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旅游业
㈠ 从重庆去巫山三峡怎么走要多久时间到具体线路是什么样的一天可以游完吗
很遗憾的告诉你,一天不会游完的。
去三峡是坐船,在船上观看三峡风景,很是美丽。建议三峡红叶的时候去,最美了。
去重庆朝天门买旅游船的船票,它会带着你去各个景点,而且基本每个景点都有几个小时到半天的游览时间,在丰都鬼城,白帝城,石宝寨,小三峡等都会停留。如果是客运船就不一定停了。
我去大概花时间两三天。
再给你看一篇别人的攻略,但是坐车肯定没有游船好
。
长江三峡游主要以乘坐游船居多,在2010从重庆到奉节县(白帝城所在地,三峡入口,也就是李白曾经写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地方)的高速路的贯通,使得这条线路有自驾的可能,今年从奉节县到湖北秭归的滚装客轮开通之后,游客们可以从重庆自驾到奉节,然后乘滚装船(可以泊车和住宿)游三峡,然后从秭归下船,再去游其他的地方。
关于游船:现在长江的豪华游轮非常多,而且2013年由于市场的不景气,普遍价格较便宜。主要的邮轮公司有东江公司(维多利亚系列,如凯珍,凯娜等7条游船);新世纪公司(新下水的世纪神话,世纪传奇,等7条游船);黄金系列(长江黄金1,2,3,5,6,7,8等由重庆交旅集团打造的内河豪华游轮);长江海外公司(长江一号,长江二号,蓝鲸号,维多利亚1,2,3等);总统系列(总统旗舰,总统2号等);其中还要特别提到长江探索号(是长江上收费最贵的,船上均为套房,无标间,但是对应的是差不多一对一的服务)。
所有的游船都是从重庆出发到宜昌或者从宜昌到重庆,也有长线,维多利亚系列凯娅号往返于重庆-上海,但是普遍外国人居多。新世纪的世纪宝石。如果想走长线,在船上呆上一个星期,沿长江游览周边景点,可以选择。
再说说游船的服务及设施:目前来看,本人觉得(绝对不是托)服务理念最好的是新世纪公司(虽然不喜欢他们公司),细节做的比较好。还有一点就是,就算在他们公司的船上,不选游自选景点,也可以下船游玩(自选景点的门票一般都是两百多)。然后就是东江公司(未选自选景点不能下船),黄金系列等。设施来说的话,目前黄金号的设施是比较豪华的,有小型高尔夫球场,直升机停机坪,游泳池(长江二号也有),电影院。在船上呆几天都是比较无聊,可以做些运动看看电影什么的也不错。各个公司的网页都有自己游船比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自己去比对一下。
选择游船游三峡是最经典的,一价全包,住宿,餐饮,以及一些景点,价位也不是很高(普通标间1000-3000不等/每人)。但是不是所有的景点都是包含在内的(人家也要赚钱嘛),其中忠县的石宝寨,奉节白帝城,以及下游的三峡人家不包含在内,作为自选景点游览。自选景点门票在200-300之间。还有比较便宜一点的选择,七八百块钱的价格的游船,但是不包吃,景点都包含。
三峡的景点:三峡主要分为瞿塘峡巫峡以及西陵峡,全长193公里。其实长江三峡的精华段应该是从奉节开始的,因为这里才是三峡的起点,瞿塘峡的入口。如果乘坐游船可能耽误一两天的时间在路上(但是想要一个休闲式的旅程,游船是比较好的选择)。那么在奉节有些什么景点呢,奉节除了有白帝城瞿塘峡风景区(旺季门票120,淡季80,70岁以上,军官证,残疾证,1.2以下享受免票),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旺季门票50+50,淡季35+35,两个地方,天坑和地缝)。说到天坑地缝,离湖北利川恩施不远,大家也可以选择坐火车到恩施,游览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等,再从恩施坐车到天坑地缝所在地兴隆镇,大概2个小时的车程。再从兴隆镇到奉节县城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但是这两个地方都是自然景观,需要登山,步行。如果同时游这两个地方,估计腿脚受不了。从奉节往东走,到巫山(有名的景点有小三峡,大昌古镇),巫溪(红池坝)等等。
就现在来看,游览三峡已经从原来的单一渠道(游船)到现在的自驾,以及正在发展的三峡滚装轮的自驾和游船的结合。为三峡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给大家提供了更多旅游的途径。
关于自驾:2013年国庆,宜渝高速公路将全面贯通,到时候,从重庆到宜昌只需五六个小时,而三峡介于之间。从重庆到奉节下道(4小时左右),在奉节游览白帝城天坑地缝,再乘坐滚装船从奉节到秭归,每天一班,宿船上,游三峡。再返程。是不错的选择。
㈡ 如何促进长江旅游客运健康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两直辖市。事实上,从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构想提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历程走了近30年。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如下,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依托这4个定位,最终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转型升级新的支撑带。
长江黄金水道是贯通东中西部、通航能力最强的航道,要用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珍珠链"。未来区域经济的格局将是沿海、沿边、长江流域同时推进开放、开发,形成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局面;长江经济带将作为承东启西的重要轴线,将会成为互动、传递的纽带。推动建设长江经济带,其战略意义重大而又深远,是带动东、中、西部整盘复兴的全局战略。
一、国家努力打造长江上游至下游水陆空立体旅游带
现代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产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中国游轮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游轮度假游、品质游是现代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方向。国家将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行业主管部门和沿江城市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旅游规划和扶持政策,长江游轮旅游业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将对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游船产业作为旅游业的高端行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长江游船旅游经过30年的发展,不断壮大,是一个有市场、有前景、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具有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市场需求连续性、产业发展延伸性等特点,并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三峡大坝工程的完善,蓄水水位达到175米,长江游轮产业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万吨级豪华游轮成为游轮产业的主力军,航线由重庆到上海已畅行无阻,沿途武隆、鬼城、白帝城、三峡及大坝、武当山、黄鹤楼、岳阳楼、庐山,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滕王阁……长江两岸山川秀美、文化灿烂,长江游轮尽可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将成为沿江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服务。长江旅游资源沿长江水道分布、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通过游轮可以串起沿岸自然风光以及人文资源,打造黄金旅游带,比各省市独自发展旅游的效应大得多。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曾表示,国家旅游局正在打造一条从长江上游、中游到下游的水陆空立体旅游带。近年来,湘鄂赣皖四省省会围绕"长江经济带,中游四省游"主题进行磋商,四市将在多领域开展合作。旅游业资源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符合长江经济带绿色环保的要求;它的带动能力强,产业链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可以带动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而且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面临的行政壁垒和其他产业相比偏少,长江沿岸各省市可以通过产品互推、客源互送等方式,实现良性互动。发展游轮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建设。
长江旅游带范围很大,各省市之间、上中下游之间联动发展并不容易,需要国家层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各地进行协调。如湘鄂赣皖四省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四省有国家5A级景区23家,4A级景区近300家,"三大名楼、三大名湖、十大名山"享誉中外。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亟须实现区域联动,以更好地发挥引擎功能和纽带作用。随着"武汉共识"的达成和"长沙宣言"的签署,湘鄂赣皖联袂打造长江经济带"中三角"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和频繁。2013年签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旅游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四省要开放和共享旅游市场,整合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建设区域旅游品牌,完善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游轮旅游业将是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
旅游业具有明显的低碳特征,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是符合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朝阳产业。从产业角度看,游轮旅游业带动功能更强,旅游消费集行、游、食、住、购、娱于一体,产业链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是拉动内需的先导产业。旅游将成为人口流动和区域交流的纽带,长江经济带的各省市可通过产品互推、客源互送,可以在长江流域聚集大量人气,实现游轮、游客、景区、旅行社等产业链互动和城市间的板块互动,游轮旅游将成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
三、战略重组推动游轮旅游业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长江游轮旅游的主题形象、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区域协作都要有利于维护这个品牌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当前,长江流域旅游交通建设已取得重大突破,航空、铁路、陆路、水路交通项目,已经形成快捷、舒适、安全、生态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无障碍旅游已经实现,游船、景点、餐饮、住宿、车辆等一卡通,游客无论从哪里到长江,都买得到游轮票,可在重庆至上海的任何一个游轮港口上下客进行旅游、观光、休闲、探险、探亲、会议、商务等,使长江游轮旅游从线状旅游升级为带状旅游,成为以游轮为基础,整合游轮起始港和航线产品相关景点景区、码头基地、陆上交通、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设施资源的高端化复合型旅游业态。
目前,由于长江及三峡游船产业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区域分割、景区及配套设施发展较为滞后、旅游企业整合资源能力弱小、游船线路产品缺乏多样化和创新力、沿岸地面接待服务水平不高,使长江游船旅游产业难以形成国际一流的品牌影响力,制约了长江游轮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皇家加勒比海邮轮、歌诗达邮轮、丽星邮轮等国际知名邮轮企业十分看好中国消费市场,纷纷进驻中国沿海,已选择在上海、天津、海南三亚等地建立邮轮母港或挂靠港。由此可见,中国长江游轮旅游产业进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将面临国外邮轮企业竞争和行业转型的挑战。借助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长江游轮旅游产业通过进行战略重组,围绕产业化、规模化、高端化整合长江旅游资源,将有利于推进长江旅游转型升级,打通区域条块分割限制,促进长江流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建设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拉动作用。几点建议:
一要大力推进长江游船船型标准化、大型化,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提升长江游船旅游的生产力水平。要出台相关政策,并充分运用《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政府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和地方配套资金的运用机制,加快淘汰能耗高、客位数少的游船步伐;积极推进现有船型比选和适应发展需求的标准船型研发工作;增量投入,计划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控制初始投入,到2020年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大型化和系列化的目标;
二要着力优化游船运输生产结构。要结合长江干支流的特点,逐步形成市内夜游轮、重庆到宜昌的三峡支线游船、武汉到上海的长江中下游支线游船、重庆到上海的长江全揽游等游船产品及长江游船与海上邮轮相对接等不同的生产运输结构,促进长江游船形成专业化运输体系;整合航运企业经营资源,鼓励和引导大型游船企业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络化的游船生产运输,提高单船效率和效益。
三要优化长江游船码头布局。积极推进上海国际游轮中心、武汉中游国际游轮中心和重庆上游国际游轮中心建设,重点发展丰都、巫山、奉节、秭归、荆州、安庆、南京、上海等沿江主要港口游轮码头,使之成为综合性的专业化、现代化港区,并不断推进码头功能旅游化、综合化、配套化。
四要从政策导向上入手。在船舶标准、能耗指标、机型选择、污物排放、轻型环保建材的使用、防污染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提高长江游船企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水平,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绿色长江旅游,促进和谐长江建设。
五要更新发展理念。要把长江游船旅游纳入到长江沿岸的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旅游体系建设中,统筹把握长江游船旅游与长江沿岸城市旅游综合体系的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游船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高效和舒适、便捷、个性化的游船旅游公共服务,让长江游船旅游成为客户的满意选择和人民群众喜爱的出行、旅游方式。
六要积极培育长江游船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大长江游船二次消费力度,通过加强引导、系统开发、整体推进、规范管理、政策配套等措施,增加游船二次消费效益贡献。同时还要集中优势资源对长江游船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打通低成本融资渠道,从而实现"一个带动(带动交通、航空、餐饮、住宿等其他旅游产业发展)、三个延伸(实现向景点和旅游接待延伸,向地面旅游业务和码头岸线综合旅游产业延伸,向全程入境自联业务延伸)"。
㈢ 巫山小三峡
我前几天才去,特好玩,一般价格在1000 .. 2000 元左右
这么贵,我本不想去,但去才知道物超所值!
巫山小三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大支流大宁河下游在巫山县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全长50公里。峡中碧水奔流,奇峰耸立树木葱茏,猿声阵阵,野趣横生。有山皆翠,有峰皆奇,有泉皆飞,云雾缭绕,河险滩绝,群鸟翻飞,鸳鸯戏水,构成一条美妙动人的自然山水画廊。还有秘存千古的巴人悬棺,令人费解而神往的古栈道,古风犹存、精巧质朴的大昌古镇,构成一副副令人难忘的人文景观。这一切,构成了小三峡美丽奇特的峡谷风光,成为绝妙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
是大宁河支流马读河下游的三撑峡、秦王峡、长滩峡三段峡谷总称,全长约20公里,这里奇峰多姿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水流平缓、清澈见底,两岸悬崖对峙,壁立万仞,河道狭窄,天开一线,像一处玲珑奇巧的峡谷盆景,有挡不住的诱惑。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集休闲旅游、体育锻炼为一体的有惊无险,安全开心,乐趣悠悠的回归大自然的自我参与式水上飘游。它是小三峡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绚丽的奇葩。
连日来,湖北和重庆的部分旅游公司向本报重庆记者站反映,称重庆市交旅集团即将进入巫山经营管理小三峡,他们担心一些优惠和奖励政策能否兑现,同时他们也希望在巫山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下,得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优惠和奖励。
据悉,重庆巫山“小三峡”景区是目前重庆市两大国家5A级景区之一。但就是这个众人倾慕的“小三峡”景区,在重庆乃至湖北宜昌市的旅游市场上风波不断。
2005年8月,由于一个总代理协议的签订引发众旅行社及大多数游船公司的抗议和反驳。2006年“小三峡”旅游市场逐步走向平稳、有序,重庆、宜昌各大小旅行社及巫山县政府皆大欢喜。可是,今年2月8日,一纸《巫山小三峡营销代理协议》,又在这个已经趋于平静、规范的旅游市场上掀起了波澜,使湖北宜昌、重庆的相关旅行社及游船公司从业人员忿忿不平,他们纷纷质问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2005年出现的风波刚刚过去,怎么现在又出现这样类似的风波?记者为此进行了多日的调查采访。
旅行社的不满
今年3月,记者在湖北宜昌市分别采访了宜昌市峡江观光游船管理有限公司、宜昌旅行家国际旅行社、宜昌市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及多家游船公司,这些公司及旅行社的有关负责人都一致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早在今年2月8日,重庆巫山县小三峡旅业有限责任公司就与宜昌阳光旅行社等单位签署了《巫山小三峡营销代理协议》,协议明确了由宜昌阳光旅行社等单位每年组织完成18万人的“小三峡”景区游客人数任务,在该景区挂牌价150元/人的基础上,他们将享受县政府对外公布的结算价120元/人,并享受16免1政策(免风景资源费55元),如果完不成18万人的游客量,那么差额人数按65元/人收取赔偿金后视为完成代理任务,在120元/人的结算价基础上,按18元/人奖励。
“他们签了这个协议,我们其它旅行社及船方如果组织游客到巫山‘小三峡’景区游览,就只能按150元与重庆巫山县小三峡旅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结算,不能享受其它的一些正常优惠政策,我们2006年组织的游客比对方多出1万多人,为什么今年不允许我们签订协议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宜昌市峡江游船有限公司的唐春经理气愤地说。
据唐经理介绍,今年1月12日,在重庆巫山县政府组织的新春联谊会上,新上任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承诺,进入巫山的各游船及旅行社,一律继续享受2006年巫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小三峡景区门票收入分配及奖励方案政策。与会人员非常高兴并予以赞同。但在会后不到一个月的2月8日,就出现了重庆巫山县小三峡旅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宜昌阳光旅行社等单位签署了《巫山小三峡营销代理协议》而买断了小三峡旅游的经营权,这个协议引起了宜昌大小几十家旅行社及游船公司从业人员的不满。
还让唐春等各旅游行业负责人不满的是,当初以上两家签订的代理协议,是巫山旅游局及巫山旅业集团负责人到宜昌与阳光旅行社签订的,其他旅游企业概不知情。
宜昌市峡江观光游船管理有限公司的另一位李姓负责人也说出了他们的不满:当初政府新任领导已经明确表态,今年的所有政策不变,为什么事后会出尔反尔?那么即使是签订代理协议,为什么不能面向旅游市场实行招标,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实施协议的签订?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3月5日,他和几个从事旅游行业的代表到重庆巫山县找到主管旅游的县委常委、副县长郑云山,询问以上协议的签署为什么没有公开面向市场招标。郑称是市场行为,与政府无关。
相关官员的表态
记者在宜昌随旅游团乘重庆三峡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号游船来到巫山3码头。记者在这里看到,巫山县小三峡旅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带着小三峡景区游船向“燕山”号游船负责人表态,所有游客均按150元/人结算,现场交钱结清后才许游客上小三峡游船,“燕山”号游船负责人在交了2万多元后,游客们才得以登上小三峡景区游船继续旅游。
在巫山县委宣传部,记者交涉并等候了近3个小时,希望采访郑云山副县长未果。在记者后来打往郑的电话中,郑云山副县长称协议的签订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无权过问。
记者离开巫山前,拿到了巫山县人民政府(2006)5号文件《巫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巫山县2006年小三峡景区门票收入分配及奖励方案的通知》。通知中对外地游船及旅行社均有比较详细的累计积差奖励措施,对此一些旅游企业负责人质疑:既然政府领导称今年的协议是一种市场行为,与政府无关,那么政府出台的奖励文件是不是代表政府行为呢?亟待规范的旅游市场重庆市旅游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们4月初在接到情况反映后,立即派人赶赴巫山进行调查,最后形成的报告建议巫山县相关部门放开小三峡的旅游市场,而游览小三峡的各类优惠政策应公开、公正、平等地面向每一个来巫山的外地旅行社及游船公司,不能只面对签了协议的旅行社。
5月1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主管旅游的谭栖伟副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巫山旅游市场出现的波澜只是暂时的,这里面有诸多原因。谭副市长表示,重庆市交旅集团已经整体买断巫山旅游业,并且马上就要进驻巫山开始各项工作。到时候一些新的思路及经营模式、规划和政策都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巫山县乃至重庆市的旅游业发展,到时候也会公平、正确的处理、协调和改正以往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为来巫山的外地旅行社及游船公司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氛围。
㈣ 我要写一篇去云南的考察报告,谁可以推荐一篇一下
这是重庆和云南两省的考察报告,其中云南以丽江为主要。供楼主参考
赴云南重庆两省市重点文化古镇考察报告
——合山市文化建设考察团第二组
受市委、市政府委托,以市委副书记陆汉杰为团长的“云南重庆两省市重点文化古镇考察团”一行21人于11月10日至18日前往云南丽江古城、重庆巫山县大昌古镇等地进行考察,目的是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习这些地方在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城镇、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有哪些好思路、好措施、好经验,并结合我市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对今后合山如何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提高城市文化水平、加快“富、强、美”工矿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出初步的较有价值的建议和构想。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考察任务,我们 “云南重庆两省市重点文化古镇考察团”事先召集全体组员开会,确定了考察活动的行程线路和考察重点。考察团还设有 “联络组”、“材料组”和“后勤组”等机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整个行程有条不紊。我们在出发前分别与云南丽江市古城区、重庆巫山县委办、大昌古镇政府等单位进行了联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考察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大家高兴出发,满意而归,于11月18日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后顺利回到合山。
(一)云南丽江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两个模式
11月11日,在昆明作了简单的休整后,考察团于12日早晨乘班机直奔世界东巴文化中心——丽江市,开始了对丽江古城为期2天的考察。在丽江古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分两个步骤进行考察。第一步,先考察丽江城区西北部的束河茶马古镇;第二步,考察丽江古城。
1、束河模式:立足保护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保护,旅游发展促增收
束河茶马古镇位于丽江城区西北部,离城区约4公里,是纳西族先民的聚居地,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集镇之一,有“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活标本”之称,同时被誉为“雪山下的世外桃源”、“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古镇自2002年实施保护与发展项目以来,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国最佳人居魅力名镇、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日均游客超过5400人。古镇居民人均收入从800元跃升到4000多元。在推进农村向城市过渡、农民向市民转变、民间资本参与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方面创造了“中国经验”,走出了一条立足保护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保护、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据了解,经过严格规划和审批,束河茶马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项目分三期实施,规划总投资5.6亿元,一期工程于2003年5月正式动工,项目严格按照“科学规划、规范保护”的原则,将整个古镇划分为三个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古镇核心区,在此区域内所有房屋及街道布局都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治;二级保护区为核心区外围保护区,在此区域内,所有建筑不得超过规定样式和高度,混合结构建筑必须穿衣戴帽用瓦屋面覆盖;三级保护区为新城区与古镇结合带,在此区域,所有建筑控制标高,使整个古镇与外界自然过渡。三级保护区的划分和实施,使束河茶马古镇的整体建筑风格实现了规范统一,青砖绿瓦、错落有致的纳西族传统民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宁静和谐的高原水乡风貌自然形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镇注重保护原有生态,在严格执行总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坚持不拆一栋房,不砍一棵树,保留原有的生态和水系,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对古镇原有的菜地、树木、粮场等,由投资企业统一出资购买后,又交还农民按原来的方式种植或管理,保持原来的生产生活状况。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业方面,根据束河茶马古镇的特点,按一定的标准配置服务设施,开辟“庭院旅馆”、“民居客栈”、“庭院商店”、餐饮酒吧、手工作坊、骑马旅游等项目,带动广大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使古镇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规模、档次不断提升。
目前,束河古镇人气越来越旺,魅力越来越大。我们漫步古镇街巷时,经常碰见迎面驶来各式各样精致的马车,或游客骑马走街,铃声清脆,马蹄声声,悠然自得,别有情趣,为古镇平添了几份独特的茶马韵味。
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使政府、企业、居民实现了共赢,被誉为“束河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束河模式”成为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总结回顾中的一成功案例,被列为“中国经验—云南篇”的代表作。
2、丽江模式:以城养城,重点保护,科学开发,突出特色,实现民族文化与经济成功对接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有800多年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有居民6200多户,人口2.5万。丽江古城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滇、川、藏交汇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历史以来多种民族在这里交往,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古城以玉龙雪山为背景,认真科学的选址,高超的水系利用,独特的城建格局,曲折有致的古老街巷,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穿街过巷的流水,形成了一幅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美画卷,充满了雪山、绿地、小桥流水、纳西人家的诗情画意,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保护和开发古城文化遗产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古城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丽江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以城养城”、“以旅游反哺古城”的路子,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对古城有形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是完善古城设施。完成修复古城内道路5.5公里,全部采用古城传统的五花石板铺设。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实施了进入古城居民内的排污管网工程,设排污管,解决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问题,防止了污水进入古城水系,提高了古城水系环境质量。对古城水系的主要河道进行河堤整治,完善火灾报警监控系统。修复古城内主要街道并实施了“三线”(电力线、电信线、闭路电视线)入地工程。对古城内居民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全部换成阻燃线路,并进行美化安装;二是实施拆除改造古城内不协调建筑物工程,共拆除改造25300平方米。不协调建筑拆除后,一方面用于绿化、休闲场所的建设,另一方面恢复为传统民居和居民式的服务设施。实施了古城游客集中片区的夜景工程,修缮了重点民居工程,恢复重建了木府。三是实施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利用拆除部分不协调建筑物的空地,增加了绿化用地,见缝插绿。对古城内的28个厕所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其中一部分已改造为星级厕所。对狮子山进行了全面的绿化。在古城的主要街道实施了仿古亮光工程,增设了街灯220套,突出景点的主要建筑物及河道水系,提高夜间的观赏效果。
二是对古城无形遗产的保护。长期以来,丽江地方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护和弘扬丽江古城的民族文化。一是规范商业行为,淡化现代商业气息,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对古城内的商业行为实行准入制度,把《准营证》作为进入古城进行商业经营的前置审批,把现代特征较浓和没有民族特色的经营项目迁出古城,并规范店内装潢、招牌、柜台,控制了店铺的规模和数量。积极鼓励经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商品,并定期对外来经商的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二是对长住古城的居民实行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对审定公布的140院重点保护民居定期发放补助金。每年安排200多万元的资金,对古城的原住居民每月定额发放生活补助。对有经济困难的古城居民给予5000至20000元的补助,帮助其修缮房屋。成立古城便民服务中心,为古城居民提供无偿服务。三是安排专门资金,支持鼓励丽江的本土文化人事从事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展示等活动。四是修复名人故居院落,建设名人故居博物馆。五是在古城内选择10个特色民居院落,实施东巴造纸、民风民俗等“走进纳西人家”的旅游项目。
丽江古城的保护和开发,正确处理好了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民族文化和经济的成功对接,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旅游开发的典范。联合国专家高度评价了“丽江模式”,并将其作为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管理的指导思想。这些保护和开发同步发展的管理措施体现了极高的科学性、严密性、实用性,为我们今后发掘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
(二)重庆巫山大昌古镇实施整体搬迁、原貌复建的成功经验:借助三峡工程东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古镇纯朴民风,打造文化旅游胜地
11月15日,考察团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乘江轮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16日顺利到达巫山县。由于我们事先已与当地政府做好了联系,船一靠岸,就看见迎候我们的巫山县政府田副县长和该县接待办的黎副主任。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很快乘上一艘小快艇,顺着长江支流大宁河逆流而上,进入小三峡。三峡二期蓄水已达156米,原来小三峡的险滩急流早已变成眼前的高峡平湖,两岸高山峭壁上古人开凿的洞穴及悬棺历历在目,丛林间群猴出没,啼声阵阵,空谷回响,久而不绝,更增添了一分旷古深沉的意韵。而我们知道,在这条神秘的峡谷深处,有着一座古老文明城镇—大昌古镇。她以久远的建城历史、完整的古老风貌、奇特的建筑风格,向世人展示其曾经一度拥有的繁荣和辉煌。
令我们感动的是,田副县长还带着大昌古镇党委王书记和古镇搬迁工程总负责人李经理全程陪同我们考察。县长当导游,使我们倍感荣幸的同时,更强烈地感受到这里开放、豁达、热情、淳朴的民风。
在田副县长、王书记和李经理的引导下,我们直接走到大昌古镇原貌搬迁的新地址进行考察。
大昌古镇位于长江支流的大宁河岸边,因是军事要塞并兼有航运之利,于晋太康元年(280年)设泰昌县而建城大昌古镇,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小镇只有两条主要街道,南北街长150多米,东西街长240多米,占地面积不足10公顷,因此也被称为袖珍古镇。“一灯照全城,四门可通话,堂上打板子,户户听得见”是其真实写照。城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浓郁的江浙风格,每栋房子都是双层屋檐封火墙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建于明代,镇内目前保存完好的东、西、南三条街道,沿街多为具川东地区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是重庆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古镇又是三峡工程库区重庆段保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随着国家三峡工程二期蓄水水位已达156米,原大昌古镇不得不永远沉浸在长江水中,为了更好地再现三峡库区古老的历史文化风貌,国家文物局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将其确定为“整体搬迁”项目。
大昌古镇的搬迁属异地原样,复建搬迁地址也位于大宁河边,且距离原址只有约5公里。古镇复原后将保持原来的“丁”字街布局,东西街长200米,南北街150米,占地74.8亩。整体搬迁过程中,专家通过古镇的东门、南门、西门、温家大院和“丁”字街口这5处重点建筑来定位,确保搬迁后的古镇仍保持原有的街道布局和空间视角,为保证古镇原貌,复建的材料甚至包括每片瓦、每片砖都被标上记号,并被拍照编号,然后才统一安排仔细拆下搬迁,按照原样在新址重建。由于大昌古镇的建筑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有些构件损坏严重,复建时可能有些构件无法继续使用,技术人员将对拆卸构件进行防白蚁和防锈处理,所有替换的构件将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并且使新返旧保持所有构件的和谐一致。整个搬迁复原工程投资6000多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近3000多万元,招商引资3000多万元),计划于明年上半年竣工对游客开放。
田副县长他们还介绍说,为了便于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古镇内的居民不会随古镇一起搬迁,按照有关构想古镇复建后将作为旅游产业进行经营。为了吸引游客,古镇内会设置一些民间工艺作坊,如榨油、酿酒、织布等民间生产工艺表演,再现古镇原有的民风民俗,复建后的古镇将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古镇,而将成为三峡旅游的一大亮点,继续在三峡地区展示出无穷的魅力,并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其独特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作用。
二、考察活动的几点收获和体会
在考察活动中,我们颇有收获,深有体会。这些收获和体会主要表现在:
一是当地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全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诚待人,服务周到,令人感动。云南丽江和重庆巫山县的共同点是:极端重视发掘和保护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善于抢抓机遇发展文化旅游业;大力宣传,强化服务,吸引游客,有效推进文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到之处,我们都受到当地政府热情的接待,那里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使人实实在在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在丽江考察时,古城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在百忙中专门抽出时间接待我们,以当地最隆重、最高规格的“三滴水” 方式(即以茶水、酒水、汤水为引导,分别上三大系列名菜)来宴请我们;重庆巫山县的党政领导也同样对我们热情款待,关心备至,令人感动。这些措施使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高度协调,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出现了旅游“淡季不淡”的繁荣景象。
二是这些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人文景观,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如丽江古城,自古以来就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和经济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以及军事战略要地。长期的民族交融,多种文化的交汇,使这里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璨夺目。而大昌古镇也有1700多年悠久的历史积淀,几乎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蕴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文化气息异常浓厚。这些地方不仅拥有目不暇接的自然旅游景点,而且开展了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处处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令人留连忘返。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当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非常优良的条件。
三是形成了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经济产业结构,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同时带动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以丽江古城为例,2005年全年旅游经济综合收入达33.7亿元,增长49.19%,其旅游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也超过20多亿元,增长30%左右,古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均名列云南省前10名以内。文化旅游业的兴旺,刺激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丽江市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大幅增长。旅游业使丽江的经济社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为古城进一步发展拓开了新的空间。
四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如丽江市的文化产业已形成11个大市场,20多个经营项目的规模,从业人员近万人,文化产业年产值超过4亿元,而且年递增率达27%。单是丽江古城的民族文化产业著名品牌《丽水金沙》,该节目近几年来平均每天至少上演一场以上,而且场场观众爆满,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而其“纳西古乐”、“东巴宫”演出总收入也在800万元以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发展丰富了内涵,同时有效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服务性行业和商贸业的蓬勃发展。
五是以旅游业扩大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不管是丽江古镇,还是重庆巫山大昌古镇,都非常重视抓好招商引资。他们不满足于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满足于现有的旅游经济效益,而是居安思危,从长远着眼,从大局出发,用发展的观点进行自我审视,重点抓好旅游招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丽江古城通过招商引资,累计吸引外来资金投资旅游业已超过100亿;丽江束河古镇的开发也是通过招商引资,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重庆大昌古镇通过招商引资弥补了古镇整体搬迁经费不足,为原貌重建古镇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模式。
六是善于抓特色文化、特色旅游,以特色取胜。无论从经济效益角度,还是从人的心理活动角度来看,特色都非常重要。因此,可以说,特色是一个地方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如果一个地方发展文化旅游业毫无特色,就肯定没有吸引力,没有竞争力,就难以持久发展。而丽江和重庆大昌古镇都善于抓住特色,在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以特色建精品,创名牌。如丽江古城就是充分利用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文化等一系列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业。重庆巫山大昌古镇也是利用小三峡这一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亮出自己特色的一面,为世人所向往。总之,抓住特色,突出特色,就能胜人一筹,就能持续发展。
三、对合山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党的十六大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我们“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正式写进了党的报告。的确,文化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地方(或城市)就等于没有精神,没有灵气,缺少一种内在的活力。因此,要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视为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构建和谐合山,离不开发展合山文化事业。为此,全市上下务必高度重视我市文化事业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发掘合山历史文化资源,建立文化旅游产业,拓展合山发展空间,提高合山文明程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振兴合山文化事业的建设中。
(二)正确认识我市发掘文化资源力度不够,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客观现实。相对而言,我们合山市文化旅游业还几乎是空白,与云南丽江古城和重庆巫山大昌古镇这些旅游著名城镇相比,我们的文化底蕴显得非常薄弱;就是与邻县的武宣、金秀、象州、忻城等县比,我市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毕竟,我们还只是一座工矿城市,并且建市时间短,区域面积小。建市以来,我们把主要精力用来发展工业经济上,这是客观需要,也是我们的缺憾。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市在发展文化旅游业方面完全不具备条件,没有潜力可挖。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开动脑筋,取长补短,发挥优势,精心发掘,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发展起具有我们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三)我市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潜能和优势。虽然我市建市时间不长,行政区域不大,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少,但是,我们拥有了藏量丰富的以煤为主的矿产资源,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红水河奇石资源。随着能源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市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正不断提升。如今,煤、电、奇石被称为“合山三宝”。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们与丽江、大昌古镇政府人员交流时,谈到各自的优势,他们都非常羡慕我市拥有煤电工业。他们认为,旅游业受外界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地理气候、社会秩序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很多。外界稍有动荡,旅游业就会发生“感冒”。因此,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工业作后盾,只靠单一的旅游支柱产业,发展起来总让人感到后劲不足。我们完全可以依托煤电工业,充分发挥奇石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建立起以煤电工业为基础,以奇石文化、煤都文化、壮族文化、红水河文化、园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新产业。
(四)努力整合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具有合山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目前,我市经济发展迅速,而文化发展相对还比较缓慢,这是客观事实。要实现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富、强、美”新合山,就必须加快发掘及整合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努力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首先,我市的奇石资源丰富,奇石文化底蕴丰厚,影响力大。要抓住机遇,加大发掘和保护这一珍贵资源的力度,创建出具有我们合山特色的奇石文化品牌,以现有的奇石馆为基础,逐步扩大奇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通过招商引资,多元投资,打造一个较大规模、较高档次的“西南奇石文化村”;还要继续定期举办合山奇石文化节,进一步扩大合山奇石影响面,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合山观光旅游。其次,除了打造合山奇石文化旅游品牌,还可以采取“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山水结合”、“内外结合”的方式,有效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我市文化旅游业的内涵。所谓“工农结合”,即努力发掘煤都文化,建立煤炭博物馆,开辟电厂观光游览区,扩大龙王民俗村规模,建立壮师剧及壮族山歌专业表演队,丰富民俗文化表演内容,提高表演水平,实行工业旅游和乡村民俗旅游相结合;“城乡结合”,即扩大园林城市规模,丰富广场公园文体活动,建立乡村无公害果蔬旅游基地,实行城市旅游与乡村田园旅游相结合;“山水结合”,即开发好寨山遗址,弘扬壮族历史文化,再现遗址“世外桃园”风貌,开发怀集水库旅游景区,并开辟红水河风光旅游线路,实行山水旅游相结合;“内外结合”,即与周边县联合开发旅游业,如可以创建合山—忻城风情一日游黄金线路等,从而实现市内市外旅游相结合。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构建起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㈤ 长江三峡工程对旅游业和环保有什么促进作用
一、在防洪方面:历史上长江洪灾频繁,荆江河段尤甚,“万里长江,险在荆江”。2000年以来,共发生过洪灾200多次,平均每十年一次。1870年的洪水,淹地 3万余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近 200万,死亡 38万人。20世纪的1931年和1935年的洪水,均死亡14万多人。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基本解除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威胁,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将由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洪水,配合临时分洪,可以避免毁灭性灾害的发生。 二、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站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年发电量相当于目前全国总电量的 1/10,相当于 7座 240万千瓦的火电站和一个年产5 000万吨原煤的巨型煤矿及相应的铁路运煤能力。 三、在航运方面:可从根本上改善宜昌到重庆660公里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工程建成后,险滩淹没,航深增大,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 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左右。 此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还会在灌溉、养殖、供水等方面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
㈥ 七八月份去哪里旅游最适合
七八月份可以考虑去张家界、阿尔山、库克群岛(The Cook Islands)、科苏梅尔岛(Cozumel)、秦皇岛等旅游景点地方旅游。
下面介绍几个旅游景点:
一、秦皇岛
秦皇岛是国内理想的避暑胜地,夏季气候凉爽,境内的北戴河游览区春和日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青山和大海相映,别墅与林海交融。海岸漫长曲折,滩面平缓,海水清澈。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海风微凉,海水澄澈。
五、科苏梅尔岛(Cozumel)
科苏梅尔岛位于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的交界处,紧邻墨西哥东南的尤卡坦半岛。科苏梅尔岛中部为丘陵平原,四周有沙滩。盛产乌木、水果、剑麻、玉米和木薯。岛上有圣米格尔德科苏梅尔、塞德拉尔和哥伦比亚等城镇。
这里海滩优良,以向游客提供潜水和游艇服务著名。在这里潜水,可以感受到墨西哥湾洋流注入加勒比海的过程。同时这里也是名流号油轮停靠点,是参观玛雅文明的必经之路,岛上有玛雅古迹40余处。
注意事项:
1、乘坐交通工具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勿随意更换座位,上下车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不带危险或易燃品。
2、旅游时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贵重物品应放置饭店保险箱;行李物品不要脱离视线。
3、出入饭店房间随手关门,离开房间应切断电源,不在床上抽烟;不让陌生人进入房间。
4、出行在外要少抽烟、少喝酒;要慎吃生食、生海鲜,不要光顾路边无证摊点,防止暴饮暴食。
5、水上活动必须按规定穿着救生衣,勿超越安全警戒线,勿独自下水;行走雪地、山路要小心谨慎;年迈和身体不适者勿参加剧烈或刺激性活动项目。
6、重要证件如护照、签证、身份证、信用卡、机船车票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出发前最好各复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中。
㈦ 耗资16亿元,重庆在350公里外建了一座机场,为什么却被网友骂惨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也是越来越便利了,以前人们出行只能靠自行车或者是马车一类的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转变为汽车,火车,动车或者已经是飞机了。在这些交通工具里,飞机无疑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一些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三线城市都有了,飞机场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实机场建在这里也是有政府机关的考虑的,因为巫山刚刚摘取了贫困县的帽子,而且巫山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许多的景点供人们观看,所以说政府机关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以及经济,把机场现在了那里也是为了带动当地的经济经济发展。所以说这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㈧ 自然对旅游市场资源分析
一、位置及行政区划
(一)位置
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国土地处北温带,小部分国土位于亚热带和热带。纬度位置对我国气候影响很大,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南方部分地区长夏无冬。我国位于东半球,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来自东南和西南的海洋性湿润气流,使我国东部降水充沛。
(二)疆域
我国的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南端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约5 500千米,跨纬度近500。最东端是黑龙江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最西端是新疆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西相距约5 200千米,跨近62个经度、5个时区,时差4个小时。
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千米,岛屿海岸线14 000多千米,海岸线总长32 000多千米。我国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与我国隔海相望。我国陆地边界总长约22 800千米,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相邻。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的1/15。
(三)行政区划
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省级行政区划单位34个,包括23个省、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见附表1.1)除台湾省行政区划资料暂缺外,地级行政区划单位333个(含283个地级市、1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 862个(含852个市辖区、374个县级市、1 464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乡级行政区划单位4万多个(含街道办事处)。
二、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点
(一)地形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构成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脉和众多湖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地势迅速下降,高原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组成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2 000—1 000米,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海拔一154米。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以东,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组成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为中国浅海大陆架。我国大陆架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及南海的一部分。这种西高东低、向海洋逐级下降的地势,有利于湿热的夏季风登临我国大陆,并使我国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过渡地带的巨大落差,使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地形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地形兼备,而且面积都很广阔,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五种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所以说是一个多山之国。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
(二)水文
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多河川的国家,河湖众多、类型丰富、内外流兼备。我国河流总长约43万千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5万多条。大体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为界,该线东南部是外流区域,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约占我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该线以西及以北为内流区域,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黄河为亚洲第二大河。
内外流区域的自然分界线以西,绝大多数河流都流人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之中,仅少数为外流河,如流人印度洋的雅鲁藏布江、流人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等。内流区域的河流,因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多为季节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全长2 137千米;伊犁河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内流河,流量占新疆全部内流河总径流量的1/5以上。
我国江河年径流量达266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径流量虽然较丰富,但季节变化显著、南北差异明显、东西差异较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但分布不均。我国湖泊共有24880个,总面积83 400平方千米,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有2800多个,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有130个。我国的湖泊具有地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东部平原的湖区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群,它们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三)气候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
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受季风影响年际变化大,加上多种地形,因此气温和降水组合形式多样,故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该线西北的地区为非季风区,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我国东部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且水热配合好,雨热同季;我国西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量丰富、水分不足,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水热资源不足。我国温度带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及青藏高原气候区。我国干湿地区又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四)植被
我国地形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所以植被具有复杂多样、种类丰富的特点,仅种子植物就达3万多种,其中乔木2000多种,而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近千种,我国几乎具有北半球的全部植被类型。植被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和区域性差异,呈现东部湿润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显著差别。
我国东部湿润区以森林植被为主,自北而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南海诸岛珊瑚礁常绿林和灌丛。我国西北干旱区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明显,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是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荒漠。我国青藏高寒植被区因青藏高原海拔高,导致气候寒冷、温度变化剧烈,东南部受印度洋海洋季风影响较为湿润,越向西北越干旱,植被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山地寒性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㈨ 四川巫山县经济好条件好吗
巫山县人少,现在搞旅游业有声有色的
㈩ 恩施州旅游发展前景浅析
恩施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这里生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27个民族。由于被崇山峻岭所包围,恩施州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得以保存完好。
恩施的美就在于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旅游者不必拘泥于线路,可以兴之所至地游玩,这样往往能随时发现好风景。
恩施州风景以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和光怪陆离的奇洞异穴为主,主要景点有清江、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宗祠、星斗山原始森林、土司王城、土家摆手堂、梭步垭石林等。除此以外,土家族的吊脚楼、侗乡的风雨桥、七月的女儿会、耕耘时的薅草锣鼓、葬礼时跳的撒尔荷、吉庆时跳的摆手舞,都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恩施风情。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被誉为“休闲胜地”。奇峰异石、溶洞飞瀑、佳林名卉遍布,形成了秀、雄、奇、绝、险的旅游资源,有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神州第一漂——清江闯滩,世界特级溶洞——腾龙洞,土家第一寨——鱼木寨,荆楚第一石林——梭布垭石林,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提到的三峡附近的那棵树——谋道水杉,加上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与张家界、长江三峡构成了中国黄金旅游线上的“金三角”。
恩施州素有“鄂西林海”、“华中植物园”之美誉,境内名胜纷呈,民族众多,风情独特,是湖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生态环境最好,民风民俗最独特的地区之一。
恩施州境内的美景数不胜数:恩施大峡谷气势磅礴,中外罕见;利川腾龙洞世界奇迹,卧龙吞江;咸丰坪坝营古树参天,杜鹃似火;神农溪、清江漂流海外扬名。还有天下第一杉、中华土家第一城、荆楚第一石林……这是大自然赐与恩施人民的一份份丰厚的礼物。
古朴善良的恩施土家族苗族儿女演绎的民族风情,更是韵味绵长。这里有东方情人节———土家“女儿会”;土家人的生死歌舞———巴东“撒尔嗬”;这里还有29首世界民歌之一的《龙船调》……这是古老的土家族苗族先人们留给我们无价的宝藏。
这里的山、水、洞,情,无不让人神往,神奇美丽的恩施名副其实。从“让旅游业成为我州第三产业的龙头”到如今的“中国健康旅游基地———生态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的提出,无不折射出恩施人民渴望打造旅游大州的梦想。“在规划期内使我州成为华中地区最具成长型的民俗生态旅游基地,精心培育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且形象特色鲜明的“绿色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着力打造恩施清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具体就是围绕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土司城、清江闯滩、神农溪、坪坝营等旅游精品,互动全州八县市,整合全州旅游资源,辐射周边地区,逐步构架恩施旅游“T”型结构。”这是《恩施州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恩施旅游发展方向的要求。其中的目标就是:“十一五”期末,全州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62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3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4亿元,占全州GDP的7.5%,其中入境旅游创汇2500万美元,国内旅游总收入19.4亿元。
今年以来,我州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中外摄影家看恩施”活动,推出《神话恩施》电视风光片;5月和6月分别在武汉举办“恩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周”和在重庆召开旅游产品推介活动,大手笔推介恩施旅游,极大地提升了恩施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8月份“州庆”期间,举办了“2007年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推出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精品节目,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极大地带动了全州旅游业的发展。
州旅游局把今年作为景区建设年,加大五大核心景区的建设,建设一批精品景区,以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恩施大峡谷整体包装紧锣密鼓,坪坝营森林公园重新修编,腾龙洞新修后开门迎客,神农溪冲刺5A景区……眼下,恩施旅游景区建设的热潮拂面而来。阻碍恩施旅游的“瓶颈”正逐步打破。恩施机场已经扩建完成,各景区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两年内也将相继完工。
今年以来,我州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中外摄影家看恩施”活动,推出《神话恩施》电视风光片;5月和6月分别在武汉举办“恩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周”和在重庆召开旅游产品推介活动,大手笔推介恩施旅游,极大地提升了恩施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8月份“州庆”期间,举办了“2007年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推出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精品节目,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极大地带动了全州旅游业的发展。
州旅游局把今年作为景区建设年,加大五大核心景区的建设,建设一批精品景区,以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恩施大峡谷整体包装紧锣密鼓,坪坝营森林公园重新修编,腾龙洞新修后开门迎客,神农溪冲刺5A景区……眼下,恩施旅游景区建设的热潮拂面而来。阻碍恩施旅游的“瓶颈”正逐步打破。恩施机场已经扩建完成,各景区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两年内也将相继完工。[http://www.enshi.cn/ly/]
今年以来,我州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中外摄影家看恩施”活动,推出《神话恩施》电视风光片;5月和6月分别在武汉举办“恩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周”和在重庆召开旅游产品推介活动,大手笔推介恩施旅游,极大地提升了恩施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8月份“州庆”期间,举办了“2007年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推出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精品节目,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极大地带动了全州旅游业的发展。
州旅游局把今年作为景区建设年,加大五大核心景区的建设,建设一批精品景区,以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恩施大峡谷整体包装紧锣密鼓,坪坝营森林公园重新修编,腾龙洞新修后开门迎客,神农溪冲刺5A景区……眼下,恩施旅游景区建设的热潮拂面而来。阻碍恩施旅游的“瓶颈”正逐步打破。恩施机场已经扩建完成,各景区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两年内也将相继完工。
恩施旅游发展的思考
恩施旅游发展的思考
翻开湖北旅游“手册”,神秘的恩施占据重要一席。但说起恩施旅游,许多人切感“看点多,卖点少”。看点何在?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余脉在这里融合,如屏群峰、云雾飘渺;土家苗人演绎的民族风情,更是悠扬绵长,一曲《龙船调》唤起人们无限遐思…那么,为何“看多卖少”?为此,我具体分析了一下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作了一些简要思考。
一 恩施州概况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西两头分别是武汉的重庆,并与长江三峡、张家界形成旅游金三角。属中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冬少严寒、夏无酷热等特点。州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恩施州还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摇篮,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摆手舞、铜铃舞、滚龙连响舞动山岳,山歌、情歌,歌海如潮。所以,恩施不仅是一片旅游休闲的乐土,更是一片民族文化的厚土。
二 恩施旅游的现状
近年来,恩施州不遗余力地发展旅游。州主要领导每年都到州旅游局多次调研。据了解,恩施已把“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去年四月,更是把恩施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搬到大武汉,激情推介恩施山水洞情,一时恩施民俗醉江城。以传统民族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为载体,扩大知名度,积极推动旅游发展。仅以利川为例,该市将去年定为“龙船调的故乡—中国西部名城宣传文化年”。实施“三个一”名片工程。即组织名家采风出一本书—《多维视野中的利川》;拍摄电视专题片—《中国西部文化名城—利川》;编排一台文艺节目—《龙船调的故乡—利川》等。
同时,各地还在保护文物,加大宣传、对外交流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恩施市一年一度的“清江闯滩节”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 恩施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恩施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配套的产业体系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由于基础差、起步晚,目前还存在诸多矛盾的问题。
l 一观念滞后,体制创新不足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必然要实现旅游要素的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而经济发展落后,对旅游投入不足,而又缺乏研究和规划等问题,造成了恩施旅游业目前高成本地效率的开发模式。在我们调查的单位中,大都要求政府实现观念和思想大解放,屏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和管理,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而在管理体制方面,尽管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一些管理部门仍延用计划经济下的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在企业制度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仍有待确立,而大多数旅游企业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
l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品结构单一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与其可进入性。而交通则是恩施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恩施地处山区,虽有机场,但航空路线少,架次少,飞机小且票价高。公路离万州、宜昌等交通要道路程远,道路质量差,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地游客的进入,使丰富的旅游资源留在深闺无人知。
旅行社及景区建设也是如此,极不完善。而酒店的接待能力更是严重不足:一是条件差,上不了档次;二是数量少。州城11家星级宾馆仅1000多个床位,加上非星级宾馆也才2000多个床位,且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在接待上显得力不从心。
虽有极好的生态与人文资源,却没有进行良好的规划、开发和有效的包装、利用,产品结构单一。大多数旅游产品没能发挥其独特魅力,缺乏内涵和品位,缺乏包装和策划。有的景区甚至从开业至今始终如一,形式单调。绝大部分旅游者都是观光,而消费和娱乐者很少,行大于游。无形之中给人以“看点虽多,卖点稀少”的不良感觉。
l 三缺乏科学规划,且规划难以有效实施
一个良好的整体规划的设计和有效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愿望、资金的投入、行政体制的协调和实施环境的支持。而恩施旅游目前规划大多科学性差,究其原因:
1对客源市场判断的不准确
2对产业定位及预期发展判断产生偏差
3没有把一地的旅游规划放在一个大的区域背景下考虑
4规划人员的知识和实践水平有限
l 四财政困难,旅游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几年来,恩施对旅游业的投入还是很多的,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州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赖长远规划所需资金还相差很远。由于资金缺乏,使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有的景区因缺乏资金,其开发还处于原始状态,更别说投入广告,加大宣传力度了。资金不足所引起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根本性的,是必须解决的。
l 五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恩施旅游业界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全州旅游企业有资质的老总仅30余人,获得国家导游证人员仅130余人。而现有工作人员,特别是服务人员多是当地老百姓,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服务水平不高,上不了档次。各地旅游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都相当缺乏。
四 加快发展恩施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l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政府应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把旅游业放在先导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走政府主导型战略,是比较符合恩施旅游业发展特点的。
政府在旅游发展的初期和一定阶段,组织调动个方面的要素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效改革与创新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办,更不是政府包办。同时,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也必须统一起来,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政府必须进行基础性、配套性、先导性投入,必须始终在旅游宣传促销、规划、培训等方面承担组织、协调等主要任务。
l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者之所以感到恩施旅游“看点多,卖点少”,是因为他们承认恩施山水之美丽,风情之迷人。但是,除了特赦不突出外,严重贫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重大的制约点。它不仅没能提升旅游品位和服务质量,更让旅游者走得不顺畅,玩得不开心,吃得不满意,而游兴未尽。所以,要根本上解决交通不便路不畅,住宿、餐饮、通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的问题,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但恩施经济实力有限,光靠政府的投入是源源不够的,可以走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如吸引外资或社会力量共同开发建设的模式,在这一点上,腾龙洞景区倒是迈开了这个步伐,但距预期还相差甚远。
l 三以规划为导向,合理布局,突出特色
有关部门应尽快对所有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并帮助政府在发展方向,市场定位,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合理布局。
u 1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这是科学规划的一个重点,对恩施旅游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做好了这点,才能根本解决恩施旅游“看多卖少”的缺陷。这里有着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有着瑰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漂流神农溪,是回归自然的感受,是观赏美,更是体验美;原始的七姊妹山处处充满了神秘;梭布垭石林起独特外型加之深刻的土家人文内涵,有着无穷的魅力;而腾龙洞更是举世无双,其雄、险、奇、秀、幽的特点,无所匹敌;风格独特的民族大观园,则是集土家族、苗族和侗族建筑艺术之大成。。。。。。青山、秀水、奇洞、山歌、乡舞,土苗风情,无不让人神往。土家“女儿会”,东方情人节;巴东“撒尔嗬”,土家人笑对生死;来凤摆手舞,红灯万盏人千叠。。。。。。然而,这许许多多的让人留恋往返的“看点”,却没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包装。优势没能发挥,特色不突出,没有形成独特的“卖点”,让人难免心中感叹。
u 2结合具体情况,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
在合理利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个体独特优势为原则,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七姊妹山、星斗山的森林生态游;神农溪、清江闯滩的江河漂流生态文化游;腾龙洞、玉龙洞等的洞穴探险生态文化游;齐岳山,福宝山的避暑休闲文化游,还有民俗文化宗教体验游,科学历史文化游,乡村生态文化游等等。打造精品,营造“卖点”,带动恩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u 3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统一规划原则
恩施山水之美,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同时,旅游资源和产品要合理布局,资源有效配置。突出重点,提高品位和档次,吸收先进经验,增加科技含量,进行多元化发展。
就恩施而言,应在其最大特色,也是其最大看点和卖点的“生态文化”与“民族风情”上作文章,进行中心突出,特色鲜明的科学的统一规划。如其可重点建设清江中上游生态旅游区,神农溪旅游区和仙佛寺生态文化旅游区三个大区,着重打造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精品:神农溪、清江闯滩、腾龙洞等等,以精品带动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还应加强同周边城市和境内城市之间的沟通交流,力求让恩施旅游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品牌形象。
四 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广度和深度,实行走出去战略
拓宽客源市场是旅游业一切要素运行的核心。加强市场研究,制定市场开发策略,研制适销产品,是加快旅游发展的重要措施。而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促销的广度和深度,则可树立恩施旅游整体形象,让神秘的恩施更让人知,让人更加想来。
首先,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宣传恩施形成恩施旅游新形象。其次,旅游促销方式多样化积极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促销方式。再者,还要加强市场调研,注重促销实效。最后,加强整体和联合促销。如举办有影响的大型活动。
五 加大旅游行业管理力度和旅游人才培养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旅游行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依法管理,依法治旅。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旅游业健康发展。
加强旅行社及导游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严格培训考核和管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恩施州是我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未来5~10年,国家还将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恩施的开发建设之中,发展潜力巨大。恩施民风淳朴、热情奔放,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有着令人神往的独特风光。正值西部大开发深入发展之际,借“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建设”之东风,在即将彻底改变交通状况,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思广益,走科学的旅游发展道路。相信,神秘恩施的旅游最终会改变人们“看多卖少”的观念,从现实走向梦想!(http://bbs.enshi.cn/viewthread.php?tid=12536)
现在的恩施正在向中等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