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文化旅游融合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文化旅游融合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 2020-12-17 15:29:44

⑴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的问题怎样措施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追求利益最大化
导致两个产业都无法正常。
解决措施:严厉打击强卖行为,打击忽悠购买行为。

⑵ 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供观光的旅游景区约1万余处,现在已开发并可以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仅有1800余处,不足1/5,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同时也存在规划不当的问题。例如: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正是由于对风景区已超常开发,使得其人工化,商业化现象十分严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气息,历史文化“古城南京”在古城墙边上架设电梯的计划更是严重的景区开发过度。
2、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交通业、饭店业,也包括融入新技术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交通问题、饭店旅店业问题、文化旅游信息化问题等,尤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它拥有很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交通不方便,饭店入住不好等,也会导致文化旅游业受到限制。
3、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文化旅游业以文化为底蕴,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的浏览观光服务为核心,涉及到各个方面,它是一个产业集群,因此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目前文化旅游主要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其他像金融行业也没有发挥作用,融资渠道单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毕竟是有限的。
4、法规体系不健全。
中国旅游法律体系应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居主导地位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除旅游基本法外,还应当包括旅游业的各个方面。但目前看来,这一体系的框架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各项旅游专业法规也不够健全,主要是范围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具有暂时性,后续法规缺乏。由于对旅游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缺失,导致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以及破坏旅游资源的等各种违法现象充斥着我国的旅游市场,例如“香港阿珍”事件,还有众所周知的“海南三亚宰客”事件,这些都必将导致该地区旅游业收入的急速下滑。严重影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5、缺乏优秀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21世纪,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我国旅游业是最近兴起来的,在人才的培养上明显落后与缺乏,尤其是精通以文化为依托的来发展旅游业的人才,更是稀缺。
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⑶ 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分点来说,越详细越好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悖论,那就是其发展依托是历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特色化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确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但与自然吸引物有所不同,它有很多内容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旅游产品为了增强游客的感性认识一般是有形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量的物化过程,物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这无疑就增加了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如果把握不好历史文化这个核心特质,其效果只会是适得其反,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太成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潜在的旅游吸引物转化为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将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深度开发和产品结构优化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共同体,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形成与传播的集合点,要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旅游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从整体层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的对外宣传营销,通过旅游线路和划定主题旅游功能区进行互补性整合优化开发,同时加强与自然观光旅游整合,使得人文景观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有机结合,多元化互动和谐发展。此外,从发展区域旅游的视野当中加强与旅游目的地内相关旅游资源的互动互补发展,把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工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强的旅游产品,增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传促销、产品开发、线路设计、项目布局等方面从整体全局出发,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融入到该大桂林旅游圈的旅游整体开发当中,加强与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的整合联动、互动,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漓江观光、恭城生态、阳朔休闲度假、龙胜民俗风情等旅游整体联合推介营销。对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比较分散的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遗存,可以其周边知名度高、开发经验丰富的旅游区或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为依托,实行捆绑式营销,带动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

⑷ 如何加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需求,从而提升产业价值,获得可持续发展。
但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一个主要难题: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如何挖掘文旅资源?
我国是旅游古国,旅游文化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包括国家的整体与区域地理环境、历史变革、风俗人情、遗址、审美观念、经济社会发展等。
在中国大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独特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民族性格、道德风尚、审美趋向、情感模式、风俗习惯等。挖掘这些文化内涵、发挥其独特优势,显得非常紧迫。
明确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需要充分发挥中国整体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优势,创造整体性的文化氛围。
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使人们能够体验、理解、领悟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进而形成中国整体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局面。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从历史文化中提炼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人们喜闻乐见的元素,将其融入到旅游产业之中;结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景观,丰建设旅游文化街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综合体。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与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加快,必将会引起旺盛的旅游休闲需求!
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发挥要素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必将会大力提升。
以上内容摘自《搜狐公众平台》

⑸ 文化旅游发展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1、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规划不当。
2、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3、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4、法规体系不健全。
5、缺乏优秀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
苏州华采堂可以帮你弥补这些问题,可以试着请教一下他们。"

⑹ 文化与旅游融合需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作用、意义、必要性不少文章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晰,这里前瞻产业研究院浅议文化与旅游融合需要注意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需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性质,把握好融合的点和面,避免走入误区。文化是一个宽泛的大概年,至今还没有一个各方认可的确切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化带有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唯一性特征,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二、需要坚持一个方向。文化与旅游融合既是一个工作任务,也是长期坚持的努力方向。
三、文化与旅游融合需要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当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已进入新阶段,旅游产业依托文化魅力在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规模和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大、延伸,文化与旅游融合提法不如改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更现实、更科学、更具指导意义。
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一个强推力。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特别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一方面需要市场调节,一方面更需要政府的推动。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