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机遇
1.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机遇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素有“北方明珠”之称,是新确立的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创建的三个“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大连凭借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便捷的区位条件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结合大连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大连旅游业经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大连海岛旅游业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大连 旅游业 现状分析 SWOT分析 对策
一、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大连旅游业发展概况
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大连市共有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沟风景区这四大名胜风景区。市区内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有森林动物园,星海广场,老虎滩公园,滨海路,棒棰岛等。还有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享誉海内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成为大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2008年大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9.4万人次、接待外国游客85.6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4.4%和14.1%。实现旅游总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23.3%。
(二)、大连旅游业定位
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主题是:“浪漫之都 时尚大连”。“浪漫”与“时尚”,是大连城市的性格和意象。浪漫是大连的个性品质,时尚是大连的价值取向。浪漫和时尚,暗合了大连的城市发展脉络,也符合游客对大连旅游形象的认知。
目前,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连模式”,这种模式已被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 大连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区位和气候优势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属于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另外,大连是扼守渤海通往太平洋狭窄出口的门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和海外各地的主要出海口,自古以来,大连一直是我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地,素有“东北前哨”和“京津门户”之称。同时,大连又是东北亚的中心,处于亚欧大陆桥东端,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港口,在东北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丰富的资源优势
大连拥有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海滨风光是大连旅游资源的主体,海、滩、沙、景和山、岛、礁、路等精巧组合,浑然一体,形成了绚烂多姿、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景观,如温馨浪漫的滨海路、美丽迷人的星海广场、多彩多姿的海之韵广场,其他如星海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傅家庄、棒槌岛宾馆……大连的滨海景区(景点)多达100余处,同国内其他滨海城市相比,具有滨海景区众多、景观奇特、精品荟萃的特点。
3、良好的环境优势
大连重视基础城市建设、美化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大连是我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奖”、环境“全球500佳”城市和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环境治理先导城市,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称号,良好的环境为吸引游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广阔的市场优势
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随着西部开发,中国北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连的经济辐射力将变大,其腹地可能扩展到西北、华北。另外,大连的国际市场以日、韩为主,日、韩市场具有良好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和旅游中心的转移,亚太地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5大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倍增,而大连作为旅游需求势头强劲的东北亚的中心将受益非浅。
(二 )、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大连旅游业时间发展不平衡
大连旅游业在时间上发展不平衡,季节性强。大连海滨旅游受气候影响很大,游客多集中在5—10月。旺季时,游客数量大增,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等旅游收入增多,但也极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超出其环境承载力,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很大压力,造成车、船、飞机票难购现象,延迟了部分游客按时归程。
2、大连旅游业在空间上发展不平衡
大连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从区域看,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在市内,对北三市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市内看,旅游业的重点在以市区南部海滨为中心,旅顺和金石滩为两翼的旅游金三角,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尚未全方位打开。
3、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缺乏特色
大连目前的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与周边省市基本类似,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缺少唯我独有的拳头产品。同时,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仍然较低,“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具有垄断性和轰动效应及主题鲜明的大型骨干项目尚待开发完善。
4、缺乏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人才
大连对开发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方面十分重视,但是大连市的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却小而乱,而且对本地导游的认证标准也不很严格。在旅游黄金周或特殊节日庆典中,在专职导游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许多旅行团招收了部分非专业的兼职导游填补空缺。
(三)、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宏观机遇
(1)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地处环渤海黄海这一重要入境客源接待地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也为地处这一区域的旅游交通中心的大连带来了巨大市场机遇。
(2) 中国加入WTO,加速了大连旅游业的开放,加速境外投资商进入大连旅游业,给大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 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我国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向享受性消费转变,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了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和旅游产业转型。
2、中观机遇
(1) 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这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
(2) 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扶持,大力发展旅游业,出台许多新办法、新措施。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大连提出了“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大连”的口号,也大连的旅游业带来了商机。
3、微观机遇
(1)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发展以游艇、游船、油轮为载体的高端海洋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2) 大连已进入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产业结构全面调整阶段,经济的发展催 生了内部市场对休闲旅游的强劲需求。
(3) 交通的全面发展,使大连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大连的综合区位优势凸现。
(四)、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1、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加剧
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热潮,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旅游城市的竞争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威胁。
其中构成威胁的国外旅游国家主要有:新加坡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等,是亚洲的旅游大国;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发达国家,拥有全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又与大连隔海相望,亦对大连的旅游业构成不小的威胁;此外,还有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
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压力的国内旅游城市主要有:香港利用它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使其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作为我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国内旅游业发展最早、旅游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海外旅游商对大连本土旅游企业的威胁
大连的旅游业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国际许多旅游商纷纷前来竞争。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批外资旅游公司已进入大连。由于海外旅游商拥有广泛的客户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支持、健全有力的组织和丰富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再加上国际知名度高,相比之下大连一些国内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自身的弱项则暴露无遗。
三、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注重旅游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旅游专业人才是影响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连是一个先进的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同时也拥有十余所国家和省级重点院校,大多数院校也相应地开设了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这为大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便利途径。政府可与各高校和企业联手,尽快为培训本土化的旅游专业人才打好根基,并可通过采取旅游研讨会、专业人员短训班等不同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应从海外引进一批旅游人才和专业的旅游公司,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效对接。
(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打破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增加,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须能够提供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开发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大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可以通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来打破大连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
l、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星海广场烟花爆竹迎春会、劳动公园春节游园灯会,在冬季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好文化大餐。
2、大连拥有很多具有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文化艺术团体,例如,市杂技团、歌舞团、京剧团、得胜农民交响乐队等。大连市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冬季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不仅可以带来大连文化生活的全面繁荣,使大连的冬季真正地活跃起来,更能带动大连冬季旅游业的发展。
(三)、充分挖掘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
旅游纪念品应体现大连特色,具有高品位,能够充分表现大连风光、风土人情和展示城市精神风貌。要紧紧围绕“浪漫之都”这一独特的主题开发好系列旅游商品。例如,可开发出“浪漫的广场”系列旅游纪念品,可以把星海广场、友好广场等著名广场做成微型雕塑或做成立体拼装模型,可以围绕“浪漫的大海”设计出“海誓山盟”浪漫爱情系列产品,还可以围绕“浪漫的女骑警”等大连的亮点来开发。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只要大连能对其存在的问题实行积极的解决方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大连一定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型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成为一个更加闻名世界的东方浪漫之都。
2. 智慧旅游的发展中有哪些机遇
目前,支撑智慧旅游的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熟和完善,相关政策环境日益优化,智慧旅游正迎来蓬勃发展的好时机。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机遇:
(1)基础设施条件成熟
物联网进入建设新局面;
全网营销形成规模;
3G,4G时代的到来,以及即将到来的5G,极大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智能终端设备普及
至2016年,中国市场智能终端数量超8亿台;
互联网用户突破7.3亿,并且仍然保持迅速增长趋势。
(引用来源:《旅游行业分析报告-智慧旅游行业的未来机遇(九天达股份发布)》)
(3)政策环境支持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011年,国际旅游局提出要实现国家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
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其定为“智慧旅游年”。
3. 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带来啦哪些机遇
全域旅游带来的机遇很多。目前全国大力开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由于全域旅游对景区周边的发展规划,融入当地民俗风情,使周边商业也被带动发展,包括酒店,民俗,农家乐,餐饮,当地的特产和民间手艺等等,全都打开了市场。
可以关注下云途智旅,全域旅游方面的内容很多,希望可以帮到你
4. 民族问哈旅游发展的时代机遇有哪些
一、国际化机遇
一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旅游业发展。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 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为世界旅游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外 部环境。全球经济增长的稳步回升,加上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各地区政府采取更加有利的旅游产业促进政 策,有利于国际旅游保持持续较快发展。
二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国际化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和世 界主要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正式启动,一批跨 境经济技术合作规划已经或正在编制。 “十二五”以来,我国还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我国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行业自身来说,我国旅游业的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 蓬勃发展,目前国际上著名旅游集团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呈加速态势,并向二三线城 市纵深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也将推动我国旅游企业更快地“走出去” ,使得中国 旅游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当中。
二、市场需求机遇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可望保持旺盛。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 快速升级时期,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未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快速 增长的黄金期,我国旅游持续较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有利于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为旅游消费提供 新的增长空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政府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 事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这也将有利于居民消费预期的形成,促进 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交通支撑机遇
我国高速交通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将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发展基础。根据《中 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到 2020 年,我国将建立省会城市与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 速客运系统,形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基本框架,高铁覆盖全国 90%以上人口。根据《全国民用机场 布局规划》 ,至 2020 年,全国民用机场总数将达 244 个。与此同时,航线也会大大增加。公路方面,根据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我国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 放射以及横贯东西、 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总规模达到 8.5 万公里, 全部建成后将连接全国所有的省会级城市、 城镇人口超过 50 万的大城市以及城镇人口超过 20 万的中等城市,覆盖全国 10 多亿人口;实现东部地区平 均 30 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 1 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 2 小时上高速,从而大大提高全社会的机动 性,为人们旅游、休闲提供快速通道。我国高速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大大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和产业发展空间。加上海洋和内河、湖泊等 水上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各种 发展大众旅游的条件正在成熟,发展基础逐步稳固。
四、转型升级机遇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 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 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 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5. 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专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属 前瞻》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81亿人,年增长6910万人,增幅61.9%,使用率提升至29.3%。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在线旅游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足以反映出在线旅游作为服务类电商在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
从投资方向来看,近年投资的重点集中在两个:一个是针对休闲度假等产品,另一个是旅游信息媒体类网站。前者体现出继机票、酒店等产品之后,度假产品将成为在线旅游下一个支柱型产品;后一类公司“轻”(信息媒体类网站仅做相关的信息聚合和流量转移工作,发挥媒体价值,并不直接持有库存和销售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资本推动下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时效性更强,而信息媒体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是在线旅游行业必将持续景气。
6. 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绿维创景-旅游规划设计专家认为存在的问题很多。三农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连续6年把三农问题列入“1号文件”,而乡村旅游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时期下,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充分体现旅游的价值和作用。
在新时代我们可以借助一下机遇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大发展:
1、规模化发展的机遇
2、乡村休闲资本化的机遇
3、政府扶持的开发机遇
4、基础设施改善与市场机遇
目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我公司在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开发经验,在乡村旅游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专题研究,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下是公司的研究成果以供参考
1、《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2、《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奇迹》
3、《温室休闲——乡村旅游休闲化发展的全时引擎 》
4、《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
6、《2006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简评》
经典案例:打造风貌街区,建设新农村,成就乡村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会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点工作方向,乡村旅游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越来越重要,希望我们院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共同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
7. 旅游业有发展前景吗
旅游业有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
(7)旅游发展机遇扩展阅读
2019年12月19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研究团队历时一年编写的《2019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在武汉发布。《报告》从全球与国内联动、社会经济文化融合的大视角,对年度中国旅游业发展绩效和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与评价,并对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和重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
《报告》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文旅机构改革顺利推进,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顺利推进,为文化和旅游这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大市场运行持续向好,入境市场持续回温。”《报告》介绍,从增长速度来看,出境及入境游客人次与收入增速均呈上升趋势,而国内市场增速相对放缓。从近三年数据来看,中国出境旅游人次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9.1%。
8. 经济发展新常态 为旅游业带来哪些机遇
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问题,同时也宣告了镶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传统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高投资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社会经济冲突以及过度管制带来的创新不足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和民族复兴的绊脚石。人民深深认识到,大改革和大调整是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这种“大改革”与“大调整”共识的形成是“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最大礼物,在世界性结构改革的大浪潮中给予了中国良好的机遇期。 第二、大消费、大市场与构建“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中国在GDP稳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时,其市场份额和消费规模也大幅度提升,中国需求成为世界需求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国经济效应”开始全面显现。一是在市场上出现全面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对冲着各种成本的上升,使中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并没有下降;二是消费开始上台阶,中国消费规模依然按照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三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开始与中国的“世界市场”相对接,在内外贸一体化的作用下使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抵抗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大幅度上扬。 第三、“大纵深”与构建多元增长极的机遇。虽然到2014年年底,中国各类产业结构的指标已经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化,工业化红利开始衰竭。但是,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纵深的厚度和宽度,即“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虽然开始全面转向服务业驱动,但广大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不仅为东部产业升级提供有效的腾挪空间,也为中西部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中国产业的梯度大转移不仅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化红利消退的速度,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增长极使中国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第四、“大人才”与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遇。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老龄社会的逼近意味着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开始消退。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招工难”和“用工贵”问题主要凸显在农民工领域。中国的就业格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相并存。每年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压力已经使大学生就业起薪与农民工平均工资开始拉平。而这恰恰是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这说明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准备了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产业后备大军。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第五、“大创新”与构建技术红利的机遇。仔细梳理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各类指标,我们会发现,在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同时,中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崭露头角:一是专利申请大幅度提升,于2013年达到257.7万,增速为15.9%,占世界总数的32.1%,居世界第一;二是R&D经费支出突破低水平阀值,于2014年达到GDP的2.09%,增速达12.4%,进入高速度、中等强度阶段;三是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7469亿元,增速达到16%;四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总额达到66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五是国外发表的科技论文在2013年已接近30万篇,迈入世界科技论文大国的行列;六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上述这些参数说明,只要进一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鼓励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国技术创新红利必将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新”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向知识密集产业过渡。 第六、“大升级”与构建升级版中国经济的机遇。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升级的势头:一是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时,消费开始出现大幅度升级,开始从过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为主体的工业化消费转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的后工业化消费;二是产业在需求拉动下,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升级版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 第七、“大开放”与中国经济全球布局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给予中国前所未有的进行大开放和全球布局的机遇。一是中国开始从“商品输出时代”转向更为高级的“资本输出时代”,海外并购突飞猛进,其平均增速超过30%,对外投资总量2014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二是以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全面强化中国开放的板块效应;三是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展开中国空间战略与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并通过互联互通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合作格局;四是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打破欧美一统国际金融的格局。这些拓展有效扩张了中国资源配置的空间以及盈利模式,必将把中国发展带入新阶段。 当然,要很好把握上述七大机遇,将各种战略机遇转化为真正的增长和发展,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效解决“新常态”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还需要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9. 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有哪些
作为来一项朝阳产业,当前我国乡自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首先,美丽中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村镇化规划布局当中重要的领域,必将受到城乡广大居民的更大亲睐。
其次,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并且在用地政策扶持项目、发展类型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再次,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实,必将成为拉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
最后,改善的农村设施,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农村的水、电、路、气、房和通讯等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社会水平明显提高,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No.1
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旅游将同步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增大,再加上我国日趋快捷舒适的交通体系的构建图,相对稳定格安全的国内社会秩序以及悠远的历史文化,使我国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国家日益受到国外旅客的青睐。
No.2
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确立
由于旅游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加快货币回笼,增加外汇储备,拉动内需等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全国各省 市 区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可以预见,我国未来将不断强化旅游业的市场地位,继续将其培育为拉动内需,提升消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产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排头兵。
No.3
旅游区域间协调发展重现生机
旅游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是指各行政区域加强旅游的联系和合作,以实现区域间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开展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活动,发挥区域间的整体旅游优势。
No.4
国内旅游消费将成多元化趋势
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写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趋于追求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旅游方式,注重旅游过程的体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