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厦门旅游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

厦门旅游业对厦门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0-12-08 17:03:59

❶ 厦门曾厝垵旅游业优劣势分析

东西小吃多,环境好。还有对面就是海边;不好的就是人多

❷ “莫兰蒂”对厦门经济影响有多大

一、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旅游决策是指旅游者对旅游行为的决策,发生在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之间。根据现代旅游者的习惯,通过网络搜索提前了解目的地的交通水平、知名景区、旅游服务、文化环境、安全问题等成为其作出旅游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台风对市场规模的影响
网络关键词搜索反映的是游前行为,影响的是游客旅游决策。那么台风对厦门旅游实际的旅游市场规模影响又有多大呢?我们通过旅游微博大数据的同比变化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莫兰蒂过境厦门的前后一周(9月10日-9月17日,下称“莫兰蒂时间”)作为特别研究时段,并将9月18日作为研究年度的起始时间。这样从2012年9月18日至2016年9月17日即形成4个完整研究年度。除了2016年,其他研究年度的并没有强烈台风在莫兰蒂时间登陆过厦门,因此,其他三个年度的该时段都可作为此次台风影响的参照。
以整个鹭岛和鼓浪屿为研究范围,抓取四个研究年度内的全部旅游微博(排除注册地为厦门的用户微博)共计194885条,具体分布情况如表所示。

可以看出莫兰蒂台风过境期间厦门旅游微博的发布占比出现4个研究年度中的最低值,这个结果可以直观反映出此次台风对厦门游客规模的影响。
三、台风对旅游供给的影响
台风不仅对旅游需求有影响,对旅游供给也有影响,影响包括目的地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等。我们通过对OTA网站(在线旅游预订网)数据的抓取和分析来了解莫兰蒂台风对厦门旅游供给的影响。
1.台风对旅游交通的影响
台风过境期间(9月15日和16日)几乎所有到达厦门的航班和火车都被迫停运。根据相关网站数据,15日当天以厦门为终点的停运列车共57趟;到16日结束时仍有44趟停运。9月17日停运列车已经减少到23条。飞机航班方面,根据去哪儿网机票预订数据,到9月17日超过95%飞往厦门的航班已经恢复通航。因此,台风对到达厦门交通的影响短暂而微弱。
2.台风对住宿和餐饮的影响
此次台风对厦门建筑的破坏较大,厦门酒店和饭店的供应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
首先酒店方面,我们摘录了主要的几家OTA网站关于厦门酒店在台风过境后短时间内的预订接受情况。
上表可以看出,在台风过境后两天,厦门确认可预订的酒店占比超过60%,而三星级及以上的高端酒店可定房率达到74%。由于酒店预订接受率除了受台风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主观的经营决策、入住率等其它因素影响,因此实际的可预订率应比呈现结果还要高。
同时,我们通过对餐饮预订网站的恢复情况了解的影响台风对厦门餐饮的影响。截止到9月17日下午,大众点评网站收录的厦门746家饭店已经全部可以接受当晚订座;网络外卖在中山路附近入驻的1029个餐饮卖家也已经全部恢复接单。
这一结论充分说明,尽管台风对厦门的建筑影响较大,但旅游住宿和餐饮受其影响较小,尤其是高端酒店的接待能力恢复性很强。
3.台风对旅游景区的影响
根据厦门相关政府网站信息,9月14日中午12时全市21家A级景区因莫兰蒂台风全部关闭。同时涉及258个旅行团的3000多人行程取消或者改签。台风过境后,厦门多数景区可谓满目疮痍。以古龙酱文化园为例,古龙酱文化园的迷宫景观被毁,古早酱缸大量破损,大量酱油半成品流失,总损失预计在1500万元左右。而同安影视城树林绿化基本无存,大门、牌坊景观被刮倒,直接损失预计在400万元左右,间接损失约为100万元。
目前,厦门市大部分景区仍然处于关闭状态。据厦门市相关政府部门网站信息:包括鼓浪屿在内的多数景区预计最早可在“十一”假期时恢复。台风莫兰蒂对厦门市旅游景区/景点的影响是巨大的,景区景点损失惨重。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台风莫兰蒂对厦门旅游的影响很大。旅游决策方面,本应是决策高峰期,却在台风来临前关注度骤然下降28%;同时,莫兰蒂系数达到4.0,对厦门游客规模影响极大;旅游供给方面,尽管餐饮、住宿和交通方面恢复较快,但厦门的核心吸引力——大量景区严重受损,且不能短时间恢复。

❸ 旅游业给厦门带来什么

首先,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据统计,国际上旅游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比例达1:5,发达国家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20%以上,发展中国家约占10%。中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约1000万,扩大就业的潜力还很大。

第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脱贫致富。邵琪伟说,农村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富集,是重要的旅游场所。通过发展旅游,全国许多农村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

第三,促进城乡交流,促进城镇化发展。旅游通过人的流动,促进了物质、资金、信息的流动。在旅游过程和旅游产业发展过程每一要素的流动中,自然地促进了城乡交流。近年来农业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以旅游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第四,促进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是体验型的消费方式,只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业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就能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第五,促进文化传承,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目的地文化保护、建设、传承、发展,促进了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兴起的工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方式。

第六,促进对外开放,树立良好形象。邵琪伟指出,旅游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对外交往,有力地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

❹ 厦门是经济特区吗厦门的旅游业发展的怎么样

厦门是经济特区,与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并列5大经济特区!厦门的旅游业发展得特别完善,无论是住宿还是交通方面都很方便和实惠,特别是鼓浪屿闻明海内外!

❺ 厦门市旅游业发展前景

厦门邮轮经济前景广阔
日前,随着国内外邮轮经济的逐渐升温,作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厦门感受到了邮轮产业给旅游业带来的巨大推动力。为了吸引更多的邮轮停靠,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世界邮轮母港”成为今后发展的目标。

任何邮轮停靠都没问题

筑得金巢才能引来凤凰。2002年,经过几年的积极酝酿和筹划,厦门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厦金客运码头)的建设。2006年,一个集国内外多项领先功能的国际邮轮中心正式交付使用。国际邮轮中心总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由客运码头和联检大楼两部分组成。主体码头岸线463米,前沿水深-12.4米,可泊靠14万吨的大型邮轮。联检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8.1万平方米,按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和高峰集中旅客到达量3000人的一级国际客运站标准设计,其中一层为停车场、行李处理间、设备用房区及配套商业等;二层为旅客出入境联检大厅,配备室外接客平台;三层为旅客休息、等候而配套设置的休闲餐饮区。对此,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叶重耕有信心地表示,“任何国别的邮轮停靠厦门港都没有问题。”

与此同时,国际邮轮中心的配套项目国际邮轮城也正在建设之中,建好之后,国际邮轮城将成为全国首座接轨邮轮经济的海港新城。国际邮轮城占地10万平方米,涵盖国际邮轮中心、顶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精品购物中心、高档住宅等多种物业形态。

国际邮轮城所在区域计划发展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口岸商务中心,聚集港口、航运、物流、金融、贸易及旅游等相关行业为一体。因为来往于此的客人大部分来自世界各地,因此从一开始规划,国际邮轮城就被定义为一个将被打造成西海湾国际港口都会中心的项目,使其成为商务、文化密集流通的城中之城。可以想象,随着这一系列项目的全部完工,它将开创厦门以海洋为背景、以海陆互动休闲度假为内涵的崭新生活方式,把邮轮生活搬到岸上来。

目前邮轮多不过夜

厦门市市长刘赐贵表示,厦门旅游目前正在朝着以邮轮经济为代表的高端旅游产业方向发展,除了已经建成能接待世界最大邮轮的现代化邮轮码头外,还将大力推动适应邮轮旅游的配套政策调研,不断加强对邮轮市场的开发和拓展。

2006年9月,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由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厦门旅游集团三方合资,成立了中国国旅(厦门)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邮轮的接待业务。该社长期以来与世界各大邮轮公司保持着友好联系。截至目前,已成功接待荷兰籍豪华国际邮轮“斯特丹姆”号,美国海运邮轮公司超豪华邮轮“海运之神”号以及丽星邮轮旗下的“宝瓶星”号和“天秤星”号,积累了丰富的接待经验。

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了期待,据该旅行社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厦门的邮轮接待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从2001年至2006年,五年间共接待国际邮轮旅客272330人次,航班数162班次;2007年截至10月份已接待27646人次,航班数22班次。不过目前邮轮在厦门停靠的时间都比较短,基本上不过夜。针对邮轮客人“短时间,大流量”的特点,他们一般只会安排客人到附近的景点旅游,例如鼓浪屿、南普陀等,这样给交通、服务都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他们相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交流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邮轮可以停靠更多的时间,他们可以把服务做得更好,提供更多的线路和产品供游客选择。

“2008年是国际邮轮到来的高峰期,厦门有资质也应该抢得一块市场。”厦门港务集团和平旅游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培植透露,随着2008奥运会的到来,势必会引来各国邮轮的停靠。“厦门港也应积极备战这一市场。”

我国将成为全球邮轮经济重要新兴市场

日前,在厦门闭幕的“2007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上”,全球三大邮轮巨头的高管、中国11个沿海港口城市的代表以及国家相关部委的负责人共同描绘了邮轮游艇经济在中国发展的蓝图。

邮轮经济是指依靠现代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相关产业(造船、维修、港口、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而形成的经济现象。邮轮经济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热点。自1980年以来,国际邮轮业平均以超过8%%的速度发展,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每接待一位国际游客的收入是740美元,而邮轮接待的收入则每人高达1341美元。据中国交通协会邮轮游艇分会测算,今年我国邮轮接待收入约为2.4亿美元,仅占世界全行业收入的1.3%%,一个巨大的市场还有待开发成为了共识。

此次大会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国的邮轮经济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据介绍,根据交通部及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国沿海将打造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邮轮及客运港口群体。同时,包括厦门在内的沿海城市也在积极准备迎接邮轮经济的到来,五大邮轮接待区域已经形成,一批国际化、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及配套设施正在规划和建设。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叶剑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成为全球邮轮经济的新兴市场和重要市场。

❻ 经济主要靠旅游业的厦门,有哪些必须要打卡的地方

第一,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是整个国内出名的旅游大学,因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并且临海修建吸引了很多游客到厦门大学观光打卡。加上他是比较知名的学府,学术氛围也比较浓厚,有很多家长都会想着带孩子来这里熏陶一下,希望他们以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考上一个名牌大学。所以厦门大学,应该是来厦门旅游的人当中一定会去的一个地方。而且有非常多的影视作品,是在厦门大学拍的,厦门大学也出过非常多的名人雅士,所以更加增添了这个地方的可观赏性。

他们其实还有非常多好玩的地方,有非常多好吃的,非常多好玩的,可以慢慢走,慢慢看,而且厦门空气清新,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如果有打算来厦门定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❼ 厦门旅游业的优缺点

主要问题:旅游资源有待深度挖掘 旅游产业仍未做大做强1.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在2006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中就已明确将旅游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全市旅游业增加值仅约占全市GDP的8%。近年来,市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明显落后于金融业、信息产业等其他行业,与兄弟省市相比我市旅游业发展速度较慢。 2.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力度不够,缺乏特色旅游项目。目前,厦门市正处于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城市向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在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和旅游产品组合包装方面,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与高端游客的需求尚有一定的距离。3.娱乐、消费等旅游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缺乏面向高端游客的重量级商圈。目前厦门的娱乐消费业略显单一化,主要为传统的酒吧、夜总会、温泉等项目,缺乏面向高端白领的高档购物场所和特色休闲娱乐项目。厦门的商圈尽管很多,但都存在商品低档化、同质化的问题,缺乏真正能够吸引高端游客、体现厦门特色的重量级商圈。4.文化旅游提升不够,一台戏亟待开发。厦门虽然拥有爱乐乐团、小白鹭民间舞团、南音、歌仔戏等人文景观,又有郑成功、林尔嘉、林语堂等名人文化资源,但没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像丽江“纳西古乐”、西安“唐宫乐舞”、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刘三姐”等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5.鼓浪屿人文底蕴下降,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近年来随着城市社区功能的退化和高素质人口的流失,鼓浪屿人文底蕴日趋消失,文化、艺术气息逐渐淡化。多年来,鼓浪屿一直处在大量游客来去匆匆的半日游状态。6.乡村游起步晚,挖掘潜力巨大。与梅州、漳平等周边城市相比,厦门目前开发的乡村休闲游总体上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还是停留在简单的“农家乐”休闲游阶段。7.旅游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厦门的旅游资源分散在各个区域、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中,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而知名度较高的一些景区又分别隶属于旅游局、园林局、鼓浪屿风景区管委会、同安区政府、路桥集团等。对策建议:在特色旅游、文化旅游、涉台旅游上下工夫 一、统筹规划促进发展,健全完善保障机制调研报告建议厦门要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来重新规划,重点放在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旅游项目的创建上。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为厦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尽快出台有关水、电、税、费、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使旅游投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整合行政管理资源,构建旅游大格局。当前可先将市旅游局和鼓浪屿区管委会二合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市属的相关旅游企业整合,成立厦门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构建厦门旅游电子信息平台,提升厦门旅游产品推介力度。主要景点定期免费向公众开放,增强居民对旅游项目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二、挖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旅游1.充分挖掘海上旅游文化资源。利用厦门得天独厚的海洋、沙滩资源,积极倡导和举办厦门—香港帆船拉力赛、环岛海上马拉松独木舟挑战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横渡台湾海峡等大型活动,带动各类游艇消费产业聚集;规划和引导海岛生存、休闲渔业、海钓、冲浪、独木舟、空中滑翔、帆伞运动、沙滩排球、游艇娱乐赛事、冒险旅游和体育文化旅游等成为追求个性和时尚的青少年感兴趣的旅游方式,让更多的人参加海上活动,把亲水运动当成休闲度假旅游中的重要部分。2.完善园博苑的娱乐消费配套项目,打造水上嘉年华。建议有关部门规划建设高档的超级休闲购物中心,吸引国外知名大品牌入驻,吸引周边高端游客来此消费。完善主题公园的建设,增加园博苑的娱乐功能,将园博苑培育成为海西新的旅游热点。3.借助五缘湾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精品。建议借鉴澳洲情人港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把五缘湾策划打造成中国的情人港;大力开发厦门大型音乐厅和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开发两岸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与台湾文化的对接等。4.挖掘温泉旅游资源,打造海峡西岸温泉游知名品牌。温泉是厦门休闲度假旅游的最大资源之一,建议要及时制定温泉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温泉产业地方行业标准,增加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突出温泉文化特色,提高温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使温泉旅游成为厦门的一个品牌。三、挖掘闽南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一台戏1.突出文化特色,打造鼓浪屿金牌旅游项目。一是打好“音乐牌”,突出鼓浪屿音乐文化(包括钢琴、管风琴)、崖刻文化、领事馆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效应,形成鼓浪屿的旅游特色。二是加强历史名人故居游项目的推介和开发,使之逐渐成为鼓浪屿的名牌景点。2.挖掘闽南文化资源,打造“印象厦门”一台戏。一是可以将“郑成功文化”作为厦门文化旅游的第一品牌来进行推广营销。建议举办一台具有闽台特色的文艺演出,不断更新,并常年演出,邀请知名导演和演员参与创作演出,内容可表现郑成功抗清复台的壮举、表现鼓浪屿东西方交织的历史文化、表现海峡两岸的渊源和交流等,形成类似“印象漓江”等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将南音、高甲戏、布袋木偶和闽南歌等这些闽南印象元素整合起来,精心策划,依托各个区,每年举办一次闽南文化节,成为“一区一品”的主角。3.建设一批闽南文化街项目。建设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街,形成有知名度的品牌。如鼓浪屿感情文化街、中山路步行街、乌石埔油画街、环筼筜湖咖啡酒吧特色商业一条街、翔安闽南民俗街、同安竹坝华侨农场休闲农业南洋风情街等。4.丰富和完善一批特色夜间游项目。建议学习法国“红磨坊”的表演和经营方式,打造富有现代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借鉴台湾的夜市旅游经验,规划建设一批夜市旅游项目,形成以“听南音、品小吃、逛夜市、赏乐舞”为主要内容的闽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5.加快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村建设。要尽快促进我市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每区都建设一个4A级的休闲度假旅游景点,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观农家景”的活动方式,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四、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涉台旅游1.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台游厦门中转项目的开发力度。旅游经厦门中转“小三通”赴台湾本岛旅游,团费可以节约500元至1000元人民币。厦门要利用价格优势,加大对这条航线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吸引台湾和大陆的游客中转厦门,开拓厦门旅游客源。要力争降低厦金航线的船票价格。 2.争取对台游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给予厦门办理对台游的扶持政策。争取早日开通厦门-澎湖包机;争取开放大陆居民部分省市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澎湖自由行政策;争取参照边境游做法,对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全国性展览或会议的外省代表,允许在厦门就地办理赴金马澎地区的相关证件等。3.争取实行更加开放的特区旅游政策。厦门作为海峡经济区惟一的特区城市,应该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比其他城市更加开放的旅游政策。争取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特殊政策、优惠的旅游购物政策,争取开放海洋旅游的相关政策、开放旅游相关产业的政策等。五、培育高端旅游业,加强区域性旅游联动1.大力开发游艇旅游。投资35亿元的厦门香山游艇码头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开辟海上游艇旅游线路,并开展一些游艇游乐和比赛项目;与海上文化相结合,与海上自然保护区相结合。2.发展会展旅游,培育高端旅游市场。有关部门要推动会展与旅游有机结合,在管理体制、市场营销、客源预测、配套服务、场馆后续利用上,实现利益互补、互动发展。3.大力发展高尔夫球运动,带动厦门高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使高尔夫球运动成为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主要动力。建议在海沧、同安、翔安偏远的荒山规划建设高尔夫球场;鼓励民营和台港资企业为投资主体;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支持和积极争取国家级和国际性的高尔夫球赛事落户厦门。4.推动区域性旅游中心建设,构建我市“大旅游圈”。建议进一步实施赣州—厦门红色旅游线路为核心的旅游合作计划等。以厦门为平台,通过联合泉州、漳州、龙岩等市,与武夷山共建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构建覆盖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的2小时旅游圈。

❽ 为什么厦门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因为厦门位置不重要,人才匮乏,房价和收入不成比例,不具备投资的环境,只适合发展旅游业,加之福建人诚信不好,千年靠骗,所以你懂的

❾ 金砖五国落户厦门对厦门旅游业的影响

首先,厦门的知名度会大幅度提高
然后,前期对厦门的伤害挺大,开会期间厦专门就把人都赶走了属
但是后期治理过之后厦门会更适合旅游
不过作为在厦门生活了几年的闽南狗来说,厦门的旅游容量其实已经超负荷了,新开发的这些景点都没有什么吸引力——大嶝之类的都是打着台湾名号卖假货的地方
希望通过治理,会更好吧

❿ 厦门的经济发展状况

厦门经济特区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福建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由邓小平亲自批准创办的全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1981年10月,由邓小平亲自批准创办的湖里加工区破土动工,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1984年2月,邓小平为经济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邓小平同意中共福建省委、中共厦门市委的建议,党中央批准,经济特区从湖里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特区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后来邓小平多次为特区的发展作了重要的指示,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也要成为开放的基地。我们建立的经济特区,实行的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邓小平再次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经济特区创办之际,厦门市委又根据厦门对台的区位优势,经党中央和省委批准,在厦门岛外,先后创办杏林、集美和海沧三个台商投资区,成为经济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经济特区的待遇。几个台商投资区,为厦门经济特区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区的范围由原来131平方公里扩大到690平方公里。
邓小平又根据外国友人的建议,指出:特区要发展经济,首先要把交通和通信搞起来,这是发展经济的起点。厦门市委市政府根据邓小平指示精神,采取向科威特贷款,建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从日本引进万门程控电话通信设备,扩大厦门港口,建设疏港的环岛公路,拓宽厦禾路,建设厦门大桥、海沧大桥等。大大改善经济特区交通难、通信难的状况。

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把厦门办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开放重要基地,1985年继创办富山展览城之后,又创办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厦门对外开放洽谈贸易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并提出了对外开放是面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面向世界的工作方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对内经济合作与交流也日益发展,规模大规格高,不但每年有全国性和国际性“九·八”投资洽谈会,而且每年还有地区性“四·八”台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外资参加特区经济建设,是厦门经济特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委提出以港立市,工业兴市,建设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方针,为厦门市现代化港口的建设、现代工业的飞跃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个方针符合厦门实际。厦门市委为了扩大经济腹地,曾采取把市区的工厂,迁移到岛外到农村的决策,同时在继续搞好市区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岛外到农村,这个决策也是正确的。实践证明,把建设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岛外到农村,并没有削弱和影响市区的建设,而且是推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到2007年市委市政府在岛外农村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53.5%,大大推动了四个新城区的快速发展。而市中心的思明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67.5亿到2007年增至38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31.2亿元增至73.1亿元,成为全国百强区的先进单位。

2001年在厦门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上,市委提出更好发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创建教育之城、文化之城、科技之城的决策,为厦门市进一步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改革开放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创办了集美文化教育中心、市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集美园博苑中心、高新技术园区等文化、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强市、文化强市、科技强市的建设。党的现代化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厦门市有了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提出创建教育之城、文化之城、科技之城,既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厦门实际。

在厦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区划行政调整。市政机构调整为思明、湖里、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六个新城区,纳入厦门经济特区的体制,享受特区的待遇。后来,市委市政府又在集美、同安沿海创建环东海域新城区,面积相当于新建一个厦门岛。厦门经济特区由原来690平方公里扩大到1674平方公里。经济特区腹地增加了,投资环境进一步好起来了。长期困扰经济特区的腹地小、经济总量偏低的困境,初步得到了缓解。
21世纪以来,市委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精神指引下,遵照省委的指示,厦门要利用厦门经济特区的对台的区位优势,发挥“五缘”的优势,扩展“六求”的作为,把厦门经济特区办成海峡两岸重要的中心城市,努力在海峡两岸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的先行区,当示范,当榜样,推动两岸的经济建设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战略,抓住中央支持海峡两岸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的建设,推动两岸经济、技术、文化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水平发展,为促进两岸直接双向三通,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技术合作交流更加畅通,为加强海峡西岸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变化巨大: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成就斐然,厦门港口建设自1975年国家投资建设以来,经多次扩建,现在已有8个港区,深水线40公里,可容纳深水泊位114个,最大靠泊能力10万吨,可停靠世界最大集装箱1.2万个的泊位。世界五洲,除非洲须经中转站外,其他亚洲、澳洲、欧洲、美洲的基本港均可直接通航,已引进中国的中运集团,法国达飞集团参加建港,把厦门港建设成为国际航运的枢纽港。厦门空港:1978年仅有两条国内航线的机场,现在厦门国际机场已和11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国内地区和国际航线149条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中心站,在东南亚三小时的飞行圈,设备完善,是国内一流的国际机场。厦门信息港1978年有交换机1400门,用户1 300户,没有长途国际线,用户要通过福州、上海中转才能和国外通话。到1989年10月,厦门市话就已有33000门,通话能力比1978年提高11倍,国际直拨自动电话达到158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08年4月,厦门市已有用户916683户(不包括手机和小灵通)。厦门信息港已成为国内一流的信息港。厦门的铁路除原有的鹰厦铁路外,还有国家铁道部建设的福厦、龙厦、厦深三条高速铁路,四条铁路均在市内连接,这是国内其他城市少有的。龙厦铁路经过赣龙铁路与京九铁路相连,通过赣韶线与京广线相通,连接珠三角、长三角,为活跃东南沿海物资交流作出贡献,同时也为中部崛起的湖南、江西等地打通一条沿海的港口通道,把内陆经济和港口经济联结起来。福厦、龙厦、厦深铁路将分别于2009、2010、2011年建成通车,这几条高速铁路的建成,必将为福建闽西南和闽南地区的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厦门市内的交通,过去仅有集美、杏林两个海堤通道,交通不便。现在有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成功大道、翔安隧道和市内工交快速交通,这些交通要道全部建成之后,市区六个区,均可在半小时内互通。龙岩、厦门、泉州、漳州四个市区,也可以在一个小时左右互通,海峡西岸经济中心的区域扩大了,往来的路程变短了,人流物流更方便了,厦门经济特区有了大港口,大机场,大交通,大腹地,还有大市场的建设,形成海港、空港、信息港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速城际公交,以及港铁联运、空港联运,海陆联运的大交通网络,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一大优势。

2007年厦门市生产总值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工业总产2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厦门现代工业、火炬高新区由最初1.71平方公里,扩大到1 3.75平方公里,总产值由2000年104亿元增加到816.97亿元,工业总产值比重由41%提高到61.3%,火炬高新区已成为厦门市高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厦门三十年来,先后赢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人居环境奖”,“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暨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等12次中央和省级的表彰,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取得丰硕成果的真实写照。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指示,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是体制机制创新,科学试验的重要基地,特区的实践是成功的,成绩巨大,丰富了邓小平理论,誉满中国,名扬海内外。
市委市政府始终贯彻“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精神,并把它贯穿特区发展的全过程,作为特区建设的主题。根据厦门特区的客观实际,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指导特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是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精神的。
市委市政府抓住厦门特区对台的区位优势,发挥“五缘”的优势,扩展“六求”的作为,建设海峡两岸重要中心城市、发挥二个先行区的作用,效果显著,作用巨大,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发展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精神。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