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汉字文化属于旅游文化

汉字文化属于旅游文化

发布时间: 2020-12-11 09:16:33

㈠ 请根据。文化创意,传媒,旅游。编一个小故事。最好500字。带点小寓意最好。

  1.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战利品有多少,照片拍了几张,景点占据了几个,而是,你做了多疯狂的事,经历了哪个心跳的时刻,和有否看到更不一样的自己。

2. 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3. 我想有一天和你去旅行,去那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行李、没有背包,不带电脑更不要手机,坐在最高的山顶上,捕捉最后的流星,可以听音乐、聊电影、吃东西,只要我们在一起,随便是什么——都可以。当日出越过山涧,我未老,你依然。

4. 一个人去旅行,走过那些没有你的城市。很久以后才真的懂得,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5. 趁我们都还年轻,多走几步路,多欣赏下沿途的风景,不要急于抵达目的地而错过了流年里温暖的人和物;趁我们都还年轻,多说些浪漫的话语,多做些幼稚的事情,不要嫌人笑话错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和场合;趁我们都还年轻,把距离缩短,把时间延长。趁我们都还年轻,多做些我们想要做的任何事。

6. 三毛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突尼斯的左边是黄沙无垠的撒哈拉,右边则是风情万种的地中海。所以,突尼斯被很多人称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国度。带着流浪的心,去看撒哈拉吧

7. 一生中一定要有一次这样的旅行:当某处风景突然闯入你心里,你不加思索地买了奔向它的票,没有计划也不求向导,像它闯入你心一样突如其来。无畏旅途遥远或前路艰险,无谓错过或恰巧遇见。归来时你会自觉很骄傲:终有一次,你在自己的风景里,不在别人的世界里。

8. 有一种旅行的境界是:身未动,而心已远. 9. 我常常保持缄默,我常常思考人生,我常常回忆过去,我常常想像未来。可当我踏上旅程,却发现,脑海里一切的沉重都已随着旅途中疾驰而过的风景消逝不见,这便是旅行的意义。 10. 终有一天你会意识到,你所拥有的唯一本钱其实是青春。趁我们年轻,多走在路上,多翻山越岭,多沐浴阳光。

11. 旅游和旅行的最大区别在于: 旅游仅仅是用双脚与眼睛,而旅行还要带上灵魂和梦想。 12. 旅行,不过是为了迷失自己,然后发现自己。

13.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同意就能飞。

14.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

15. 放下了别落泪,转身了莫回首,把苦痛埋心底,让往事吹风里。 16. 我曾路过你的心,不是我不想停留,而是你不肯收。

17. 我以为只要认真地喜欢,就可以打动一个人,原来,只是打动了我自己。

18. 不甘心只是朋友——很多的感情,都因为一厢情愿,最后连朋友都当不成了。一些本来很好的友情,最后却因为对方的一句喜欢你,如果你没有反应,这一段友情似乎也难以维持下去了。表白了之后不是成了男女朋友,要不就连朋友都当不成了。然而你可能永远都不甘心只是朋友……

19. 人的一生,有两种遗憾最折磨人:一是得不到你心爱的人;二是心爱的人得不到幸福。 20. 西藏,有人说:“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地方是一种无文字的文化,无课本的教育,是一种无声无息的影响。一旦渗透进你的生命和血液,将顽强地影响你的意识,直至生命的结束。”我想,西藏应该就是“那么一些地方”中的一个吧!

21. 【你有过这个遗憾吗?】我们始终没有,牵手去旅行。 时至今日,我再想起这句话,再想起你, 真的没有那种疼到不能忍受然后紧紧闭上眼睛轻轻颤抖出一层细汗的感觉了。 如果可以,我想的是一起牵手去旅行,至少,不再遗憾。

旅行是一种戒不掉的瘾

——小懒驴游记

旅行,终于在我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而终结。确切的讲,是躁动的心被封锁在冰冷的现实间。

这两年来断断续续的旅行在我的生命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管它让我改变了什么,也不管它给予我的得与失,我要向这段旅行的日子画上一个虔诚的句号。尽管今后一段时间,或许是更久的时间里,我将会按部就班的生存、生存、在生存。

我就这样结束旅行的生活,回归一个正常人的轨道。可是,不舍、恐惧、迷茫、失落等种种情绪在我安静的时候一拥而上。一切都那么不可避免,一切都变得无所谓。旅行是一种戒不掉的瘾,对于任何一个爱上旅游的人而言,放弃旅游是一种无比煎熬、痛苦的过程。

我曾给他们残忍的一刀,斩断所有的牵挂,将旅行路途的一切变成回忆,深深埋在心底。现在我能做的只是用拙劣的文笔抒写我那曾经灿烂的时光,追随心的思绪,给他一个终结的展示。而有无观众都已无所谓,作为这一路的独行者,我将全力完成这些记忆,如果给这些记忆加上一个标题,我想它叫做《旅行是一种戒不掉的瘾》。

一直不想把这两年的旅行串联起来,不是因为这个旅程不够牛逼,也不是因为这个旅程过于枯燥。相反,我喜欢这样的旅行,我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不受拘束的旅行。路上有喜,有悲,有失落,有惊奇,有一个人的独行,也有一群人的欢愉......

我喜欢这样的旅行,就像我喜欢用抒情来表达这份感受。是的,你无需太过做作,做个真诚的自己,把身体交付自然,让心灵遨游宇宙,丈量脚下的土地,亲近每一丝空气......这些体会多好:我想继续这种放空的旅行,我想继续享受走在路上的感觉......

可是每一段旅程都会有一个句号,这是个无法更改的现实,而我也没有做出更大的突破来打破现实的束缚。这是我不愿总结上一段旅行的原因,而我的下一段旅行还没有做好开始的准备。

从两年前独自出行到如今这个金秋萧瑟的季节,这段心的旅程终究结束了。回想起来,其中的喜怒哀乐依旧徘徊在大脑的深处:体验南京的研究生生活、独自享受长沙的岳麓之行、凤凰的五人行、昆明的世外桃源、大理洱海骑行、丽江突如其来的兄弟情、泰山的第一次沙发、济南的大明湖畔、意料之外的日照之行、匆匆忙忙的青岛行、烟台的意外感动、大连的疯狂、沈阳再遇兄弟、漠河的失落与感动、内蒙的苦行、宁夏的触动……加上之前走过的东三省,大草原,这一切回想起来,让我兴奋,让我激动。回味起来,依然可以感受到旅行的冲动与魅力。 于我而言,整理这段旅程不仅仅是为了回味人生的这么一段历程,更多的是为了下一段旅行。我一直觉得匆匆忙忙的走过并不算是旅行,而我这段行程就是路过。

路过,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厌恶的词语。旅行不是匆匆而过,而是品味体会一个地方的人文与风景;旅行不是匆匆而过,旅行是全身心的融入一个地方,一座城、一个故事。旅行,是一种永远无法戒掉的瘾,当然也无需去戒掉它。

㈡ 汉字文化属于什么性质的刊物

《 汉字文化 》

《汉字文化》宗旨是宣传汉字汉语的科学性,婴幼儿、小学、文盲、少数民族专、外国人科学属汉字教育,更新普通语言学理论,努力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开发人类智慧潜能做出贡献。

《汉字文化》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已产生重大影响。该刊为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主办,社长兼主编袁晓园,副社长兼副主编徐德江。

㈢ 《汉字文化》是几级刊物

2000年版的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是收录了《汉字文化》,但2004年版中已经没有,所以它不再是版核心期刊,而只是一般权的刊物,即通常所谓省级以上期刊。
有的学校的规定还是按2000年版的标准不变,那就可以占便宜啦。

㈣ 中国汉字文化

汉字与书法
坐断东南
西方现代心理学当中把字体当作人性格最鲜明的体现,记得福尔摩斯都在他的探案中对字体作过精辟的演绎推理。二十六个字母在不同的人笔下或张扬、或犹豫、或坚定、或迟疑。今天考察字体已经成为招聘职员的重要参考,一个人的性子或急噪、或起伏、或深谋远虑、或小心翼翼,都直白地流露在笔尖的墨迹里。

但字体作为一种艺术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羲献父子、颜筋柳骨、颠张醉素,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大雅之堂,也早早地跻身“琴棋书画”四技的行列。今日,锻炼书法已经是提高文化修养、修身养性的途径,甚至书法已然是国人礼仪的基本要素。

汉字的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方方正正、筋骨扎实、结构严谨,但又易于个性的驾驭。昔日象形的甲骨文早已中庸成了今天文件的文字,但汉字作为象形符号的表意功能始终未变。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每一个汉字似乎都有精巧的构图,恰当的比例,使这个符号被赋予了太多的艺术内涵。当“京”字被抽象成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之时,它的灵动,它的刚毅与柔美的融合打动了六十亿人。当中国字被作为文身在欧美流行之时,这些符号,我们在乎的已不仅仅是它的含义。汉字是最美的。

正因为有艺术的汉字才能有艺术的书法。春秋战国时苍颉的文字已经被各国变换成了互不相象的异体。战乱可以滋生一大批忧国忧民,奔走各国的纵横家,也可以滋生一大批一心想拯救社会、扶助国君的诸子,却无法使文人们琢磨如何改进他的字体。即使老庄、钟子期余伯牙这类耳根清净者,也未必会放弃通行官方的大纂。加之此时字都写在竹简或帛上,比起在纸上创作的游刃有余,是颇显困难的,但大纂从字体繁间来讲已经比甲骨文和祭祀器皿上的金文已是很大进步。汉字从这时候起,已经与绝对意义上的象形文字说再见。这是由书写器具上的革新决定的。我们必须承认字体和书法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每一次字体的出现,都是一定基础的成果,是衍变得到的。一个朝代的历史条件通过对人的生活思维的影响来影响着字体的衍变速度。我们可以翻一翻《尔雅》或是《说文解字》来找找汉字衍变的足迹。

秦朝因大纂笔画复杂,不适应统一后繁忙的公务需要,于是在统一文字改用省去了很多笔画的小纂。但这样仍不方便,于是程邈在监狱里创立了隶书来帮助他抄写公文。秦始皇闻讯大悦,免其罪,封御史。隶书得以广泛流行。这样历史条件的成熟,即统一的国家催生了字体的革新。魏晋时期,士人减省隶书的波磔,狂用楷书。这种规范、铿锵有力的字体时至今日都被视作是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的典型并被作为范本,令广大“不拘一格”的同志唏嘘不已。但不管怎样,楷书的笔锋和筋骨,一股严正之风却是足以担当正统的名号的。

这时庆祝官体字的时代结束。很快东晋王羲之就以独具个性的行书震撼了古今。这样的行书,抛弃了楷书的规范,却继承了它的浩然正气。屏弃了草书的放肆,却遗留了它的癫狂。行书笔画连贯流畅,不拘泥于点滴,足是写字者自信和自主的性格体现。既打破了楷书的礼仪规范,又不肯像草书那样随意,却是大家风度。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用他们的洒脱写下了一幅幅气势恢弘的书卷。

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较之行书出现更早,因为早有狂人不喜欢楷书或隶书的格套迫不及待想要直抒胸臆了。章草始于汉初,是隶书的草体,今草之后的狂草,由唐人张旭所创,其狂野放纵似游龙一般的连书将书者狂放不羁的个性显露无遗。但草书虽然无定法,但它的落笔、起承和结构都恰倒好处,极具美感,决不像某些人以为字迹潦草的就是草书,这是对艺术的亵渎。

汉代以后各大书体相继出现,既是越来越扩大的国家的公务需要,同时也是文景“黄老无为”影响下的产物,还是晋代隐士之风的杰作。总之只有这样一个中国才能产生这样的书法。它属于“士”这个中国特色的阶层,属于汉字,更属于中国文化。

练楷书可以使人心若止水,培养耐性,练行书可以使人挥洒自如,练草书大可高呼一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之后狂书一篇,彰显豪迈之大气。因此书法本身就是修身养性的良药。也难怪中国文人和帝王对它如此的偏爱。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集序》不择手段,终始之埋入坟底,不见天日。这时候,书法,甚至超越了艺术。

㈤ 汉字的文化是什么

你好

汉字文化,是指书面语使用汉字,并形成一定文化体系的地域。固有词的表记文字文字同汉字混合使用的例子很多。这一文化覆盖区域包括汉字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及与古代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地域。汉字文化的覆盖地域称为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中的越南和朝鲜半岛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经完全废止汉字的官方使用,大韩民国仍保留使用部分汉字。但是,各国的古文仍然完全用汉字表记。

汉字与书法,西方现代心理学当中把字体当作人性格最鲜明的体现,记得福尔摩斯都在他的探案中对字体作过精辟的演绎推理。二十六个字母在不同的人笔下或张扬、或犹豫、或坚定、或迟疑。今天考察字体已经成为招聘职员的重要参考,一个人的性子或急噪、或起伏、或深谋远虑、或小心翼翼,都直白地流露在笔尖的墨迹里。 但字体作为一种艺术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羲献父子、颜筋柳骨、颠张醉素,使书法作为文人的技能登入大雅之堂,也早早地跻身“琴棋书画”四技的行列。今日,锻炼书法已经是提高文化修养、修身养性的途径,甚至书法已然是国人礼仪的基本要素。 汉字的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每一个汉字方方正正、筋骨扎实、结构严谨,但又易于个性的驾驭。昔日象形的甲骨文早已中庸成了今天文件的文字,但汉字作为象形符号的表意功能始终未变。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每一个汉字似乎都有精巧的构图,恰当的比例,使这个符号被赋予了太多的艺术内涵。当“京”字被抽象成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之时,它的灵动,它的刚毅与柔美的融合打动了六十亿人。当中国字被作为文身在欧美流行之时,这些符号,我们在乎的已不仅仅是它的含义。汉字是最美的。 正因为有艺术的汉字才能有艺术的书法。春秋战国时苍颉的文字已经被各国变换成了互不相象的异体。战乱可以滋生一大批忧国忧民,奔走各国的纵横家,也可以滋生一大批一心想拯救社会、扶助国君的诸子,却无法使文人们琢磨如何改进他的字体。即使老庄、钟子期余伯牙这类耳根清净者,也未必会放弃通行官方的大纂。加之此时字都写在竹简或帛上,比起在纸上创作的游刃有余,是颇显困难的,但大纂从字体繁间来讲已经比甲骨文和祭祀器皿上的金文已是很大进步。汉字从这时候起,已经与绝对意义上的象形文字说再见。这是由书写器具上的革新决定的。我们必须承认字体和书法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每一次字体的出现,都是一定基础的成果,是衍变得到的。一个朝代的历史条件通过对人的生活思维的影响来影响着字体的衍变速度。我们可以翻一翻《尔雅》或是《说文解字》来找找汉字衍变的足迹。 秦朝因大纂笔画复杂,不适应统一后繁忙的公务需要,于是在统一文字改用省去了很多笔画的小纂。但这样仍不方便,于是程邈在监狱里创立了隶书来帮助他抄写公文。秦始皇闻讯大悦,免其罪,封御史。隶书得以广泛流行。这样历史条件的成熟,即统一的国家催生了字体的革新。魏晋时期,士人减省隶书的波磔,狂用楷书。这种规范、铿锵有力的字体时至今日都被视作是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的典型并被作为范本,令广大“不拘一格”的同志唏嘘不已。但不管怎样,楷书的笔锋和筋骨,一股严正之风却是足以担当正统的名号的。 这时庆祝官体字的时代结束。很快东晋王羲之就以独具个性的行书震撼了古今。这样的行书,抛弃了楷书的规范,却继承了它的浩然正气。屏弃了草书的放肆,却遗留了它的癫狂。行书笔画连贯流畅,不拘泥于点滴,足是写字者自信和自主的性格体现。既打破了楷书的礼仪规范,又不肯像草书那样随意,却是大家风度。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用他们的洒脱写下了一幅幅气势恢弘的书卷。 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较之行书出现更早,因为早有狂人不喜欢楷书或隶书的格套迫不及待想要直抒胸臆了。章草始于汉初,是隶书的草体,今草之后的狂草,由唐人张旭所创,其狂野放纵似游龙一般的连书将书者狂放不羁的个性显露无遗。但草书虽然无定法,但它的落笔、起承和结构都恰倒好处,极具美感,决不像某些人以为字迹潦草的就是草书,这是对艺术的亵渎。 汉代以后各大书体相继出现,既是越来越扩大的国家的公务需要,同时也是文景“黄老无为”影响下的产物,还是晋代隐士之风的杰作。总之只有这样一个中国才能产生这样的书法。它属于“士”这个中国特色的阶层,属于汉字,更属于中国文化。 练楷书可以使人心若止水,培养耐性,练行书可以使人挥洒自如,练草书大可高呼一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之后狂书一篇,彰显豪迈之大气。因此书法本身就是修身养性的良药。也难怪中国文人和帝王对它如此的偏爱。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集序》不择手段,终始之埋入坟底,不见天日。这时候,书法,甚至超越了艺术。

汉字文化解读(书)
内容简介
一 .汉字文化蕴含在汉字的形体和本义之中。解释汉字的形义来源,必然涉及该字的文化特点。
二. 本书分为三卷。第一卷526字,是许书解形释义可信或基本可信者。第二卷262字,是后世学者纠正许君解形或释义有误,甚至解说形义均误者。第三卷214字,形体或本义未详,或形义来源均未详者,我作了新的考证。其中约一半是拙著《汉字形义考源》中所释之字,删节后合在此卷之中。其余百多个字的形义来源是1998和1999两年考证所得,为节省篇幅,一般没有或很少列举各家之说。
三 .每卷的字头依《说文解字》的顺序排列。
四. 每个字头标出的音读。音读后面的是《说文解字》原文。
五 .所解之字说明结构类型。汉字的结构类型迄无定论。
六 .所用古文字形体和例句书籍,《甲骨文合集》简称《合》,《小屯南地甲骨》简称《屯》,《怀特氏所藏甲骨集》简称《怀》,《英国所藏甲骨集》简称《英》,金文引自《金文编》《殷周金文集录》,古文、籀文、篆文引自《说文解字》,其他古文字形体来自《汉语大字典》。
七 .为了便于理解例句文意在某些字后面用圆括号标出带注释性的字。
八 .依照原文引用。
九 .甲骨文辞例句中的缺文和引用时省略的文字,按当今有关著作习惯,用……表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㈥ 关于汉字文化

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在中国还有两种影响比较大的说法:一是“伏羲造八卦”,一回是“神农结绳为治”答。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神奇的人物,叫仓颉。传说仓颉是上古时黄帝的史官,头上长了四只眼睛,智慧超群。他观察天地间鸟兽虫鱼,万事万物,造出文字。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下起了谷子,黑夜里鬼哭神嚎,天地为之震动。“仓颉造字”的故事,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流传,到了汉代更进一步加以发挥。战国末期韩非子的《五蠹篇》,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和刘向等人编写的《淮南子》都有记载。东汉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面谈到对汉字起源的看法,他认为汉字是从伏羲做八卦为萌芽的。宋代,有一位叫叶梦得的学者,写了一部笔记叫《石林燕语》,其中还谈到当时京城许多管文书的小官吏,到了秋季就集体祭祀仓颉,把他尊为文字之神。根据这种传说,很多人认为文字是由特殊人物创造的,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天地鬼神为之惧怕,所以人们对文字非常尊敬。

㈦ 汉字文化是什么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晚。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字。八世纪时,以汉字标记日本语音的用法已较固定,其标志是《万叶集》的编定,故称“万叶假名”。是为纯粹日语标音文字的基础。 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革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 2.汉字对朝鲜文字的影响 朝鲜文字称谚文。它的创制和应用是古代朝鲜文化的一项重要成就。实际上,中古时期的朝鲜亦如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新罗统一后稍有改观,时人薛聪曾创造“吏读”,即用汉字表示朝鲜语的助词和助动词,辅助阅读汉文书籍。终因言文各异,无法普及。 李朝初期,世宗在宫中设谚文局,令郑麟趾、成三问等人制定谚文。他们依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11个母音字母和17个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训民正音”,公布使用。朝鲜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字。 3.汉字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十世纪以前的越南曾是中国的郡县。秦、汉、隋、唐莫不在此设官统辖,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越南独立后,无论是上层人士的交往,还是学校教育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均以汉字为工具。直至十三世纪,越南才有本国文字——字喃。字喃是以汉字为基础,用形声、假借、会意等方法创制的表达越南语音的新字。十五世纪时,字喃通行全国,完全取代了汉字

㈧ 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用来讲故事

㈨ 汉字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汉字文化:广义上是指书面语使用汉字,并形成一定文化体系的地域。固有词的表记文字同汉字混合使用的例子很多。这一文化覆盖区域包括汉字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及与古代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地域。汉字文化的覆盖地域称为汉字文化圈。

补充:汉字文化圈中的越南和朝鲜半岛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经完全废止汉字的官方使用,大韩民国仍保留使用部分汉字。但是,各国的古文仍然完全用汉字表记。

狭义上是指中国的汉字历史文化。接下来做详细解释: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因此汉字是中国的符号,是中国的千年历史文化演变的见证者,书写着中国灿烂的文明。

㈩ 中国旅游文化以文化为话题写一千字作文

我赞美丽江
游玩

西双版纳

乘坐飞机
古城丽江


东巴谷
东巴谷
纳西族摩梭
文化传播点
向我
展示
纳西族摩梭
悠久
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
房屋沿泸沽湖畔

摩梭
依山傍水

房屋都
土木结构

滴雨

摩梭
创造
属于自
文字——东巴象形文字
智慧
结晶
切让我

惊叹
纳西族

真太聪明

东巴文化表达
淋漓尽致

解完纳西族文化
向神秘莫测
玉龙雪山进军
雪山


雨幕与云雾
玉龙雪山增加

神秘
乘着缆车
海拔三千

山峰


见玉龙雪山
主峰扇
峰映入眼帘
直插蓝
南北向排列
玉龙十三峰犹
条腾空
玉龙
仅气势磅礴
且秀丽挺拔
造型玲珑
随着
令河阴晴
交替
景观
变幻

胜收
雪山
云蒸雾涌
玉龙乍隐乍现;




群峰像玉液刷洗
晶莹
银光
耀目晃眼;
条云带束腰
面雪皎皎
面冈峦碧翠
简直
间仙境

候虽
着雨
雪山
魅力

玉龙雪山
神圣
美丽

位仙
守护着丽江
守护着纳西族
玉龙雪山气势磅礴
变化

丽江古城却
古朴清静
显本色


丽江古城
享受
古朴、雅致
听导游介绍

茶马古道
驿站

历史文化
我听着更加向往



古城——丽江
进古城
股清风迎面扑

使我神清气爽
旷神怡
放眼望
哇!丽江古城
真美!




理石铺
光滑斑斓
灵气
潺潺溪流随处

房屋全
手工建造
土木式房屋
土木式房屋
幢紧挨


栉比
并且依山

依水



条条街道见流水
家家门前
流水


威尼斯
美称
桥梁
古城随处

贯穿全城
我仔细观察
发现
桥梁都没台阶


便千马行走
街道四通八达走进
像走迷宫
迷路
吸引我
别具民族特色
手工艺品光拿葫芦丝
说吧
品种数
胜数
商业街
顺手买
点赠与亲朋
友何乐
呢?
渐渐

打破

宁静


溪前


哇!真爽!看看水
鲜艳
鹅卵石
水草

能看见许
条鱼

溪边
排排
垂柳
婀娜
姿
古城增添

魅力
古式
建筑
叮咚
泉水
古色古香
景色
深深
吸引着
外游客
我赞美丽江
赞美
古今

历史名城;我
丽江
世界文化遗产
车啊!
慢点
让我再看看
美丽
古城!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