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诸葛亮旅游风景区门票
1. 简述诸葛亮智取汉中100-500字
夺得定军山后,诸葛亮又遣赵云、黄忠去烧曹操粮草。黄忠中计,赵云内救其出围,又在汉水营前大败容曹军,刘封、孟达趁机烧毁曹军粮草,曹操败回南郑。曹操遣徐晃为先锋,渡汉水而战,徐晃大败,王平投降。诸葛亮以疑兵使曹操退兵,刘备趁机渡汉水而安营,后以计大败曹军,张飞、魏延夺取南郑,曹操退往阳平关。阳平关外,粮草被劫,又被蜀军围攻,曹操弃关而逃,又被张飞、赵云、黄忠领兵追杀,幸得曹彰领兵来救,方才免脱。屯兵斜谷,曹操欲报仇雪耻,却被马超袭击,后又被魏延射伤,遂退兵回许都,汉中为刘备占据。
2. 谁有陕西汉中勉县三国文化广场诸葛亮石雕的资料
1 汉中概况 汉中概况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辖汉台区和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县,幅员2.7万平方公里,2003年有3721190人,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 汉中历史悠久。夏商周代境内有褒国,春秋战国时,始置汉中郡。3000多年来,遗留下不少人文景观,褒斜栈道堪称世界奇迹,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刘邦、诸葛亮等曾在这里建功立业,留下了古汉台、拜将坛、张良庙、武侯墓、武侯祠等遗址;这里还诞生了我国伟大的外交家张骞;造纸术发明者蔡伦封侯于此;有众多的西汉、三国、南宋古战场遗迹;南湖风景区、天台山森林公园景色秀丽,风光旖旎,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如今,汉中市已成为国家批准的开放地区和陕南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固、勉县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汉中经济发展较快。改革开放以来,汉中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63.4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36.8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56.6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70.1亿元,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增长9%。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开始形成。有飞机制造、机械、机床、汽车制造、烟草、食品、轻纺、服装、建材、冶金、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2003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61亿元,增长22%。 汉中地处北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形成富庶的汉中盆地。盆地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兼我国南北方之共有;粮食生产一年两熟,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水稻、油菜单产是全国最高产区之一。野生植物有3000多种,其中用途广泛的600多种。盛产各种名贵药材,其中天麻、杜仲、枣皮(山茱萸)、西洋参产量居全国前列。有森林面积131.2万公顷,植被覆盖率56%,森林覆盖率48%,林木蓄积量6781.3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33万公顷,野生动物5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 、金丝猴、羚牛等42种。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60种,其中勉县、略阳、宁强三县的“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锰、镍、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居全省之首,经济开发潜力很大。汉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6.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87万千瓦。 汉中交通、通讯网络形成。现已构成公路、铁路、民航交通体系,有宝成、阳安、襄渝三条铁路过境;公路四通八达,连接陕、甘、川、鄂。108和316、210国道公路穿过市境,2003年西汉高速公路勉宁段通车。全市99%的乡镇和70%以上的村通公路。汉中火车客运可直达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地;民航航班直达西安。国际程控电话全市开通,宽带网通向世界各国。 地理位置 汉中市是陕西省辖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米仓山(即大巴山西段),中为汉江上游谷地平坝(即汉中盆地);北与宝鸡市的凤县、太白县及西安市的周至县毗连,东与安康的宁陕县、石泉县、汉阴县和紫阳县接壤,南与四川省的青川县、广元市、旺苍县、南江县、通江县和万源县相连,西与甘肃省的徽县、成县、康县及武都县相邻;介于东经105°30′50〃~108°16′45〃和北纬 32°08′54〃~33°53′16〃之间,东西最长258.6公里,南北最宽192.9公里,幅员面积2724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活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它较高的山峰有佛坪县光头山2838米、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勉县光头山2606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又称巴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县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全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仅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约5~20公里,汉台区附近最宽达25~30公里;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 57.0%), 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3.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什么不走汉中
我们事后评说抄,只能归结于袭天意了,历史的命运已经注定,哪怕你再神通广大,也要听命于天,看他几出岐山怎样失利的:连连告捷之时,谁会想到马谡会违反军令,自作主张呢(也不能怪孔明错用人,毕竟,一个身边多年以来都很出色也没出过差错的将士,连连请命还立下军令状,是谁也得给人个机会吧),其余几次,要不身体不好,要不被奸臣使诈召回,要不粮草问题,总之各种问题拖着你,把你精气耗尽了,你还能怎么样?本来火烧上方谷可以除掉司马父子,但偏偏天就是要下雨,你能怎么着?所以,如果说上天早已注定诸葛孔明不能成功,即使他当初走了捷径,谁会知道又会碰到什么致命的问题呢?
4. 陕西汉中是诸葛亮故乡吗
陕西汉中是诸葛亮故乡吗
不是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版也作伏龙)权,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5. 诸葛亮是如何取得汉中的
①徐晃战败,怨王抄平欲杀之袭,平营中放火,投奔刘备,②刘备在诸葛亮的辅助下,三军用命,上下团结一心。③玄德与孔明观地势,命子龙用疑兵战,使操军非常疲劳,军心涣散。 6.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却说徐晃引军渡汉水,王平苦谏不听,渡过汉水紥营。黄忠、赵云告玄德曰:“某等各引本部兵去迎曹兵。”玄德应允。二人引兵而行。忠谓云曰:“今徐晃恃勇而来,且休与敌;待日暮兵疲,你我分兵两路击之可也。”云然之,各引一军据住寨栅。徐晃引兵从辰时搦战,直至申时,蜀兵不动。晃尽教弓弩手向前,望蜀营射去。黄忠谓赵云曰:“徐晃令弓弩射者,其军必将退也:可乘时击之。”言未已,忽报曹兵后队果然退动。于是蜀营鼓声大震:黄忠领兵左出,赵云领兵右出。两下夹攻,徐晃大败,军士逼入汉水,死者无数。晃死战得脱,回营责王平曰:“汝见吾军势将危,如何不救?”平曰:“我若来救,此寨亦不能保。我曾谏公休去,公不肯听,以致此败。”晃大怒,欲杀王平。平当夜引本部军就营中放起火来,曹兵大乱,徐晃弃营而走。王平渡汉水来投赵云,云引见玄德。王平尽言汉水地理。玄德大喜曰:“孤得王子均,取汉中无疑矣。”遂命王平为偏将军,领向导使。却说徐晃逃回见操,说:“王平反去降刘备矣!”操大怒,亲统大军来夺汉水寨栅。赵云恐孤军难立,遂退于汉水之西。两军隔水相拒,玄德与孔明来观形势。孔明见汉水上流头,有一带土山,可伏千余人;乃回到营中,唤赵云分付:“汝可引五百人,皆带鼓角,伏于土山之下;或半夜,或黄昏,只听我营中炮响:炮响一番,擂鼓一番。只不要出战。”子龙受计去了。孔明却在高山上暗窥。次日,曹兵到来搦战,蜀营中一人不出,弓弩亦都不发。曹兵自回。当夜更深,孔明见曹营灯火方息,军士歇定,遂放号炮。子龙听得,令鼓角齐鸣。曹兵惊慌,只疑劫寨。及至出营,不见一军。方才回营欲歇,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呐喊震地,山谷应声。曹兵彻夜不安。一连三夜,如此惊疑,操心怯,拔寨退三十里,就空阔处紥营。孔明笑曰:“曹操虽知兵法,不知诡计。”遂请玄德亲渡汉水,背水结营。玄德问计,孔明曰:“可如此如此。”斋 7. 诸葛亮是如何智取汉中的 蜀兵挺进汉中,曹操亲率大军前来抵御,两军于汉水两岸隔河相对。诸葛亮查看地势,吩咐赵云道:"你带兵500人,携带战鼓号角,埋伏在上游的丘陵地带。只要听到我军营中炮响,便擂鼓助威,只是不许出战。"赵云领命去了。 第二天,曹兵前来挑战,见蜀兵坚守不出,只好悻悻回营。晚上,诸葛亮见敌军灯火熄灭,命人放响号炮。赵云听到后,也吩咐鼓角齐鸣。曹兵以为蜀兵来劫寨,急忙起床应战,但未发现一个蜀兵。刚刚睡下,蜀兵那边又擂起战鼓,曹兵还是未发现一个人影。一连三夜,夜夜如此,搞得曹兵精疲力竭。曹操心里发怵,便退后30里扎寨。 诸葛亮又请刘备渡汉水后在岸边扎营。次日,曹操领兵向刘备挑战。蜀将刘封出战,曹操命徐晃出战。刘封战不过徐晃,拨马便跑。蜀兵望水边逃走,军器马匹散落满地。曹兵追赶过来,争相拾取,不战自乱。曹操见势不好,忙下令鸣金收兵。正在这时,只见诸葛亮号旗举起,刘备领兵杀回,黄忠、赵云从两翼杀来。曹操逃到南郑,见南郑已被张飞、魏延攻占,只好逃往阳平关。 诸葛亮抓住时机,急令张飞、魏延截断曹兵粮道,又叫黄忠、赵云去放火烧山。曹操在阳平关听说粮道被截、山野被烧,知道后勤方面已无保障,遂领兵出阳平关,希望以一战之功杀败蜀兵。蜀兵出阵的仍是刘封,战了几个回合便败走。曹操追了一阵,怕中埋伏,退回阳平关。这时蜀兵又返身杀回,东门放火,西门呐喊,南门放火,北门擂鼓。曹操心中大惧,急忙弃城突围,到斜谷界口驻扎。蜀兵杀了过来,曹操勉强出战,被魏延一箭射掉两个门牙,仓皇率军逃奔许都,整个汉中丢给了刘备。 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几番用计都十分精妙。他先是布置疑兵,瞒天过海,夜间擂鼓疲惫敌人,迫使曹操退后30里。继而,又过河背水结营,引诱曹操前来进攻,然后设伏兵杀敌。曹操退守阳平关后,诸葛亮又釜底抽薪,放火烧山,截断粮道。此后又打草惊蛇,在阳平关四座城门放火呐喊,弄得敌人心惊肉跳,迫使曹操放大斜谷界口,整个汉中遂落入刘备之手。 8. 诸葛亮智取汉中的梗概 徐晃不听王平意见,被黄忠,赵云打败,王平降玄德。曹操被刘备打败,回到南郑,魏延、张飞已得南郑,曹操走阳平关。诸葛亮以疑兵胜操。曹操亲自领兵战,备兵大败曹兵,曹操弃阳平关而逃至斜谷界口,进退两难,杀了杨修,次日出兵,大败回京兆。 诸葛亮智取汉中出自《三国演义》第72回。 (8)汉中诸葛亮旅游风景区门票扩展阅读: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2],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