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旅游 » 云南旅游法制宣传

云南旅游法制宣传

发布时间: 2021-03-15 16:06:34

Ⅰ 求一篇评价昆明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文章。

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3、地域性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构成景观区。全省各地、州、市、县几乎都有风景名胜区、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东、滇西旅游景观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4、多民族性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谷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异亦大,便如,西山景观,便是借得滇池、城市、远山景观衬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观楼更是以亭台楼阁、潭水、垂柳、远山、夕阳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6、跨境性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联单接壤,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线云南段长1997公里,中老边界线云南段长710公里,中越边界线云南段长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国家级口岸10多个,省级口岸10个,还有86个边境或边民互市点。全省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的最佳去处。现已开发形成的旅游线有中越、中老、中缅临时过境游,昆明国旅在曼谷与泰方合资成立了旅游公司,促进了东南亚来滇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跨国旅游的潜在性。

7、生态性

云南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包含五大展馆、6个专题园的昆明世博园更是集各国园林精品、奇花异草于一体的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云南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8、潜力性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中甸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冰峰相连,雪峦绵亘,势如刀劈剑削,气势非凡,到如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迄今仍是无人登顶?处女峰";位于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物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素有"东方多瑙海"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现在处于开发状态。另外,如石宝山、巍宝山、腾冲、滇东北等地,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处于藏于深山人未智的状况;而大理、西双版纳等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云南省委、省政府于1995年作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5个重点城市,构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5大旅游区。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游区外,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为主体,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但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云南旅游地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例如:

(1)云南大理古城是我国保护较好的古城,系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撤毁换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外围石柱及部分珍贵地质现象在采石活动中遭到破坏;

(3)泸沽湖四周大规模采伐活动,严重地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积严重,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影响自然景观;

(4)中甸地区部分草旬、沼泽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景观质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优质景区,受到污染的影响和威胁,阳宗海、异龙湖、星云湖景观受到人为活动的较严重影响。

4、开发资金不足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云南省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5、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区,由于环境管理差,直接有损于云南旅游形象。虽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所带给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游客本身的反感,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极少有回头率,在游客中口碑不好的现象。

6、宣传力度不够

云南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泰国每年要拿出旅游业收入的30%在全世界对其旅游进行宣传,美国则更多,而云南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不到旅游收入的5%。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九五"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云南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源优势及区位优势,面向东南亚,服务全国,辐射大西南,以深度开发为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环境质量好、容量大且能够满足游客观光、享受、访友、疗养、度假、探险、考察等不同的旅游资源。

2、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3、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5、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云南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以首届昆明国际旅游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强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欧阳国斌:《云南优势资源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沈安波主编:《新编云南省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杨桂华:《突出特色,深化云南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云南大学旅游经济重点学科研究文集,1996年。

Ⅱ 求研究云南旅游的研究方案

摘要: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旅游资源;资源优势;开发
Abstract: The success undertook ' 99 Chinese Kunming world gardening exposition's Yunnan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to be rapid, in 1999, the entire province received the tourist total number of people nearly 38,000,000 people, the tourism always receives breaks through for the first time 20,000,000,000, achieved 20,400,000,000, compared in 1998 to grow 49%. In order to cause the Yunnan tourism to march into smoothly the 21st century, realized completes Yunnan travels the strong province goal, the promotio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n has analyzed in the Yunnan tourist resources superiority foundation, proposed certai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o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 Yunnan travels; Tourist resources; Resources superiority; Development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3、多民族性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谷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4、地域性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构成景观区。全省各地、州、市、县几乎都有风景名胜区、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东、滇西旅游景观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异亦大,便如,西山景观,便是借得滇池、城市、远山景观衬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观楼更是以亭台楼阁、潭水、垂柳、远山、夕阳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6、生态性

云南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包含五大展馆、6个专题园的昆明世博园更是集各国园林精品、奇花异草于一体的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云南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7、跨境性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联单接壤,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线云南段长1997公里,中老边界线云南段长710公里,中越边界线云南段长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国家级口岸10多个,省级口岸10个,还有86个边境或边民互市点。全省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的最佳去处。现已开发形成的旅游线有中越、中老、中缅临时过境游,昆明国旅在曼谷与泰方合资成立了旅游公司,促进了东南亚来滇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跨国旅游的潜在性。

8、潜力性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中甸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冰峰相连,雪峦绵亘,势如刀劈剑削,气势非凡,到如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迄今仍是无人登顶?处女峰";位于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物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素有"东方多瑙海"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现在处于开发状态。另外,如石宝山、巍宝山、腾冲、滇东北等地,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处于藏于深山人未智的状况;而大理、西双版纳等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云南省委、省政府于1995年作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5个重点城市,构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5大旅游区。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游区外,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为主体,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但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例如:

(1)云南大理古城是我国保护较好的古城,系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撤毁换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外围石柱及部分珍贵地质现象在采石活动中遭到破坏;

(3)泸沽湖四周大规模采伐活动,严重地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积严重,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影响自然景观;

(4)中甸地区部分草旬、沼泽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景观质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优质景区,受到污染的影响和威胁,阳宗海、异龙湖、星云湖景观受到人为活动的较严重影响。

3、行业管理差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云南旅游地的形象。

4、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区,由于环境管理差,直接有损于云南旅游形象。虽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所带给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游客本身的反感,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极少有回头率,在游客中口碑不好的现象。

5、开发资金不足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云南省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6、宣传力度不够

云南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泰国每年要拿出旅游业收入的30%在全世界对其旅游进行宣传,美国则更多,而云南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不到旅游收入的5%。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九五"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云南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源优势及区位优势,面向东南亚,服务全国,辐射大西南,以深度开发为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环境质量好、容量大且能够满足游客观光、享受、访友、疗养、度假、探险、考察等不同的旅游资源。

2、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3、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4、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5、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云南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以首届昆明国际旅游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强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欧阳国斌:《云南优势资源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沈安波主编:《新编云南省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杨桂华:《突出特色,深化云南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云南大学旅游经济重点学科研究文集,1996年。
924347849 论文咨询.............专业博士教授

Ⅲ 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丽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纳西小孩子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对智利的一种障碍。即使在家里,也有好几个层次,往往是祖父母说纳西语,孙辈就不会说。伴随而至的色情、暴力等外来文化糟粕对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不可低估。
(二)管理跟不上,落实不彻底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全面、管理跟不上等,会给丽江旅游带来压力。在旅游发展中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对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者的大量进入,超过丽江接待地的接待能力,超负荷运营,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破坏等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绿化不够、垃圾问题、河流污染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丽江作为云南重要的旅游中心,与旅游城市本身应具有优美环境的要求极不吻合。
(三)外部威胁
1.竞争力不强 丽江的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正处于待开发状态,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又由于丽江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同质性,各相同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旅游资源的浅层次开发,导致旅游产品功能上较为单一,多数以观光型、低层次、简单的旅游产品为主,专项旅游产品仍然不足。
2.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加入WTO一方面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云南省旅游业逐步与国外接轨,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同时旅游开发市场也将向外资开发,国外旅游开发企业,旅游经营管理企业的进入,将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国内从事旅游业的相关机构转变思想,更新管理意识,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3、周边旅游景区带来的挑战 从丽江市区所处的旅游区位来看,南面有闻名已久的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面是人间仙境香格里拉,西面则有刚刚发展起来的腾冲及德宏,这样一种位置一方面使丽江在连接这几大旅游区上起到了重要的集散地及中转地作用。但是,这几大旅游景区的存在,使丽江旅游形象的树立难度加大,旅游市场扩展面临激烈竞争。所以,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很多的困难。
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一)政府主导
1.制定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
无论是从保护传统文化还是从提升旅游产业档次的角度着眼,都应带十分重视发展总体规划的作用。丽江旅游发展在开发和建设时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资源和名牌,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保丽江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防止盲目竞争,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要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激发丽江人民的在民族文化保护上的忧患意识 ,宣传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思想上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保护意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3.从实际出发,制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条例、法令等
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政策和法令的强制命令,才能从根基上保证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打击各种不文明的破坏行为。制定和完善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努力运用旅游规划、法规和法律政策来调控和管理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成立专门研究组织等,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政府财政提供资金保障
纳西文化大多被年纪很高的老东巴掌握,随着老东巴们年龄增长和去世,导致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成立研究纳西文化等的单位和组织,培养专门的研究和传承纳西文化的人才。纳西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这样关系民族发展的庞大工程必须要有国家的财政保证。
5.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媒体宣传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他们为丽江民族文化的保护服务,文化产业我们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借鉴国外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优化文化产业市场,引导文化产业向正面的方向发展,对文化产业市场进行监督和控制。要通过各种公共活动向公众进行宣传,提高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6.摆正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位置
政府应该发挥其行政力量保证丽江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需要在旅游失氛围的营造、旅游地形象的塑造、旅游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致力于提愉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政府的职能决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在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职责。
(二)民间参与
1.以家庭为单位向年轻人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
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工作, 继续收集、整理、制作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通过传授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对内对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传授工作,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纳西文化的永续传承,为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培养其保护意识。
2.积极参加民族传统节庆、祭祀活动
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高兴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作为假日,一方面更能够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若干重要的价值有更好的机会在生活中自然地传习。
3.保护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东巴文化产品。运用影视人类学的原理,抢救、整理、复原、摄制几个重要的东巴仪式。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4.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

Ⅳ 双龙洞景区的保护方法

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从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不证明了一这点.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811处,年吸引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资源的保护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 加强生态管理,使之持久协调发展
森林是一个整体,森林除木头外,还有许多其它物种,它是一个由许多成份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那么我们采了木头,却恶化甚至是毁灭了其它资源的生存环境,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全部效益.但我们保护森林,并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会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灭,也是浪费资源.所以在不过度改变森林结构的前提下,进行采大留小有计划,有选择的开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 严厉打击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公安部,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的通知》,经过全国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和各部门的艰苦努力,打击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毁坏和被长期占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26369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为国家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2928万元,收缴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动物209365头(只),收回林地58305亩,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林区治安的几个突出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在严打斗争开展后仍顶风作案,如云南省昆明市现每月从市区运往外省的保护动物仍在1吨左右;盗伐,哄抢国有林木,非法运输,销售木材在一些地区仍很严重;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击森林犯罪力度不够.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要加强森林立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森林.只要我们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加大打击力度,森林建设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2, 统一规化,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外围建设.古今中外名山,风景区和国家公园都是精神活动的场所而非经济场所.我国古代,五岳山下都设有"镇","镇"就是专门提供服务设施的.宋代规定泰山的外围7里内"禁樵采".元代规定40里外的徂徕山禁止砍柴,都是为了保护泰山.美国规定商业开发要在国家公园以外的地方,其黄石国家公园自被发现建立后,不仅禁猎,禁伐,而且陆续迁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的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公园内并无一条索道,若干条索道都是设在公园之外的.这些发挥功能区分,区内观景,区外经商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借鉴.如将旅游设施建在山脚下,山上不修索道,这样游 人势必在山脚下的宾馆住宿,当地赚取住宿费和餐饮费肯定高于索道费,而且游人分散于各处,大大缓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顶过分拥挤.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谐;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

Ⅳ 求,张超的资料 (在云南犯事儿那位北京美女)

张超:女,19岁,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

生活中的张超是怎样一个人?“普通女生。”很多学生都这样说。与她相熟的一名男生说,她并不是那种长得很漂亮或者在校园很活跃的那种,打扮像其他一些女生一样比较时尚,但不“跳”、不是很前卫,很多人都是在事发后才知道张超这个名字。

继吉林导游徐敏超狂砍20名路人之后,古城丽江最近再次发生恶性事件。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19岁大二女生张超,和她的男朋友等人,将包养她的当地大款杀害、分尸,并用DV全程拍摄下来。

有人称之为“云南大学女马加爵”。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其心理状况值得关注,而此事也暴露出独立学院在快速扩张中,对学生教育、管理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放在疑为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审视之,或许对整个教育体制有所裨益。

有消息说,两人幽会时木对张有虐待行为。另有消息说,木曾在张面前炫耀他有一张300多万元的银行卡。

去年12月19日夜,张超叫上男友和他的一个朋友,在木的3层别墅里,把牙签扎进木的手指甲缝里,逼迫他说出银行卡密码。达到目的后,张超男友说,就不要他的命了吧,但张超坚持要杀,并碎尸装进不同袋子。碎尸有两个目的,一是表达愤恨,二是以为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是谁。

骇人听闻的是,张超手持DV,把残害、分尸木鸿章的过程全程拍摄了下来。

作为一名城市背景成长的女生,张超为何如此残忍?外界推测她是否有心理问题,对此,张文逸介绍说,据校方调查,张超在北京读中学期间“德智体是正常的”,“只有一点引起我们注意,她的家庭有些特殊情况。

她父母所在煤矿没有煤可挖了,处于倒闭破产状态,父母都下岗,经济不太好。”

2007年12月19日,云南丽江公路管理总段路桥施工队项目经理、39岁的工程师木鸿章彻夜未归。大约9点多,他的妻子李女士拨打他手机,两次都无人接听,第三次拨打时,手机已经关机。

第二天一早,李女士打电话给丈夫的司机,司机说昨晚并没有和他在一起。向交警朋友打听,昨晚也没有交通事故发生。家人开始报警。

12月21日,警察首先在丽江城郊的玉河中村找到了木鸿章的坐骑―――一辆深色帕拉丁越野车,停靠在离天上人间娱乐城300米远的一处僻静村道。“它停这有两三天了,一直没动,完好无损。”邻近一户村民说。

22日,警察在玉龙县护城河一带发现木的碎尸,装在不同袋子里多处抛尸。

23日,警方控制犯罪嫌疑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女生张超,她的男朋友,以及她男友的一名男性朋友。据说,这个男性朋友的女友,也是张超的校友。

24日,警方进入这家学院进行调查,校方才知道张超涉案。

这是继去年4月吉林导游徐敏超狂砍20名路人之后,宁静的古城丽江又一次陷入恶性事件风波。

娱乐城里认识两个男人

一个是“少爷”男友,一个是大款情人

天上人间娱乐城是丽江最高档的KTV夜场,上面悬挂着横幅―――“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它与云大旅游文化学院不到10分钟车程,去年5月开张后,张超与另一名女生经人介绍,来到这里兼职,陪客人喝酒、唱歌。在这里,她认识了决定她一生的2个男人:她的男友,和她的大款情人木鸿章。

据天上人间工作人员王莺莺(化名)透露,张超男友是云南德宏人,今年二十七八岁,离异,“长得比较高大帅气,为人低调、冷静,穿着谈吐有一定品位”,曾在昆明一家夜场做经理,去年5月来到天上人间,因人生地不熟,便从最底层的“少爷”(男性服务生)做起。

“少爷”收入主要来自KTV包房客人的小费,最低是每个包房100元,关系熟络的,还可介绍朋友消费,得到一笔订房费。“少爷”收入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最高可拿到4000元。而陪客的小姐,小费至少是200元,如果出台包夜,至少是1000元。

张超的情人木鸿章出手阔绰,他妻子证实:“他在朋友、亲戚、父母面前,都是几千几千地花,身上常带有1万元以上现金。”他生前一名朋友说,每次应酬他总是主动买单,别人相争,他就开玩笑说:“我是有钱的!”木鸿章曾在昆明一所理工科大学就读,业务水平较高,是公司领导的得力助手,“在丽江做工程的人里算是专家,因为其他人文化都不高,”也许正因如此,他在应酬中和朋友们并无很多共同语言,显得比较孤独。

张超一名同学说,木鸿章认识张超后对她很好,一个月给她3万多元。知情人士表示,两人经常在木的一栋3层别墅里幽会。

目前尚不得知,张超最先认识的是哪个男人,但王莺莺发现,她和这名大她八九岁的离异男子相恋了,并发展到订婚的阶段,“她大方,活泼,随和,两人挺相配的。”

至于张超是否出台,她男友是否知道她同时与木鸿章保持亲密关系,王莺莺表示不知情,只说:“她身边一些女伴都是跑红尘的,在这个环境里,她可能也会偷偷出去赚些钱花。”

根据王莺莺的说法,张超在天上人间兼职2个月后,学校发现了,报告到当地文化部门,文化部门出面,娱乐城不敢再用兼职学生,张超便离开了。此时,张超男友也来到另一家夜场做经理,张超常常在下午下课后跑去陪伴男友。一度她提出想再去夜场兼职,但男友不同意。

在一次麻将桌上,木鸿章手气不好,便打电话叫来张超,张超帮他赢了12万元,最后木只给她2万元,这激起了张的愤恨。有消息说,两人幽会时木对张有虐待行为。另有消息说,木曾在张面前炫耀他有一张300多万元的银行卡。

去年12月19日夜,张超终于把她的愤恨与欲望发泄出来。她叫上男友和他的一个朋友,在木的3层别墅里,把牙签扎进木的手指甲缝里,逼迫他说出银行卡密码。达到目的后,张超男友说,就不要他的命了吧,但张超坚持要杀,并碎尸装进不同袋子。碎尸有两个目的,一是表达愤恨,二是以为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是谁。

骇人听闻的是,张超手持DV,把残害、分尸木鸿章的过程全程拍摄了下来。

抛尸后,张超等人并没有跑远,她拿着木鸿章的银行卡几次取钱共十多万元,警方据此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当警察出现在她面前时,她似乎很镇定,说:“我知道你们来干什么。”

据说,她还提了个要求,如果要判死刑,希望是注射方式,而不是枪毙。

Ⅵ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是哪个部门出的

草畜平衡管理办法 2005年1月19日颁布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 2005年1月7日颁布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2005年2月23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5年2月28日颁布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2005年4月18日颁布

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 2005年4月25日颁布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2005年6月24日颁布

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程序的规定 2005年8月31日颁布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2005年9月19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 2005年8月20日颁布

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2006年1月27日颁布

草种管理办法 2006年1月12日颁布

国家核应急预案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2006年2月21日颁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2006年3月8日颁布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 2006年1月27日颁布

《环境信访办法》 2006年6月24日颁布

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农村水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06年7月6日颁布

关于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 2006年7月28日颁布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 2006年10月26日颁布

环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11月4日颁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工作规则 2006年12月22日颁布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2007年04月11日颁布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2007年07月25日颁布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 2007年08月21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年10月28日颁布

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考核与资格鉴定管理办法 2008年03月06日颁布

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HAF601) 2007年12月28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2月28日颁布

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
90.关于加强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 2005年3月3日颁布

91.关于加强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5年2月3日颁布

92.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业人才工作的意见 2005年1月15日颁布

93.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年3月8日颁布

94.关于《73/78防污公约》附则I修正案和《状况评估计划》修正案生效的公告 2005年3月31日颁布

95.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察部关于对企业违法排污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5年4月28日颁布

96.关于开展防井喷防硫化氢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 2005年6月17日颁布

97.关于饮食业单位排气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 2005年6月10日颁布

98.关于污泥排入城市下水道法律适用问题的复函 2005年6月30日颁布

99.关于增加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内容、条件的通知 2005年7月13日颁布

100.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者变更隶属关系审批管理办法 2005年6月36日颁布

101.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 2005年9月28日颁布

102.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5年9月30日颁布

103.关于进一步做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年9月21日颁布

104.关于开展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示范通道建设工作的通知 2005年9月7日颁布

105.关于切实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通知 2005年8月25日颁布

106.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5年10月7日颁布

107.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 2005年10月11日颁布

108.中共中央宣传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的通知 2005年8月31日颁布

109.关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生产设备试运行期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关问题的复函 2005年12月30日颁布

110.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5年12月16日颁布

111.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 2005年12月13日颁布

112.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通知 2005年12月26日颁布

1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年12月26日颁布

114.关于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1月11日颁布

11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 2005年11月29日颁布

11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 2006年1月5日颁布

117.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2006年2月10日颁布

118.关于发布《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2006年2月21日颁布

119.关于发布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的公告 2006年3月9日颁布

120.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路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的通知 2006年1月23日颁布

121.关于进一步做好涉及饮用水源环境事件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6年3月3日颁布

122.关于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工作的通知 2006年3月8日颁布

123.关于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工作的通知 2006年2月27日颁布

124.关于转发浙江省、福建省等部分地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经验的通知 2006年3月1日颁布

125.关于做好2006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6年3月7日颁布

126.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6年2月24日颁布

127.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春季种苗花卉检疫工作的通知 2006年2月20日颁布

12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山西五鹿山等22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 2006年2月11日颁布

129.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 2006年2月14日颁布

130.“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 2006年2月6日颁布

131.关于学习和贯彻实施《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6年2月22日颁布

132.关于印发《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的通知 2006年2月27日颁布

133.关于印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6年3月31日颁布

13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6年4月4日颁布

135.《关于废止、修改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06年6月5日颁布

13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6年3月23日颁布

137.《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 2006年4月29日颁布

138.《“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 2006年7月4日颁布

13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 2006年4月25日颁布

140.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 2006年5月23日颁布

141.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2006年6月13日颁布

142.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使用规则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 2006年6月28日颁布

143.城镇供热、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 2006年5月22日颁布

144.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2006年6月27日颁布

145.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6年4月29日颁布

146.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 2006年6月1日颁布

147.ISO14000国家示范区管理办法 2006年5月17日颁布

148.加强环保审批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 2006年7月6日颁布

149.环境监察局和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机构建设方案 2006年7月8日颁布

150.总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组建方案 2006年7月8日颁布

151.总局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组建方案 2006年7月8日颁布

152.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 2006年11月9日颁布

153.财政部、环保总局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

154.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 2006年11月27日颁布

15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56.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1986年11月12日颁布

157.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1990年8月15日颁布

158.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 2007年10月09日颁布

159.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2007年02月01日颁布

环保事件:
2005
北江镉污染事故
重庆綦河水污染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06
松花江支流遭污染
白洋淀死鱼事件
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
高原建起一条环保铁路
剧组破坏环境事件
甘肃徽县铅污染、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
我国北方屡遭沙尘暴肆虐
虐猫事件
狩猎权拍卖事件
我国发布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
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开始实施
各大城市相继出台电动自行车禁令
http://mn.cug.e.cn/case/200704/992.html

2007
北京上海标志性景观熄灯半小时
喜马拉雅冰川消融
首份长江保护发展报告发布
太湖水污染事件
江苏沭阳水污染

2008
“限塑令”全国展开
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

参考资料:环保法规检索

Ⅶ 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保护措施)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积极影响:①有利于提高区内资源的利用价值,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增强保护区自我发展能力;生态旅游是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对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的综合利用。②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知名度,积累丰富的管理、建设经验;自然保护区不仅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科研和教育基地、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观光考察。③有利于实现社区共管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旅游倡导的社区参与精神,通过社区群众的参与和从中受益,为保护区的保护争取到了最广泛和最坚实的内部支持。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不利影响:①生态旅游加大了保护区管理难度。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为保护区创造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伴随生态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一些游人的不文明活动及行为、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开发的盲目性等都会对其资源造成干扰和破坏,对保护区的正常管理带来影响,加大管理难度。如何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旅游产品成为自然保护区亟待解决而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②旅游对野生动植物构成潜在威胁。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由于游客素质良莠不齐及管理力量的限制,对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如攀爬树枝、践踏植被、采花摘果、捡鸟蛋、野外用火、惊扰轰赶动物等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游客的进入,也增加了某些人畜共有的疾病传播机率。
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
自然保护区目前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社会条件。一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得到逐步加强,二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已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区旅游自然资源过程中,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考证它对其它资源、其它要素及整个旅游环境的影响,兼顾国内和国际公平原则,对当代人负起同样的道德义务,为他们能够享受旅游乐趣留下充分余地。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并在利用时尽可能加以保护,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点开发。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国土面积,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东西超过60个经度,具有复杂的多样性气候类型,拥用十分丰富的物种资源,构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但是,我国建立的近2 000个自然保护区中,空间地域分布差异很大,区位特征、保护对象以及资源品位都有所不同。
(3)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该纳入法制化轨道。虽然《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对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条件、程序、步骤以及限制措施等方面还不够详尽,仍然需要加以完善。
(4) 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能否做到集自然、保护、科教、创收于一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统一,关键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完善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极为重要的。生态旅游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同时体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概念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既能给人们提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真切感受,又能保障生态的完整和环境的质量,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Ⅷ 12月新出台法规有哪些

http://law.lawtime.cn/p1m200712.html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2007年12月31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文号:国办发〔2007〕72号 国务院关于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的批复 [2007年12月31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 文号:国函〔2007〕13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 [2007年12月31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文号:国办发〔2007〕7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 [2007年12月31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文号:国办发〔2007〕7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 [2007年12月30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 文号:国办发〔2007〕71号 土地登记办法 [2007年12月30日]
颁布单位:国土资源部 文号:第 40 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 文号:晋市政发[2008]1号 河北省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法审[2007]76号 河北省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法审[2007]72号 河北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法审[2007]65号 河北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法审[2007]66号 河北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法审[2007]67号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交通部 文号:交科教发[2007]761号 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环保总局 文号:发改价格[2008]8号 河北省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法审[2007]85号 关于印发宿州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 环保总局 文号:发改价格[2008]8号 关于公布《民用核安全设备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国家核安全局 文号:国核安发〔2007〕168号 关于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文号:国资发研究〔2008〕1号 关于实施《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 [2007年12月29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年12月颁布的法律法规共查到 255 条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耕地占用税平均税额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文号:财税〔2007〕176号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1号--人口计生委决定废止《计划生育系统宣传品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1号 河北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文号:冀法审[2007]40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文号:第 16 号 关于开展2008年国内水路运输业及水路运输服务业核查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交通部 文号:交水发[2007]755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大纲(试行)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文号:安监总培训〔2007〕266号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8年我部主办的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招商招展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商务部办公厅 文号:商办贸函【2007】246号 关于组织开展对全部28大类食品无证查处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文号:国质检执〔2007〕644号 关于组织开展对全部28大类食品无证查处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文号:国质检执〔2007〕64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新建廉租住房项目的支持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号:发改投资[2007]3676号 关于2008年海关统计数据发布时间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关于公布《〈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发与核查操作程序》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商务部 国家质检总局联 关于调整部分实施反倾销措施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足浴保健经营技术规范》等15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商务部 2008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发布时间表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文号: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78号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传播影视剧管理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关于2008年中国旅游主题年及宣传口号的通知 [2007年12月28日]
颁布单位:国家旅游局办公室 文号:旅办发〔2007〕192号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7日]
颁布单位:教育部 财政部 文号:教财〔2007〕24号 关于做好2008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7日]
颁布单位:信息产业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奶业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7日]
颁布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文号:银发[2007]492号

关于免征进口磷酸氢二铵进口环节增值税 [2007年12月27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进口磷酸氢二铵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执行中有关问题公告 [2007年12月27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文号:2007年第75号 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文号:环发〔2007〕195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鼓励海外留学人才来晋创业和工作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号:晋政办发〔2007〕137号 关于开展农村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民政部 文号:红总字〔2007〕67号 关于印发《保险业内涉嫌非法集资活动预警和查处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文号:保监发〔2007〕127号 关于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中有关医疗服务事项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卫生部 文号:卫医发〔2007〕303号 广电总局关于发布《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等3项行业标准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的通知 [2007年12月26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 文号:国发〔2007〕40号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 [2007年12月25日]
颁布单位:教育部 财政部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5日]
颁布单位:农业部 关于开展音像制品“低俗之风”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 [2007年12月25日]
颁布单位:新闻出版总 文号:新出音[2007]1683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重新核定蜂窝公众通信网络频率占用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年12月25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文号:发改价格[2007]3643号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小麦免耕播种机等农业机械试验选型结果的通知 [2007年12月25日]
颁布单位:农业部办公厅 文号:农办机〔2007〕40号 商务部关于做好2008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5日]
颁布单位:商务部 农业部关于切实保障元旦和春节期间农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的紧急通知 [2007年12月25日]
颁布单位:农业部 文号:农明字[2007]第160号 红河州实施《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细则(试行)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文号:第 1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文号:发改价格[2007]3626号 关于调整部分化肥及制肥原料出口关税税率 [2007年12月24日]
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彩票机构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财政部 民政部 国家体育总局 文号:财综〔2007〕84号 关于申请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信息大篷车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信息产业部 文号:信信简函[2007]3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文号:发改办高技[2007]3177号 公布《2008年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商务部 海关总署 文号: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00号 关于做好近期交通建设领域预防拖欠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交通部 文号:交公路发[2007]741号 对部分化肥及制肥原料调整出口关税税率 [2007年12月24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文号:2007年第74号 关于印发顾秀莲副委员长在首届中国专利周全国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对接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2007年12月23日]
颁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樊市市区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容积率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2日]
颁布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 关于反倾销措施执行中有关单证提交事宜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海关总署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考核证书和监督人员资格证书式样的通知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建设部 邯郸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邯郸市营业性演出管理暂行规定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邯郸市政务公开办法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2007年第二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禁止出口)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商务部 海关总署 文号: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10号 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全国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国家粮食局 文号:国粮检〔2007〕255号 关于加强农用薄膜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等 文号:发改运行[2007]3549号 2007年第二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禁止出口)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商务部 海关总署 文号:商务部 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10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重特大事故责任追究落实工作的通知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 文号:安委办〔2007〕3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防范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7年12月21日]
颁布单位:国务院办公厅 文号:国办发明电〔2007〕54号

Ⅸ 旅游乱象回潮 是谁让法律尴尬

2013年《旅游法》正式实施前后,媒体上很是暄嚣了一阵子。为什么出台《旅游法》?实施后会给旅游市场带来什么变化,报道不少。甚至很多旅行社在10月1日《旅游法》正式出台前,调高了旅行团的报价,很高兴地认为价格终于恢复到正常水平了。然而没有多少天,旅行社在没有游客的情况下,不得不调低报价。于是低价团、旅游强制购物又出现了。

如果说《旅游法》出台前,旅游市场混乱是因为无法可依,还情有可原的话,为何《旅游法》实施了,仍然管不了旅游乱象?

根源在旅行社吗?旅行社是企业,企业追求利润没有错。错误在游客吗?游客图经济实惠,哪家旅行社报价便宜就去哪家,似乎也没有错。错在哪儿?

低价团多,旅游途中被迫购物,说明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严重。从管理的角度看是监管缺失或不到位,是执法不严。《旅游法》既然实施了,相关部门就应该依法管理,违法必究,不能让一部法律变成一纸空文。

除了管理给力外,作为游客,也要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要只图价格便宜,你的选择其实决定着旅游市场的土壤。参加旅游团不是买一件商品,便宜就好,还要看它的服务和内容。想通过旅行社旅游的游客,在报名时就不要有贪便宜图省钱的想法,参加纯玩团实价实出玩个痛快;如果想参加购物团,就明确要求,找些想购物的人一起组团购物。想低价参团又想玩得好,这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游客理性的消费下,那些低价团、填坑团就会慢慢失去生存的土壤。(徐
哲)

《旅游法》实施已有4个多月,记者调查发现,低团费现象仍普遍存在

旅游乱象回潮 是谁让法律尴尬

核心提示

“我们都以为是因为旅行社拿到了特价机票和酒店住宿,所以报价才那么低,没想到便宜真没好货,出去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路途和购物店上了。”春节前从泰国旅游回来的韦女士向记者抱怨道。寒假旅游高峰随着开学的临近也走进了尾声,记者调查发现,饱受诟病的低团费又死灰复燃,有的旅行社以低价吸纳客源,不仅部分团费价格偏低,行程单更含购物项目。

那么“纯玩”和“购物”是不是天生的矛盾?事实上,如果导游在充分征求游客意愿的基础上,客人自愿进店,是允许的。

旅游归来·有话说

低团费出游 被强制购物

游客韦路:年前跟团,泰国5天双飞,跟团价2888元

出游遭遇:想玩的地方不够时间,进购物店时间大把

春节前半个月,一位朋友给我看了一份旅游宣传单,我们看中了泰国5日游,报价2888元,感觉还挺划算的,于是我们就报团了。

当时我也担心这个价位的出游会被要求进购物店购物,还专门咨询了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对方让我放心,保证让我们玩得尽兴开心。

没想到我们抵达泰国后,就几乎成了购物之旅。我们感兴趣的景点,如大皇宫、水上市场等等,导游就只给我们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说是拍拍照留个纪念就行了。可是随后去的珠宝店、名表店、保健品店,基本上都让我们呆了两三个小时。我们很多人都抗议,但是导游总是拿出很多理由,希望我们对他们的工作给予理解。

感受:我们一帮人不购物就等着几个购物狂,真不是一般地考验我们的耐心啊。

游客黄宇:春节南宁到三亚双飞5日游,跟团价1280元

出行遭遇:说好进店5分钟,结果呆了2个多小时

报团时旅行社说得好好的,《旅游法》出台后都是纯玩团,没有自费项目,不强迫购物,谁知这次出行还是很闹心。每天至少去3个购物店,说是不强迫购物,但是在旅游点,导游使劲地催,根本不够时间玩;在购物店,则磨磨蹭蹭。

大家都不想耗太多时间在购物上,但导游带我们去购物店后,一直就说:“再等等,再等等,还有人没出来呢。”这导游要是拿出在旅游点催我们的劲,人早凑齐走了。

感受:黄宇认为,《旅游法》对导游没有什么威慑力,他们也不怕被投诉,一路上跟我们嚷嚷亏本接团,进购物店完全是为了摊平成本,自愿消费,希望我们理解。可这是自愿吗?这不明摆着是变相强迫消费嘛,我们的时间都被强迫消费了!

旅游市场·看调查

行业欠规范 导致恶性竞争

拉客源 团费悄然降低

《旅游法》实施后的首个“十一”黄金周,旅行社团费“涨声四起”;与此同时,收客量也相应减少,有的旅行社甚至比2012年同期减少了一半。

去年国庆黄金周前,云南5天单飞单卧价格为1680元,而国庆期间涨至3000元。记者2月17日咨询了多个旅行社,云南双飞5日游报价1680元(含昆明大理丽江),云南双飞6日游报价也仅为1880元(含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至于云南双卧6日游(含昆明大理丽江),各旅行社的报价为960元或980元。

一旅行社工作人员小蔡以云南双卧6日游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南宁到昆明卧铺往返就是400元,还有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低于1000元的话,仅靠团费是收不回成本的。

除了云南线,海南线、泰国线、新马泰线等价格也基本恢复到了《旅游法》出台前的价格。去年国庆前,某旅行社门市部海南双飞5日游报价1520元,国庆期间则上调至2100元;而据记者2月17日了解,该条线路各旅行社门市部报价在1700元-1900元之间。至于出境游,去年国庆前,新马泰游报价在5000元-8000元之间,国庆则过万;而现在,一些旅行社对新马泰9天双飞报价为5000元-7000元。这些线路,旅行社均称是纯玩,会有进店购物,但是遵循自愿原则。

欠规范 行业不良竞争严重

一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小蔡认为,《旅游法》的作用并不大。出台《旅游法》本意是要规范旅游市场,但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偏差,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不小,团费上涨的同时提高了出游门槛,旅行社由此少了一大批消费能力不高的顾客,团费的上涨无法弥补因客流量减少所带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旅行社不得已悄悄恢复了以前的低团费。

一家旅行社出境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也认为,《旅游法》出台后,行业的不良竞争对一些真正纯玩但价格偏高的线路冲击很大。

“以泰国游为例,泰国双飞5日/6日游,纯玩,成本在2700元-2900元之间,我们5天纯玩团是3280元,6天是3480元,但还是有很多旅行社报价在2000元左右,完全是零负团费。”这位负责人表示,按照《旅游法》是不能这样做的,但低团费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诱惑力很大,对旅行社来说,别家降价了,你还维持高价,哪里抢得过客源?

七嘴八舌·话旅游

团费不透明 游客易上当

市民“我不是土豪不是去购物的”

市民李先生说,《旅游法》出台前,低团费、强制购物等不合理现象饱受诟病,但是法规出台后,感觉整个旅游市场跟以前没什么区别,没什么改变。

市民陈女士认为,购物也是旅游的一个项目,像港澳游和欧洲游,很多游客都是冲着购物去的,游客想在游玩的同时顺便购物,只要合同明确标准,行程得到游客认可就行了。

旅行社工作人员“不要期待又好又便宜的‘馅饼’”

在旅行社工作的小蔡说,低团费的旅游产品线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价格肯定属于零负团费,但是很多顾客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只是单纯看谁家的团费低就报谁家的团,那种低团费的团个人消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哪里可能有又好又便宜的大馅饼,旅行社能做赔本生意吗?但如果旅行社把真实的团费价格张贴出去,可能大家都会觉得他们这个价格高得离谱,也就不会选择他们了,这样下去,一些正规的小旅行社根本没有活路。

业内人士“购物与纯玩需要‘透明’化”

某国旅副总王女士告诉记者,2013年12月16日,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旅游法
第三十五条有关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坚定不移地取缔“零负团费”等违法经营行为,根据《通知》的解释,如果旅行社安排的是经过游客同意、进的又不是那种有回扣的购物店,则是许可的。这就意味着,《旅游法》不是不让游客购物,而是要求旅行社要“透明”。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上,旅游者与旅行社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部分旅行社在客人报团时以低价为诱饵,隐瞒行程具体信息和收费情况,在旅途中擅自更改行程和增加消费项目;加上一些游客容易被表面的低价吸引而遭蒙骗,落入购物圈套,这两方面都导致旅游纠纷频发。

记者观察:我们的旅游消费观念能否改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游客面对现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团费价格,很多市民会不知所措,分不清到底该如何选择。正是因为如此,有些不正规的旅行社就会抓住这个机会迷惑消费者,虽然旅行社的这种做法有悖常理,但是这种现象的产生跟消费者的选择观念也不无关系,尽管“零负团费”在旅游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在选择出游的旅行团时还是只看价格别的一切都不管不顾。这样一来会扼杀很大一部分旅行社经营者的积极性,从而让旅游市场上的线路价格变得“扑朔迷离”。而要根治这种现象的发生,除了旅行社的规范操作外,消费者自身的旅游产品价格意识也应该进一步提高。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