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平利县旅游攻略
A. 陕西安康平利县穷么
呵呵。干嘛要嫁到平利去么?平利男孩很诚实,女孩很漂亮贤惠!现在经济也不错了。
B. 安康旅游景点排行榜是怎么样的
说起安康市,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事实上,安康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安康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被誉为“西安后花园”。那么,安康都有哪些旅游景点?下面,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其中几个:
第四个旅游景点是安康瀛湖景区。瀛湖风景区同样也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城区西南16公里处,景区碧水蓝天,岛屿众多,素有“陕西千岛湖”之称,是独具秦巴汉水自然风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陕西十大美景之一。
总而言之,以上几个旅游景点就是安康比较出名的景点,这些旅游景点也非常好玩,如果你喜欢旅游的话,一定不能错过。
C. 陕西安康平利县文化历史
一、建置沿革
早在七千年前,先民就在平利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并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境内发现的兴隆寨村吊蓬沟、西河魏家坝和田家湾等多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以及新石器时期石凿、石斧、石棒、彩陶片等劳动、生活用具,就是历史见证。
夏代时期,全国分冀、兖、青、徐、扬、荆、梁、雍、豫九州。平利属梁州。商代,平利为大巴山区族落——庸国的封地。周初,庸随周武王伐纣灭商,故得袭封旧土,建都上庸,平利仍属庸国统治区。
春秋时代,公元前611年,楚、巴、秦灭庸后,平利先属巴国,后属楚国势力范围。战国时期,公元前312年,秦大破楚军于丹阳(今河南丹水之北);前280年楚军再败,向秦献出汉水北及上庸,平利遂属秦地。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划汉江上游为汉中郡,平利属汉中西城县。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建立西汉王朝,沿袭秦制,平利属汉中郡长利县(地域包括今湖北省郧西县和平利县、镇坪县域)。东汉光武6年(公元30年),废长利县,先后并入锡县(今白河)、西城县(今安康)。三国时期,平利属锡县地,先后为魏、蜀统治区。
公元265年,晋武帝灭魏,建立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上廉水为名设置上廉县(地域包括今平利、镇坪县及岚皋县部分乡镇),系平利县前身,为置县之始,属房州上庸郡。
南北朝时期,建置及政区归属变化频繁:南朝宋初分上廉增设吉阳,不久撤上廉县,辖地并入吉阳,名吉阳县;南朝齐,又划吉阳分置吉阳、上廉两个县,平利仍为上廉县,先属新兴郡,后属上庸郡;梁时仍为上廉县,属新兴郡;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上廉为吉安县,属安康郡;隋大业3年(607年),吉安改为金川县,属金州西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划金川县东南(今平利县、镇坪县及岚皋县花里镇),在上廉故城,以平利川名置平利县,属金州。大历6年(771年)废,并入西城县。长庆年初,复置平利县。北宋熙宁6年(1073年),废县设镇,平利属西城县地。宋元年间,复置县,属金州。元代废县设巡检司,平利属兴元路金州。明洪武3年复置,先属大宁州(今重庆市巫溪),后属金州,万历11年(1583年)金州改称兴安州,平利遂属兴安州。清乾隆47年(1782年)兴安升州为府,至清末,平利属兴安府。中华民国初期,沿袭清制;国6年(1917年)撤府设道,平利属汉中道;民国11年(1922年),今镇坪由平利划出17个保置县,平利定为三等县;民国16年(1927年),“陕西省政府成立之后,行政区划中道一级取消,改为省直接领导”;民国25年(1936年),省下增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此后,平利县属第5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分县为6等,平利为5等县,一直到解放。
1949年,平利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先属陕南行政主任公署安康专署、安康专员公署领导,后属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安康市政府领导至今。
建国以来,全县行政区划作了20余次调整,其中大的调整有9次:建国以来,撤销民国时期8乡镇、52保、1125甲,建立8区、52村、1125闾。
1958年10月,全县建立8个人民公社,下辖39个管理区;11月,镇坪与平利合并为平利县,全县共设12个人民公社,54个管理区;1963年4月,恢复镇坪县,遂将所属4社、15个管理区分出。
1981年,选举成立平利县人民政府,39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管理委员会,城关镇“革命委员会”改称城关镇人民政府。
1996年,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全县共设城关、老县、兴隆、三阳、大贵、洛河、广佛、八仙8个镇和牛王、长安、双杨、西河、秋河、八道、松鸦、张家、正阳、女娲山10个乡。2001年3月和11月,相继两次并乡建镇,截止2003年7月,全县共设城关、老县、兴隆、三阳、大贵、洛河、广佛、八仙、长安9个镇和西河、正阳、女娲山3个乡。
二、县城变迁
县城,历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利县城的四次变迁,浓缩全县历史演变的曲折进程。
第一城址白土关垭子 位于今县城东的长安镇与湖北省竹溪县交界之山垭。为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平利县始建置之治所。初为上廉县,后改吉阳县,南北朝时期的齐朝,划县为二,增设上廉县,治所在今老县,不久仍并入吉阳县,西魏更名吉安县。关垭子至今有古城遗迹,民国26年(1937年),修汉白公路,拉槽通过,古城破坏。1982年文物古迹普查发现:“城墙东西直径120米,南北蜿蜒,东西各有一城门,夯筑层明显存在,并散存南北朝时代青瓷陶片”。
第二城址石牛河口 位于今长安镇石牛河和长安坝河交汇处,至今仍流传“官田坝”地名。清光绪县志载:“先是平利县旧治在白土关东,既而迁于石牛河口”。隋大业3年(公元607年),与安康、岚皋合并,名金川县,治所设安康城西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设,仍按原区域恢复县治所,始名平利县。因水毁城废,至今尚未查明具体城址和遗物。
第三城址古声口 位于今老县镇的东河(古名灌溪河)和北河(古名声水)交汇处。唐武德8年(公元625年),平利县治所迁于古声口。宋代时降为镇,不久复置县。元代撤县,设巡检司于石牛河口。明代洪武5年(1372年)复置县,治所遭“洪水冲坍”,县丞冯宛将县治所再次移到古声口。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修庙学,创建行台”,其后“建造正厅、幕厅,樵楼、监狱”,当时“土旷人稀,县治规模狭小”,县署“编竹为墙,垒土作阶,朴陋苟简”。成化21年(1485年),“修筑(城墙)周6里,开东西南3门,东西阻水,南北倚山”。“隆庆元年(1567年),以倾圮难葺,改筑约三分之一,北依龙山,西南绕月溪、灌溪……周365丈,共4里有奇,门4寻,以北门不利,闭塞……”。崇祯7年(1634年)夏,李自成农民义军攻破县城,杀守城团练头目罗得宏后,历经40余年无县署。至清康熙18年(1679年),始“铸印授官”。康熙42年(1703年),兴安州守刘德新莅平巡视,赋诗一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老县面貌:“岭障层围黑子城,溪流如带石如撑,竹篱茅舍人称市,野鸟闲花自识名;地僻不闻黧犬吠,山深只许白云耕,仆夫叱驭穿林度,几片红霞映日明”。清雍正年间,县城屡被洪水威胁,历有补修。清乾隆8年(1743年)后,先后建典史署、大堂班房、二堂、训导署等数十间公房,县治所较为完善。
县城今址白土营,迄今已历200余年。清嘉庆初,经略大臣额勒登保,率兵在鄂西、川北、陕南一带镇压白莲教义军,见古声口城地势“偏窄低洼,无险可凭”,遂于嘉庆7年(1802年)向清廷奏请移治于白土营(即今城)。嘉庆8年(1803年),清廷准旨,调任奎光任知县监修新城。遂依关堡旧基加固,筑城墙735丈5尺,设东、西、南3门(民国28年,增辟北门),南扩奎城,造庐设厩,为800兵丁栖身牧马之所。继任知县石珩接手竣工。嘉庆9年(1804年),加修书宝、祀典坛庙等,后建西瓮城,5道城门,城垛齐全,门上有楼;修主街1条,东西长245丈6尺7寸,计有大什字、小什字等小街道10余条,经两年修建基本完工。嘉庆10年(1805年),正式迁县治所于白土营。
D. 安康平利有哪些旅游景点,有什么好玩的介绍推荐(
觉得不是很多的
E. 陕西安康平利县的油糍做法
油糍做法主料糯米粉1小碗
配料温水半碗
糖适量
油糍做法
1 糯米粉用温水回和成团,再搓成条,分割成大小答合适的粉团,可以直接压扁,也可以借助模具做成各种形状。
2 先准备一点糖水,不用多,小半碗就行了。然后锅里放油,油热以后放进去小火慢煎,等一面煎透了再翻面,防止糯米粘底。两面都煎好以后,再将糖水倒入,再煎一会就行了,可以留点糖水也可以不留,自己随意。
注意事项
1、也可以不放糖水,直接用糖蘸着吃,也很美味。
2、可以包豆沙或者其他任何馅。
F.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旅游景点在哪
千家坪
千家坪位于平利县南部的八仙镇,地处岚河上游,原为国营林场,现在为省级重点森林公园。境内十万亩人工森林汇成天然-,飞瀑流泉,满目青山,可领略巴山深处的神秘幽静,饱览天高野阔的无限风光。 走进千家坪,春天野花缀枝、百花争妍;盛夏枝密叶厚、浓荫遮地;深秋层林尽染、万壑流丹;隆冬瑞雪飞舞、银妆素裹。千家坪有坦荡起伏的草甸、峻峭的山峰、古老的山寨,迷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人去踏青揽胜。
女娲山
女娲山景区位于平利县中部的女娲山,是汉唐“金房古道”的要驿,海拔984米,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西距安康市30公里,东距县城15公里,古称中皇山。专家考证此山为上古时代三皇之一女娲氏的治所,唐代建女娲圣后祠,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山因此而得名。此后历代相继在此修祠建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而今女娲古遗迹尚存,清咸丰三年皇帝钦命刊立的“女娲圣皇墓碑”世人震惊,女娲墓、女娲庙、玉皇宫、火神庙、舍利塔群、武皇太子坟等遗址与遐迩闻名的生态自然风光“女娲云海、女娲日出、中皇雪晴
天书峡
天书峡景区位于平利县东南部,与重庆市交界处的巴山北部脊梁,距县城70公里,207省道穿境而过,位于西安-安康-南宫山-千家坪-小三峡的旅游黄金线上,区位优势明显。景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含化龙山南部原始森林、峡谷瀑布、中山草甸、天池、石林、天坑、溶洞、野生动物、濒危植物等旅游资源。规划为:峡谷探险区、栱桐科考区、龙洞河叠水瀑布区、草甸观光区、卡斯特地貌探险区、功能服务区。景区现有3A级森林公园千家坪,八仙文化主题公园悟真观,有红色旅游资源陕西第一号党史人物、无产阶级早期革命活动家廖乾五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