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⑴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个人需求
1.个人的旅游倾向
2.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相关阻力
二、市场需求
1.客源国方回面的因素
①总人答口
②人口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
③城市化程度
2.目的地方面的因素
①旅游供给因素
②通货膨胀程度
3.双方相关因素
①两者间的经济距离
②货币汇率
③政治因素
⑵ 旅游产品的功能要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这是4R理论中的()要求
根据马斯洛的来人类需求层源次理论,旅游需要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⑶ 衡量旅游者对旅游产品需求总量的综合性指标是
衡量旅游需求总量的综合性指标是居民出游率以居民年度出游平均天数/365天。
⑷ 什么是旅游,旅游能满足游客什么需求
1、什么是旅游: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能满足游客什么需求:吃、住、行、游、购、娱,身体和精神的放松。
3、酒店按计价可以分为哪几种:挂牌价、协议价
⑸ 试分析国内游客旅游的需求变化趋势
A、地点,注目新鲜与稀罕
B、近地,热衷自驾与亲朋
C、观光,讲究主题与深度
D、行程,开始试调与自主
E、游乐,更爱新潮与心跳
F、休闲,趋向健身与轻松
G、高档,追求野趣与豪华
H、不便,暂且观望与卧游
⑹ 什么是旅游需求它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概念1: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
它分为:
(1)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
(2)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又分为 潜在旅游需求 和 延缓旅游需求)
概念2: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旅游需求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即: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⑺ 旅游产品价格提高会对旅游需求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游客数量 价格高承受不起 其次游客对旅游质量要求会提高 质量不上去 旅游需求同时也会下降 谢谢请采纳
⑻ 什么是旅游,旅游能满足游客什么需求
“旅游”复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制”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到了近代,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旅游业的兴起,便出现了对旅游含义不同的理解,于是以不同内容和方式表述的技术定义就纷纷
出世了。其中属于狭义的旅游定义有下列几种:①认为旅游是消遣活动。例如1966年法国学者让·梅特森说:“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
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或文化教养。”②认为旅游是一种交往,如1927年耶拿出版的《国家科学词典》写道:“狭义
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做的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③认为旅游是
一种方法:如杰克逊认为:“旅游主要是一种地理方面的感受,是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而悠闲的方法。
⑼ 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者的需求:
一、自向中心型旅游者的特点:
1、希望游览地是稳定的地区;
2、希望在日光下进行游览活动,且轻松愉快;
3、希望旅游设施要齐全完备;
4、希望整个旅途中旅游活动安排得较满,且活动量要小;
5、希望乘坐豪华舒适型汽车到达游览地。
二、异向中心型旅游者却与自向中心型旅游者相反。
1、希望去非游览地;
2、热衷于在别人参观这一地区前就先去新的经历;
3、希望去那些不寻常的游览地;
4、希望乘飞机到达游览地;
5、希望只安排最基本的旅游活动,自由支配时间要多,活动量要大。
三、混合中心型旅游者介于自向和异向中心型之间,多数人属于混合中心型。一般来说,对于收入偏低的人多是自向中心型,对于收入较高的人多半是异向中心型。掌握旅游者类型,对旅游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⑽ 什么是旅游产品需求
旅游产品需求,是指市场中对旅游产品的需要量。其对应的是旅游产品供给。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