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旅游模式
Ⅰ 乡村旅游模式有哪些
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够发展旅游,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各地的发展经验来看,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有三类乡村,一是紧靠中心城市,汽车车程在两个小时之内的城郊乡村;二是紧靠现有景区的乡村;三是具有旅游资源良好的古村落、农村风貌、高科技农业、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以及果业、花卉等特色农业发展或自然、生态比较好的乡村。铭智旅游策划总结中外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分为五种:
1、村落民居旅游模式
村落民居旅游模式是依托特色村寨或民居群落的村落民居建筑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村落民居建筑按发展特点分为古代与现代两类,村落民居旅游模式也相应分为古民居旅游与新民居旅游两种。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乡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充分突出和展示乡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工艺游艺、体育竞技、信仰崇拜等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
3、生态旅游模式
乡村生态旅游模式以田园、草原、森林、渔港等生态环境和各种乡村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模式以稻作的梯田、放牧的草原、狩猎的森林与扬帆的渔港为特色,把乡村生态与乡村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开发梯田游、草原游、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蕉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
4、现代农业旅游模式
建设现代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未来趋向。山东枣庄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沂南大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和临沂罗庄飞龙花卉,形成乡村旅游的现代农业科技游模式。主要做法是,引进国内外种植高新技术和品种,使园区内的果木、花卉、蔬菜等植物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园内一般分为育苗区、栽培区、温室区,果木、花卉特色种植区。
5、综合旅游模式
综合旅游模式是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多元开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业多元趋势的发展,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与选择也趋向多元化,乡村旅游发展又呈现出休息娱乐、收获品尝、运动养生、观光审美、学习体验等五种旅游类型趋向。旅游模式是旅游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发展模式会随之推进,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消费观念都将影响旅游发展模式的设计,休闲度假、现代农村观光、休学体验等旅游产品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Ⅱ 什么叫农家生态旅游模式
农家生态旅游模式即“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不仅包含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是一个以旅游观光为主体,集文化、娱乐、产品供给、物质和精神服务于一体的社会系统,也是以商品生产、经营管理、销售与购买为主的经济系统。目前,随着旅游业与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家生态旅游类型与模式也从内容比较单一、投入比较粗放的“农家乐”(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为主要活动),逐步发展为以传统农业资源和生态、自然、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考察、科普、教育等内容与旅游市场进行恰当对接的形式。
Ⅲ 国际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是什么样的
国际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是什么样的?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研究,国际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3.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式的乡村旅游现在正成为许多地方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模式。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促进,既能够增加旅游业收入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据预测,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
4.生态乡村旅游。把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园,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种植与管理。旅游活动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旅游者通过在农业园内生活,参与农业园的劳动。并且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形式在农业园内选择一块土地,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有的国家的生态农业园非常大,形成一个联合体,乡村旅游活动都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进行生态农业旅游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波兰。波兰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面积超过了4000公顷。
Ⅳ 农家生态旅游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农家生态旅游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坚持“以农为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方针,在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两种产业结合,让客人享受清新自然、远离污染的高品质生活。
Ⅳ 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典型案例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 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 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 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 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 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 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 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
Ⅵ 什么叫农家生态旅游的“CCTV”模式
该模式是复张华明、腾健根据对制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的成功开发实践,分析提出的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公司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村民普遍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即Conservancy(保护)、Company(公司)、Topic(主题)、Villager(村民)的“CCTV”模式。该模式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这种模式是通过以公司为主导进行整体开发和经营,坚持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和服务为基础,以利益合理分配为纽带,既可以解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短缺问题,又可以引导和帮助村民改善环境条件,开展配套接待服务活动,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和农村地区,是一种原地开发、企业主导、村民适度参与的综合开发模式,实现了村寨环境保护、旅游开发者、村民都受益的“三赢”格局。
Ⅶ 国外农家生态游中的村庄博物馆模式是什么样的
村庄博物馆往往产生于有突出特色的农村之中,一般有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的生活展示两种形式,是兼具区域性、文化性的民俗展示园地。以德国的乡村博物馆为例,占地面积大约在25公顷,全部是按照百年前的风格建造,馆内陈列着各种老式的农宅、各个时期的农耕用具以及一些模拟以前农家生活状态的模型,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了解国家农业的变迁和发展历史。一些农庄博物馆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现旧时代农村的劳动情况,会让农户们在馆内完全以畜力或人力耕种,完全不使用化肥,用农场的树木制作木炭。农业产量虽然不高,但是农产品以健康、新鲜大受欢迎。馆院内的土地,是由经营者以租赁的方式提供给当地农民耕种,按照古老的租佃制度,农民需要向经营者缴纳10%收获量的粮食给博物馆或者当局。挪威、瑞典等国也积极地推行这种旅游方式,并把它与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强调村庄在旅游中的整体性开发和有机成长。1900—1940年,挪威就建成了111座类似的乡村博物馆。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博物馆。博物馆内风景迷人,旧式的农宅和乡村建筑透露出一股质朴的气息。这里既是游人参观游览、了解罗马尼亚农业发展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著名景点,也是学生们在假期里快乐的庄园。这座博物馆建于1936年,馆内珍藏了丰富多彩的雕刻、刺绣及彩陶艺术,向人们展示了罗马尼亚不同时期传统文化的艺术成就。
而在日本、泰国等地则以静态展示为主的农村博物馆居多。这类博物馆多是以古老的农村建筑为基础改造而成,通过规划设计,复原旧时的农家生活场景、重现农业的发展历史,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也作为周围地区青少年的假日课外活动基地,让更多的孩子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在日本的埼玉县旧岛田家就是这样一所农家博物馆。博物馆选取了村中最典型的房屋作为主场馆,按照传统的农村风貌装修。当旅客们前来参观时,馆内的工作人员会奉上当地特色的绿茶及烤番薯。馆内到处放置着可供游客翻阅的参观指导手册,而博物馆前的指示牌上则清楚地标明了该村过去的土地利用情况,并与现在的土地利用图像进行对比,让游客能很直观地了解到农村的变迁。所以,这类农村的博物馆往往就能成为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农村当地人追忆往昔劳动岁月的场所。
Ⅷ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哪几种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模式对于起步较晚的地区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总结,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有6种发展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产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和农事参与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利用乡土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和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和乡村酒店等。
(6)科普及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博览园等。
Ⅸ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Farm Tourism (农庄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 等。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具体关于更多的乡村旅游的内容,你可以上中国旅游投资官方网站看看,还是很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