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旅游业的影响
① 春节旅游市场将持续红火吗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消费市场供应将保持平稳有序,国内外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春节旅游市场也将持续红火。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居民2018年第一季度出游意愿为83%,其中48.9%的游客选择在春节出行。综合市场预订等情况预测,全国国内旅游市场将达3.85亿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60亿元,同比增长12.5%。
节日旅游将呈现一南一北“两头热”,举家出游占主流。南下避寒、北上玩雪仍是广大游客春节出游的重要动机,以发现和探索为出游动机的游客占比达到36%,表明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追求旅游品质。
推荐地区:
1、广州+香港:推荐理由:春节的广州几乎是座空城,大家都出去旅游了,那你就有足够的理由到这里来,住宿便宜了,加上粤菜的发源地,广州有着太多太多的好吃的东西,因为人少吃饭也不用等太长时间的位置,去个香港也方便,这些难道不是去广州过春节的理由吗?广州周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肇庆1日游、开平碉楼2日游,以广州为中心,顺便去香港转一圈,体验一把香港的年味。
2、珠海+澳门:推荐理由:珠海是最合适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离澳门也只有一步之遥。春节期间,舒舒服服的在这里住上几天,过过慢生活节奏,然后有一天,一步跨到澳门,利用各娱乐场之间的免费班车,来个免车费的澳门游,在享用异域风情的葡国菜后,小赌怡情一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② 旅行过年!春节旅游会不会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我觉得是的,因为很多的家庭都会选择出去旅游,而且老一辈的人都一般呆在家里,所以在春节的时候,带她们出去看看,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
③ 过年都不能回去难道旅游业还能进行开吗谢谢l
过年都不能回去了。难道旅游业当然还是可以进行开的?因为很多的城内市都是限制本市的人员容进出的。虽然过年都不能回去了。但是自己本省或者本市的旅游业还是可以开放。虽然是开放的,但是也是限制人数的。所以虽然过年不能回去了。旅游业当然还是可以开放。在自己本省或者本市里,还是可以正常开放。所以这个是不用担心。
④ 过年旅游问题。
一、门票:
原价是145元,妈网上有100元左右的票,可惜我太迟才上妈网找票,找到后又不够时间去拿票,最终只好去广之旅买了那种要去团休处换门票的票,成人130元, 110~140公分的小孩及六十五岁以上长者半价,110公分以下的小童及七十岁以上的长者免票。
据销售小姐说,我买的那种票2月10号后就停售了,春节期间如想享受旅行社的票价就只能到指定的时间及集中地,跟团进去了。
二、交通:
现在地铁的汉溪站(希望没记错站名)有接驳公交221可到达,两者约相距几百米。
公交车如512、247、211等的总站也设在那,但这些公交车虽然在站牌上都写着去长隆欢乐世界,但实际上有部分去到香江野生动物园后就不再走了,而从香江野生动物园的门口到长隆欢乐世界的门口还是很远的,这样就会被迫要从香江野生动物园再换乘那趟接驳车到长隆,我就是上当中的一个,以致从洛溪十点钟上的车,结果将近十一点才到那,气啊!所以大家上车前一定要问清是否到达长隆欢乐世界的门口。
三、设施情况:
那里的设施挺多的,适合大人玩的从白虎街的左手边进,适合小孩玩的从白虎街的右手边进,根据地图的标识有三十多个吧,设有身高限制,分为90公分以下、110公分以下、140公分以下等。有些设施就算小孩未够规定身高也可在大人陪同下玩。
我女儿身高110公分以下,除了十个左右特激的设施外(如十环过山车、摩托车过山车、U型滑板等),基本大部分设施都可以玩,如孩子超过90公分的家长们不用担心没有适合孩子的设施,加上排队的时间,一天也未必可以把适合他们的设施玩遍。
如是90公分以下的小朋友可以考虑去那个室内游乐院,里面的环境还不错,就是空调温度低了点。
我去的时候可能是为春节做准备,部分设施因保养停开,即将新开的4D影院、大摆锤等,约有四个项目吧,还在赶工。
四、餐饮
饮料6元/瓶、汽水8元/杯、肠仔6元/条、鱼旦5元/串、羊肉串10元/3~5串、爆谷10元/杯、爆谷+汽12元、面15元/碗,有个烧春鸡+汽水的套餐好象是40多吧。只记得这么多,总的来说不便宜。
五、表演情况:
在春节期间好象有巡游表演吧。
在中心剧场有约半小时的魔术表演,欢喜的朋友要留意表演时间,我去的时候是11点半有一场,觉得还可以。
忘了是什么地方,有舞蹈表演等。
六、其他:
开放时间:10:00~19:00(春节期间不知会不会调整)。
长隆马戏场紧贴着欢乐世界,好象有种套票是欢乐世界+马戏的,具体票价不详,从欢乐世界里面有个门口可以过马戏那边,在那买马戏的门票是70元,本人觉得马戏还可以。
⑤ 春节作为节日民俗跟旅游的关系怎样更进一步
现在过节大家都喜欢去外地旅游过年,而不是像以前在家休息,就这个来说,旅游过年可以感受不同地域的春节风俗,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氛围,也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消费。
⑥ 春节旅游的看法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春节出去旅游
对于如今的白领和工薪阶层来说,工作的压力特别的大,而且他们的生活节奏也特别的快。可以说是一假难求的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所以难得的假期,他们当然想更加放松一些,所以选择春节旅游。 如果春节在家里准备年货过年,还需要串门拜年等等,加在一起花的钱,也够旅游的花销了。而且旅游是一种潮流的趋势,甚至是一家人生活水平的体现,所以为了这样的原因,也有很多人宁愿旅游,也不在家里过年 。 还有可能就是因为个人的原因,不愿意回家过年,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甚至出现有家难回的情况时,就是有一些年轻人选择用旅游的方式度过自己的春节假期,毕竟这样的七天假期难得,已经足够他们出国旅游了,而且可以有无数的具体选择。
⑦ 对于利用春节假期去旅游,传统习俗被淡忘你有什么看法
首先确认,春节是全体华人最重要的节日。具体到你说的情况,个人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节日有些新的改变,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什么都需要与时俱进嘛。
⑧ 春节时旅游是什么体会
为满足中国游客在海外欢度春节的需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中国年”主题系列旅游产品,真是带上家人看世界,全球迎来中国周。
⑨ 春节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产生背景
春节期间,人群、金融、物资、信息、艺术的大规模流动,带动了文化、商业、交通、旅游、电信、金融、餐饮各行各业全面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春节经济”。过年是人们一 春节经济新亮点年消费的集中体现。尽管现在大家不可能等到新年才有新衣穿、才有美食享用,但置办年货、孝敬长辈、关爱晚辈,依然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节日传统。
社会学者指出,春节是中国古老而又富有文化内涵、极具生命力的节日,同时也是最能带动社会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节日。当传统习俗日益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时,这春节的“旧瓶”便不断续上了时尚的“新酒”。
随着新兴消费观念的不断涌现,春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更是一个拉动市场经济动力的“快门”,人们开始从传统的节日忙碌转向新的庆贺潮流;从“过年就是年夜饭”转向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从“过年买件新衣服”转向整个市场“春节经济”的诞生与拉动。“春节经济”为老百姓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产生原因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为什么只红火过年有春节能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并由民俗文化而衍生出一种繁荣的经济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各行各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春节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产业化运作,开发出了各种节日产品和服务,客观上形成了以春节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面向全国人民、体现欢乐祥和及团圆和谐的主题、涉及多种产业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不仅有上游产品,也有中游、下游产品;不仅有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有众多非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链不仅从城市扩张到广大乡村,而且扩张到全球有华人的地方。
根本内因
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春节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根本内因。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春节始终突出了欢乐祥和、团圆和谐的主题。春节顺应了大自然季节变化的规律,迎合了炎黄子孙崇尚的“和而不同”理念,其文化内涵深深熔铸中华民族的记忆,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持续打造春节产业链的不竭动力,并推动春节从古到今,生生不息。
关键因素
产业化运作是春节经济得以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年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经受时代风雨的侵蚀和历史的大浪淘沙,要想保持和延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必须 商业春节具有将非物质的年节文化物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产品的本领,即围绕年节文化进行产业化运作,开发出标志性品牌产品。我国早就创造性地开发出了鞭炮、彩灯、春联、年画、贺卡、年糕、香火等标志性的“年货”,后来更开发出具有春节喜庆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工艺、旅游等门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了产业链,从而使春节风俗有了标志性物化产品。非物质文化形态衍生出物质个体,其生命的延续就有了产业支撑。
创新开发是春节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的重要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的需求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对春节服务及各种“年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改革创新传统“年货”,使其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融入现代市场;另一方面要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当代高新技术,生产新的“年货”。如将传统的登门或当面拜年的方式改为用电话、手机和电脑等现代科技设备互相拜年,贺岁电影、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等现代文化欣赏和服务方式丰富了人们的春节娱乐生活,现代化的交通、餐饮、旅游、服务设施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春节服务能力、水平和效益,使古老的春节更加充满了生命力、影响力和无穷的魅力。
在中国年节文化的百花园中,春节这枝 “花”无疑是开得最绚丽夺目的。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憧憬,而且给保护和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打造中国品牌文化产品和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启示。
产生文化网络创意
网络春节新意多多
早在虎年春节前,互联网就已经为老百姓过年“忙上忙下”,“出谋划策”。春节期间,更有大量网民在网络上流连忘返,发动大家的智慧,共同创新贺岁过节的新方式。
过年前夕,由于大批网民蜂拥上网购置年货,“春节经济”在互联网上已经提前“井喷”。据悉,国内最大网上购物网站淘宝网,一月份的年货交易额从上年的2.8亿元人民币跃升到10亿元。
“节前网购年货,省下不少真金白银;大年三十给亲戚朋友发网络贺卡,送网上礼品,有趣又经济”。网友孙先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网上过年“省钱”又好玩。
春节期间,孙先生除了跟家人吃饭,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跟朋友在网上晒春节记忆,交流过年新玩法,装饰自己的春节版网络博客等上面,所有的春节乐趣都被“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名目繁多的网络春晚、山寨春晚也在虎年新春给了人们以新鲜方式过年的更多选择。
“往年除夕夜,我都是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今年回不去,就打算和拼年夜饭的网友们在网上看看山寨春晚,感觉更Fasion些。”在上海一家IT公司工作的刘先生认为,网络给了我们过年新“口味”的新选择。
有人也在虎年新春向网友们发起了“不回家,就一起网络过大年”的号召,迅速引来了众多网友响应,他们纷纷“跟帖”,把和过年有关的资讯、美食、图片、视频统统放到网上,将这个帖子变成了一个以“中国春节”为主题的视觉盛宴,网友们也在分享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浓浓滋味。
“消费文化的改变,总是能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唐朱昌指出,网络过年体现了网络经济已经越来越被认可,尤其是网络消费是一种节约时间、节约成本的体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
⑩ 春节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
春节旅游是原来三个黄金周中最淡的一个,因为中国人更注重春节的团圆气氛,加上气候不是很稳定,所以有点平淡。不要看媒体的宣传,我在这个行业体会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