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子洲县旅游黄土文化

子洲县旅游黄土文化

发布时间: 2020-12-09 06:21:45

① 楡林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榆林
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一曲民谣,道出了榆林山水和榆林人的别样美丽,道出了黄土高原的无限魅力。
榆林,又称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接地带,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
榆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六千年前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布无定河两岸。万里长城蜿蜒横贯榆林700余公里,高耸在榆林城北的镇北台是长城线上最大的峰火台。神木县杨家城是宋代杨家将镇守过的古麟州,米脂县的盘龙山是闯王李自成的行宫。还有统万城、佳县白云山庙、神木县二郎山,以及榆林古城、书法宝库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重要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优美的神木县红碱淖……。
榆林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在这里留下了不朽功业和光辉足迹。来到榆林旅游,你会有沉甸甸的收获。
行政区划:榆林地区辖1市11县,地区行署驻榆林市。
国土面积: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
最佳旅游季节:春夏秋冬,各有其景
榆林必游:统万城、镇北台、李自城行宫、二郎山
注意事项:榆林夏季多雷阵雨和冰雹,如果您夏季去旅游注意备好雨具

建西部经济强市 楡林未来20年锁定三大目标
市况简介

人口面积:辖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佳县、米脂县、吴堡县、绥德县、清涧县、子洲县共1区11县,人口333.7万,面积4.3578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位于我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

财政状况: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11.4亿元,财政收入1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8元。

历史沿革:榆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东晋时匈奴人在西部统万城建都,称大夏国。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改为地级市。1986年,榆林城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是一个革命老区,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以及歌曲《东方红》就诞生在这里。

“我们的目标,就是利用20年的时间完成三大目标,即把榆林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市、建设成既有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人居环境。同时,我们不但有信心使榆林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亮点,而且有信心使她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接受采访时,榆林市委书记周一波坚定而又自信地对记者说。党的“十六大”提出,用20年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我省建设成西部经济强省的目标。面对当前难得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总结过去的发展思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新一届榆林市委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今后20年奋斗的“三大目标”。

建设“中国的科威特”

榆林地处华北、西北结合地带,截至目前,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的储藏量都非常丰富。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作为国内外少有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榆林素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美誉。新时期榆林经济发展的思路,就是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以此带动相关和其他产业,实现榆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神华、长庆两大集团先后进入榆林,累计投入300多亿元进行资源勘探开发,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从此拉开序幕。1998年,国家计委批准了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基地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启动建设阶段。基地的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坚持“高起点、大规模、新机制、抓转化”的原则,聚集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煤炭、油气、电力和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建设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输出与转化并举,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地开发建设以来,国家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和支持。目前,已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和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以上规模的火电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包括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林)靖(边)高速公路在内的6条高等级公路同时在建。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带动下,榆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明显加快。周一波说:“榆林又一次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我们将把榆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市委书记罚县领导栽树100株

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榆林,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多年来,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榆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的历史时期,为了给榆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建设山川秀美的人居环境的目标,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的各项政策的同时,榆林提出并开展了“三个一百”工程。

“三个一百”工程是指从今年开始的10年之内,全市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栽树100株,全市城镇居民和农民每户栽树100株,鼓励和支持榆林籍在外工作的各界人士每人为家乡栽树100株。该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已完成造林面积24万亩,98万人次参加了植树,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48万元。在树木的栽植中,由于广泛使用了覆膜、保水剂、生根粉和其他节水抗旱措施,树木成活率几近100%。

同时,“三个一百”工程也被列为干部政绩考评的一项标准。周一波说,我看一个干部的政绩,就是要看“项目引进来没有、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没有、地上绿起来没有”。他还告诉记者,前不久,有一个县的一位主要领导犯了一点小错误,他就罚其栽了100棵树,由此可见市委对“三个一百”的重视程度。周一波说,“三个一百”工程一定会成为榆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桥梁和载体,成为展现榆林风采,体现榆林人民精神风貌的生态精品工程。

盖起洋楼留人才

为了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榆林提出了建设既有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市的发展目标。而在文化大市的建设当中,人才队伍建设又是重中之重。周一波说,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榆林就是要在加大人才培养、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大胆引进一批急需适用的各类人才,腾出好位子给人才坐,盖起洋楼给人才住,拿出百万元给人才奖,浪费人才的要重罚。今年,榆林计划在省级机关、大专院校引进30名博士生、硕士生,充实到县级和市直领导班子,同时制定实施优惠激励政策,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通过交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在干部的任用选拔上要坚持“以德入围、以德入选、以才取胜”的原则,使领导干部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制度型、服务型、激励型”氛围下形成的“五型人才”,把最优秀的人才用到最关键的岗位。

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其他各项文化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986年,榆林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建设一个开放、文明、特色鲜明的新城市,榆林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为突破口,优化人文环境。今年,榆林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建设中心广场、南门广场以及榆溪河广场等3个广场,同时启动红石峡摩崖石刻的保护和开发、榆林古城墙修复和榆林古城一条街建设,届时,榆林将再现“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雄伟历史风貌。

正如周一波所说,有了当前国内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有蕴藏丰富的资源优势的巨大支撑,有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的有力支持,有高素质的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和全市人民的努力,榆林实现又一次腾飞是有希望、有把握的!在不久的将来,榆林必将成为全国经济建设的亮点,成为让世界瞩目的能源竞争大市场!

② 山西的黄土文化有哪几种类型

[最佳答案] 区域文化从南到北分为根祖文化、晋商文化、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另外还有两个地域文化,即晋东南的上党文化和晋西北的黄土文化

③ 陕西省哪些县区属于黄土高原

陕西省属于黄土高原主要是榆林和延安:

1、延安市辖2个市辖区、11个县,分别为:

宝塔区、安塞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

2、榆林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9个县,分别为:

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北部是黄土高原区,海拔 900-1900米,总面积8.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

中部是关中平原区,海拔460-850米,总面积4.9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区,海拔1000- 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

(3)子洲县旅游黄土文化扩展阅读: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约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关中平原的灞河上游繁衍生息。从公元前11世纪起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个王朝定都陕西。很长时期陕西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华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均曾活动于陕西,并留下了许多遗迹。到尧舜禹时期,其活动的中心仍在黄河中下游,亦包括陕西在内。古史传说与考古资料均可证明,黄河流域包括陕西是我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基干、华夏族的诞生地。

在黄河中下游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发展到国家阶段时,即我国第一个国家——夏朝诞生后,华夏族也就随之形成。所谓“华夏”或“夏”族名称之来源,也就是因夏朝而来。

“夏,大也。”《尚书正义》注“华夏”一词说:“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据《尚书·甘誓》《史记·夏本纪》等记载,夏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与有扈氏战于甘(今户县南),作甘誓。”有扈氏与夏王室同姓,其地在今陕西户县。当时夏朝统治的范围,至少已达今陕西户县以东,陕西关中原氏族、部落(方国)已成为华夏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④ 2014·大美榆阳·杏树红叶文化旅游月活动一麻黄梁黄土高原写生摄影采风活动暨王一明作品展 什么时候开展

2014·大美榆阳·杏树红叶文化旅游月活动


⑤ 2018年陕西省将打造多少个文化旅游名镇

从陕西省旅游发展委获悉,今年将精心打造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多层回次推进小城镇建答设,发挥小城镇对贫困人口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县域经济的产业牵引作用。

陕西省2018年将继续精心打造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31个文化旅游名镇,抓好5个沿黄小镇建设,突出黄土风情和滨水景观,指导编制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提高建设特色。同时在中心城市周边和沿黄生态城镇带培育以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尽快形成一批形态各异的产业牵引型小镇。

⑥ 陕西有个县叫“子洲”县,这是以什么命名的呢

子洲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榆林市南缘。于1944年建县,以著名革版命烈士李子洲的权名字命名。全县总土地面积204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8万亩,人口28.95万,其中农业人口26.7万。全县辖10镇12乡,550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本县系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之间的亚干旱区,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年均气温9.2OC,降水量449.1mm,无霜期164天。县内大理河、淮宁河从中部及南部穿境而过,两河沿岸形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川道地区,两川素有“米粮川”之称。为纪念革命烈士李子洲同志于1944年命名为子洲县

⑦  旅游资源潜力优势评价

1.华夏文明之源宗

(1)三皇五帝的足迹追踪

A.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

贵为“人祖”的太昊伏羲氏是上古时期东夷族的首领。传说中的太昊伏羲氏之墟在河南淮阳,古时称之谓“陈”地,今在淮阳县保存大型陵园一座。豫西伊洛河地区是东夷族的重要活动区域,在河口东侧的邙山岭上现存伏羲八卦台遗址,相传太昊在这里仰观天象、俯视地理、观鸟兽鱼虫之交,近取诸身、远取于物,造书契以代结绳记事,画八卦以通明之德。

B.火祖——燧皇燧人氏

相传远古人类茹毛饮血,遭受饥寒交迫疾病缠身之苦。燧人氏旅出南陲,见饕琢木发出灿烂火光,从中受到启迪发明钻木取火。该举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受世人尊崇为“燧皇”。在河南商丘建起高大墓冢——燧皇陵一座,成为后人朝拜先祖的圣地。

C.女娲氏

“女娲补天”、“黄土造人”的传说是对女娲统帅氏族部落战胜自然灾害,人民安居乐业的丰功伟绩的颂扬。西华县北部有女娲城遗址一处面积约100 m2,相传是女娲氏在此建都的遗址。传说女娲与伏羲为兄妹,他们制定了婚姻嫁娶制度之礼,是婚姻道德的基础规范人。

D.五帝之首——人文初祖轩辕氏黄帝

黄帝,姬姓,因生于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氏。轩辕黄帝建国有熊,封国号为有熊氏。黄帝以毕生精力推动黄河流域氏族部落间的融合,共同创造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相传唐、尧、虞、舜及夏、商、周历代帝王都是黄帝的后裔。中华民族亦自谓“黄帝子孙”,尊称轩辕黄帝为“人文初祖”。如今在中原大地上仍然有保存完好的“轩辕丘”、“轩辕庙”、“黄帝祠”、“黄帝衣冠陵”等古代纪念性建筑。

E.高阳氏颛顼

颛顼,黄帝之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五帝之一。颛顼生于若水,居于帝丘,如今河南濮阳西南仍保存有元代重修的陵园。

F.高辛氏帝喾

帝喾,黄帝之曾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五帝之一。帝喾活动区域在黄河下游,葬于商丘辛集,现存20000 m2的陵园。

G.有虞氏舜

舜,颛顼第七世孙,父系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舜长期活动于黄河下游地区,《史记》中有:舜,“耕历山,渔露泽,陶河滨”之记载。豫北濮阳瑕丘保存有“舜帝故里”遗址。

(2)华夏古都的风采展示

A.轩辕黄帝故都——有熊

郑州西南新郑市境内是轩辕黄帝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据《大戴礼记》云:“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云:“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如今在河南新郑留下许多有关黄帝的传说和先祖们奋斗的足迹……大隗山遗址相传是黄帝的演兵场。黄帝在这里策划了与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与炎帝部落的阪泉之役。轩辕丘是黄帝故都。黄帝在这里选贤任能、设官司职,致力于各部落间的团结与发展,建立起完备的联盟体制。黄帝为安抚百姓曾巡游四方,东至东海,南抵长江,西至崆峒,北至燕山,初步奠定了中国的国家基础。黄帝在位百年,逝于荆山(今河南灵宝),葬于上郡(今陕西黄陵)。

B.夏禹之都——阳城

夏氏大禹所开创的夏王朝,是中国父传子家天下的开始。据《史记·周本纪·集解》云: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在阳翟。王城岗属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考古发现有东西两城并列城堡遗址,与文献记载中的“禹都阳城”相符。夏禹在这里临天下、彪青史,完成了华夏大地奴隶制社会的奠基。大禹治水是我国脍炙人口的颂禹传说。相传大禹劳身焦思、顶风淋雨,和人民一道与大河洪水抗争,采取“高高下下,疏川导涝”,“播九河入与海”。在如今的中原大地上,仍然可以探寻到大禹治水的足迹。

C.夏启之都——阳翟

夏启继禹位,定都阳翟。有《竹书红本》云:“帝郡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钓台”;据《穆天子传》云:“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台之近,以观夏侯启之所居”;依《河南一统志》:“阳翟、钓台、黄台在禹州市境”。

D.夏太康、仲康、后翌、桀诸王都——斟

据史书记载“夏启死后,子太康都斟,后翌居之,仲康都之。中经有穷氏代夏40年,少康还都斟”。斟地望在伊洛河下游,今郑州巩义市西南稍柴村一带,现存1100多平方米夏文化遗址。

斟历经夏王朝四代君主和后翌等200余年,特别是有穷氏成汤灭夏桀,东方夷族控制中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成汤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以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人类遗传基因的交融和文化的多源性,壮大了远古华夏民族的生存能力和活动空间,华夏文明从此走向辉煌。

E.先商故地——南亳

据史料《帝系谱》记载:“帝喾年十五佐颛顼有功,封为诸侯邑于高辛”;《左传》云:昔高辛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阏伯因而成为商族部落的领袖,被商人称为始祖。阏伯观星授时的高台——阏伯台即为商族部落的活动中心。先商民族在这里兴起。

从契、相土到成汤共第十四世,先商部落逐渐壮大、强盛起来,势力范围已伸入到泰山南北、黄海岸边、邙岭脚下,完成了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制方国的转变。位于商丘北部的南亳是先商时期的第一个都城。现今商丘市有“成汤故都,先商故地”之称。

F.成汤故都——新亳

据《史记》、《国语》云:“汤自商丘迁焉,故从先王居”、“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商之兴也俦杌次于丕山”。成汤于夏桀十五年,由商丘迁居殷地——新亳。殷地(新亳)位于丕山下(现郑州市),距夏王都城数十公里,与“从先王居”相符。成汤在新亳完成了对夏桀王朝的战争准备,即而建立起殷商奴隶主政权。殷地(新亳)经成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十王历时百余年。商王朝“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如今在郑州市区内仍保存有3000000 m2的商城遗址。新亳,在华夏文明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存的商代古城墙、王室宫殿基址,手工作坊遗址和青铜重器等,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仍屹立于地面的规模最大年代最久远的古代都城。“华夏第一都”受之无愧。

G.殷王仲丁都——敖(嚣)

仲丁为太戊之子。他即位当年因国都新亳遭洪水威胁迁都于敖(嚣)。据史书记载,“荥阳古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括地志》;“济水又东径敖山北,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迁也”《水经·济水注》。现郑州西山小双桥村考古发现有商代前期宫殿遗址。其文化年代与敖都时代相当。出土有大型青铜建筑蚀件、特磬及夯筑基址、壕沟等。其建筑规模之大,非商王莫属。

H.殷商故都——殷墟

盘庚,子姓,名旬,商王朝第十九代国君。盘庚于公元前1387年决定从“奄”(山东曲阜)迁都于“殷”(安阳小屯)。从此,殷地安阳新都成为殷商后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殷商政权在这里传位八代,历时273年。现存30 km2的殷墟遗址。在这里发现的“甲骨文”残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它第一次真实地记录了华夏文明光辉的史诗篇章。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漆器、木器和象牙雕等珍贵文物,特别是重达875 kg的“司毋戊鼎”,堪称世界青铜器之最,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2.大地地貌景观之精华

(1)雄伟的大地台阶——太行山

A.深邃的高山峡谷

高山峡谷地貌是太行风光的轴心。其沟谷蜿蜒深邃,长度可达百余千米,地形切割亦在数百米以上,而大部分地段谷底宽度仅有百米之遥。峡谷两侧危崖高耸,非昂首不得天日。过栈道攀悬崖达于山顶者,征服之感便可油然而生。高山峡谷风光的精美之处是岩溶地貌和丹霞景观。沿峡谷而上,山峦之巅的断壁残丘似有万里长城之宏伟、金字塔之雄壮、古城堡之惟妙,而石灰岩峰林、峰丛更是跌宕起伏,流露出江南秀色。水流尽头,围谷环套,赋予山水“四神之砂”的神秘色彩。幽谷深处时有“世外桃源”闪出,这里有急流飞涧、有如诗如画的梯田绕山、更有民居石屋升起的缕缕炊烟……。

B.美妙的峰林峰丛

温带季风型构造岩溶地貌是太行风光的一个亮点。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冰霜,在化学风化和构造侵蚀的双重地质营力作用下,沿峡谷两侧常出现宝塔状峰林和锥状峰丛等较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地貌景观。当地形切割极为强烈时,岩溶地貌多与类丹霞地貌相伴出现,形成石林、峰林、峰丛地貌与“金字塔”、“纪念碑”、“长墙”地形交相辉映的壮观场景。峰、峦、台、壁、峡、瀑、潭、涧、溪、泉,自然融合;雄、奇、险、秀,浑然一体;是太行岩溶地貌景观与桂林山水的不同特异之处。在春、夏时节,这里鸟语花香、绿映群山;深秋霜降,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降临,银装素裹,一派林海雪原。更为称奇叫绝的是,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可以欣赏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在三九严寒,还能领略“桃红柳绿洞中来”的诗情画意。

C.神奇的类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特指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砂砾岩岩层,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和构造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景观。其山体造型如同斧劈刀削,多呈塔状、柱状或古城堡状、方山状的残山地形。千奇百态的紫红色峰丛石林在碧水绿林的衬映下,犹如烧红天边的一片丹霞祥云。

河南境内的类丹霞地貌景观集中分布在太行尾闾及黄河三门峡谷两侧,仅在峪里一处便有九岭十六峰对立相峙,在环翠峪深处可见百余石柱刺破青山昂首耸立。当高峡平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时,奇山异峰如出水芙蓉争奇斗艳,俨然一幅北国千岛湖之美丽画卷。

(2)天然界碑——伏牛、大别山

A.八百里峰岭连天立

峰岭地貌景观由峰峰毗邻相连成岭而得名,因其主要发育在造山运动为构造表现形式的花岗岩出露区,故使伏牛-大别风光独树一帜。这里是我国陆内碰撞造山的前沿,花岗质岩石分布面积占区域面积的70%以上。其地貌营力以构造侵蚀、重力滑塌为主导,造成山峰挺拔耸立,形同铁壁铜墙。在主峰两侧时有奇石突起如林似丛,山坡之上、沟谷之中可见万道石瀑汇聚,犹如蛟龙戏水,翻江倒海,气壮河山。

伏牛-大别风光有峰景、水景、洞景三部曲。即水秀,一瀑三折、急流飞涧、温泉四溢、碧潭清泉珠涟;洞奇,洞内有天,天外有山,山下有水,水边有田;峰险,似斧劈刀削直插云霄。登高望远,上可扶天挽月,下可观黄河,如丝如辫。

B.大地盆景玲珑剔透

石弹景观是花岗质岩石遭受球形风化剥蚀以后,风化残余物呈圆球状、浑圆状,石弹在原地堆放而成的一种特异地形。景观分布受岩体出露规模的限制,加之石弹堆放错落有致,在林木水域的点缀下更显得娇小玲珑。故誉名“大地盆景”。

花岗岩石弹地形以奇峰怪石、深径幽洞为胜景。虽乱石遍野,仍似猕猴嬉戏、似虎豹归山、似乌龙探海;更有出水芙蓉者,各抱一势绝无雷同。景观之美妙,堪于峨眉之秀、黄山之奇、雁荡之怪异。

C.铁流滚滚话火山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火山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西自信阳市郊龟山起,向东至金刚台,绵延达数百公里。且火山成矿丰富、熔岩造形生动,火山链、火山颈、火山地垒是大别火山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火山地垒为火山熔岩随岩浆侵入而隆升,形成的相对高差达1000 m以上的地垒状地貌。在熔岩被上,时而有高达百米的火山颈、火山柱、火山针等尖锐山峰耸立。它们是火山通道的遗迹。火山链由火山熔丘和相伴产生的复合熔岩流呈线状排列而成。熔岩流随地形变化而造形各异,有石龙状、翻花状、绳状和象鼻状。有巨大的硅化木化石横卧熔岩流之下,侧旁荆棘丛生给人以“焦木逢春”之遐想。伴随火山爆发,有珍珠岩、沸石、膨润土和金、银、钼等矿产涌出,可使游人休闲观光之余,感受大自然神秘的成矿过程。

3.地壳运动之奥妙

(1)地幔之窗——太行山超岩石圈断裂带

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地球云团在跟随太阳系运转过程中,通过冷凝固化及重力分异、化学分异作用的改造,逐渐从混沌状态演化成具由铁镍地心、铁镁质地幔和硅铝质地壳组成的同心环状圈层结构的星体。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仅能对地壳表层范围进行勘查和研究,深部的物质则主要依靠地球物理和陨石学研究推测。而当深部物质偶然被地幔柱送达地表时,即被视为研究地球深部物质特征地“地幔之窗”。

在新构造运动时期,我国东部处于太平洋西侧弧后扩张体系的动力学环境中。华北大陆受其影响,平原区地壳减薄地幔上隆,沿太行山超岩石圈断裂带形成幔源岩浆喷溢。幔源岩浆深度可达130~150 km。在岩浆通道中,伴生金伯利岩、橄榄岩的产出,有宝石级金刚石、含铬镁铝榴石、铬尖晶石和橄榄石矿物生成。

(2)地史学教科书——中岳嵩山

在地质史学研究中,有一种学说叫“灾变论”。灾变论的核心是“全球性的强大而突发裂变强烈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反复多次的突变不断地创造出有机体”。地质学家将这种全球性的大变革叫作“地壳构造运动”。根据地壳构造运动发生的顺序,将地壳物质划分出代表初始基底的太古宇、代表显生宙盖层的元古宇和由脊椎动物演变为代表的古生界、中生界及由哺乳动物演变为代表的新生界。即,用地质年代来概括地球演化历史的流程。嵩山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地质理论。发生在2300 Ma前的嵩阳运动,使这里荒凉的原始古陆被“嵩阳海”淹没。发生在1850 Ma前的中岳运动迫使嵩阳海水退却,巨厚的浅海沉积物从海底崛起,并褶皱成嵩山。此后发生的少林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燕山运动均造成频繁的海侵、海退,留下了前古大陆冰川的遗迹、古海洋生物化石群和大地母亲为迎接人类到来所准备的矿产资源。不能遗忘的是,在30 Ma前,这里曾经历了一段烈日炎炎的“荒漠化”时期,中原大地变得一片赤红,寸草不生。这种“温室效应”从何而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3)中原金库——小秦岭

小秦岭位于豫陕交界的华山山脉东段,其中有世界级的巨型金矿床。其黄金远景资源量达千吨,现已探明黄金储量数百吨,仅在灵宝市境内就有黄金企业百余家,年生产黄金数十万两,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利用大型矿山、工业基础设施开展工业旅游的项目,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小秦岭金矿区,游人不但可以领略大自然的壮丽画卷,欣赏黄河文化的辉煌篇章,还可以通过黄金矿山的考察、黄金企业的参观访问,满足求知欲和激发购物欲望。从而使旅游产品不仅达到商业目的,而且提高到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理想境界。

(4)水上长城——古黄河堤防工程

黄河自冲破中条山脉的束缚进入中原大地,河流发育阶段即步入老年期。河流地质作用以堆积为主,从而决定了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徙的特征。有史以来,孟津以下黄河河道决溢1593次,大型改道26次,并形成面积达250000 km2的隆突三角洲冲积平原。在黄泛平原上,黄河故道以及相伴的古代防洪堤坝纵横交错,构成规模宏大的水上长城体系。在中原大地上,黄河在这里南北滚动数千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河流地貌景观,其中不少地方还可找到黄河儿女同自然抗争的身影与足迹。在这里,可以看到大禹治水开挖的“禹贡河”遗迹,战国时期的南水北调渠首工程遗址,明清时代的特大洪水分流工程和三堤夹两河工程遗迹……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利用地质规律改造自然的生动范例。

(5)中国中央造山系——伏牛-大别山

我国中部横亘东西的秦岭山脉是世界范围内典型的碰撞造山带之一。位于河南境内的伏牛-大别山脉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央造山系中构造发育、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它是在初始陆壳基础之上,以初始裂谷发生、历经不同构造体制,具深度地质背景的沟、弧、盆构造,板块俯冲构造和陆内碰撞造山构造为发育特征的强大复合型造山链。强烈的造山运动过后,山链开始拉张伸展,山间裂陷湖盆的生成为恐龙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伏牛-大别山可称之为现代地质学的教科书。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