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旅游业对环境的危害

旅游业对环境的危害

发布时间: 2020-11-23 01:57:08

A. 发展旅游业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发展旅游业的最不利影响就是对于环境的破坏,现在很多的人都会希望选择旅游来排解自己日常的寂寞和让自己见识更多的自然风光,但是在他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往往不会关注自身的素质。
现在江苏乌镇已经开始限制客流量了,因为每年接待大量的游客,使得江苏乌镇的环境质量直线下降,这就是旅游业带来的最直接的不利的影响。

B. 旅游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游客的增加使得当地的经济增长,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附属产业,如民间小吃、艺术品、纪念品等,同时交通量的增加造成当地居民的出入难度增大,交通压力增大;固体废物的影响:游客的大量涌入,造成当地旅馆饭店的固体产生量增加,处理难度增加;大气环境影响:汽车量的增加使得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增加,直接排入大气,对当地的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同固体废物的影响;声环境影响:游客增多、交通量的增加都会造成环境噪声值增大,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态环境影响:游客对当地动植物的伤害;人文环境影响:游客乱刻乱画。

C. 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具体做了哪些破坏

1、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占用土地,破坏环境。
2、旅游人数的增加会加大环境的承载力,影响原有动植物,打破生态平衡。
3、生活垃圾势必会污染环境等。主要从生态和环境破坏回答!

D. 政府如何解决旅游业环境污染问题

关于旅游业环境污染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我国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旅游业要得到长远发展,首先要立法,从法律上来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确定旅游业的法律地位。一方面,政府部门根据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通过法律的制定约束旅游产业,规范旅游产业的开发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不断补充调整。另外,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专门负责解决旅游业中的环境破坏问题,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2.对旅游地区综合治理
旅游业要发展,势必会造成旅游地区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的破坏,如果无法避免破坏的发生,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危害。对于旅游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汽车尾部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对于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要求搬迁甚至是关闭。对于旅游地区的噪音污染,和施工队协商保证在人们的正常休息时间停止作业。对于河流的污染采用生物手段解决。
3.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要保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就要求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昂增加科技投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开发为现代的高科技开发。让现代化的技术和通讯手段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事还要求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强化环保意识,提倡环保清洁能源的使用,推行绿色产品的消费。通过综合治理手段,保证旅游业发展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旅游业的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两个之间密不可分,只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才能促使旅游产业的可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E. 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这很简单嘛,“开发意味着破坏”,要搞旅游,则都得在原基础上进行开发再造,势必造成对原有资源的破坏。
<一>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 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二>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影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噪音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和干扰、对景观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归纳出旅游影响环境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旅游管理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同时旅游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环境。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出来,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文化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
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三)对动物的影响
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到达旅游区后,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而且一般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如西双版纳的象谷,由于大规模游客的进入,影响了野象的生活规律,使经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溪水旁的野象,现在只是偶尔有一两头到此活动;游客从事水上活动也可能对水鸟族群造成威胁,使水鸟不能好好孵蛋、导致失温,天鹅或水禽还可能对被钓客的钓钩挫伤,或食入钓鱼用的小铅块而丧命。游客使用各种旅游设施时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其中的一大影响因素,如手提音响、水上摩托车、汽艇均产生极大的噪音,这对动物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水上各种船舶还可能产生油污污染,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此外,游客在沙滩上的活动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如影响海龟产卵行为等。
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
(四)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
2.水上运动
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游客进入旅游区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蜂拥而至,汽车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会对旅游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1.交通工具污染
数以万计的游客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是最没有效率的运输方式,它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也会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这种车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以光化学烟雾污染最具伤害性,光化学烟雾中存在许多高反应性的光化学物质,不但会影响植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严重时会影响视线,降低能见度,造成游客困顿;它所含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眼睛,造成流泪等不舒适的感觉。此外,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废气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也可能排放使地球增温的温室气体,或是排放诱发臭氧层空洞的物质。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有机含量高,如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堆放在底层的有机物,因严重缺氧,厌氧菌迅速繁殖,病原菌滋生,并产生恶臭;旅游公厕如管理不善也会产生恶臭,增加大气含菌数。
3.封闭环境中的大气污染
如溶洞、餐厅、娱乐场所等,除受外界大气影响外,还受内部污染物排放影响,如旅游者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水汽并携带病毒和细菌、吸烟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烟雾、使用电子设备释放出的大量正离子、装修释放的有害物质、取暖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由于空气流动差,空气污浊,令人头痛、气闷、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甚至导致某些疾病传播和发生。
4.旅游设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旅游宾馆饭店是任何一类旅游形式都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对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供水、供热、供能的锅炉烟囱、煤灶的排气、旅游地域小吃摊排放的废气等,释放出来的主要是燃烧煤、煤气和液化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总量虽较工业小,但排放源分散、高度低、距景点近,且多无除尘设施,对旅游地大气质量影响大。
(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在很多风景名胜区,人们随处都可见到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地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
我国游客总喜欢将各种食品,如点心、糖果、饮料等带到户外,或是到旅游区附近的土产店、海鲜店里大吃大喝,为当地环境制造出了许多垃圾。南岳衡山每年约有6000吨的经营垃圾、2000吨的旅游垃圾倒入旅游区内的溪流和水体中。某些山地的谷地几乎成为登山游人丢弃杂物的垃圾桶。山谷垃圾难处理,日积月累,臭气熏天。此外,这些垃圾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一种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全然安全的”,如处理设备要耗电、耗能,而且部分污染防治设备会产生二次公害(如焚化炉可能排出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气),再次威胁环境,甚至损害大众健康。
(七)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1.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有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了眼看、耳闻、鼻嗅之外,还有在古树、碑刻、石头等上刻字画画的不良习惯。刻字留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游客恶习,不仅破坏景观,而且会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降低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比如,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岩壁上,本可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技巧,却常可见到“××到此一游”,或“×爱×”的心型图案,给人大煞风景的感觉。再如,我国黄山风景区非常盛行同心锁,情侣买来同心锁挂在树木旁的铁练上,可怜的巨树身上围绕成串的金属,古木参天的天然意境也全然被破坏了。
2.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会使当地原有的景观环境遭到破坏,即所谓的“开发污染”。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在自然山水或原有风景区的基础上添加人工建筑,使之适应旅游活动开展的需要。但现今的很多的旅游开发,只考虑迎合其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如山东泰山、北京西山、中岳嵩山森林公园等,索道悬空,电线杆插天,严重破坏了山岳风景区的原有神态;浙江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昔日“见屋皆寺庵,逢人尽僧尼”,现在山上山下,摊店林立,现代化娱乐设施遍布全山,流行音乐已淹没了寺院传来的梵音,洋楼与寺殿争高,摇滚与梵音共鸣,此情景,与佛教圣地相去甚远;黄果树瀑布下游7公里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积过大、黄色琉璃瓦屋顶的茶室,与景区的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特色很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违反了自然法则

(八)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1.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首先,由于部分游客的文化修养不高,认识不到文物古迹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盲目地在文物上刻画或坐卧在文物古迹上拍照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损耗和破坏。其次,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文物古迹受到侵蚀,特别是一些古老洞穴、佛教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像等文物古迹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洞穴和石窟中原本湿度就高,再加上众多游客呼吸作用所带来的大量水分,加快了珍贵的壁画和雕像的腐蚀速度。另外,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指印,也会使得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如著名的敦煌石窟,因受照相机闪光灯及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呼吸(二氧化碳)和指印的破坏和腐蚀,许多壁画的逼真细节已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模糊,红色和肉色逐渐变为黑色。
再次,众多游客的脚踏也会损害文物古迹。如我国的万里长城长期以来由于大量游人的攀登,造成挤踏破坏,很多地方已受到严重损害;北京的故宫由于游人川流不息,碰肩抵足,曾将大殿内的金砖踩出凹坑,广场和通道的金砖也损害得很厉害,有人估算,故宫铺地的“金砖”,每年磨损达10~20毫米;颐和园蜿蜒700余米的彩饰长廊,路面的砖,几年就要更换一次。
2.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目的地。具体表现在:有些人通过对来访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向往来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毒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此外,由于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受到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婚姻破裂的增多和离婚率的上升等。
3.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开展逐渐被商品化,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因此,这些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如傣族的泼水节被搬到昆明“郊野公园”作旅游文化活动项目开发时,却成了“倒水节”:游客各自拿着水桶、水盆,将水从对方的头上浇到脚底,或是将人推到水池中,一圈人围着“泼”,完全失去了“柳枝洒水”,以示祝福的文化意境。
4.诱发主客矛盾
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伴随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日益频繁,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对当地居民来说,这种不适和矛盾会更明显。如当一个旅游区出现游客过度拥挤现象时,或者游客行为太过粗鲁以致于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居民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常会听到的抱怨有:个人隐私曝光、停车场不足、塞车、拥挤、噪音、环境变脏、垃圾增多、当地物价上涨、小偷变多等

F. 为什么旅游业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获得空前发展。现已公认,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新的积极因素,因而被称之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但是,旅游业也对环境带来了种种影响,首先是污染。由于车辆通行和能源的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游船和摩托艇排出的废水和废渣,造成了水的污染;还有,各种各样的旅游设施和混凝土建筑往往大煞风景,破坏了纯朴幽静的山林和大自然风光。其次是破坏和纠纷。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车水马龙,不仅会造成交通阻塞,秩序紊乱,而且使名胜古迹和野生动植物区系遭到破坏性的灾难。当地居民和“入侵”的游客之间,经常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为此,世界上有些著名的旅游胜地对游客给予种种限制,甚至使游客“吃闭门羹”。例如,英格兰吊石碑的圆形巨石已禁止游览,这是4000年来第一次;雅典卫城的巴台农神庙,现在只有学者和维修人员才能进去;欧洲几个著名的史前石窟壁画,现已不接待参观了;英格兰的坎特伯雷教堂5英寸厚的石砌地面,现在被踩得只剩下1英寸了。再有,由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人体温度,以及各种微生物、藻类、苔藓、地衣等低等生物,随着人群带到文物古迹地区,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从而危害了文物古迹本身。如法国著名的拉斯戈石窟壁画,是旧石器时代的艺术杰作。石壁上画着处于运动状态的动物,既是平面画,又有立体感,色彩缤纷,蔚为壮观。但是,石窟向旅游者开放15年后,洞内小气候遭到破坏,壁画的颜料发生冷凝作用,洞内出现滴水现象;随后生长起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壁画开始消失,不得不于1970年关闭了。西班牙著名的阿尔塔米拉石窟,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于1977年遗憾地关闭了。

G. 中国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利弊

加强旅游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桂林市副市长 康天保
一、必须认识和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业作为一个依靠自然秉赋和社会遗赠的资源产业,它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所费资源少,环境代价低等优势,因此使得旅游业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的替代产业。
一方面,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外出旅游总是希望能够达到怡悦身心、回归自然、疗养保健的目的,因而只有那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有效保护,生志环境处于良胜循环的旅游目的地,才能激发人们前往旅游的欲望并最终将转化为现实的旅游消费需求,特别是在旅游消费心理更趋成熟,人们纷纷走向自然、享受绿色的今天,一流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某些旅游城市最响亮的旅游品牌,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旅游产业做支撑。表现为:首先,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增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能力,直接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开展;其次,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行为的发生;再次,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优化了旅游城市的经济结构,替代了污染严重和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推动了本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于桂林市而言,以漓江风景为代表的桂林山水自然资源,天设地造的环境,得天独厚的优势,既不能再生,也无法人工创造,天生的珍贵。桂林旅游因环境而起,与环境共存,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天然的耦合关系,密不可分。环境保护是桂林旅游的生命线,大自然亿万年来所造就的优美环境独特山水如果惨遭破坏,桂林旅游也就不复存在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桂林市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河漓江,先后关停并转了27个有严重污染的工厂、车间,减少了数千万元的工业产值,逐步恢复了桂林山青水秀的自然风貌。从此以后,桂林市长期坚持不懈地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来抓,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把环境保护纳入了国民经济计划,建立了污染源与环境目标的定量关系,根据环境容量来确定桂林的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以总量控制,优化决策等手段,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容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少物耗、低能耗、少污染、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坚决拒绝重污染产业。
二是严格执行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对老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逾期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关停并转,到去年 11月底前,桂林市的1058家企业将全面完成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成为广西最早完成国务院“一控双达标”任务的城市;对新建项目,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先后否决了多个在风景区内兴建大型旅游设施和漓江上开发水上游乐园等大型旅游开发项目,有力地保护了漓江风景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三是大力建设和完善了城市供水、供气、排水及污水、废气、垃圾处理系统,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废气处理率达97%,生活垃圾清运率100%,处理率达81.1%。
四是围绕漓江两岸绿化、河岸整治和沿岸活气生态工程等三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旨在保护漓江风景区生志环境的工作,控制漓江旅游船只数量,加强旅游船只的排污管理。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桂林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好,旅游业与此同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9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898.53万人次,增长11.76%,其中,入境游客60.53万人次,增长46.81%,增幅名列全国第二,总量名列第六位。去年1-9月份,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70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61.3%,增幅名列全国第一,接待总量在全国的排位,比上一年又进了一位,名列第五。
二、加强旅游城市环境保护应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增加,工业化影响和旅游业的发展,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加。要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城市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增强旅游城市的环保意识
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大对全社会的环保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决策部门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实践工作中,重视环保,不以权代法、主观武断,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规划、设计旅游城市的环境与发展蓝图,尽可能地避免因不尊重生态规律的决策失误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损失的现象的发生;使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认识到,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他们自己的饭碗,在旅游经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使旅游区周边的群众意识到,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可带动当地农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进而使他们以实际行动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去;使旅游者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地球上每个正常人应尽的义务和应具备的文化素养,旅游过程中要爱护旅游区的一草一木,自觉做一些有益于生态保护的事,让旅游者从“污染源”转变为“环境保护卫士”。
(二)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关系
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在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上,一方面要积极开发资源、发展旅游业,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要确保资源能永续利用。应遵循“科学评价,会理开发,综合保护”的原则,把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统一起来,实施保护性开发。此外,开发与保护的利弊分析不能单凭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标准,而应把资源和生忘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对于那些经过综合评价,不具备开发能力或开发条件暂不成熟的,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严格的封闭性保护;对于那些开发条件已经成熟的,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适度开发,以建立起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良性的互动关系,进而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同步发展。
(三)进一步理顺生态环保的管理体制
生态环保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注重协调,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打破部门分割,实现各部门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共同参与、联合管理,已经成为各旅游城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这方面,桂林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2000年初成立的由旅游、环保、规划、交通等十几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的“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充分调动了各有关单位参与旅游管理、共促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单一部门管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共同关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四)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生态环保行政执法,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是要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已经出台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二是要切实加强环保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通过强化业务培训等各种有效手段,不断提高环保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切实加强生态环保工作的执法监察力度,切实采取法律手段避免、减少或控制木利于环境保护的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对那些违反有关规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的行为,要依法采取行政的、经济的、直至活律的手段进行强制性的干涉和惩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要逐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环保工作范围大、任务重,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环保资金筹措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经济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环保资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环保投入,真正扭转环保投入偏低的状况。同时要加强对环保资金使用的管理,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六)要推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旅游产品
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大众旅游,而应积极推广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且还能给旅游地带来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旅游模式。例如,积极开发、推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自然旅游等这些亲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这是由于这些旅游项目提倡保护资源的完整性,尊重旅游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体制,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损蚀和破坏;另外,这些游览项目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生态科教和生态科普色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会被大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所感染、启迪和熏陶,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环保意识增强,进而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正因为如此,这些旅游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被国际公认为是解决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矛盾最理想的方式。

H. 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旅游对环境积极影响:

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灯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旅游对环境消极影响:

1、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2、对植物的影响: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3、对动物的影响: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8)旅游业对环境的危害扩展阅读:

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体制、机制方应完善:

1、有关部门应强化生态旅游的宏观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2、正确认识生态旅游,制定与地方各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并报批,使之与保护区总体规划协调一致。

3、制定相应政策,将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保护职能与经营职能相分离,建立旅游收入的反哺机制,确保部分旅游收入能有效返还保护区,并用于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测,量化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影响和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承载力,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依据。应尽快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研究,厘清不同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交叉重叠情况,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I. 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获得空前发展。现已公认,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新的积极因素,因而被称之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但是,旅游业也对环境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首先是污染。由于车辆通行和能源的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游船和摩托艇排出的废水和废渣,造成了水的污染;还有,各种各样的旅游设施和混凝土建筑往往大煞风景,破坏了纯朴幽静的山林和大自然风光。其次是破坏和纠纷。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车水马龙,不仅会造成交通阻塞,秩序紊乱,而且使名胜古迹和野生动植物区系遭到破坏性的灾难。当地居民和“入侵”的游客之间,经常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为此,世界上有些著名的旅游胜地对游客给予种种限制,甚至使游客“吃闭门羹”。例如,英格兰吊石碑的圆形巨石已禁止游览,这是4000年来第一次;雅典卫城的巴台农神庙,现在只有学者和维修人员才能进去;欧洲几个著名的史前石窟壁画,现已不接待参观了;英格兰的坎特伯雷教堂5英寸厚的石砌地面,现在被踩得只剩下1英寸了。

再有,由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人体温度,以及各种微生物、藻类、苔藓、地衣等低等生物,随着人群带到文物古迹地区,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从而危害了文物古迹本身。如法国著名的拉斯戈石窟壁画,是旧石器时代的艺术杰作。石壁上画着处于运动状态的动物,既是平面画,又有立体感,色彩缤纷,蔚为壮观。但是,石窟向旅游者开放15年后,洞内小气候遭到破坏,壁画的颜料发生冷凝作用,洞内出现滴水现象;随后生长起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壁画开始消失,不得不于1970年关闭了。西班牙著名的阿尔塔米拉石窟,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于1977年遗憾地关闭了。

J. 为什么旅游业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是破坏和纠纷。大批游客纷至沓来,车水马龙,不仅会造成交通阻塞,秩序紊乱,而且使名胜古迹和野生动植物区系遭到破坏性的灾难。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