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① 重庆有哪些民俗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
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回观灯、清明答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
三千多年来,重庆处处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
渝鄂交界处,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园,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大足石刻,汇集了中国唐、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大量珍品;合川钓鱼城,保存着南宋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古战场遗址。历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在这里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② 重庆风土文化人情特色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翻开老城重庆的文化,每一页都闪烁着中华文明的光芒!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更多的还是那些在城市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中诞生出的一个个城市符号,更是记忆,是生活,也可能是向往,是一些岁月的残片。
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曾经,江边停满各种各样的船舶,真是樯桅如林、船篷相连,挤得密密匝匝,甚至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江河都塞满了。岸边是各种各样的街市,真是店铺相依、人来人往,把那青石板小路磨得光润发亮,日日都是赶场天,天天都是庙会节。
天还未亮,码头上就油灯闪闪,炊烟缭缭,卖早食的就开始呐喊叫卖。到深夜了,那小街上的酒馆、茶馆、烟馆、妓馆还灯影闪烁,招徕着南来北往的行人,久久平息不下来。码头就像重庆城的嘴,不停地吞吐着,重庆城也就在这样的吞吐中发展起来。
重庆的茶馆遍及城乡、大街小巷,坐茶馆吃茶,成为土农工商,男女老幼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旧重庆,大码头,茶馆遍布大街小巷,人们喜欢坐茶馆,也不仅仅是为了喝一盏茶解渴提神,茶馆对市民的吸引,还在于它在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具有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功能:市井奇闻,官场秘闻,大至皇帝下台,小到寡妇嫁人,在茶馆里都能听到真真假假的消息。
还有买卖人在茶馆里谈生意,袍哥大爷在茶馆里吃讲茶,川剧、评书、金钱板……你方唱罢我登场,茶馆里好不热闹。
重庆人“干燥”,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夹几分狡黠,幽默中又有一些儿土气,宽容中有几分排外,好打抱不平,好看热闹。
重庆人出门就上坡,挤公交车犹如冲锋陷阵,夏天持续的高温把桌椅板凳都烤热了,冬天绵绵不尽的大雾使重庆人性格烦躁,他们动手不动口,性格刚烈而火辣。这是重庆人很独特的性格特征。
没有假装的深沉,没有人性的装饰,有的只是真诚和热情,请客说一不二,不会虚情假意,体现出人性的本色、饮食的本味、生活的原生态。这就是重庆人“火辣”性格的来源。
(2)重庆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扩展阅读
2007年3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市“中国火锅之都”称号。以“火锅之都”命名一个城市,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考察组认为,重庆火锅以其餐饮规模之大、就餐人数之众、层次之丰富、菜品之齐全、民俗风情之浓烈、文化积淀之深厚,在全国首屈一指。
“中国火锅之都”重庆当之无愧。火锅作为重庆的代表食品,既是是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承载着这座城市厚重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记忆,堪称是重庆生活的一种缩影。
重庆地下是空的,因为全市约有110万平方米的防空洞。抗战爆发之初,国民政府还未正式决定迁都重庆前,蒋介石即致电刚成立的重庆市防空司令部,令其负责指导、协助民众挖筑简易的防空壕沟,并明确要求防空壕须深6尺,宽2尺,上盖木板并厚加土层。
国民政府修建公共防空设备,民众也自建防空洞。这张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防空工程网,是数以万计的民工、石工、木工、铁匠、泥水匠、砖瓦匠以最原始的工具、最笨拙的土法,风餐露宿、肩挑背磨、一锤一撬、一手一脚打出来的、挖出来的、炸出来的。
③ 重庆巴渝民俗文化村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重庆巴渝民俗文化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04月1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版无)巴渝民俗文物权存列,旅游服务,民俗文化活动有偿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周先鸣
成立时间:1997-04-14
注册资本:6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112180013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两路镇双龙大道
④ 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特色的民俗文化
秀山位于重庆市东南边陲,面临湘、鄂,背负黔省,为渝、湘、黔、鄂四省往来之通道。东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保靖、花垣三县毗邻,南和东南、西南部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西北部与本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连,东北角距湖北省来凤县二十余公里。县境有319、326两条国道与外界沟通。
秀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山川秀丽,风光迷人,美丽的田园风光象一幅巨大的泼墨画和民间风情画,身临其境,尤入画屏,令人心旷神怡。
秀山是一块神圣的土地,清代章恺有“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风,卷入楚天云”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秀山的地理位置,秀山的2462平方公里的土地,恰似一片牡丹叶铺在武陵山区中段。坝子、山盖、丘陵、河谷相互连接,在这块热土上,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杂居,民风民俗独具特色,非常适宜发展旅游业,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秀山县域自然生态环境好,但人文景观相对缺乏。从98年旅游资源普查的情况来看,旅游景点较分散,缺乏奇特精品旅游资源,加之县财政拮据,没资金搞开发,功能不能配套,旅游业要形成产业尚待时日,暂时还不能够对游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由于秀山建县历史比较短。清乾隆元年(1736年)才纳入中央王朝版图,建县才二百多年历史,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为官者不多,由于文革的破坏,现存有价值的人文景观较少。但我们也有优势:一是秀山地处旅游大环线节点:重庆--武隆(芙溶洞)--黔江(小南海)--秀山--张家界旅游热线;二是渝怀铁路的建设,会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秀山的大环境不错,土家族、苗族民风民俗很有内涵,地域文化“秀山花灯”独具特色,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⑤ 材料一、重庆区域文化(黔秀文化、巴渝文化、山城文化等)在饮食、民居、民风、民俗、方言、学术、戏曲和
(1)①重庆区域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表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②重庆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与趋同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③“重庆文化地图”成为重庆文化名片体现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有利于传承、弘扬重庆地域文化,促进重庆文化繁荣;④打造重庆文化名片,加速重庆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反作用于经济。
(2)合理建议: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重庆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②深化改革,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步伐。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在促进公平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 基本观点:①“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把握发展机遇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②审时度势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环节体现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要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④试验区试点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联结,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⑥ 重庆还有那些民风民俗 重庆有很多土家族的风俗,如哭嫁,跳丧,年节等。 ⑦ 重庆文化有哪些 重庆属巴渝文化,其中主要包括:
⑧ 重庆人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料
重庆有汉族、苗族、土家族等。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