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旅游发展收入
Ⅰ 海南旅游业竞争状况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满意请采纳
Ⅱ 海南导游收入和前景如何
海南的旅游业基本上已经呈现饱和的状态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包括我自己都有导游证的。当然我不是学旅游专业的。
据我所知海南五指山的琼州大学的中文系,政史系、旅游系、英语系。三亚学院的英语系、旅游系。这些学生考导游证的占60%。几乎都有考的。
海南很早的时候就以及那个是高旅游业了现在做这行并不好赚钱了。旅游资源也不再是国家的了,全部承包给个人搞的了。比如,你在其他地方有导游证带团去旅游是免门票的。在这里行不通,你的游客可以进去了,你不买票绝对是进不去大门的。导游可有可能罚款1000-30000不等。
你所在的景区必须有相关的证明和公司的证明,你才可以去做临时导游,你要必须遵守内导的话!
和公司有协议的不会给你发工钱的,你需要自己承办,自己组织,安全什么的你自己负责。不管怎么你过来按人头付给公司钱就行了。付完以后你去带去购物拿提成人家不管。这就意味着你拿到的薪水不稳定,专业的导游算你的业绩,海南导游O工薪的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这些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大学生报考的太多、旅游业开发的过早、就是旅游开发征地的时候征了村民的土地,每年要XX%补助、再加上税收……
现在景点基本上全部是公司招收的内导600元(包吃、住),不要那种专业导游了。人少的时候内导可以干点活儿,看个仓库,运输点蔬菜水果、做个保安呀什么的。
Ⅲ 2012年海南省旅游总收入379亿元,比201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增加85亿元。2011年海南省旅游
我告术你吧
Ⅳ 旅游业占海南省GDP的百分比是多少
由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和新华社海南分社共同编制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海口市发布。
《报告》显示,海南省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远远高于全球和中国,2014年达到最高值14.47%,较基期增加了1.67个百分点,甚至高于广州和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说明了海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也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定下一个良好的方向,周边省区市用了40-50年的时间旅游才发展到现在的水平,而海南却用了十几年时间,旅游发展就达到了他们的水平。
Ⅳ 黄金周旅游总收入排名倒数,海南岛的旅游为何突然不火了
说到美丽的海岛风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会是海南岛了,典型的海岛风景一直是大家所喜爱的。但是这些年人们去海南岛旅游的热情在逐渐地减少,尤其是每年的旅游黄金周,去海南岛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想其中肯定有不少的原因吧。首先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海南岛这些年被不断地开发旅游业,呈现出一种过度开发的状态才导致游客不想去旅游了。
综上所述,海南岛突然从旅游胜地变成了人们不愿意去旅游的地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化和娱乐化太严重了。这大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海南岛的美好印象,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Ⅵ 海南省2011年旅游业占多少GDP
1.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开通客运于2004年。3.2009年环海南岛国内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级别是洲容际2.0级,也是洲际赛事最高级别。4.黎族的口传长篇创世历史长诗是《吞德剖》.5.三亚市的市花是三角梅 。 由于第二题暂时想不出答案,比较抱歉,请见谅!没事就选个最佳吧,我也不容易的嘛.
Ⅶ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怎样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海南经济增速达到22%,远高于2009年同期的9.3%,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有六项经济指标居全国第一。借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势,海南大力发展服务型、开放型、生态型经济,目前,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正在形成。2010年以来,海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其中一是旅游业呈强势。由于近年来海南加快实施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目前已具备3000万人次的年接待能力。以三亚市为例,全市共有180多家星级酒店,2009年共接待国内游客近1000万人次,国外游客百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占全市总收入七成以上。而农民自办的“农家乐”也成为农民经济的重要来源,一个“农家乐”平均年收入都在近万元。二是金融服务业看好。通过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实行小额贷款,组建村镇银行、成立农村商行等等举措,海南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大增,2010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体系资金净流入677.49亿元,彻底改变了以往资金净流出的局面。三是在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随着大量岛外居民来岛购房,海南房地产业形成了候鸟式占房、长居型定户、度假型暂住的新业态,以2010年一季度为例,海南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倍,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5.1%,其中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48.9%,成为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绿色青山资源有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剔除粗放发展,走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之路。”这是海南人的共识。海南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和7个风电场;利用生物质能发展沼气产业,建设了日产20万立方米特大型车用沼气工程,到2015一年使全省适宜用沼气的60万农户全部用上沼气。水泥生产是高污染的代名词,海南昌江华盛水泥有限公司的高科技生产线,,既改写了生产水泥尘灰飞扬、浓烟四散的历史,又开了利用废气余热发电的先河。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可降解塑料、华能海口电厂烟气脱硫环保设施改造、中航特玻12兆瓦余热发电、金海纸浆回收利用碱液等一系列循环经济项目,发挥了经济和环保双赢的功效。海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以及工业、建筑、交通运输、能源、旅游等行业和公共机构中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打上绿色经济烙印的大棚农产品是海南设施农业的骄傲。海南多为坡地和旱地,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大棚这一农业设施的推广运用尤其重要。目前,海南大棚设施面积已达15万亩,年均增加超过1万亩,其中大棚设施农业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交易远远超过传统农业。大棚不仅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而且像一道屏障,阻隔了病虫害,减少了农药使用率,还能节水和减轻农业气侯灾害。根据海南省农业厅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南每年将新增大棚设施5万亩。
Ⅷ 1987-1996年海南的旅游收入分别为多少
以下数据是从网上摘录下来。出处 http://www.hntrip.cn/TravelNews.aspx?id=106532 http://mof.hainan.gov.cn/news/read.php?ID=86851 年份 旅游人数(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其中:入境旅游人数 (万人次) 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1987年 75.08 17.31 1.14 1150 1988年 118.54 20.46 2.87 1547 1989年 88.05 11.05 3.14 2002 1990年 113.46 18.87 4.09 2717 1991年 140.61 27.72 5.17 3821 1992年 247.38 26.98 9.44 5715 1993年 279.41 23.97 37.74 6155 1994年 289.60 24.73 47.99 7560 1995年 361.01 32.78 52.39 8098 1996年 485.80 33.90 57.23 8542 1997年 791.00 41.28 61.67 10120 1998年 855.97 39.42 66.96 9625 1999年 929.07 45.49 72.46 10506 2000年 1007.57 48.68 78.56 10883 2001年 1124.76 45.68 87.89 10602 2002年 1254.96 38.93 95.38 9199 2003年 1234.10 29.33 93.55 7957 2004年 1402.89 30.86 111.01 8160 2005年 1516.47 43.19 125.05 12846 2006年 1605.02 61.69 141.43 22912 2007年 1873.78 103.58 176.36 37380 2008年 2060 97.93 192.33 39032 大哥学着用谷歌吧,这样好找资料。,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旅行社19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53家;各类景区景点、参观点70多家,已经评定国家A级的有31家,其中5A级2家、4A级9家。评定星级饭店259家,其中五星级20家、四星级54家、三星级116家、二星级55家、一星级14家。共有客房39284间,床位73.76万张(08年数据) 2009年的床位找不到。 但是找到了2009年的旅游收入。 1月25日,据海南统计局最新的数据同级结果显示,去年2009年全年共有2250.33万人次国内外游客前来海南旅游观光,同比前年2008年增长9.2%。 海南省统计局同时披露,2009年海南旅游收入共实现211.72亿元,比2008年增长10.1%,收入增长比接待量增长快0.9个百分点。 据悉,过去的一年,海南各旅游酒店共接待游客1706.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其它住宿设施如家庭旅馆等共接待游客488.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旅游饭店客房年平均开房率达59.18%,虽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但联系到当年新建旅游饭店大量增加,仍能反映出海南各旅游接待单位接待量日趋火爆的局面。 重点来了! 看清楚。现在找不到09年床位数,但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大概计算出来。 2008年全年有2060万人进到海南旅游。那时共有73.76万张床。平均每张床每年接待27.92个人 2009年全年有2195.18万人,床位=2195.18/27.92=78.62万张床。 我只是大概帮你估算了一下,床位数不万全正确。我数学没及格不知道这样算对不对。反正我是综合了所以数据再加以变通,才算的出来的。帮你找资料算床位都花了我半个多钟头了。唉~累死了
采纳哦
Ⅸ 曾经是旅游的“宠儿”,为何今年的海南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倒数第三
今年的海南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倒数第三,归根到底还是局限三亚发展,而其他地区不闻名导致当地的收入排名变低。很多人去过三亚都会深刻当地的景色很美,而物价确实非一般的贵,因此消费太贵也影响了当地的收入,导致排名成为了倒数第三的情况。
三亚以高消费支撑着当地的旅游业,自然会让游客数量流失,旅游业自然也会越来越差了。
Ⅹ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