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旅游农场
❶ 西方发达国家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对我国有何借鉴之处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面广的产业,政府宏观管理功能发挥的好坏,对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影响很大。通过学习国外成熟模式,我们发现,国外的农家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农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发展农家生态旅游的行动中去,很多乡村自己成立了旅游企业组织和指导农户改造农舍,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而在我国,由于目前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农民的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初期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管理体制上的支持;同时,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政府要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而且,随着农家生态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农家生态旅游在空间集聚的同时,也出现了空间竞争,要形成区域旅游合作格局,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宏观协调能力十分重要。
(2)围绕乡村特色开发旅游产品。农家生态旅游的本质特性是乡村性。通过分析国外乡村游的情况可以发现,游客们喜欢参观仍然维持小农生产的农场,追求淳朴的生活,享受在田间漫步、赶羊群的乐趣。很多国外的乡村都致力于保护村庄的原始风貌,修葺老旧的农舍,放弃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而还原旧时的人力耕作,为的是能更好地展现传统的乡村气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享受。而在国内,一些农家生态旅游地为接待游客而兴建豪华旅店,传统建筑逐渐被现代建筑所替代,使农家生态旅游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游客反而无法得到他们原本期望的田园生活。因此,要在体现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这样才能真正吸引游客。
(3)发挥地区特色优势。只有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农家生态旅游才能真正使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国外的农家生态旅游大多能够根据村庄独特的农家文化和风俗习惯,发展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旅游模式,满足游客新鲜感和猎奇心态。而我国的农家生态旅游由于起步较晚,且急于盈利创收,所以发展模式不免千篇一律。
近几年,国内的农村也开始意识到农家生态旅游特色的重要性。许多村庄着重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农家生态旅游方式,举办多种多样的乡村活动,如举办地方文化节庆。中国地域辽阔,地域文化差别较大,成为农家生态旅游的驱动力之一,地方戏剧、传统手工艺、绘画、音乐、器具、生活方式等都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国内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可以经常举办文化节庆,既有利于扩大知名度,也有利于延续地方文化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4)注重人才培训。农家生态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在农家生态旅游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农家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快速引导农家生态旅游走上正轨。而在农家旅游的经营过程更是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和服务人员。立足自己培养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这样有助于增强服务的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国外,由于农村发展程度较高,农业人员数量较小,所以,在农家生态旅游的人才培养上各国都不遗余力。反观我国,由于农村人口众多,人才培训成本十分高昂,再加上对农家生态旅游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所以,农家生态旅游的人才培训大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忽略培训过程。很多农民急于通过农家生态旅游创收,直接放下农具创办起农家生态旅游。无论在农业的专业知识还是旅游服务规范上都达不到合格水平,导致了旅游质量下降,收入减少的情况。因此,对于我国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办旅游的能力。
❷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有什么特点
尽管国外的农家旅游发展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大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以成熟的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农业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供粮食和农产品,是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产业。如果连根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那么农业也没有余力去发展其他的产业。然而,当生存威胁逐渐消失,单一的农业便开始转向农、林、牧、渔等一系列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农业,这时农民的收入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家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结合后的新兴旅游方式,在成熟农业的基础上嫁接旅游业,提高传统农业的附加值,形成农业和旅游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没有农业高度发达、农业产业结构成熟作为基础,农家旅游本身就会失去其最大的吸引力,并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2)政策体系完整。在发达国家,拥有完整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政策,如:农家生态旅游的宏观管理、行业管理、市场规模等。这些政策体系保证了农家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占据重要的产业地位。在发达国家,农家生态旅游已成为规模大、稳定性强的旅游方式之一,并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据统计,2001年法国乡村地区的旅游消费达140亿欧元,相当于法国个人在国内旅游开支的19.2%。2001年,意大利1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美国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计划,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观光旅游业1年的收入就有7500万美元,而且还带动了贸易和食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4)具有丰富的产品层次。国外的农家生态旅游已不单单为了观光,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进入乡村、融入自然,得到休闲体验。而农家生态旅游的经营者为了满足游客的这类需求,也把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农事体验活动和休闲娱乐项目加入到农家生态旅游当中。当然,任何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和需求都是以低层次的产品为基础的,任何高层次的旅游消费都不可能完全摆脱消费低层次产品。所以,随着国外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农家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将更加完善,产品种类会更加丰富多样。
❸ 国外有哪些著名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
美国迪斯尼乐园内观光农业区的先进栽培模式
农业观光园建设是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一种趋势模式之一,它把农业功能从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转变为生产观光相结合的多元化功能;给农场经营者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加了利润,通过观光园建设吸引人气,推进农产品的销售流通;而且可以带动农家乐、休闲、养生、渡假三产的发展;观光园是一个发展农业综合体的很好切入点,目前我国观光园建设科技含量低,创新灵感少,没有给观光者带来震撼的效果;主要问在于规划设计创新度不够,高科技元素结合少,经营者视野狭窄信息量少,不知从何入着手;以下为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农业观光项目,现摘录供农场主参考。
❹ 在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上,国外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在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上,国外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1)
传统型观光农业
(2)都市型科技观光农业
(3)
度假型观光农业
❺ 欧洲三大农庄是如何搞旅游度假的
1、意大利托斯卡纳度假农庄
(1)概况
托斯卡纳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大区,紧邻拉齐奥大区的背部,西邻第勒尼安海,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业遗产而闻名世界。托斯卡纳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初动力是为了应对城市化的一种政策,是农村地区发展的一种策略,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乡间遍布着成千上万的农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国际旅游品牌,每年能够为农场主带来了高于农业收益 2~3 倍的收人。
(3)案例解析
开发一些市民农园,满足都市居民的“田园梦”,一方面,市民田园以租赁的方式为山庄获取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市民农园里种满绿草鲜花及蔬菜等绿色植物,把山庄包围起来,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居民输送大量的新鲜空气,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❻ 举例简述世界各国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和现状
(1)意大利。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在意大利的旅游业中,农业旅游属于新兴的生力军,是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旅游产业。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形成了早期的农业旅游。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期和90年代的成熟期,到1996年为止,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其中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最为突出,每年接待国内外农业旅游者高达20万人次。
(2)法国。法国既是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旅游业大国,这为法国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法国国内掀起了建造“第二住宅”的风潮,并开辟人工菜园活动。各地农民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农庄旅游,并组建了全国性质的联合经营组织。近年,法国人又推出了全新的“农庄旅游”业,将农业旅游彻底产业化,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以供游客体验农家生活乐趣。1988年,法国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结合此后法国农业经营者工会联盟、国家青年农民中心和法国农会与互助联盟等专门农业组织,联合成立了“欢迎您到农庄来”的联合经营组织,吸引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现在,这种农业旅游能够为法国农民带来每年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3)西班牙。西班牙是欧洲除瑞士之外山地最多的国家,发展乡村旅游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在1986年前后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快速发展,目前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海滨旅游,成为西班牙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西班牙人非常重视乡村旅游,有36%的西班牙人的假期是在1000多个乡村旅游点度过的。乡村旅游使西班牙的农村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也使农村的设施和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班牙农民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但农业产值却很高。过去5年里,西班牙的乡村旅游增长了93%,其中89%的游客是西班牙本地人。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有超过200万的西班牙人远离城市到内地的农村旅游。
(4)美国。在美国,农业旅游业被称为是“乡村旅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旅游业逐渐成为了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并且持久不衰的产业。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乡村旅游就开始在美国长盛不衰。
这是由于一方面,美国政府发现乡村旅游与传统的工业相比,投入更少,收益却更大;不需要大量的破坏环境,甚至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对于员工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美国农村一直地多人少,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还能帮助农场主就近推销农副产品。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对于乡村生活的猎奇、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对美国几个窗口城市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他们更加想要深入了解美国内部地区的文化、历史、风光。再加上人口普遍老龄化,使得乡村旅游在美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美国的农业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农业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农场主在乡村旅游的内容和项目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除了采摘果品、饲养小动物、垂钓比赛、露营野炊等传统活动,还新增了绿色食品展、珍稀动物展览、农场博物馆、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引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美农业地区经济普遍下滑,但农业旅游成了唯一有所增长的领域。根据美国旅游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46%的美国成年人在2005—2007年间曾参加过乡村旅游。在美国夏威夷,2005年全州有4800多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其产值达到3500多万美元,其中38%左右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
(5)马来西亚。1985年,马来西亚根据农业部的计划,建立了一处农林旅游区,作为农林示范、农林生态保护,开展农业旅游参观。从1992年起,将7月2~9日定为一年一度的“花卉节”,以花卉为主题,发展农业旅游。随着花卉生产的兴起,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实现了花卉的基地化、产业化,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使马来西亚旅游业连年创下佳绩。1994年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90亿马币,成为排名第三的产业。1995年,马来西亚成功举办了国际花卉展销会,成为东南亚地区权威性的国际花卉展。
(6)日本。相对于欧洲,亚洲的农家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其中,日本的农业旅游发展相对较早。其特点在于各地的农场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设立贴心的富有特色的服务设施,以此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日本的农家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旅行社组织游客参与春天下农田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等一系列体验性极强的务农活动。参加的人员有研究人员、学生、职员、公司白领等。
在日本的岩手县有一座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名为小井农场。自1962年以来,农场先后开辟观光农田40公顷。农场中分立了多个主题的区域,动物农场专门用来饲养各种家禽家畜以供人们观赏逗玩,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定的饲养知识;游客在欣赏完牧场馆挤牛奶的表演以及奶油的加工过程后,还能购买到新鲜出炉的奶制品;别具特色的农具馆,展示了各种各样新奇古怪的农业用具,从日本古代的耕作工具到现代化的机器工具都一一陈列于其中,游客们能够在这里了解到日本农业发展的历史。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展,在日本也兴起了很多的观光型农庄。人们只需要购买一张门票便能够在农庄内自由的观赏各种瓜果蔬菜、花草树木,同时也有一些农庄提供了采摘乐趣的体验活动,欣赏之余还能够带走自己采到的新鲜蔬果。
1979年,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提出的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锐意创新,培养人才”为基本理念的一村一品运动,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振兴了大分县的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项运动中,很多村庄都将自己的传统风俗文化作为特色品牌大力宣传和弘扬,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务农旅游在日本也逐渐升温。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和秋天的收割为中心,组织游客去农村体验农民生活,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去沿海地区的旅游团还可以参加捕捞虹鳟鱼和采集、加工海带等活动。
(7)韩国。韩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周边的渔村出现了很多“观光农园”和“度假乡村”。这些农园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休闲、体验、收获的活动,满足了城市人放松身心的需求,农民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有特色的是,在一些渔村中有规定20人以上的团体游客在村内的食堂用餐,而零散的游客则会被分配到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户家中去享受农村式的聚餐,让游客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这些观光农园最初多是农民自发组建的。随着韩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年轻人都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农村劳动人口下降,仅依靠种植粮食获得的收入也不断减少,而很多农户的一些房屋被闲置。于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一些农村居民搞起了农家乐一类的乡村旅游,让城里人来农村吃吃饭、参与劳动,之后收取客人一定的费用。没想到,这样的农家旅游一下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热烈欢迎,周末或节假日来农村进行这样休闲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生意的红火,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效仿这种形式的农家旅游,经营着自己的农庄。不久之后,韩国的农业部门也发现了这种旅游模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道路,于是大力提倡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表明,韩国农村观光和民俗市场的规模,2001年约为28400亿韩元,到2005年达到了51100亿韩元。
❼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发展有什么有效措施
国外的农家生态旅游,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高速的发展,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各个发达国家都意识到农家生态旅游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家生态旅游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1)政府对农家生态旅游的干涉,制定相关政策有效辅助政策。国外农家生态旅游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对乡村地区旅游、研究计划、政府政策和行动缺乏关注,农家生态旅游业发展制度和相关政策工具都较为缺乏。直到近几年,政府逐渐对农家生态旅游有了最直接的关注,并通过开发政策、土地和水资源管理计划、提供人力和财力管理三种方式干涉乡村的旅游业发展。如,德国在1919年就制定了《市民农园法》,确立了市民农园的模式,并于1983年进行了修订。法国在1941年首次制定了《工人农园法》,在1946年做了修订;1952年又制定了《家庭农园法》,在1976年进行修订并一直沿用至今。日本政府对乡村“民宿”的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希望通过“民宿”的发展带动乡村的经济,振兴农业。
(2)农家生态旅游参与区域结构调整。为了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欧盟对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1975年设置“欧洲区域发展基金”;1992年与Maostricht签署的自主协议中第一次正式引入旅游业;1999年“单一市场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成立,并将推动滞后地区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转变受产业滑坡影响较大地区的格局、减轻乡村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苦难、推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四项重点工作,其中农家生态旅游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农家生态旅游与乡村社区的调整。1991年,美国国家旅游局的调查表明,60%的州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50个州中有30个有具体的目标和发展计划,70%以上的美国居民参与了乡村旅游。1993年,英国每天接待乡村旅游者的人数为90000人,有84%的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乡村旅游。农家生态旅游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升温,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旅游从风景名胜区渗透到各种乡村区域,深入小村镇,变得更加乡村化。然而,农家生态旅游的广泛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平等地享有参与的机会和权利。以英国为例,约有25%的英国人经常到乡村参与乡村旅游,50%的人偶尔在假日去乡村度假,剩下的25%的人根本没到过乡村旅游。没去过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不具备私人交通工具,而居住地附近又没有农家生态旅游的村庄。在农家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关系中,人们逐步意识到如果乡村旅游政策是以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那么就更应该关注在公共政策中统一社会经济目标,合理地制定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分配机制和分配办法。
(4)农家生态旅游的统一合作。在美国西部,联邦土地是重要的旅游与游憩资源。1992年,美国土地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森林委员会、国防部、美国旅行与旅游管理局的“备忘录”(MOU)形成了地方、区域、州政府在推进联邦土地发展旅游业中共同合作的框架。1993年亚利桑那州共同签署了联邦理解备忘录,包括了所有州联邦机构的代表、亚利桑那州旅游局、竞赛与鱼类管理局、州公园、土地、商业、交通、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护委员会、印第安人事物管理局等多个部门。“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宣言”称共同的目标是唤醒国内和国际公众在联邦土地上开发旅游的意识,通过营销乡村旅游机会,重点支撑乡村社区的发展,在环境敏感的地区以独特的方式取得经济、教育和游乐等方面的利益。亚利桑那州旅游促进委员会正在执行州乡村旅游发展计划,通过统一机构支持乡村社区发展旅游。美国农业部运用该计划作为农业部“经济转型中非常重要”的政策保障。
芬兰在1995年成立了乡村政策委员会,包括了从政府部门到非政府机构的所有部门,委员会的工作任务包括协调乡村发展尺度,推进乡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委员会为了促进乡村的农家生态旅游发展,在其下设立了乡村旅游主题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任务主要有: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和合作行动计划;收集、分析区域层面上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的统计资料;制定乡村旅游的国家产品开发和发展规划;在国家乡村计划中编辑和收集欧盟发展计划;促进国内和国际乡村旅游市场的合作并促进形成乡村旅游的出口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农家生态旅游交流学习;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建议、主动解决影响乡村旅游的问题。
❽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家生态旅游,也就是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迅猛的工业化大潮,在解放人类社会生产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产生了回归田园、体味乡村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消费需求。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其宗旨就是让城市中的居民到乡村去体味农家的自然风情和文化习俗,让市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城市居民享受到别样的休闲放松。工业文明席卷欧洲,也使得乡村旅游在欧洲逐渐受到城市人的青睐。至20世纪30年代,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欧洲城市人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
此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乡村旅游的概念以及命名,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村庄旅游区域和组织方式,几乎全部的旅游活动都是由游客自发组织进行的。旅游者仅仅是利用乡村中农家的种植地、养殖区和农舍进行采摘、钓鱼、骑马等放松活动,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和新鲜出炉的农副产品,借着村庄自然幽静的环境暂时躲避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而对于很多的农村居民来说,也同样没有认识以此可以作为获取利益的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收益。很多的村民把城里来的旅客当作是朋友的造访,只是适当地收取客人的食宿费用。
(2)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乡村旅游在西方国家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城镇化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与此相对的,农业人口减少,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农业生产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林业、渔业、果木、特色养殖等为辅同步发展。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农业景观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组织各种乡村旅游的旅行社,同时农民也发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丰厚收益,出现了专门负责接待来客的农户。这标志着乡村旅游已区别于单纯的农业和单纯的旅游业,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性的产业。
观光成为了这一时期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容也日趋丰富,不仅包括观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花、草、林、果、家畜、家禽等农村特有的产物,还新增了很多关于村庄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欣赏活动,例如乡村聚落的欣赏、传统老式建筑的参观以及乡村特有服饰的展示等等。同时,购物、餐饮、游乐、住宿、参与地方节庆、体验民俗成为主要的活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乡村因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不同,开始分化出各种不同特色和侧重点的乡村旅游,以吸引和满足不同的游客群体。
一方面乡村旅游内容逐渐丰富,品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两地的文化差异越发明显,农村对城市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农村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使得游客开始不满足于短期暂时性的游玩,他们更愿意把周末和假日安排在乡村中度过,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的怀抱,完整地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为了顺应这一需求,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村庄,农户们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将其改装成具有乡村气息的旅店来接待过夜游客。一时间,乡村成为周末度假、老人休养的最佳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旁观式的欣赏游玩,更要求积极加入到农村劳作的体验生活中去。于是,乡村旅游增加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活动项目,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而且也拓宽了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在很多国家,游客想要参与到农活中去,不但不会得到酬劳,反而要交纳一大笔费用,这已经成为了旅游价值的一种新取向。这一时期,很多的乡村度假小屋以酒店旅馆的经营方式运作,经营管理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妇女成了管理者的中坚。
(3)成熟阶段。无论是度假旅游还是参与式的活动抑或是体验乡村传统文化,都能让游客既获取愉悦的心情,又能够学到一些知识,所以乡村旅游在更大的范围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在成熟阶段,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了寻求区域整体的良性发展,开始注重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加强调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社区居民生活改善,乡村旅游开始具有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特点。
❾ 谁知道国内外都有哪些知名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最好能有详细的规划方案!谢谢了!
观光农业作为近年复兴起的新制兴产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农业产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远景设计研究院观光农业园区规划专家道:建设观光农业园是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园林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观光农业的开发往往以封闭的农园或开放的景区作为建设载体,局部的封闭和区域的开放相辅相成形成体系。作为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园须遵从科学性,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旅游园区,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