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投入
『壹』 海南旅游业开始转型升级了吗
据报道,日前海南省发改委称,今年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工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专房地产税收属总额占地方税收比例双双超过50%,2017年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16.67亿元,同比增长24.0%,居各行业之首。
一位海口地产从业人员透露,早期海口是粗放型的卖地增收模式,现在政府更倾向于出让配建产业的地块,以前的配建产业,开发商多数还是先建住宅卖房,很多承诺的写字楼都不了了之,现在海口市政府已明确规定必须先建完产业配套,才能建住宅。
同时,海南还在通过商业开发激活旅游业红利,去年以来海口、三亚等十余个市县吸引了一大批旅游投资项目,海南省去年全年签约旅游项目58个,签约金额1551亿元,海南省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6023.59万人次。
『贰』 2008年海南旅游业发展情况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008年海南旅游业发展情况
2008年海南旅游业克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暂停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平稳增长,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2060万人次、增长10%,旅游总收入185亿元、增长8%。
近年来,海南省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到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旅游景区、参观点69家,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08年,中共海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国务院在2008年4月已函复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海南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试验,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海南发展旅游业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国务院复函还批准海南省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四市各开办一家市内免税商店,以方便国际游客旅游购物。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通过确立和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海南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把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省旅游行业已拥有国内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资源、环境、政策和法律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海南省将在2018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到时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国际基本接轨,旅游服务基本达到国际水准,实现海南旅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高,而到2028年,海南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旅游产品达到国际水准,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现代服务业等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综合环境能满足中外游客的各种需求,成为国际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
中国投资网 2009-2012年海南旅游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叁』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肆』 请根据国家将海南岛打造成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分析未来海南岛经济的发展前景
我住在海南岛 对于风土人情比较了解 海南虽然是打造旅游岛 但是海南本地人的生活习惯有点不上台面 但是由于香港人管理 那么会按照地域性划分369等 有钱人花红酒绿 当然 随着赛马和服务业的兴起 海南势必会开放很多政策 那么由于这些政策的推动海南早晚要成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前景非常广阔 企业在这里享受税收政策 博懊亚洲论坛投资者络绎不决 再加上海南岛美丽的景色 无不让人认为这里是天上人间 所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伍』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要详细一些,最好有数据支持这观点)
我就是做海南旅游专线地接社的.希望以下的对您有帮助
衣:外出旅行衣裤不宜过宽大或过窄小,以免影响走路。海南由于有时温差较大,除了带上随身的换洗衣服外,最好带一件夹衣,冬季也可带上泳衣。旅游不宜穿化纤一类的汗衫、内衣、内裤,由于其透气性差出汗后易粘贴在身上,很不舒服,并容易刺激皮肤,引发多种皮肤病。
夏季到海南不宜穿颜色较深的衣服,从吸收辐射热由弱到强的顺序是:白、土黄、米灰、绿、红、青、黑。夏季到海南旅游应带上草帽或白色遮阳帽和防晒油。海南经常遇上雨天,另需备带较方便的雨衣或折叠式雨伞。
食:饮水宜量少多次。随身带些饼干、糕点、防止途中无法就餐,但必须禁止暴饮暴食。饮茶不宜过多、过浓。少量饮酒可促进血流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住:住下后及时淋浴、更换衣服、按摩、放松一下肌肉,消除疲劳。夏天不宜在风大的地方久留,否则易引起感冒或关节痛,同时要保证足够的睡眠。
行: 旅游穿鞋要轻便,透气、防滑。忌穿新皮鞋、硬底鞋、高跟鞋。路途勿爬车、跳车,车未停稳勿抢上抢下;乘车时,头手勿伸出窗外,应随时抓住扶手。
出游装备:
第一:准备好行装。
早些拟出一个单子,写出要带的东西,可以避免出发前临时忙乱。如身份证、手机、适量的钱等。最好不要带上宜燃宜爆和小刀等物品,因为不能随身带上飞机。
第二:带好必备的药品。
如:感冒药、乘晕宁、创可帖等。
第三: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和规矩。
到海南,有特色的的纪念品不少,但是流动商贩的商品,如果不是很想买,最好是不要随便还价。旅游区情况较复杂,晚上不宜单独行动。较便宜的车不要随便乘座、不要贪图便宜,到一些不正规的场所参与娱乐活动。为了安全起见,不要私自下海游泳。
第四:拿一张酒店的卡片,记住导游的电话、旅游车的车牌号。
如果迷路,卡片上有酒店的地址、联系电话,您可给司机看,或打电话联系导游,立刻就可化险为夷。
第五:了解酒店房间里的付费情况。
酒店里的东西哪些可用,哪些东西不可用,最好先请导游帮忙问好。房间里有些电视节目看了是要收费的,冰箱里的东西用过后多数需要付款的。
第六:贵重物品放总台保险柜
『陆』 海南岛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有多大影响(需要具体数据)
建省办经济特区17年来,海南旅游业从一个哇哇待哺的幼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优势“朝阳”产业。初步测算,2004年,全省旅游业直接创造或通过传导链间接创造的增加值为86.80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11.0%。其中,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增加值为48.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3%,对GDP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6%上升至6.2%。2004年,全省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11.01亿元,比1987年增长96.4倍,年均增长30.9%。其中,境外旅游收入6.77亿元,比1987年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7.9%;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增长141.8倍,年均递增33.3%。旅游业增加值率为42.5%,比上年提高2.17百分点。
初步测算,2004年旅游业通过传导链影响关联产业间接创造增加值为37.96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4.8%。按旅游业每收入1元间接影响关联行业增收4.3元和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间接带动关联行业增加4.5个就业岗位的研究资料测算,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由此影响关联行业实现总收入477.34亿元,比1987年增长96.7倍,平均每年增长30.9%。2002年,全省旅游企业从业人员6.58万人,带动关联产业就业23.03万人,传导影响社会劳动就业29.61万人。旅游产业传导链进一步拉长。
『柒』 政府在海南旅游业发展应当什么角色
要资源, 也是成功开发旅游的最主要条件。 每刻都在变化 , 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也在变 “空中花园”、“绞杀”、“独木成林”、等等。海南还有 6 3 0 多种的珍稀特有的热带 化, 进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开发模式和使 植物, 其中桫椤、海南桫椤、白桫椤、大羽桫用方式及建设规模等都和生态旅游资源评 1 .2 . 3 原始性和和谐性 生态旅游资源椤、坡垒、海南粗榧、母生、子京、花梨、野荔 ,同时生态旅游资 是大自然孕育而成的 , 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枝、见血封喉、青皮 、海南苏铁等被誉为热 浑然天成 , 没有任何的人工修饰的最原始 源评价的高低对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起 林“十三太保 ”, 更是著名的野生植物 带雨到指引作用。因此, 研究海南生态旅游的可 生态资源 。不论是清水秀的山地森林生态 海南山地热带雨林区内的植物种类繁 , 是能让其发展振兴的重要 持续发展策略多,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 , 天然植被有明显的系统 , 还是一望无际的荒漠都是原始自然方式之一。 , 到处还充满了各种奇特的 热带垂直地带性 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地球上的 。如 , 热带雨林的板根 、根抱石、“几雨林景观生物和环境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形 代同堂”、“雨林屏风”、“空中花园”、 “绞杀”、成。地球只有一个, 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 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冷血“独木成林”、老茎生花等等。还有 , 因此人类应遵循生 生态资源也是有限的1 . 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所谓旅游资源指杀手”见血封喉“, 四大南药”的益智、 态学规律 , 建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系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统。可顺应自然而建的或者在天人合一等 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 、文化客观 思想指导下建造生态系统 , 实现人与自然 的和谐。 植物寿星”龙血树等。 巴戟天、砂仁、槟榔“, 事物, 它们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捌』 海南旅游业竞争状况
一、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海南旅游接待能力的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一)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接待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入水平,是判断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量化指标。2004年海南接待游客1402.88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372.02万人次,占全部来琼游客总数的 97.8 %;接待海外旅游者 30.8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2%。200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1.01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04.24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9%。 (二)旅游产业规模。 由于看好海南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社会各方面对海南旅游业关注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加,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海南省从事旅游经营的法人企业有 845家,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7.78 %;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主营业务收入38.31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4.94 %;资产总额196.49亿元,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8 %。其中,全省住宿业单位604家, 客房总数50334间;床位103305张。住宿业中旅游饭店296家,客房总数37119间,床位78705张。旅游饭店就业人员31297 人,资产总额116.10亿元。旅行社184家,旅行社就业人员2729人,资产总额13.65亿元。旅游经营企业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8家,占旅游企业总数的 23.4%;私营企业 275 家,占32.5%;外国和港澳台企业71家,占8.4%;有限责任公司137家,集体企业55家,股份合作22家,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分别是22家、45 家和20家。这表明,海南的旅游企业中私营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 (三)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省不仅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步整合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精心营造旅游热点,突出发展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节庆活动等能充分体现海南自然、文化历史特色的各种专项旅游产品,有效提升了旅游产品竞争力。一些特色旅游项目在国内已有一定影响,取得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如南山文化旅游区,是集海南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旅游观光景区;以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代表的一批建筑风格各异的度假休闲酒店群落成了国内游客冬季避寒的首选度假之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海南会议旅游的兴起和会议层次的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包括台达、亚龙湾、博鳌在内的省内16家各具特色的海滨型、山地型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密度在国内省市中名列前茅。景区(景点)的建设明显加快,目前全省共有49处景区(景点),其中天涯海角、南山旅游区等7处景区(景点)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点)。与此同时,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尤其是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旅游点的可进入性显著增强,在交通、通讯、水电供应等方面,基本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国内外游客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设施供给体系。海口、三亚等五个城市也因此而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四)旅游法律和产业政策。 旅游法制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1992年,海南省旅游局组织制定了《海南省旅游规划大纲》;1995年,海南率先在全国推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8年,海南省再次修订《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和出台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管理规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目前也已获得通过。与此同时,为加快开发海南的旅游度假资源,国家还赋予海南许多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海南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参加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可以在15天内免签证;国家还特许海南省拥有国际三、四、五类航权开放政策。所有这些法律和政策措施奠定了海南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海南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看,由于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也不是一般的第三产业,而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宽、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旅游消费直接投向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部门,而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发展,进而还能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素质提升的作用。2004年海南旅游增加值48.84亿元,占全省GDP的6.0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 其次,从旅游产业的波及和连带效益上看,海南发展旅游业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作为先导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旅游业的效益不仅表现在旅游收入上,还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投入开发,可以带动一定范围内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例如,海南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作用在这几年表现得相当明显。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国内游客利用黄金周旅游期间在三亚和海口等地购置房产,从而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旅游房地产已逐步成为海南房地产业在国内促销的品牌和优势。 第三,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看,由于旅游业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2004年全省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人员49325人,占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8.64 %。由于旅游业的带动性强,许多相关产业都可以借助于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而活跃,开拓消费领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地方就业的主渠道。 此外,旅游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所需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资金投入不大,成效较快,适于文化技术相对落后、资金缺乏而又急于摆脱困境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与外界进行人员、信息、技术及资金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带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其他经济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对于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西部边远山区,能够直接起到帮贫解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旅游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与衰弱,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影响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