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冰雪旅游活动多
A. 同质化是冰雪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
据报道,近日相关负责人在冰雪旅游研讨会上指出,2022年,我国将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正在激发我国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未来冰雪旅游发展空间巨大,但是面临着同质化的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那些拥有冰雪旅游资源的目的地,发展冰雪旅游要规划先行,各地不能只等着政府来做投入,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开发商来打造冰雪旅游,只有这样才可以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B. 请问绿维创景专家滑雪场设计应该怎么做冰雪旅游应该如何开发
冰雪旅游的开发近几年非常火,绿维创景林峰博士在谈及冰雪旅游的时候,说冰雪旅游可以分为五类。首先是以冰雕、雪雕等冰雪景观为主的冰雪观光旅游;第二,是以滑冰、滑雪为主的冰雪运动;第三,是冰雪游乐活动,包括冰雪与激光结合的演艺活动,滑轮胎等冰雪游乐项目;第四,是冰雪体验,包括冰城堡、冰酒吧等等,结合了文化创意的元素;第五,是冰雪节庆,如冰雪嘉年华等等。 冰雪项目亟需差异化、集约化经营 冬天到了,北京的各大公园纷纷利用闲置场地开发冰雪游乐活动,房山区的长阳镇,也第一次做起长阳冰雪节。冰和雪首先是自然资源,但是北京把自然资源结合文化,像长阳在呼应创意产业发展,用民俗文化提升冰雪价值,就能一定程度上的塑造差异化。 我们可以看出,“冷”资源如何变成热消费,必须抓住商机,开发活动。 以前,到了冬季,人们的出行通常会有两个选择,一是去三亚下海,二是去哈尔滨看冰灯。现在,中间过渡带也快读的发展起来了,包括北京在内,出现了一批非传统的冰雪旅游城市,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传统的冰雪城市。 冰雪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应运而生的是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这就要求在项目打造时要瞄准差异化的冰雪旅游产品。 我们目前看到的冰雪旅游项目,都是作为商业项目在推动,人工造雪、技术维护、活动展开、宣传推广,都是巨大的成本。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主要逐渐从依托自然冰雪的运动,转化为人工化的商业化经营,在经营过程中需要保证足够的雪和很好的冰面,以及把冰雪转化为游乐项目的环境、具有文化元素的雕塑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加工成本。但北京所举办的冰雪嘉年华,都能带来大规模的人流量,因此投资者在经营时也会量入为出。 冰雪旅游的大规模开发,随之而来的是对水资源的消耗,我们认为在发展冰雪旅游项目时,冰雪产业需要集约化发展,才能实现节能。 优质服务,打造北京冰雪旅游新名片 现在,冰雪旅游已经度过了童年期,正慢慢的长大。面对差异化不大,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服务的竞争取胜,这就需要把产品细节做到更加人性化。 北京有消费能力的人口比较多,各种大型的体育设施和游乐设施齐全,都构成了带动本地冬季消费的优势,并且具备吸引外地旅游者的吸引力。 以前,我们可以说冰灯是哈尔滨的名片,而现在,我们也可以说鸟巢的冰雪是北京的一张名片,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强调,鸟巢的冰雪项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北京的冰雪旅游还是起步阶段。未来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创意化的手段,争取将鸟巢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北京冰雪旅游名片。 更多内容请参考: 《“冷”资源如何热消费——绿维创景林峰院长做客BTV5数说北京节目》
C. 什么叫做冰雪旅游
冰雪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早在99生态环境旅游年的时候,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 在国内外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是对滑雪旅游所下的定义:滑雪旅游是依托雪资源集参与性、趣味性、刺激性于一体的山地度假旅游产品(杜庆臻,1999),是一项回归自然、挑战自我、健身强体、休闲娱乐、增长知识和陶冶性情的野外活动(张德成,2002)。李毅等(2000)认为滑雪旅游是一种通过滑雪运动的形式体验冰雪文化,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属于生态旅游和森林旅游的范畴。 绿维创景认为:冰雪旅游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是一项极具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产品。 参考资料: http://focus.lwcj.com/focus/focus009/focus009081114001/focus009081114001_all.htm
D. "冰雪旅游"的概念
- 冰雪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是一项极具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产品。
冰雪旅游[1]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这一特点一方面是由冰雪旅游的起源决定,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最早是源自古老民族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是由游客的旅游需求决定,在寒冷的冬季,仅仅是静态的观赏冰雪美景是不够的,游客们更期望能够参与冰雪运动,在冰天雪地里痛快酣畅的玩上一把。
- |
(一)观光类1、冰雕(展)以冰为原材料按照具体的需求分为装饰冰雕、注酒冰雕、婚礼冰雕、冰雕容器、冰雕酒吧、节日冰雕等多种形式。国内较为出名的有每年一次的哈尔滨冰雕节、冰雕大赛等。2、冰灯(展/会)冰灯融冰雕艺术和灯光艺术为一体,分为室内冰灯展和室外冰灯展,例如地坛冰灯展是常年室内冰灯展,它融洽了中外雕塑艺术的精华,展出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有作品30余组,100余件。作品有反映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的十二生肖、东北三宝、五谷丰登等冰雕、作品,以及小朋友喜欢的童话故事人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猴子捞月亮等冰雕精品,还有著名的天安门城楼,华表异国风情、欧陆情缘等冰建筑,非常特别的是还有南方冬天难得一见的树挂、冰凌等东北自然冰雪风光。又如哈尔滨冰灯节,在公园展出,旅游者除了可以参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外,还可以加入东北令人目不暇给的各类雪上活动,如乘冰帆,打冰撬,溜冰,滑雪或参加冰上婚礼,冰雪文艺晚会等等。3、冰瀑瀑布在寒冷季节凝结成美丽的冰瀑,例如北京京东第一瀑布在冬季凝结为冰瀑,还有四川九寨沟冰瀑、辽宁龙潭冰瀑等等。4、雪雕(展) 雪雕,又称雪塑,是把用雪制成的雪坯经过雕刻,塑造出的立体造型艺术,与冰灯,冰雕并称冰雪雕塑艺术.压缩的雪坯有硬度,可以雕刻,加上雪有黏度,又可堆塑,使雪塑既有石雕的粗犷敦厚风格,又有牙雕的细腻圆润特点,形式厚重,空间感强,银白圣洁,富有光泽,雅俗共赏.尽管雪雕的寿命和其它雕塑作品相比十分短暂,但雪雕作品要比石雕,泥雕更有灵气,哈尔滨举办的第十四届雪博会用雪4万立方米,第十五届4.5万立方米,作品已增至400多件。到了2004年的第十六届,用雪已达9万立方米,多于前两届的总和,另增加了5万立方米的冰景,展出面积也由上一届的35万平方米扩至90万平方米,并且埋电缆,拉电线,安灯具,夜晚也对游人开放。5、冰挂雾凇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因此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却水滴就可形成。例如吉林的雾凇,号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每年都吸引几万中外游客远道而来。(二)运动休闲类1、冰上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雪撬运动,以及冰车、冰上溜石、冰壶等运动项目。2、雪上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包括:单板滑雪、双板滑雪、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飞雪、花样滑雪、特技滑雪、雪上芭蕾、技巧速降、带翅滑雪、多项滑雪、森林滑雪等现代滑雪项目。3、其他休闲运动类项目主要指的是除竞技运动项目之外的冰雪相关的运动休闲类项目,如:攀冰、冰上风火轮、登雪山、仿真滑雪、仿真溜冰、滑雪机、雪地足球、冰钓、冬泳等。(三)节庆类节庆是景区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吸引力的重要砝码,冰雪旅游同样也不例外,尤其是结合各地民俗而打造的一些节庆类冰雪活动,更是为冰雪旅游拓展了更大市场。目前和冰雪旅游相关的节庆有冰雪旅游节、冰雕艺术节、雪雕艺术博览会、冰灯节、冰瀑节、冰钓节等。(四)赛事类1、专业赛事滑雪类比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赛、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追逐赛、冬季两项赛等。冰上运动比赛:花滑锦标赛、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掷冰壶赛等竞技比赛。大型赛事国家专业机构组织,小型赛事一般由俱乐部等小型专业团体发起,旅游目的地或者景区通过举办各类专业赛事,提高了景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景区知名度,为游客简单冰雪运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例如即将在哈尔滨举办的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亚布力滑雪场有多项赛事,届时会有更多的世界游客更加了解哈尔滨,也会有更多的游客在赛事前后到亚布力滑雪场游玩。2、趣味赛事除了专业赛事在景区的举办外,作为娱乐活动的一部分,趣味赛事也是经常被游客喜闻乐道的重要项目。常见的趣味赛事有穿越冰池趣味赛、堆雪人大赛、雪撬大赛、“雪花小姐”选拔赛、雪雕比赛、冰上拔河、推爬犁、雪地投准,雪地套圈,冰雪嘉年华,冰上风火轮等等。趣味赛事相对简单,危险系数小,对专业化程度要求不高,适合大众游客娱乐。(五)游乐类1、冰雪游乐场(园)冰雪旅游场(园)集观光与娱乐为一体,是一个综合性冰雪休闲之地。它往往包含多种娱乐场所,如攀沙岩、滑雪场、冰球场及雪地摩托车场等高档娱乐项目设施,还可以结合一切节庆活动等,本身作为吸引物,是较为独立的冰雪旅游项目,对地区甚至全国都产生较大吸引力。如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冰雪游乐园等。2、景区内依托冰雪的游乐项目:(1)雪上游乐项目如:雪地爬犁、马拉雪橇、狗拉雪橇、雪圈、雪地摩托、雪地自行车、雪地卡丁车、雪地滚球、雪雕、打雪仗等。(2)冰上游乐项目包括冰爬犁、冰壶、冰橇、冰帆、冰猴、冰上单刃滑车、冰上卡丁车、冰上坦克车等。3、其他游乐项目如雪地飞车、滑雪体感机等游戏机、游乐机,及冰山等其他一些新兴游乐项目。(六)演艺类冰雪演艺类活动包括冰雪文艺演出、冰上舞蹈、冰上体操、冰上模特秀、冰雪训兽等。例如冰雪节开幕的以冰雪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包括冰上舞蹈如冰上芭蕾,冰上交际舞等。第九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文艺表演中冰雪大世界首次与北方森林动物园合作推出“北方冰雪驯兽表演”,雄狮与猛虎在冰雪中一展凶猛与狂傲,黑熊的诙谐将令游客捧腹,小猪在驯兽员的指挥下乖巧可爱,冰上演艺的丰富延伸更是将冰雪演艺推向高潮。(七)其他休闲体验类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冰雪旅游也开始冲破传统的冰雪观光演绎着新的体验方式,如:冬季采摘、雪地温泉、冰雪酒店、冰雪博物馆、冰雪高尔夫、雪上飞碟、雪地射箭、雪按摩等。在旅途中如果不注意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寒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就可能受到某些疾病的侵袭。在游客中,有些是从南方到北方,有些户外活动比较多,还有些是年老体弱者,这些人尤其需要防寒防冻。冬季在户外旅游,人体暴露部位或末梢部位(如手指、足趾、面颊)的皮肤长时间受寒冷和潮湿刺激,就可能在皮肤上出现红斑并伴有异常感觉,严重的可发展成水疱、溃疡。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逗留时间过长,不仅会发生皮肤损伤,还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在寒冷的环境中,心脏病、脑中风、流感、冻疮、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将明显上升。而在冬季旅游中,气温及湿度低、气压高、风速大的天气很常见。当气温从零上降至零下,短期内感冒的人数会骤增,其中不乏青年人。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在寒冷干燥的气候中复发。为了防止冻伤,注意服装的保暖很重要。最外层的衣服应有防风性,可选呢绒、毛皮或皮革质地的衣服;羽绒衣内可形成相对不流动的空气层,保暖性很好,是冬季旅游的首选服装。内衣要柔软、吸湿、透气,以利保湿、干燥。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要想在冬季旅游不受寒冷气候的伤害,增强自身防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调整饮食,增加肌体代谢,是提高肌体产热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际上,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须增加代谢,加之旅游中要消耗不少体力,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冬季旅游者的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营养素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都要超过平常,不能像平时一样过分地强调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瘦肉类、蛋类、鲜鱼、豆制品、动物肝脏对补充人体热量很有好处,可适当多食用。另外,要纠正喝酒取暖的错误观念。酒精和水不能产热,相反,酒精能刺激体表的血管,使体表血液循环增加,人感到“发热”,实际上人体在丢失热量。
E. 冰雪如何为各省打造旅游品牌
铁器和冰的撞击声打破了冬日湖面上的宁静,1月27日辽宁抚顺新宾满族冬捕年货节就此拉开帷幕。传统的渔猎文化,精彩的文艺演出,各具特色的冰上运动,让各地游客感受到了冬捕的魅力。据了解,此次年货节的年货销售额达到360万元,活动已经成为新宾乃至辽宁冬季旅游的品牌节庆活动。辽宁省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冬季期间,辽宁已经连续两年推出“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主题活动,创新开发了一系列嬉冰雪、泡温泉、赏民俗等特色产品及线路。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未来5年,随着韩国平昌冬奥会、日本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相继举办,冬季冰雪运动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北京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到2025年,仅是滑雪这一项就会有3500万的活跃参与人群。这些都将成为各地发展冰雪旅游的契机。
F. 哈尔滨冰雪旅游现存的不足
近几年,哈尔滨本地市民对冰雪活动、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参与度过低的问题已经受到业界关注。哈尔滨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晶说,理论界认为,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离不开本地市民的积极参与。甚至有学者提出,本地民众应占70%左右的市场份额。王晶说,由此可见哈尔滨本地居民的参与度低已经成为制约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扩展的一个瓶颈。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亟待提高本地民众参与度。互动性不足是主因记者采访发现,本地市民在冰雪旅游市场中参与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各景区冰雪产品的互动性不足。哈尔滨市阿勒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王柔阔告诉记者,自己2年来带了80多个旅游团游览三大景区,所以对各景区冰雪产品互动性不足的情况感触颇深。他说,在推出互动性产品上,各景区也进行过探索。如太阳岛雪博会举行过泼雪节,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推出过让游客自己搞冰雕的活动,都曾得到游客的欢迎。但他去年没发现有这些产品继续推出。“不论是产品因故终止,还是这些产品宣传力度太小,这些都值得景区反思。”他说,冰雪大世界也曾推出一些互动产品,如冰上自行车、滑雪圈、冰滑梯、雪地摩托等,很受游客欢迎。据他和游客沟通了解到,很多游客都强烈希望自己参与到冰雪旅游中来。但各景区的互动产品却不尽如人意。上届冰雪大世界的互动产品不足就暴露出来。他在导游时深切体会到,由于互动设施太少,有时无法满足游客增多带来的需求。“如冰滑梯这种项目,完成一次仅需1分钟左右的时间,而游客排队等待却需半小时。这种局面亟需改变。”他建议,各景区要多建设互动性强的设施,就连能避风可停留的冰酒吧也应增多。“年年如此,一次就够”鉴于本地市民在拉动冰雪产业健康发展上的作用,哈尔滨市一些景区也推出一些优惠措施吸引本地市民,但由于产品互动性不足,本地市民玩冰戏雪的热情并未被激活。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书记陈福源说,为吸引本地市民来冰灯游园会旅游,兆麟公园在去年、前年都曾面对市民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如在元旦、1月5日冰雪节开幕日、春节等时间。尽管冰灯游园会是吸引市民效果最显著的景区,但市民份额也难再有大的增长空间。雪博会去年举行了有奖游园活动,可用门票兑换全年生活报。此外,由于公交车不能直达太阳岛,雪博会还在松北大道与太阳大道汇合处增设免费接送市民班车。但本地市民并没有明显增加。本地人不愿看冰雪 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副书记陈福源说:“去年,在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接待的海内外游客中,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大约各占50%。”他表示,本地市民的增长空间将趋于饱和。太阳岛雪博会组委会宣传部提供数字说,去年雪博会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比例约为3:7。冰雪大世界宣传部长赵洪军说,去年冰雪大世界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比例为1:3。亚布力雪上亚运村大酒店销售部经理薛萍说,他们的雪场去年接待游客共3万人次,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的比例为2:8左右。她说:“本地人对滑雪不感兴趣,加之很多人消费水准相对低,所以本地市民所占比例低。但由于营销惯例,我们主要和旅行社接洽,没有推出针对哈尔滨本地市民的特别优惠措施。”看来,要吸引本地市民更多参与冰雪旅游,就必须解决各景区冰雪产品互动性不足的问题。
G. 冰雪旅游如何避免同质化
国务院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已明确提出,要把东北地区建成世界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目前东北三省也在对各自的特色冰雪资源加以梳理升级,朝着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迈进。
戴斌指出,东北三省一些地方的冰雪资源和休闲项目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可能会吸引一部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游客到访。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还需要一个国民大众的冰雪旅游市场基础来支撑长远发展。当且仅当冰雪休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少数人参与的运动项目,那些宏观蓝图才能落到实处。“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能将所有冰雪运动项目朝高端方向发展。既要有消费金额较大、针对高端旅游者的度假型滑雪目的地,更要有消费金额较小、针对普通居民和大众旅游者的练习型和体验型滑雪场。”此外,他强调,美丽中国不是写在纸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不能只落实到文件中。冰雪旅游所承载的不仅是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也是对环境的珍惜与保育以及国民大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H. 冰雪旅游如何科学开发
冰雪共识——基于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开发原则
为了推动“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冰天雪地早日变成金山银山,2015年,由冰雪旅游大省黑龙江倡议发起,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新疆等七大省级旅游机构共同创立了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并发布了《哈尔滨公约》。
对于中国冰雪旅游的未来,可以用《哈尔滨公约》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发展共识——冰雪是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冰雪可以滋养万物,可以强健体魄,可以丰富我们的审美,也可以赋予人类精神上的恬静、愉悦和热情。
通过寻找、开发、打造更多具有视觉冲击力、多样化的冰雪景观,策划、举办、创意更多有趣味的、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不断提升冰雪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我们将让冰雪旅游如雪莲一般,绽放于中国旅游产业的沃土,成为游客欢迎、世界瞩目的荣耀之花。
I. 发展冰雪旅游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1、最重要的是你的冰雪旅游项目要有特色和独特的吸引点
2、要做好宣传和推销
3、要与各旅游公司合作
4、注意安全
5、合理的发展冰雪旅游外的拓展项目,说不定更能赚钱
J. 东北冰雪旅游已发展成为品牌了吗
据报道,中国东北,在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指引下,沉睡千年的林海雪原,欢腾着,躁动着,在给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带来乐趣的同时,冰雪、冬捕等冷资源正在成为热产业。
辽宁推出“嬉冰雪、泡温泉”系列旅游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特色开展冰雪游。抚顺市旅游委副主任赵军说,抚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开发冰雪产业,游客可以体验抚顺特有的雪野、雪乡穿越,“林海雪原”探秘,雪地登山的激情与刺激。
数据显示,2016至2017年雪季,吉林接待游客6199.08万人次,同比增长19.36%;实现旅游收入1160亿元,同比增长27.12%。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和吉林万科松花湖旅游度假区,接待人次双双突破30万。
希望东北冰雪旅游行业品牌可以早日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