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古田旅游攻略
⑴ 古田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翠屏湖,湖心岛,
⑵ 宁德市古田县习俗
生活习俗
一、服饰
首饰清末至解放前,女人头上装饰品有银扁巴、银簪、银花、绸花,项上挂的有银项链,胸前别的有银胸花、绸胸花,手上戴的有银戒指、银手镯。足踝处带银脚镯。富贵人家的女人带金质装饰品。解放初到70年代,崇俭尚朴,女人多不穿耳,不戴饰品。80年代后,城区女青年巧扮靓妆,从头至脚戴金、银、珠、玉的饰品者不鲜见。
二、饮食
古田人三餐以大米为主,早餐吃粥,午、晚餐吃干饭。解放前农村,尤其是大东一带,多吃蕃薯米,佐以咸鱼、腌菜。农忙季节傍晚时分另加粥、面、糕等点心。1960年前后,食粮短缺,以野菜、野果充食。80年代后,主食趋向多样化,常间以水饺、面条、粉干、春卷等。市民饮食注重营养,肉、鱼、蛋供售日多,新菜、野菜受青睐。
三、居住
古田因地域条件不同,居住各有差异(详见《城乡建设志》),宗族姓氏居集一地,住房注重选址朝向,有“座北朝南,住家安闲”之说。入宅要择吉日时辰,主事人率家属及亲友,取火种,举火燎,参与者各提用红纸条贴着的家具、农具、家畜,沿途放炮入宅。新灶进火后,随即布置堂屋,备茶果,接待观众。晚设扶扇酒,或称扇下酒,席上必供糕、包两盘。前来祝贺亲友必以糕盐赠送,“糕”与“高”谐音,盐有咸味,“咸”与方言“高”谐音,同时赠送贺联贺仪及炉、瓶、灯等用品。兄弟分家,请其舅父为“中间人”,住房按伯仲叔季排行分配左右前后居室。
四、行旅
旧时,“古田万峰摩天,乱石激水,不通舟车”;“鸟道穿云入,征夫叹路遥”。为求平安,出门要翻历书,择吉日;临行相别必说“慢慢行”、“行好”、“顺路”等语,以嘱小心走路为要。境内逢川有桥,过岭见亭,桥亭多有瓦顶、坐板,便于行人“歇气”。官绅出门坐轿,寻常人家多为穿草鞋或便鞋步行,挑担者驻杖不离手,以作支撑助力之用。走远道,备有草包饭,或在路边摊吃红早米粥,以增加走路体力。民国25年(1936年)古谷公路通车,始有少数人乘汽车而行。解放后,交通事业发展,乘车者日多。60~70年代,时尚自行车。80年代后,摩托车风靡城乡。
五、礼节
问询语熟人见面时,素来以相互问安并抱拳作揖以示尊重,同时笑脸询问:“饭吃未?”或问:“去哪里?”,解放后抱拳作揖之礼改为握手,其他照旧。有客来家,先请坐,然后奉茶敬烟,叙谈毕送至大门外鞠躬,并说“慢慢行”、“下回再来”等语。
给红包家长带小孩子首次到人家里玩,那家的老者要包红包,用青和白的緕线捆扎后送给小孩子,并说些祝福语。
作客首次去亲友家作客,亲友必煮1碗粉干蛋(现在只煮两个荷包蛋,省去粉干)给客人吃。“蛋”,古田人叫“太平”,盖“蛋”与古田方言“乱”谐音,故反“乱”之意称“蛋”为“太平”,旨在愿望太平无事,四季平安。
“莛(ting)茶”女人走访亲友家,除吃粉干蛋外,亲友家左邻右舍的主妇要备办炒黄豆、炒花生、毕蒲(玉米或术米谷在锅里爆炒而成),杨梅干、柿丸等七八碟干点,放在茶盘上,奉送来访的女客,俗称“莛茶”。
六、称谓
一般称谓年青人对年长的男性称哥、叔、伯、大伯、老伯、老公公;对女性则以大姐、嫂、姑、姨、大姆、老姆、老婆婆称之。有的称呼加前缀,以示亲昵,如阿公、阿爸、阿妈、阿哥、阿弟、阿姐、阿妹等。
青年男女结婚后,称对方的亲人,本身都要比同辈的降一辈分,如男的称女方的叔父为叔翁,伯父为伯翁,女的称男的为伯、姆、婶、姑等。
特殊称谓下辈对其直系亲属的上辈有特称,如称父方言叫为“郎罢”,推其源可能是“侬爸”的变意,因古田方言“郎罢”和“侬爸”谐音,称母为“奴奶”,称祖父为“公”,称祖母为“仁”(古田方言念yin),称叔为“家”。
七、建筑习俗
解放后,建筑惯例随人事之变,摆脱阴阳五行信仰习俗,但亦设宴款待前来祝贺之亲友。
建桥择黄道吉日动工,桥梁竣工后设祭桥头,长者及造桥董事为先,众人随后,依次从桥上走过,并设宴庆祝和酬谢建桥工匠和民工。
建墓事先请风水先生选定墓址方位,后择吉日,做墓坯和左右阴宅。有钱人家用条石砌成墓坪,面积10多平方米,砖石砌墓面,完工后设酒席款待工匠和亲友。
砌灶俗称涂灶,择吉日良辰动工,以粉干蛋为点心款待师傅,并在灶腹内安放瓷罐,内装铜钱、五谷、竹钉等物,以求五谷丰登,财丁两旺。完工后升火爆米花,以示大发吉庆。设酒席宴请师傅和亲友,亲友送红烛、鞭炮、糕、盐、花生以及碗筷等厨具,表示祝福和庆贺。
⑶ 宁德古田翠屏湖
景区门票62元;进入景区必须坐船,船票35元,六人起开船。
翠屏湖回位于古田县城东郊,翠屏湖距城关答3公里,翠屏湖属亚热带气候,翠屏湖中烟波浩淼,空气清新,四季如春,翠屏湖水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翠屏湖蓄水量为6.41亿立方米,水质碧澄(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十六个大小岛屿,隔水相峙,沿翠屏湖有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内外公认的"顺天圣母"陈靖姑祖庙临水宫。
⑷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有什么好吃和好玩的
古田的新都会啊,就在福建古田食用菌市场旁边,沙县小吃也很好
吃
⑸ 古田县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地势以东、西两侧向中部古田溪和古田水库倾斜。古田县境内山峦起伏,岭谷相间,山、丘、岗、垅、盆谷、河谷错综复杂。石塔山雄踞西北部,天湖山绵亘于北东部,土满山纵贯中部,形成西部、中部、北部高地和东西两大谷地。自西向东依次为:西溪、旧镇中山山地,平湖、湖滨、松吉古田溪谷地,炭洋、张洋、昆山中山地,鹤塘、杉洋霍口溪谷地。呈两高两低地势特点。闽江沿西南部急剧下切,江畔溪流多挟涧悬瀑。其出口处在水口镇的渡口,海拔仅10米,为古田县地势最低点。古田全境相对海拔高差1613.5米,河道比降大,水流急,蕴存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干旱
古田境内几乎每年都有干旱,尤以夏秋旱严重,持续时间长,干旱的中心地带是黄田镇,其次是松吉、吉巷等乡。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六年,三都、松峰一带大旱,田禾绝收。解放后旱情发生的频率,平均每四年一大旱。1953~1982年,发生春旱的有9年,夏旱的17年,秋旱的14年,春、夏、秋都出现旱情的有1963、1967、1971、1977年。旱情持续50天以上的特大旱年有1953、1964、1967、1977年;持续41天以上的大旱年有1962、1975年;持续20天以上的中度旱年有1961、1968、1972、1982年。旱情尤为严重的是1953年与1967年。1953年连晴日数达70天,不少溪涧断流,山泉干涸,禾苗枯萎。莪洋、松吉、大桥、大甲等地早稻瘪粒,晚稻无法插秧,粮食遭到重大损失。1967年,从春季到秋季连续三旱,田地龟裂,池塘干涸,病虫害发生,全县早季作物比1960年歉收150多吨。
洪涝
古田洪涝主要发生在5~6月的梅雨季节和7~9月的台风雷阵雨季。由于暴雨来势猛,强度大,加上山区地势复杂,河道狭窄,一时倾泻不及,则造成低洼谷地山洪暴发之害。黄田、水口的闽江沿岸是主要受灾区,其次是古田人工湖低洼地和主要溪流沿岸。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大洪涝有宋绍熙二年(1191年)四~五月,霖雨成灾,1300余户民居被淹。宋嘉泰二年(1202年),发大水,淹没庐舍甚多,溺死数百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发生水灾,继又流行瘟疫,死者甚众。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发生洪涝8次,受灾地区多在县城(旧城)、黄田、水口及小东一带,城垣被淹,冲毁紫桥、文治门、民舍,人畜死伤甚多。1953年7月18日起连续暴雨,20日晨6时山洪暴发,县城被淹,水位深处4.7米,浅者2~2.5米。受,地处闽江中下游的水口最高水位达32.34米,超过警戒线12.34米,水口、莪洋、湾口、黄田大部分稻田被淹,黄田村边百年榕树被冲倒。70年代2次特大水灾,全县71个大队受灾,死2人,损失粮食2185吨,毁坏水利146条,桥梁36座。80年代2次暴雨,降雨量均在137.3毫米以上,大甲、卓洋、大桥、平湖、凤埔等9个乡镇80个自然村受灾,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台风
台风过境多在夏秋季节,当台风在本省或毗邻省登陆时,对境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中部、北部、西北部高山地区受台风影响时,风力普遍在11级左右,闽江沿岸平均在10级左右,其它地方风力在8级以下。1961年9月12日至31日,连续3次台风袭击境内,农作物受灾2.8万多亩,损失稻谷7.5万吨,毁坏桥梁24座,死1人,伤34人。1962年13、14号台风间隔时间短,接踵影响县内,大东地带风力在10级以上,12小时雨量达150毫米,持续时间长,引起山洪暴发,水位超过警戒线。该次台风是宣统元年(1909年)以来,50多年间最大的一次。1990年9月8日凌晨,18号台风袭击境内,大甲、杉洋等10个乡镇181个村21843户、91051人受灾,死亡6人,伤23人,直接经济损失3023万元。
冰雹
古田冰雹常发生在春夏或夏秋之间并伴有狂风暴雨和雷击。移动路径有二条,其一从南平、建瓯交界处进入,经凤都乡、城关向泮洋乡方向移去,或向黄田镇方向移动;其二由屏南县进入,经卓洋乡、鹤塘乡的下三口一带向东南方向移去。主要受灾区在县西北部与北部山地,降雹最多年份达5~6次,绝大多数的年份降雹3~4次,个别年份虽然没有明显冰雹,但也有似冰粒大小的小雹。降雹时间常见于3~5月初及白露节气前后的午后到傍晚,冰雹的直径一般2~3厘米,最大的有柚子大,持续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最长达半小时,一般积雹深度几厘米,最大的可填满小水沟,10~12小时方可溶化。清代2次雹灾,雹大如杯,民屋、农产、牛羊遭受损失甚大。1956年雹灾是历史上较大的一次,最大冰雹重2.5公斤,炸毁房屋100多座,炸伤牛30多头,小麦90%绝收,早稻苗40多亩、种子14吨、大豆3515亩、油菜443亩受毁。60年代,在平湖、吉巷、大甲、大桥、泮洋、凤都等公社发生雹灾3次,降雹持续半小时,平湖地带冰雹大的有柚子大,小的如同鸡蛋。70~80年代3次雹灾,其中一次地面积雹10厘米,全县14个乡镇均受灾,死1人,伤6人,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地震
境内有文字记载的若干次地震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一月地大震。清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初一日早晨地震。光绪二年(1876年)五月十一日南乡花山地震,暴风狂雨,山崩,民舍倒塌,男女死亡43人,有1人被风飘至3里外始落地。民国五年(1916年)2月15日地震。民国七年(1918年)2月11日巳初,地震1分钟。1973年7月20日发生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6°48′,东经118°36′,在古田凤埔上坑村西部,震级3.0级。1973年10月13日发生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6°48′,东经119°06′,在古田杉洋西南、鹤塘南部,震级2.2级。
2008年3月6日21时3分和57分,福建宁德古田分别发生4.1级和4.6级地震,最大地震烈度为6度。
⑹ 宁德古田县经济怎样
一般,只是古田人在外面好像比较喜欢吹,我是古田的,算还好的县城了,从食用菌之乡到现在的食用菌之都 - -,只是交通太差,如果交通好了古田的经济肯定就上去了!!
⑺ 福建古田周边有什么旅游景点
古田翠屏湖位于县城东郊,距城关3公里,属亚热带气候,湖中烟波浩淼,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水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蓄水量为6.41亿立方米,水质碧澄(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十六个大小岛屿,隔水相峙,沿湖有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海内外公认的"顺天圣母"陈靖姑祖庙临水宫。湖畔有千年古刹、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法师-地极乐寺。湖中有群鹭翔栖被誉为"爱情之岛"的白鹭岛。还有湖心岛上欧美风格的别墅,是人们度假、疗养的好去处。仙爷庙、弥勒寺、天皇寺、极乐喷泉、深藏在山腹中迷宫般的地下发电厂等景点,风格各异,特色显著,每年引来众多的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地区的客人来此朝圣、旅游和观光。
翠屏湖即古田人工湖,位于古田城东郊,即建于1958年的古田溪水库,为全省最大貌一新的人工湖,因其在翠屏山下而得名,面积为37.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6亿多立方米,湖内分布着24个自然岛,岛上种植四时佳果、花木扶疏,风景秀丽,有“胜似太湖”之美誉。
翠屏湖于古田县境内。古田历史上是福州“十邑”之一,距福州仅一百公里出头,现归宁德地区管辖。古田县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但其现在的县城却只有四十几年历史。原来,五十年代,出于战备的需要,中国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古田建成了第一个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厂,电厂大坝蓄水后,古田老城除城区山顶上英国传教士建的一座别墅外全部淹没于水下,形成一个人工湖,取名“翠屏湖”。古田新县城则是在老城附近另择址兴建的。
出古田县城东行三公里,烟波浩渺的翠屏湖便出现在眼前。翠屏湖水域面积三十七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两倍半,船行湖面,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清澈可人。据导游介绍,翠屏湖地处人烟较少的山区,几无污染,加上湖区周围植被保护良好,没有水土流失发生,湖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当年英国传教士建别墅的山头如今成了翠屏湖的核心景点——湖心岛,从码头乘游船约二十分钟就可到达。岛上的欧式别墅建于一八九八年,灰砖青瓦,临水而立,建筑物保存完好,现被辟为“翠屏湖度假村”。湖心岛四周芳草凄凄,是垂钓、烧烤的好地方,岛上果树、竹木茂盛,颇有田园风格的小木屋点缀其间,令人流连忘返。翠屏湖系山中之湖,从湖中望山,东南向的文笔峰,西北向的五华峰和东北向的羊角峰,形成三峰鼎立,为湖光山色之奇观。湖中岛屿隔水相峙,有的绿树成荫,花草扶疏;有的果园如林,茶山铺翠;泛舟其间,如入桃源胜境。是旅游、疗养、度假、避暑的理想之地。
翠屏湖内共有大小岛屿三十六个,最有灵气的当属“白鹭岛”。“白鹭岛”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树木分外茂密,每年四至十月,都有数以千计的白鹭、灰鹭在岛上栖息、繁殖,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翠屏湖不仅自然景观秀美,更有众多宗教、人文景点散落湖滨,如弥勒寺、天王寺、仙爷楼、四忠祠、城隍庙、极乐寺等。翠屏湖畔,有座极乐寺,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寺内有大雄宝殿、法藏经阁、斋堂等古建筑,山门“极乐寺”三字是原国府主席林森所题,,“大雄宝殿”则为圆瑛法师弟子、大书法家赵朴初所题。两旁有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园瑛法师题联“得到此中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198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极乐寺”开放后,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上海佛教协会等国内外佛教各师长老僧先后莅临参观朝圣。
⑻ 福建宁德古田的旅游景点
翠屏湖畔的明珠-古田溪山书画院
--------------------------------------------------------------------------------
五十年前,古田旧县城东北郊外两溪交汇处的沙坂高地处有座建于宋淳化二年(991)的溪山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并题匾曰“溪山第一”,曾圮于水,明清两代曾重建、重修,清代每年盛夏这里是诗人雅士吟哦之所,1952年为大水冲毁,1958年建古田溪水库,溪山书院旧址亦随之沉入湖底,人们总是念念不忘。五十年后的今天在原溪山书院不远处的翠屏湖后垅后岛建起溪山书画院,真是令人欢欣鼓舞。
从湖滨码头乘溪山号轮船航程20分钟,就可望见后垅后岛上一座巍峨耸立的主楼和卫星拱卫式的别墅群点缀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
下船后,从南朝北沿石级而上,直奔古香古色的书画院主楼,进入正门,青石门边镶嵌着朱熹手迹的对联是:碧海开龙庄,青云起雁堂。横批是溪山书画院院长江宋堂书写的“溪山书画院”五个大字,门内天井是鹅卵石铺成的。靠上厅旁的天井中有巨石,石上又现朱熹笔迹“引月”两字,上有仿朱熹笔迹“溪山第一”四个大字。
由左右两走廊可通向边厅和正厅。登数级上正厅,这是一个面积二、三百平方米的大会场,两列咖啡色桌椅有序,前面有一对高2.4米的大青花瓷花瓶,瓶上绘制着名画“清明上河图”,画面栩栩如生。大厅两旁有8间小房间,或作办公室、寝室、或作卫生间,大厅上面直通屋顶,楼上两边回廊通往8个小房间,还有曲径小梯通往三楼玲珑小房间。登楼凭栏遥望湖景,令人心旷神怡。
主楼东面是单独成座的单层“凝翠轩”,轩里有一中等会场,毗邻有厨房和玲珑的数间膳厅。
书画院不负盛名,目前其中已搜集到不少名家书画作品。在主楼大厅里有一张高1米宽5.8米的巨幅翠屏湖风景照,令人陶醉。省美协副主席、武夷画院院长张自生一张浓墨风景画和省书画院院长曾贤谋等名家联合绘制的风景图都别具一格。省文联主席许怀中题词:“溪山尽画图”;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济谋题词:“艺海游龙”都引人注目。我县书画家在其中也大显身手,全国优秀中学美术教师朱大鹏绘的高80公分、宽1.2米“旧县城全景图”,再现被淹的旧城景观,令人目不忍离。古田一中教师刘春宵绘画“单荷图”很引人欣赏,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年书法家杨安细在凝翠轩门前题联:“临风对月常得乐,把盏吟诗尽抒怀”。别具一格。
走下主楼,浏览了拱卫在下方的六座别墅群,每座临湖,规格统一,占地近100平方米,含地下室各共四层,从二层至四层各有一间会客厅,共有8个房间,各座别墅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各有不同分工,如2号房为“美容足浴室”、3号房为“休闲酒吧”、5号房为“水上运动服务室”、6号房为“茶吧棋牌室”,它们各司其职,各有相应设施,如5号房由于开展水上运动需要,备有脚踏船、橡皮船、平板船、浮排、还有100多号存衣柜,足可供游客尽情水上娱乐。
游书画院眼福不浅,听院长介绍艰苦创业建院的过程更动人心弦。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宣传部、文化局等单位,旨在不断加强全县文化建设氛围,敢于白手起家筹建溪山书画院。县政府拨给一块18亩山地,书画院蓝图设计出来了,缺乏建设资金,他们到处奔走,向省、市有关部门求援,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争取到资金130多万元,终于建成1200平方米的主楼。在建设过程中,精打细算,把整体装修工程,切块预算,单项包干,到源头采购材料,如市面售价每块7元的瓦片却从生产厂家以4.2元采购来。
建了主楼,再建配套的别墅房经费更难筹措了,只好发动社会能人筹资建造,采取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统一规划,建成委托书画院管理,收益分成,建每座别墅投资30多万元。终于建成六座别墅群,构成了美景如画的溪山书画院整体。
(李仕坦)
福建千岛湖”-古田翠屏湖
--------------------------------------------------------------------------------
省级风景名胜区古田翠屏湖位于福建省会福州的“后花园”古田县城东郊,距城区3公里,距福州2小时车程。1958年,国家在此兴建“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我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筑起长412米、高71米的大坝蓄水,淹没了逾千年历史的古田旧县城,形成了水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蓄水量为6.41亿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四季如春;湖面烟波浩淼,空气清新,水质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岛湖”之美誉。
20世纪60年代,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朱德、陈毅、谢觉哉、徐特立等曾先后视察游览了翠屏湖,并留下了“湖水清平波浪无,楼船并进路航迂;岛上风景明如画,池中飞欧甚款徐”的佳美诗句。沿湖有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田临水宫,系闻名海内外的“陆上女神”陈靖姑之祖殿。湖畔有千年古刹、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法师修炼地极乐寺。湖中三十六个大小岛屿隔水相峙:有群鹭翔栖被誉为“爱情之岛”的白鹭岛,建于百年前的湖心岛欧式别墅,后垄岛上富有地方特色的溪山书画院,媲美浙江千岛湖的鸟岛、蛇岛、锁岛。以及千秋洲、仙爷楼、弥勒寺、天皇寺、华岩涌泉寺、极乐喷泉、深藏在山腹中迷宫般的地下发电厂等景点,风格各异,特色显著。充满旅游情趣的湖畔垂钓,岸边篝火,炙烤湖鲜,品尝岛上佳果,园舞高歌,可谓溶古今变迁,人工天然之景于一湖,集山区幽雅,江海浩瀚之色于一地,是人们旅游休闲、疗养、度假避暑的理想去处。
目前,环翠屏湖景区的旅游公路部分路段已建成开通,由外商投资兴建的翠屏湖国际度假村、临水公园等新一批旅游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已开辟的“翠屏湖一日游”旅游线路可让您方便舒适地饱览翠屏湖美丽的湖光山色。
“陆上妈祖”陈靖姑之祖殿-古田临水宫
--------------------------------------------------------------------------------
临水宫座落在古田大桥镇中村,距县城39公里。临水宫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仿唐代宫殿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后经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分布国内外各地临水宫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水宫是祀典道教女神,海内外公认的“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宫殿。据史料记载,陈靖姑(公元767-792),生于福州下渡,其夫刘杞系古田人氏。相传陈靖姑曾赴闾山学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年方二十四就毅然施法祈雨抗旱,为民除害而殒身于古田大桥临水。死后英灵得道,成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邑人感其恩德,建殿崇祀。历代帝王加封敕赐,五代闽王赐予三十六婆官,树碑纪念;南宋淳佑年间,理宗帝追赐为“慈靖夫人”,赐额“顺懿”;清乾隆帝封赐其为“太后”。历代帝王封赐,历代重修,使临水宫成为一座巍峨壮观,瑰丽绝伦的宫殿。陈靖姑信徒数以万计,主要分布在闽浙、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地区,近年来,来到古田临水宫的朝圣者和旅游者络绎不绝。
临水宫依山建筑,红墙绿瓦,参差错落,气势恢宏;与周围层峦叠嶂遥相映照,更加雄伟壮观。全宫占地 20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正门嵌有“敕赐临水宫”匾额,山墙上有双龙戏珠,虎子尝泉等浮雕。宫内分前后左右四分殿:前殿南墙设两重仪门,越数级台阶达大院,院内存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和正厅,以精雕细刻的廊柱、雕梁、画栋、斗拱扶摇而上,形成大小藻井。正厅中间供奉着相传以陈靖姑真身所塑造的神像;左殿是太保殿;右殿塑有三十六婆官像;后殿由陈母葛夫人殿、梳妆楼、三清宫组成。临水宫周围还散存着与陈靖姑身世相关的百花桥、梳妆桥、顺天府宫、夫人潭等10多处遗迹,是人们探幽访古,游览观光的胜地。近年来,许多美、英、法、荷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港、澳、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学者、专家、游客纷纷到临水宫考察旅游。
临水宫所在地大桥镇是闽东著名侨乡,位居景色秀丽的古田翠屏湖畔,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柿丸、柰干、银耳、香菇、竹荪等名优特产品闻名于世,畅销海内外。
修茸一新的临水宫,兴建了宾客大楼等旅游设施,名宫胜地正以秀丽的新姿,优质的服务,喜迎四方嘉宾前来旅游、观光、考察。
千年古刹-古田极乐寺
--------------------------------------------------------------------------------
座落于翠屏湖畔的极乐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明天顺年间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毁于倭寇。隆庆四年(1570年)建法堂山门,天启五年(1625年)建方丈室。这里曾经是历史上"福建兵变"十九路军抵御蒋军的指挥部,1932年毁于战火,1937年经爱国高僧圆瑛法师(中国第一任佛教协会会长,古田平湖人)募缘重建。寺内有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阁、斋堂、地藏殿、方丈室和新建的圆瑛法师纪念堂等。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寺门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的“极乐寺”三字,两旁有“得到此中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对联,为圆瑛法师墨迹。大殿门顶悬挂当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极乐寺”牌匾,寺内藏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三尊佛门中罕见的古铜佛像和一尊由缅甸佛教届领袖于本世纪初赠送的白玉释加牟尼佛像,镌刻精致,保存完好。
福建十大名塔-古田吉祥寺塔
--------------------------------------------------------------------------------
位居福建十大名塔之一的古田吉祥寺塔原在旧城吉祥寺门前,1958年因建古田溪水电站蓄水库,按原形迁建于新城松台狮公山。该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两度重修。后因雷霆震撼,塔身欹斜,民国24年雪峰寺主持圆瑛法师捐募重修。塔为实心石构,通高25米,基宽7.7米,八角9层楼阁式须弥卒底,基层八角雕有八尊武神,2-9层第层八面均设佛龛,内雕座佛,佛龛两边石雕各种花草鱼虫,飞禽走兽,造型淳厚古朴。1961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保护碑一块。1984年,省政府拨款增建八角石构护栏,保存完好。
其实古田最多的是山,最好玩的也是山,建议你邀上几个好友一起去爬爬山也不错,古田的山植被覆盖率很高,很漂亮的...
⑼ 古田县在哪
古田县有福州后花园之称,离福州不远但是山路很多,坐车去福州大概四五个小时左右,但是并不属于福州而是属于闽东宁德市。这个县的食用菌全国闻名,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
⑽ 古田县的特产
食用菌:茶树菇,香菇,白木耳,黑木耳
水果;油耐、脐橙、水蜜桃,提子
小吃:扁肉,拌面,炒面,泥鳅粉干,清汤面,牛肉丸,凉草粉干,牛肉拉面,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