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发布时间: 2020-12-10 05:10:24

❶ 评上世界文化遗产,就一定是最贵的5A级景点吗

不一定,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两个评定的标准都不一样。举例专来说,贵州的海龙屯旅属游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但只是4A级景点。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文化景观4类。

❷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天坛(Temple of Heaven)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天坛布局】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

❸ 世界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终极价值

在200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次会议形成的《凯恩斯决议》中规定,除了还没有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外,所有国家每年只能有一项提名。后来在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修正为:容许一国提名两项世界遗产,但其中有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项目;并同时规定,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只接受四十五项世界遗产的申请。

这不仅反映了《世界遗产名录》已经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手段,而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遗产的申报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申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产品供给”,《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只有在存在合适甚至高涨的需求时才会凸显出来。而另一方面,各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所以会对《世界遗产名录》产生高涨的需求,也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游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其实,将世界遗产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并非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恰恰是旅游者年复一年涌向这些遗产地的原因。该组织公布的一项数字显示,在1998年,全世界就有近5亿人游览了552个世界遗产地。国外学者对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32个遗产景点的研究发现,它们接待的游客量占所有游客量的84%以上。经合组织于1999年实施的调查也证实了旅游与世界遗产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同能吸引游客的磁铁一般,世界遗产往往成为所在国(或地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事实上,除了国际援助和政府拨款外,国外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资金恰恰来自于旅游收入,比如埃及的金字塔、罗马尼亚的别尔坦和它的要塞教堂等。

世界文化遗产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除了这种基于市场层面的价值认识之外,国际上对待遗产还存在另一个层面,即对其内在的文化及自然价值基于精神层面的认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的住宅重建和新建,欧洲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迅速消失,历史环境被破坏,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对待历史建筑态度上的错误,意识到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和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精神家园的突出作用,人们不仅保护文物建筑,而且开始着手全面保护城市中的旧城区,希望通过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以保留历史记忆、保持城镇历史的连续性。

❹ 如何看待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复产,是制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❺ 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对加入地有什么好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个公约针对全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受到破坏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推荐为世界遗产登入名册,希望能通过提供国际间的集体性援助来保护这些属于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使之永远传承下去。世界遗产目前总体上分为三大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畅讥扳客殖九帮循爆末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要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严格审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目前的政策是每个国家一年只能入选一项文化遗产。能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常意味着巨大的荣誉。
申遗成功对地方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显而易见。公开数据显示,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1998年门票收入从申报前的18万元一跃至500多万元,翻了近30倍;云南丽江古城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其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44亿元,占丽江国民生产总值的50%。
但是,列入世界遗产也代表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申请和维护世界遗产的成本也极其高昂。国家文物局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的文物工作方针。我们不仅要心存敬畏和专注,而且要非常珍惜它们,这是先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如果没有好好保护而失去它们,不仅是对祖宗的犯罪,也是对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犯罪。

❻ 案例北京六大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门票价格该不该涨

对于申请方称“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目前超负荷的参观流量,保护文物古迹”的理由,各方代表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呼声最高的是对学生推行更加优惠的措施。作为青少年接受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世界文化遗产所昭示的是一个民族对全人类的特殊贡献与突出成就,是树立一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依据。

“不能从经济上认识一切问题。”旅游规划专家于英士认为,我们对世界遗产要加以保护与利用,但这些遗产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旅游价值,基于历史功能所产生的现实功能,将在更广阔的空间显示他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活力,这就是历史文化遗产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主题。

审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数听证会代表建议,加强日常管理,并通过多种形式合理利用。世界遗产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郭旃表示,可以采取严格限制参观人数的做法,如意大利比萨斜塔就规定一次上塔为30人,时间限制在30分钟。还可以通过诸如预约旅游、参观点发布旅游情况公告等方法,来调节旅游景点的客流量。

据介绍,敦煌和九寨沟风景区已推行定时定量的做法来限制旅游人数,莫高窟每日限定数百名游客进窟参观,九寨沟每日限定2000游客进区旅游,以及国外如日本实行预约参观等。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对它的价值研究和认识是很必要的。北京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认为,一方面要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引导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提高旅游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做好遗产保护与利用。

“其实门票只是外地人‘送’给北京很少的一部分。”上海南山缘旅行社总经理沈春华说,游客到北京都要消费,这不仅给商家带来经济利益,也给ZF带来税收,北京市应考虑综合效益的增加。况且,北京的门票价格在全国旅游景点来说就不算低。北京大幅度的门票涨价无疑是对外地游客“用脚投票”能力的低估。他说,“世界文化遗产景点门票价格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国家有没有规定”,如果北京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再大幅涨价,很可能会引发全国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新一轮的涨价风潮。

❼ 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重大价值

1.代表一种独特的复艺术成就,一制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 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❽ 中国有哪些景点被列如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遗产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
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
2005.7
文化遗产

❾ 如何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

旅游业发展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人居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要实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旅游业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可以采取保持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间的平衡、减轻遗产地的环境压力、让社区居民参与遗产地的管理、培养世界遗产地居民的旅游意识和保护意识等诸多措施。文化遗产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遗产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发展重要之至。旅游需要文化遗产的衬托,没有文化遗产的旅游则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旅游文化遗产就没有旅游业。而今文化遗产的流失情况严重至极,仅仅靠国家单方面实施政策也未能达到完全保护的功效,在这里呼吁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国家,自我约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整个社会的一大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一)国家实施保护政策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与此同时,国家更应该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通过强制力量,及时约束游客的违法行为。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让大家了解法律的条款,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和相应法律代价。另外,法律条文对于个别破坏者,惩罚相对宽松,使得极个别不法分子有空可钻,有机可乘。对于这些破坏和侵占文物及文化遗产者应严惩不贷。在进行开发拆迁文化遗产区域时,尽最大能力保护好文物的完整性。对全民进行历史教育,实地观察体验了解,让民众亲身感受一下文化遗址的重要,谁提早认识到遗产的价值,谁就能将珍贵的遗产留住。所以,应该从思想上引导国民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懂得文化遗产对于自己、家族、国家、民族、世界甚至子孙后代的独特价值。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所关心、爱护和尊重。(二)游客做到遵纪守法许多游客对于自身的行为是否违法,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有的甚至在被法律处罚之后,仍然感觉模糊,甚至不以为然。有的游客大肆采摘树叶花草等作为纪念品,有的商贩以当地稀有的动物、植物、矿产为纪念品,甚至到了“掠夺性”贩卖的地步。比如:峨眉山的枯叶蝶是名贵物种,然而有的工艺品一件就用掉几十只蝴蝶。毕竟,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自家的,以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全部揽下。另外,并不是非要在景区留下痕迹就代表着你“到此一游”,旅游的纪念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在风景名胜地留影,购买旅游特色纪念品、当地特产、收藏车票、门票等。观光游览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历史、遵纪守法。(三)旅游景区采取措施许多景区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护文化遗产,但还有部分遗产景区做得不够。以丢垃圾为例,根据测算,一个常人手持垃圾寻找合适丢弃地点的正常忍受距离是50-200米,如果在范围内没有出现垃圾桶,许多本来有环保意识的游客也会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垃圾筒而随地丢弃。因此,在给予游客方便上,应该注意宣传和引导,让游客的心情在文化遗产中得到放松,让游客的知识在文化遗产中得到拓展,让游客的感情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升华,让游客的心灵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净化。经过全民族集体的努力,并且是长期而持久的努力,在经久不息的积累下,保护文化遗产就会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