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国外旅游地产优秀案例

国外旅游地产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1-02 20:54:39

Ⅰ 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主题公园+地产
首先是华侨城 比如深圳欢乐谷 北京欢乐谷 成都欢乐谷等
其次还有宋城股份开发的杭州宋城 广州长隆集团开发的长隆乐园 大连海昌开发的水公园等
2、旅游商业地产
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杭州清河坊、北京前门等旅游休闲商业街区
3、旅游度假区住宅项目
很多 最常见的是“高尔夫球场+高尔夫别墅” 比如昆明的春城高尔夫 深圳观澜高尔夫 等; 也有的直接就是风景区周边的纯住宅 什么黄山、海南都有
4、大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包括公园、地产、球场、酒店、商业等)
最有代表性的开发商是华侨城和港中旅,比如东部华侨城和港中旅的海泉湾

Ⅱ 谁有古城周边经典旅游地产项目案例

旅游地产的精确定位是什么?
文/潘莹斌 2008.5.18
十年前,当我们提到旅游地产的时候,市场和开发商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个变着法子买房子的概念”,我们一笑了之。因为传世人知道:市场事实和科学理论会告诉我们真相。
今天,经过传世机构以经纬、汪志军、王翔、秦陈虹等为核心的数十位各方面专家历经几年的努力,这本理论化的手册终于诞生了。希望我们占领了一个行业的巅峰。
那么,我们首先认同一些“旅游地产”的前期概念。
房地产变成了地房产,地排序在先,先有大量土地储备,后有开发房产。旅游地产在经历复合地产到概念地产后,进入多元地产系列,正是新地产的导向性标志。
单一地产营销模式变成了整体营销模式。在设定之前,首先要找准定位,提出创意,而后围绕这一创意卖点,在整个项目的全过程(规划、设计、建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等)都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创意开展营销。这就需要定位术。
这个“术”就是给旅游地产注入“灵魂”。
旅游地产的理论倡导者——经纬告诉我们:要颠覆“地段论”。
房地产的名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唯地段论,旅游地产则是创造地段,也就是地点定位,即在土地上选取的点——亮点、焦点、热点。这“三点”不一定是地理性坐标上的,而是搜寻出人们心理的“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需求点来。马来西亚云顶赌场就是一个成功例证;国际“mall”模式已经在改变“唯地段论”学说。“寿光国际蔬菜节”、“湖南怀化国际稻交会”等就是人为的创造出的需求点。
对于经营旅游地产,经纬先生始终强调一点:不是地产经营人,而是人经营地产。那这个卖点,就是找出消费群体中的“需求点”,贯穿进一个全新理念,再引导这种“需求点”变成购买热点。
现在房地产开发功能定位已经达到“四维”,即:时间+空间、封闭+交流、流动+静止、有形+无限。
代之而来的,是各种电子化、功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图像化等等小区的竞销。这种小区的开发并非是地产商的功劳,而是时代的高科技带来的结果,是高科技引发的人们购买行为的改变。寄托在这方面的开发商,一旦产生消费群体需求换位,生产就会一落千丈。
我们通常把“吃、住、玩、购”称为旅游地产赖以营利的“四把刀”。一般的开发商认为,只要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正如一个人,所有功能都齐全,却没有了灵魂,这个人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旅游地产也是一样,“四把刀”必须要用一个灵魂统一起来,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所以,旅游地产定位应是创意为先导,注入“灵魂”为关键,其他都是归附于“灵魂”的手段而已。
旅游地产定位术就是寻找唯一卖点。
大秦策划的定位大师秦陈虹倡导的定位就是要冲破五大屏障:1.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2.消费者喜简烦杂;3.缺乏安全感而跟随;4.品牌印象不会轻易改变;5.原有定位容易因为延伸而模糊。
在旅游地产定位中也存在类似屏障,只不过是变换了名称找卖点。
旅游地产除政府公益性开发、慈善事业开发外,其他开发都存在着明显的功利性。那么,也就存在着广告学中的3S:卖什么?怎么卖?谁去卖?
找出卖点是第一难题,但不是无章可循。
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找卖点。如山东省梁山县的旅游开发,最大的卖点莫过于恢复“水泊梁山”水寨,再来个“全国招聘李奎、李鬼”,自然会拉动眼球经济。这只是挖掘到宋朝。西安的兵马俑可直接挖掘到秦朝。炎帝陵可直接挖掘到人类之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藏着无数卖点。任何地点,即在地表上的那个“点”,只要有心去找,就一定能尽如人意。
从未来发展空间找卖点。中国入世后,世界经济、品牌一体化,房地产户型、品味、布局呈世界化。所以,找卖点不是只从区域性、封闭性找卖点,更要看到潜在的客户流动群。虽然房地产是不动的,但购置房产的人却是流动的。如做桂林“国际旅游物业超市”时,我们考虑的主要是外地客户,重点是港、深、澳客户群及部分外国人。因为这里地势优越,但对当地人而言不是优势,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山、名地、名宅、名人主要是影响外地人。正如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说的,领袖人物一定要能够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眼前利害以外的事情,他们需要有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的眼力。
从个性化发展找卖点。任何城市发展都不是千篇一律的,任何花朵都不是绝对一模一样的。旅游地产也是个性化发展而千姿百态。如三山、五岳、八达岭长城、平遥古城等及全国各大名胜景区无不具有自己独特个性。除了在这些已有旅游品牌上进行延伸拓展外,商家的着眼点应放在潜在个性的开发上。如果地下是宝藏,你用什么方法开采出来?露天开采法?斜井开采法?竖井开采法?只不过是方法的不同,个性怎么塑造,不只是看你的慧眼功夫,还要看你的慧心功夫。
用超前推断法找卖点。策划旅游地产也要讲3A原则:即超前性、独创性、实用性。如开发一个旅游项目,首先在作完大量调查、历史推论之后,就要得出“它是什么?”“它应该是什么?”的感觉点,然后围绕这一点放大,至少要超前5年或10年的方法去设定它,以避免“佛山无佛”“芜湖有湖”的现象发生。
用亚文化设定卖点。亚文化不是正统文化,它是每一种文化中包含着的若干个较小的分支,称为亚文化。亚文化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和地域等诸多因素,有时候的影响力比文化本身还要大。如选择地势、住宅等方面的风水学说,很多人,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人,很相信“风水”会带给自己好运,有些商家也比较看好“风水”学说。往往策划家讲10句,不如易经大师讲1句,有时候项目的成败就在于易经大师一锤定音。我们称这种现象叫“潜在精神动力”现象。往往从正面、从文化本身苦苦思索找不到的卖点,通过这种“潜在精神动力”的启发,很快就能激发出来。
秦陈虹老师还告诉我们,旅游地产策划不同于一般策划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倒2:8法则。即旅游地产的成功,50%在于地势与战略定位,30%在于规划、设计,20%在于销售执行。也就是说,前两者所占的80%是通过后者的20%来加以实现的,因此称为倒2:8法则。
它也就由此引发了以下几个问题:
◎思维定势上的倒2:8。即我们的创意、战略定位、规划、设计80%要放在20%的销售执行上。如果按照正常的2:8定律去设定,80%的策划点不浓缩在20%的销售执行上,那么,你做的地产恐怕80%卖不出去。
◎超越时空上的倒2:8。旅游地产不是作景点,主要是解决“地”和“房”的销售问题。投入和产出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着投资商的重大决策。所以,我们在提倡“经营城市速成法”的同时,也在提倡“旅游地产速售法”,80%的前期功夫主要用在如何超越时间、空间,浓缩在20%的最后售出上。
◎规划、设计上的倒2:8。与一般规划、设计不同的是旅游地产主要是卖点设计,这种卖点设计是注入思想与灵魂的动态设计,而不是固态设计。如同文章作到极点,意境自然出来。这就需要在景观设计、小区设计、项目设计、娱乐设计、建造设计等方面,重点结合水系景观、山系景观、特色景观、花木景观、亭台榭廊景观等情境交融、水天一色、浑然一体,在“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中以人为核心。
把最吸引人的卖点挖掘出来,应当牢牢记住:卖点设计不是卖现在,而是卖将来;不是卖近景,而是卖它的规划远景。20%卖现在,80%卖将来。
旅游地产的开发远景走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
其规律性如同城市发展的流程:简单的部落→村镇→初始的城市→多功能的城市→综合复杂的大城市→更为复杂的城市群。
很多开发商由于生活、经营、知识层面的有限性,无法驾驭旅游地产发展和复杂科学,这给策划人特别是专业策划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旅游地产开发的是三维空间:天空、地面(水面)、地下(含山下、海下、水下)。但由于开发商、经营者的思维局限,第一步迈出了,第二便处在十字路口,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知怎么走了。如北京的二城:天下第一城、中国酒文化城,就是陷入了这种误区。全国旅游地产的半拉工程比比皆是,处在十字路口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大有人在。
这些只是现象上,本质上反映了主要经营者全局驾驭能力不熟,或者说指挥能力有余,借势、借智、借力等方面不足。而这种经营者又非常自负,听不得别人意见或建议,只能在已设定的误区里越陷越深。
旅游地产定位设定一般遵循的是以聚人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势而立的原则。而聚人为本是第一原则。如安徽舒城县的万佛湖,湖水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共有66个岛屿。投资商立足于景点开发,大量投入水上运动,结果几千万投进去,收获却寥寥无几。因为游客太少,搞一个水上项目比赛也不过10万人,几天之后又冷冷清清。如果解决不了聚人的问题,这个地方只能是投资的无底洞。
类似这样的事很多,投资商也不是不精明,但缺乏的是大手笔、大战略的定位设定。如果改为以聚人为本,把卖点放在佛字上,全世界50亿人有20亿与佛有关联,营造一个世界佛文化旅游圣地。现我国注册僧人有18万人,每年开一次国际性的“万佛大会”。同时拉动地方经济、技术、文化与国际合作,很容易形成热点。旅游上我们把九华山——黄山的游客作一下引导,营造“三山五岳一湖(万佛湖)”的概念。
人脉动,钱脉自然动。这个地方很快就变得寸土寸金。在创造景观方面,景观移位也存在着断层现象:对国外景观盲目移植,照样制作,毫不顾中国国情与消费者心态,甚至把国外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景观也移植过来。理由是: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北京世界公园都移植成功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功?
根据概念先导原则,第一个提出来的是创造,第二个提出来的是复制,第三个提出来的能不能创造价值,就不得而知了。比如,安徽宁国创建一个“世界木屋村”,把中国的木质文化与世界的木屋文化高度融合,尽管是复制的各国木屋文化,但毕竟是第一个提出“世界木屋村”的概念在名称方面占了先机,也就有了市场。
总而言之,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不是在想像中完成,它必须具有以下的十大基本要素。
◎基础条件——旅游特征的自然环境。借助旅游开发地产,一定要先有一个景点或景区,而这个景点或景区一定是与生态、休闲等要素相关。并且这个景点或景区本身旅游价值,甚至是旅游品牌。这是空间特性与产业性质在定位上的特质,是必要条件。
◎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与地理位置。旅游地产的前提是旅游资源,只有便利的交通才能有发达的旅游。开发旅游地产项目,必定要使项目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地理位置,即具有可入性。
◎专业条件——符合旅游度假的设计方案。开发旅游地产项目,在前期阶段必定要有符合旅游度假的项目设计方案,只有方案先上,才能征地着手项目的开发。
◎资源条件——完善的配套服务与设施。旅游地产项目的功能组合极其丰富,配套齐全,因此其子项目往往众多,从而做到相互支撑、降低风险的目的。但一般说来,都是由旅游项目、休闲度假项目、人居项目和配套项目四大部分组成。
◎法律条件——合法的产权手续与时权保证。合法的产权手续与时权保证是产权性酒店项目开发的必要条件。
◎管理条件——专业的物业管理与酒店管理。前期的开发固然重要,但保证旅游地产项目得以经营的最重要因素是有专业的物业管理或酒店管理,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提供适宜于项目定位的项目服务。
◎财务支撑条件——健全的财务制度与监督管理体系。
◎营销条件——专业的营销推广系统。
◎资金条件——丰富的开发经验与开发实力。
◎网络条件——健全、便捷的交换网络。
准确定位旅游地产,要找准在整个房地产业项目体系中担当的时代性角色,避免同一地区在元素上的冲突,寻求和深挖“旅游地产”的唯一元素正是旅游地产定位的原始动机。
潘莹斌

Ⅲ 旅游地产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

昆明玉器城、海南呀诺达等。

Ⅳ 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主题公园+地产
首先是华侨城 比如深圳欢乐谷 北京欢乐谷 成都欢乐谷等
其次还有宋版城股份开发的杭州权宋城 广州长隆集团开发的长隆乐园 大连海昌开发的水公园等
2、旅游商业地产
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杭州清河坊、北京前门等旅游休闲商业街区
3、旅游度假区住宅项目
很多 最常见的是“高尔夫球场+高尔夫别墅” 比如昆明的春城高尔夫 深圳观澜高尔夫 等; 也有的直接就是风景区周边的纯住宅 什么黄山、海南都有
4、大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包括公园、地产、球场、酒店、商业等)
最有代表性的开发商是华侨城和港中旅,比如东部华侨城和港中旅的海泉湾

Ⅳ 有谁可以提供关于海南岛旅游地产成功案例的资料

《旅游地产改变中国》部分目录:
第二篇 承题——度假、休闲与第二居所
第五章 从海南国际旅游岛说起
第一节: 海南想象
第二节:海南房地产热潮
第三节: 海南岛各楼盘概述

第六章: 海南岛不仅仅是个岛
第一节: 海南往事
第二节: 海南印象
第三节: 海南房地产发展第一次热潮

第七章 国际旅游岛:理想和现实有多远?
第一节:夏威夷是理想目标吗?
第二节:海南岛会成为“中国版夏威夷”吗?
第三节:博鳌亚洲论坛给海南岛带来什么?
第四节:国际旅游岛定位解读

第八章 中国的第二居所
第一节:一岛——海南明星楼盘
第二节:巨头云集海南旅游地产
第三节:从海南岛到长白山、普陀山、武夷山、西双版纳
第四节:龙湖地产——一山、一湖、一岛

Ⅵ 旅游地产的旅游先行带动房地产发展模式有哪些案例分析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华侨城先后建成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四个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主题公园,将过去的荒滩野岭变成具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旅游城,为自己创造出区域性旅游资源优势,再以此为依托,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主题房地产。其发展道路是:旅游起步—优化环境—带旺地产—全面发展,是旅游与房地产良性互动的典型。从结果来看,华侨城城区旅游房地产采取的是一种混合功能的概念,实际上是将旅游功能和居住功能融为一体、混合布局,把住宅、旅游及相关的设施与服务整合在同一空间内,实现房地产开发与旅游景观开发高度融合,房地产成为景观的有机部分,景区环境又深化了房地产的旅游内涵,建成集旅游、度假、文化教育相关的特色商业与高档居住为一体的花园城市综合社区。

参考《旅游地产改变中国》

Ⅶ 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大全及实际案例操作(黄山旅游地产)

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大全及实际案例操作(黄山旅游地产)

黄山市旅游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旅游地产开发 旅游地产管理 旅游地产

1 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休闲度假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需求递升、社会经济状态密切相关。未来十年之内,随着中国汽车时代、郊区化时代与休闲时代浪潮席卷而至,运动、健康、养生、体验、休闲等因素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度假区产品和服务之中,并构成主要的价值支撑和卖点。

与休闲度假活动相伴而生并作为上述因素综合载体之一的旅游房地产是景观、旅游内容与商业价值的良好结合点,是区域旅游向产业纵深发展、功能复合与品牌延伸的表现。它将成为休闲度假时代的竞争要素与旅游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国民经济中不容忽视的领域,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

1.1 旅游房地产概念
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度假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营销模式,其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实现旅游功能。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对象为旅游物业。一般而言,旅游物业除按传统方式开发经营的酒店和度假村外,具体还包括:休闲、度假、养老等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形式,以及分时度假、产权酒店、主题社区或景区住宅、养老度假村、登山、滑雪运动度假村、高尔夫度假村、休闲生态度假村等产品模式。

旅游房地产属于泛地产概念,其发展有两个方向,即旅游地的房地产化与房地产的旅游化。旅游地(度假区、高尔夫球场、主题公园等)与房地产业在完善功能、增加卖点、提高自身品位的同时,从不同的出发点打造了一种新的复合型业态:旅游房地产。本文讨论的旅游房地产——度假区旅游房地产属于“旅游地的房地产化”范畴,是度假区内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具有度假性质的分时权酒店、产权酒店、养老屋村、主题社区、景区住宅、各种专题屋村等几种形态。

1.2 发展历史
国外旅游房地产的历史
旅游房地产发源于中世纪欧洲世袭贵族的度假城堡,但20世纪初才开始市场化规模经营,主要是集中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滨别墅。20世纪60年代,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别墅度假村首先开发了以分时销售的方式招揽客户的形式,标志着旅游物业市场的形成。70年代中期,美国泡沫经济破灭后造成大量的房地产积压,特别是市场景气时期开发的大量别墅。为了处理积压与空置,充分盘活闲置资产,美国从欧洲引入时权酒店这一概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77年市场上95%以上的度假物业是由其他项目改造过来的。1987年以后,大量的投资商、开发商介入这一领域,使产品模式更加清晰,法规也相应地健全,配套的服务业、管理业、交换业也迅速成熟。仅就分时度假物业而言,目前全球已有60多家大型的分时度假集团,大约5,000多个采用分时制度的度假村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万个家庭购买了多少不等的度假时权或酒店产权。到2001年,全球分时度假业的营业额已超过80亿美元,近几年一直以15%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04年,全世界的时权酒店销售总额将超过300亿美元。

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时度假酒店、高尔夫度假村、山地度假村、休闲别墅,将旅游房地产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我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房地产业已初现端倪,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海南、广东、福建、深圳等地已开工的旅游房地产项目达到近百个,以高尔夫、山地、滑雪、冲浪、野外运动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住宅、别墅、酒店已超过80家。自1999年海南“南海传说”、三亚“博鳌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成功开发后,先后已有几十个旅游房地产项目在全国进行改造、规划、建设和推广,市场反响较大。其中包括北京强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延庆龙庆峡投资开发的“快乐无穷大”产权酒店、位于秦皇岛度假区在北京发售的“维多利亚港湾”酒店式公寓、中国华源集团与海南泰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海口皇冠滨海温泉酒店”(产权式酒店)、新世界集团投资的海南新世界家园等。

1.3 旅游房地产发展模式
广东是中国旅游房地产的策源地之一,其旅游房地产发展历程较长,开发模式可资借鉴。从广东度假地旅游房地产的实践看,目前主要有四种模式。

模式一:卖地滚动发展模式

Ⅷ 旅游地产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的内容简介

《旅游地产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以各个业态的标杆项目为案例剖析对象,对其成功开发运营经验做了详细的解剖和论述。深度解构了不同业态的旅游地产开发模式,探索了多样化而非单一性、创新型而非传统型的旅游地产开发经营模式。 案例一 华侨城——打造中国旅游地产模式的先行者/1
第一节 背景介绍/1
第二节 旅游兴地、规划定产/2
第三节 借景建房、创新体验/6
第四节 文化融城、节庆造势/9
第五节 主题物业、特色配套/15
第六节 片区开发、城邦计划/17
第七节 案例评析/21
案例二 芙蓉古城——地产界“美丽的神话”/28
第一节 芙蓉古城的概况/28
第二节 芙蓉古城的成功之道/31
第三节 激烈的竞争中继续领跑/39
第四节 案例评析/42
案例三 中坤地产——诗人逻辑下的潜行大鳄/46
第一节 引言/46
第二节 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地产差异化经营——以黄山宏村为例/48
第三节 以地产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差异化经营——以北京大钟寺商业广场为例/50
第四节 案例评析/53
案例四 上海新天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地标/64
第一节 新天地的前世今生/64
第二节 新天地的设计理念与改造原则/66
第三节 房地产商的杰作/70
第四节 旅游房地产的精品/74
第五节 案例评析/77
案例五 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82
第一节 观澜湖简介/82
第二节 观澜湖的开发模式/85
第三节 观澜湖旅游地产的操作理念/93
第四节 案例评析/97
附录 骏豪集团产业结构示意图/99
案例六 长城脚下的公社——古老长城与前卫建筑的对话/101
第一节 引言/101
第二节 公社的开发设计/103
第三节 公社的经营管理策略/108
第四节 旅游房产开发的“一枝独秀”——公社成功的“前因后果”/113
第五节 案例评析/118
案例七 天河城——“中国第一商城”/123
第一节 天河城的概况/123
第二节 天河城的发展历程/125
第三节 天河城开发模式探讨/127
第四节 天河城成功管理“四部曲”/131
第五节 天河城发展前景展望/135
第六节 案例评析/136
案例八 拉斯维加斯——地产开发的不老“传说”/139
第一节 拉斯维加斯的“前世今生”/139
第二节 主题酒店“重塑”拉斯维加斯印象/143
第三节 主题酒店的超级模式/145
第四节 主题酒店——旅游地产开发的经典案例/147
第五节 拉斯维加斯主题酒店的模式能否复制/155
第六节 案例评析/158
案例九 北京奥林匹克花园/162
第一节 简介/162
第二节 主题与特色/163
第三节 经营业绩及项目意义/167
第四节 运营机制与盈利模式/170
第五节 案例评析/172
案例十 星海国宝/186
第一节 星海湾——梦开始的地方/180
第二节 星海湾的“绝代双骄”/182
第三节 始于梦想,止于至善——顺迈集团/188
第四节 大连旅游房地产中的奇葩/189
第五节 案例评析/193
案例十一 海南博鳌水城/196
第一节 概况/196
第二节 海南旅游地产大环境/197
第三节 海南博鳌水城的规划开发/202
第四节 宣传与营销/207
第五节 案例评析/211
案例十二 Mall Of America——商业地产旅游化的成功典范/216
第一节 MOA的概况及其由来/217
第二节 MOA的地产开发/218
第三节 MOA的经营管理/223
第四节 案例评析/228
案例十三 迪斯尼——主题公园地产的开拓者/234
第一节 骤然崛起的童话王国——迪斯尼世界/234
第二节 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扩张之路/235
第三节 独一无二的主题地产开发理念/241
第四节 迪斯尼的运行机制和盈利模式/243
第五节 迪斯尼乐园的营销战略——地产盈利的保证/246
第六节 案例评析/248
案例十四 杭州绿城——城市景观的雕塑者/251
第一节 住宅业的新风向/251
第二节 集团概况/253
第三节 绿城景观房的开发理念/255
第四节 企业战略/257
第五节 杭城经典之作/261
第六节 案例评析/264
案例十五 万豪国际集团——世界分时度假的领头羊/267
第一节 分时度假漫谈/267
第二节 旅游业VS分时度假VS房地产业/268
第三节 万豪——国际分时度假业的领头羊/269
第四节 万豪之万豪国际度假俱乐部(MVCI)/272
第五节 万豪国际度假俱乐部(MVCI)的开发与运营/275
第六节 案例评析/277

Ⅸ 中国成功的旅游地产项目有哪些

旅游地产不同于普通的房地产开发,更依赖于环境条件和投资的实力。因为旅游地产的客户群已不是简单地为解决住房有无的客户群体,而是一批讲究生活质量、着眼投资效益的苛求客户。旅游地产的营销方式是租赁与出售相结合的形式,要求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前几年一度兴旺的旅游地产,因大量的管理问题,经营问题而遭受打击后,至 2004 年才开始复苏的状况,旅游地产业非专业化的结果。实际上,旅游地产中发展最快的分时度假酒店,至 2002 年全球即有 5400 多家,享受了将近一百多亿美元的分时度假销售额。从上海前沿集团与某全球著名酒店管理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中国全面发展度假产权酒店,天津泰达集团收购目前国内最大的分时度假公司的动态中均可以看到旅游地产热潮的前期准备,已开始向投资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旅游地产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通过整合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专业策划、市场营销、网络管理等各个环节,把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结合的一个全新产旅游地产项目的成功基础有哪些?业模式。通常意义上,旅游地产划分为四个大类:

旅游景点地产主要是指在风景旅游区内为游客的旅游活动营造的各种观光、休闲、娱乐、非住宿型的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旅游商务地产主要指在旅游区内或旅游区旁边提供旅游服务的商店、餐馆、娱乐城等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旅游度假地产主要是指为游客或度假者提供的直接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各种度假型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旅游住宅地产主要是指与旅游区高度关联的各类住宅建筑物空间。

而这四大类产品的开发与经营,均需以下五个方面为依托:

◆天生的资质
旅游地产多在旅游风景区或运动、度假的胜地,基地附近有青山绿水等优良的自然环境,能够吸引人到此旅游度假,这样给项目的开发带来了先天优势。有的地方环境的价值特征可能很明显,如山区景观或海边景观;有的地方则比较微妙,如田园风光、古老村镇的建筑肌理等。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旅游地产项目的特征,几乎所有成功的旅游度假区都是保护和加强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获得了最佳状态。

◆良好的题材
旅游度假区多具备深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人们此观光游览,进而带来地产开发的契机。文化和传说有利于形成新的主题,易于创造好的故事来营造引人入胜的旅游娱乐项目,而且旅游地产还可利用这些文化传说较高的知名度来促进项目的宣传和推广。目前,国内的开发商有一种倾向,就是一定要做出文化来,一定要强调项目的文化底蕴,试图以文化这张牌来提升项目的品味和档次。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于旅游地产来讲,切忌硬做文化、为做文化而做文化。旅游地产非常需要做主题性的东西,但是文化一定要做得很轻松、很吸引人。旅游地产毕竟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或者考古复原项目,旅游地产里面文化传说是可以发挥的不是特别强调真实性,而是强调趣味性。

◆完善的规划
旅游地产的开发区域应该具备较为完备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市政设施以及购物、休闲、娱乐、运动场所,使得消费者在旅游度假的同时也不会感觉到生活不方便。旅游地产项目的用地可以是从未开发过,也可以是基础设施完备的用地。国外曾总结出六种常见的用地形式,即未开发、刚开发、正在开发、成熟的密集的和饱和的用地。多数成功的旅游地产项目都是位于较大的风景旅游区范围之内,因为相对于在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区域开发,开辟一个新区域无疑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持续的投资
旅游地产的特点是用地范围大,已有的自然景观上需要扩展新的景观,如建造高尔夫、滑雪、划船等一系列娱乐设施。这种形式的开发费用非常高,需要开发者建设所有的服务设施并采用大规模营销手段来宣传产品。然而新开发区的土地费用一般会相对较低,旅游地产开发建成以后持续创造价值的潜能会很大,问题在于从投资建设到获得收益的过程会相对较长。

以下是中国成功的旅游地产项目的一些代表案例:
案例一:青岛奥帆中心后奥运时代实战旅游品牌营销策划项目
案例二:宜宾市城市营销和旅游市场整体营销策划项目
案例三:4A景区乐岛全程贴身营销实战项目
案例四:深圳欢乐谷旅游品牌保鲜项目
案例五、重庆古镇产业旅游整体策划项目
案例六:北京房山某大型国有企业旅游地产项目
案例七:世界地质公园四川兴文石海旅游事件行销活动策划项目
案例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川宜宾蜀南竹海旅游策划项目
案例九:河南建业集团开封水系项目旅游小镇和旅游地产策划项目
案例十:西安城市战略定位和旅游营销案例

Ⅹ 开发旅游地产项目,哪些旅游度假景区可以作为研究案例

千岛湖,做旅游地产,改变了一座城。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