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黎平旅游文化节

黎平旅游文化节

发布时间: 2020-12-17 04:14:54

Ⅰ 贵州旅行观光

贵州旅行观来光我建议楼主去看看自逸行旅游网的路线,马岭河、天龙古堡、大河苗寨原生态民俗6日探访之旅就很不错了,我个人比较看好。我们公司有一位同事,以前在那边长住过,所以对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平时我们也聊过那边哪里好玩儿。去旅行观光,马岭河,大河苗寨都是比较不错的去处。那里奇山异水 ,有很多大自然的奇特景观。还有古老的天龙屯堡,是明代遗存的。神秘的巴躴民族村寨,竹王祭祀。最后洞穴部落,奇人“蜘蛛人”和格凸河美景。最有名的当还还是气势磅礴、闻名天下的黄果树大瀑布。去旅行观光,建议楼主好好逛逛贵阳,平坝,天龙,天龙屯堡,猫营,巴躴民族村寨,猫营和紫云。这些都是旅游很热门的景区。距今400多年的伍龙寺,依山势而建于峰顶、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而“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是对天台山最生动的写照,天台山是一座不大的孤峰。山下的屯堡古镇聚居着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南征时大军后裔,当地人一直保留着明代祖先的传统习俗,成为独具特色的屯堡人和屯堡文化。古老的地戏表演,也很有特色。

春节旅游

春节期间旅游时间不宜过长,所以还是推荐中短途旅游,但是也可以考虑中长途的出国游,如普吉岛,马尔代夫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像泰国的普吉岛,即使春节也不会很贵的。
相对于北方的冰天雪地,南方温和的天气就显得非常的宜人了,如果不打算去北方体验雪景,那5~7天的海南三亚游或者厦门游都是不错的选择;春节期间三亚和厦门都是热门,需要提前预订哦。
如果还有不太清楚的,或者不确定哪条线路,去(直@达&车%旅&*游&网)上咨询下,我就是从那里报的团,服务挺周到的。
还有就是一家人去泡泡温泉挺好的,既温暖又有益健康,杭州周边有黄山醉温泉、飘雪温泉、武义沁温泉、清水湾温泉、恐龙谷温泉,我是在国庆期间去过醉温泉,黄山醉温 泉的水很干净,虽是国庆期间,游人也不多,泡温泉很舒服,特别是还有儿童嬉戏的池子,其它温泉未见过。给你个电话咨询下吧(肆0零—六65伍—零0⑥)他们会为您量身打造一个属于您的完美旅程。

Ⅲ 黎平有那样旅游景点

黎平概况

侗都黎平侗族人口知多少?

全县人口51.7万,有侗、苗、瑶、汉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5万,侗族人口35万,是全国最大的以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被称为中国侗族第一县,亦称“侗都”。

侗都黎平的地理位置

位于贵州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形成侗乡腹地,距省府贵阳469公里,距州府凯里271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第一站。

侗都黎平有多少乡镇?

全县共有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1997个自然寨。

侗都黎平总面积有多少?

4441平方公里,东西宽94公里,南北长112公里。

侗都黎平建府始于何年?

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至今已有594年的历史。

黎平县城为何名叫德凤镇?

民国初期,黎平城内东门街一带为双凤镇,西门街一带为成德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两镇合二为一,取成德镇之“德”字,双凤镇之“凤”字,名为德凤镇。

侗都黎平气候如何?

黎平处在亚热带的轴心线上,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物产丰富。

侗都黎平森林状况如何?

森林面积235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县之一,素有“杉木之乡”的美称。杉木蓄积量836.1万立方米,位居贵州省第一位,楠竹蓄积量376万株,位居贵州省第二位。

侗都黎平水利电力资源怎么样?

理论蕴藏量8020千瓦,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已接通国家电网。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何时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5年 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何时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侗都黎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资源分为几大类?

分为三大类。一是民族风情游览区。侗族文化原汁原味,民族风情浓郁纯朴,古往今来,均为侗族文化的中心。二是文物古迹游览区。黎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尤以红军长征时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著名,已彪炳史册。三是以八舟河为中心的自然风光游览区。

侗都黎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资源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

是以鼓楼、花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文化,其具有原始神秘性、不可替代性、群众参与性、丰富多彩性、多重互补性。

侗都黎平何时被列为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

2003年,全省共有3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

侗都黎平何时启动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2003年2月,黎平县与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签订协议,正式启动侗族大歌申遗工作。

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何时被列为中国首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2003年10月,全国共有10个保护区被列为试点。

侗都黎平的基础设施:

现已实现三通:乡乡通公路,通电灯、通电话。

侗都黎平机场何时批建?

1999年,国务院批准黎平机场建设,12月28日机场破土动工,2005年11月6日通航,机场规模为4C级,能起降波音737飞机。

侗都黎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极具开发价值的景点有多少?

共有74个,其中,特级景点2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

侗都黎平有几个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旅游景点?

4个。它们是: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形——述洞独柱鼓楼;埋藏于地下最久、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阴沉木;最大的侗族鼓楼群——肇兴鼓楼群。

侗都黎平森林公园何时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3年11月23日。黎平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其核心区为德顺竹木采育林场和东风林场,共计面积5475公顷,其中德顺竹木采育林场4533公顷,东风林场902公顷。

首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何时举行?

2000年10月15—17日,首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在侗都举行,此后两年一届,逢双年的10月3日举行。这是侗族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的大展示,是侗族地区最盛大的庆典。

Ⅳ 黎平好玩的地方都在哪黎平旅游景点地图

黎平县城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进一步开发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古镇,2012年黎平县投入8.29亿元全力打造肇兴景区。肇兴景区按4A标准进入申报程序,改造了一批民居旅馆,新的旅游停车场、表演场等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翘街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黎平知名度不断提升。2008年,黎平各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海内外游客8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6.4%
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是一座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分三进,前底后高的明清建筑四合院。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于80年代初为陈列馆;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
两湖会馆:黎平原隶湖广,后属贵州,星聚虽属黔人,云游尤多楚客,为使云游的楚客“辄思促膝谈心欣旧”之念,遂于嘉庆二年(1791年)冬月,有识之士倡修会馆,作为湖南湖北客商栖身之所。会馆内有禹王宫、佛殿、庑厅、阁楼、洞庭宫、水榭等建筑物。占地面积3479平方米,建筑面积741.9平方米。1984年县政府立即于当天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黎平南泉山寺: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载:“南泉叠嶂丛林,明建三寺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南泉山行道,皆以鹅卵石铺就,纵横曲折,从山脚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竖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顺道直至大佛殿,殿前侧面有一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三眼,一供饮用,二备盥洗。泉水清澈,四季长流。 南泉山公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是黎平市区最大的公园!南泉山表演场也将是2009年黎平“两节一会”的开幕场!

黎平县鼓楼
高屯天生桥:位于城东北12公里的湾寨右侧处,这座由地下伏流自然形成的天生桥历来为游客之游览胜地。此桥在清朝《黎平府志》中就有记载:“天生桥崇严直跨两岸,中有一硐,双江口诸水径此,达高屯可以行舟。上则仍然平地也,往返甚便,不假修筑之力故名。”对于这种石灰岩地貌自然形成的 天生桥,明代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赋予了它十分正确的科学名称 “石梁”。被收录于《吉利斯世界记录》中(世界最大的天生桥)。
八舟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集中了我省南部侗族地区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精华,别具特色。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公园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公园面积: 5475公顷
地坪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俗称花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历史上曾多次修葺。桥长57.61米,宽5.2米,该桥横跨南江河之上,桥身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青石桥墩支撑木梁结构的桥身,其下部有两排各为八根粗大的杉木穿榫连成一体,架通两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挪侗族生态博物馆: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中国与挪威合建,位于肇兴镇堂安村,距肇兴5公里。)
飞龙洞:与被称为世界之最的高屯天生桥景点连成一体,同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奇观,具有观赏价值。
肇兴侗寨: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全寨共1100余户,45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美称。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网、凤凰网、南方网等全国34家媒体协办“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被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评选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作为贵州省唯一景点入选。肇兴最出名的是五座鼓楼、五戏台和五座风雨桥。
岩洞:距黎平县城28公里,着有优越、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东接肇兴鼓楼群和地坪风雨桥景区,南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鼓楼景点,西邻茅贡乡高近、地扪、腊洞等“侗戏之乡”,北与黎平古城、高屯天生桥风景名胜区相通。岩洞是侗族风情、侗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清代侗歌宗师吴朝向就出生于岩洞宰拱,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要数“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宰拱“万麻墓”,各村寨的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民间工艺品有用楠竹制成的蒸笼、饭笼、提篮等别具一格,民间刺绣十分美观、艳丽,特别是岩洞侗族服饰已成为侗族地区服饰的代表之一。
杉阴沉木:黎平文馆所收藏之阴沉木基径2.36米,据中科院考古所测定,该木生长于1402+35年,以埋于地下3591+85年,生长及埋藏至今约5000年历史,是迄今世界出土保存的树体最大、埋藏年代最久远的杉木遗体而列入基尼斯世界之最。
翘街古城: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镇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德凤镇:历史文化名城德凤镇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中心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瑶等民族8万多人,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经上千年的颠沛,近十个世纪的沧桑,铸就了黎平县德凤镇厚重悠远、古色古香的历史。
秦溪白塔: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第一层往上镶嵌着一方竖匾,行书“凌云塔”3字。门楣有联一副:
锁水口,祯凌塔巍峨,从此一乡蔚起文人登凤阁
妆沙脚,有云宫耸秀,至今诸佛经扶士子步龙楼
高近古戏台: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中,是目前侗族地区所发现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戏台,吸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戏台格局和清代的京剧戏台相仿,包括三部分,主戏台、厢房和看戏场。
堂安侗寨: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弄相山森林公园:弄相山位于贵州黎平县地坪乡境内,总面积15000亩(1000公顷)。其中,原始森林面积9755亩650公顷)。初步查明,有乔木树种48科158属372种,灌木树种22科56属130种,苔藓植物16科29属62种,蕨类植物22科38属190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资源宝库,被称为探寻古生态的理想场所。
神鱼井:长方形的水井用方整的白石围成0.45米高的井舷,结构坚实牢固,美观大方,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四角和前后两方立0.8米高的方形石柱6根,柱头凿成菱形,旁开榫,嵌入白玉石6块,前后左右对称。它之所以最有名,水源很丰富,可供半个城居民用水,且冬暖夏凉,没有干枯的季节。
少寨溶洞群: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镇少寨山,共有3 个洞,在少寨山脊右边叫绾凤洞,在左侧绾鸾洞,两洞相通,故称“姊妹洞”。绾凤洞洞口椭圆宏阔,入洞 20 米处又分东西两洞。洞内溪水潺潺,多钟乳石,形态各异,似柱、似笋、似观音、似菩萨,更有梯田层层等,可谓奇绝,故又名“仙人洞”。绾鸾洞洞口狭小,深里许,洞内钟乳石似宝塔、似鼓楼、似猕猴、似雄狮,惟妙惟肖,整个溶洞群,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地形复杂,是游玩历险的好去处。
迎龙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造型十分古朴,是村子里的风水桥。该桥以青石板为桥的层面,两块青石板长5.5米,宽1.2米,厚20公分,桥上楼亭为木质结构,共16根柱子,每根柱子落地处都有石雕鼓盘作为基脚,雕刻有狮子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有碑文为证。1980年高近村民众自发捐款捐物再次重修此桥,该桥型古朴美观,是侗族人民传统建筑中魂宝,它以其独特的造型享誉海内外,1998年中国邮政曾以该桥为图案发行一枚纪念邮票,名为“田间风雨桥”。
黎平鉴泉: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北门外福禄江西岸,俗名“磨刀湾”。水自石岩缝隙渗出,傍崖凿井,二尺见方,水质甘甜。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黎平进士胡长新邀集当时名士聚会泉边,品尝泉水,题记刻于石上,至今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泉石镌“鉴泉”两个大字,取“以泉为镜,明鉴心志”之意,故名。另刻有“同治癸亥十月胡长新题”一行小字。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由周出资雇匠,摩刻于西佛崖。四大字为横行楷书,笔力遒劲洒脱,阴刻于石壁上,每字见方60厘米,两侧直行小楷阴刻,上首“民国丁卯冬月立”,下首落款:“陆军上校湘西周曰痒”。整个摩崖题刻长2.75米。 “浩气常存”摩崖至今完好,属于何腾蛟墓地的附属文物之一,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Ⅳ 请问贵州黎平今年“十*一”有活动吗到那里旅游要注意什么

第三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将于10月3日隆重开幕
由中共黎平县委、黎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将于2007年10月3日至5日在黎平隆重举办。
黎平是全国唯一以民族风情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是侗族文化发祥地,也是侗族文化原生态保留地,民族风情浓郁、古朴、纯真,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气栖息家园”。
黎平侗族民间节日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凝聚力和感染力,有“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之说,堪称“百节之乡”。其中“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堪称侗族精华文化的集中展示,是贵州省政府、黔东南州政府批准的侗族地区盛大的节日之一。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展现原生古朴的文化遗产,提高黎平的知名度,切实打造“黎平侗乡”品牌,推进“旅游兴县”战略、振兴民族经济,黎平县人民政府将第三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列为2007年拟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这是继2000年、2002年第一、第二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及黎平机场通航庆典之后侗族文化集中展现的又一盛会。
第三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将举办开幕式游行、大型歌舞表演《侗乡腾飞》、民族风情展演、商贸展销会、民族饮食文化评比大赛、黎平民族民间工艺大赛、民族风情、旅游风光摄影比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黎平县旅游推介会,招商引资洽谈会,艺术节篝火晚会,大型侗族音乐会--艺术节闭幕式颁奖晚会等活动。

为了让参加艺术节的客人了解黎平,我打算采用问答式的方法,分4次介绍黎平旅游资源情况.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二、黎平概况

侗都黎平侗族人口知多少?

全县人口51.7万,有侗、苗、瑶、汉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5万,侗族人口35万,是全国最大的以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被称为中国侗族第一县,亦称“侗都”。

侗都黎平的地理位置

位于贵州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形成侗乡腹地,距省府贵阳469公里,距州府凯里271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第一站。

侗都黎平有多少乡镇?

全县共有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1997个自然寨。

侗都黎平总面积有多少?

4441平方公里,东西宽94公里,南北长112公里。

侗都黎平建府始于何年?

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至今已有594年的历史。

黎平县城为何名叫德凤镇?

民国初期,黎平城内东门街一带为双凤镇,西门街一带为成德镇。民国二十八年(1939)两镇合二为一,取成德镇之“德”字,双凤镇之“凤”字,名为德凤镇。

侗都黎平气候如何?

黎平处在亚热带的轴心线上,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物产丰富。

侗都黎平森林状况如何?

森林面积235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县之一,素有“杉木之乡”的美称。杉木蓄积量836.1万立方米,位居贵州省第一位,楠竹蓄积量376万株,位居贵州省第二位。

侗都黎平水利电力资源怎么样?

理论蕴藏量8020千瓦,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已接通国家电网。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何时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5年 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何时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侗都黎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资源分为几大类?

分为三大类。一是民族风情游览区。侗族文化原汁原味,民族风情浓郁纯朴,古往今来,均为侗族文化的中心。二是文物古迹游览区。黎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尤以红军长征时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著名,已彪炳史册。三是以八舟河为中心的自然风光游览区。

侗都黎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资源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

是以鼓楼、花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文化,其具有原始神秘性、不可替代性、群众参与性、丰富多彩性、多重互补性。

侗都黎平何时被列为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

2003年,全省共有3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

侗都黎平何时启动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2003年2月,黎平县与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签订协议,正式启动侗族大歌申遗工作。

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何时被列为中国首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2003年10月,全国共有10个保护区被列为试点。

侗都黎平的基础设施:

现已实现三通:乡乡通公路,通电灯、通电话。

侗都黎平机场何时批建?

1999年,国务院批准黎平机场建设,12月28日机场破土动工,2005年11月6日通航,机场规模为4C级,能起降波音737飞机。

侗都黎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极具开发价值的景点有多少?

共有74个,其中,特级景点2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

侗都黎平有几个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旅游景点?

4个。它们是: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形——述洞独柱鼓楼;埋藏于地下最久、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阴沉木;最大的侗族鼓楼群——肇兴鼓楼群。

侗都黎平森林公园何时升格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3年11月23日。黎平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其核心区为德顺竹木采育林场和东风林场,共计面积5475公顷,其中德顺竹木采育林场4533公顷,东风林场902公顷。

首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何时举行?

2000年10月15—17日,首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在侗都举行,此后两年一届,逢双年的10月3日举行。这是侗族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的大展示,是侗族地区最盛大的庆典。

详情在黎平吧:http://post..com/f?kw=%C0%E8%C6%BD

Ⅵ 观看黎平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有感作文

心得一:参观黎平会议心得体会
为了纪念“12.9”运动,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为了再寻革命足迹,重沐红色精神。加强团员干部对党历史的了解,12月7日14点30分,校团委组织各班团支部书记赴黎平会议会址参观学习。
在黎平会议会址,陈列的革命遗物,手迹等珍贵革命历史文物,似在诉说着不平凡的历史,徜徉在展馆中,大家仿佛亲身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见证了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困苦,也更加感到了先辈们的智慧与胆识,体会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不仅使团干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黎平的发展历程,更激发了他们爱国、爱党,回报社会的决心,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更加努力,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政治文化素养,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干部。

心得二:参观黎平会议心得体会
有幸按照“保纯”活动的安排,我部得以在7月组织了“重走长征路”活动,我们的目的地——黎平。
“黎平会议”之前在我心目中的亮度显然远逊于“遵义会议”,正是有了这次重走长征路的经历,我才知道了、了解了、读懂了“黎平会议”的精髓。
原来:
一、“黎平会议”是中共中央从江西中央苏区突围出来之后召开的一次政治局会议,在中央全会闭幕后,这是党内最高级别的会议,决定了当时红军长征战略转折的大政方针。二、“黎平会议”第一次否定了博古、李德顽固坚持的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错误战略方针。
三、“黎平会议”第一次结束了从1931年11月赣南会议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层受排斥的地位,开始形成了中央绝大多数领导人(包括过去反对他的人),赞同、支持、拥护他的正确主张的局面,从而为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尝试,开创了我党历史上否定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对中国革命错误指导的先例,是我党对共产国际从盲从到独立思考,从逆来顺受到自作主张的转折点。
壮哉!
当我读懂了这次会议,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伟大、光荣、正确”6个大字……
看后人如何评说?
“敢闯新路”
“敢于突破”
“敢于胜利”
气势恢弘如斯,我不虚此行,我抛弃了自己的肤浅,彻底忘记了来前“没意义、走走过场”的愚见。
感谢此旅,让我重新感受历史、感受艰辛,让我用心咀嚼和平的珍贵及战争的残酷……

心得三:参观黎平会议心得体会
2014年4月4日,公司组织集体去参观了黎平会址。参观后我的感想颇多:在过去时代的人们生活是如此的艰辛,而现在的我们呢,却一再的不知道珍惜一切,而总是去铺张浪费,不懂得节约、节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素养却一直在不断的倒退,而不思进取,不知悔过,一味的向着一个方向而前行,不管前方的道路如何。现在的人们缺乏信仰,不知道信仰是什么。一直崇拜与金钱社会,上等社会的贵族生活里;而没有过去时代人民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
信仰是净化心灵的,是让人有意志和做事标准的。那么金钱就是对信仰的挑战或者是考核。有了信仰就有了自己的标准不会因为金钱或者信仰以外的事情而动摇自己的做事标准。甚至为信仰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这就是信仰,也是信仰的魅力和力量。信仰是让人快乐的,让人积极地主动地做事情,而金钱就是被动的让人去工作去挣钱去维持生活。换句话说金钱是主人我们人类就成了他的奴隶。那么信仰金钱也就是最痛苦的选择。因为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所以认得到满足的是内心的感受不是单单的物质拥有。你说现在是没有信仰的一代也许是对的,在和平的这个年代没有了压迫没有了督促的力量。人都追求自由追求权力,可是有了自由了人们就散漫了也没了斗志,再也看不到以前的铁人,看不都以前的上山下乡。多数是网吧游戏,KTV酒吧等等。现在人的理想和过去时代的人不一样了,追求的也不一样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人的追求也要有所变化。
黎平会议纪念馆虽小,内容单一,但绝对算得上史料殷实,布展精致,视觉舒适的党史教育基地。认真参观后,真的添补了我们对这段历史时期不了解的空白——黎平会议的经过、历史意义及重创后的中央红军在进入黔贵地区,最初5—10天的具体活动内容和行进线路。
提起“黎平会议”的缘由和历史意义,就不能不正视黎平会议前,中央红军惨遭重创,几乎全军覆灭的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一战,是我军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失利。所有参加过湘江战役的老红军们,无一人能忘记这场几乎置他们于死地的战争;甚至在每一位共和国的功勋将领即将走完人生最后一步时,仍然难以释怀湘江战役中痛失战友的重负。
例如1934年11月29日下午15时,中革军委在情况不明时,错误地电令红三十四师作为全军的最后阻击后卫,必须于30晨接替红六师新圩防地阻击桂军。12月1日中午,当红34师翻山越岭艰难跋涉赶到新圩附近,桂军已突破新圩阻击线,并切断红34师前往湘江的进路。致使34师孤军陷入敌人包围圈内,无路可退,全军覆灭。红34师政委程翠林阵亡。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付出重大牺牲,全师由原来的6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师长陈树湘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他用皮带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被俘。敌人为抓到一个红军师长兴奋发狂,立即将他押送“追剿司令部”。途中,他趁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巨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陈树湘死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装在篾笼里,悬挂在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石柱上示众,红军悍将的威名,使湘军为之侧目。
黎平会议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是"以遵义会议为伟大标志的系列会议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它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起点;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起点,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与非凡气概。这部动荡不已的历史,你可以说它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满,不宽容,不开放,不安宁;但你必定惊叹它的光荣与梦想,它的热血与献身。
它给我们的感触很深,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红军时代人民的艰辛和大无谓精神,体验到了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突破重重艰险与挫折,那种昂扬的斗志和永不被磨灭的意志力,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永久学习的。

心得四:参观黎平会议心得体会
从肇兴侗寨到黎平只有50多公里,路面是很好的三级柏油路,我们只一个多钟头就到了县城。
黎平是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总数最多、面积最为宽广的县,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县,拥有人口总数五十余万多人,全县管辖面积为4441平方公里。黎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到了黎平县城后,兄弟单位的同志们早在那里等着了。跟据我们的要求,决定带我们先参观黎平城内的著名景点翘街,也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翘街位于黎平县县城所在地德凤镇,是黔东南别具特色的明清古街道。整条街道由东倾南斜贯通。两头高中间低,恰似一根弯弯的扁担,因而得名翘街,当地老百姓也称之为扁担街。翘街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的所在地,现在该址设“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胜地。整条翘街依山就势,沿街许多老街巷与之交汇,诸如:马家巷、姚家巷、张家巷、双井街、左所坡等,这些街巷或是石板道路或是用卵石铺地,与老屋相连,古色古香的。街上还有两湖会馆遗址、周氏宗祠等遗迹。
走进翘街,就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20世记30年代的老街面,街面上仍是古老的青石路面,街两边的店铺基本上是原始面貌,其中尤以有500多年历史的两湖会馆和周氏宗祠最为著名。因我们主要目标是参观黎平会议会址,感受红军的光荣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因此由兄弟部门事先联系了“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的讲解员为我们详细讲解红军长征中有关黎平会议的历史。
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德凤)东二郎坡(旧称翘街)52号。原为城东翘街胡荣顺店铺。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再次维修后,辟有陈列室。会址门面悬挂陈云手迹"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横匾。会址共设8个展室,陈列文物数百件(幅)。
经过讲解员的解说,我们基本知道了黎平会议在红军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红军在反第五次围剿的斗争失败后进行了战略转移。在西进到湘江边时,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盲动指挥,舍不得丢掉坛坛罐罐,致使红军遭受敌人的重围,经过浴血奋战,红军虽然突围出来了,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苏区出来时的10万人减少到3万多人。红军未来到那里去?怎么样才能突破敌人的重围?指战员们都希望能得到毛主席的正确指挥。在这个关键时刻,红军于1934年12月15日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参加者有:周恩来、博古、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李德等。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与会大多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北上湘西与强敌硬拼的主张,采纳毛泽东甩掉重点围堵的避实就虚,向黔北发展的意见。,故黎平会议史称“黎平转兵”。
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可以说,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根据国情自主决定战略方针的会议。从此中国革命就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胜利之路,因此,重温黎平会议的历史,使我们更加明白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胜利的道理。
参观完黎平会议会址,到兄第局进行了参观交流后,我们顺利完成了此次活动,大家带着饱满的热情回到了工作岗位。

Ⅶ 想去黎平县游玩一阵子,请问这里的景点哪些是最值得去

您想去黎平县游玩一阵子,这里的景点以下是值得去的:

  1.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位于黎平县肇兴乡。寨中房屋全部为干栏式吊脚楼,均沿河而建,错落有致。寨内均为陆姓侗族,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以鼓楼分为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名称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各旅店地址也以团的名字为主要坐标。侗寨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人们多在此集会、社交、休闲,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都风格各异,蔚为大观。肇兴只有一条主街,没有汽车站,班车汇集的附近就是肇兴菜市场,两边街铺林立,沿着街往前走能看到一条河,五团便沿河分散。

  2. 黎平翘街

    翘街,又称东门街,尚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是黎平县长征历史文化街。此街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近1km,两头高,中间低,形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

  3. 黄岗侗寨

    黄岗侗寨位于黎平县双江乡。黄岗侗寨身居大山深处,因交通不便,贫困闭塞,却更具原生态。较之小黄,黄岗远离了繁华,少了许多浮躁。歌是黄岗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黄岗人逢年唱歌,过节比歌,喝酒敬歌,嫁娶拦歌,谈情对歌,黄岗人不论是老人、小孩,人人都能唱歌。黄岗侗寨可以过喊天节,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五村民们都身着盛装,吹笙打锣,祈福求雨,热闹非凡。两年一次的“抬官人”活动同样隆重,村民们会效仿古代官人坐轿出行、前呼后拥,人们有冤有屈可以跪地拦轿喊冤或者请求官人赐钱赐粮赐福。
    建议您选择清晨或者黄昏来游览黄岗,和煦的光线投射在木楼上晕黄的色泽,温暖人心。

Ⅷ 贵州旅游询问

荔波有来机场的今年1月9日通航自的,至于你要去荔波和黄果树因为近来省内普降冻雨,现在到贵州来不是最好的旅游季节(淡季).不过荔波漂流是可以的春节期间荔波举办万亩梅花节今年是第三届将从1月22日持续至2月21日.节日期间景区将5折的门票欢迎游客.黄果树瀑布节当然可以看到水只是不太壮观季节的原因.

Ⅸ 什么时候去贵州旅游最好

7.8月! 因为贵州隶属高原,气候凉爽!在7.8月间气温在20°左右,很舒服,适宜人居住。 同时,在7.8月间,是雨季,降水充足可以保证贵州旅游景点的开放,让你畅游贵州的山水!

Ⅹ 黎平哪儿好玩,有哪些特产

著名景点黎平县城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进一步开发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古镇,2012年黎平县投入8.29亿元全力打造肇兴景区。肇兴景区按4A标准进入申报程序,改造了一批民居旅馆,新的旅游停车场、表演场等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翘街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黎平知名度不断提升。2008年,黎平各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海内外游客8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6.4%
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是一座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分三进,前底后高的明清建筑四合院。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于80年代初为陈列馆;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
两湖会馆:黎平原隶湖广,后属贵州,星聚虽属黔人,云游尤多楚客,为使云游的楚客“辄思促膝谈心欣旧”之念,遂于嘉庆二年(1791年)冬月,有识之士倡修会馆,作为湖南湖北客商栖身之所。会馆内有禹王宫、佛殿、庑厅、阁楼、洞庭宫、水榭等建筑物。占地面积3479平方米,建筑面积741.9平方米。1984年县政府立即于当天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黎平南泉山寺: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载:“南泉叠嶂丛林,明建三寺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南泉山行道,皆以鹅卵石铺就,纵横曲折,从山脚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竖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顺道直至大佛殿,殿前侧面有一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三眼,一供饮用,二备盥洗。泉水清澈,四季长流。 南泉山公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是黎平市区最大的公园!南泉山表演场也将是2009年黎平“两节一会”的开幕场!

黎平县鼓楼
[2]
高屯天生桥:位于城东北12公里的湾寨右侧处,这座由地下伏流自然形成的天生桥历来为游客之游览胜地。此桥在清朝《黎平府志》中就有记载:“天生桥崇严直跨两岸,中有一硐,双江口诸水径此,达高屯可以行舟。上则仍然平地也,往返甚便,不假修筑之力故名。”对于这种石灰岩地貌自然形成的 天生桥,明代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赋予了它十分正确的科学名称 “石梁”。被收录于《吉利斯世界记录》中(世界最大的天生桥)。
八舟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集中了我省南部侗族地区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精华,别具特色。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公园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公园面积: 5475公顷
地坪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俗称花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历史上曾多次修葺。桥长57.61米,宽5.2米,该桥横跨南江河之上,桥身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青石桥墩支撑木梁结构的桥身,其下部有两排各为八根粗大的杉木穿榫连成一体,架通两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挪侗族生态博物馆: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中国与挪威合建,位于肇兴镇堂安村,距肇兴5公里。)
飞龙洞:与被称为世界之最的高屯天生桥景点连成一体,同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奇观,具有观赏价值。
肇兴侗寨: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全寨共1100余户,45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有“侗乡第一寨”之美称。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网、凤凰网、南方网等全国34家媒体协办“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被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2007年,中国《时尚旅游》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评选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作为贵州省唯一景点入选。肇兴最出名的是五座鼓楼、五戏台和五座风雨桥。
岩洞:距黎平县城28公里,着有优越、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东接肇兴鼓楼群和地坪风雨桥景区,南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鼓楼景点,西邻茅贡乡高近、地扪、腊洞等“侗戏之乡”,北与黎平古城、高屯天生桥风景名胜区相通。岩洞是侗族风情、侗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清代侗歌宗师吴朝向就出生于岩洞宰拱,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要数“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宰拱“万麻墓”,各村寨的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民间工艺品有用楠竹制成的蒸笼、饭笼、提篮等别具一格,民间刺绣十分美观、艳丽,特别是岩洞侗族服饰已成为侗族地区服饰的代表之一。
杉阴沉木:黎平文馆所收藏之阴沉木基径2.36米,据中科院考古所测定,该木生长于1402+35年,以埋于地下3591+85年,生长及埋藏至今约5000年历史,是迄今世界出土保存的树体最大、埋藏年代最久远的杉木遗体而列入基尼斯世界之最。
翘街古城: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镇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德凤镇:历史文化名城德凤镇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中心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瑶等民族8万多人,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经上千年的颠沛,近十个世纪的沧桑,铸就了黎平县德凤镇厚重悠远、古色古香的历史。
秦溪白塔: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第一层往上镶嵌着一方竖匾,行书“凌云塔”3字。门楣有联一副:
锁水口,祯凌塔巍峨,从此一乡蔚起文人登凤阁
妆沙脚,有云宫耸秀,至今诸佛经扶士子步龙楼
高近古戏台: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中,是目前侗族地区所发现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戏台,吸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戏台格局和清代的京剧戏台相仿,包括三部分,主戏台、厢房和看戏场。
堂安侗寨: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弄相山森林公园:弄相山位于贵州黎平县地坪乡境内,总面积15000亩(1000公顷)。其中,原始森林面积9755亩650公顷)。初步查明,有乔木树种48科158属372种,灌木树种22科56属130种,苔藓植物16科29属62种,蕨类植物22科38属190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资源宝库,被称为探寻古生态的理想场所。
神鱼井:长方形的水井用方整的白石围成0.45米高的井舷,结构坚实牢固,美观大方,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四角和前后两方立0.8米高的方形石柱6根,柱头凿成菱形,旁开榫,嵌入白玉石6块,前后左右对称。它之所以最有名,水源很丰富,可供半个城居民用水,且冬暖夏凉,没有干枯的季节。
少寨溶洞群: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镇少寨山,共有3 个洞,在少寨山脊右边叫绾凤洞,在左侧绾鸾洞,两洞相通,故称“姊妹洞”。绾凤洞洞口椭圆宏阔,入洞 20 米处又分东西两洞。洞内溪水潺潺,多钟乳石,形态各异,似柱、似笋、似观音、似菩萨,更有梯田层层等,可谓奇绝,故又名“仙人洞”。绾鸾洞洞口狭小,深里许,洞内钟乳石似宝塔、似鼓楼、似猕猴、似雄狮,惟妙惟肖,整个溶洞群,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地形复杂,是游玩历险的好去处。
迎龙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造型十分古朴,是村子里的风水桥。该桥以青石板为桥的层面,两块青石板长5.5米,宽1.2米,厚20公分,桥上楼亭为木质结构,共16根柱子,每根柱子落地处都有石雕鼓盘作为基脚,雕刻有狮子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有碑文为证。1980年高近村民众自发捐款捐物再次重修此桥,该桥型古朴美观,是侗族人民传统建筑中魂宝,它以其独特的造型享誉海内外,1998年中国邮政曾以该桥为图案发行一枚纪念邮票,名为“田间风雨桥”。
黎平鉴泉: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北门外福禄江西岸,俗名“磨刀湾”。水自石岩缝隙渗出,傍崖凿井,二尺见方,水质甘甜。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黎平进士胡长新邀集当时名士聚会泉边,品尝泉水,题记刻于石上,至今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泉石镌“鉴泉”两个大字,取“以泉为镜,明鉴心志”之意,故名。另刻有“同治癸亥十月胡长新题”一行小字。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由周出资雇匠,摩刻于西佛崖。四大字为横行楷书,笔力遒劲洒脱,阴刻于石壁上,每字见方60厘米,两侧直行小楷阴刻,上首“民国丁卯冬月立”,下首落款:“陆军上校湘西周曰痒”。整个摩崖题刻长2.75米。 “浩气常存”摩崖至今完好,属于何腾蛟墓地的附属文物之一,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