重要活动,监管部门提前制定预案,监督人员24小时驻点监督,从食品原料的采购、食品的粗加工、切配、烹调、存放整个食品加工制作流程实行全程监督,如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二是高中考食品安全保障采取了驻点监督与巡查的方式进行,做到了提前介入,消除隐患,督促整改、过程监督等程序;三是强化菜谱审查工作,对制售高危食品的行为进行制止;四是食品安全保障过程中,对餐饮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如某重大活动餐饮接待监督中,监督员发现制作好已摆上餐桌的菜里混有异物,于是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按照食品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事餐饮单位进行了立案查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是按《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的要求,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具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量化分级A级(或具备与A级标准相当的条件),并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等,但县级餐馆食品卫生硬件设施普遍较差,如富顺县,在2011年以前,没有一家量化分级管理A级餐饮单位,也没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达不到规范明确的硬软件要求。特别是在一些乡镇举办的重大活动就餐点,各项卫生设施普遍不齐,有的甚至还在露天坝搭建临时厨房,并摆放餐桌,进行就餐活动。如某县某成功人士在乡镇某中学操场坝举办生日及资助回报家乡宴会和明星演出会,共设了300桌,临时厨房和餐桌就设在操场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此项活动又是县里的招商引资活动,监管部门不能责令停办,只好在食品安全硬件设施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进行食品操作过程的监督指导;二是在县级餐饮服务食品监督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并非重要的活动和接待,上级也要指派监管部门驻点监督,造成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顾此失彼,影响了餐饮服务行政许可等项工作的开展;三是基层重大活动和重要接待的定点餐馆,由县的接待办和活动组委会确定,确定之前没有征求监管部门的意见,食品安全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否达标,无疑就要打上一个问号。对策笔者认为,基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做好全程监督,一是查看软件是否完善,如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明、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食品安全台账、索证索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相关记录、菜谱审查等。二是检查硬件是否到位,如灭菌、降温、冷藏冷冻、消毒设施、保洁设施、专间设施等。三是督促规范操作流程,如采购原料感官查验、杜绝生熟交叉污染、荤素交叉污染、清洗前后交叉污染、规范留样等。四是监督做好个人卫生,如衣帽干净整洁、不留长指甲、勤洗手、不戴首饰等。其次,依据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基层实际,提前对重大活动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资格审查,对不具备接待能力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以书面的形式,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予以取消接待资格请示,对非重要活动就餐,请示党委、政府,不安排监督人员驻点进行食品安全保障,同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等食品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和理解。第三,针对基层的实际情况,可将监督保障重点放在规范操作流程上,硬件不足,可灵活的采取其他办法,如无足够的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和保洁柜等硬件设施的餐饮接待单位,可采取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的方式等。第四,在不同重大活动保障上应掌握监督重点和技巧。一是县委、人大、政协、工会举办的全体代表(委员)会。此类会议的就餐点属县级大中型餐饮,一般比较固定,接待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硬件设施相对较好,食品安全管理员及从业人员有一定食品安全知识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接待会议时,同时还有婚庆、生日等宴会,所以,监督人员要重点监督接待点是否存在超能力接待,烹制食物时是否做到烧熟煮透等;二是“高考、中考”期间的学生集体就餐活动。此类活动就餐点广,餐馆、学校食堂均有学生集中就餐,而监督人员人手少,无法做到所有就餐点都全程监督,故应采取巡查与驻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就餐人数多的餐馆、学校食堂可采取驻点监督的方式,对就餐人数少的餐馆、学校食堂要可采取巡查的方式,重点监督是否制售凉菜、原料材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等;三是县里各类旅游经贸招商活动,如豆花文化节,乡村旅游节等。此类活动就餐点多是农家乐、乡镇餐馆、特色餐馆,食品安全硬件设施普遍不齐全,有的甚至还是无证餐馆,监督中必须把握原则,就是不允许在无证餐馆里从事重大活动接待工作。其次,就是多从软件上进行指导,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重点监督室内外环境卫生、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等;四是大型运动会。此类活动是基层最重要的食品保障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必须严格按照《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做好动员布署、评估准备、保障实施三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就餐单位资格审查、落实接待单位责任、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等一系列工作,并实行24小时驻点监督;五是各种学校的百年校庆活动。此类活动的特点是就餐人数多而集中,一般都上千人以上,而且有一些知名校友参加,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任务重,就餐形式有提供一次性盒饭或桌席,一般是在学校食堂进行。因此,在监督过程中,监督人员应审查一次性饭盒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还要考虑学校食堂的接待能力是否有超范围现象等。
Ⅳ 怎样提高农家乐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市场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开轩面场圃,把酒话版桑麻”的独特农家生活使权越来越多城市人向往,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要内容,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的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市场和社会...
Ⅵ 办理美丽乡村旅游公司需要哪些手续
场地要求: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指拥有相对稳定性及足够的营业用房。
设施要求:有必要的营业设施。指有传真机、直线电话、电子计算机等设备。设立国际旅行社还应包括业务用汽车等。
人员要求:有经过培训并持有省以上旅游行政部门颁发的《旅行社经理任职资格证书》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一名;持有《旅行社经理任职资格证书》的部门经理或业务人员,其中设立国际旅行社的,有部门经理或业务主管3名,设立国内旅行社的,有部门经理或业务主管1人;设立国际旅行社的,有取得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专职财会人员;设立国内旅行社的,有取得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专职会计人员。
资金要求:有符合《旅行社条例》规定的注册资本金和质量保证金。其中,国际社不得少于150万元,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应交纳60万元质量保证金,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应交纳60万元质量保证金;国内旅行社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30万元,并交纳10万元质量保证金。
文件要求:1、申请书。其内容包括申请设立旅行社的类别、中英文名称和设立地;企业形式、投资者、投资额和出资方式;申请人、受理申请部门的全称、申请报告名称和呈报申请的时间。
2、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内容包括,设立旅行社的市场条件、资金条件、人员条件等。
3、旅行社章程。
4、旅行社经理、副经理履历表和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证书。
5、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6、经营场地证明(房产证明或租房协议)。
7、经营设备情况证明。
上述条件全部具备以后,就可以将申请开办旅行社的全部资料送到本地的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经过审查后,再上报到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如果通过审查,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向经审核批准的申请人颁发《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人可以在60个工作日内,持批准设立文件和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然后再凭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到质监局办理企业编码,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Ⅶ 搞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需要具备什么基本知识(以及自身应具备除了钞票以外的什么基本条件)呢 我现在
要想经营一家服务性的企业,知识结构方面应同时具备农业、畜牧业、心理学、经济内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方容面的专业知识。当然这只是一般性要求,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人脉关系的发展,首先以读书为最好,毕竟高学历的人事业方面成功率比较高,你的同学成功了,也就相当于你的人脉成功了。
Ⅷ 乡村旅游的三要素
乡村旅游,简单地说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业资源等要素,开展的一切游憩、休闲、参与、娱乐、体验、科普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休憩时间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和游客的青睐。
一、 乡村旅游的定义
要把握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应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
①从地理角度来看,乡村是与都市相对的一个空间概念,它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所住的地方。
②乡村旅游资源是指存在于乡村的资源。它包括乡野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农事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乡村社会文化等无形的旅游资源。
③乡村旅游有别于农业旅游,前者是按旅游的地域空间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后者是按旅游对象来分的一种旅游形式
④要区分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之间的关系。民俗旅游指的是以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两者含有公共部分——乡村民俗旅游的关系。
⑤乡村旅游不仅能观光游览,亦可度假休闲,游客还能亲自参与体验农家生活与生产以及购买时新农产品和其他土特产品。
⑥乡村旅游的特色是乡土性,其目标是生存环境与乡村有较大差异的城市居民。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1994年定义: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
2004年,在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中国专家形成统一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应包含三方面: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二、现代乡村旅游的基本类型
乡村旅游一般具有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体验等功能,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综合服务功能强,适合于群体团队活动,一般以家庭单元、企业团体为主,兼以零星散客。组织乡村旅游,对家庭而言,有益于亲情培养,心灵沟通,充分享受家的温暖和关怀;对企业团体来讲,有利于放松心情,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加深友谊,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
现代乡村旅游由于受到其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山清水秀,碧空万里的自然风光使游人留恋忘返,幽雅清静、舒适宜人的绿色空间,是人们返朴归真的最佳选择。
②以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教育型乡村旅游。集知识、考察、学习、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例如:宁波奉化滕头村。
③以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民族56个,就有56种风情,富饶的国土形成灿烂的风俗,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多彩的民间文化,引人入胜。
④以观花采果和品尝美食为主题的参与型乡村旅游。以观赏花卉、采摘果实为主题的“动手果园”,以特产参观、品尝、购买为主的工艺特产一条街等,都对广大游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⑤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注意的康乐型乡村旅游。与都市生活的“灰色空间”相比,富有乡野情趣的“绿色之旅”更能使游客放松身心,消除疲劳,陶冶情操。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三大要点
全球乡村地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旅游业正逐步成为乡村地区和社区发展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旅游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的贡献是可以估算的,但机制和过程尚不完全明确。旅游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过高估计,会导致发展停滞、后退,甚至导致地方旅游业获得利润能力的损失。过高估计必然会过高估计对旅游设施的需求。1991 年美国国家(州) 旅游局的调查表明,60 %的州正致力于乡村旅游的发展,50 个州中的30 个州具有目标具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70 %以上的美国居民在乡村娱乐。1993 年英国每天接待的乡村旅游者为90000 人,估计84 %的人口每年进行一次乡村旅游。反观我们中国国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发展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国发展乡村旅游应注意以下三大要点。
1、天时
①给予政策扶持。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空前激烈。仅靠乡村旅游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靠口碑宣传和散发传单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唯有政府的主导、群体的力量方能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乡村旅游的正常稳态发展。
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这足以说明我国对乡村旅游越来越重视,但是光有足够的关注是不行的,还缺少一定的法律保障和扶持政策。现在我国关于旅游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更不用说是关于乡村旅游的了。致使很多开发商利用这个机会,打着“乡村旅游”的幌子进行着圈地、开发房产的行为,导致了乡村的乡土面貌被严重破坏。
因此国家,乃至当地政府都要从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政治高度,出台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质性扶持政策。比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补助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编制、人才培训和重点项目的开发等等。
②完善管理办法。
一是,实行服务质量监督。对每户农家建立档案,并采用乡村旅游点的标志授牌、等级评定、记分考核、实施奖惩等可行办法,对于经验优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做出违反管理的农户则给予相应的处罚,直至取消该乡村旅游经营内容。
二是,加强服务动态管理。即积极组织经营农户参加服务礼仪礼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细分目标市场,明确服务原则。要做好值班工作,确保随时向游客提供有效、便捷的服务,并记录在案。
③加大宣传力度。
例如:目前,龙坞茶村的主要旅客是杭州人,而且大都是回头的老客户。这些游客是来自开业之初游客高峰期的,而近来的新客户则非常至少。散客的数量有限,而且时间也较为分散,不利于实际经营。此时,龙坞茶村的服务容量显然是未饱和的,大量的开业农户仍在“待业”状态,因此暂时可以放下对游客容量问题的忧虑,一心加大宣传力度。只有有了足够的客源,才谈得上分摊客户,才能让农户看到项目的前景。
Ⅸ 老城镇如何搞好旅游基础建设
创建旅游名村是扩大内需的新动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时尚方式。乡村游,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农耕风采、奇花异草,还能享受到田园风光、农家美味带来的乐趣。而对观光区的农民而言,可以开饭店,开家庭旅馆;做导游,或到旅游商品工厂做工。刘家桥村自2004年开始开发乡村旅游以来,现已建成农家旅馆及餐馆多家,60%以上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
创建旅游名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引导 这次打造旅游名村,从资源、交通、民俗文化、村容村貌等方面提出了创建要求。围绕旅游名村的创建,本村有哪些资源,有哪些看点,农民会把自己的点子端出来;本村有哪些民俗,有哪些绝活,农民会钻天拱地地找出来。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繁荣农村经济,且不说客往村里走、钱从旅游来,农民在村里就可以大挣“外快”,单是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名村的过程,本身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进程。
创建旅游名村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创建旅游名村实际上是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06年和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旅游年主题定义为“中国乡村游”和“和谐城乡游”,将旅游发展的重点直指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乡村游在悄无声息中受到游客热捧。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实践,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搞好我市旅游名村创建的几点建议
列入了全省旅游名村创建单位,并不就是旅游名村,经过四年的发展,每个村所实现的旅游年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以及村容村貌村民素质的改变才是检验旅游名村的标准。我们必须以旅游名村的创建为抓手,真抓实干,干出实效。
1、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旅游名村的文化内涵
在旅游名村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2、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3、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发展乡村旅游要在我市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名村在创建过程中要达到十个一的要求:即一本宣传画册、一个导览图、一条通畅的进村公路、一批标准的农家旅馆、一个游客中心、一台地方戏、一个停车场、一支导游讲解队伍、一部电视专题片、一至两个参与性项目。
4、加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
集中治理脏乱差现象,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规划建设公共绿化带,完善环卫设施,打造良好人居环境。要建设完整科学的旅游指示系统、标示系统、警示系统、安全系统、游步道系统等旅游设施。在游客集中的地方要建设旅游服务中心。结合当地实际规划建设地方文化演出广场,完善文体娱乐服务设施,丰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
建立村级综治工作站、社区警务室和旅游服务投诉站,建立游客应急报警呼叫系统,组建义务联防巡逻队。
培养乡村旅游经营队伍、导游队伍。加强乡村旅游企业(农家旅馆)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对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进行系统性、经常性培训。
实施素质工程,培育新型现代农民。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理念、政策法律法规、现代文明礼仪、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素质。
5、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夯实旅游名村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改良蔬菜品种,提高种植水平,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健全营销网络,发展蔬菜储藏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无公害蔬菜品牌。积极发展林果业等体验式观光农业示范园配套基础设施,吸引更多市民前来认种土地,体验田园生活,为乡村旅游提升人气,聚集客源。 扶持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各地旅游名村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特色,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如咸安的桂花酒、通城的豆制品及茶油、嘉鱼的麻糠、崇阳的麻花等等。
6、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提高旅游名村的知名度
加强旅游客源市场建设,引导经营业主健全营销网络。对外加强与武汉、岳阳、长沙、九江等地旅游中介机构和旅行社的协作,对内加强与旅游名村附近的大景区及当地旅行社相协作,争取将旅游名村乡村旅游纳入各县旅游线路中统筹安排。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针,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建立乡村旅游企业(接待点)对外宣传激励机制,鼓励乡村旅游企业(接待点)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多形式开展对外宣传推介,不断提高旅游名村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