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到美国旅游团
❶ 赣州龙南有哪几个旅游景点比较有名
龙南位于江西抄的最南端,有“江西南大门”之称,龙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武当山等等。龙南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重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被誉为“重稀土之乡”。客家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筑艺术,不仅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及众多的游客为之陶醉。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龙南典型的围屋代表有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乌石围、里仁栗园围、渔仔潭围、沙坝围、桃江龙光围、纹龙耀三围等。被建筑学家誉为民俗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果你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那就有必要来龙南一游。交通方便,从赣州市区乘坐火车在龙南站下车,有班车前往客家文物等地,门票30元。
❷ 2020年2.6号后大陆居民去美国台湾转机能进吗
盛顿飞往北京的CA820值机不正常。
❸ 赣南脐橙正宗产地是哪里
赣南脐橙是江西省赣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赣南脐橙年产内量达百万吨,原产地容江西省赣州市已经成为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
赣南脐橙已被列为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荣获“中华名果”等称号。赣南脐橙作为江西省唯一产品,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
(3)赣州到美国旅游团扩展阅读
赣南脐橙特点:
1,赣南脐橙果大形正,一般每个250克,橙红鲜艳,光洁美观,颜色偏红,比其他产地的橙子颜色略深;果皮光滑、细腻;果形以椭圆形多见。
2,赣南脐橙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有较浓郁的橙香味;口感甜酸适度。
赣南脐橙鉴别方法:
1,外形:脐橙果实椭圆形至长椭圆形,较大,单果重200-250克,多为闭脐。
2,色泽:优质脐橙的果色橙黄、橙红,果面光滑,颜色新、清新。
3,弹性:优质脐橙用手指轻压果皮,有弹性的感觉,果肉饱满。
4,窝底:优质脐橙底部内凹,成熟好,水分多。
❹ 赣州的历史
1、秦朝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大军分五军戍五岭,其中一军守庾岭之界,置南壄县,九江郡,赣南有行政建制县始于此。
2、两汉
高祖元年(前206),南壄属楚;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隶之;五年(前202),汉灭楚,南壄始隶汉;六年(前201),置豫章郡,南壄隶之;同时增设赣县、雩都二县,赣县筑城于益浆溪(今章贡区蟠龙镇一带)。
西汉末年,王莽称帝,史称新莽(9—23),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三县隶之。东汉·建武元年(25),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县改为南野县,赣县、雩都、南野三县仍属豫章郡。兴平元年(194),孙策据江南,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县、雩都、南野三县隶之。
3、三国
吴·嘉禾五年(236),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治雩都,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始于此;析赣县置平阳,析南野置南安,析雩都东北白鹿营地置阳都;后析阳都的陂阳地置陂阳,不久又改名为揭阳。庐陵南部都尉领七县:赣县、雩都、南野、南安、平阳、阳都、揭阳。
4、两晋隋唐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
晋太康三年(282年),撤销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郡治雩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
晋太康五年(284年),改揭阳为陂阳。
晋太康十年(289年),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
元康元年(291年),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
永和五年(349年),郡治从雩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
南朝陈太建十三年(581年),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隶属于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辖赣县、雩都、南康、宁都4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辖县沿袭隋制。
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
神龙元年(705年),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
天宝元年(742年),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
贞元四年(788年),分出雩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
天佑元年(904年),从雩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5、五代十国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虔州属梁。
开平四年(910年),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
乾化元年(911年),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
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6、两宋元明
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昭信军为军州。
大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军州复为虔州。
大平兴国七年(982年),从赣县分出潋江镇7乡及庐陵泰和部分辖地置兴国县,从于都分出县东南6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虔州辖13县。
淳化元年(990年),以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余。虔州领10县,为赣南分设两个政区之始。
宣和三年(1121年),龙南县改名为虔南。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且保留虔字的底部“文”,故称为赣),赣州名始此。同时,虔化县改名为宁都,虔南县复名为龙南。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隶属与领县如旧。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
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分巡岭北道于赣州,赣州、南安2府属之。
弘治七年(1494年),置南赣巡抚都察院于赣州,称虔院。
正德十一年(1516年),置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
正德十二年(1517年),从上犹、南康、大余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崇义县,属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领4县:大余、南康、上犹、崇义。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增设分守岭北、岭东、岭南、漳南4道,统于虔院。岭北巡、守两道治赣州,赣州、南安2府隶之。
隆庆三年(1569年),从安远、信丰、龙南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定南县,隶赣州府。
万历四年(1576年),以安远县原辖寻乌等15堡另置长宁县,隶赣州府。至此,赣州府领12县,南安府领4县。
7、清史民国
清顺治十年(年)至康熙八年(1669年),先后撤销南赣守抚和巡、守两道。
康熙十年(1671年),置分巡赣南道,辖赣州府、南安府。
雍正九年(1731年),改分巡赣南道为分巡吉南赣道,增辖吉安府。
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宁都县为宁都直隶州,辖瑞金、石城2县,为赣南分设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3个政区之始。同年,改分巡吉南赣道为吉南赣宁兵备道,增辖宁都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设县,省直接下辖县。
民国三年(1914年),江西设浔阳、豫章、庐陵、赣南4道。赣州属赣南道,道治赣县,辖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长宁(现寻乌县)、龙南、全南、定南、宁都、瑞金、石城、南康、大余、上犹、崇义17县。
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赣南道,省直接辖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江西省省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赣南各县分属第九、十一、十二、十三督察行政区。兴国县归第九行政督察区。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崇义、大余6县,行政督察专署驻赣县。
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会昌6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都。第十三行政督察区辖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5县,行政督察专署驻宁都。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第十一、十三2个行政督察区合并,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驻大余,后迁赣县,辖11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西省改划为8个行政督察区,赣南各县分属江西省第四、八督察行政区。第四行政督察区辖赣县、南康、信丰、大余、上犹、崇义、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11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赣县;第八行政督察区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会昌、于都、兴国7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宁都。
1949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昌,随后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国民党的江西省政府南迁赣县。不久国民党在赣州的统治随着人民解放军攻克整个赣南而宣告结束。
在1929至1934年间,赣南大部分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各地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分别隶属江西、湘赣、粤赣、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并于1934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8、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设立赣州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赣南各县,后成立赣西南行政公署,辖赣州、宁都、吉安3专区。其中赣州专区领18县(市):赣州市(8月析赣县赣州镇设赣州市)、赣县、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
1949年9月中旬,成立宁都专区,分领8县: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广昌(由抚州专区划入);赣州专区领11县(市):赣州市、赣县、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赣南分设2个专区。
1949年11月,赣州专区并入赣西南行政公署。
1951年6月,撤销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南各县仍分属赣州、宁都2专区。
1952年8月,撤销宁都专区,赣南再次合二为一,领18县(市),广昌划归抚州专区。1954年5月,成立赣南行政区,同时撤销赣州专区,广昌划入,领19县(市)。
1964年5月撤销赣南行政区,恢复赣州专区。
1971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
1983年10月广昌划归抚州地区。
1994年南康、瑞金撤县设市。
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原县级赣州市改为章贡区。1999年7月,地级赣州市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6月,赣州开发区成立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县级建制。2014年7月,赣州开发区更名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县级南康市,设立赣州市南康区。南康区三江乡的解胜、博罗、筱坝三个行政村划归潭东镇管辖。南康区潭口镇的下坝、金塘、台头、村头四个行政村划归南康区龙岭镇管辖。潭东镇、潭口镇划归章贡区管辖。
201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赣县,设立赣州市赣县区,以原赣县的行政区域为赣县区的行政区域。
2016年3月,赣州蓉江新区获批成立,是赣州市成立的城市新区,是赣州市政府派出机构,为正县级建制。
(4)赣州到美国旅游团扩展阅读:
赣州的部分历史文化:
一、宋城博物馆
赣州城历史悠久,繁荣于两宋时期,至今仍保存数量众多,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宋代文物和文化遗址,因此,赣州又有“江南宋城”和“宋城博物馆”之称。1994年1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南方水上丝绸之路
赣州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是宋代,其辉煌得益于由长江、赣江、章江、浈江、珠江共同构成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宋朝时期的赣州,因水路发达、资源丰富、经济繁荣,成为全国著名的36座大城市之一。
梅关古驿道是“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的咽喉。它建于公元716年,由唐代宰相张九龄奉命率工匠用两年时间扩展而成。驿道源起大余县城,翻越梅岭直到广东省南雄市,全长约40千米,是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的陆路中转枢纽。今天的梅关古驿道专指梅岭一段,约2.5千米,它历经千年沧桑,是国内罕见、江西省保留最完整的古驿道。
❺ 江西赣州市有几个县
赣州市下辖3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
❻ 有没有人知道,赣州市名赫美业技能培训学校赣州总校有没有纹绣培训啊
赣州市名赫美业技能培训学校赣州总校有啊
❼ 赣州有几个人叫泽少恩
赣州有几个人叫泽少恩,你可以下载并按装一个赣州市公安局APP,然后输入泽少恩三个字,马上就会显示出来。
❽ 美国的旅行社都有做出境游的资质吗
这个不一定吧,就像赣州那么多旅行社,虽然都是叫国际旅行社,但是并不是每个旅行社都有做出境的资质,都是要旅游局批准颁发资质文件才可以的。赣州国际旅行社温州街门市部旅游顾问小蒙提供、仅供参考、望采纳。
❾ 赣州习俗
赣州的民间风俗源远流长,几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传承着颇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反映着赣州人的勤劳、聪慧、朴实、好客、讲卫生等优良的性格特征。
岁时节日的习俗
赣州市的居民,因受客家人习俗的影响,除了按汉族人普遍的习惯,要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行庆典、祭典 和宴饮、游览等活动之外,还特别注重立春、立夏、中元、重阳节
样几个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俗称“过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夜,长者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到初一零点,家家鸣放鞭炮份揍新年,清晨起床,人人更新衣,晚辈拜尊长,尊长给小孩压岁钱。旧习,这天不串门、禁扫地,忌污言秽语,以图全年吉祥;有的全日吃素,以求全年老幼平安,解放后,不出门和禁扫地习俗渐除,市区居民串家走户,亲戚朋友互相拜访,各级领导亲临生产第一线走访坚持工作的人们。旧习初二始,走访亲友,登门拜年。说“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主人随即用腊味、糖果招待来客,陪客饮酒喝茶。从初一开始每日鸣放鞭炮焰火,玩耍各式灯彩,什么龙灯、鲤鱼灯、车子灯、跑蚤灯、 抢泡龙、摆字灯,各色各样彩灯昼夜玩耍,直至元宵节。十五日元宵节更是热闹、各色灯彩、高跷、狮舞在各处街巷村镇翩翩起舞,爆竹轰鸣,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旧时玩龙灯,谓能驱邪降福、大吉大利、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所以灯队来时,无论机关商店都争相鸣爆迎接,高喊“龙来龙来,恭禧发财”、“龙灯到府上,四季保兴旺”、“龙灯转个身,今年赚万金”等,以示吉祥,然后主人请吃茶喝酒或赠送红包。农村花灯游村过屋,灯笼火把划破长空,更是热闹异常。
立春 这一天,当立春时刻到来时,那怕是在半夜,人们也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谓之“迎春”,接着便摆春酒,吃春卷,旧时还要耍春灯,以示庆贺。这一习俗自古不衰。它反映了赣州人对春的向往和挚爱。
清明 旧称“三月节”。宋元以清明出游为“踏青”,故又称“踏青节”。这天家家户户多用三牲(猪、鸡、鱼)、米酒、香烛纸箔进行基祭。乡村还有插柳技劝“三月三草”于门前之习俗。解放后,每逢清明节,各机关、团体、学校还组织青少年前往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陵墓,缅怀烈士功绩;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也有沿袭古时踏青习俗,组织青少年去郊外游览者,渭之“春游”。
立夏 赣南的瑶族和畲族都将狗视为本民族的图腾崇拜物,相传立夏这天是狗的生日,家家都以米粉肉奉狗。赣州人受这一习惯的影响,沿袭下来,立夏这一夭,家家都要吃一顿米粉
肉和薤包子。
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前夕,赣州各处的农贸市场上都有艾草、枫树叶、石菖莆、一扫光等鲜草出售。端午节这一天家家都要用这些鲜草烹水洗澡,据说除了可以健身之外,还可以驱邪。旧时这一天,户户门插菖蒲、艾叶,儿童佩带香包和丝网鸡蛋,当午还在房前屋后洒雄黄粉,然后设筵席合家饮雄黄酒。赣州三面临江,每年端午节,章江、贡江都有龙舟大赛,是时沿河两岸,人们边吃粽子边为龙舟赛呐喊。一千多年来,从未间断。
中元节 赣州人称中元节为“七月半”又称鬼节。这一天家家都要为去世的亲人备些纸钱,有的人还置些纸做的日用品,傍晚时,家家杀一只鸭子,将鸭血溅在纸钱上,然后点燃香烛,将纸钱和冥物一同焚烧,谓之送给阴间的亲人享用。
重阳节 赣州人过重阳节时居然很少人去登高,但家家户户都要饱食口顿“薯包”,那用脚板薯擂成泥浆状,交加上面粉或米粉,油炸而成香薯包。近年来每到重阳节,都有大量薯包上市,许多人家已不再自己动手油炸,这一习俗一直彼沿袭下来
❿ 江西附近的省有什么好的旅游地点
我就说些周围省比较有名的吧。湖北的话有武汉黄鹤楼,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武大的樱花展,武当山,三峡大坝,神农架。湖南的有张家界,凤凰古城,岳阳楼,长沙岳麓山,韶山毛主席故居,南岳衡山。广东的有韶关丹霞山,从化温泉,广州白云山;深圳欢乐谷,世界之窗;惠州罗浮山;肇庆七星岩;东莞林则徐纪念馆。福建的有武夷山,厦门鼓浪屿,永定客家围屋,泉州崇武古城。浙江的好多,雁荡山,普陀山,千岛湖,横店影视城,光杭州绍兴一带就很多。西湖啊灵隐寺啊等等。安徽有黄山,九华山,合肥包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