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旅游文化的发展
㈠ 桂林棕榈仟坤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桂林棕榈仟坤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3月2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文内化旅游产业项容目投资开发等。
法定代表人:丁秋莲
成立时间:2015-03-20
注册资本:2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50321000103388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桂林市阳朔县阳朔镇龙岳路22号
㈡ 准备去桂林、阳朔游玩,大概15天左右,如何安排线路
第一天至第三天:市内精华游近郊:本线路包含桂林著名的“三山一洞一公园”,此项目为桂林旅游的首选项目,包含了(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七星公园,芦笛岩),为全国唯一的能在一个一日游行程中包含三个国家级4A景区的旅游线路。夜游两江四湖。熊虎山庄、遇自乐园、大圩古镇、古东瀑布、靖江王陵。
第四天至第六天:漓江、阳朔、遇龙河附近精华游(住在阳朔 )
早餐后乘车赴磨盘山码头游览百里画卷--漓江风光:途中观赏望夫石、九马画山、黄布倒影,20元人民币图案等景点,碧波倒影、翠竹青山、彩崖巧石、绿洲飞瀑,有如一幅幅山水画呈现眼前,让您置身于“人在画中游”的人间仙境。到达阳朔后您就可以充分享受这里的慵懒时光了,可以去--西街找一家咖啡馆静静的坐着,看书看报纸,或者是看看过路的行人,看着时光从手心里流过。 晚上可以考虑去欣赏大名鼎鼎的--《印象刘三姐》,在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感受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情。 然后去遇龙河体验一下竹排漂流的乐趣。久居都市的人们,只要走近--遇龙河,一股浓浓的欲罢不能的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恨不得立即跳进河里与她溶为一体。中午可以在欣赏--月亮山的同时,在月亮妈妈所在农家饭庄,品尝一下当地口碑顶呱呱的啤酒鱼。 一路往回到--世外桃源景区感受阳朔田园风光与山水的完美结合。
第七天至第九天:银子岩、荔浦丰鱼岩、“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永久会址(荔浦龙怀景区)
早上睡醒后计划今天的行程,先前往阳朔周边的--银子岩景区看看壮美的喀斯特地貌;荔浦丰鱼岩、龙怀。位于桂林荔浦县城西南16公里,三河乡东里村,因岩内地下河盛产油丰鱼而得名。该溶洞贯通九座大山,全长5.3公里。洞中小厅连大厅,最大厅25500多平方米,县城有2.3公里地下河可乘舟揽胜,是国内外罕见的奇特大溶洞。
丰鱼岩已开放四个部分:洞内陆地观赏景区,全长2.2公里,洞中石笋、石柱、石幔林立,其中宝塔王国、天堂奇观、蓬莱仙境等景点辉煌壮丽、灿烂缤纷,令人目不暇接。洞内暗河漂游观赏区,全长1.3公里,游人乘舟揽胜,两岩乳石千姿百态,如禽似兽,栩栩如生,暗河神秘之旅,给人以新奇、神秘、刺激的感受。以洞内大厅为依托,与洞内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文化娱乐景区,洞内歌舞厅堪称一绝。民族风情、人工湖水上乐园游览景区,极具民族特色的度假山庄依山而建,民族风情表演参与性极强,乐在其中,回味无穷。
第10天至第12天:龙胜温泉、龙脊游、资江漂流景区
早上8点左右乘车前往龙胜,游览天下一绝的龙脊景区,景区山青水秀,瀑布成群,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迭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四季各有神韵。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磅礴壮观。
资江漂流景区:漂流风光旖旎的资江,犹如步入一条长长的山水画廊。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云烟缥缈,竹木葱笼,山花烂漫,水鸟低飞,莺啼婉转。江面鱼鹰竹筏穿梭于清澈江面;江畔竹篱茅舍,掩映于翠绿丛中,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倒影映水底,彩石铺河床。江流水急,清澈见底,鱼游水中,历历可见,白浪扑面,清风徐来。乘舟或漂流而下,山随水转,舞伴舟行,三弯九折,舟移景换。远望,“山重水复疑无路”;近前,“柳暗花明又一村”,浪拍衣衫,亦惊亦喜,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令人心旷神怡,惬意莫名。沿岸景物琳琅满目,奇观迭出,“风帆石”、“玉屏山”、“三娘石”、“神象饮水”、“万马饮江”、“美猴王醉卧沉香寨”、“大将军骑马镇天门”……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妙趣横生,令游人击掌叫绝,叹为观止,顿生“资江归来不游江”之感。
五排河漂流已被国家体育总局专家确认为目前国内最为理想的、唯一能够满足世界急流回漩运动所有6个级别训练的比赛要求的河段,被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2001年成功举办了五排河全国漂流邀请赛,2005年举办了全国首届自然水域漂流大赛,2006年举办了第一届大众漂流节。八角寨景区分布范围80多平方公里,其发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之高,世所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观”。整合八角寨景区有“降龙岩”、“群螺观天”、“龙头香”、“龙脊天梯”、“幽谷栈道”等130多处景点,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13天至第15天:“中国迪斯尼”乐园——乐满地主题乐园,享受中国城的欢乐祥和;体验美国西部区淘金者的乐趣,惊险刺激的斗牛士,在科罗拉大峡谷与激流搏斗;感受海盗村令您心跳加快,头晕目眩——海盗船,进入梦幻世界区:陶醉在太平异国风情,挑战自我成为超级勇士——蹦极(费用自理),引领您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游乐园区..........
兴安水街是指古运河灵渠穿过兴安县城的一段,俗称水街,长约1公里。水街景区由古代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石雕木雕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是广西境内独一无二的、既继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一条历史文化古街,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万里桥: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桂管观察使李渤所建,因距唐朝京城长安水路一万里而得名,是广西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历史上称“楚越要津”,桥边立有明代才子吴玉所撰《万里桥记》一文石碑。
砖雕照壁:砖雕照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座双面人物陶塑砖雕,它高5米,长6.8米,共塑有344个神态各异的人物,反映了兴安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石刻文化:水街大量的古石刻,反映了水街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秦文流觞景区:秦文流觞景区是兴安古北门的所在地,也是水街的入口。觞是古代的酒杯,“流觞”是中国古代一种趋吉避灾的祭祀仪式。秦文流觞取“代承秦汉文化、祝愿百姓吉祥”之意,它由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组古建筑群组成。
世纪冰川灵佛洞景区位于桂黄一级公路的兴安县严关镇梳子铺路段,南距桂林市区50公里(车程1小时),北距兴安县城仅4公里(距乐满地车程6分钟)。
水陆相连的溶洞因惊现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以及一尊巨大的钟乳石佛而得名。洞内空气清新、湿润,凝聚了数百万光年的天然暗河九曲十八湾,弥勒显灵、夜明珠、冰河世纪、航空母舰、灵龟悟惮……等30余处佳景,将总长1.5公里的石阶和地下暗河铺洒得玲珑有致。目光流连之间,“世界上罕见的冰川纪岩溶地质公园”已彻底地改写了桂林的地质历史。
山体内蜿蜓流动的地下暗河上接灵渠,下通漓江。两侧清泉,飞瀑水花四溅,柔软的光影在游鱼的嬉戏下摇曳生姿。河道旁,时空交错的雄浑与细腻不可思议地水乳交融,故有“天下第一水洞,惊世自然奇观”的惊叹!
世纪冰川灵佛洞景区占地面积300亩,是集地质考察洞穴探秘、冰川科普、田园风光、甲骨印象、碑林博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与乐满地、灵渠、猫儿山、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碑园一同地处“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是桂林山水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华南第一峰猫儿山。
㈢ 游玩阳朔文化古迹山水园需要多少时间
桂林市区玩的地方不多 而且就你的时间看去龙胜梯田也不可能 阳朔还可内以 我一直认为阳朔比容较符合深圳人的口味 快餐式旅游 机场到阳朔没车,可能现在有也不一定 打车的话应该在200多不会到250 可以打车(20多)去市区或者机场大巴去市区 火车站有。
㈣ 山水桂林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真伪
广西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她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 45'-109'104'40' ,北纬 24'18'-25'41' ,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565 平方公里。
人口和民族
桂林市现有总人口 476 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壮、回、苗、瑶、侗等 28 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 8.5% 左右,共有少数民族 68 万人。
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
气候条件:桂林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C。
土壤条件:桂林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耕作性好,宜发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
动植物资源:桂林市有1593种动物种类,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400多种; 水生物有娃娃鱼、鳗鲡等144种。有包括银杉、红豆杉、竹柏、银杏在内的高等植物1000多种。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矿产水利:桂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17种位于全国前列。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平均总水量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建有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桂林历史
距今约一万年前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 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为桂州。
隋唐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1911年为广西省会。
1914年(一说1912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地理位置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桂林历史悠久。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历史人物
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山异水自然地灵人杰,藏龙卧虎。古有赵观文、曹邺、蒋冕、吕调阳、石涛、陈宏谋、陈继昌、王鹏运、况周颐、唐景崧、近有马君武、李任仁、白鹏飞、李宗仁、白崇禧、周祖晃、梁漱溟、黄现璠、李天佑(以出生年为序)等一大批出生或长期生活工作在桂林的名人,成为“文化名城”桂林的骄傲。
城市建设
城市特色:桂林山清水秀文物古迹众多。岩溶地貌发育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漓江依山流转蜿蜒,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历代都在桂林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兴安灵渠、恭城文庙、靖江王陵、桂海碑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市区有文物古迹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21处。这些文物古迹都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完善。有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4座,处污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自来水厂3座,年供水量达8854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6000吨,用户54666户。公共汽车285辆,运营线路23条。市区道路400公里。人均绿地面积6.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9、51%。
规划管理:注重山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重两顶桂冠,促经济发展,保生态环境,跨世纪决策”为指导原则,以“保护山水名城,建设园林城,发展生态城”为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合理,形式新颖,形成了富有桂林特色的城市发展基本空间布局模式。
经济金融
产 业:桂林是一座基础较好的新兴工业城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医药、食品、汽车、电子为支柱,产品、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现代工业体系。
金融保险: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均在当地设有分支机构,本地银行为桂林市商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新华人寿等在当地设有分支机构。
交通、通讯
公 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市境内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拥有桂柳高级公路、桂黄一级公路、桂阳二级公路等一批公路网络,实现100%乡镇通车。
铁 路: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桂林火车站,俗称南站,目前为桂林最主要的客运火车站,车站于2005年翻新,接待吞吐能力大大加强;桂林火车始发站,俗称北站,目前拥有桂林始发,开往北京和深圳(正准备延长到香港九龙)等方向的线路。
航 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占地4.0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混凝土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D(已于2005年升级为4E),跑道长2800米。设计年飞行量4.2万架,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目前拥有国际国内航线44条,21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机场,可通航29个国内城市、港、澳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
水 运: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相联,可直达广州,香港和澳门。
邮 电:本地电信电力网全部建成,程控电话覆盖全市及各县,全部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计算机互联网业务。本地邮政形成了以邮递业务为主体 金融类和集邮类业务为支撑,信息类为补充的多元化邮政业务体系。全市22个邮政储蓄网点与全国31个省市间50多个城市计算机中心主机联网运行,所辖5000多个营业窗口通存通取。与世界130个国家、国内200多个城市开办了特快邮递业务。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19个,公共图书馆13个,市图书馆馆藏信息已上网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市美术馆是全自治区文化设施精品工程。广播电波覆盖率95%,电视覆盖率20%。
科 技:有独立的科研院所14个,国有单位科技人员8.6万人,县以上政府部门科研开发机构30多个,在光电子技术应用、新材料、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00多家中外企业在区内投资。
教 育:现有中小学校2105所,在校学生85.95万人; 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2个,在校学生3.83万人; 普通高等院校13所,在校学生2.64万人。1997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
医疗卫生: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49个,病床1.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83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619人。拥有全身CT、超声波仪等一批先进设备。
体 育:桂林市的体育运动水平较高。技巧、体操、举重、跳水等项目久负盛名,历年来为国家和自治区输送优秀运动员600名,其中有王维俭、颜伟霞、莫慧兰、唐灵生、肖建刚等世界著名运动员。1994年被自治区命名为体操城。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000示个,业余体校10余所,可举行多种国际国内单项比赛。在各类体育比赛中, 桂林籍运动员先后获5个世界冠军,54个国际(亚洲)冠军,168个全国冠军。全民健身运动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桂林小吃
桂林地处岭南要冲,自古官宦商旅云集,饮食习惯南北交融,粤、川、湘、浙、赣、闽均有承传。近世纪以来,粤、川饮食影响大,同时融入地方习惯,又因旅游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
冒热米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
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现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
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现在则不同了,顾客日夜盈门。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桂林米粉老店以又益轩粉店、石记米粉、味香馆最为有名。
特色小吃
桂林最有名的食品莫过于桂林米粉。此外,民间手工制作的马蹄糕、板栗粽等也颇受欢迎。十二县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产荔蒲芋制作的扣肉、阳朔的啤酒鱼和灵川狗肉等。
桂林三宝 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现在又有“桂林四宝”的说法,即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文章: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㈤ 桂林哪些小镇有历史文化
桂林有历史的小镇是:大圩古镇、兴坪古镇
兴坪古镇:
兴坪素以山水秀丽、景甲天下而著称,是“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的旅游重镇。位于阳朔县城东北部,距阳朔县城25公里。世界著名的漓江蜿蜒流于该镇西南部,境内江段长达20多公里,两岸群峰连绵,如剑芒排扦,奇特怪异,万态千姿,绿水滢回,青山环列,倒影幢幢,翠竹成林,垂柳如茵,泛舟江心帆星点点,相映成趣。兴坪,桂林山水之精华,这里有著名的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僧伲斗嘴、朝板山、榕潭揽胜、雾绕青螺,这里有两个总统游过的神秘、古朴村落——渔村,这里有堪称世界岩溶奇观的——莲花岩,这里有被印制在1999年版贰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上的兴坪大河背秀丽风景。古往今来,兴坪秀丽的山山水水,引得无数骚人墨客为之陶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曾在1963年畅游兴坪时写下了“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的不朽诗篇。
兴坪古镇历史悠久,该地三国时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起即为熙平县治,治所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熙平县治由狮子嵅迁往阳朔镇,此处仅作圩集,“熙平”经年深日久便渐讹传为“兴坪”,至今已有1730多年历史。
兴坪镇地属丘陵,地势东高西低,镇西为岩溶地貌,群峰如剑芒排插,分列于漓江两岸,东半部属蒿坪龙山脉,山高坡陡,海拔多在400米以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数以百计,最高峰是蒿坪龙,海拔1701米,是阳朔县最高点,境内有漓江、大源河,湖家源流经境内。
兴坪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漓江兴坪段素有精品画廊之称,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近年来,兴坪镇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山水自然风光、民居民俗风情、宗教人文三大主线的旅游格局,即以漓江精华风景段徒步游为代表的山水自然风光游、以“总统”渔村游(民国“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和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分别于1922年、1998年造访渔村)为代表的民居民俗风情游以及以腾蛟庵烧香还愿活动为代表的宗教人文游;形成漓江游线,以九马画山、兴坪古镇、总统之旅为中心的旅游服务区;形成以莲花岩为主的岩溶风光区;形成以大源林场避暑山庄、西塘钓鱼山庄的休闲度假区;形成以地方传统民居特色为主的渔村风景区。
全镇有九马画山、螺丝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兴坪古街、老寨山“友好亭”、总统渔村、黄布滩、罗田大岩、西塘天湖、崧坪龙、腾蛟庵、大源林场、二十元人民币背景——大河背风光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目前,兴坪拥有各类饭店、旅社13家,床位240多个。旅游工艺品、画店摊位10家,供游客乘坐的船只21 艘,民居旅游已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
大圩古镇:
桂林大圩古镇在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史载,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宾阳的芦圩、苍梧的戎圩、贵县的桥圩)之最。
桂林大圩是水路交通枢纽,更是著名的集市贸易集散地,东有潮田新河,与福利的马河相接;西连相思河,可至永福;北面的漓江贯串着桂林、兴安、阳朔、平乐、梧州,可上达湖南,直下广州。
桂林大圩还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始建于明的单拱石桥万寿桥,仍雄跨镇南;清代建筑的高祖庙、汉皇庙和广东、湖南、江西会馆等,以及长达5里的青石板路,镇上的青砖青瓦楼房,都成为古老圩镇的见证。
大圩四周有社公山、景山、磨盘山。镇西毛洲,四面环水。大圩还是盛产柑橘橙袖的大果园,风景优美,田园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