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㈠ 安徽有哪些有名的旅游景点推荐
安徽省内的旅游景点非常多,知名度高的也很,其中也有国家5A级风景区,想去安徽省内旅游,建议首选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属于国家5A级风景区,其景点比较综合,景区有森林、有温泉、有山脉、有瀑布、还有峰林,春、夏、秋、冬都适合去,其实五一游黄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今年的五一长假为五天,去黄山游玩的时间大约为2到3天为宜,提前一天做好准备工作,游玩2到3天,第四天返程,第五天好好休息一天,准备开工。
一、黄山风景区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得名。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成仙。唐玄宗笃信道教,遂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诏改黟山为黄山,黄山之名于是一直沿用至今。千余年来,黄山积淀了浓郁的黄帝文化,轩辕峰、炼丹峰、容成峰、浮丘峰、丹井、洗药溪、晒药台等景名都与黄帝有关。
牌坊
七、宏村古村落
宏村镇,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宏村镇,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地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
明仁宗洪熙元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宏村以"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制(红杨、白果)、北土土制(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为水口布局(风水屏障)。营建了乐叙堂、太子庙、正义堂等祠堂、庙宇,宏村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
㈡ 安徽省太和县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大神们帮帮忙
主要景点: 太和公园 公园位于人民中路,公园风景秀丽,有亭台楼阁和娱乐设施。太和文庙与公园相邻,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有高大的牌坊。院内有庙宇设施。 太和温泉度假村 位于太和县城北郊,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吸引着众我省内外游客。 细阳广场 位于太和县团结路细阳路和长征路交叉口,是新兴的休闲运动之处。 樱桃园 位于镜湖西路,每至樱花盛开和樱桃成熟季节,前来观光的络绎不绝。 太和中学 与公园相邻,花木繁多,状元湖的湖水清澈,湖边弱风扶柳,石质桌椅散发出古典色彩,更有穿首游廊漫步其间,感受个中趣味。从状元桥上可以看到状元湖游鱼嬉戏,很可乐的感觉。状元亭小坐,疲乏即可消失。更有古迹——著名的山陕会馆,也就是现在的花戏楼。太和中学是太和最出名的游览景点。 太和一中 位于县中心路--人民路上、太和公园正对面、县委斜对面。校园布局合理、景色特别,自然与人文并重,师资力量雄厚,硬件齐全、老师实力很强--县里的两名特级教师均在一中。同时还是省重点中学。在教学方面突出,长期在省市的各种教学比赛中,在全市遥遥领先。因此,也是太和的著名的人文景点。 万寿山 原址位于古镇原墙镇粮仓附近,是古代官员的坟墓,被挖掘时里面有大量奇珍异宝。后来,太和三角元政府大兴土木,在三角元东堆出了一座“山”,这也有种沽名钓誉的味道。不过站在山顶可欣赏美丽的平原绿野,一望无际。山前有一湖泊,可以在里边游泳健身。这里适合忙里偷闲的人们散心踏青。 镜湖公园 镜湖公园,建于2009年9月,是太和最大的人工公园,是太和公园的3-4倍。位于健康东路南侧,风景怡人,环境优雅,娱乐设施齐全,还有娱乐广场等。
㈢ 安徽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旅国家信通来AAAAA级景区自
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绩溪龙川、西递宏村、天堂寨风景区、颍上八里河风景区。
国家AAAA级景区
旅相山信通风景区、滁州琅琊山风景区、金寨红军广场、花亭湖风景区、狼巷迷谷风景区、滁州凤阳小岗村、阜阳生态园、迪沟风景区、齐云山风景区、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万佛湖风景区、万佛山风景区、巢湖、太平湖、马鞍山采石矶风景区、天井湖风景区、亳州花戏楼景区、亳州博物馆、亳州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八公山风景区、五千年文博园、花山迷窟、太极洞风景区、杏花村风景区、包公园、龙子湖风景区、升金湖、南溪古寨。
㈣ 安徽有哪些旅游景点
到黄山的时间夜里了,匆匆忙忙赶来酒店餐厅申请办理搬入,睡美了第二天才有精力开心玩。
塔川,在宏村到木坑竹海旅游景点中间,是安徽诸多世外桃源中一个独具一格风采的山中村落。每一年的塔川秋景,是诸多美术家、摄影师写作的产业基地。2014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庄。穿行于塔川里边,你能发觉无论是村落的整体规划,还是平面图及室内空间的解决、工程建筑手工雕刻技术性的综合性应用都集中体现了独特的地方文化。
时间有点儿焦虑不安,下一次再填补此番种味道的地方的缺憾。
㈤ 安徽有哪些旅游景点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前十有:黄山、九华山、天堂寨、皖西大裂谷、燕子河大峡谷、万佛湖、白马尖、徽州古城、宏村景区、光明顶。
1、黄山。古称徽州,这里文风昌盛,有着“十家之村,不废诵读”之说,遍布儒香、书香。这里还有着奇伟俏丽、灵秀多姿的黄山。黄山最佳出游时间是3-4月,9月-次年1月 黄山一年四季皆时候出游,但春季和秋季最适合游玩,这时候黄山的春秋季节气候宜人,不冷也不热。
4、皖西大裂谷。皖西大裂谷位于六安市南边25公里处,原名避王岩,据说因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在此作战而得名。当地老百姓称这为“三道闸”,整个景区状如三节莲藕,最好玩的便是在峡谷中穿梭攀爬,峡谷两侧峭壁耸立,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地架着垂直铁梯,向上攀爬很有挑战性。
㈥ 太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太和公园,位于人民中路,公园风景秀丽,有亭台楼阁和娱乐设施回。
太和文庙,与公园相邻,答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有高大的牌坊。院内有庙宇设施。
太和温泉度假村,位于太和县城北郊,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吸引着众我省内外游客。
樱桃园,位于镜湖西路,每至樱花盛开和樱桃成熟季节,前来观光的络绎不绝。
㈦ 安徽太和县的介绍
太和概述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
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历史沿革
沿 革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处(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64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区 划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胡总、大庙。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县为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
自然地理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东临涡阳、利辛,南依阜阳,西接界首,北与亳州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东去津浦路之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面积1820平方公里,总人口156.3万人。
㈧ 安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安徽著名的景点:
1、黄山去安徽旅游肯定很多人第一个打卡的就是黄山,而且还有不少人的目的地就是冲着黄山去的山一年四季的景色都不错,山奇险峻巍峨,以为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四绝”著称,非常推冬天去黄山,雾凇、雪景非常美,只能用“仙境”来形容了。
2、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赋诗更名为九华山。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九华山风景区等级: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
3、皖南古村:在中国安徽皖南的青山秀水中,散落着这样的村庄,一幢幢粉墙黛瓦的百年老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皖南宁静优美的大地上。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的典范之作。
4、龙川村:龙川村是位于皖南绩溪县,是由胡姓聚族而居形成的船形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传至历史,传至““锦锦””字辈已有字辈已有4848世。龙川村被称为最美丽的乡村之一。村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世。龙川村被称为最美丽的乡村之一。村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
5、万佛湖风景区:万佛湖风景区是以万佛湖为中心的湖泊型观光风景区。景区面积299平方公里,湖面50平方公里,容水8.2亿立方米。万佛湖,即龙河口水库,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十大水库之一。周围群山环抱,波光潋滟,水面开阔,一碧万倾,港叉曲折,绿岛浮动,鸥岛翔集。
㈨ 阜阳有哪些旅游景点
阜阳旅游景点(13个):
八里河
阜阳生态园
阜阳西湖
九天瀑布
迪沟
奎星楼
北照寺
颖州西湖
尤家花园
插花镇
步云桥
卷石洞天
张庄公园
㈩ 阜阳有什么风景
八里河风景区
八里河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颍上县南部的八里河镇,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4公里,西迄阜阳58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多公里。该风景区是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1991年特大 洪水后充分利用低湖沼泽洼地,综合治理而成的,1996年对外开放,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占地3600亩。八里河的环保成就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13年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为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测,广袤相齐”。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从宋代起有北宋词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苏轼、宋代中书侍郎吕公著等七大名人知颍州,为古颍州西湖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留下了113首著名诗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诗人的诗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占四人,还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
阜阳生态园
阜阳生态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全国科普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风景区始建于2001年7月,2002年5月1日开园,是一家以农业观光为主线集“农业示范、科普教育、生态环保、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的著名旅游景区,总面积1200亩,有现代农业园、热带植物园、精品果园、采摘园、江南水乡、九和塔、龙泉瀑布、竖琴广场、熊猫馆、百鸟园、欧阳修故居——会老堂、水上乐园等18处主题景观组成,风光旖旎,景色秀美,被誉为“欧公故居、生态仙境”。
迪沟生态乐园
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颍上县东北部的迪沟镇(原名:汤店镇),地处济河,西肥河交汇处,东临凤台,北与利辛相接壤,204省道纵穿南北。在小农场的基础,建成了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整个风景区由竹音寺,五百罗汉堂和生态园组成。五罗汉堂非常完整,且全部由香樟木整雕而成,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竹音寺与五百罗汉堂合璧一处,构成了完整的佛教文化场所。迪沟生态园为颍上县汤店镇兴建的集动植物养殖繁育、观赏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内有数百只孔雀、上千只水鸟以及天鹅、鹰鹫、鸵鸟、鹦鹉、大象、老虎、狮子、矮马、猴子、狗熊等飞禽走兽和数百种植物。
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
阜阳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阜阳城中心干道颍州路附近。据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祁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
阜阳文峰塔
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境内,处于中国南北两大植物区系的过渡与汇集的特殊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维管束植物88科377种,动物共有11纲100科140种。每年的初夏,滩涂出露、绿草茵茵,众多水鸟在此栖息、繁殖,景象甚为壮观。湿地公园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湿地植被演替过程和鸟类变化为研究重点,结合王家坝精神和淮河文化的展示,建成集湿地生态保护、湿地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湿地合理利用及宏扬王家坝精神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安徽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
界首两湾湿地公园
界首两湾湿地公园位于代桥镇境内,距界首市区27公里,总规划面积为603h㎡,其中湿地面积454.2h㎡,“两湾”湿地主要由镇境内的泉河河道、马湾与南季湾三个部分组成,与代桥镇境内纵横交错的“八沟”浑然一体,构成独特的生物群落,成为许多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类繁育的天然场所。计划投资1.8亿元,拟建有“生态保育区、宣教展示区、生态恢复区、合理利用区、服务管理区”等。
界首两湾湿地公园
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耿楼河道湿地,位于太和县城周边,延伸面积达20平方公里,湿地河流、沟渠、沼泽集中连片,相互连通,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复合湿地系统,发挥着行洪、灌溉、航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沙颍河湿地是永久性的河流湿地,湿地公园原有生态环境现保持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湿地周边历史遗迹众多,文化久远,内涵丰富。
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泉鞍洲湿地公园
临泉县泉鞍洲湿地公园位于流鞍河与泉河交汇区,辖流鞍河下游和泉河张营、城关段,规划总面积850公顷,涉及白庙、张营、黄岭、田桥、城关及县经济开发区6个乡镇(区)。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水质优良,鱼类丰富,同时也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泉鞍洲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在全面保护和恢复流鞍河、泉河湿地功能,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特产
阜阳咸鸭蛋阜阳河流众多也是养鸭蛋好地方,自然鸭蛋也很多,阜阳有个最普遍也是最传统的方法,是由天然烧碱(草木灰),食用盐(无公害),腌制15——20天,个个出油。
太和贡椿中国唐代曾用此物作贡礼,清朝时被御封为“贡椿”,名扬天下。 尤其在谷雨前采摘的椿芽,更是香鲜脆嫩,食之能使人提神、明目。既可沏成椿芽茶,又可调拌成面食。 据《中国中药大全》记载,椿芽可防止咳嗽、嘶哑、水土不服及妊娠反应等症状。[17] 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质最佳,谷雨前来摘,腌制后长年不腐,常食可抗肿瘤。
红薯粉丝阜阳自古盛产红薯粉丝,但产于阜南县苗集镇的“张古牌传统农家粉丝”最为著名。
太和樱桃
太和樱桃太和县是中国樱桃的主要产地,唐宋时期已有名气,著名品种有:大鹰嘴、杏黄桃、黄金桃、金畿桃、银红桃等。其特点为成熟早,果核内无仁、含糖量高。
荆芥是安徽省阜阳市栽培历史较久的一种夏季绿叶香辛蔬菜,其柔嫩茎叶可作凉拌菜,具有清凉薄荷香味;炒食鱼、肉、虾时,放入荆芥可解除腥味。荆芥在医学上也有一定价值,取其花穗入药,可祛风利咽,消除咽肿、火眼等。
柳编阜南黄岗、颍上半岗利用当地丰富的杞柳资源,早在明清时期,就从事柳编生产,为传统手工艺产品,主要有各式提篮、面包篮、水果盘、食物箱、花篮、动物篮等40多种型号,600多个品种。产品已远销日、意、荷、英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阜南杞柳:全县已发展杞柳十万亩,年产鲜条1.5亿公斤,
阜南柳编
年创产值2.5亿元,面积、产值均居全省第一,是中国四大杞柳产区之一。阜南县柳编工艺已有500年的历史,产品畅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出口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阜南县有二十余万人从事柳编加工。2000年,阜南县被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
界首卢氏彩陶
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在胎面的制作上,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刻画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卢山义的"刀马人"系列是其代表![18]
美食
阜阳地锅鸡
阜阳小吃属安徽沿淮风味,以蚌埠、宿县、阜阳等地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风味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的特色。在烹调上长于烧、炸、馏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
地锅鸡
地锅鸡,现盛行于皖北一带,特点:地锅鸡很嫩,又保住了鸡特有的香味。名称来历:旧时农村用的锅多用砖头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烧时用木炭,大铁锅保持土菜风味,锅上贴一圈死面锅饼。起锅时鸡香饼脆。
格拉条
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
阜阳格拉条
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是一种面条,都叫格拉条。
太和板面
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桃园兄弟”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颍州(今安徽阜阳),张飞吃面总嫌太软、不筋斗、清淡无味;厨师多次琢磨,面经过上百次的试和面成功了;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厨师灵机一动,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当然也包括辣椒)和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张飞吃后顿感可口。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颖(阜阳)、宛(南阳)、襄(襄樊)广为流行。
撒汤
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撒汤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