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丁蜀镇旅游攻略
㈠ 怎样到宜兴丁蜀镇买到小作坊做的真的紫砂壶
到丁蜀镇本地的话,你可以直接去艺人工作室里看他们做哈,手工的抑或模具的,一目了然,也可以去了解一下紫砂矿啊,炼泥啊之类的
㈡ 宜兴市丁蜀镇的居民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本人家住宜兴市丁蜀镇。
本地的风俗习惯多了,想问哪方面的?婚嫁?饮食专?过节?属
以前的老房子在以前是黑瓦白墙,现在留下的不多了,而留下的也大多是黑瓦灰墙了,老建筑的屋顶一般是这种形状的:/\ 但现在建筑水平提高了,排水问题一解决,大多数新房都是平顶的了,而且楼房居多,建筑风格也是现代化的了。一句话,原始环境被破坏得比较严重,我建议要是想感受江南的气息,最好还是去那些被保护得较好的古镇,有名的:周庄什么的。
但我们这小河是挺多,桥也多,还是为丁蜀镇留了点江南的古典气味。
文物古迹嘛:东坡书院,想不出别的可陈伟文物古迹的了。
但宜兴的洞、竹、茶、壶很出名,来旅游的话可以去竹海(比较新的旅游景点),张公洞(如果没记错,出洞后就有紫砂壶作坊),逛个茶园什么的,还是很有意思的。
㈢ 宜兴丁蜀镇
怎么说呢,我就是这抄边人,丁蜀镇的话有个陶瓷商城,里面差不多都是卖陶瓷,不止有紫砂壶,因为我没有做过这一类的,所以并不清楚打工的情况,边打工边学习的应该是可以的,你打工的时候在店里也是可以学习到一些的,治安的话,我觉得还不错的!!!
㈣ 宜兴市丁蜀镇现在有多少个村
丁蜀镇 丁蜀镇龙溪公园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属宜兴市市区。2000年江苏省将宜兴市规划定位为“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接壤地区的商贸综合服务城市”。 丁蜀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著名阳羡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 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陶文化源远流长,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 。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陶都”。丁蜀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8年通过江苏省卫生镇考核,正式成为"江苏省卫生镇"。 丁蜀镇早在1995年就被江苏省列为对外开放工业卫星镇,目前已形成了陶瓷、纺织、机电、化工、轻工、建材、工艺品等富有地方特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流通服务业十分发达,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重要的人流、物流交汇中心。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陶瓷原料、石灰石等资源,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丁蜀镇是太湖“西走廊”上的重镇。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过境的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新(沂)长(兴)铁路和104国道使之成为沟通宁、沪、杭的交通枢纽,至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的车程均不超过2小时30分钟。河网交错,大型船队可直达上海、张家港和江阴等港口,建有集装箱码头一座,水路运输经济便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丁蜀镇--这座具有5000多年文化的历史名镇,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丁蜀镇位于宜兴市东南部。东濒太湖,南靠浙江省长兴县,西邻湖父镇,北接宜城镇、大浦镇。面积97.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788万。镇驻地建成区面积10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丁山解放路,在市政府驻地东南10千米处,邮编:214221。 由丁山、蜀山、汤渡三处合并而成,取前二者首字得名。1956年成立丁蜀镇,1959年1月成立丁蜀公社,1959年5月,仍改为丁蜀镇,1986年周墅乡并入,1992年川埠乡并入,2004年伏东镇并入。 2005年,全镇辖定溪、双桥、尹家、西望、蜀山、通蜀、芳溪、三洞桥、周墅、塍里、建新、任墅、红卫、赵庄、蒋笠、上坝、凰川、前龙、大港、兰山、洑东、陶渊、川埠、查林、洛涧、潜洛、头阳、紫砂28个村和蜀北、航运、南河、蠡墅、湖渎、丁山、解放、西庄、东山前、化新、张边、鑫圩、丁南、公园路、彩陶、南山、龙溪、画溪、汤渡、潘南20个社区(其中,川埠、查林、洛涧、潜洛、头阳、紫砂6个村实际由环科园管理)。 2006年,宜兴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环科园下属部分行政村的管理权属,将川埠村、查林村、洛涧村、潜洛村、头阳村、紫砂村等6个行政村成建制划归丁蜀镇管理。 [编辑本段]文化概况: 丁蜀镇,地处宜兴最南端,南与浙江省接壤,东靠太湖,依山傍水,中部一马平川,交通便利,是宜兴的人口大镇、工业重镇、历史文化特色镇和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丁蜀镇工业区经过几轮乡镇合并,现在的丁蜀镇由原丁蜀镇、周墅乡、川埠乡、洑东镇和大浦镇组成。面积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3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山、林、竹、茶、陶俱佳,是环太湖旅游圈和阳羡风景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丁蜀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 丁蜀的历史源于陶瓷,兴于陶瓷。丁蜀的制陶历史可上溯到6000多年以前,悠久的陶瓷历史,积淀了丁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紫砂文化,独步千年,更是丁蜀陶都立足于世界文化殿堂无可替代的文化标志,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由于陶瓷的兴旺,丁蜀很早就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奠定了较好的工商业基础,现在的丁蜀秉承历史和自然赋予的独厚优势,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经济、社会、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已经初步显示出小康社会的现实模样,正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奋勇迈进。 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于2006年7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涵盖高档陶瓷区、韩资集聚区、高新产业区三个部分,是特色鲜明的陶瓷主题园区、新兴产业汇集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将在大力发展高端陶瓷产业、形成完整陶瓷产业体系的同时,着力发展机械、电子、环保、生物、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并大力发展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使园区成为一流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苏省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原名江苏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丁蜀太湖西岸,始建于1997年,总面积1.8万亩。园区是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成员、江苏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重点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无锡(宜兴)台商投资农业园”核心区。2007年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评为“中国十佳观光农业示范区”。园区依托太湖西岸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土壤优势、气候优势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并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精致蔬菜、农业观光、休闲渔业、优质稻米、生态茶果、加工贸易特色产业,建设太湖农业会展培训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投资农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企业化、产业产品特色化、产业导向外向化,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扩大外贸出口,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园区经济优势,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农业示范区。 中国陶都陶瓷城紧靠城区西侧,北近西山,南至民主路,西至新104国道,东临城区,是无锡市重点项目之一,是宜兴市的重点市场。她将丁蜀的陶瓷优势和现代服务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紫砂陶、日用陶、工艺陶、化工陶为核心的中国最大综合性陶瓷商贸城;彰显购物、营销、会展、旅游、餐饮、休闲、电子商务、仓储七大功能,形成以陶瓷商品展示交易为主,以文化旅游、休闲消费为辅的集约化、多功能的大型现代特色旅游商贸城。 而今,古老的丁蜀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丰厚悠久的陶瓷文化和人文传承,依托欣欣向荣的现代文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正日益彰显出蓬勃的活力和无穷的魅力,朝着富裕和谐秀美现代化新丁蜀的目标阔步前进。
㈤ 宜兴著名景点,特产,人文
宜兴善卷洞风景区 4A 2001
宜兴竹海风景区 4A 2006
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 4A 2006
宜兴团氿风景区 4A 2006
宜兴市陶祖圣境景区 4A 2008
陶的古都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茶的绿洲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竹的海洋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洞的世界
宜兴旅游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百合
宜兴百合与兰州百合、龙牙百合一起,为我国现时三种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纲目》者当数宜兴百合。宜兴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补强壮、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理脾健胃、宁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参的部分作用。鲜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头、百合羹等都很畅销。
宜兴紫砂陶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奖。除紫砂陶外,还有被誉为“东方的绿宝石”的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陶。
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坐落在中国著名的“陶都”--宜兴丁蜀镇丁山北路50号,内有10个展厅,荟萃了三万余件宜兴生产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就饮誉海内外,五千余年的陶艺风貌,在此一览无遗。自1988年以来,宜兴市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
宜兴陶瓷博物馆交通
乘5、6、45、46路公交及宜兴旅游一线可达
省庄竹海
省庄满山遍野都是竹林,竹林面积约有两万余亩。山中曲径通幽,溪水潺潺,登高远眺,绿浪起伏,满眼生机。当春天来临,嫩竹拔节,破土而出,让人充分体验重归自然的乐趣。
宜兴南部盛产毛竹,约有20多万亩竹林,素有“竹海”之称,尤以省庄村的竹海为最著名。
省庄竹海交通
宜兴旅游1线可达,票价7元。
景区内游览车票5元。
省庄竹海门票/开放时间
成人60元,儿童30元。
玉女潭
玉女山庄位于宜兴市莲子山上,距城区23公里。唐李幼卿于此建别墅“玉潭庄”。明嘉靖间,名士史恭甫在这里构“玉潭院”和“玉光阁”,吴中才子文征明为此写下文采飞扬的《玉潭仙居记》。1984年,于旧址重新开发,越二年而成。面积16公顷,因潭命名,总称“玉女山庄”。
玉女山庄游路婉蜒,奇石显现,依山构筑的门头、碑亭、芙蓉亭、超然宇、大观廓、玉光阁等十多处建筑,错落在山水、绿树之间。其景观有以石见长的“玉阳洞天”和以水取胜的“玉潭凝碧”两部分。
玉阳洞天奇异的石景系地表石灰岩风化而成。自“期仙堑”上“芙蓉城”,穴窍穿透,延绵百余米。盘旋而下,有瑶台、三珠洞、飞云洞、普贤峰;曲折而上,则为集灵谷、会仙坛等。过此绕竹林,便到“石峡”,于此仰望,俗谓“一线天”。
由石峡穿“环玉岗”,即达“玉潭凝碧”景区。玉女潭在半山绝弯中,广8米、深64米,旱不竭、雨不盈,水色莹洁,光可照人。潭水清流漱石,缓缓下泄。
玉女潭交通
在宜兴市区有旅游1线专线旅游车可到达玉女潭。旅游1线走向:市车站--贝斯特大酒店--国际饭店--宜兴宾馆--宜兴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陶瓷博物馆--张公洞--玉女潭--灵谷洞--陶祖圣境风景区--竹海风景区。5:40—17:30,每25分钟一班。
门票/开放时间
20元
开放时间:7:30—15:30。
兰山旅游度假区
兰山旅游度假区,位于宜兴市东南、太湖之滨,因盛产兰花,晋周处斩蛟闻名于世。
1983年开发为太湖旅游度假区,现有黑龙江农垦疗养院、国家气象局太湖疗养院、青海石油管理局太湖疗养院等,共设有床位600多个。
张公洞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2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的无锡市60多公里。该洞具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
溶洞面积约3200平方米,游程1000余米。自下洞入,为“海屋大场”,怪石峥嵘,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拾级而上,即烟雾缭绕的海王厅,又称天蓬大场,为洞之精华所在。周围还有地道洞、七巧洞、棋盘洞、一线曙光洞等。
张公洞洞中有洞,洞内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复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从海王厅经“云梯”、“天桥”而上,由“天洞”出,即达孟峰山顶。岩壁有元代杨维校的题刻。洞顶有“望湖亭”,可远眺太湖风帆。
交通
宜兴旅游一线直达。
门票/开放时间
35元
开放时间:7:00--17:00
西施洞
洞庭洞内景色壮丽奇特,曲折跌宕,在洞天世界中别具一格。
坐落于慕蠡洞边,洞内直径300米,有西施浣纱、西施桥、胭脂溪等50多处景观。
交通
宜兴旅游一线可达。
门票/开放时间
22元
开放时间:8:00—16:30。
灵谷洞
全洞面积8160平方米,游程1113米,有上、下两个洞口,洞内有大小高低与钟乳、石笋各有异趣的石厅七个,分隔贯穿,脉络相承。洞中有石钟乳、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状奇异,色彩绚丽。其中高26米、宽7米的大石幔,如银河直泻,瑰丽奇特,为阳羡诸洞所仅见。洞外,群山四合,茶园翠绿,可领略山林风光。
灵谷洞当年为唐代诗人陆龟蒙探茶发现。陆曾雇人开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罢,留下“龟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遗憾。然宋以后陆续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游人的遗墨。该洞开发工程始于1979年,1982年7月1日正式开放。
导游
灵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坞灵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阳羡茶场内。距张公洞仅6公里。
交通
宜兴旅游一线可达
门票/开放时间
40元
开放时间:7:30-16:30 [编辑本段]旅游交通旅游一线
市车站--贝斯特大酒店--国际饭店--宜兴宾馆--宜兴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陶瓷博物馆--张公洞--玉女潭--灵谷洞--陶祖圣境风景区--竹海风景区
车站至竹海风景区票价:柒元
5:40—17:30 25分钟一班
旅游二线
市车站--贝斯特大酒店--国际饭店--宜兴宾馆--宜兴大酒店--分路口--川埠--静乐山庄--芙蓉寺--善卷风景区--张渚镇政府--黄墅村--玉山--林场--龙池山风景区
车站至龙池山风景区票价:柒元五角
5:30—17:30 平均25分钟一班
上海-宜兴
2:00小时可达
杭州-宜兴
1:30小时可达
南京-宜兴
1: 00小时可达
苏州-宜兴
1.5小时可达
无锡-宜兴
1:00小时可达
常州-宜兴
1:00小时可达 [编辑本段]城市特色△ 中国陶都和江南水城。
△ 闻名全国的“环保之乡”和“教授摇篮”。
△ 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三级I类新兴中心城市。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三省接壤地区的商贸服务中心。
△ 长江三角洲辐射内地的门户之一,沪宁杭三大都市圈的重要结点。
△ 太湖西线一流的工商城市、一流的生态城市、一流的人居城市。
△ 第八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全国第7位。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国家卫生城市。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 全国科普示范市、社会治安安全市。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㈥ 丁蜀镇的风景名胜
蠡河蜀山古南街
比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商住楼,那些古意的老街,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将远逝的沧桑或多或少地显现了出来。一个城市,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如果没有了老街,好比历史行走到这里突然停下了脚步,没有了温暖的民间烟火,也断掉了城市的文脉之根。正如一个暴发户,大腹便便,油头粉面。你可以羡慕他的财富,但你对他貌似的富足却尊敬不起来。在这点上,我对我所生活的城市是打心眼里满意的。这个有着七千多年制陶史并被称之为“中国著名陶都”的江南小城--宜兴市,便有着许多老街,其中保存比较完好被当地人称之为“南街”的老街,绵延在苏东坡所说“此山似蜀”的蜀山脚下,紧挨着归隐乡野的范蠡泛舟过的蠡河,不温不火在演绎着陶都的故事。 蜀山古南街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南临蠡河,北依蜀山。
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享誉中外的紫砂壶,而是由水、火、土所揉合成的一种质朴恬淡的紫砂精神。蜀山古南街是显得那么的孤独和微不足道,好象只能在孤芳自赏中找到自在的美丽。但是不然,老街的美是一份古色古香的返朴归真的美,是一种现代文明所无法创造的文化的美民俗的美和乡情的美。南街尚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这是好事。毕竟可以杜绝人来人往拥攘的游客,可以杜绝提蓝小买的追逐和毁灭南街的商业俗气。南街在陶都的心脏,不喧哗不浮躁,含蓄而内敛,紫砂文化的积淀,早磨砺得它荣辱不惊。一扇幽暗的不起眼门的背后,里面都会蕴含着一段超越时空的紫砂故事。在南街从容悠然的背后,南街的子孙们也匆匆地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他们用陶瓷艺术特有的魅力,为老街增添着别一种深层次的美。蜀山古南街,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自然的本真,在极端落寞的美丽中给陶都保留了一份充满了吴地文化底蕴的骄傲。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蜀山西麓
东坡书院
苏东坡,名轼,四川眉山人。他在北宋元丰年间,曾先后三次来到宜兴,对阳羡山水怀有眷恋之情。他看到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的迷人景色,曾感慨地说:“此山似蜀”。他在《桔颂》时声称,要在这里买一小园,种桔三百本以度晚年。他吟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之句,后因仕途坎坷,未得如愿以偿。宜兴人为了纪念苏东坡,就将独山改名为“蜀山”,并在东坡讲学处建造“似蜀堂”。明天顺年年间,宜兴人工部侍郎沈晖建筑造了“东坡书院”,占地三十多亩,讲堂六楹,中立苏轼像,每月朔望讲学,清康熙、乾隆间都曾修葺,后毁于咸丰太平军之役,同治八年重建,光绪八年再修,每逢东坡诞辰举行纪念活动。1983年,丁蜀镇政府再修东坡书院。
在宜兴闸口乡永定村,有宋元丰七年,苏东坡手植于邵氏庭院的“西府海棠”,所以又称“东坡海棠”,每逢春日海棠盛开。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陶瓷博物馆,并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汉代的陶器、两晋的青瓷、宋明的均陶和明清的紫砂,以及当代的彩釉陶、美术陶、精陶等品种,展示了宜兴的风采和凸现了陶都的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始终是宜兴对外宣传的“窗口”和走向世界的“名片”。
多年来,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积极发挥了展示、传播保护、研究的功能,多次承办了国内外的大型活动,接待了无数的国内外重要来宾。作为宜兴重要的文化载体,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的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中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丁山北路150号
江苏宜兴农业科技观光园
江苏省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太湖沿岸,南北总长5.5公里,面积13500亩。1997年,被列为江苏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被批准为省重点农业科技师范园区。
园区已初步形成十个产业基地:1、粮油生产基3500亩;2、银杏丰产林基地1500亩;3、绿化苗木基地610亩;4、花卉培育基地50亩;5、新品水果基地80亩;6、蔬菜基地870亩(设施种植200亩);7、水产养殖基地100亩;8、畜禽养殖基地200亩;9、农副产品加工基地100亩。
园区已创办了“宜兴晨凯花业有限公司”、“宜兴市安康绿色环保公司”、“丁山油品加工厂”。已建标准化玻璃温室5500平方米,配套了2吨级环保型锅炉1台,250KV变压器1台。园区完成了土地整理、防洪保安设施、交通运输道路、园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
园区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现代农业为目标,创建了一个科技领先、设施先进、产业独特、结构优化、环境优美、高产高效,集新品开发、生产经营、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于一体,全省一流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争创国家级科技示范区奠定基础。整个园区规划为“一带八区”“一带”:太湖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带将充分展示现代农业和太湖自然风光;“八区”:绿色粮油科技示范区:面积4000亩、新优名品花木园艺区:面积3800亩、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面积2400亩、超市蔬菜科技示范区:面积2000亩、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区:面积1000亩、太湖游乐休闲渡假区:面积300亩、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面积250亩、农业科技服务培训区:面积20亩。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湖滨公路南
娘娘庙
娘娘庙旧址在蜀山东面偏南一端的山脚下,再往东是城隍庙。《重刊宜兴县旧志》说,相传三国时期,十五岁的孙权出任宜兴县县长。在一次带役追捕盗贼来到蜀山时,突遇群寇袭击追杀。情急之中遇三少妇出手相救,把他藏于柴堆而躲过一劫,而三少妇却因此被盗贼追迫跳崖殉命。孙权称帝后,多次查访三女姓名而未果,逐于其地设祭,并于赤乌三年(公元240年)立庙,称娘娘庙。据说宋太平兴国时三少妇成神显灵异,被朝廷加封三夫人,寺称三夫人庙或三姑庙,后世尊号显圣禅寺。娘娘庙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多次被毁于兵荒战乱,又多次得以重建。
清光绪二十年,蜀山民众再度集资打造。建成的显圣禅寺占地二十余亩,三进,有东西看楼各六间,大殿十九间,后宫楼五间,观音殿三间,大门十六间等,供奉菩萨二百多尊。每年夏历八月初一至初十为庙会日,民国中期庙会时,车水马龙,日客盈万,信众远及沪宁杭地区。抗战时再遭损毁,后大修,解放后破除迷信,寺庙改造为蜀山农业社仓库。七十年代末期,其址建成了紫砂新村。
今天我们看到的显圣禅寺为1994年宜兴市政府批准,并由上海宝山净寺法师福海负责的重建庙。新庙从山脚造到山顶,占了蜀山整整一面东坡。重楼叠升,飞檐张阔,气势恢宏。从山门殿向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观音殿和地藏殿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相向而建。天王殿南侧有无量寿殿,供奉三位娘娘的显圣殿在无量寿殿后上方,两殿规模略小,内部陈设也显得紧凑。
天王殿里有韦陀像,这是唐宋以来中国佛庙的惯例。韦陀是四大天王手下三十二将第一将,并与珈蓝一起成为印度佛教里的两大护法神,但韦陀来到中国后面容体貌明显汉化,着装也是一身中国武将装束。印度珈蓝供奉给孤独长者或波斯匿王,中国则干脆换成了关公。天王殿中的韦陀神像一般手持降魔杵,也称韦陀杵。这个韦陀杵的持法在过去却极有讲究,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杵点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僧侣免费吃住。古人真是聪明,如此开诚公布,使云游僧侣一目了然,免得问讯起来双方尴尬。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蜀山
㈦ 江苏宜兴丁蜀镇的消费水平
定数人都是有钱的主,如果在镇上租好一点的房子,也要一千多吧。乡下可能好点。
㈧ 我是内蒙莫旗想去江苏省宜兴丁蜀镇现在能去吗
如果有宜兴的居住证明或者单位工作证明,内蒙莫旗想去江苏省宜兴丁蜀镇现在能去,隔离两周
㈨ 宜兴市丁蜀镇
丁蜀镇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㈩ 宜兴丁蜀镇挖鸡眼
这是硬角质的堆积可以挖掉
用天健 脚垫净 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