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景区发展策略研究

旅游景区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 2020-12-14 06:31:32

❶ 景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有哪些举措

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来推进:
(一)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

发展全域旅游,是一项改革创新工程,重在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改革创新旅游体制,从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促进、扩大旅游开放、旅游管理体制和基础制度等推进综合改革。

一是要改革创新全域综合统筹发展的领导体制,构建从全局谋划和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各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充分考虑旅游配套设施及其公共服务的需求,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融合、衔接。

二是改革创新旅游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适应旅游业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服务升级的客观需求,这也是地方政府对旅游发展认识升级的最典型和最生动表现。

三是改革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机制,鼓励推进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等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综合执法保障。要把旅游市场环境治理,纳入到城市综合治理的范畴内,加大治理力度,形成管理联动。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主体负责”的旅游安全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设立旅游警察和旅游巡回法庭,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许多国家早已设立旅游警察,包括西班牙、德国、俄罗斯、希腊、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埃及、阿根廷、孟加拉等等。这些旅游警察大多会外语、着装醒目、在酒店和旅游景区随处可见,小到问路、物品遗失,大到被敲诈勒索,他们都会马上介入解决。旅游警察提升了国内外游客的安全感,这是最重要的旅游环境。旅游警察还是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有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和保障力。

(二)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

发展全域旅游,不能因循传统规划思路,必须改革创新规划。

一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理念,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置。

二是改革规划体制,推进多规合一。

三是创新旅游规划。全域旅游模式的规划与景点旅游模式的规划不同,不再只是规划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需要系统全面规划景点景区内外协调发展各、整合各类资源要素。

(三)改革评价体系

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树立科学的旅游观念,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相关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

一是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形成明确的任务分工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

二是创新旅游数据征集、分析体系。按照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特点、新趋势设置评价指标。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与旅游电商企业合作,建立现代旅游的科学评价机制。

三是加强综合效益评估,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我国大多数景区仍然处于门票经济。2014年,除黄山门票占总收入的17.5%外,其余景区门票占比均超过40%,有的景区门票占比更是超过80%。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经济转变,首先就要建立全域旅游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逐步摆脱对门票收入的严重依赖。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推进全域旅游,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撑。这需要巨大的投资,迫切需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五)创新旅游业态

创新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构建新的发展载体。推进旅游小镇、旅游风景道、旅游绿道、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特色旅游基地、研学旅游基地、养老旅游基地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产品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推进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休闲区、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目的地建设。推进旅游+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旅游+研学(教育)、旅游+交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新型养老、旅游+健康养生、旅游+购物等,大力培育全域旅游的新产品新业态。要加快特色提炼,在创建精品旅游品牌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区域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创建区域品牌。

(六)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强求一律。作为推进全域旅游主体的地方党委政府,有必要积极务实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的全域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国家每年遴选一批市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上不封顶,下不设限,试点先行,示范引领。要采取系列措施支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了解更多全域旅游内容,可以关注下北京中景合天。

❷ 面对云南省发展战略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目 录

第一章 泸沽湖景区旅游发展的环境分析 …………………………………………2

第一节 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的机遇 …………………………………………2

第二节 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5

第二章 泸沽湖景区的市场定位与战略框架 ………………………………………7

第一节 泸沽湖景区战略研究的出发点和几个旅游发展原则 ………………9

第二节 泸沽湖地区的资源及其特征 ………………………………………10

第三节 泸沽湖地区的产品和市场现状………………………………………14

第四节 泸沽湖的定位与战略主题体系………………………………………16

第三章 泸沽湖旅游产品的构成与提升途径………………………………………22

第一节 旅游产品及其开发原则………………………………………………22

第二节 泸沽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提升………………………………………22

第四章 泸沽湖景区产业群的建设与管理…………………………………………29

第一节 泸沽湖景区旅游产业及产业集群……………………………………29

第二节 泸沽湖景区区域竞争力模型…………………………………………36

第五章 泸沽湖景区品牌的建设与管理……………………………………………45

第一节 泸沽湖品牌的定位……………………………………………………45

第二节 泸沽湖品牌的建设和管理……………………………………………48

第六章 泸沽湖景区的经营与管理模式……………………………………………57

第一节 泸沽湖景区整体开发模式……………………………………………57

第二节 泸沽湖景区投融资模式………………………………………………59

第三节 泸沽湖景区相关利益者关系管理……………………………………61

第四节 泸沽湖景区质量管理…………………………………………………67

第五节 景区顾客服务质量管理………………………………………………71

第六节 泸沽湖景区与四川的合作机制………………………………………73

附件1:一级土地开发中的三种模式…………………………………………77

附件2:LAC原则………………………………………………………………83

第一章 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的环境分析

泸沽湖地区位于云南西北的丽江市,在云南省建设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和丽江市建设以摩梭文化、泸沽湖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东部精品旅游区旅游政策的规划下,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自身自然人文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限制性因素,泸沽湖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在基于对泸沽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泸沽湖发展的战略框架得以提出。

❸ 旅游景区管理咨询是怎样分类的

(一)、旅游景区全局性的咨询。
全局性的管理咨询一般时间较长,任务较多,大到景区的战略思路、企业的发展方向,细到营销方案、营销手段、景区升A、业务培训、人力组织与薪酬体系等无不纳入管理咨询范围内,这就相当于一定时间的委托管理。
(二)、旅游景区局部的咨询。
主要包括:
1.战略类管理咨询
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管理咨询:负责研究景区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经营战略,提出旅游景区可持续性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资源整合、配置的意见; 参与旅游景区重大管理项目的推进,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战略审计和评估; 建立和优化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制度流程; 制定并推进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程序的开展,支持、指导各业务板块、职能部门制定各自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的相关政策,以便更好的争取政策......等等。这一类咨询可以是分期进行的,也可以单独进行某一子项目。
2.开业类管理咨询
这是目前我们从事较多的管理咨询项目。一些景区在开园之前,由于缺乏经验,希望一开始就能走上正规,因此和管理咨询机关合作的欲望比较强烈。
3.营销类管理咨询
这类咨询是景区管理者最迫切需要的。任何一个发展较慢的景区都认为是自己的营销策略、实操能力有限,才导致景区业务发展滞后,经济效益比预想得要差,希望通过外力提升营销的整体水平,打破瓶颈限制。
4.提升管理咨询
此类管理咨询一般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景区提升自身管理水准的要求,一是景区外部形象的要求。我们常见到的是(1)景区新项目新产品的打造,(2)标准化体系认证,(3)景区升A的需要,如升四A或者五A。
5.培训类管理咨询
此类管理咨询以景区业务培训为主要内容。许多旅游景区僻处边远地区,受区域经济差异、薪资等方面的原因,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素质较差,急需通过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提升从业人员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
2016年富瑞泰景区管理应邀对天意谷景区进行了管理咨询,主要在于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项目组根据景区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从业务架构、产品服务、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甲方好评。
6.人力组织与薪酬类管理咨询
这一类培训涉及到企业的深度管理,景区管理者希望通过此类咨询服务,挖掘潜力,建立较强的激励机制。
7.景区重组类管理咨询
此类管理咨询目前涉及到的也比较多,目前一流景区资源集中在各地政府手中,但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较为僵化,发展动力不足,急需民营企业民营资本进入,或独资或合作,景区重组类的管理咨询应运而生,景区重组类咨询涉及到架构的重新设置,营销体系的变更等一系列的问题。

❹ 旅游景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包括哪些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我国景区开发需要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远景设计院现就三类规划内容和要求分别加以论述。
一、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任何一个景区开发建设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编制以景区所在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对景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帮助景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
(一)规划时限
景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景区的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景区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也应做出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二)任务和作用
总体规划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景区。其基本任务是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发展与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资料收集的内容
收集的内容包括地形图、专业图以及气象、水文、地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口、行政区划、社会经济、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旅游设施、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料。
(四)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
(2)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3)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依据和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是旅游规划的主题,是体现一定规划时段内总目标的一种设想。
(4)明确景区区域、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根据需要划定缓冲区的范围,包括旅游服务设施、附属设施、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的总体布局。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