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崆峒区周边旅游景点大全
A. 平凉崆峒区海拨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
海拔: 1366米
B. 平凉市有几个县和几个区
截至2019年10月,平凉市下辖五县一区一市,分别是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崆峒区、华亭市。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县:
1、泾川县
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在东经107°15′~107°45′,北纬35°11′~35°31′,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与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交界,西接崇信县、崆峒区,南邻灵台县,北靠镇原县。
泾川县地貌地形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占总面积63.4%的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此外,破碎塬区和河谷川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3.6%和9.4%。
2、灵台县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崇信、泾川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除西部基岩隆起外,其余塬区及丘陵梁峁地带全被第四纪黄土覆盖,按地貌可分为残塬、丘陵、川台三大类型,海拔在890~1520米之间。
3、崇信县
崇信县位于平凉市东部,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县接壤,北连崆峒区,南与陕西省陇县毗邻,地处北纬35°1′—35°25′,东经106°50′—107°10′之间。崇信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085-1728米。
4、庄浪县
庄浪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六盘山西麓,东邻华亭县,西依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毗邻,南和张家川县、秦安县接壤。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东,余脉分六支回环盘互,贯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总面积的93.5%,境内海拔高度在1405~2857米之间。
5、静宁县
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中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北与宁夏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与庄浪县相依,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中线上的重镇,平定高速、312国道、静庄、静秦公路和公路穿境而过。
6、崆峒区
崆峒区,隶属甘肃省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介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 之间。东邻泾川、镇原,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原州区接壤,北与彭阳、镇原县毗邻。
崆峒区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
C. 有甘肃平凉崆峒区的吗
崆峒区,甘肃省平凉市辖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建制始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内572年),2002年8月28日改名为平容凉市崆峒区,2016年崆峒区总土地面积1808.84平方公里,人口60.98万,辖11个乡、5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示范区。
崆峒区地处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
崆峒区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
崆峒区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D. 甘肃省平凉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界石铺红复军长征纪念园制
泾川王母宫景区
崇信龙泉寺
华亭秦皇祭天广场
灵台荆山公园
潘原古城 ,位于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和芦寨村境内,距平凉城区20公里,据1982年发现的刘自政墓志推测旧城在泾河北岸,小芦河东岸,至今庙底下自然村的古城址,另有新城在芦寨村境内,现存于泾河北岸的城址呈现三角形,东西约1500米,北墙沿至山坡墙厚约6米,夯层厚在9—11厘米之间,夯窝圆形。墙土中含有仰韶和西汉时期的陶片,遗址内瓦砾堆积甚厚,多为汉、唐砖瓦瓷片,间有子母砖。民国30年(1941),洪水曾冲出石函、石桌、石径幢等石器。1949年后,曾发现一些造像石方塔,刻有飞天、三世佛、经变等佛经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镌有“景明四年”(503)字样,为北魏遗物,1973年,在城北中央出土数百斤藏崇宁等宋代铜币。乐平王妃墓位于四十里铺镇曹湾子,系与乐平王合墓,有圹志记其身世。
E. 甘肃地图平凉径川县有几个乡镇
泾川县辖城区街道、城关镇、玉都镇、高平镇、荔堡镇、王村镇、窑店镇、汭丰乡、罗汉洞乡、泾明乡、红河乡、飞云乡、太平乡、丰台乡、党原乡。共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
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在东经107°15′~107°45′,北纬35°11′~35°31′,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与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交界,西接崇信县、崆峒区,南邻灵台县,北靠镇原县。东西长57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28.32万人(2013年),2013年,泾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53亿元。
泾川县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腹地,自古以来是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镇,著名景点有回山王母宫、瑶池、王母宫石窟等著名景点。
F. 请教一下甘肃平凉崆峒区的朋友们
楼上的回答 真搞笑 (*^__^*) 嘻嘻…… 不过说的也有道理 其实平凉宾馆 和华明宾馆都可以
G. 甘肃平凉崆峒区高速收费所下辖几个收费站具体位置在哪
两个,由东抄向西第一个在平凉十里铺,也就是平凉东收费站,第二个在寨子街,位于平凉以西,距离市区10公里左右,一般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从平凉东下,也就是第一个收费站,因为距离市区不远而且是顺路,当然如果你要是想去平凉吃一下当地的农家乐不妨也可以从第二个收费站出口下来,旁边就有农家乐!希望对你有用!
H. 想知道: 平凉市 平凉市有多少区 在哪
平凉在甘肃与陕西的交界处,平凉市有1区6县!当然在地球上喽~~~
I. 崆峒区的风景名胜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和“西镇奇观”之美誉。
1994年以来,崆峒山先后被认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 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和“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等荣誉,2002年全面通过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崆峒山》4张一组景观特种邮票,崆峒山登上了“国家名片” 。
太统森林公园,“西来第一园”——太统森林公园,位于崆峒区西郊3.5公里处。占地面积21.7万亩。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是天然动植物园。景区森林覆盖率70%,木本植物33科90多种,草本植物3000多种,实用真菌20余种 。
十万沟,十万沟—大阴山景区位于崆峒山西南,河峡谷南侧,距城约20公里,麻武乡城子村境内。景区面积23.8平方公里,是崆峒区天然林资源区和旅游风景区。石崖间“将军窑”、“藏军洞”、“击鼓窑”以及上“教坪”、“仓房梁”,“将官墓”、“仰驾山”等古遗址仍存。较著名的风景点有“虎跳崖”等景观 。
清福山,位于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东南塬畔,距城区20公里。山下为西兰、宝平、平镇3条公路交汇处,也是宝中铁路由南向西的转折处,为陇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山上有楼台殿阁60余间,道观僧院10余处,统称三宫四台七宝殿,且多石刻、壁画。1980年辟为自然风景区,建有三清殿、无量殿、雷祖殿、百子宫、三官殿、三圣宫、财神楼、药王洞、地母殿、三皇殿、五圣宫、太宝殿、灵官洞、山门、洪元桥等。洪元桥下有洌泉 。
柳湖,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被人们誉之为“柳湖晴雪”,为平凉八景之一。公园位于崆峒城廓西北隅,西兰公路南侧,东西长480米,南北宽185米,总面积133亩,其中湖水面积41亩。整个地形西高东低,南坡北平。各湖均有潜水泛流,故有百泉之说,其中西湖深1.5米,东湖深2~3米,特别有天然暖泉一眼,更是久负盛名。
柳湖始建于宋神熙元年(1068),时任渭州知府的蔡挺在此引泉成湖,莳花植柳,建造避暑阁及柳湖亭,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明嘉靖年间,韩潘昭王占为苑囿,由明武宋朱厚照敕赐“崇文书院”供王府子弟读书。昭王以千金筑城三仞,并做了大规模的扩建。清乾隆之后,又先后多次修葺,建有“深柳读书堂”、“文澜桥”、“养正轩”等建筑。先后更名为“百泉书院”、“高山书院”。同治初年,柳湖毁于兵燹。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兵平凉,再次修复,名为柳湖书院,并亲书“柳湖”匾额。写了《颂暖泉》即《重修平凉暖泉碑记》。民国十五年(1926)柳湖书院改为甘肃省第七师范学校。解放后,仍相继被一些学校、单位占用,1977后单位迁出,恢复公园,增其旧制,再添新景,1979年5月1日正式开放 。
明宝塔,明宝塔在平凉城东马道门外之宝塔梁上,是为进入平凉之显著标志。因其地势险要,扼控古道要冲,故自清初以后,常有重兵驻守。民国时期,曾驻有军部、集团军总司令部。建国后,曾设学校或为机关驻地。自1980年后,迁平凉地区博物馆于此。1994年定为旅游景点,免费全日开放。
宝塔公园历史悠久,据志书载,其地原为延恩寺,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辟为正学书院。明武宗正德11年(1516),御敕重修宝塔,至嘉靖25年(1546)春建成,并在塔前建新塔寺。此塔形制为七级八角锥状楼阁式无基座砖塔,高27.5米,底部周长36.6米。底层面南设拱门,二层以上每层各面均有券门,内设木梯、阁板,供登高眺远。三至五层设佛龛,雕栏护,砖雕斗拱,镌云纹花卉,上覆琉璃瓦。各层檐角缀饰兽头铁铎,终日叮当作响。塔顶呈八角伞形,亦琉璃瓦覆盖,塔尖为铁铸斗托小塔。塔西旧有真武庙一座,嘉靖后期又于塔寺东侧建东岳大帝庙。有大殿、献殿、配殿、厢房、戏楼。临街山门巍峨,石阶重重,道旁又建高大重檐石牌坊一座,楣刻东岳大帝行祠。对面为石砌砖雕九龙巨碑,碑面九龙翻腾,生动活跃,中嵌石匾镌国祚绵延,上方悬雕三星八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基座上雕有二十八宿。
2003年,搬迁了周围单位,扩建了绿地,开挖恢复了东湖,是其成为继柳湖公园之后,城区又一重要休闲娱乐场所 。
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1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是甘肃省4个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之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郊12公里处,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也是新兴的地质旅游胜地。
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83.6平方米,地质公园建设保护的地质遗迹景点共有58处,其中丹霞地貌景点 47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景点5处,外动力地质作用景点6处。
崆峒山丹霞地貌地质遗迹分布广,连片集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保存完好,极富特色,属我国独有,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了极佳场所 。
凌空塔,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境内的崆峒山,是一座无基座的七级八角砖塔,塔高近30米。
凌空塔是宋代建筑,楼阁式,8角7级,每级间距较大,无基座、两层以上塔身和塔檐均以砖做出门、窗、柱、额枋、斗拱、椽、飞头等形制和精细的雕饰。
凌空塔上生长有两棵百年松树,构成了“古塔托松”的绝景观,是崆峒山重要的景点之一 。
龙隐寺,位于城西3.5公里处的龙尾山下,占地约300亩。据《平凉市志》载,龙隐寺原名“灵隐寺”、“兴教寺”,始建于汉唐时期,以后在明、清、民国等各代均有扩建,先后开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筑。龙隐寺之名,来源于唐肃宗李亨下塌寺内的传说。相传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李隆基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从马嵬(围
)坡挥军北上,“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曾在灵隐寺内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因皇帝是人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而龙隐寺又是皇帝曾居过的地方,故“龙隐寺”之名沿用至今。
龙隐寺所在的龙尾山,东西绵亘5公里,植被面积近26.7万平方米,是一座“岚霭弥漫,淹没寺观,一泓秋水如玉带,背负青山似锦袍”的名山。尤为奇绝的是,在一悬崖峭壁上,有一殿宇悬空,上接蓝天,下临深渊,树遮花掩,犹如仙阁,景色十分壮观。龙尾山的中下部有清泉4眼,泉水清澈透明,寒暑不易其形,旱涝不改其盈,千百年来,水位稳定不变。山上还有一“灵湫”,又名“龙泉”,泉水从一乳石缝隙间喷涌而出,遇悬崖后旋转激散,形似玉盘筛珠,古有“龙泉滴珠”之称,系平凉八景之一。
J. 甘肃省平凉地区包括哪些市县
截至2020年1月,甘肃省平凉地区包括五县一区一市,分别是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崆峒区、华亭市。
1、泾川县
泾川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在东经107°15′~107°45′,北纬35°11′~35°31′,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东与宁县及陕西省长武县交界,西接崇信县、崆峒区,南邻灵台县,北靠镇原县。
泾川县境内有泾河及其支流汭河等五条河流,年平均径流量124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6.9亿立方米。水力发电站1处,年发电量25万千瓦小时。
2、灵台县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彬县、麟游、千阳、陇县接壤,西北与甘肃省崇信、泾川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0′—107°57′,北纬34°54′—35°14′。
灵台县共有土地2796758.3万亩,其中按生产形态分:耕地面积666216.7万亩,园地67800.2万亩,荒地258440.7万亩,林地1160842.7万亩,牧草地643458万亩。
3、崇信县
崇信县位于平凉市东部,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县接壤,北连崆峒区,南与陕西省陇县毗邻,地处北纬35°1′—35°25′,东经106°50′—107°10′之间。
崇信县泾河的主要支流汭河、黑河、达溪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其中汭河总长12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671平方公里,平均径流量1.96亿立方米。
4、崆峒区
崆峒区,隶属甘肃省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介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 之间。东邻泾川、镇原,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原州区接壤,北与彭阳、镇原县毗邻。
崆峒区地表水可利用量1.1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2亿立方米。崆峒区地热水主要有下白垩系盆地厚层状矿岩构成的蓄热和蓄水层,其上为第三条泥岩构成的保温或隔水层。
5、华亭市
华亭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交汇处,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北依平凉市崆峒区。
华亭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六盘山褶皱带及东部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中高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所组成;平均海拔1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