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陕西旅游文化意义

陕西旅游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 2020-12-08 20:40:11

Ⅰ 陕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11年4月15日,陕西省旅游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15年12月28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陕西省旅游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3日,公司名称由“陕西省旅游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陕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冰
成立时间:2014-12-19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000100626373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
公司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西段64号凯德广场写字楼21层05号

Ⅱ 以丝绸之路为例简述陕西文化的开放性

2018年12月6日,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正式落户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两百多名来自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贸促会陕西分会、陕西省对外友协、西安市自贸办的相关代表以及陕西省文化界知名人士出席中心揭牌仪式,共同见证了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落户西安高新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克宁在揭牌仪式上说:“‘一带一路’不只是简单的物质的交流,更是包涵着文化、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交流。陕西是古丝路的起点,我们与陕西丝路文化交流中心的合作,将以此为中心,推动‘一带一路’人文和艺术更广泛的交流合作。”

据了解,交流中心落户后将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以实现民心相通为目标,着力打造成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文化交流中心,未来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将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安高新管委员会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

据活动组织者介绍,2019年,交流中心将带领相关理事单位,文化艺术机构及有关企业走进哈萨克斯坦、匈牙利、保加利亚,并与相关单位联合在俄罗斯作为2019年丝博会主宾国期间,举办陕西文化年相关活动。

期间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将与中东欧国家有关单位,就融入“一带一路”和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文旅、非遗及经贸等开展系列活动。同时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还将联合省内外有关机构举办丝路文旅、陕西自贸试验区转型升级等专题讲座。

揭牌仪式上,同时还举办“丝路画语weiwei道来”画展,展出了5位画家60余幅山水画作品,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

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是经由陕西省民政厅批准的民办非企业组织,于2014年12月在西安成立。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以实现民心相通为目标,着力打造成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文化交流中心。

(2)陕西旅游文化意义扩展阅读:

陕西用文化旅游打通“丝路”。

以“打通新丝绸之路,探索旅游业新机遇”为宗旨的2015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于9月11至13日在西安举办。

“一带一路”战略给陕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使现代长安重现国际大都市风采。放眼三秦大地,丝路建设在蓬勃生发。

一、打造丝路旅游中心。

陕西处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位置,并被国家赋予了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的重要使命。

随着陕西旅游对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首批50亿元的陕西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也已经正式成立运行。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陕西率先在全国举办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暨第七届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大会,叫响了丝绸之路起点旅游品牌。

陕西围绕打造交通物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文化旅游和金融合作5个中心,将建成丝路经济带最大物流集散中心,设立500亿元丝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基础设施、人文旅游、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二、文化旅游显著升温。

“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营,西安至莫斯科、巴黎等4条国际航线开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

打开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成绩单,无论在构筑丝路大通道、对外开放合作方面,还是文化旅游、经贸往来等领域,都有着显著的推进。

一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陕西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迈上新台阶,丝路文化旅游开发明显升温。陕西与丝路沿线9个国家共同发布《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形成了沿线国家共同推进的共识,在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业合作、人文合作等领域策划了100多个重大项目等。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后,陕西新增的7处世界文化遗产点的旅游参观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到访张骞墓和大佛寺的游客数量成倍增长,遗产点的知名度以及游客的认同感也得到提升。

以此为契机,陕西省文物局制定规划,将汉唐帝陵、汉传佛教祖庭、秦直道等14处60个文物点列入陕西下一步申遗的重点对象。

三、往西发展文化先行。

在“一带一路”火热推进的历史机遇面前,陕西应该怎样尽快与之对接。

陕西省社会科学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面大、路线长,在实际共建中,文化对接是第一位,其次是旅游。文化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化解政治上的敌对或者防范意识,用文化旅游打通丝路,往西发展文化先行。东西方文化有了交流认知,才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长安号”常态化运营,西安市的地缘优势得到进一步认可。全国的货源都可聚集到西安港务区运往中亚,西安正在成为“一带一路”最大的陆地国际中转枢纽港,成为欧洲和中亚进入中国市场的出入口和集散地,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枢纽平台。

四、办旅博会寻新机遇。

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是中国首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性大型旅游展会,为国内外旅游业者搭建了一个进行交易的一站式平台。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将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多项精彩活动。目前,确定参展的国内外展商比去年增多,新增美国国际旅游公司、俄罗斯旅游公司、菲律宾旅游部、冰岛大使馆等政府机构和旅游单位,消费展区还新增了文化旅游名镇、大型欢乐世界等特色展商。

本届博览会将针对出入境市场举办专题研讨会,开展多场以产品设计、销售服务为主题的培训会,为买卖客商提供务实服务等,并从今年起将设立主宾国日,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旅游交流与合作。

Ⅲ 我有个朋友说想去陕西兵马俑旅游,说陕西兵马俑旅游他很感兴趣,也想去领略一下历史艺术文化的内涵,

是的,你说得很对,我们在兵马俑博物馆所见,兵马俑列队的景象已经非内常壮观,秦容兵马俑号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有人认为不到兵马俑博物馆一游,不算到过西安,近日终于有机会一睹兵马俑这一小支军队的风采。原来所谓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兵马俑与秦始皇陵一起分享的荣耀,不过说来亦有点矛盾,因为已出土的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周边的一小部分,无非是小配角,秦始皇陵才是真正的主角。
西安是中国最重要的古都,地下的文物比北京还要多,除了秦始皇陵之外,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干陵都不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开发,只能留给后代子孙。兵马俑玩一天的时间的时间已经够了。

Ⅳ 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考试用

陕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大西北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人口3748万,辖10个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6个县(市、区)。全省地形南北狭长,由北至南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黄土高原,约占全省面积的45%,人口的15%,畜牧业比较发达,能源资源富集;中部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约占全省面积的19%,人口的60%,是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育基地;南部是秦巴山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6%,人口的25%,水力、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生物基因库”。
一、陕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陕西是资源大省。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42.61万亿元,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33%,居全国第一位。在全国探明的主要矿产中,居前10位的我省有50多种。特别是能源资源富集,煤炭储量1676亿吨,石油探明储量14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6-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万多亿立方米。神府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磷、低硫、低灰、高热量的优质环保动力煤田,陕北有条件成为我国本世纪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陕西横跨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复杂多样的地形,差异明显的气候,形成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特别是陕南秦巴山区处于南北气候交汇带,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被誉为中国植物资源的天然宝库,有野生种子植物3700余种,珍稀植物37种,药用植物近800种,大熊猫、金丝猴、朱缳等珍稀动物80种。陕西还是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陕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缓解黄河水土流失、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中心。曾长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历时1180年,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在近代史上,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在陕北领导中国革命历时13个春秋,革命圣地延安保存着一批革命旧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陕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全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0个,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唯一珍藏佛祖指骨舍利的法门寺、西安古城墙等驰名中外。陕北黄土高原、陕南山水风情令人神往,西岳华山、壶口瀑布、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陕西是科教强省。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是我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农业等领域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全省有专业技术人员110万人,两院院士49人。有各类科研院所1061个,其中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6所,有8所高校已进入国家“211”工程,3所高校进入国家“985”工程。以西安、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形成,西安高新区是中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杨凌示范区是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均跻身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列。
陕西是实力雄厚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把陕西作为重点建设区域,进行了大规模投入。“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先后在陕西摆布了一批大型骨干项目,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有24项在陕西落成,占15.4%,居全国第二位,从而奠定了陕西制造业和军事工业的基础,并确立了国民经济的框架和产业结构。通过几十年的建设,陕西已经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军工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及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数字化家电等研制能力在全国具有优势。机械装备产业承办全国电力建设1/3的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具有技术先进的重型汽车变速器和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及总成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机床工具加工生产基地。工程机械在推土机、液压挖掘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制能力和竞争优势。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具有全国唯一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为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拥有占全国航空工业1/3的人员和1/2的总资产,科研生产能力强,产业配套齐全,综合实力在国内航空工业中优势明显,具有国内发展民用飞机最好的研制条件。
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出现了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保持了11.6%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36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474.5亿元,加上上划中央税收收入共891.6亿元,增长27.8%。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全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正处在上升阶段。
二是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98亿元,是“九五”的2.4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64公里,以西安为中心连接周边省份主要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初步形成。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750公里,“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骨架网正在建设形成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辟了通往国内外70多个城市的130多条航线,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和输变电能力既可满足省内需求,又能向中国华北、西北其他省区输送。陕西通信网络的装备水平、技术层次已与世界接轨,基本建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传输网,综合通信网已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日臻完善,70%以上的大中城市实现了城市气化,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提高。随着黑河引水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的建成,西安等主要城市和重点投资地区的供水有了可靠保障。
三是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陕西一直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近年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到去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改造3209.5万亩,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7.26%,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四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较好。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业、国防科技工业和能源化工工业等六个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西安、宝鸡、杨凌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迅速崛起,连续几年技工贸总收入增长速度超过20%。果树种植面积已达1327万亩,其中苹果727万亩,总产量居全国第一,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畜牧业发展方兴未艾,鲜奶产量居全国第6位。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了全省服务业快速发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三个转化”势头良好,一大批产业化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五是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45.6%,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内资的总量大幅增长,外向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三、发展前景展望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蓝图。“十一五”期间,陕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l.7万亿元,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8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过300亿美元。到2012年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生产总值超过20000亿元。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4000亿元。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六个战略”,即项目带动、工业强省、科教兴陕、人才强省、城镇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四大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陕西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提出了在全省三大区域建设四大基地的区域经济布局。四大基地建设即“陕北煤油气、关中高科技、陕南中草药、渭北优质果”。具体讲,就是以“一线两带”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现代中药(绿色产业)产业基地和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实现全省三大区域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协调发展,夯实陕西经济全面振兴的根基。
陕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

指标 计算单位 2006年 2007年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一、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4523.74
488.48
2440.5
2094.02
1594.76
12138 12.8
7.4
14.3
14.5
12.4
12.4 5369.85
594.69
2916.97
2599
1858.19
14350 14.4
6.7
17
18
13.1
14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亿元 2610.22
394.86 31.7
32.1 3641.88
535.32 39.5
35.6
三、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亿元
亿元 696.77
821.55 31.7
28.6 891.6
1050.71 27.8
27.5
四、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268 12 10763 16.1
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 2260 10 2645 17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522 15.1 1800.91 18.3
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1.8 1.8 105.1 5.1
八、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53.6
36.3
17.3 17.1
18
15.3 68.88
46.72
22.16 28.5
28.7
28.1
九、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9.25 47.2 11.95 29.2
十、国际旅游人数
国际旅游收入
国内旅游人数
国内旅游收入 万人
亿美元
万人
亿元 106.11
5.10
6950
378 14.3
14.3
16.06
19.5 123.13
6.12
8015
458 16.0
20.0
15.3
21.2
十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 4.04 4.05
十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万人
% 26.52
4 28.15
4.02

Ⅳ 陕西旅游文化展厅设计说明怎么写

书画艺术展厅的设计说明通常以个性,独特为主。例如深圳的展缉供光佳叱簧癸伪含镰厅设计说明以精致贵族的时尚舞蹈为主,以黑色玻璃条外墙设计在亮色的天花与地板,整体营造出一种时尚之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Ⅵ 2018年陕西省将打造多少个文化旅游名镇

从陕西省旅游发展委获悉,今年将精心打造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多层回次推进小城镇建答设,发挥小城镇对贫困人口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对县域经济的产业牵引作用。

陕西省2018年将继续精心打造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31个文化旅游名镇,抓好5个沿黄小镇建设,突出黄土风情和滨水景观,指导编制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提高建设特色。同时在中心城市周边和沿黄生态城镇带培育以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尽快形成一批形态各异的产业牵引型小镇。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