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的旅游景点
1. 墨江有些什么好玩,值得玩的地方,说来听听
墨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点和交融点,两种文化的碰撞,既容纳了中原文化的先进思想,又保留了完整的哈尼文化体系,其哈尼文化主要表现在迁徙文化、梯田文化、茶马文化、文学艺术及建筑、服饰、饮食、民风民俗等方面。北回归线上的哈尼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与太阳有着深远的文化源溯。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全球北回归线上最大的一块绿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是诸多古文化的发源地,很多奇特的天文、地理现象发生在北回归线附近,从而形成了一种神奇的北回归线文化现象。建有设计新颖、气势壮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融天文、地理、科普、园林、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哈尼文化和北回归线文化交融的太阳广场;茶马古镇——碧溪;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占地7600平方米的文庙古建筑群;东南亚最大的哈尼特色生态烧烤城——双龙烧烤城;被称为“墨江小翠湖”的普益公园;存有体验淘金乐趣的哈尼山塞——癸能淘金村;感受神奇村落的神奇古井——河西双胞井。境内有0.8万亩连片数量达6万余株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林;万燕聚集双峰插云、龙泉滚珠等自然奇观。神奇的北回归线、延绵的哀牢山脉和纵横交错的“三江五河”造就了墨江绮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千对双胞胎,被誉为“神奇回归城、浪漫哈尼情、迷人双胞胎”。
2. 普洱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普洱市旅游景点有:思茅茶马古道、思茅莱阳河、思茅勐卧佛寺双塔、思茅千家寨、里坎瀑布景区、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木依吉神谷景区、思茅整控江摩崖、勐梭龙潭景区。
1、思茅茶马古道
该景区位于思茅市东南方约40千米处,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区内遗存有一条铺就于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巴古道。它是古代滇南的"茶盐之路",(普洱茶、磨黑盐都由此道出境)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2、思茅整控江摩崖
元代整控江摩崖,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文物。在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雅口区荒坝河勐况彝族傣族自治乡下勐况寨子东侧,澜沧江边不远处的一个石灰岩岩壁上。
整控江这一带,田野宽阔,物产丰富,傣家彝寨隔江相望;摩崖临江,山石多姿,行人过往有渡船。大江南流,气势磅礴,边陲风光秀丽,自然景色迷人。
3、勐梭龙潭景区
勐梭龙潭是一个天然的热带雨林淡水湖泊,位于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中段,县城南侧。湖面海拔1140米,四周林翠 山青、环境清幽、山峦叠嶂、碧水粼粼、水映山城、景色秀丽。
勐梭龙潭属断层陷落湖泊,南岸和西岸悬崖峭壁,东岸和北岸地势平缓,龙潭水源主要来源于湖泊底部的地下水, 以及山涧小溪和地表积水。勐梭龙潭是国家AA级景区——西盟佤族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3. 求墨江旅游问题
因为是在回归线附近,所以四季皆宜。
旅游景点推荐:
天文科普乐园——北回归线标志园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从其县城穿过。
标志园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为主轴线,截北回归线上500米地段,间以“太阳之路”等建筑小品,雕塑以及主体标志,创找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空间系列,以科普博物馆表达对自然、生命、阳光的理解,向人们陈述从悠悠亘古到今日文化科学发展的宇宙世界,并通过技术手段精确地展示北回归线的地理位置及变化,使人们每年夏至均可在此“捕捉”到北回归线的身影。
游客在欣赏建筑、雕塑、园林艺术及获得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可品尝到普洱名茶、墨江美酒。
滇南"杏坛"--墨江文庙
墨江文庙始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是墨江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位于县城东北的山包上,依山而建,由大门、泮池、新楼、五经楼、崇文阁、魁星阁、棂星门、星宿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厢房、天子台、大成殿、后殿等建筑群组成,采用了我国古代的垂檐和歇山等两大建筑样式,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布局精巧,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墨江小翠湖--普益公园
始建于1933年的普益公园座落于县城南门口,由"普益社"古建筑与小花园组成,设计新颖,风格别致,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被誉为"墨江小翠湖"。公园亭柱中挂着由墨江或在墨江工作过的文人墨客创作的名联佳句,有的是用汉语和哈尼语连成,十分有趣。
墨江太阳广场
建于2003年,位于墨江县城新区中部,是墨江城的标志。广场占地27亩,以雕塑为主,融天文、地理、观赏、休闲为一体,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手法来表现,气势恢宏、布局精巧、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了墨江人民的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对太阳的光的渴望与崇拜;同时,你可以利用太阳光,直观地测出时间、季节和方向。
龙泉滚珠
在县城南部桑田村西侧,有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四周树木参天,凉风习习。水从泉底涌出,如一串串清白珍珠在泉底滚动,而后升腾,鱼儿戏嬉追逐,穿梭其间。诗曰:"龙泉滚滚如珠,水碧沙明有似无。万颗匀圆惊剖蚌,水妃簸弄映水壶。
4. 云南墨江有什么旅游景点
墨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点和交融点,两种文化的碰撞,既容纳了中原文化的先进思想,又保留了完整的哈尼文化体系,其哈尼文化主要表现在迁徙文化、梯田文化、茶马文化、文学艺术及建筑、服饰、饮食、民风民俗等方面。北回归线上的哈尼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与太阳有着深远的文化源溯。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全球北回归线上最大的一块绿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是诸多古文化的发源地,很多奇特的天文、地理现象发生在北回归线附近,从而形成了一种神奇的北回归线文化现象。建有设计新颖、气势壮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融天文、地理、科普、园林、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哈尼文化和北回归线文化交融的太阳广场;茶马古镇——碧溪;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占地7600平方米的文庙古建筑群;东南亚最大的哈尼特色生态烧烤城——双龙烧烤城;被称为“墨江小翠湖”的普益公园;存有体验淘金乐趣的哈尼山塞——癸能淘金村;感受神奇村落的神奇古井——河西双胞井。境内有0.8万亩连片数量达6万余株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林;万燕聚集双峰插云、龙泉滚珠等自然奇观。神奇的北回归线、延绵的哀牢山脉和纵横交错的“三江五河”造就了墨江绮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千对双胞胎,被誉为“神奇回归城、浪漫哈尼情、迷人双胞胎”
5. 墨江旅游景点
中文名称来
墨江哈尼族自自治县
外文名称
Mojiang Hani Autonomous County
别名
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中国 云南省普洱市
下辖地区
2镇16乡
政府驻地
联珠镇
电话区号
0879
邮政区码
654800
地理位置
云南南部 北回归线沿线
面积
5312平方公里
人口
36万人(2010年)
方言
西南官话、哈尼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他郎八景
6. 我的家乡——墨江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思茅地区东部,地处东经101°08′~102°04′,县城一角北纬°5l′~23°59′。东与元江、红河两县接壤,西与普洱县隔把边江相望,南邻江城县,北接新平县,东南接绿春县,西北连镇沅县。东西横距64千米,南北纵距135千米,总面积5 312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沿昆洛公路距省会昆明350千米,距思茅行署驻地思茅市220千米。
墨江历史上曾名“恭顺”、“他郎”,1915年始称墨江。 古属西南夷地,唐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景东县)地,为阿焚诸部所据。 宋大理国时期先后为威楚路因远部(元江因远)和马笼部(新平漠沙)属地。 元宪宗四年(1254)他郎内附,七年复叛。至元十三年(1276)设他郎千户所,隶属元江万户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他郎千户所为他郎寨长官司.隶属元江路。 明永乐四年(1406),改他郎寨长官司为恭顺州,州治在碧朔(今碧溪乡政府驻地),隶属元江军民府。弘治年间曾改隶临安府(建水县)。嘉靖十二年(1533)移恭顺州治至他郎寨(今县城)。 清顺治十六年(1659)元江府“改土归流”,辖奉化、恭顺两州。雍正十年(1732)裁曲靖府通判移驻他郎寨,设他郎厅,仍隶属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不便归州管辖遂改隶普洱府,以定南、儒林二土司并隶他郎通判。 民国2年(1913)废厅改县,改他郎厅为他郎县,县列二等,隶属迤南道(驻地普洱)。民国4年经云南省督军公署参谋长、陆军中将郡人庾恩旸提议,由县长熊朝梁集绅协商,呈准以境内之阿墨江为名,改他郎县为墨江县。民国18年墨江直隶于云南省。民国30年隶属宁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5年改隶新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月7日墨江县城解放,8月3日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思普区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50年5月4日正式成立墨江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员公署,1953年3月宁洱专员公署改为思茅专员公署,墨江遂隶属思茅专员公署。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墨江县,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同年11月28日,在县城召开了自治县成立大会。
风景名胜_他郎八景
墨江县原名他郎厅,清道光年间,当地的文人学士曾将境内的风景名胜,择优选出八景,并得到他郎通判的认可,一直流传至今。
九叠联珠
为县城东北的联珠山,从土地塘梁子起,迤逦至县城,共为8个山包,形如一串翠绿色珍珠,后来又在第八个山包下建了一座寺观“观音阁”,凑成九九之数,故名“九叠联珠"。九叠联珠第4、5、6、7叠上分别建有玉皇阁、三义庙、文庙、中学、县衙门。现玉皇阁、三义庙已毁。
双溪绕阁
观音阁建在天溪河和涟漪河交汇处,两河环绕观音阁交汇后向南流去,故得名双溪绕阁,阁上悬挂一幅“九叠联珠三宝地;双环玉抱小西天”的佳联,至今为人传诵。现观音阁早已拆毁,景点不复存在。
青烟古洞
位于县城西3.5千米处的埔佐村头一棵大树旁。相传此处有一岩洞,从洞口终年冒出一股袅袅青烟。人们可根据青烟而卜吉凶。后来因前往参观祈祷者络绎不绝,当地百姓不堪重负,遂用铁锅将洞口盖上,用土填实,从此再无青烟出现。现此景点已无。
双峰叠键
位于城南12千米的双龙乡五素村,指“五素尖山”和“五岗山”两山,两峰对峙、形容叠键。双峰叠键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哈尼族祖先阿基洛奇洛耶和密扎扎斯扎依为反抗强暴,争取婚姻自由而双双逃到他郎河边。为堵追兵,洛奇洛耶便从天下挑来两座山,要堵住他郎河水,使之变成大海,但正挑到河中,突然扁担铜销断了,两座山便掉在河两岸,长成了两座高大的尖山。
笔架连峰
指城南5千米桑田村后的山峰,三峰耸立,形如笔架,故名。旧时在山顶建有一石塔,名“文笔塔"。现文笔塔已毁,只留遗址。
龙泉滚珠
在城南桑田村旁龙树脚下,有一池塘,名龙泉,水从塘底向上翻涌,冲动塘底白沙,滚动如珠,故名“龙泉滚珠"。1993年拨款捐资重新修复,四周古木苍苍,水气弥漫,尤其是盛夏,人临其间,此地却凉风习习暑气顿消,是避署游玩的好地方。
碧岫灵仙
在县城西北22千米的遮碧山,古时有一石洞,常见彩云绕护。隐士余成龙曾在山上结茅庐修炼,山顶原建一座庙,传说庙内住有仙人,故又名“仙人城"。现无遗迹,景点亦不复存在。
墨江锦澜
位于阿墨江瞻鲁坪大桥(现忠爱桥)下的江面上,每当下午,夕阳余晖照射,清风徐来,江面上金光万道,水波粼粼,颇为壮观,故名“墨江锦澜"。 云南省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1993年8月破土动工,坐落在县城西登高架山上,是一个融天文、地理、气候、植物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的地理标志实体b标志园规划设计新颖别致,独具风格,以一条长约500米的线作为主轴线,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建有:回归线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超越、春夏秋冬、古日晷、标馆展厅8个景点,并配建宾馆、饭店、小卖部、儿童娱乐场所等各种服务娱乐设施。标志园内种植热、温两带的典型树种数百种,并广植奇花异草。标志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科普知识、旅游参观、娱乐的好场所
涟漪桥
位于县城南2.5公里涟漪河与清溪河交汇处。横跨涟漪河,始建于康熙初年。道光2年(1822)被水冲毁,道光四年重修。同治六年(1867)又被水冲毁,同治九年捐资重修,至光绪二年竣工,故又称“新桥”。新修的涟漪桥全长27米,河中石桥墩为船形,长22.8米,宽4米,桥身为土砖木混合结构,以木梁、木板铺桥面,桥面上建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建有魁阁,长5.6米、宽5.5米,高10.7米,阁顶屋面为四面分水式。1982年经墨江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1993年底,此桥除魁阁虽残破尚完整外,其余均已破损不堪,桥上的跨梁多已朽断,桥板、桥栏全毁,桥上的屋面全部坍塌,仅西北面残存部分门墙。
火葬罐
1957年发掘于墨江县城北大坟头,系土著民族傣族的火葬罐。罐为唇口、团颈、大腹、高足青花,罐口直径15.5厘米,颈高3厘米、腹径29厘米、底径14.7厘米,足高17厘米。足、腹、肩绘有图案,各成一组,腹部为花叶图案、肩为凤、花、叶图案。经考证鉴定,系宋代出品,为国家二级文物。
傣族土官酒壶
1973年出土于联合乡赖蚌村,因建油库挖掘时发现。酒壶为葫芦形,细砂陶,上绘有傣族花纹饰锦。经鉴定为傣族土官所用酒壶,清代出品,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菜花铜香炉
系清代出品。香炉三支脚由三个象头顶撑圆形护身,双耳有两个昂头飞凤,鼎盖是一麒麟中座空心花瓶,麟足蹬着旋动空心宝。
墨江文庙
位于县城东北“九叠联珠"第六峰,清道光元年(1821.)由通判李恒谦、他郎举人金棠倡建,历时10载竣工。系纵向台阶庭院式建筑群,占地面积7 600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600平方米,为墨江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共分五台(层),层层相连,颇为壮观。第一台为两道大门,进门后为管事房、客房,建有“泮池"。第二台为学馆。第三台为棂星门,左建魁星阁、右建仓圣阁。第四台建东西两庑为名宦、乡贤、忠孝、节义祠。第五台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建有“大成殿"、“天子台"和“后殿"。大成殿有24棵巨大圆柱支撑,圆柱直径60至70厘米,中柱高10余米,为座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魁星、仓圣阁为八角重檐尖顶建筑。1982年经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大成殿已破损,凌霄阁损坏,其他建筑物及墙垣也破败不堪,1993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拨款重新修复墨江文庙,当年拨款10万元,修复了全部围墙。同年12月拨款重修大成殿。 历次举办世界双胞胎节。整个墨江地区双胞胎人数之众,在全国最多,另有传说的双胞井,想生双胞胎的人家只要喝一口双胞井的水,等怀孕的时候就能生双胞胎。
7. 墨江哪的风景最好
旅游景点推荐:
天文科普乐园——北回归线标志园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从其县城穿过。
标志园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为主轴线,截北回归线上500米地段,间以“太阳之路”等建筑小品,雕塑以及主体标志,创找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空间系列,以科普博物馆表达对自然、生命、阳光的理解,向人们陈述从悠悠亘古到今日文化科学发展的宇宙世界,并通过技术手段精确地展示北回归线的地理位置及变化,使人们每年夏至均可在此“捕捉”到北回归线的身影。
游客在欣赏建筑、雕塑、园林艺术及获得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可品尝到普洱名茶、墨江美酒。
滇南"杏坛"--墨江文庙
墨江文庙始建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是墨江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位于县城东北的山包上,依山而建,由大门、泮池、新楼、五经楼、崇文阁、魁星阁、棂星门、星宿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厢房、天子台、大成殿、后殿等建筑群组成,采用了我国古代的垂檐和歇山等两大建筑样式,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布局精巧,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墨江小翠湖--普益公园
始建于1933年的普益公园座落于县城南门口,由"普益社"古建筑与小花园组成,设计新颖,风格别致,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被誉为"墨江小翠湖"。公园亭柱中挂着由墨江或在墨江工作过的文人墨客创作的名联佳句,有的是用汉语和哈尼语连成,十分有趣。
墨江太阳广场
建于2003年,位于墨江县城新区中部,是墨江城的标志。广场占地27亩,以雕塑为主,融天文、地理、观赏、休闲为一体,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手法来表现,气势恢宏、布局精巧、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了墨江人民的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对太阳的光的渴望与崇拜;同时,你可以利用太阳光,直观地测出时间、季节和方向。
龙泉滚珠
在县城南部桑田村西侧,有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四周树木参天,凉风习习。水从泉底涌出,如一串串清白珍珠在泉底滚动,而后升腾,鱼儿戏嬉追逐,穿梭其间。诗曰:"龙泉滚滚如珠,水碧沙明有似无。万颗匀圆惊剖蚌,水妃簸弄映水壶。
8. 云南墨江有哪些好玩好吃的
墨江不是休闲旅游的地方! 再其周围最近的风景名胜区有版纳! 个旧、建水等地! 在版纳和这两地都不用担心找不到好吃的! 好玩的!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