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安全现状与分析
『壹』 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政治因素,战争,暴乱恐怖袭击等
2,自然因素,地震,海啸,台风等
3,人为因素,食品安全,恶性疾病,传染病等
『贰』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安全存在哪些问题
近年来,各旅游景区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旅游景区安全形势总体比较平稳。但尽管如此,旅游景区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等,造成严重损害,可以说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由此,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防治,把安全问题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十分关键。
1 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要确保景区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概括地说,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如下:对于游客来说,旅游景区安全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景区安全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并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对于旅游业来说,旅游景区安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旅游景区安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游客、旅游经营者,还是旅游业都需要以旅游安全作保障。由此可看出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旅游景区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 旅游景区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旅游景区安全问题多种多样,主要有交通事故、火灾、水灾、食物中毒、突发自然灾害等,除此之外还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从而造成严重伤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 . 1 对旅游景区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对安全事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敬业精神都十分缺乏,为旅游景区安全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对于一些安全警示、安全告知置之不顾,不遵守游览规则,如在旅游景区内抽烟、点火,擅自进入景区未开放区域等,致使一些本应避免的伤害时常发生。
2.2 机构不健全。
目前,有的旅游景区仍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层次低。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临时抽调各部门人员组成检查队伍,检查工作不仔细、不深入,存在应付心理,一旦检查结束,队伍便自行解散,并不能采取有效的整治和防治措施,导致景区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2.3 设施更换不及时。
一些旅游景区设施老化,却得不到及时更换,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效益较差的景区尤其突出。管理者往往抱着侥幸心理,为景区安全埋下隐患。比如,2003年初,赵州桥景区曾因电线老化,引发展览室火灾,使展览室保存的展品不同程度损毁。
2.4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执行不力。
旅游安全的制约因素比较复杂,但政策、法规不完善以及执行不力是一个十分明显的制约因素。一方面,当前旅游政策、管理法规相对于经营实践还严重滞后。一些颇受旅游者欢迎且安全性较高的特种旅游项目尚未及时纳入安全管理范畴,至今缺乏相应的安全法规。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政策在实际中贯彻得并不彻底,导致执行不力。虽然国家旅游局有相关规定,但尚有为数不少的旅游景区一直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另外,旅游景区安全职责不清楚、防护措施不到位等也是导致景区安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全面、深入弄清楚这些原因,找出源头,从源头进行控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才能改善当前旅游景区安全现状,确保旅游景区安全。
3 旅游景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 . 1 加强重视程度, 强化旅游景区安全的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既要面向游客又要面向旅游从业人员。对于游客,可通过旅途中的各种告示和解说系统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建议等进行宣传,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也可以通过旅游服务点的合理设置和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游客按正常旅游线路游览,堵住非开放区域的入口,在显要位置设立告知宣传牌,让游客深知进入未开放区域是没有安全保障的。对于旅游从业人员,一方面,可通过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来强化他们的意识,采取持证上岗制度;另一方面,严肃安全事故的处理,促使旅游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操作,避免在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比如,在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等过程中,要抓好每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避免造成游客烫伤、食物中毒或物品过期等事故。
3 . 2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强化安全过程管理。
要确保旅游景区安全,景区自身就要加强内部体制建设,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应当由专人负责,保证景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标准和责任制度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建立专门的景区安保部门,加强景区巡逻保卫工作,有效减少和控制景区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可建立由多方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主要是由旅游景区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治安人员、消防及保险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各方参与的联动机制,以便动员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安全问题,更好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应针对各方职责制定不同内容的安全操作规程,让他们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以便更好地做好景区安全工作。
3 . 3 定期排查, 加强安全监控。
首先,对于旅游景区内的险要道路、繁忙道口及险峻路段,应定期检查,及时排除危岩、险石和其他不安全因素;检查景区的建筑安全,增加消防器材、避雷针等安全设施,提高建筑的安全等级;定期检验高空索道、蹦级、山地车等特种设备,做好特种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及时更换老化的设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其次,要加强景区安全监控,加强各种设备的维修和检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可在重点区域和偏僻地段设立电子监控装置,增加景区安全保障设施。另外,可建立旅游景区安全监测网络,以此来提高景区安全监测的技术含量。
4 结语。
总的来讲,我国旅游景区安全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只有根据游客普遍所需的安全要求,结合我国各地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标准,不断加强安全过程管理,并定期对景区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加强安全监控,才能有效地抑制和较少景区安全问题的发生,促进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叁』 到国外旅游有什么安全问题有注意的
出境旅游常识(一)
出境旅游常识
第一、准备好行装出门在外,尤其是到外国旅游,早些拟出一个单子,写出要带的东西,然后按图索引,可以避免出发前临时忙乱。如果到东南亚旅游,可别忘了,那里永远都是夏天。您的夏季衣服一定别忘了带。我们很多人在国内住过饭店,就以为国外的饭店啥都有,不用准备,这就错了。东南亚国家的多数饭店,别管多高档次,牙具、拖鞋都不给您预备。如果您忘记带,小事也能让您很尴尬。
第二、带好必备的药品,旅行当中带些必备的药品,是聪明的办法。谁能保证自己旅行途中不生病呢?一旦身体不适,身边的小药就能救大急。几种药是您应该在行囊中必备的药:感冒通、乘晕宁、息思敏、黄莲素、创可贴等,心脏病人还千万别忘了带硝酸甘油!另外,可能的话,带一支体温表也不算多余。
第三、了解外国的民俗民风和规矩,泰国小孩的头摸不得,印度的小孩您抱不得。象这些异国他乡的规矩,在到人家国家旅游的时候,您还真应当了解一些。否则,人家并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就不再责怪你。比如到泰国,您去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了这么一些习俗:进入寺庙要脱鞋,女士见到僧侣要避让,游览大皇宫女士不能穿短裙和凉鞋。有不良卫生习惯的人千万要当心,在新加坡街头随地吐痰、乱扔废物,高额的罚款会让你脑袋大一圈。
第四、到语言不通的国家去旅行,要拿一张饭店的卡片,一到饭店,先在总台拿一张饭店的卡片。为什么?用处可大了。卡片上有饭店的地址、电话,您可以给司机看,立刻就会化险为夷。曾有客人在泰国不拿卡片半夜还找不到饭店,最后满目忧伤让警车送回来的先例。因而,拿卡片事虽小,但能保证您的出行顺利。
第五、了解饭店房间里的付费情况,饭店房间里什么东西可用,什么东西不可用,这可要先请导游帮助问好了。房间里有些电视节目看了是要付费的,冰箱里的东西用过后多数也要付费。东南亚的饭店房间里一般没有热水,冰箱里有两瓶矿泉水是可以用来解渴的。如果您不知道,也是一种浪费。
第六、贵重物品存放总台保险柜,您的贵重物品,在外出时,存放在饭店总台的保险柜中比放在房间里保险。一般饭店的总台都有这种保险柜,免费给客人存放贵重物品。钥匙由饭店留一把,您自个拿一把。顺便说一句。外国的饭店很多都有规定,您的贵重物品如果在房间里丢失,他们并不负责赔偿。
第七、购物时要慎重,假冒伪劣产品,并不只是中国才有。您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购物,一样会碰到。选购金银手饰、宝石制品等高价值商品,断不能只听信商家可退可换的承诺。您一定要想好了再买。为帮客人退货折腾几回仍办不妥的事例,好些旅行社都遇到过。
第八、身上带钱要适量,在国外单独上街,您身上带的钱一定要适量。因为中国人多不是用信用卡、旅行支票等支付手段,总爱带大量现金在身,所以,国外的有些强盗专门打动中国人。身上一分钱不带也不好,在美国治安不好城市,为保安全,无论如何您也应带上20美金的保命钱在身。
第九、选择一家服务好信誉佳的旅行社很重要,因为中国公民目前出国旅游一般是选择旅行社团队的旅游方式,找一家服务好质量优的旅行社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第十、参加团队旅游时千万别忘了护照、机票,领队在其他国家会帮您保管护照。但在香港,可能“阿色”(警官)会在街头查验护照,所以护照您还是要自己保存随身携带。机票也得妥善保管。您如果匆匆忙忙赶到机场,忽然发现机票没带,恐怕那就笑不出来了。
『肆』 盘点:全球旅行最安全排名前10的国家(和地区),你知道几个
分别是,冰岛、丹麦、奥地利、新西兰、葡萄牙、捷克、瑞士、加拿大、日本、斯洛文尼亚。下面我着重讲一下前三。
NO. 3 奥地利
入选理由:奥地利凭借极低的武器进口量及和平、民主的氛围位列第三。
获奖感言:奥地利位于欧洲的正中位置, 被称为欧洲的心脏、连接东西欧的十字路口。奥地利对旅行者来说,意味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奢华、古典音乐的传统与阿尔卑斯秀丽的一面。你不能错过华丽的都城维也纳,萨尔茨堡的城堡与音乐之声,雪山与城市交融的因斯布鲁克,当然还有完美的哈尔施塔特小镇。
『伍』 巴西旅游安全状况如何
巴西社会总体稳定,社会治安状况较好。由于巴贫富悬殊差距较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犯罪率持续上升。特别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大城市监狱人满为患,监狱暴动、绑架勒索等恶性案件频频发生,治安形势较为严峻。国内赴巴旅客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信誉高的旅行社,住在条件较好的酒店;
2、外出参观游览穿着简单,结伴而行,最好有导游带领,晚上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3、现金和贵重物品包括护照放在酒店保险箱,外出时可带少量现金和护照复印件;
4、如护照丢失,请即向当地使领馆联系。一旦发生被抢劫等意外,请即向当地警方报案。
巴西境内的治安相对来讲还是非常差的,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一些枪击性的案件也是经常发生的,在巴西旅游的话,大家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还有各种不同的物品等。选择在团队带着,和大家一起去游玩,尽量的避免私人的旅程,而且对于一些贵重的物品都要保存的特别完好,有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够留在车上的,宾馆境内的房间里面都是设有保险箱的,不过这些保险箱是需要收费的。
『陆』 出境游安全注意事项 出境游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人身安全方面:
(1)注意在外面不要冲动,遇事冷静,不要和别人发生冲突;
(2)注意自然环境的安全,不要去危险的区域;
(3)注意国际局势的安全,不要去敏感国家;
(4)注意自身行为,不要主动惹事,尽量避免谈论政治话题,防止敏感;
(5)最好结伴而行,特别是女生,夜晚不要一个人在外面闲逛;
(6)不管男女,一个人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
财产安全方面:
(1)出门时看护好自己的财物;
(2)选择有信赖度的酒店或者民宿,防止被偷被抢;
(3)不要亲信陌生人的话,防止被骗财产;
(4)护照,身份证和钱包分开存放,护照中可以放一些备用的钱,防止万一钱包丢失回不来的问题。
『柒』 出境游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人身安全方面:抄
(1)注意在外面袭不要冲动,遇事冷静,不要和别人发生冲突;
(2)注意自然环境的安全,不要去危险的区域;
(3)注意国际局势的安全,不要去敏感国家;
(4)注意自身行为,不要主动惹事,尽量避免谈论政治话题,防止敏感;
(5)最好结伴而行,特别是女生,夜晚不要一个人在外面闲逛;
(6)不管男女,一个人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
财产安全方面:
(1)出门时看护好自己的财物;
(2)选择有信赖度的酒店或者民宿,防止被偷被抢;
(3)不要亲信陌生人的话,防止被骗财产;
(4)护照,身份证和钱包分开存放,护照中可以放一些备用的钱,防止万一钱包丢失回不来的问题。
『捌』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大家出外怎么关注人身安全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稳步增长,我们的家庭收入也都有了一定的增长,而随着物质文化经济的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也随着慢慢的上升,要求得到满足,有的更是抱着穷自己也不能穷孩子的理念,也要嚷孩子到世界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
还要注意不能到旅游景区未开发的地带擅自探险,到比较危险的地方更应该有当地的专业人员指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端,所以一切的一切还是要遵守规则就对了,不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玖』 <旅游安全管理的思考> 帮忙写个大纲和论文
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在旅游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角色。
第一,安全是旅游活动进行 的保障。旅游安全为旅游者的精神愉快、身心放松提供了最大保障,使旅游者能真正融人到旅游地 的异地生活体验中。
第二,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第三。旅游安全随旅游业的发展而日益 出现、屡见报端。较早引起广泛关注的当属1994年3月31日发生在浙江千岛湖的特大抢劫纵 火杀人案,造成32人死(其中24名台胞)。旅游安全问题的客观存在损害了旅游地形象,给旅游者心头蒙上阴影,并对旅游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旅游安全音理现状分析
1、概况 目前旅游安全尚未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据统计,1999年全国仅上报国家旅游局的旅游安全事故就达40起,共造成54人死亡,99人受伤;其中,急病脱险3人。
2、宏观管理法规 现有旅游安全法规大体分为三类:(1)旅游主管部门颁布的全国性旅游安全法规,如《旅游安全管 理暂行办法》、《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试行办法》、《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关 于加强旅游涉外饭店安全管理,严防恶性案件发生的通知》。(2)其他相关部门颁布的全国性相关法规,如《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国标GB/T16767—199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3)旅游主管部门颁布的地方性 旅游安全规章,如《吉林省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等。这些安全法规几乎涉及旅游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大体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旅游安全管理法规体系。然上述法规多停留在操作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3、旅游安全管理机构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除国家旅游局外,旅游业正常运作尚有其他主管机构。例如,旅游景区的 主管机构有旅游局、建委、林业厅、环保局、消防队等。这些部门共同形成了旅游安全管理的外围 机构群体,能比较有效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也容易因主管机构多且分散而形成多头管理和管 理的“真空地带”,造成旅游安全管理的低效。旅游行业内部,虽有部分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 (尤其是饭店)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或设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但至今尚有为数不少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连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
4、旅游安全配套设施 作为较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旅游企业能够及时地引进或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和新设备,配备相应 的安全配套设施,如饭店业中的防火防盗系统、闭路监视系统等。但由于折旧年限、安全使用年限、资金问题等的客观存在,旅游安全设施设备者化、配套不齐全、产品质量不合格现象依然存在。
5、安全管理范畴 现有旅游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消防管理、治安管理、食品卫生管理等几大内容,并随着消费者意识与服 务意识的增强,增加了旅游投诉管理;从内容上涵盖了较为成熟的旅游项目如娱乐场所、游乐园、 漂流旅游安全管理等。但由于一些颇受旅游者欢迎又对安全需求较高的参与型、探险型特殊旅游项 目(如蹦极、漂流、空中滑翔、热气球观光)的迅速兴起;管理法规、措施相对于经营的滞后性( 时至今日尚无类似《漂流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蹦极、滑翔、热气球安全管理办法);地方和 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此,一些新兴项目尚未及时纳人安全管理范畴,新兴旅游项目的安全 事故时有发生。1995年4月23日,湖北省神农溪发生漂流翻船事故,8位台湾游客和3名船 工死亡;1996年3月,广东飞图游乐城一热气球失控,一香港女游客坠地死亡;1999年1 0月,上海锦江乐园一台湾游客跳蹦极致死;1999年10月3日,贵州马岭河峡谷发生缆车坠毁事件,14死ZI伤。6、旅游管理部门(者)安全认知 旅游安全问题的破坏性已引起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表现在:①旅游管理部门注意到旅游旺季、重大 节日、重大旅游活动等特殊时期的安全保障问题。2000年“五一”前,国家旅游局下发有关通 知,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准备,并公布了旅游投诉热线电话;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还于“六一”前对 游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各级旅游主管机构更于2000年国庆节“黄金周”到来之前启动了旅游 预警预报系统。②关注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的环境因素。1995年以来,除国家旅游局的正 式文件外,安徽、陕西、浙江、贵州等地方旅游局也分别发出了《关于加强汛期旅游安全工作的紧 急通知》、《关于加强旅游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海外旅游者人身安全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对漂流安全管理的通知》。③加强对旅游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如1996年重庆市开创性地采取评分方式,对旅游景区景点的各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尽管如此,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安全仍存在主观认知不够甚至认识错误的问题。杨建原(199 7)认为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认为安全问题上报与否关系不大;二、认为安全问题上报会为本 地带来不良影响),使得自1993年《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试行办法》发布之后落实情况 不尽人意、旅游安全事故未能及时上报问题仍然普遍存在。1996年,国家旅游局共收到旅游安 全事故通报、报告25起,其中,旅游管理部门上报的仅6起。显然,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行为对掌握安全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和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完善旅游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障碍。
二、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旅游安全的宏观管理 由于旅游安全的敏感性与负面性,旅游安全问题较易被掩盖或扭曲而失真,旅游安全问题也未能引起 有关部门的充分关注。因此,切实提高旅游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旅游安全的宏观管理,从政策、法规制订到安全指标、经费确定等给子扶持,以切实做好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旅游安全统计并张榜公布 一方面可建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统计资料库,另一方面可以与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医院、保险部门联 合建立安全信息网络。统计资料既是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性资料,又是寻找症结、解决问题从而加 强安全管理的先导。旅游安全统计还应向社会公开。这至少有如下优点:一、有利于引起旅游者注 意,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二、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以加强安全管理,尽可能控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三、教育和督促发生安全问题的部门(企业),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设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能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效控制安全问题。 尽管部分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主要是饭店)设立了专门机构,但地方旅游部门、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旅游安全机构还有待完善。
4、建立社会联动系统与设立旅游警察 建立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由旅游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治安管理、社区医院、消 防、保险、交通等多部门、多人员参与的社会联动系统,形成共享资源、社会关注旅游安全的局面。可考虑设立旅游警察,作为社会联动系统的主要执法力量。
5、完善旅游保险 这是做好安全事故善后工作、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证,也是社会联动系统、旅游救援系统的基础 。目前我国旅游保险尚不甚完善,因此,改革旅游保险制度、制定便于各种旅游者投保的险种是旅 游保险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暂行规定》(国家旅游局,1997年3 月1日发布),旅游意外保险属于强制险种。但旅行社在履行这一强制性义务的同时,可由旅游者根据自愿原则向保险公司购买除强制性意外保险外的其他旅游保险。
6、加强旅游医疗卫生保障 这也是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包括旅游地的旅游涉外定点医疗单位、保健疗养设施、康复专项旅 游设施或旅游产品、旅游区内的医疗站或医疗点、餐饮场所的食品卫生管理以及旅游地、旅游区的空气质量指标等。
7、加强旅游安全宣传与教育,提高旅游安全意识 确保旅游安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公众教育。由于旅游安全认知现状不容乐观,旅游经营管理人员 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安全对旅游业的重要性,部分旅游者对安全也没有客观的认识。旅游安全问题 很大程度是由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疏忽而引发的,因此,旅游安全宣传和教育尤为必要。宣传 教育既要面向旅游者又要面向旅游地社区和旅游从业人员。前者可通过旅途中的各种告示和旅游从 业人员的安全建议等达到目的。旅游从业人员安全宣传和教育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为旅游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及其与旅游业的关系,二为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
8、构建旅游安全( 管理)学科 鉴于旅游安全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系统研究存在的空白及旅游业发展的 深远影响,建立与完善旅游安全学科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其任务在于对我国旅游业运行中的旅游 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深人的分析与研究,揭示旅游安全的运行规律及其本质,创建旅游安全的管理模 式和控制指标,从而得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为建立旅游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提供理 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