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来华旅游者特点
A. 可以讲一讲日本人来中国旅游是什么样子的体验吗
日本人来中国旅游的感觉就是会感觉中国的氛围特别的轻松自在,而且没有那么严格的阶级等级的规矩。
B. 为什么日本来华游客大幅减少
日本百姓很忙,没时间爱国,因为这是政府的事;我们就不同了,从上到下,都闲得慌,ZF站在后面,让炮灰走在前面;人家是用行动爱国,爱国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用嘴皮子爱国,说说而已,别当真就行,给高层看的娱乐节目而已
C. 日本来华旅游的人数非常少,这是为什么
中国游客去往日本游玩的人数一直不减,但是为何日本人几乎不来中国游玩呢?
最后一点就是,日本人口与中国人口的对比的效果。我们知道日本的土地面积本就很少,而且他们国家的人数也不多,但是中国人就很多了,所以占比也是比较大的。
中国去日本的旅游现状,有这么几个点是中国喜欢去日本的原因。
1、中国女性对日本护肤品的追捧,中国赴日旅游的女性居多。这个性别差惊人。很关键的一点,中国对日本关税特别是护肤化妆品高达百分之40.而护肤品本身就是暴利行业,所以去一趟日本买个万把块钱的东西就把机票抵回去了。
2、服务,日本人注重服务礼仪这点全球知名,中国人去很多国家都会遭受不公正待遇,但是在日本不会,例如十一黄金周,日本很多店里会打着欢度国庆的横幅。中国给日本贡献的GDP也是惊人的。所以日本把中国当财主的心态了。
D. 为什么日本人喜欢来中国旅游,并且想在中国定
中国国际旅行社入境旅游部门经理Collins Dong说:“日本游客想要了解古代中国和传统,包括回佛教、京剧和饮答食。”
Collins Dong称:“过去5年,到访上海的日本游客已经增长了20%,去年达到约80万人。确实,两国政府的关系不好,但这并没有那么重要。”
E. 日本出境旅游情况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进行对比分析
一、出境旅游者人数
1.出境旅游人数发展趋势
2000年日本出境人数为1781.9万人,比上年增长8.9%,增长146万人,比1997年的1680万人增加了100万人,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自1964年取消对海外旅行的限制后,在1965年出现了第一次海外旅行高潮,达到了15.9万人;1970年大型喷汽式飞机的使用使当年海外旅行人数达到 66.3万人,比上年增长34.6%;1971年出现第二次海外旅行高潮,达96.1万人,比上年增长44.9%;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当年的赴海外旅行人数比上年仅增长2%,结束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出境人数为 233.6万人;之后进人平稳增长阶段。到 1980年遇第二次石油危机,使当年出境游人数比上年减少 3.2%,为 390.9万人;1986年日元升值带来了第三次海外旅行高潮,当年出境人数达551.6万人,比上年增长 11.5%;次年又增长 23.8%,达682.9万人;第三次旅行高潮因1991年的海湾战争而结束,当年出游人数下降3.3%,为1063.4万人;1994年关西机场投入使用,使当年出游人数增长13.8%,为1357.9万人;1995年日元汇率达历史最高点,出游人数为1529.8万人,增长12.7%。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影响日本出游人数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安全因素和交通状况。无论如何,持续或高速增长是日本出境游市场的总趋势。
2.各县的出游人数及出游比例
秋田县、山形县和新渴县的出境游人数在1999年均是负增长,在2000年实现了正增长。2000年各县的出游人数增幅为5%-16%,显示出全国范围的增长趋势。大京都区(由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的首都圈)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39.2%),出游人数为699万人,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自1994年关西机场投人使用以来,关西地区(由京都、大阪、兵库组成的京阪神)的出游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0年达278万人,占全国的 15.6%。
2000年日本各都道府县中出国旅游涨幅超过全国平均数(8.9%)的有北海道、福岛、群马、石川、福井、山梨、长野、歧阜、静冈、爱知、三重、滋贺、奈良、鸟取、冈山、山口、德岛、香川、高知、福冈、熊本、大分、宫崎、鹿儿岛、冲绳。
对出游比例的分析显示,2000年全国的出游比例为14%,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对各县数字的分析显示,东京地区出游比例最高,为25.4%;秋田县最低,为4.2%。大东京都区的出游比例为20.9%,关西地区的出游比例为16.4%。结果显示大都市地区出游比例高,日本各地区出游比例差距明显。
3.各月出游人数
2000年除1月外各月人数均比1999年有所增长。l月因千年病毒影响下降1.3%。以前游客较少的月份 4月5月在月、10月、11月出游人数有所增长,出游高峰月份( 8月3月)峰值减缓。
4.各机场出境人数
机场离境的分析显示,5l%的游客,即908.8万人从成田机场出境;26.l%的游客,即464.7万人从关西机场出境;近80%的游客从上述两个机场出境。名古屋机场出境172.8万人;福冈机场出境94.l万人;上述4个机场共出境1640.3万人,占92.l%。
所有4个机场出境人数均有增长,成田机场增长7.6%;关西机场增长9.9%。所有机场(高松机场除外)的正常国际航班均比1999年有增长。
5.出境旅游者的目的地
对2000年出境旅游市场的细分显示,47.6%的游客去了亚洲(比 1999年增加 2个百分点),31%去了北美洲和中美洲,去欧洲的占13.3%,去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岛屿的占7.l%。
去往亚洲的游客人数增长了13.6%,去往欧洲和中北美洲的游客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6%和4.3%,转变了前一年的下降趋势;去往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岛屿的游客与1999年基本持平。
连续两年韩国都是日本游客的第一目的地,2000年达247.2万人,比上年增长13.2%;去往中国的游客为220.2万人,增长18.7%,取代美国大陆成为第二目的地;之后是美国大陆和夏威夷,增长率只有5.6%和1.7%。
去往亚洲的游客继续保持着高增长,中国香港增长17.7%,泰国增长13.2%,新加坡增长8.4%,中国台湾增长11.l%。
1997-2001年日本出境、来华及来京旅游者人数
出境人数来华人数(人)来京人数(人)来华占出境%来京占来华%来京与上年相比%
1997 16803000 1581747 430439 9.4 27.2 0.22
1998 15806000 1572054 435156 9.9 27.7 1.10
1999 16358000 1855197 456451 11.3 24.6 4.89
2000 17819000 2201528 543319 12.4 24.7 19.03
2001 2385700 506662 21.2-6.75
二、海外旅行方式
1.市场组成与规模
据"海外旅行状态调查"对2000年出境游客的目的和性质的调查(答卷者按性别、年龄、就业状态、婚姻状态和其他标准分成12组),中年男性组所占份额最大,为18%,其次为已婚男性和中年女性。2000年,60.4%的答卷者出行1次,26.1%的答卷者出行2次,平均1.7次,多次出游率比上年有所增长。市场细分显示,中年男子出游次数最多,为2.3次;其次是已婚男子1.8次;单身男子和老年男子都是1.7次。6%的游客是初次出行;16%是第二次或第三次旅行;16%是第四次或第五次旅行;20.4%是第六次至第九次旅行;40.2%是第十次或更多次;平均为第 12.2次。
2.旅游目的地与市场
东亚地区如韩国是大众趋向,但对中年男性市场显示出不均衡性。中年女性和老年女性更趋向于欧洲,有很强的偏好性。单身男性和已婚男性去美国西海岸的比例较高;家庭主妇去澳大利亚、夏威夷、关岛、塞班的比例较高。
来中国的游客中,中年男性占30.7%;老年男性占15.l%;中年女性占10.8%;老年女性。已婚男性、未婚男性均占8.8%;未婚女性、女学生、男学生、职业妇女、家庭主妇分别只占4.4%、2.8%、2%、1.6%和 1.2%。
去往欧洲和俄罗斯的以老年、中年和单身女性居多,家庭主妇、单身和已婚男性较少。家庭主妇和已婚男性喜欢海滨度假地,如夏威夷、关岛和塞班。男学生去大洋洲的比例高。女学生、单身和已婚男性去美国大陆的多。
3.旅行目的
2000年主要的海外旅行以旅游为目的,占65.8%(含蜜月旅行);商务旅行占11.5%;探亲访友占6.l%。1997年以来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比例从70.4%开始下降,商务出行比例上升。70%的女性游客(女学生除外)和老年男性游客的出游目的是旅游;男女学生修学旅游的比例超过15%;30%以上的已婚男性和中年男性是商务旅行。
近80%的到访关岛/塞班和夏威夷的目的是旅游;访问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商务旅游比例较高,赴中国商务旅游的比例为30%。访问美国大陆的目的是多样化的,探亲访友的比例达13.8%。
4.旅行时间和住宿地的数量
海外旅行l-4天的占22.3%;5-7天的占35.9%;8-14天的占33.6%。大部分出游5-14天。尽管如此,4天以内的短途旅行年年增多。超过15天的长途旅行和最近流行的5-14天旅行呈下降趋势。
5.在目的地的活动
以旅游和度蜜月为目的的海外出行者在目的地的活动,购物占58.5%;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占58.1%;参观文化和历史古迹占44.6%;之后是品尝美食和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近年来,购物、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一直是海外旅行的主要活动,购物跃升为首位。赴韩国和亚洲国家旅行的增多导致了购物活动的增多。女学生、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的购物比例高。老年人组购物和品尝美食的比例低,参观自然景观和景点、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等观光活动占很高的比例。家庭主妇和已婚男性休闲比例高,占40%。
赴中国、欧洲/俄罗斯游客的80%是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比例也较高。日本游客在中国旅游景感兴趣的是文化遗产,主要以万里长城和故宫为代表;其次是大自然馈赠的众多自然遗产,山水风光、自然风景;各地有特色的美味佳肴,对于日本游客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此外,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华丽的民族歌舞和各种戏剧为代表的娱乐,作为中国旅游的魅力也是不可忽视的。据日本旅行业协会调查,近80%的旅华日本游客集中到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地区旅游,其余的约20%则以中西部地区为目的地,这其中又有80%到西安旅游。来中国的游客中,82.l%是历史文化观光;64.3%是自然风景观光;44.6%是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33%是品尝美食;31.3%是购物;观看戏剧、表演、音乐会和电影的占17.9%;休闲的占5.4%;探亲访友和打高尔夫球的各占3.6%。
6.旅行花费
2000年海外旅行人均花费30.9万日元,比上年下降l.7万日元。总花费中含参团费16.9万日元(比上年下降8000日元);5万日元当地旅行费用,含当地食宿、交通费(下降9000日元);7.5万日元购物支出和 1.4万日元杂费。 1997年以来参团费和当地旅行费用连续下降,购物支出从1999年的占23.l%上升到24.4%。2000年赴中国的游客参团费占总花费的63.2%;购物费占26.4%;当地旅行费占8%;其他费用占2.5%。日本游客在华购物最多的品种依次是茶叶/食品,占 18.6%;丝绸/服装/棉毛织品占 14.2%;纪念品/手工艺品占 12.8%;中成药/保健品占10.7%;酒类/香烟占9.7%;字画/文房四宝占7.4%。
7.目的地与重游者
赴夏威夷和美国大陆的重游率最高,分别为63.1%和59.8%;重游3次或以上的占40%。重游率次高的是东亚、中国和欧洲/俄罗斯。调查问卷显示,初次访问中国的占36.3%;来过两次的占11.2%;来过3次或以上的占36.8%;未回答的占15.7%。
三、旅行动机与旅行社的选择
1.海外旅行动机
调查显示,到海外旅游25.9%的人是出于对目的地的向往;20.l%是出于家庭或朋友的邀请;19.4%拥有假期;15.7%经常旅行。出于对目的地向往的老年人最多,占40%;其次是男学生、中年妇女和单身妇女,占30%。拥有假期是单身女性、职业女性和单身男性的主要出游动机;学生和中年妇女受家庭或朋友邀请的比例较高。不同的细分市场显示出不同的出游动机。
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最大因素是阅读小册子和受亲友的推荐。传媒影响也起了一定作用。来中国的旅游者中33.9%是阅读了小册子;30.4%是亲友推介或邀请;11.6%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文章或其他;1.8%是通过旅行社介绍;0.9%是定期旅行;15.2%是其他;6.3%没有回答。
制约海外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第一要素是安全,第二位要素是卫生条件,第三位要素是对餐饮卫生、旅游购物环境的放心,第四位是住宿饭店、客房情况,如卫生间、浴室、床单的卫生状况,第五位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
2.来中国旅游的原因
日本旅华客源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因为中日两国之间有着深远的历史交往。日本社会在众多领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的精华部分在当今日本社会依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目前,大部分日本访华游客是中老年客源层。这一客源层的特点是:对学习非常热心。近年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日本接触、了解中国诗歌、电影、音乐、戏剧等的机会大大增多。在这样一个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有所认识,又非常向往的外围环境完善以后,游客好不容易来到目的地,对粗泛的解说是不会满意的。满足日本游客的求知欲望,就要求导游员掌握较深的文化知识和日语能力。
3.选择旅行社
通过旅行社预订的占44.l%;通过邮寄或电话预订的占21.9%,两者合计为66%。通过因特网预订的只占3.2%,上一年占1.4%,有显著增长。单身男性用因特同预订的较高,占7%。人们出游愿意选择旅行社,大部分老年人的回答是"提供满意的旅行"。海外旅行的主要方式是包价旅行,占50.8%;其次是自助旅行,占34%;团体旅行占7.8%。与上年相比,自助旅行的下降了,包价和团体旅行的略有增多。女性选择包价旅行的多,超过60%(不含女学生)。男性自助旅行的多,超过40%(不含老年男性)。中老年旅游者选择全包价旅行的多,老年人高达80%。女学生、青年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选择自由行程的超过60%。赴中国旅行的包价旅行占39.5%,自助旅行的占36.8%;团体旅行的占10.8%;其他占9.4%。来中国的包价旅游游客中,87.5%采用全包价旅游;9.8%采用自由行程;0.9%采用其他方式。
四、今后海外旅行倾向
1.海外旅行需求
调查显示,希望赴海外旅行的人占66.8%,比上年增长3.4%。明确在当年旅行的占26.2%,比上年增长0.3%。被动旅行的(例如回答如有机会的)占40.7%,增长3.8%。否定回答的(不是很想去和不想去的)占24.5%,下降0.6%。单身女性、已婚男性和18-39岁的女性的80%有出游兴趣。女性出游兴趣较强,40.8%的单身女性和46.4%的已婚女性(18-39岁)有出游兴趣。单身男性的出游兴趣较低,持否定态度的占19%。在40岁以上者中,男性、女性倾向相似,否定回答的占30%,肯定回答的占20%,被动需求的占40%。
2.阻碍海外旅行的因素
37.5%的没有出游需求的人是考虑安全因素;考虑语言障碍的占33.9%,下降了7个百分点。其他阻碍因素有不喜欢当地饮食、健康因素、不喜欢乘坐飞机、费用过高等。
3.旅游目的地倾向
多项选择调查显示,自1995年以来澳大利亚(占5l.4%)和夏威夷(占50.8%)一直是主要的旅游倾向。排在第3-6位的是加拿大、瑞士、意大利和法国。1996年以来这4个国家都是受欢迎地区,各占约40%,四者之间的顺序有所变化。中国在1999年排在第16位,占21.8%;2000年排在第17位,占22.5%;2001年排在第15位,占21.9%。
4.旅行方式倾向
对"旅游次数"的重视超过了"行程长短"。倾向于较少的旅行伴侣,而不愿随大旅行团。讲求住宿设施的质量与状态,而不是仅仅满足居住舒适。希望餐馆豪华而不仅仅是在当地人吃饭的地方。上述一切反映出人们在追求高档次的旅行。希望"旅行伴侣越少越好"和"方便的包价旅游"的超过70%。18-39岁的已婚者只希望停留l-2地;男人倾向于旅行次数少而停留时间长;女性希望停留时间短而出行次数多。除单身男性外,80%的人希望包价旅行;单身男性的此一比例不到60%,他们更愿意自己安排行程。18-39岁年龄组中,男人希望获得"当地的体验";女性希望"享受旅行伴侣"。40岁以上的已婚者中,情况刚好相反。
五、加强日本客源市场开发的对策
1.应重视青年女性游客市场的开发
在2000年的 1782万出境旅游者中,男性为 953万人,占 53.5%;女性为 829万人,占46.5%。男性年增9.5%,女性年增8.2%。就市场规模来讲,占份额最大的仍是20-29岁的女性游客,为265万人。2001年l-11月日本来华旅游者中,男性占73.5%,女性占26.5%。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占出境旅游者总数的比例,具有市场开发的潜力。
2.重视回头客
初次访问中国的占36.3%;来过两次的占11.2%;来过3次或以上的占36.8%;未回答的占15.7%。日本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很喜欢重游。提高重游率一是要注重产品的质量,树立好的信誉;二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吸引回头客。
3.开发以旅游为目的的市场群体
近80%的到访关岛/塞班和夏威夷的目的是旅游;访问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商务旅游比例较高,赴中国商务旅游的比例为30%。商务旅游是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也是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弹性最大,要加强这一层次的宣传促销。
4.针对日本各区域进行重点促销
大东京都区(由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的首都圈)占了最大的市场份额(39.2%),出游人数为699万人,市场份额略有下降。年出国人数为278.3万人次,占总量的 15.6%。自 1994年关西机场投入使用以来,关西地区(由京都、大阪、兵库组成的京皈神)的出游人数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00年达278万人,占全国的15.6%。东京地区出游比例最高,为25.4%;大东京都区的出游比例为20.9%,关西地区的出游比例为16.4%。所以,大都市地区应作为我们市场开发的重点地区。
5.扩大旅游购物消费
以旅游和度蜜月为目的的海外出行者购物占58.5%。女学生、单身女性和家庭主妇的购物比例高。老年人组购物和品尝美食的比例低。增加购物消费,一是要开发女性市场,二是要保证旅游购物的信誉和服务。
6.增加旅游活动的内容
中国游客的80%是参观历史和文化古迹,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比例也较高。我们应增加游客在京的活动内容并重点宣传,如品尝北京美食,欣赏京剧,来北京购买特色商品等。
7.开发修学、蜜月旅行
从出游目的上看,海外修学旅行花费最高,为48.9万元;其次是蜜月旅行,为46.5万元。因修学旅行的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当地旅行花费和其他花费上涨。要加强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8.加强宣传品制作
来中国的旅游者中33.9%是阅读了小册子;30.4%是亲友推介或邀请;11.6%是通过看电视、报纸、文章或其他;1.8%是通过旅行社介绍;0.9%是定期旅行。因此,注重宣传册的质量,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宣传能起到好的效果。
9.做好对旅行社的工作
赴中国、欧洲/俄罗斯、中东/非洲的包价旅游和团体旅游所占比例高,合全包价旅游在内,比例超过80%。来中国的包价旅游游客中,87.5%采用全包价旅游;9.8%采用自由行程;0.9%采用其他方式。所以旅行社仍掌握着来华的大部分客源,做好旅行社的工作意义重大。
10.增强旅游产品的针对性
从今后的趋向看,"欣赏自然景观"和"参观历史遗迹"是总的旅行目的。40岁以上的已婚者修学旅行的偏好较强,含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18- 39岁的已婚者休闲旅游的较多。单身男女更希望接触新的文化,与当地人交流和接触。女性购物需求较强。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需求,开发出不同的产品。
F. 如何根据日本来华游客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日本人喜欢精致的东西,他们喜欢精美的包装..特别是旅游产品,他们不在乎多花点钱买个有纪念意义的产品,其实中国国只要将景区里的旅游纪念品做好做精致就好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不同的景区要多做出独一无二的纪念品,让游客有如果走了就很难再买到的感觉,中国的景区里能买到太多一样的东西了.还有包装一定要好,中国的东西太粗糙,不是说会坏,,只是没什么美感,外面套个很差的塑料袋,大部分还没有,..我们要将每个独立小件都精心包装起来,有厚实的塑料袋包裹或有制作精美的硬纸包装....中国的旅游区纪念品又贵又粗糙.完全有上升的空间.
G. 从日本人的国民特性看其旅游行为特征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们的心理是很复杂的。日本和中国有太多的渊源,也有太多的**。因为日本,这是个曾经侵略过我们的国家,曾经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这个到目前为止其首相还在不断参拜其鬼社的国家,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认识?对于为何日本要在并且能够在我们的国土上进行大肆的掠夺和屠戮;对于日本国到现在为止对曾经的那场侵略战争的模糊的认识与暧昧的态度,国人心中充满了愤怒!在这愤怒之外,也许更多的是疑惑,是深思……带着这些疑惑,本人对日本民族国民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解决自己认识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希望各位网友给以指正。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足以将一个民族和他穆族区别开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民族最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标志。因此,要对一个民族的心理进行分析,必定离不开该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可以说是日本人最具特点的国民性。日本人的集团性特点起源于其稻作文化。因为稻作不同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旱田耕作,兴修水利、插秧收割等都需要集体的劳动与合作,由此形成了农村共同体,产生了集团意识。而日本社会传统的家族制度(武士阶级的家族制度和民众的家族制度)也是产生日本人集团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哪一种家族制度,家长的权威是需要家族成员绝对服从的。因此,在日本人的集团内部又很多的原则:权威的支配和对权威的无条件追随;不允许一切自主性批判反省的社会规范;集团内部的家族式气氛与对外部的敌对意识的对立。
在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中,又体现出日本人强烈的依赖心理。日本人普遍存在和想要依赖他人的心理,这是日本人区别于欧美人的重要心理特征,而这也是理解日本人恩德精神构造和社会构造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依赖心理,在集团内部担心被逼人看不起而失去依赖,所以有“耻”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的依赖心理的存在,日本人在集团内部所表现出了行动和认识的强烈的一致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依赖心理也许是日本人集团内部凝聚力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日本人集团性最流行的描述就是“一个中国人能抵得过十个日本人,但是十个中国人却抵不过一个日本人。”因此,日本人更像蜜蜂,就单个个体而言未必优秀,但是,一旦结成一个小群体、小集团后,协调默契的配合却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力量。
在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中,内外有别又是其重要的心理特征。在集团内部、对熟人,日本人讲究的是“和”,讲究的是礼仪周全,替他人着想;他们对集团内部的成员表现得克制、谦和、彬彬有礼,但是对于集团外部的人和事,或者在没有熟人的场合,其行为却变得大胆无礼和无所顾忌。从而不难理解,在1937年中国的南京,为何日本军队能够集体行动对中国军民进行大肆屠杀!因为,在日本人的意识内,集团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而且长官的命令必须绝对地无条件服从。他们潜意识里认为:“集体犯罪不是犯罪”(入谷敏男:日本人的集团心理)。再想想日本人在中国南部某城的买春事件,更是对日本人的这个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这些日本人是在中国,他们自己的这个小集团之外的社会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熟人,所以,对于生人,他们完全可以无所顾忌,任意妄为,并且不需要对此承担任何责任。
日本人强烈的序列意识和等级观念
日本人重视“纵式”关系,他们趋向于把人、社会集团、国家等一切事物想象成一个序列。因此,他们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在集团和国家在等级序列中的地位比较敏感。所以,日本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对权威有极大的敬畏和服从。他们性格上倾向于媚上傲下,对强者盲目崇拜和服从,对弱者缺乏同情心,甚至鄙视弱者。
日本人将这种强烈的等级观念也投射到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他们把世界上的国家排列成一个序列,这种序列在不同时期会有所改变。因此,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认为在亚洲,自己是第一号强国,所以,它傲视一切亚洲国家,它欺凌一切亚洲国家,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强者才可以被尊重,弱者就应该被践踏。日本对战争的看法:只要各国都拥有绝对的主权,整个国际社会就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中。因而,日本必须为建立一种等级秩序而斗争。这个历史使命只能由日本来完成,因为只有日本才是唯一的真正的自上而下等级制的国家,也只有她最了解“每人都摆正自己位置”的必要性。(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但是,当美国人的蘑菇云在它两个城市升起之后,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人的态度完全转变,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美国人是第一,美国是强者,所以,日本应该对美国俯首称臣、顶礼膜拜,在他们眼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直到今天,日本的外交仍然受这种序列意识等级观念的影响。日本总是跟在美国人身后指手画脚,完全是一幅美国的小弟弟的模样。当时,在亚洲,日本却始终认为自己是亚洲的老大,他们总是担心这样的秩序被打破。这也是当今日本恐惧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日本人的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的心理特征
这是日本人性格中多种矛盾组合中的一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是一事物的两种面孔。因为自卑感会经常地造成一种紧张状态,人不可能长期忍受这种状态,因此,为了达到内心的平衡,人们会从相反的方面,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调节。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的自卑感源于日本的耻感文化和日本文化的“自卑感”。自卑感使日本人殊言自我,甚至可以达到“无我”的地步。但是同时日本人有着极强的优越感,从某个角度而言,正是因为有自卑感的存在,才使得日本人在另外一面寻求优越感的存在。
早在日本向隋唐称臣的同时,就建立起了自己对朝鲜半岛的大国地位,模仿中华帝国的册封体系,令朝鲜半岛各国向其称臣纳贡;这种优越意识在日本神道教中表现更为明显,“佛法为万法之花果,儒教为万法之枝叶,神道教为万法之相本,彼之二教,神道教之分化也。”无根无一枝叶,也无以花果,所以神道教高于佛教与儒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经过奋发图强,大量移植西方文明,很快跻身世界五强之列。从此,日本人更是认为自己是天下人类中的“优等民族”,日本是“神土国家”,极力宣扬所谓的日本精髓“大和魂”。
在战争中,日本人的这种性格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他们缺乏资源,日本人对此极度焦虑,并且急于向外扩张。当他们和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时,他们骨子里是很自卑的,因此他们依靠强大的国力作依托,对中国发动了战争。这场战争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掠夺资源。而一旦当他们发现很容易地进入貌似强大的中国并且迅速占领一部分中国领土时,他们的优越感便表露无遗。这时他们发现他们“大和民族”是那样的强大,而中国人是如此容易便被击溃,他们越发以为中国人是不如他们“大和民族”的。以往中国的辉煌、日本对中国的俯首称臣必须以中国人的消失为代价。
就当前世界局势来看,日本在外交是总是仰美国鼻息,但是对于亚洲国家,日本总是趾高气扬。因为在美国面前,日本是自卑的;而在亚洲,日本有着无与伦比的经济优势,因此,也就有极大的心理优势。
日本人的精神至上信念和对天皇的崇拜
日本人信奉精神至上的原则,他们追求精神的超越,他们对精神的追求超过了对物质的追求。在战争中,日本人的这种性格表性的极为突出。
在二战中,日本叫嚷着日本必胜,宣扬精神必将战胜物质。日本人认为,同美国人的战争并不是军备的较量,而是日本人崇尚精神与美国人崇尚物质两种观念的较量。即使是在美军打了胜仗的时候,他们还在反复地说:“在这场较量中,物质力量注定必将失败。” 日本人认为,精神就是一切,精神是永恒的。物质当然也必不可少的,但那却是次要的,短暂易逝的。
在三十年代,前陆军大臣、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荒木大将在《告日本国民书》的宣传小册子中写道:日本的“天定使命”就是要在“全世界宣扬武士道精神,力量不足不是问题,我们日本人难道还怕那些纯物质的东西吗?”日本人认为:军舰、大炮等物质的东西只不过是永恒的“日本精神”的表面象征,这就像武士的佩刀是武士道德品质的象征一样。(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说到精神,就不得不说日本天皇。因为天皇和日本是分不开的,武士道精神和天皇是分不开的。没有天皇的日本就不能被称为日本。因为天皇是日本的象征,使日本国民的象征,是日本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天皇,就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能因此而受到谴责。而事实果真是如此:日本天皇没有被审判。当然这其中也有美国人自己的利益所在,但是正是因为日本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才使得美国人对此有所顾忌,美国人要考虑到自己战后对日本的统治的便利。日本的战败,由内阁和军部领导人来承担责任,天皇却没有任何罪责;虽然日本战败了,但是所有的日本国民仍然在继续对天皇虔诚崇拜。
结语
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典型的混合型特征,这些往往是二元性混合。如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性格的描述: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日本的研发高科技产品的能力、日本的团队精神、日本企业文化等等许多好的方面,我们也不能一味排斥,学习敌人不是屈服敌人,而是战胜敌人,即使我一直把日本人当敌人,但还是要这么说。
H. 现代客源国概况 日本出入境旅游有哪些特点
入境复时,需要提供你的护照制和签证,还要加上一个出入境卡,飞机上会发给你的,如果没有在出入境柜台上有,自己要先填好才能去排队,不然可能会被打回去重新签。
安全过签以后,在取了行李,出海关的时候交上海关申报报,一个黄色的小卡片,在飞机上一般和出入境单一起发给大家的。
一般不会问什么问题,但是可以准备一下,像是是不是第一次来日本?来日本的目的?在日本呆几天?住在哪里?这些简单的问题,好像都是日本人,也许会说英语吧,中文可能只有叫翻译人员过来了但没有碰到过。如果实在说不通,他们会拿出一个纸牌,上面用中文,英语,日语几种国家语言写好的问题,然后手指给你,让你明白是在问什么。
I. 日本女性来中国旅游有何目的
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横跨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再加上现在的中国发展速度超快,让很多外国游客十分惊讶,纷纷要到中国来旅游观光,看看中国的变化到底有多大。这其中就有很多来自日本的游客,并且多数都是女性游客。
当然啦,我们国家的景色也是不逞多让的,世界文化遗产众多,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希望外国游客到中国来不仅仅是购物,而是深入了解我国的文化和欣赏美丽的景色。
J.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对日本游客来华旅游的影响
从距离上看,日本比邻中国,是国人出国旅游较近的选择地;从经济上看,日元下跌,人民币更有优势,过去游玩花销不会太高;从旅游目的来看,一部分人去日本是为了购物,日本部分产品确实物美价廉;从旅游体验来看,日本人把顾客就是上帝这个理念贯彻得很彻底,所以旅游体验感不错。
再从个人爱好来分析,动漫兴起,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热爱,日本不少地点成为旅游打卡地;从国家方面来看,中国讲改革开放,虽然和日本关系谈不上好,也并不阻止国人到日旅游。
尽管国人去日本可以说出种种原因,但是有不少特别有爱国热情的同胞依然很唾弃这种行为。
他们认为,中日战争过去不过几十年,日本至今没有歉意,我们作为中国人,怎么可以忘记历史?还去日本旅游,为日本经济发展做贡献呢?
还有人说,日本就是美国的爪牙,前几年的钓鱼岛争端还历历在目,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就没有一点爱国心吗?
对于以上说的去旅游的种种好处,不赞同的朋友们觉得,中国地大物博,旅游去日本还不如先玩国内;中国现在号称世界工厂,生产水平和质量都大幅提高,买东西也不能成为去日本的原因;如值想出国花钱少又玩得好,还有东南亚等地可以选择。他们觉得去日本的人就是没有发自内心地爱国。
去日本游玩的国人有自己想去的理由,抵制去日本的同胞说到底也是受爱国主义影响,认为有不去日本或者代替日本的地方,那么如果我们身边的朋友有想去日本旅游的,我们应该怎么理性看待呢?
首先,对于我们身边非常想去日本的朋友,我们可以对他们普及历史,分析他们想去的原因,推荐给他们比日本更好的旅游地,如果他们依然想去,也不要和他们争吵,请尊重他们的选择,更不要妄加评论他人,直接扣上一顶不爱国的帽子。
总之,我们不应该抵制去日本旅游,中日战争不能成为一种不去日本旅游的道德绑架。可是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去德国没有人说话,而去日本就不一样呢?因为日本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改写教科书误导他们的子孙后代。所以我认为确实不应该抵制去日本游玩,但是也不是非去不可,至少应该在日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心悔过之后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