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区
⑴ 壮族祖先发源地在哪里
此说经不起科学推敲,传说的废话而已. 壮族的发源地,绝不会是一个小点!
⑵ 百色各县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首当其冲——靖西县
山水“小桂林”,是旅游、度假和避暑的理想胜地。
主要有通灵大峡谷、 旧州山水、 古龙山峡谷、 古龙山峡谷暗河漂流 、 鹅泉 、 渠洋湖 、三叠岭瀑布 、 爱布瀑布、 二郎风光、 壮族博物馆等景点。
原始一些的就属田阳的布洛陀文化,《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内容丰富的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它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探寻布洛陀文化就去田阳敢壮山,敢壮山上有祖公祠、姆娘岩、将军洞、鸳鸯泉、通天洞、红军洞、等奇观异景,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就快到咯),都有来自周边十多个县十几万群众汇集到这里,壮族始祖布洛陀。
另外还有还有著名的跳坡节:跳坡节最隆重的地方广西百色市的隆林县德峨乡,每到这个节日时,都会有大约5万人左右共同集会庆祝,CCTV也经常去采访,许多老外也慕名前去游玩。每年农历初二至十四就是苗族的跳坡时节,但是最热闹的日子算是每年的农历九号和十号,也是就居住在桂西山区的苗族人民所特有的和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头一天夜里,他们便蒸好面饭,煮好腊肉和辣椒骨,准备好了赶坡会的食物,天未亮即梳妆打扮,穿上最新最艳丽的服饰。特别是未婚的青年男女,更是把自已打扮得大方得体,决意在场上展露风韵而选中如意的心上人。尤其是小伙子更是跃跃欲试,因为,他们除了在坡场上展露头角外,还有一关过硬的竞技决斗,那就是爬杆与跳高难度的芦笙舞。不过跳坡节你要等明年了。
总体来说百色的旅游品牌线路,归纳起来为两坑二洞一河一湖,两坑即为大石围天坑、穿洞天坑,二洞为纳灵洞、水源洞,一河指布柳河,一湖则指澄碧湖了。
身为正宗的百色人我只能介绍这些,说实话,多少有点商业化,如果楼主真正想体验原始生活,就是那种一点商业化都没有的,我估计只有在西藏才有,有机会或者说有条件的话,骑车和几个好友去青藏高原吧,千万别一个人去,不安全!
⑶ 求广西田阳莲花山的路线
您好!
田阳旅游线路
田阳一晚两天游
A线:D1县城内接团,午餐后,游览布洛陀文化圣山----敢壮山
景区,观赏田阳舞狮,晚餐后,欣赏布洛陀圣乐,入住酒店。
D2早餐后,游览红七军战场遗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芒果风情园,参与垂钓、烧考等活动,风情园内用午餐后送团。
B线:D1县城内接团,午餐后,游览布洛陀文化圣山----敢壮山
景区,国家农业示范园区,晚餐后入住酒店。
D2早餐后,往永常村参观展览馆,游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芒果风情园,参与垂钓、烧考等活动,风情园内用午餐后送团。
百色---田阳寻根祭祖三天两晚游
D1下午田阳县城接团,晚餐后入住酒店。
D2早餐后,游览布洛陀文化圣山----敢壮山景区,欣赏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布洛陀圣乐、斗牛、唱山歌、舞狮等)感受古老神秘的壮族文化。午餐后游风情园,车游西南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县城自由活动,选购地方特产。晚餐后,逛田阳美食一条街,自费品尝特色小吃。(住田阳)
D3早餐后,参观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纪念馆。午餐后返程,结束愉快行程!
田阳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景区有“广西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敢壮山布洛陀旅游景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布洛陀芒果风情园、玉凤长高河漂流、红七军北上誓师大会旧址、田州瓦氏夫人陵园、百东河水库、五村驮逢风光、惠洞水库、莲花山、活旺河、那音水库、永常扶贫展览馆、那赖、赖奎古人类遗址等。
田阳娱乐项目丰富多彩,白天可以观赏田阳舞狮,斗牛、斗鸡、矮马比赛,参与竹竿舞、抛绣球、钓鱼、采摘芒果、荔枝、圣女西红柿等活动。晚上可以欣赏布洛陀圣乐表演,或到各酒店的卡拉OK厅、KTV酒吧唱歌跳舞等现代休闲方式。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在敢壮山举行的歌墟节更是盛况空前,各式民俗表演如狮子上刀山、抢花炮、传统歌舞、斗牛、壮族风味小吃等,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公路:田阳县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全县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车;南宁至百色二级公路穿城而过;西通云南、贵州,南经德保、靖西至越南,北过巴马可进河池市。县城距南宁市228公里(324线),距百色市区38公里(324线),距德保县88公里(20312线),距巴马县85公里(323线);将要开通的南宁——昆明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内。县城中心设有城东、城西2个客货运服务中心,开往南宁、广州、巴马、百色等地直达快班运输和大中型货物运输,运输时间短,效益高。
⑷ 用SWOT分析法分析张家界旅游促销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SWOT 分析———以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
1.优势(S)
(1)文化资源极具魅力,旅游开发价值明显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保持对祖先的记忆
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反映着当地群众的审美和
价值取向,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意义,拥有重要
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其具有保存完整,趣味性
和参与性强的特点,适合求新求奇的旅游爱好者,也可
满足广大壮族人民寻根祭祖心理,有很高的旅游开发
价值。另外,《布洛陀》史诗中形成的壮族歌圩文化内
涵,以丰富的对歌形式,促进了历史、文化、农业和各种
社会知识的传播,布洛陀民俗文化也因此具有了经济
开发的价值。开发布洛陀民俗文化,能够为民族区域特
色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为百色地区发展文化
产业、振兴旅游经济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3]
(2)区位优势明显
百色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的交汇处,是国家确
定的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地带,重要的物
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也是泛珠三角经
济区和中国西南地区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贸易
的黄金宝地。随着南宁至昆明高速公路的全线修通、
右江航道改造、百色机场的建成通航,百色航空、铁
路、公路、水路现代化交通立体网络正式形成。交通便
利,区位优势明显,有助于扩展客源市场。
(3)政府主导与大力扶持
政府主导是产业发展的保证,百色地区和田阳县
领导高度重视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布洛陀
文化的旅游开发工作已被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
议事日程,并作为全市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此外,为推动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百色还成立了
布洛陀文化开发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各项关于布洛
陀文化旅游开发的工作,加快了布洛陀文化旅游区基
础设施建设及布洛陀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2.劣势(W)
百色地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旅
游起步太慢,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
足,旅游管理人才匮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使旅游相
关行业发展不平衡,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娱乐
设施短缺,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种种原因都造成整
体接待水平的低下,满足不了游客对“吃、住、行、游、
购、娱”的需要。因此,还需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
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综合接待能力。
3.机会(O)
(1)迎合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心理
随着“文化旅游热”的升温,少数民族的民间古老
文化、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越来越能激发和满足都
市人的好奇心,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也受到了更多人的
青睐。而在强调坚持本真性原则下,进行保护性旅游
开发的布洛陀文化,将以其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魅力
吸引游客,满足其强烈的民族文化体验及高品位的旅
游审美需求。
此外,随着寻根祭祖专线旅游的兴起,为更好的
宣传和开发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百色市政府还举办
了“百色布洛陀文化民族旅游节”,这一举措不仅激起
了越来越多来自全世界的壮族同胞的寻根祭祖情结,
也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2)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交流
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
国-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南博会在广西召
开,广西一跃成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阵地,
外部因素为广西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崭
新的国际发展空间。这也为壮侗语系的民族地区开展
文化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2004 年,东盟到广西
的游客达到30 万人次,2006 年更达到43 万人次。而
且随着中国与东盟交往的日益密切,东盟与中国之间
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将会推动广西乃至百色地
区经济和旅游业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
当前,我国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热潮,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学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工作。2003 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工程,2005 年3 月31 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
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
90
年中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518 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
地进行着。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的逐步
提高,从政府到民众,从实践到理论界己掀起一股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热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已经成为我们文化重建的自觉需求。这股热潮,必
将为开展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开辟
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4.威胁(T)
(1)同类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竞争加剧
广西是壮族主要聚居的地区之一,百色与南宁、
河池、柳州地区以及云南文山有着相似的旅游资源,
且都是在西南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相似的旅游资源,
相同的区位,不仅资源特色难以凸显,更加剧了对客
源市场的争夺。同时,由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导致目前市场上各个少数民族的
旅游产品很多,旅游开发、经营方式很相似,容易让游
客对民族文化旅游产生厌倦,失去新鲜感。如:一些民
俗村的民居都是房檐上挂几串红辣椒,房内摆一台织
布机,游客进门喝茶、跳舞、坐花轿以及文化搭台、经
济唱戏等等这些千篇一律的旅游活动,实在令人乏
味。所有这些,不仅是对游客的误导和文化的扭曲,更
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原真性的破坏和正常传承的破坏,并可能加剧某些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2)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电视、电脑的普及和高雅乐曲的熏陶,我国的民族
地区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
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形式正在淡
出人们的生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
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
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
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壮族文化也不例外,由于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
冲击影响严重,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是很强烈,很多
有价值的民间民俗文化后继乏人。
(3)人才流失严重
壮族布洛陀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
了通过文字记录外,口传身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
段。但如今,由于文革时期传承受到压迫与中断,由于
当代人忙于挣钱,无暇学习这些费时费力的民间技
艺,由于民间艺术的“老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不愿
学习与传承,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正在不断消失,大多数掌握绝活的民间艺人已经年
老甚至已相继谢世,壮族布洛陀文化传承面临人才流
失严重和后继乏人的困境。而且,百色经济发展的落
后,在生活条件上、社会福利机制上都远不如大城市
优越,导致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人才
即使以牺牲自己多年所学的专业为代价,也要争相立
足大都市。文化遗产与旅游优秀人才的严重流失对百
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极其不利的。
三、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从2003 年开始,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取得了一
定的经济效益,但综合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很多
人对布洛陀文化价值还停留在较肤浅的认识上,在经济
利益的驱动下,急功近利地进行旅游开发,“重申遗,轻
保护”等。因此,如何在保护好布洛陀文化的同时,做好
旅游开发,进而实现双赢,相关措施亟待提出。
1.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旅游品位
布洛陀是壮族人民的人文始祖,因此开发“布洛
陀”品牌要不断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人物、
歌舞、传说、典故、传统习俗等,提高其文化品位,打造
新的民族文化旅游亮点。在整体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
基础上,将布洛陀祭祀文化、壮族歌圩文化、壮族圩市
文化、敢壮山自然与人文景观等布洛陀文化建设成为
一个特色旅游景区。不但要善于利用事件和活动,更
要营造有影响力的事件和活动,把这么大规模的歌圩
给打造经营好。推出“布洛陀文化之旅”专题片,从历
史地位、文化底蕴、考古突破、景观建设等各方面全
面、翔实地介绍布洛陀文化之旅,举办中国著名专家、
学者参加的“布洛陀文化遗址开发研讨会”,使观众对
“布洛陀”品牌产生了解的欲望。
同时,寻根祭祖是一个民族摆脱不了的文化情
结,要普及敢壮山布洛陀壮文化寻根之旅的概念,更
深层次地研究壮族族源和族群,利用壮族与东南亚的
泰、老、掸、岱、侬等民族的历史渊源关系,扩大与东南
亚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与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合作,强化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
旅游特色品牌。
2.开发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
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目的是审美和求知等精神需
求,日趋成熟的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观赏静态的旅
游产品,争相追求有文化品位、具有参与性的旅游体
验,所以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要多开发参与性较强的
旅游产品。
为满足游客对文化真实性的需求与新鲜感受,合
理规划旅游路线,设计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基于
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劳动文化,将敢壮山旅游景
区、布洛陀芒果风情园打造成为一个游客可以随时来
参观游览、观赏与体验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平台。在敢
壮山旅游景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田阳舞
龙、舞狮、武术表演,绣球退敌和圣女池摔跤比赛;斗
牛、斗狗比赛,布洛陀圣乐演出、民族舞蹈表演、民俗
91
文化表演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演出,还可以组织游
客开展山歌对抗赛、打陀螺、抛绣球、品尝壮族各种特
色风味小吃等体验性和参与性强的活动。使旅游者在
游览中认识和了解壮族布洛陀文化,这样既满足他们
观察和了解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信仰,
享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又能促进当地居民对自己民
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创造区域旅游经济效益。
3.积极创办布洛陀文化旅游节
近年来,田阳县抓住时机打造了布洛陀民族文化
旅游节,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赶来拜祀布洛陀的几十
万壮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除传统的山歌对唱
外,还举行神秘壮观的布洛陀民间祭祀活动,以大气
派的歌舞场面展示布洛陀故乡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壮
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开设壮民族服饰
展,田阳舞狮特技表演、千人拔河、斗鸡、打陀螺等群众
体育活动和商品交易会。文化旅游节期间,同时还配
合推出壮家美食和农副土特产品。竭力把布洛陀民族
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文
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为一体的盛会,有
力地吸引了壮族群众的参与和外来游客的参观。
从2004 年起,百色市政府先后举办了三届“布洛
陀民族文化旅游节”,参加人数逐年剧增,取得了很大
的成功。通过举办这一节庆活动,扩大百色市在国内、
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增加人们对壮族布洛陀文
化的了解,联系壮、侗族同根源同胞们的感情,从而更
有效地宣传自己。
4.文化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相结合
民族文化旅游有很大的生命力,布洛陀文化旅游
肯定有这个优势。大多数游客外出旅行不仅想观赏自
然风光,更想体验异民族的文化。因此,要顺应旅游业
发展趋势,以壮族布洛陀文化品牌优势,重新优化旅
游文化资源的配置,精心设计旅游路线,将布洛陀人
文景观与乐业天坑群、通灵大峡谷等具有世界影响力
的著名自然景观相匹配,应使“布洛陀文化之旅”和
“红色之旅”、“乐业大天坑之旅”、“通灵大峡谷之旅”
四条主线齐头并进,形成百色整体旅游品牌,形成集
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互动、人文而又生态的旅游
观光。采取“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经营思路,不断
拓宽客源市场,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铸
造百色旅游的主打品牌。
5.加强合作,区域联动,共同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去多为各行其是,带有计划经
济的色彩。因而导致资源特质相似的相邻地区,其发
展思路和产品规划雷同,使市场竞争激化,出现重复
建设、不正当竞争和区域旅游保护主义。所以,构筑地
域大文化,谋求区域联合,成为当今旅游竞争的主要
策略,继而达到“双赢”或“多赢”,并在旅游市场上占
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程
度极高的新型产业,区域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
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增强
区域整体旅游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要使广西民族旅游
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必须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
具体对百色布洛陀文化而言,在其开发过程中,要进
一步推进百色与黔西南州、曲靖市、文山州等周边地
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线路组织和联合促销等,
将各自的线路向周边地市延伸,组成跨地区黄金线
路,共同将布洛陀文化这一品牌经营好。
四、余论
在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其实就是保护
的一种途径,发掘出来、整理出来使之继承、发扬、传
播,是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布洛陀文化是一笔难
得的文化财富,为了保证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应将壮族布洛陀文化引向
市场,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
化产业。百色田阳县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制定总体规
划,形成以布洛陀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大力
建设著名的旅游胜地,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
战略把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农村建
设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的管理营造加快旅
游发展的环境,开展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民族
珍贵文化遗产,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旅游宣传促销,下
大力气创建布洛陀民俗文化品牌,把布洛陀民俗文化
旅游融入广西、国内甚至国际旅游经济发展圈之中,
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旅游
⑸ 壮族《布洛陀》
布洛陀
去问布洛陀 去问姆六甲
布洛陀就讲 姆六甲就说
----摘自《布洛陀经诗》
一、 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产生的历史背景
田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右江中游。在田阳境内,有很多的古文化遗址,除有世界年代最早之一的赖奎古人类遗址外,还有长蛇岭古文化遗址、敢来洞穴古文化遗址、坡落古文化遗址、那培宋陶窑址、那音古窑址、蝙蝠洞摩崖石刻等;出土文物主要有靖安铜鼓、农豆大石铲、牌楼石戈、牌楼石棺、盘丧窑藏古具等。2002年,美国权威《科学》杂志以封面加评论的隆重方式公布了一项科研成果:中国广西右江盆地的古人类遗址的地质年代经中美学者用氩--氩法测定距今80.3万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
田阳右江盆地中间地带的敢壮山,海拔326.7米,相对高度198.9米,总面积1700亩。巍巍敢壮山,那里有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明朝时期,江西有个地理先生名叫郭子儒,一生研究阴阳八卦,爱探风水宝地,在他晚年的时候带着几个弟子从江西顺着"龙脉"到云南探风水,后又从云南顺着"龙脉"进入广西。当郭子儒和他的弟子登上敢壮山时,经过反复察看,最后认定他所要找的"龙头"就在敢壮山。找到"龙头",郭子儒兴奋不已,他拿出笔墨,在敢壮山的岩壁上书写"春晓岩"三个大字,还题了一幅对联:春日初升景朗催燕语,晓风微动露花轻舞伴莺啼。那天,郭子儒在敢壮山上对着弟子们说:敢壮山坐北朝南,北接千里来龙,南为百里明堂,左有青龙守,右有白虎护,远处有右江河环抱,风水书说的"千里来龙千里福"、"明堂容万马,富贵万年长"等言敢壮山都具备。从地理上看,敢壮山为月亮,周围的土坡为星星,形成"众星捧月"的好风水。自古以来名山大川都有神仙,敢壮山肯定居住着很不一般的神仙。停顿了一下,郭子儒继续说:敢壮山为了骆越风水宝地,谁能葬骨于此,其孙子将能成为"帝王将相",孙女将能"婚姻皇家",贵不可言啊!郭子儒登上敢壮山不久就去世了。据说临终前,他对弟子们讲了这么一句话:我一生终于能寻找到骆越的"龙头",死也瞑目了。
郭子儒的断言和当地传说有惊人的相似。据当地人流传,很久很久的时候,有一个夜晚,一道亮光从敢壮山闪现,一瞬间照亮了天空,照亮了右江盆地,照亮了壮乡,降生了一个婴儿,那就是布洛陀。相传布洛陀是骆越神主的种子,长大后智慧超群,力气过人,德高望众,成为壮族的创世始祖,布洛陀和附近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结为夫妻,那位女子叫姆六甲,后来成为壮族的母娘。
不少专家和学者认为,布洛陀产生与新石器时代和人类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的时期,因为有关布洛陀的传说很多和新石器有关,如布洛陀创造精致的石锄、石犁、石斧、石铲、石刀等。新石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穴居转为屋居,从靠打猎摘野果维持生活向稻作文化发展。在有关布洛陀的传说中,残留着不少这种影子,如布洛陀造屋、造桥、造稻种等。另外,布洛陀是男子,他在壮族先民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足以说明布洛陀所处的时代是父系氏族时代。
二、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发现和认定过程
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由来已久,对田阳有着深远的影响。有文字记载早在唐朝时期,敢壮山已经形成歌圩;没有文字记载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敢壮山的形成远远早于隋朝时期,它与田阳的舞狮是并驾齐驱的,都是在秦汉时期已经开始形成歌圩。而敢壮山歌圩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其他形式所决定的,它是纪念布洛陀有关活动关联在一起。起初,春岩晓歌圩的形成是由于布洛陀的子孙从各地回到布洛陀居住的地方即敢壮山,给布洛陀拜寿,然后大家通过唱歌的形式表达对布洛陀和姆六甲祖先的怀念之情,所以才形成歌圩。
1983年至1989年的民间音乐、舞蹈、文学三套集成和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在田阳遗存着大量与布洛陀有关的古音乐、古舞、民间故事传说、布洛陀山歌、布洛陀田州叙事排歌、唐皇、布洛陀经诗手抄本等。1986年3月,田阳县第一本《布洛陀经诗》在玉风镇华彰村巴令屯发现,这是一本已经手藏了三百多年的古抄本,收藏者为罗占贤老人,后来又相继收集到21本。因此这一带作为一个系统古迹遗存加以保护,田阳县人民政府列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国家级和省级有关权威专家和学者来到田阳考察、认证后,提出田阳敢壮山是传说中的壮族创世祖布洛陀重要纪念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壮学学会、广西博物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认定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敢壮山是纪念珠江流域原住民族人文始祖的圣地,是展示以布洛陀文化为核心的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基地,是探索珠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园地。
三、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认定的主要依据
(一)敢壮山是布洛陀文化遗址有《布洛陀经诗》记载作依据。田阳县田州镇自古称"壮安",因为地处右江河谷东西、南北的交汇地,又是历史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桂西一带最古老和最大的集市,所以"壮安"也叫"安圩",这个地名称呼在民间一直称呼至今。《经诗》所用古壮字记载的"公公的州府在安东"意为布洛陀公公的家就在安圩的东面,而敢壮山正是位于安圩东面。敢壮山为石山,是传说中布洛陀的诞生地,整座山势程东西走向,山上有许多岩洞还有泉水,具备古人类居住的基本条件,而那贯屯正好位于敢壮山脚下,完全与经诗记载的"公公的家在岩洞里,公公的村子在石山脚下"相吻合。布洛陀所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农耕时期,而敢壮山位于群山的前沿,其东、南、西三面为土坡地带,丰富的溪流水源可以灌溉,具备这个时期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条件。
(二)布洛陀落户敢壮山符合古人类遗址发展规律。田阳县地处右江河谷中心地带,是80万年前右江古人类的发祥地,根据考古调查,在田阳县境内已经查明的古人类遗址有80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赖奎遗址,出土许多文物,由于敢壮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敢壮山的东、南、西三面分布着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或石器散布点8处。据此布洛陀所处时代,敢壮山一带是古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域,布洛陀落户于高山与土坡结合部的敢壮山,符合右江古人类历史的规律。
(三)敢壮山周边村屯地名是布洛陀文化遗址的活化石。首先反映在敢壮山本身,山上岩洞得名都与布洛陀、姆六甲有关;其次,敢壮山周边的村、屯、山名也印上布洛陀的烙印,都以"那"为开头,在壮语中"那"意为"田",布洛陀下山看到子子孙孙戽水插田的艰辛,从敢壮山引水灌溉,为了让子孙永记恩德,将屯名取名以"那"开头,以示纪念,这些地名都是当时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四)丰富的布洛陀文化遗存,是确认遗址的重要历史文献。宏篇巨著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布洛陀民间叙事山歌、布洛陀民间故事传说、布洛陀古乐、古舞、歌圩等在田阳尤为丰富。在敢壮山岩洞的石柱上刻有蛙纹(古壮族图腾),洞里的石块刻有雷纹(古壮族图腾),这些都反映了敢壮山洞穴曾是壮族祖先的居室。
(五)敢壮山歌圩是广西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歌圩,歌圩与布洛陀神化传说有着很厚联系,而且民间保留着很多布洛陀文化内容。敢壮山朝拜气氛浓厚,万把香火敬祖公的场面是独一无二,年年如此,庄严雄壮。
(六)祖公祠。祖公祠即布洛陀庙,始建于唐宋时期,清康熙重修,上世纪大革命时期被白军焚烧,后又重建,1958年再次被拆毁。它是田阳及周边各县壮族同胞对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认同的物证。
敢壮山是壮民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圣地,是展示以布洛陀文化为核心的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基地,是探索珠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园地。 文化 田阳
布洛陀是壮族群众崇奉的始祖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创世史诗叙述布洛陀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的艰难过程;歌颂布洛陀创世功绩歌谣,是布洛陀的子孙对始祖布洛陀丰功伟绩的由衷赞颂。
敢壮山是传说中布洛陀的栖息地,由于人们对布洛陀的虔诚崇奉,这里便成为人们朝拜、祭祀始祖布洛陀,寄托人们幽幽情思的文化圣地;由于朝拜和祭祀活动的延续,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人们聚众酬唱的歌圩,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成为孕育布洛陀创世史诗、布洛陀文化的摇篮和传承布洛陀创世史诗、传播布洛陀文化的场所。始祖布洛陀(作品信息源)——布洛陀创世史诗(口承文学作品)——敢壮山(作品传播场)——敢壮山歌圩(作品传播活动),这四大元素共同构成了包含宗教信仰、口承文学、民俗活动等多种内容的独具特色的布洛陀文化。
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可以说是壮族先民的一部原生形态的网络全书,其中保存着壮族先民对客观世界、对自然环境的幼稚认识,保存着壮族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凝聚着壮族先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经验。这些,无论对文学、哲学、语言学,或者对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的搜集、整理、壮文转写、汉语翻译等工作,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启动,至今仍在继续。而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以及相关的民俗活动的研究,直至目前,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因此,无论是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以及相关的民俗事项、民俗活动的资料搜集,或者是对布洛陀创世史诗和歌颂布洛陀创世业绩歌谣以及相关的民俗事项、民俗活动的科学研究,均仍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⑹ 广西百色地区有什么当地的独特节日
田阳县是布洛陀壮民抄族文化的发祥地,敢壮山歌圩是广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田阳周边县、市及海内外的壮族同胞十余万人自发来到敢壮山,唱山歌、纪念布洛陀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今,在田阳县境内每年三、四月都会举行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节日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盛会注重文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期间会有壮民族原生态歌舞和民间竞技表演、原汁原味壮族山歌大比拼、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及针对当地特色产品开展的商贸活动等。
跳坡节跳坡节:每年农历初四至十五
举办地:在隆林境内,长发乡的有东王、干坝、长发,德峨的小德峨、弄杂、水落洞、大水井、隆或乡的有淦塘等皆为传统的跳坡场
活动介绍:
苗族的跳坡节源远流长。“跳坡”苗语称“勾到”,为“玩坡”、“耍坡”之意;也有“斗更”之称,其意为“围着坡杆转”。每到农历初四至十五,苗族人民都会盛装打扮,技艺高超的小伙子在爬杆和芦笙舞的赛场上一争高下,更多的年轻人则是会通过这个机会向心爱的人传情答意,喜结良缘。
⑺ 田阳有什么历史与著名景点
布洛陀文化圣山----敢壮山,红七军战场遗址(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回色纪念馆)答,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芒果风情园等。
《布洛陀》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又内容丰富的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它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亦有学者如时国轻等所严密考证揭示的,“布洛陀始祖说”是少部分壮族文人与田阳地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创造”出来的。
⑻ 非遗博览会的SWOT分析怎么写好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SWOT 分析———以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
1.优势(S)
(1)文化资源极具魅力,旅游开发价值明显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保持对祖先的记忆
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反映着当地群众的审美和
价值取向,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意义,拥有重要
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其具有保存完整,趣味性
和参与性强的特点,适合求新求奇的旅游爱好者,也可
满足广大壮族人民寻根祭祖心理,有很高的旅游开发
价值。另外,《布洛陀》史诗中形成的壮族歌圩文化内
涵,以丰富的对歌形式,促进了历史、文化、农业和各种
社会知识的传播,布洛陀民俗文化也因此具有了经济
开发的价值。开发布洛陀民俗文化,能够为民族区域特
色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为百色地区发展文化
产业、振兴旅游经济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3]
(2)区位优势明显
百色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的交汇处,是国家确
定的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地带,重要的物
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也是泛珠三角经
济区和中国西南地区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贸易
的黄金宝地。随着南宁至昆明高速公路的全线修通、
右江航道改造、百色机场的建成通航,百色航空、铁
路、公路、水路现代化交通立体网络正式形成。交通便
利,区位优势明显,有助于扩展客源市场。
(3)政府主导与大力扶持
政府主导是产业发展的保证,百色地区和田阳县
领导高度重视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布洛陀
文化的旅游开发工作已被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
议事日程,并作为全市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此外,为推动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百色还成立了
布洛陀文化开发工作办公室,具体落实各项关于布洛
陀文化旅游开发的工作,加快了布洛陀文化旅游区基
础设施建设及布洛陀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2.劣势(W)
百色地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旅
游起步太慢,投入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
足,旅游管理人才匮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使旅游相
关行业发展不平衡,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娱乐
设施短缺,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种种原因都造成整
体接待水平的低下,满足不了游客对“吃、住、行、游、
购、娱”的需要。因此,还需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
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综合接待能力。
3.机会(O)
(1)迎合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心理
随着“文化旅游热”的升温,少数民族的民间古老
文化、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越来越能激发和满足都
市人的好奇心,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也受到了更多人的
青睐。而在强调坚持本真性原则下,进行保护性旅游
开发的布洛陀文化,将以其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魅力
吸引游客,满足其强烈的民族文化体验及高品位的旅
游审美需求。
此外,随着寻根祭祖专线旅游的兴起,为更好的
宣传和开发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百色市政府还举办
了“百色布洛陀文化民族旅游节”,这一举措不仅激起
了越来越多来自全世界的壮族同胞的寻根祭祖情结,
也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前往考察。
(2)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交流
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
国- 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南博会在广西召
开,广西一跃成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阵地,
外部因素为广西旅游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崭
新的国际发展空间。这也为壮侗语系的民族地区开展
文化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2004 年,东盟到广西
的游客达到30 万人次,2006 年更达到43 万人次。而
且随着中国与东盟交往的日益密切,东盟与中国之间
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将会推动广西乃至百色地
区经济和旅游业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
当前,我国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热潮,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学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工作。2003 年正式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
保护工程,2005 年3 月31 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
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
90
年中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518 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
地进行着。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社会关注程度的逐步
提高,从政府到民众,从实践到理论界己掀起一股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热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产,已经成为我们文化重建的自觉需求。这股热潮,必
将为开展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开辟
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4.威胁(T)
(1)同类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竞争加剧
广西是壮族主要聚居的地区之一,百色与南宁、
河池、柳州地区以及云南文山有着相似的旅游资源,
且都是在西南地区。在旅游开发中,相似的旅游资源,
相同的区位,不仅资源特色难以凸显,更加剧了对客
源市场的争夺。同时,由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当,
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导致目前市场上各个少数民族的
旅游产品很多,旅游开发、经营方式很相似,容易让游
客对民族文化旅游产生厌倦,失去新鲜感。如:一些民
俗村的民居都是房檐上挂几串红辣椒,房内摆一台织
布机,游客进门喝茶、跳舞、坐花轿以及文化搭台、经
济唱戏等等这些千篇一律的旅游活动,实在令人乏
味。所有这些,不仅是对游客的误导和文化的扭曲,更
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原真性的破坏和正常传承的破坏,并可能加剧某些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2)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电视、电脑的普及和高雅乐曲的熏陶,我国的民族
地区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
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形式正在淡
出人们的生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
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
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
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壮族文化也不例外,由于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
冲击影响严重,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是很强烈,很多
有价值的民间民俗文化后继乏人。
(3)人才流失严重
壮族布洛陀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
了通过文字记录外,口传身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
段。但如今,由于文革时期传承受到压迫与中断,由于
当代人忙于挣钱,无暇学习这些费时费力的民间技
艺,由于民间艺术的“老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不愿
学习与传承,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正在不断消失,大多数掌握绝活的民间艺人已经年
老甚至已相继谢世,壮族布洛陀文化传承面临人才流
失严重和后继乏人的困境。而且,百色经济发展的落
后,在生活条件上、社会福利机制上都远不如大城市
优越,导致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人才
即使以牺牲自己多年所学的专业为代价,也要争相立
足大都市。文化遗产与旅游优秀人才的严重流失对百
色壮族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极其不利的。
三、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从2003 年开始,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取得了一
定的经济效益,但综合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很多
人对布洛陀文化价值还停留在较肤浅的认识上,在经济
利益的驱动下,急功近利地进行旅游开发,“重申遗,轻
保护”等。因此,如何在保护好布洛陀文化的同时,做好
旅游开发,进而实现双赢,相关措施亟待提出。
1.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旅游品位
布洛陀是壮族人民的人文始祖,因此开发“布洛
陀”品牌要不断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人物、
歌舞、传说、典故、传统习俗等,提高其文化品位,打造
新的民族文化旅游亮点。在整体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
基础上,将布洛陀祭祀文化、壮族歌圩文化、壮族圩市
文化、敢壮山自然与人文景观等布洛陀文化建设成为
一个特色旅游景区。不但要善于利用事件和活动,更
要营造有影响力的事件和活动,把这么大规模的歌圩
给打造经营好。推出“布洛陀文化之旅”专题片,从历
史地位、文化底蕴、考古突破、景观建设等各方面全
面、翔实地介绍布洛陀文化之旅,举办中国著名专家、
学者参加的“布洛陀文化遗址开发研讨会”,使观众对
“布洛陀”品牌产生了解的欲望。
同时,寻根祭祖是一个民族摆脱不了的文化情
结,要普及敢壮山布洛陀壮文化寻根之旅的概念,更
深层次地研究壮族族源和族群,利用壮族与东南亚的
泰、老、掸、岱、侬等民族的历史渊源关系,扩大与东南
亚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与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合作,强化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
旅游特色品牌。
2.开发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
旅游者出游的主要目的是审美和求知等精神需
求,日趋成熟的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观赏静态的旅
游产品,争相追求有文化品位、具有参与性的旅游体
验,所以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要多开发参与性较强的
旅游产品。
为满足游客对文化真实性的需求与新鲜感受,合
理规划旅游路线,设计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基于
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劳动文化,将敢壮山旅游景
区、布洛陀芒果风情园打造成为一个游客可以随时来
参观游览、观赏与体验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平台。在敢
壮山旅游景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田阳舞
龙、舞狮、武术表演,绣球退敌和圣女池摔跤比赛;斗
牛、斗狗比赛,布洛陀圣乐演出、民族舞蹈表演、民俗
91
文化表演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演出,还可以组织游
客开展山歌对抗赛、打陀螺、抛绣球、品尝壮族各种特
色风味小吃等体验性和参与性强的活动。使旅游者在
游览中认识和了解壮族布洛陀文化,这样既满足他们
观察和了解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信仰,
享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又能促进当地居民对自己民
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创造区域旅游经济效益。
3.积极创办布洛陀文化旅游节
近年来,田阳县抓住时机打造了布洛陀民族文化
旅游节,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赶来拜祀布洛陀的几十
万壮族群众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除传统的山歌对唱
外,还举行神秘壮观的布洛陀民间祭祀活动,以大气
派的歌舞场面展示布洛陀故乡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壮
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开设壮民族服饰
展,田阳舞狮特技表演、千人拔河、斗鸡、打陀螺等群众
体育活动和商品交易会。文化旅游节期间,同时还配
合推出壮家美食和农副土特产品。竭力把布洛陀民族
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文
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为一体的盛会,有
力地吸引了壮族群众的参与和外来游客的参观。
从2004 年起,百色市政府先后举办了三届“布洛
陀民族文化旅游节”,参加人数逐年剧增,取得了很大
的成功。通过举办这一节庆活动,扩大百色市在国内、
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增加人们对壮族布洛陀文
化的了解,联系壮、侗族同根源同胞们的感情,从而更
有效地宣传自己。
4.文化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相结合
民族文化旅游有很大的生命力,布洛陀文化旅游
肯定有这个优势。大多数游客外出旅行不仅想观赏自
然风光,更想体验异民族的文化。因此,要顺应旅游业
发展趋势,以壮族布洛陀文化品牌优势,重新优化旅
游文化资源的配置,精心设计旅游路线,将布洛陀人
文景观与乐业天坑群、通灵大峡谷等具有世界影响力
的著名自然景观相匹配,应使“布洛陀文化之旅”和
“红色之旅”、“乐业大天坑之旅”、“通灵大峡谷之旅”
四条主线齐头并进,形成百色整体旅游品牌,形成集
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互动、人文而又生态的旅游
观光。采取“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经营思路,不断
拓宽客源市场,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铸
造百色旅游的主打品牌。
5.加强合作,区域联动,共同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去多为各行其是,带有计划经
济的色彩。因而导致资源特质相似的相邻地区,其发
展思路和产品规划雷同,使市场竞争激化,出现重复
建设、不正当竞争和区域旅游保护主义。所以,构筑地
域大文化,谋求区域联合,成为当今旅游竞争的主要
策略,继而达到“双赢”或“多赢”,并在旅游市场上占
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程
度极高的新型产业,区域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
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增强
区域整体旅游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要使广西民族旅游
业快速、健康的发展,也必须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
具体对百色布洛陀文化而言,在其开发过程中,要进
一步推进百色与黔西南州、曲靖市、文山州等周边地
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线路组织和联合促销等,
将各自的线路向周边地市延伸,组成跨地区黄金线
路,共同将布洛陀文化这一品牌经营好。
四、余论
在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其实就是保护
的一种途径,发掘出来、整理出来使之继承、发扬、传
播,是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布洛陀文化是一笔难
得的文化财富,为了保证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应将壮族布洛陀文化引向
市场,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
化产业。百色田阳县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制定总体规
划,形成以布洛陀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大力
建设著名的旅游胜地,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
战略把旅游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农村建
设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的管理营造加快旅
游发展的环境,开展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保护民族
珍贵文化遗产,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旅游宣传促销,下
大力气创建布洛陀民俗文化品牌,把布洛陀民俗文化
旅游融入广西、国内甚至国际旅游经济发展圈之中,
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⑼ 敢壮山的敢壮山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的时候,在一个夜晚,一道亮光从敢壮山闪现,一瞬间照亮了天空,整个壮乡亮如白昼。众人惊奇之时,一个婴儿敢壮山横空降生,那个婴儿就是布洛陀。布洛陀长大后见天地混乱,万物毫无规则,于是便开天地、定万物,还造谷物,为人们的生活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尊称为“壮族的祖公和人文始祖”。后来布洛陀和附近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结为夫妻,那位女子叫姆勒甲,为布陀生了五个孩子,那天布洛陀挑着一对大萝筐,萝筐的一头装着五个孩子,另一头装着被褥和衣物;母勒甲肩扛一把锄头,手拿一把开山镰出门劳作,走着走着发现孩子和箩筐突然不见了,夫妻俩立即奔向敢壮山顶,站在西头的最高处遥望四周,仍然不见那五个孩子。于是又搬来石块垒成一个台子,这座台子后人叫“望子台”。布洛陀夫妻登上望子台往南一看,只见锄头镰刀坠落的地方挖开了一道弯弯的大缝沟,天上的雨水落下后都汇流进地沟里,形成了右江河。布洛陀和母勒甲无心留览河山,抬眼又朝西头望去。只见十里开外的平川上,有五个孩子在蠕动着。母勒甲一见激动地喊了一声“孩子”。喊声刚落五个孩子立即一动不动地坐在地上,一袋烟的功夫便变成了五座小山,人们叫做“五子山”。因为“子”和“指”谐音,后人都叫“五指山”。
“哇……” 突然间,活生生的五个儿子变成了五座山,再也听不见父母的呼唤,布洛陀夫妇失声地哭喊着,双手疯了似的刨起脚下的土块,“哗啦、哗啦”地往敢壮山四周抛去。该知这些土块所到之处,很快又成长了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峰,与五子山连在一起,环绕在敢壮山的周围。 从此,壮乡的大地上便有了“敢壮山”为主山的敢壮山山脉。
到了明朝,相传江西有位地理先生名叫郭子儒,一生研究阴阳八卦,爱探风水宝地,在他晚年的时候带着几个弟子从江西顺着“龙脉”到云南看风水,后又从云南顺着“龙脉”进入广西。当郭子儒带着他的弟子登上敢壮山时,经过反复察看,最后认定他所要寻找的“龙头”就是敢壮山。找到“龙头”,郭子儒兴奋不已。那天,他在敢壮山题了这么一副对联:春日初升风景朗开催燕语,晓风微动露花轻舞伴莺啼。这副对联,在《田阳县志》里有所记载。这些美丽的传说,给敢壮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话说布洛陀与母勒甲来到凡间世界,转眼间已过了数百年。几百年间,他们所生的孩子已经不计其数,而孩子所生的孙子、孙子的孙子就更数不清了。布洛陀也老了,他的子子孙孙已经遍布各个山寨部落,现在已变成了高高祖。他想走出去,看看他布洛陀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到底变得怎么样,子孙们又怎么样生活,孝不教顺?他这么想着,十月初十这一天,秋收以后人们都忙着做糍粑庆丰收,布洛陀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衣衫褴褛、长胡子、长头发,满身脏兮兮的老乞丐,来到远离敢壮山的一个小山寨。一进村子,人们见了这位满身臭气的乞丐老人,大人们有的象逃瘟疫似的远远躲开,小娃仔们则围着他逗乐取笑。可是布洛陀完全不把人们的冷遇当一回事。他走进一家正在桩糍粑的人家里,试探地问主妇:“你们在桩什么?”主妇瞅见布洛陀这一身乞丐相,没好气地轻声骂了一声脏话,拿起一簸箕糍粑便走开。布洛陀又走进另一家,又讨了没趣,全屯没有一个人给他递过一只糍粑。只有一对牧牛孤儿少年,好心地请他到家里吃饭,那大一点的男孩子还给布洛陀补衣服,小一点的给他梳头发抓虱子。
布洛陀见到这种情况心凉了。但是他还不服气,不相信自己的后人竟有这等不孝的孽种。第二天大清早,他拿着一个破碗装着去讨饭,只见那些人还是一个个闭门不让他进;有的甚至在悄悄商议,将他杀了吃。还是那一对少年兄弟真诚地接纳了他。他失望了,决心惩治这些不孝的孽种。于是,他交待那对小兄弟,这几天如果遇着大风大雨,一定要尽快跑到就近的大树下面去,紧紧地抱住树干不放,千万不要乱跑。说着便离去了。
不几天,老天爷可真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孤儿兄弟俩遵照布洛陀的嘱咐,跑到古树下面去抱住树干,平安地避过了风雨。而屯子里的其他人,特别是那些心存不善的人,全部被大风刮进岩洞里,洞口也被随后刮来的大石头严严实实地堵上了。过后,邻近屯的人请来能工巧匠想凿开洞口救人,但是三天三夜仅凿了个表皮,三年了也未能打开洞口。这就是封洞岩的故事。
⑽ 广西举办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将在何时举行
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七,数万民众及游客会聚广西百色市田阳县敢壮山,公祭版壮族人权文始祖布洛陀,呈现“万把香火敬祖公”的壮观场面。
传说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敢壮山是布洛陀的故里和布洛陀文化的发祥地。当天,来自贵州、云南、海南、广西四省(区)壮侗语系同根同源的壮族、布依族、水族、黎族、侗族、傣族、仫佬族、毛南族八个民族36支朝拜队参加祭祀仪式,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五谷丰登。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