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我国旅游文化中的地位
㈠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什么部门定的
第一个不是部门定的,是在佛教中的地位,历史形成的惯称,第二个是国家旅游部门,第三个是文化部门。
㈡ 佛教旅游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广东旅游发展初期到现在,广东没有什么著名的景区和景点可以在全国排上名次,甚至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旅游产品,更...正确认识和把握未来我国经济国际化趋势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未来我国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是面临着...
㈢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佛教旅游景点
圣地一:法门寺
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兴起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为世界唯一释迦牟尼真身佛骨舍利供奉地
圣地二:灵光寺
位于北京西山余脉翠微山东麓,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佛家古刹,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为北京八大处。
圣地三:大昭寺、小昭寺
为藏传佛教寺院,据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前只同意以8、12、16三个年龄段模样塑像,并为之绘图、亲自开光。
圣地四:五台山
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更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圣地五:普陀山
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有众多文物古迹。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2007年(丁亥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㈣ 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是什么
第一,文来化性:
1、佛教自的流传代表着文化的交流融合,体现着佛教在中国环境下的中国特色。
2、佛教的历史演变、佛法的演绎传播,都与文化的进步有关系,佛教在历史上有多样的发展状况,在建筑、美术、文学艺术等都有体现,从中可以看到思想、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脉络,是民族文化的集成。
所以,加强佛教旅游,代表着对文化的保护和尊重,以及更好地传承。
第二,历史性:
1、佛教大传播历史与中国的历史有紧密的联系,从佛教历史、寺庙沿革历史中可以佐证和参考社会历史的变革。
2、佛教的文化也是历史的产物,园林建筑、美学艺术等等都是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
所以做好佛教的理由和保护,可以对认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文化历史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古来名山僧占多,寺庙的存在多与优美的景观和丰富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相联系。
综述,佛教文化的地理位置、寺庙建筑、历史沿革、佛教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构成了旅游文化资源的一部分。
㈤ 如何就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而进行旅游开发
1 佛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1.1 信仰的力全吸引了大黄的朝舰旅游者
在全世界有着数里可观的佛教信徒, 有的民族甚至全民信佛。对于佛教信徒来说,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它足以吸引这些信徒为了表达自己的崇敬和虔诚而不远万里来瞻仰朝拜, 从而形成庞大的朝舰人流。如号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 儿乎每天都吸引着人批香客; 各佛教宗派祖庭朝圣游人也是络绎不绝。在西藏,来自四面八方, 操不同方言, 穿戴不同服饰的人们, 不惧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路途的艰险, 以三步磕一个等身长头的方式,用自己的身躯丈量着漫长的朝佛路, 经过长途跋涉, 来到拉萨以便实现毕生的宿愿。透过朝佛者纯洁、坚定的目光, 目睹源源不断的朝佛队伍, 每一个旅游者都会强烈地感受到释迪佛的无比感召力, 这从古至今不断地延续着的朝圣人流,也成为雪域高原上的一大奇观。[1]
1.2 佛教的价值现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有些人在繁荣物质文明和多元文化冲击包围中, 感到从未有过的精神紧张、情感空虚。有些人甚至丧失了目标和理想, 找不到行为准绳,精神上无所寄托。佛教文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对生命和世界作出诊释, 对现实世界的人类具有明显的启迪、安慰寄情的作用。每个佛教徒的心中都有一个“来世” 和“佛国” , 这使得他们在想每一件事, 做每一件事时, 都从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利, 对自己成佛是否有利出发。这一无限开放的心灵境界和终极的价值追求丰富了人生情趣, 提升了人格境界,使他们的心境在繁杂的世界里, 处于一种宁静、宽舒、坦然、达观、淡泊的状态。旅游者目睹佛教徒的虔诚信仰, 不免会得到一些启发, 即在生活和工作时, 既要有积极入世的态度,又要加些出世的心境去做事, 执着中要保持一份超脱, 追求中保持一份淡泊。在对待功名利禄的问题上, 不要刻意地追求, 要顺其自然, 保持一颗平常心,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心理上的解脱, 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所谓“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工作” 也就是这个意思。
1.3 佛教艺术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审美体验是旅游的本质特点口, 。绝大多数与佛教文化有关的物质和精神产品都具有震摄人心的美感。例如众多的佛教名山, 无一不是“深山藏古寺, 幽径通禅房” , 给游人提供了一种静谧、祥和的时空, 令人心旷神怡: 寺庙建筑布局的和谐美, 装饰的堂皇美, 雕塑或绘画的精致美, 使其成为这种“凝固的艺术” 殿堂中的精品; 而极为丰富的佛教音乐和舞蹈又以那清悠的韵律, 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在这一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更有那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佛教环境氛围, 漾溢着其它文化样式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美感‘”。
还有许多佛教文化遗存己无宗教活动, 完全成为艺术的殿堂, 或者是怀古的场所。敦煌莫高窟是闻名天下的佛教艺术殿堂, 中外游客不远万里, 聚集鸣沙山下, 或默默不语,或指点赞叹, 留恋忘返, 中国在这里与世界达成了心灵的沟通。西安的小雁塔有一种残缺美, 有一种不屈的精神, 每当晚霞映衬出塔身那独特的身影, “ 荣辱皆忘” 一语便不难理解。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常常令来自欧美的游客驻步细观, 不忍离去。
1.4 佛教深厚的文化内涵满足人们的求知、求异的需求
人类有一种基本的心理性内在驱力—好奇、探索、求知, 这种驱力并不以生理上的需要为基础, 也不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 纯粹是一种先天的内在驱力。它是人类心灵正常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也是旅游的一个根本性动因囚。对于佛教来说, 其多彩的历史、精深的思想, 并由此派生出数量巨大的文学艺术作品、深奥的经典、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典故、发人深醒的格言⋯ ⋯ , 再加上许多学富五车的名人志士, 风云变幻的重大事件, 这一切都赋与佛教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接触它时, 无不为佛教文化这个神奇世界中所蕴藏的精神财富和知识所倾倒。许多佛教文化名人都是博学睿智的大师, 与他们直接交往, 会获得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知识。此外, 佛教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与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旅游者到不同民族聚居的地区观光游览, 可以领略充满浓厚佛教氛围的民族风情, 充分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需求。
㈥ 请分析佛教名山和旅游名山的特点
1、以幽静、幽深宁静的氛围为主,海拔多为较高(相对当地而言)的山脉;
2、植被保护内良好,这与建筑佛教容圣地是因果互为的关系;
3、多有溪水,流水,水源充足;
4、风景秀丽,古迹遍布,多有古代建筑群落;
5、百姓居住地与大众居住建筑物较少,佛教名山和旅游名山多为偏僻的山脉;
6、取名多带有传统文化、佛家文化的痕迹~
㈦ 中国十大佛教旅游胜地
中国十大佛教旅游胜地如下。
圣地一:法门寺
必去理由: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兴起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为世界唯一释迦牟尼真身佛骨舍利供奉地
法门看点:
1、由台湾李祖原大师设计的合十舍利塔,造型如同合十的双手,中间镂空部分则为一座传统形式的唐塔,里面永久安奉着释迦牟尼佛指舍利,每月初一、十五对外展出
2、108米宽的佛光大道,象征这由世俗走向成就的修行之路。东边为佛陀胜迹系列雕塑;西侧则为法界源流系列
3、珍宝馆:1987年法门寺宝塔轰塌,法门地宫随之惊现人世。随之出土了数千件珍宝,包括锡杖之王-四股十二环锡杖;皇室专门供奉的金银器121组;伊斯兰琉璃器20余件;十来件失传千年的秘色瓷;700余件供奉佛祖的织绣、服饰杂物等。现均陈列于法门寺博物馆的珍宝馆内
4、观看法门往事:为大型佛文化互动体验式演出,真实的再现了“痴僧”“朱子桥”“良卿法师”等真实人物舍身护法的传奇故事
圣地二:灵光寺
必去理由:位于北京西山余脉翠微山东麓,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佛家古刹,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为北京八大处。
灵关看点:
1、舍利塔:所供奉之佛牙为佛陀涅盘后存留世间的佛牙。舍利塔高达51米,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塔格式。
2、心经壁:为赵朴初居士生前潜心恭录,依山而筑,为佛教僧宗每日必诵读研修
3、罗汉墙:宽25米,高8.35米的罗汉墙雕绘着500罗汉,以浮雕手法,罗汉形象极具生动活泼,充满着艺术想象力
圣地三:大昭寺、小昭寺
必去理由:为藏传佛教寺院,据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前只同意以8、12、16三个年龄段模样塑像,并为之绘图、亲自开光。其中8岁及12岁等身像现今供于大小昭寺内,而16等身像则由于战争沉入了印度洋
旅游看点:
1、从大昭寺金顶就可以看到大昭寺广场,右边元初山上是布达拉宫,远处的“公主柳”相传是文成公主所栽
2、大昭寺殿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而碉楼、雕梁则为西藏样式,极具观赏性。寺内更有长达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
3、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膜拜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
4、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
圣地四:五台山
必去理由: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更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看点:
1、为文殊菩萨道场
2、地处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呈现的是一个土黄色的世界,所以又称金色世界
3、五台山方圆500余里,海拔3000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得名为“五台”
4、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道教佛场
圣地五:普陀山
必去理由: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有众多文物古迹。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普陀看点:
1、为“观音之乡”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2、四面环海,风景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3、全山共有66种百年以上的树木,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等,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
圣地六:九华山
必去理由:为地藏菩萨道场。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九华看点:
1、为皖南斜列三大山系,由天柱峰、莲台峰、芙蓉峰、插霄峰、十王峰等各大山脉构成
2、为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更有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
3、李白曾有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说的便是九华山
圣地七:峨眉山
必去理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普贤菩萨道场;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看点:
1、峨眉山为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多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2、峨眉山中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寺庙古迹
3、峨眉山的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圣地八:少林寺
必去理由: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为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看点:
1、少林寺西约三百米处的少室山脚下,有一片中国最大的塔林。它南临少溪,背依龙虎岭,东接伏牛山脉,西依当阳坡,林木葱郁,环境秀美幽雅,这就是著名的少林塔林,它是少林历代高僧、住持方丈的墓寝。
2、嵩阳书院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四周群山环拱,溪水长流,景色宜人
3、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圣地九:白马寺
必去理由:为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院,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的伽蓝、有中国“祖庭”和“释源”之称。
白马看点:
1、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期所遗留
2、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3、白马寺中的齐云塔,直插云霄。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后被烧毁,在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圣地十:布达拉宫
必去理由:为世界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旅游看点:
1、为历代达赖喇嘛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
2、主体建筑的白宫,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
3、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其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
㈧ 中国佛教旅游资源中有哪些名山啊具体的
金色世界——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自东汉明帝以来,即成为佛教圣地,经历代修建,塔幢林立,佛刹棋布,五峰内外佛寺最多时达360所,僧尼达万人之众,堪称为我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五台山融会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晋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显密并行、诸宗竞秀、青庙和黄庙、子孙庙和十方庙共存的模式,是“中国佛教的缩影”,并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宝库”、“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展览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和“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五台山以其佛教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革命遗址众多,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于一体,融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皇家文化为一炉。
银色世界——峨眉山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 峨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距成都市130公里,经成乐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雄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神秘传说的佛教、道教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享有“峨眉天下秀”、“天下名山”、“动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之美誉,主峰金顶海拔3077米,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1996年被纳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琉璃世界——普陀山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雄峙于杭州湾以东的莲花洋中,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自唐建立观音道场以来,经历代兴革,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篷,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岛四周金沙 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莲花世界——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的池州市境内,原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游此山见山色奇秀,状如莲花,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之诗句,九华山因此得名。
九华山天开神奇,清丽脱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群峰竞秀,怪石峥嵘,植被繁茂,飞瀑流泉。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融入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菩萨,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明代无瑕和尚真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大肉身是世界上惟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名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大理州宾川县西北30公里处,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似鸡足,故而得名。鸡足山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
㈨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去旅游要注意哪些佛教文化
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佛教文化非常浓郁的国家,而因为泰国的物价相对比较便宜且距离我国比较近,因此很多人都把泰国当成是自己出国旅行的首选。那么我们在旅游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佛教文化,有人知道吗?
旅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人的这个文化,千万不要在那些佛教文化浓郁的地方人面前去说一些跟杀生或者说是肉类相关的一些食品,否则的话可能会受到当地其他人的一些敌意,这是我们在旅行的过程当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实总结来说也就是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包括一些当地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去泰国旅游之前大家对于一些佛教文化周边的注意事项都可以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一下,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加顺畅。
㈩ 佛教;道教;儒家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论文
“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体或本原,指感官不可达到的、超经验的东西,是自然现象、回社会现象背后的所以答然者。“道”是整体世界的本质 ,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道”是事物的规律 ,指事物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道”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指气化等的进程。“道”是政治原则、伦理道德规范,是治国处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