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现状
① 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提倡绿色环保游 管理论文
在旅游开发中,要贯彻生态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如餐饮结合本地特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在对土特产品的开发上,首先也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对违反者,要坚决打击和取缔,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有计划性,不能竭泽而渔。
总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促进这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些地方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因此,许多地方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掀起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潮。但在以往的旅游开发中 www.bfblw.com 毕业论文网,有些地方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甚至有的只顾开发、不管保护,使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看到旅游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开发中对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等负面影响,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一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同样,旅游业的合理发展也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改变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增强人民珍惜和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② 白色旅游,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的资源特点,及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
红色旅游是依托红色资源而存在的,这些资源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将红色和旅游结合起来,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它不仅在旅游行业上实现了创新,而且对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有着深刻的意义。红色和旅游的结合将为旅游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把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探索一条良性循环之路。
根据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集中程度,在我国的政区图上可划分出 12 大红色旅游区,可分为东、西、南、北、中 5 个资源地带。
(一)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历程
我国红色旅游由萌发到市场化的进程。作为以红色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的发展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密不可分,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即公费学习和政治接待阶段,接待单位不是按照旅游的概念去经营,而是当作政治任务进行事业接待,甚至不计投入产出。
2、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革命圣地和纪念地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地方,开始起步发展旅游业,并占得一定先机。
3、快速发展阶段
90年代中后期,以抗战胜利50周年、建国50周年、建党80周年等纪念活动为契机的重大活动给红色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4、四是市场化阶段
进入21世纪,受“假日经济”等因素影响,大众旅游和假日旅游蓬勃发展,红色旅游也明显受益。各地加大了对市场化条件下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的实践与探讨力度,红色旅游正逐步按照旅游发展的规律走向纵深。但从总体来看“红色旅游的发展仍滞后于国内整体旅游业的发展”。
(二)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1、红色旅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中央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驱动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加快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步伐。红色旅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并逐渐得到国外游客的关注。
2、红色旅游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红色旅游一经推出并受到普遍欢迎,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每逢重大节庆日、旅游黄金周和学生寒暑假,到教育基地参观游览人数明显增长。
3、红色旅游发展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目前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约为200 亿元,并带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而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三、红色旅游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发展面临大好机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政府规划到位,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新的起点和新的模式。
1、红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主题内容和主要形式之一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在自然风景生态旅游、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旅游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效益,比较成熟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宣传、旅游服务基本形成,红色旅游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红色品牌的树立,将促进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红色旅游将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红色旅游的资源分布,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增加人民的收入,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目标。一方面,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相对贫困地区的旅游业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当地居民从事旅游开发服务也可以提高收入。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减小城乡差距。
3、红色旅游发展逐步成熟,形成特色化产品和综合性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会出现一批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产品,成为特色化持续性红色旅游发展项目。另有一部分产品将与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产品融为一体,在综合性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效益。
红色旅游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高效发展态势,其发展趋势前景广阔。通过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红色旅游发展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③ 倡导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属于哪种经济与发展模式() A:循环发展 B:绿色发展 C:低碳发展
BD 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