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 盐城市智慧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想要发现问题只有去看才能知道,这看的是什么?就是到聚龙湖公园,盐渎公园等等一些你熟悉的靠的很近的景点去感受,wifi有没有全覆盖、wifi的速度能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去厕所方不方便、网上订票麻不麻烦,安全措施能不能保护到人民,这些东西只有在景点里实际感受后才能知道,在去景点之前先看这个文章:《盐城市智慧旅游总体规划(2015-2020)》(http://lyj.yancheng.gov.cn/zsyz/lygh/201610/t20161011_584838.html),这是盐城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里面说的是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即我们盐城的旅游业应该怎么和互联网结合?但是这里面并没有说具体到每个景点要怎么发展,所以具体景点怎么发展就要靠每个景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具体分析,你记住这文件里的发展要求,然后去实地考察,把景点多逛几圈,不要只逛一遍,反复的考察有利于看到本质的问题,然后把看到的记下来,把规划里的要求和景点的实际情况相对比,看看有没有做到和做的怎么样,哪里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改善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做了这些东西是否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否满足人民对景点的满意程度,不同的人对景点有不同的满意程度,建议除了自己去考察,可以多问几个在景点里的人,这人也要分财富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等,因为这些影响到一个人对物质要求的程度,问题应该是问他们对景点的满意程度和建设的怎么样、wifi速度满意吗等等和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综合你所得到的,在头脑中思考,以规划为指导思想,看景点发展的科学吗?不科学的地方就是你提问想知道的,写下来的文章要能解决问题,提出的问题能够在具体景点里发现,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意见可以写信建议景点和盐城旅游局(http://lyj.yancheng.gov.cn/)。我不懂旅游,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请你参考,祝君写出好文章!
2. 什么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智慧旅游包含比较广泛,总的来说,应该从管理、游客服务、决策分析、电子商务、营销等方面去考虑,这样才能算是完善的智慧旅游体系,针对各景区的业务需求不同,建设的内容页会不同。对旅游业会起到很大的管理、服务辅助作用,特别是对营销决策分析、游客自助服务和未来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影响。
3. 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腾讯、高德进军旅游业,智慧旅游未来该如何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智慧旅游理念的深入,智慧旅游由一个点向四处不断扩散,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但归纳来说,智慧旅游所有的分支都体现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纵深发展。
无论是腾讯、高德还是飞猪,都在围绕游客,从不同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比如,“长隆一键智慧游”的动态排队功能,让游客可以实时了解到各个游玩项目的排队时间,合理安排游玩顺序。“长隆欢乐世界一键智慧游”还可以直接查看表演时间、时长、演出介绍,距离演出开始前15分钟,游客可通过高德地图展示的演出提醒,及时前往,避免错过演出。
在智慧服务方面,VR、AR、5G等技术的渗透更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通过3D、4D、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轨道的动感交通技术等,颠覆现有体验模式。如深圳欢乐谷最近在国内开启5G+主题乐园的模式,今后将逐渐实施园内自动驾驶,随车智能导览播报、智能机器人、体验式导览等。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技术也便捷了涉旅企业的管理者,实现智慧管理。如梦旅程票务系统开通线上渠道购票,线下闸机检票,不再需要纸质票和人工售检票;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数据自动统计,不再需要花费人、财去管理;游客画像生成更是为管理者提供营销决策依据,避免出现“费力不讨好”的供需不对称的现象。
至于智慧营销,其实早已涵盖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之中,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智慧旅游。智慧营销包括旅游资源展示、游客资源分析、互动营销、精准营销、品牌推广、智能优惠券等方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票务系统还是导览系统,都分为前端和后台,前端为游客提供服务,后台则为管理者服务。相似的是,这些智慧软件都很好利用了大数据技术,将涉旅企业的经营状况用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直击痛点,针对性地作出营销策略。
除开数据驱动营销,旅游+技术、旅游+社交平台的方式也为涉旅企业吸了不少粉。比如,腾讯与故宫合作举办“Next Idea × 故宫” 腾讯创新大赛,推出《穿越故宫来看你》的H5邀请函,仅上线一天访问量就突破300万。2016年,徐州汉文化旅游节采用名人IP+创意新媒体营销,以H5为载体,衍生帝王刘邦系列表情包,在腾讯新闻、朋友圈等平台上定向传播,整个旅游节获得了2亿人次的曝光量。
可以说,在智慧旅游理念的支撑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依托下,在用户品质旅游不断强化的需求下,旅游行业的智慧化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最初的智慧旅游可能更具体,主要表现为智慧景区,追求景区业务的智能化,如无人售检票、景区导览导航等。但是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和成熟,智慧+旅游涵盖的内涵更多,比如旅游+文化、旅游+技术、旅游+其它行业等。
目前,梦旅程已经提出全域智慧旅游的概念,在智慧旅游的基础上整合区域资源,为职能管理部门、景区、 旅游企业建设“多位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所以说,我们很难预测智慧旅游未来发展的具象,但想必会更加包罗万象。
4. 智慧旅游的发展中有哪些机遇
目前,支撑智慧旅游的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熟和完善,相关政策环境日益优化,智慧旅游正迎来蓬勃发展的好时机。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机遇:
(1)基础设施条件成熟
物联网进入建设新局面;
全网营销形成规模;
3G,4G时代的到来,以及即将到来的5G,极大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智能终端设备普及
至2016年,中国市场智能终端数量超8亿台;
互联网用户突破7.3亿,并且仍然保持迅速增长趋势。
(引用来源:《旅游行业分析报告-智慧旅游行业的未来机遇(九天达股份发布)》)
(3)政策环境支持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011年,国际旅游局提出要实现国家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
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其定为“智慧旅游年”。
5. 智慧旅游的发展前景如何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将2014年旅游宣传的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该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在智慧旅游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还比较保守、规划方案制定缓慢、组织体系还不够健全。
从当前国内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城市大小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关联性不大;
第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比其他地区起步早,速度快,智慧旅游城市需要嗅觉灵敏和富有远见的领导者,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产业基础;
第三,大部分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基本设施己开始动工,试点示范减少失败、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的意识逐步加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各地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应确立更加开放、更加高远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体现城市特色的创新发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提高认同度,扎实有序推进。
6. 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强化旅游大管理意识
贵州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全面、全方位、权威性的管理,覆盖全行业,对市场的多层次发挥作用,形成调控体系,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的方式转变。旅游的综合性 和依托性使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市场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多,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包揽其它管理部门的职能,对旅游市场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种联合管理,应处理好旅游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管理的关 系。相关部门必须把涉及到本部门旅游方面的管理作 为自己份内的事来抓.职责到位.形成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
(二)塑造旅游形象,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尽管贵州在塑造旅游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而且成效甚微。但笔者认为贵州还是必须坚持塑造出一个鲜明、易记的旅游形象,因为形象树立对于贵州旅游持续发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开发时都是追求一种将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依靠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贵州过去塑造的旅游形象、打出的宣传口号变化太多、特色不明。如今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应站在全国这个角度,从旅游者心理感应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贵州旅游形象设计既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又要对市场有吸引力。在对外进行旅游宣传时,应在建立一个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再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予以区划。如贵州的总体旅游形象可定为“神奇贵州多彩风”,然后针对沿海地区推出“原生态自然风光、五彩民族风情”形象;www.bfblw.com/lw1.asp?ID=177对中原市场推出“绿色喀斯特王国、秀美山水之乡”形象。诸如此类,让贵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个深刻旅游形象后,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场拥有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形象。
(三)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当前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经济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就越强。贵州的旅游文化本底是丰富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但现在缺乏挖掘、整合及宣传。贵州可在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让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紧紧缠绕在一起。在挖掘整合基础上,要将贵州旅游文化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广出去。其中,举办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文化节是结合地方特有人文资源与文化资产所举办的节庆活动,唤起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成为观光客的主要吸引力,2005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它为贵州旅游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贵州旅游的文化和品位,但该节目在画面精致性、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要想打造贵州旅游品牌,提高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仅凭一个黄果树瀑布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贵州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7. 就是温州旅游的发展现状 还有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对策
1、管理体制不顺。温州拥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北雁荡山和中雁荡山,但目前却连一个市级风景旅游管理局也未成立,只有北雁有中雁两个景区管理局分管两个景区,而大荆、虹桥、乐成、城北、柳市、七里港、北白象等绝大多数集镇的旅游管理没有主管局,其旅游社等旅游服务和餐饮宾馆服务更是缺乏统一管理,成为全市旅游管理的盲区和死角,在乐清经济最为发达的四大集镇,旅游管理一片空白。
2、交通不便。旅游交通线路的开发尚不完善,景区的公路路况较差,很不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且各景区间尚未构成旅游交通回路,以便利通车。
3、规划滞后。规划是龙头,建设紧跟走。该市目前毫无旅游发展规划动作,以至各景区欲编制次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或旅游发展局部规划等都无“规”(全市总规划)可依。
4、经费投入不足。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批资金,而全市旅游业收入仅为5.1亿元, 仅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1%,没有引起市政府的高度兴趣和重视,加之其他客观原因,市政府全年对旅游业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通信、保险、金融、饮食、住宿、导游、娱乐及购物等方面,也没有形成配套服务需要水平,旅游业的行业带动功效和劳动力就业吸纳等社会效应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5、开发利用乏力。温州的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可属佳品,但由于开发利用不力,温州至今未评出旅游景点质量等级评定AAAA级、AAA级、AA级和A级风景区。至于星级宾馆饭店更是少得可怜,三星级仅两家,且档次不高规模过小。温州的各旅游社也习惯于各自为政,不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出团业务多,接团业务少,使本地财源大量流往外地,缺乏汇聚外地客源来旅游消费的能力和机制。
6、旅游体系不健全。旅游景观以峰、洞、水、瀑等特色为主景观的观赏性旅游是明显的,但也明显缺乏以知识传播精神文化享受为内容的参与性休闲旅游要素,包括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区域民俗活动和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的开发,以及观光农业(观赏、劳作、品尝等项目)的开发等。
7、队伍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各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合理,其中行政人员多,专业技术人员少;不懂专业的多,懂专业的少;年龄偏大的多,中青年干部少;从业人员半路出家的多,旅游科班出身爱岗敬业的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素质普遍低,知识结构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益难尽人意。
8、宣传重点不突出。旅游业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宣传策略出现偏差,犯了“面面俱到”的毛病。没有抓住重点,而是四面出击,“天女散花”,全国市场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以沪宁杭、粤闽和港澳台市场为中心,细分“银发市场”、“中年市场”、“青少年市场”、“妇女市场”和“侨属市场“,也没有根据目标市场的对象特征,以针对性较强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吸引各方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