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旅游 » 春节旅游活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春节旅游活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3-07 15:55:44

❶ 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以山西为例)

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业包含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消费不仅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

业、农业以及信息、金融、保险、医疗、咨询、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余个
前景分析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转变。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辽阔、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❷ 旅游活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旅游活动从个体来说复完全制是个人的休闲娱乐活动,淘冶个人情操,满足个人探求欲。
但是无数个个体行为的集合,放大到社会的一种定期时段性的大迁徙行为,对社会人群间相互交流,交通条件的发展,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我国旅游景区多见于贫困地带所谓老、少、边、穷地区,旅游经济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这种以国家行为为特征的社会性大旅游,对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❸ 分析假期的调整对旅游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法定节假日调整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刘思敏 程海涛 龙京红
刘思敏,中国旅游报社经济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四川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的策划、规划与营销;程海涛,郑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龙京红,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旅游规划和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摘 要:我国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对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产品、旅游经营管理、游客出游模式、旅游服务质量等都产生了影响,对此旅游企业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而被取消的“五一”黄金周,应该考虑恢复,不仅将起到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也能够满足广大民众的休假需求。
关键词:法定节假日 旅游业 影响
一 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的社会背景及内容
(一)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的社会背景
1999年,我国根据当时情况对节假日进行了调整,将全体公民放假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3天,共10天。其中,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劳动节放假3天,国庆节放假3天。全年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有利于方便广大群众安排出行活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法定节假日安排出现诸多弊端:
1.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
在10天的法定节假日中,有9天集中安排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假期。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国家一年中安排多个全民统一放假的长假,容易对其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波动。由于黄金周的假日时间过于集中,使得交通运输压力加大,景区超负荷接待,旅游业服务质量下降,不利于旅游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2.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
我国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历史文化,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但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元宵等传统节日都没有列入法定假日。这些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即使不能法定休假,民间也会自发组织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生活与工作的矛盾。
3.法定节假日成为主流
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活动,本来应该通过各种不同长度的假期来安排。由于我国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大多数群众只能集中选择在公共假期出行,供求关系的矛盾也就凸显了出来。
因此,近年来,人们对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议对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分散法定节假日安排。
(二)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内容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从2007年11月9日起,公开在网上征集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意见。根据这一方案,2007年12月,国务院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三个黄金周保留两个,取消一个,同时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新方案调整后,只剩下春节和“十一”两大黄金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各休一天,加上周末的两天休假,则成了3天的中短假期。这样,每年将出现2个集中休假高峰——春节(7天)、国庆(7天)以及5个集中休假小高峰——元旦(3天)、清明(3天)、五一(3天)、端午(3天)、中秋(3天),出现了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3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新局面。
(三)新的法定节假日的特征
1.时间上分布更均匀
调整前的节假日,由于集中出游,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人不仅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增添了不少疲惫。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也不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将3个黄金周变成了两个黄金周和5个3天的小长假,使集中的出游人群得到分流,有效淡化了旅游旺季和淡季之间的界限,对部分景区、时段供需矛盾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时间上增加了1天,也体现了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人们可以更从容地和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有助于人们的休假方式更丰富多彩和人性化。
2.注重民族传统节日,顺应人们的情感需求
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充分地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让这些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在我们的时代生活中延续和发扬光大。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儿女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顺应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同时,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将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使得中国文化和旅游与世界有更多的交流。
二 法定节假日调整对旅游业及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
(一)对旅游消费需求的影响
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对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小长假的增加势必使长线游、短线游的比例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短线就近出游。在新的节假日方案中,中秋节、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使人们旅行出游时将更倾向于选择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联的线路。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长线旅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对旅游产品的影响
调整后的法定节假日,对旅游产品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有许多地区还保持着一些长达百年以上的重大节日民俗文化传统,如清明假日,不少地方就结合清明扫墓踏青的风俗,推出了有特色的系列民俗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寻根祭祖等。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健全以及家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人们短程、短期旅行的便利程度,周末(小黄金周)出游、城郊游等短途旅行将更为便捷、更为频繁。对旅行社而言,最明显的就是其长短线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城市1000公里以内的郊区游、农家游、周边游等国内游将大规模上升。
(三)对旅游经营管理的影响
以往的经营管理较多地围绕着黄金周,研究如何应对大规模人流的集中消费。旅游企业淡季时由固定员工进行管理维护,黄金周期间雇用临时工。实施新的节假日后,这就要求景区一年要经常搞活动、不断有卖点,企业的经营成本要提高。对旅游政府管理部门而言,以往也会针对黄金周推出一些特定的管理措施,如建立全国黄金周旅游预报统计系统,对一些城市和景区进行监测。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对以往黄金周模式下的旅游景点的宣传方式、给旅行社的折扣、黄金周门票涨价、淡季降价等运营模式,将带来一次大的变革。
(四)对旅游出游模式的影响
新的节假日方案,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天假期以及春节放假起始时间至除夕的节假日调整工作在增强传统文化影响力、符合广大群众过节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假日的次数,使节假日分布趋向合理。将使旅游者出游时段的选择更加理性分散,客流的空间、时间分布将更加均衡。有利于人们的假日消费由集中消费转为“分散式”消费,可以更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
(五)对旅游服务质量的影响
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将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带薪休假能够全面落实,游客在一年中精心选择一周出游,其幸福指数和享乐指数要求更高,自然比黄金周出游时更挑剔,这就要求景区全年的服务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此外,出游的分散均衡化,将使旅游者的脚步放慢,慢节奏的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提出这一倡议是与慢节奏对应的,则是对旅游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
(六)对旅游景区发展的影响
对旅游景区自身而言,节假日调整要求其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旅游景区的发展定位也要进一步与旅游者的消费模式相适应。另一方面,从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来看,出游能力强的区域,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塘等地区的旅游景区,将更多地吸引本区域范围的旅游者,或是地处大城市郊区的景区获益将会更多。而距客源地较远的区域和景点,比如中西部远离中心城市的旅游目的地,无论是观光游、休闲游还是其他形式的旅游,其发展都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七)对旅游经济效益的影响
2007年,我国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4.45%,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2007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1.29%,同比增长1.57个百分点。而节假日期间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2007年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合计,分别占到了全年旅游人次和收入的24.1%和17.5%,其中五一黄金周表现更为突出,两项指标占全年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0.3%和7.1%。2006、2007、2008年以来,三大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速远高于全年水平,其中五一黄金周的增速又远高于三大黄金周。综合以上数据分析,调整黄金周,尤其是取消五一黄金周,势必给整个旅游行业带来较大的波动。
三 旅游企业应对节假日调整的措施及策略
(一)加强中短线旅游产品的开发
调整后的节假日,黄金周减成2个、小长假增至5个,一增一减将促使人们为自己安排更多的中短途旅游。因此,长线旅游与短线旅游比例发生了重要变化。旅游者将更加倾向于近距离的休闲旅游,以健康、放松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将受到更多更广泛的欢迎。因此,旅游企业要结合各个小长假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更多3天时间的中短旅游线路,充分发掘产品的休闲内涵,对原有景点推陈出新,抢占中短假期这一新的旅游主战场,尤其是一些放松休闲类的近郊生态游、省内休闲游、农家乐旅游等。
(二)积极发展传统和民俗文化旅游
新的节假日中,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因此,旅游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搞好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出响亮的民俗牌、文化牌、亲情团聚牌,用高品位的文化品牌、文化内涵和文化档次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开发
新的节假日使人们在出行时间、行为、方式、追求上更为多样化、个性化,这要求旅游企业要进行个性化开发,不仅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开发新的需求。同时,旅游企业还要通过市场细分与产品开发来寻找自己的服务对象和生存空间,塑造旅游产品个性是大势所趋,是顺应假日调整后旅游需求变化的重要方面。
(四)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使得旅游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旅游消费越来越具有理性。因此,对旅游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景区和旅游交通等各旅游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全面安排好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的各个环节,为旅游者营造良好舒适的氛围,使其获得高质量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五)积极应对“散客时代”的到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随团旅行对个性的压抑,进而选择了自驾游、自助游、半自助游等自由出行方式,旅游市场呈现出“散客化”的趋势。新的节假日的执行,“3天小长假”导致散客数量大大增加,加上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健全以及家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人们短程、短期旅行的便利程度,周末(小黄金周)出游、城郊游等短途的散客旅行将更为便捷、更为频繁,自驾、自助游,将加快“散客时代”的到来。对此,旅游企业做好应对。
四 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得失分析与反思
(一)对旅游业及居民社会生活积极意义分析
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将3个黄金周变成了2个黄金周和5个3天的小长假,使集中的出游人群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流,相对淡化了旅游旺季和淡季之间的界限,对部分景区、时段供需矛盾暂时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时间上增加了1天,有利于扩大需求释放。再者,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赋予了人们一种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情感需求,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使人们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享受此节日,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对旅游业及居民社会生活成本增加分析
“五一”黄金周存在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在带薪休假长达12年不能落实的背景下,保障居民获得休假的权利,满足了人民对长假的需求,而改成传统节日休假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在长假中才能实施的事情无法进行;在我国城市化大幅推进的社会转型期,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无比频繁,取消了“五一”长假,施行3天小长假就意味着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少了一次返乡或探亲的机会。
(三)对节假日调整的反思——是否应该恢复五一长假?
1.多数民众反对取消五一长假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调查显示: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中最有争议的就是“五一”长假被取消。当问及“您是否支持取消‘五一’黄金周?”时,21.5%的被访者表示“支持”,9.2%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多达69.3%的被访者明确“反对”取消“五一”长假。一些民众认为取消“五一”黄金周,主要是担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得不到有效落实,减少现有长假将影响长途旅游、探亲等活动,同时也会导致“十一”和春节假期更加拥挤,从而使得“十一”、春节面临更大的出行压力。
2.“五一”时节适合人们出门观光旅游
在“五一”这个时间段,正是春回大地、花草初绽的好时节,草木返青,漫山遍野春花绽放,城市乡村处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活力,无论是气温还是自然风光都很适合人们出门观光旅游。这个时候,趁着大假出门旅游已成为许多市民的计划,取消了“五一”长假,把“五一”黄金周的时间缩短为3天,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计划,甚至会使很多人放弃出行计划。
3.取消“五一”黄金周不利于整个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2006、2007、2008年以来,三大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速远高于全年水平,其中“五一”黄金周的增速又远高于三大黄金周(我国历年来节假日期间的旅游人次和收入情况详见表2)。这表明中国居民旅游需求通过黄金周得到了极大释放。调整黄金周尤其是取消五一黄金周,势必会给整个旅游行业和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据统计,2008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4个三天假期加起来,营业额都抵不上一个“五一”黄金周,利润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据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称,2008年5月1日至3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894.07万人次,同比下降了24.45%。
4.对恢复五一黄金周的争论与期待贯穿2008全年
首先,假日改革方案出台伊始,就有专家撰文质疑——“政府虽然对社会舆论做出了积极善意的回应,但是对真实的民意并没有做更深入的调研,仅仅是通过网络来调查是极不科学的。所谓科学决策,就是要进一步对黄金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效应做更科学的研究论证,绝不是根据一个漏洞百出的假日改革课题组的研究就可以轻率决策;所谓民主决策,就是面对莫衷一是的民意调查结果(主要是网络调查),应该邀请国际上权威的专业调查机构(或者利用经济普查的队伍),组织一个具有科学性、说服力的大型民意调查,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民大众关于黄金周的看法。”
其次,2008年春节假期遇到雪灾,相当多的人回家不成,出游也不成,“假期”无形中被“冻结”了。春节之后,就有网友和专家呼吁临时性恢复“五一”黄金周,引来一片热议。
第三,取消“五一”长假之后,人民大众对“五一”黄金周的怀念情绪大增,媒体充斥大量报道。人民网的调查,在是否同意缩短“五一”长假的调查中,只有38.7%的人支持“五一”长假“瘦身”。
第四,国庆黄金周之前,有关专家关于“下一步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言论,引发舆论大哗。另有专家针锋相对地指出2008年“‘十一’黄金周果然如预言般井喷,成为史上最火爆的黄金周!更重要的是,这次井喷是在今年一连串的天灾人祸打击了公众的安全信心、大面积财富缩水打击了公众的消费信心、假日改革之后十一黄金周井喷预期导致公众尽可能出行回避的情况下发生的。2007年以取消五一黄金周为核心的假日改革脱离了实际,已经被证明成为事实。假日改革确有再度讨论的必要。决策者应该知错就改,恢复五一黄金周——把被损害的社会福利还给大众!”“因此,在没有切实有效的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哪怕取消一个黄金周,都不但不能‘分流泄洪’客观存在的庞大出行需求,相反更是等于人为制造大众出行需求的‘堰塞湖’……何况,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城市化、社会转型大幅推进的背景下,取消黄金周只能是以牺牲民众的幸福与现实福利来暂时消弭矛盾,根本不可能解决所谓黄金周长假制度最突出的弊端——交通和环境保护的困境。”
综上所述,“五一”黄金周应该重出江湖,通过黄金周旅游消费将起到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以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将具有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恢复“五一”黄金周可以在不增加社会总成本的情况下,切实保障人民大众的休假权和满足其对长假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2007。
《旅游公报》,国家旅游局,2005,2006,2007。
王兴斌:《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必由之路: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 《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第51~55页。
李幼常:《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6年第11期,第12~18页。
赵英鸽:《关于旅游黄金周制度的经济学思考》,《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
金榜:《科学休假——假日经济的理性思考》,《科学决策月刊》2006年第4期。
刘琴:《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及旅游发展因应对策》,《江苏商论》2008年第9期。
刘文涛:《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及旅游产品应对策略》,《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4期。
朱剑红:《法定节假日为何要调整》,2007年11月10日第005版《人民日报》。
朱剑红:《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获大多数人支持》,2007年12月17日第002版《人民日报》。
关于“黄金周”调整方案的思考,2007年11月9日第006版《光明日报》。
祁颖:《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的旅游业新格局》,2008年4月25日第009版《光明日报》。
范非:《节假日调整旅游业咋“变脸”》,2008年3月31日第B02版《山西日报》。
东民、博飞:《多数老百姓希望保留“五一”黄金周》,中国网 http:///。
蔡华锋:《专家乐观估计“十一”黄金周还能保持十年以上》,2008年9月10日《南方日报》。
何忠洲:《长假之痒:黄金周存废之争》,《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4月30日总第321期。
刘思敏:《假日制度变革:需要制度设计想象力》,2007年3月《中国旅游报》。
刘思敏:《假日改革的三个疑问》,2007年12月12日《南方日报》。
蔡华锋:《临时性恢复“五一”黄金周》,2008年2月13日头版《南方日报》。
刘思敏:《黄金周能否被替代?》,《旅游学刊》2008年第6期。
刘思敏:《恢复五一黄金周,疏通出行需求“堰塞湖”》,《环球游报》2008年10月。

❹ 旅游活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一、引言旅游经济影响评价向来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三大内容(经济、环境、社会)之一。旅游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切入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旅游收入可以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分配,从而形成旅游消费经济影响的不同模式,这实际上是指出了旅游经济影响施加的对象(部门)。我国“七五”期间由孙尚清主持完成“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就是将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来分析其经济效益。在一些国家机构和很多学者个人完成的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中,采取多年资料进行发展阶段分析也很常见,这实际上是在关注旅游经济影响的时间特征。而在一些学者看来,还可以用旅游经济活动发生的空间特征来研究其影响。例如在Vaughan等给出的旅游经济影响评价框架中(图1),首要问题就是判断该影响究竟波及多大的范围。要准确描述这一范围,自然需要引入地理学中的“区域”概念,从而明确表达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模式。近年来,国内越来越重视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旅游业所产生的整体经济效应,这其中就包括了研究旅游对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影响,已出现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成果。实际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旅游早已“被普遍看做是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工具”,政府决策者和旅游研究人员都希望证实这一观点,以支持地方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由此,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应运而生。在具备了对象(部门)维、时间(阶段)维、空间(区域)维三个切入角度之后,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方能更加深入和全面。
图1旅游经济影响评价框架
Tab.1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主要研究旅游收入在区域内的形成与流转的过程,如果按影响的正负方面来划分,则“乘数”和“漏损”分别是两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乘数效应”即指旅游收入在区域内的形成与流转能够给区域经济带来的实际增长,而“漏损”也就是指旅游收入在流转过程中移出旅游地经济系统的现象。国内学者对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和收入漏损问题有过探讨,但是停留在介绍和引用国外相关方法和模型的层次,区域层次上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此外,由于我国旅游发展的特殊性,入境旅游始终得到政府、企业、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一般将旅游收入漏损限定为因入境旅游造成的旅游外汇流失,而对国内跨省旅游、跨地区旅游等可能造成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收入漏损的研究相对缺乏。这可能与如下认识有关:国内旅游收入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所收入的本国货币,它不增加旅游目的地国的国民收入总量,只是物质生产部门与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转移,体现着该国或地区内部的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样的认识似乎存在一种误解,因为它假定了因旅游带来的商品与服务都不能创造新的价值。这种假定成立的潜在前提是从国民经济总收入的角度来看待旅游收入,如果一旦要从区域经济总收入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则由于国内旅游经常造成消费的区域间转移(移出客源地,转入目的地),可能形成不同区域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机制。当然,这种重视旅游经济的国家层次影响的传统并不是我国的特殊现象,由于在资料获取、数据有效性等方面遭遇到很多困难,西方学者也倾向于从国家层次来开展研究。
既然是“影响评价”研究,则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收集被评价对象的相关信息,这更适合于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然而,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要推行有效的定量评价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保继刚和蔡辉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指出,国内的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由于旅游统计不健全,仅依靠旅游部门的统计难以做出全面的分析。事实上,虽然近年来旅游统计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始逐步规范和丰富,但是由于国家进行旅游经济统计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既定的,所以针对特定区域而言,国家数据方面的大、偏、漏问题并未消除,对分析旅游区域经济影响适用程度有限,因此有待于完二、简单数学模型时期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第一个时期是以利用“乘数原理”为主要分析工具的简单数学模型时期。
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所谓“乘数原理”,本来是考察投资增量与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投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加量”这两者一般都是要针对特定的国家和地区而言的,因为只有具有一定范围(很多时候是以行政划分为标准来确定其空间边界)的区域才会进行相应的国民经济统计,才能提供乘数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因此,即便在经济学中,乘数本身也是一个向来就带有区域含义的研究对象。
乘数原理应用于旅游研究时,稍微变动了其在经济学中的原始定义,不是直接考察投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关系,而是考察旅游收入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考察旅游就业的增量和国民就业增量的倍数关系,其潜在假设是,旅游的新发展带来的产业内变化,将会以各种途径导致其他产业的连带变化。乘数关注的是这一变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而实际过程并不在它的研究视野之内。事实上,研究变化过程的工作是由后来的投入产出模型和旅游卫星账户模型实现的。
旅游乘数研究着眼于计算入境游客支出,探讨目的地国家直接获得的入境旅游收入总量及其对目的地国家国民经济的宏观影响向来是西方学者的研究重点。实际上,旅游对收入和就业的贡献不仅仅来自于入境旅游,也来自于国内旅游,而且很多时候后者的实际贡献都要超过前者。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乘数研究本来就是针对国家这一层次的,因为乘数的大小随研究区域的大小变化,所以,越小的区域所获得的乘数效应也就越弱,只有在国家这一层次上,乘数才能表达出独特的参考价值。但是需要指出,由于乘数始终是一个宏观经济的概念,它没有深入经济活动的细节,缺乏很多实际情形的周详考虑,所以并不能最终决定经济影响的大小。例如,对一个区域而言,仅仅具有很高的旅游乘数是不够的。假设一个区域中的旅游企业主要由小企业组成,那么,因为这些小企业主要都是销售本地区的商品,收入漏损较低,所以可能使得该区域拥有很高的旅游收入乘数;然而,由于每一笔收入绝对额度都不高,实际上这些小企业能够创造的经济财富可能并不多。反之,假设一个区域中主要都是高级酒店和娱乐场所,因为存在货品上的进口漏损,区域旅游收入乘数可能比较低,但是由于每一笔旅游收入都相对较高,那它也可能创造相对较多的区域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旅游乘数分析并不能展现旅游对地方经济影响的全貌,它只反映出一种不对等和不完整的经济影响景观。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证明旅游发展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排斥利用在数字上让人兴奋的旅游乘数分析。这一滥用倾向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警惕,如Getz就指出,为了表明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有很大的贡献,一些人不负责任地将原本适用于国家层次的收入乘数硬生生地拿来分析地方层次的旅游收入问题,并且得到了一些很不切实际的夸大的结论。
简言之,一个笼统的乘数会掩盖细节存在的问题。仅从数字上来分析,不同变量的变化可能导致同样的乘数表现,如果只看到了乘数的相同,而忽视了乘数背后不同的形成机制,则可能对与旅游相关的区域经济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在西方国家,当投入产出模型开始应用于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之后,对旅游乘数的研究基本萎缩到仅出现于教科书的地步。
三、复杂数学模型时期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第二个时期,以利用复杂数学和统计工具为特征,建立了以投入产出分析和旅游卫星账户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学模型,并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投入产出分析及其扩展
投入产出(I/O,Input/Output)分析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解决乘数研究无法回答的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过程问题。当然,它本质上属于微观经济学上的静态均衡分析,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还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存在着两个假设前提:
1.“技术系数”的不变倾向,即在同一张I/O分析表中,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都是固定的;
2.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点,即将投入增加一倍,则产出可以增加一倍。
事实上,对“技术系数”和规模报酬的不变的假设,是对微观经济学的边际效应原理的背离。然而在短期分析中,可以认为I/O表考虑的就是边际变化本身,从而所得到的分析结论就不会因为假设的欠妥当而与实际情形相差太远。实际上,因为旅游经济影响研究中的I/O分析一般是利用近年的产业经济统计数据来建立,更新周期不长(一般国家为5年),因而可以认为利用其分析结果能够较准确地体现客观实情。然而,要观察和测量旅游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影响状况,研究者不能只依赖产业经济统计数据,而必须将所需的资料范围扩大到旅游业本身的交易之外,需要清楚掌握家庭对商品和其他资源的消费行为。
目前对I/O分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它相对重视GDP受益于旅游经济的影响,但是对旅游行业本身受到的影响分析不够,同时忽视进口漏损等问题,甚至完全不考虑其他行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这就可能夸大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正面效应。近来的I/O分析已经得到扩展,引入了对跨区域产品流、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生产就业等的核算,出现了社会核算矩阵(SAMs,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和可计总量平衡(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两种新的评价模型方法。SAM为综合地揭示那些可描述区域经济结构的数据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它能够体现区域内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之间、收入的分配和组成之间的联系。CGE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是为了同时分析市场价格和供需的问题,对竞争市场的经济运转情况进行的一种模拟。 善统计指标,挖掘统计深度.

❺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有两方面:

  1. 有利的方面:旅游业会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比如:餐饮、回住宿业、旅行社、机答票代理业、乡村农家乐等(为农民带来额外的收入)、公路、铁路、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商业消费增长、国外旅游又带来外汇的增加等,总之有利因素占主导地位。

  2. 不利方面:旅游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会让某些落后地区盲目地投入资金,不按统一规划,盲目地开发甚至会破坏历史的文物古迹,国外旅游有些人把不文明的行为带到国外,给我国造成不好的影响。

    总结:任何事物都有其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存在,只有把不利的因素改善好了,转化为有利的因素,运用的方法得当,旅游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难以想象的,期待着!

❻ 旅游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什么

作用于影响

  1. 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

  2. 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

  3. 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

  4. .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❼ 春节文化的经济意义

产生背景
春节期间,人群、金融、物资、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春节经济”。过年是人们一 春节经济新亮点年消费的集中体现。尽管现在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办年货、孝敬长辈、关爱晚辈,依然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节日传统。
社会学者指出,春节是中国古老而又富有文化内涵、极具生命力的节日,同时也是最能带动社会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节日。当传统习俗日益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时,这春节的“旧瓶”便不断续上了时尚的“新酒”。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快门”,人们开始从传统的节日忙碌转向新的庆贺潮流;从“过年就是年夜饭”转向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从“过年买件新衣服”转向整个市场“春节经济”的诞生与拉动。“春节经济”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产生原因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为什么只红火过年有春节能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并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种繁荣的经济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各行各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春节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产业化运作,开发出了各种节日产品和服务,客观上形成了以春节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面向全国人民、体现欢乐祥和及团圆和谐的主题、涉及多种产业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不仅有上游产品,也有中游、下游产品;不仅有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有众多非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链不仅从城市扩张到广大乡村,而且扩张到全球有华人的地方。
根本内因

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春节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根本内因。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春节始终突出了欢乐祥和、团圆和谐的主题。春节顺应了大自然季节变化的规律,迎合了炎黄子孙崇尚的“和而不同”理念,其文化内涵深深熔铸中华民族的记忆,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持续打造春节产业链的不竭动力,并推动春节从古到今,生生不息。
关键因素

产业化运作是春节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年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经受时代风雨的侵蚀和历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必须 商业春节具有将非物质的年节文化物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产品的本领,即围绕年节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开发出标志性品牌产品。我国早就创造性地开发出了鞭炮、彩灯、春联、年画、贺卡、年糕、香火等标志性的“年货”,后来更开发出具有春节喜庆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工艺、旅游等门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了产业链,从而使春节风俗有了标志性物化产品。非物质文化形态衍生出物质个体,其生命的延续就有了产业支撑。
创新开发是春节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的重要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的需求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对春节服务及各种“年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创新传统“年货”,使其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融入现代市场;另一方面要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当代高新技术,生产新的“年货”。如将传统的登门或当面拜年的方式改为用电话、手机和电脑等现代科技设备互相拜年,贺岁电影、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等现代文化欣赏和服务方式丰富了人们的春节娱乐生活,现代化的交通、餐饮、旅游、服务设施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春节服务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节更加充满了生命力、影响力和无穷的魅力。
在中国年节文化的百花园中,春节这枝 “花”无疑是开得最绚丽夺目的。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给保护和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打造中国品牌文化产品和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启示。
产生文化网络创意
网络春节新意多多
早在虎年春节前,互联网就已经为老百姓过年“忙上忙下”,“出谋划策”。春节期间,更有大量网民在网络上流连忘返,发动大家的智慧,共同创新贺岁过节的新方式。
过年前夕,由于大批网民蜂拥上网购置年货,“春节经济”在互联网上已经提前“井喷”。据悉,国内最大网上购物网站淘宝网,一月份的年货交易额从上年的2.8亿元人民币跃升到10亿元。
“节前网购年货,省下不少真金白银;大年三十给亲戚朋友发网络贺卡,送网上礼品,有趣又经济”。网友孙先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网上过年“省钱”又好玩。
春节期间,孙先生除了跟家人吃饭,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跟朋友在网上晒春节记忆,交流过年新玩法,装饰自己的春节版网络博客等上面,所有的春节乐趣都被“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名目繁多的网络春晚、山寨春晚也在虎年新春给了人们以新鲜方式过年的更多选择。
“往年除夕夜,我都是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今年回不去,就打算和拼年夜饭的网友们在网上看看山寨春晚,感觉更Fasion些。”在上海一家IT公司工作的刘先生认为,网络给了我们过年新“口味”的新选择。
有人也在虎年新春向网友们发起了“不回家,就一起网络过大年”的号召,迅速引来了众多网友响应,他们纷纷“跟帖”,把和过年有关的资讯、美食、图片、视频统统放到网上,将这个帖子变成了一个以“中国春节”为主题的视觉盛宴,网友们也在分享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浓浓滋味。
“消费文化的改变,总是能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唐朱昌指出,网络过年体现了网络经济已经越来越被认可,尤其是网络消费是一种节约时间、节约成本的体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
低碳环保

过一个“低碳”的虎年春节
2009年底的一场哥本哈根会议,让“低碳经济”的概念飞入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庭。虎年春节里,过一个清新、舒适、环保的“低碳”春节也随之成为新风尚。
“准备好过一个低碳的春节,从拒绝使用过度包装、节约每一度电做起,过一个时尚低碳的中国年,其实也很简单。”积极宣传“低碳”理念的上海籍大学生李嘉懿这样说。 低碳虎年其实,春节中的传统习俗,如燃烟花、逛庙会、亲人团聚等恰恰是“高碳”的发源地。而虎年春节“低碳”和“春节”,两个来自不同时代的高频词,却以最流行的方式邂逅,取得生活和生态的平衡之道,为传统春节经济下了个“新定义”。
网友vim在博客上给自己立下了“低碳”过节的规矩,比如:尽量使用节能灯、不放鞭炮、暂时不用电脑时,缩短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用完电器记得拔下插头、多乘公交车出行等等。
不少“换客一族”还开始用家里的闲置物品在网上换成自己需要的年货:台灯换花生油、充电器换蜂蜜、调味品换饭店巧克力……这种不浪费,资源配置最大化的做法被网友们推举为“低碳春节”的新范本。
记者发现,随着“低碳”概念的出现,人们送礼的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玻璃制品、太阳能电器,或者一盆绿色植物,都成为商家主推的“低碳”年货,既环保又实用。
“今年的春节旅游,每到一个地方我还会计算自己的碳足迹。”南京大学的小解说,“有时候算下来自己也很惊讶,原来个人碳耗量这么大,就会有意识地去改,去减少!”倡导低碳旅游的他还告诉记者,他在出行时还会选择就住绿色和碳中和的酒店,尽量做到少排碳甚至不排碳。
理财文化

春节理财:楼市、股市、金市,市市关心
春节理财已经成为了春节经济中“亮丽”的一环。众多银行纷纷推出专门设置的理财产品来争夺这一新兴的市场需求,而市场反响也非常踊跃。
在网络上搜索“虎年春节”和“理财”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网页竟然达到超过200万个。虎年新春,“人闲钱不闲”成为最响亮的过年口号之一。
众多财经网站纷纷为人们的“春节理财”支招,教育人们把年终奖、压岁钱、红包等年末的大项收入投入投资理财。
虽然时值新春佳节,但是楼市、股市、期市、汇市、金市……仍然成为亲友欢聚的餐桌上最热门的话题,怎样投资理财,仍然是刚刚到来的虎年,人们最关心的重要经济事项。
开拓市场

春节经济:在浓浓“年味”中跨产业链延伸
“30年前的我们,过年就是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现在的人过年啊,天天都有新花样。”年过70的上海市民曾奶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己关于春节的“新发现”。
的确,现在的春节大变样,不仅文化、旅游、健康消费日益成为春节消费文化的主流,还添加了时髦的“网络、低碳”新元素,跨越产业链实现延伸;形成以春节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和服务,并开始向众多非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衍生”,展现了“春节经济”的升级“新定律”。
专家指出,虎年“春节经济”之变很有意义。唐朱昌认为,低碳春节最受关注,也是值得倡导的新风尚。
他认为,“中国人按传统方式过年,吃荤菜,放鞭炮等,这些都是有悖于低碳消费理念的。而现在经济盘子的不断做大,各行各业的环保理念日益增强,现代人更加有条件采用低碳生活的新方式,可以渗透在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民俗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田兆元也对虎年的低碳春节深感认同。只不过,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田兆苑指出,低碳不仅仅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因此,“也是与崇尚节俭朴素的民俗传统相一致的生活方式”。
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教授认为,春节是中国最古老、最有文化内涵和最有生命力的节日,同时又是最能带动社会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节日。“虎年春节的新鲜趋势很多。各种不同的过年新方式,都体现大家在自发地创造各种不同形式去寻找春节的年味儿,春节在一年四季当中凸显的内涵和意义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被体悟出来。而新的春节经济也正在萌发”。
春节文化消费
春节文化消费春节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年是人们一年消费的集中体现。春节期间,人群、资金、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等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节经济”。以2010年春节为例,假日期间,全中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400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春节增长17.2%,创历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之最。国务院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组织的多次春节文化专题调研还发现,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山东省组织的“好客山东贺年会”系列活动,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都增长20%。
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我国零售商场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4045亿元,同比增长19%,创近年新高。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不仅是传统文化节日,同时也是最能带动社会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节日;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新引擎”。要延续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必须将其物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产品。眼下,春节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正衍生出一种繁荣的经济现象,各行各业都自觉主动地围绕春节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开发出了各种节日产品和服务,客观上形成了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涉及多种产业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上不仅有鞭炮、春联、年画、贺卡、年糕等标志性的“年货”,还开发出具有春节喜庆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工艺、旅游等门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从城市扩大到广大乡村,而且延伸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产业化运作的有效支撑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提升。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乡,被称为“中国结艺之乡”,当地农民继承传统编结技艺,面向春节等节庆市场不断创新,目前已形成1000多个花色品种,带动全乡2万农民就业,2010年农民人均增收9800多元。“通过文化资源合理转化与利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舒乙说。
在安徽,“皖北风”等系列活动,将民间艺术和旅游相结合,体现了春节文化旅游市场的特点。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郭学东介绍,据统计,2010年春节期间安徽省共接待游客754.22万人次,同比增长18.53%;旅游总收入达到22.61亿元,同比增长27.2%。
利用春节旅游黄金周,各景区推出的旅游新品丰富多样,同时举办大量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已成为春节旅游收入创新高的两个重要原因。构建‘春节经济’,并用‘春节经济’反推‘春节文化’,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将会收到良好效果。
特色经济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春节无疑是最古老、最有文化内涵和最有生命力的,同时又是最能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的节日。每逢春节,不仅出现人群、金融、信息、文化在全国的大规模流动,也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讯、金融、餐饮等各行各业的全面繁荣,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春节经济”。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为什么只有春节能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并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种繁荣的经济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各行各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春节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产业化运作,开发出了各种节日产品和服务,客观上形成了以春节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面向全国人民、体现欢乐祥和及团圆和谐的主题、涉及多种产业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不仅有上游产品,也有中游、下游产品;不仅有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有众多非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链不仅从城市扩张到广大乡村,而且扩张到全球有华人的地方。
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春节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根本内因。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春节始终突出了欢乐祥和、团圆和谐的主题。春节顺应了大自然季节变化的规律,迎合了炎黄子孙崇尚的“和而不同”理念,其文化内涵深深熔铸中华民族的记忆,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持续打造春节产业链的不竭动力,并推动春节从古到今,生生不息
运作方式
产业化运作是春节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年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经受时代风雨的侵蚀和历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必须具有将非物质的年节文化物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产品的本领,即围绕年节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开发出标志性品牌产品。我国早就创造性地开发出了鞭炮、彩灯、春联、年画、贺卡、年糕、香火等标志性的“年货”,后来更开发出具有春节喜庆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工艺、旅游等门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了产业链,从而使春节风俗有了标志性物化产品。非物质文化形态衍生出物质个体,其生命的延续就有了产业支撑。
创新开发是春节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的重要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的需求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对春节服务及各种“年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创新传统“年货”,使其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融入现代市场;另一方面要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当代高新技术,生产新的“年货”。如将传统的登门或当面拜年的方式改为用电话、手机和电脑等现代科技设备互相拜年,贺岁电影、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等现代文化欣赏和服务方式丰富了人们的春节娱乐生活,现代化的交通、餐饮、旅游、服务设施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春节服务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节更加充满了生命力、影响力和无穷的魅力。
在中国年节文化的百花园中,春节这枝 “花”无疑是开得最绚丽夺目的。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给保护和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打造中国品牌文化产品和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启示。
节后经济
在传统文化中,过完元宵才算真正过完年,元宵被看作是过年的“压轴戏”。在以往,对很多商家而言,抢占元宵节消费市场就是抢占了春节经济的最后一块蛋糕。不过今非昔比,春节文化带给人们的兴奋点远不止短暂的几天假期,于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开始重视“后春节经济”的市场。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改变,春节经济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以七天假期来计算的时间段,我们对‘后春节’经济寄予厚望,并充满信心。

❽ 春节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

春节旅游是原来三个黄金周中最淡的一个,因为中国人更注重春节的团圆气氛,加上气候不是很稳定,所以有点平淡。不要看媒体的宣传,我在这个行业体会很深的。

❾ 旅游是和世界沟通的过程,疫情对我国旅游业带来什么影响

这次疫情对我国的旅游业影响肯定是比较大的。因为春节期间本就是旅游业的高峰期,结果一群导致旅游景点纷纷关闭,可以说砍掉了它们大半的收入。

所以总的来说,正是因为这次疫情的爆发,我国旅游行业深受打击。从短期上看,它的复工周期不定,而且错过了一年中最火爆的春节期间,收入大打折扣。而从长期来看,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旅游行业都不会太火爆。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