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文化与旅游
① 江西省有哪些旅游景点
江西省旅游景点有滕王阁、龙虎山、鄱阳湖、井冈山、婺源等。
1、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屡毁屡建,今日之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与古貌相比更为气派。滕王阁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
在平水位(14~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
4、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0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5、婺源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是镶嵌在黄山-景德镇-庐山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绿色生态与古文化明珠。她东连浙江衢州、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交通皖、浙、赣三省要地。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分半三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
旅游安全注意事项:
1、提前买好往返车票
外出旅行一定要规划好路线,提前准备好往返路线的车票。
2、保证手机电量充足
外出手机是唯一可以联系家人的工具,一定要保证随时联系,避免特殊情况联系不到造成麻烦。
② 关于东汉刘秀当今的旅游区在哪里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刘秀垄景区
刘秀垄景区是一条绵延5公里的丹霞胜境,两旁秀石林立,奇峰拔革,有“十里画廊”美称。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避难于此,所以叫刘秀垄,垄口的村就叫刘秀村,区内有许多奇石险洞和与刘秀相关的传说故事。
刘秀故里
位于襄樊市枣阳城南20公里的白水村。“白水龙飞遗胜迹,紫微山拱护真垣。”白水村有座狮子山,山巅雄踞白水寺,内祀汉光武帝刘秀塑像。明宣德年间,主持真隆和尚将正殿改为供佛像,以西偏殿祭祀光武帝。现存前殿面阔与进深均为3间,设石质莲瓣八方柱础,为明代建筑。后殿是一座小3开间庙宇,梁上题记有“大清乾隆二年”的字样,此殿为明建清修。白水寺内还存有“白水重光”石刻及今人书画数十帧。
叶县刘秀庙
刘秀庙位于河南叶县城南15公里叶邑镇境内,占地近30亩,是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汉明帝刘庄(公元57—75年在位)为彰显其父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丰功伟绩而斥国资所建。起初只供奉刘秀,后来几经修整,又增添了许多殿堂和神像。如今,刘秀庙内除了光武大殿外,还有真武殿、三清殿等较大规模的殿堂。袁天喜指着刘秀庙外的一大片土地告诉记者,据传这些土地当年都归刘秀庙所有,刘秀庙的原始道人俗家姓高,后人为了纪念他救死扶伤、广施恩惠的功德,遂把附近的一个村庄更名为高道士村,即现在的旧县乡高道士村。据《叶县志》记载,刘秀庙建成于东汉明帝时期,是汉明帝刘庄为彰显其父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丰功伟绩而斥国资所建。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院式庙宇建筑,其庞大的规模和恢弘的气势令后人折服。站在正门口细看,门前两个石柱上的楹联格外醒目,上写“白鹤归楼澧畔千年银杏,彩云深处神州第一庙观”,单从这幅楹联即可看出,刘秀庙在中原道教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刘秀故里白水寺
湖北省襄樊市吴店城镇白水寺风景名胜区,东邻随州神龙岩,西近襄阳古隆中,为“汉—十”根治线上的必经之地,被列为襄樊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外事活动参观点。景区分为白水寺古文化游览区、白水湖水上游乐区、香龙山风景游览区、山庄度假区等四大游览区。白水专座落于狮子山之巅,《枣阳县志》 找:“乡人建,以祀汉光武。明宣德中,僧真隆改以正殿供佛,以西偏三楹祀汉光武,旁列云台诸将木主。”即今白水寺殿堂布局。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兵器殿、关公殿、青龙井、龙井亭等。整座寺庙殿堂古朴典雅,雕塑精美,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调;寺内古木参天,门前石阶壮观,充满着浓郁的梵宇气息,先后被襄樊市、湖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 东汉时期的一件文物,为什么选中它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此文物称为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回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答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其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④ 为什么选青铜马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我国旅游标志的奔马,是我国著名的东汉文物,是一件青铜马的工艺品,出土于甘肃专省武威雷台的东属汉墓。它头短颈长,身体浑圆,躯干粗实,四肢修长,弯尾上扬,张口嘶鸣;在四蹄腾空的右后蹄下踏着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所以起初名为“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简称“天马”。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直接原因是由于在美国展出时,铜奔马跃上巨幅海报成为文物展宣传的标志图形,故评选中国旅游标志时,在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中,它一举夺魁。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 1、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马超龙雀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⑤ 这是东汉时期的一件文物,为什么选中它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1、马来是古今旅游的重要源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2、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3、马超龙雀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⑥ 如果有外国朋友来了解中国旅游标志的由来,请你作一名导游,你如何介绍呢
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为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曾命内名容“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曰:“马超龙雀”。
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
1.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马超龙雀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⑦ 连云港东海发现东汉墓葬,我国境内有哪些有关汉朝的墓葬值得游览
旅游主要看个人的喜好不要盲目跟风
很多人旅游有这个特点就是别人说哪里好他们就会盲目跟风,其实自己一点也不喜欢,比如连云港发现了汉代的墓,他们就会跑过去看,可是自己一点历史文化都没有,什么都不知道,连汉代距今有多少年,汉代在哪个朝代之前在哪个朝代之后都说不清楚。
旅游要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要听别人的
别人的建议当然是要听的,但是和别人的建议相比,自己的内心喜好更为重要,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人家说哪里好玩你就去哪里,一定要找到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才是享受,否则就是折磨自己。
⑧ 中国旅游标志的由来,简洁一点
中国旅游标志来自马超龙雀(东汉铜奔马),是一件国家级文物(青铜器)。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相关介绍:
马超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8)东汉文化与旅游扩展阅读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这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被雅称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东汉铜奔马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畜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胡杨《传世国宝全档案》:“这件铸造于两千年前的青铜骏马,造型生动,比例准确,四肢所呈现出的动势完全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令中外许多考古学家与艺术家叹为观止。
⑨ 东汉时期的什么是一件精美的青铜器,被选中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古墓的精品文物,马超龙雀是一件青铜器文物。1983年国回家旅游局经过多种答方案的比较和研究,最终决定选用这尊马超龙雀铜像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的把它叫做马踏飞燕。
马超龙雀寓意着中国旅游的腾飞,跨越和超越发展之义,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为国家的一级文物,它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旅游就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可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