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发展 » 通过旅游挖掘淅川楚文化

通过旅游挖掘淅川楚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3-14 11:57:22

Ⅰ 南水北调 淅川搬迁哪里

不迁啊`~~~还要建设啊还建设旅游业呢``
请看
东方网4月26日消息:一直"藏在深闺"的淅川旅游业,近两年异军突起,迅速壮大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并散发出作为朝阳产业的神奇经济魅力:2002年该县各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综合经济收入5000余万元;2003年虽经非典疫情冲击,该县接待游客、综合经济收入仍分别以比2002年同期增长60%、80%的速度强势推进。

淅川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又是我国南北文化的交会地和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境内有名胜古迹百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11处,县级45处。"一脚踏三省"的荆紫关境内的清代一条街古色古香闻名遐迩,是我国北方13省市中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的香严寺,现存古建筑144间,院内竹林葱郁,有"千顷香严"之称,为中州四大名刹之一;在全国引起轰动的下寺春秋楚墓群,规模宏大,风格迥异。同时做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景致迷人,被称为"中国的阿斯旺"和"流动的黄金海"。

为尽快把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淅川抢抓南水北调带来的历史机遇,确立了建设"旅游名县、生态示范县、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和以旅游促开放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产业作为淅川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去抓。他们在对境内旅游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先后聘请中科院、水利部、北京大学等单位高级专家、教授组成"智囊团",对淅川旅游进行高起点规划和科学化定位,绘制出以丹江风景区为中心,以香严寺、龙山、荆紫关景区建设为支撑,深入挖掘楚文化、清文化、佛文化内涵,打造集观光、度假、疗养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的蓝图,并按照"突出重点、培育品牌、梯次开发、生态持续"的思路,在全县258个景点中挑选出最能代表淅川山水、人文、民俗、区位、生态特点的五大景区,攥指成拳,整合资源,着力打响五张王牌,即一水(丹江库区)、一都(楚始都丹阳)、一寺(香严寺)、一街(清代五里长街)、一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力争做到开发一个景点、富裕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

为迅速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使丹江真正成为流金淌银惠及千家万户的"黄金海",淅川放开眼界,创新思路,建立起"政府导向投资、企业主体投资、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开发新机制,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近年来,该县旅游、文化及有关乡镇多渠首筹措资金,修缮了荆紫关清代一条街、法海寺、香严寺等景点,开发了八仙洞、罗汉洞、丹江小三峡、范蠡公园等景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镇九重自筹资金1800万元,筹建渠首万亩生态植物园,将成为调水源头一大亮丽的生态景观。同时,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商、集体、个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投资旅游开发。目前,已有30余家民营企业、旅行社、集体竞相投资旅游产业,成为该县开发旅游资源的生力军。海南"兴南国"旅行社投资1900万元建设的"丹江旅游接待中心"已广纳游人;县淅水集团独具慧眼买断龙山风景区50年开发经营权,并投资3000万元对龙山景区景点进行开发整合;南阳广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万元征地30亩,在鸡鸣三省荆紫关境内开发建设"三省友谊广场",设置宏大的三省石,如今已和清代一条街、法海寺珠联璧合,交相辉映;河南通大投资有限公司继开发丹江园梦苑渡假村后,再次投资160万元买断坐禅谷风景区50年开发权,设置桥涵,修通绝壁栈道……两年来,该县先后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金等多渠道融资2.6亿元,新增人文景观、自然景观100余处,大大丰富了景区内涵。

淅川旅游开发在高位启动的同时,对外宣传、营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扩大丹江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县巧打渠首牌,唱活源头戏,以国内重要媒体为载体,进行全方位、系列化宣传,努力把丹江风景名胜区培育成精品名牌。

请关注专题:第三届“网上看河南”

Ⅱ 谈谈楚国文化的艺术特征(或者楚文化的看发),不得少于800字!!急用。谢谢

楚国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审美:
楚文化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古老文化,楚辞和楚艺术品作为楚文化的典型,都具有浪漫型艺术的审美特点。凤是楚艺术典型的“意像”代表形式,楚人深受巫术影响,以异化的手法创造的楚艺术品展现了以“丽”为美的楚国造型艺术的设计特色。
1.楚文化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古老文化:
从时间上讲,自殷商早期,楚政权开始和北方政权(主要代表了黄河流域文化)有了接触,直至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开始发展,到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早中期渐渐繁荣,战国末期,楚国衰败。即楚艺术发展的时间大致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近500年的历史。
从历史的地缘关系上讲,楚最早建国于荆山一带,楚文化以两湖为中心,文化遗迹在湖南、湖北、河南居多。楚庄王、楚怀王时期国家疆土兼并扩充,扩张的过程中楚文化“不断吸收、消化了来自北方中原、东南部淮水流域和长江下游地区以及西南部的四川等相邻区域的华夏、吴越、巴蜀等文化圈中的一些艺术因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楚国出土的文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其中的青铜编钟、尊盘、联襟对壶、鹿角立鹤、漆木衣箱等堪称国宝;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龙凤妇女图,子弹库出土的男子御龙图;故楚郢都现江陵一带出土的彩绘木雕座屏、鸳鸯豆、越王勾践剑、木雕镇墓兽、虎座立凤、辟邪等;荆门的兵太岁同戈;河南淅川县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王子午升鼎、我国迄今发现的用失蜡法铸造的最早的青铜器云纹铜禁;直至西汉仍广泛流行的楚式山字镜。楚国青铜器、漆器、丝织品的种类繁多、工艺精美,可谓熠熠生辉,中原列国望尘莫及。
就南北文化的区别而言,南方重感性,北方重礼尚理。孕育于南方的《楚辞》、《庄子》、《山海经》、《淮南子》中充满想象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记述了风神飞廉、御日神望舒、河伯、湘君、湘夫人、雷神等,辞采铺陈华丽。而源于北方的《诗经》、《论语》,艺术作品古朴、浑厚,有现实理性主义的气息。
拂去两千多年的尘埃,当楚国艺术品以生动的直观形象屹立在世人面前时,似乎为我们诉说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展现着楚国在绘画、铸造、冶炼、雕刻、舞蹈、文学等艺术设计领域的巨大成就;再现了那个个性张扬的年代,楚人浪漫、深情、飞扬、激情、又带有些许悲壮的情怀。
2.浪漫型美术特色:
“‘诗艺术’是心灵的普遍艺术,这种心灵是本身已得到自由,不受为表现的外在感性材料束缚的,只在思想和感情的内在空间和内在时间里逍遥游荡。” 符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文字符号的组合——诗、词、赋所表达的观念本身不会受到物质载体的制约,从而成为心灵的纯真的独白。
从“楚辞”谈起的意义在于,由于艺术品是以物质为载体的情感表现方式,艺术品就包含了情感性和物质性的两大基本方面。将情感性和物质性剥开来分析,艺术品通过物质材料真实、感性形式体现创作者对人生价值的认识,“辞”的表达情感方式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因此通过“辞”的情感性有助于理解艺术的情感性。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月。”屈原的情感具有共性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楚人普遍的情感特征:狂放的,潇洒的,不羁的,炽热的,驰骋于天地间任逍遥,可以“驾飞龙”、“杂瑶象”、“扬云霓”、“鸣玉鸾”。
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情感内在本质体现的是个体与社会存在的矛盾冲突,冲突带来了情感的迸发。
通过艺术创造表现出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虽说同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只有楚地创造的凤是昂首展翅欲飞的,是最充满神采的。“鹿角立鹤”(发掘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鹤的身躯无比修长优美,鹤翅伸展开来,翩翩似乎欲飞升腾空而起。“人物御龙图”中的人物驾玉虬,伴仙鹤,顶华盖。楚人的艺术更加充满了动感,富有意味,让人从有形的物引起无穷的回味。它们不是描绘客观世界的产物,而是表达主体炙热情感的工具。
3.审美的感性形式“意像”:
艺术的本质:“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某种感性媒介物进行构形,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像世界的活动。”艺术品的设计创作过程是艺术劳动者将理性的内容通过感性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分析设计艺术品呈现的“意像”,关键在于几个问题:
①“意像”的代表形式;
②艺术形式的创作手法;
③决定“意象”指向性的“意向性”;
④具有普遍意义的“意像”的艺术审美特点;
楚国艺术品的“丽”并不是指壮丽,而是指“秀丽”“艳丽”带有“灵气”,可以说是艳而不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丽”,而是一种奇特的,具有生命力的,富有创造性的丽。那么,楚人所创造的“丽” 独特之处具体体现在何处呢?
楚人在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方面的运用有独到之处。中国艺术传统是以“线”作为造型的要素,不同于西方造型中的“体”、“面”。楚人对线的运用——尤其是曲线、弧线——可谓是得心应手,线的神韵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在实用的基础上强调曲线的变化、装饰效果。如“王子午鼎”的器腹加以束腰,器身变直为曲,形体的空间变化更为丰富。
色彩方面,从楚人最擅长的漆器工艺中可见一二。主要是黑红二色的运用,其间点缀金色、蓝、绿、黄等色。这种特点在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发掘的曾侯乙墓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二十八宿图》漆木衣箱、漆鸳鸯形盒、漆盖豆、皮甲胄、马胄、墓主内外棺等不离黑红二色。在楚人眼中红黑这种强烈鲜明的色彩对比更能表现出富丽典雅的感觉。
在构图布局方面,楚人比较注意次序感和对称性,早期的绘画采取一种平铺似的平面构图,缺乏三维立体感,图像注重外轮廓的描绘,画面形象感觉如轮廓剪影,但画面布局合理,主体之外的间隙填充着变形的云纹、兽纹,画面饱满;中后期的绘画对画面形象前后关系的处理有了更大的发展,用线条刻画主体形象位置关系的边缘,用不同分量感的粗细线条表明画面元素的前后虚实关系。
楚人素尚瘦秀之美,好“体如游龙,袖若素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招魂》中亦有所述,“姱容修态”、“小腰秀颈,若鲜只”,那是对线条美、仪态美、韵律美的追求。而楚地的帛画中的龙、凤、鸟、兽、人、鱼或亭亭玉立,或高冠长佩,皆是衣袖窈窈,体态轻盈,精致细腻,驰骋于天地之间,矫捷游走中尽显灵气,少有壮汉魁梧呆板之态。它的活力充满了自由气息,完全不同于北方艺术中那种理性的、克制的、遵循于礼法的美,可谓“浪漫与激情并存”。
“巫学给与艺术的主要是美的题材,道学赐予艺术的主要是美的思想,骚学赋予艺术的主要是美的情感。”这段话揭示了影响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因素。
正是在这个充满激情的楚国,产生了搭建中国古代哲学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产生了楚辞、屈赋,并对后世的汉赋的产生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产生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创作风格。楚国的存在只是历史的一小页的时光,但它的光辉却照亮了以后的两千多的世纪。让我们在文字中再回到那个激情的年代、再回到那个浪漫的地方。

Ⅲ 淅川县的风景名胜

淅川境内冈恋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西北连接秦岭余脉,北部衔接伏牛山脉麓,西南则是群山连绵,环绕着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这样的自然地理赋予了淅川丰厚的旅游资源,境内的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点有:
丹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景区,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建设时间为5年,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淅川辖区内“一城一心三区”:“一城”是指旅游新城,“一心”是指宋岗综合游客服务中心,“三区”是指渠首景区、太子山景区、小三峡景区。丹江大观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一处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名胜。景区以药文化、水文化、楚文化、佛文化、商文化五大文化为特色,苑区依山旁水,山水相连,是丹江水库周边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区域。从西向东有四个岛,依次为情人岛、龟岛、鹿岛及鹤岛。 香严寺是河南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唐代,为唐肃宗、唐代宗两朝国师慧忠修炼的道场,唐代宗时奉为国家设置。唐宣宗李忱曾在此削发潜隐7年之久。自唐代宗颁旨敕护起,香严寺便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有万顷香严寺之称。唐代后,该寺曾两度复兴。明永乐年间重建该寺。康熙年间,第58代住持9年重建使该寺再度中兴。1657年至1851年,有六世九位临济宗高僧任住持,香严寺成为临济正宗的重要道场。
淅川县博物馆1979年1月落成,博物馆主体建筑为民族传统风格。博物馆的馆名由郭沫若题词,基本陈列为淅川县历史陈列和楚文化专题陈列,淅川县博物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有化石类、石器、骨器、陶器、汉画、兵器、铜镜、铜器、玉器、铁器、金银器、钱币、瓷器等13类共3082件文物。
范蠡公园是为纪念范蠡在牛尾山公园的基础上兴建的一个大型主题公园。
荆紫关古建筑群位于淅川县西北44公里的荆紫关镇。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这里的府台衙门、关门、清真寺、平浪宫、万寿宫、古码头等,古色古香,风韵犹存。古建筑林立,星罗棋布,错落有致。 淅川历史悠久,7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丹江湖畔下王岗遗址是与龙山文化同时代的人类遗址,县制设立距今已2000多年。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有400多年建都在淅川,45位楚王,23位在淅川。
淅川楚墓: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有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从这座古墓葬群中共发掘出青铜器、玉器7000多件,其中王子午升鼎、云纹铜禁和王孙诰编钟等均为中国一级文物。楚国令尹子庚便葬于此地;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是继下寺楚墓之后在河南发现的最大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从楚国箴尹克黄的墓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整个楚墓群对研究楚都丹阳、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楚国与周边诸侯国的关系、当时的礼乐制度以及古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淅川沟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上集镇张营村沟湾组东面,淅水东岸的二级台地上, 西距淅水约800米,四周环山,处于小盆地之中,该遗址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也是汉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环壕聚落”特征的史前遗址, 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 并入选200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Ⅳ 淅川县厚坡镇有古墓吗


淅川楚墓: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有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从这座古墓葬群中共发掘出青铜器、玉器7000多件,其中王子午升鼎、云纹铜禁和王孙诰编钟等均为中国一级文物。楚国令尹子庚便葬于此地;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是继下寺楚墓之后在河南发现的最大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从楚国箴尹克黄的墓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整个楚墓群对研究楚都丹阳、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楚国与周边诸侯国的关系、当时的礼乐制度以及古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淅川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级行政区,位于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淅川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淅川古称丹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丹阳,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霸主,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曾孕育了一代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淅川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工程所在地。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天下第一渠首”之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香严寺和荆紫关古镇以及丹江大观苑、八仙洞、坐禅谷、神仙洞景区、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是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八条旅游热线之一。形成了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生态观光带为龙头的中原旅游名城和国内旅游热点城市。

Ⅳ 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独具特色的优质旅游资源

巴蜀与楚文化旅游区是独具特色的优质旅游资源

Ⅵ 急!求关于楚文化的文化艺术方面成就的资料!

楚国的音乐艺术有发展,但乐器品种、数量都不多。河南淅川下寺楚墓[52]出土有编钟五十二件,其全部乐音系列可以奏出七声或六声音阶。
楚文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青铜器铭文中,单字数量明显增多,字体趋向修长,仰首伸脚,笔画富于变化,多波折弯曲,作美术字体状,并且出现了鸟虫书的雏形,逐步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及其它诸侯国的作风和流派。

Ⅶ 楚文化的历史渊源

楚人,与中原华夏氏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楚人的祖先来自中原,为华夏族南迁的一支,给楚地带来了华夏文明的先进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楚文化。从统属而言,楚于西周初年为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统治。而且实物资料也表明,西周时期,楚文明的个性特征尚不明确,它还保留着相当大的中原文明特点,到春秋以后才逐渐形成既别于中原姬周文明又别于其它区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独特文化。
楚文明的初步兴起与其它文明一样,也应具备相应的文明诸要素,我们可以此来考察楚文明兴起的大致时间。
楚自鬻熊至熊绎受封的阶段,文献均记其“居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而非“都丹阳”,加上又无相应的考古学资料相印证,当时丹阳只是一个地名,而非都城,也无城邑的建制,大型礼仪建筑也尚未发现。
就是怀疑为楚国制作或断为楚国所有的青铜器,不仅未见于考古发掘,即使是传世品中也一无所见,文字就更不用说了。此时,楚“辟在荆山,筚路蓝缕”,可见生产力之低下,其生产关系也只能是以较单纯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楚的社会形态自然也比较原始。 熊绎受封是楚立国之始,他五传至熊渠之间的事实史载不详,也无明确的考古资料面世。看来,楚即使立国,也未必真正进入了严格意义上的文明时代。但到熊渠时,楚有了第一次扩张,它应是楚经济、军事实力有较大增长的反映,青铜兵器应该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湖北当阳赵家湖西周晚期楚墓中出有少量铜器,并有极少量的传世铜器遗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楚青铜冶铸业的兴起。这一时期已有少量疑为楚城邑的遗址发现。而且楚的社会形态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完成了由部落联盟集团的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过渡。
熊绎文化大道位于湖北省保康县城南牌坊湾地段,南起土门三岔路口,北至封银岩嘴,东至道路红线,西至清溪河边。沿途兴建10个早期楚文化街头景点和2个早期楚文化广场,并与已建成的楚文化浮雕长廊连为一体,构成沿清溪河十公里楚文化景观带。熊绎文化大道配套建设启明广场、承水玉桥、楚源凤台等3项景观节点。
保康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国800多年的历史,在保康就有 35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料记载,熊绎,为祝融氏分支鬻熊一支的后裔。周成王时代,熊绎受封为楚君,赐“子男”田地。因此,保康沿河大道以熊绎命名,寓意是将“荆山楚源,早期楚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弘扬祖先熊绎率部族“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坚韧不拔、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楚人精神。 由于在西周早中期,楚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地域,且主要是在中原姬周文明的影响下发展,因而,楚人统治区内的文化面貌接近于中原姬周文明的风格,是时,楚文明虽处于襁褓中,但其个性特征开始孕育。西周早期,随着楚人第一次扩张军事行动的开始,楚人有了进一步与外围蛮夷文化接触的机会,华夏文明与蛮夷文化的交融使楚人在继承华夏文明即姬周文明的同时,也按已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识对其进行改造。楚文明就在这种既坚持主源又兼收并蓄的过程中初步兴起了,这一过程可持续到春秋初年。也正是在一种特殊的多民族环境和共存意识中奠定了后期楚文明多元的特征和鲜明的个性。

楚文化美术中,常常能感受到一系列神秘古怪的意象组合,鹿角立鹤、虎座凤鸟、漆绘上的人神杂糅、织绣上的龙蟠凤逸、青铜器上斑驳陆离的色彩等等,这是楚人文化精神上无碍于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花朵流动与生长的造型,正给人自由、生动的想象。 楚国盛产细腰美女。
楚文化科技: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进行考古发掘,大量青铜器、玉器、漆器出土,艺术门类丰富,器物造型完整。其中,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尊盘工艺奇绝,被誉为“先秦时期的顶峰”;漆衣箱中带有“斗”字的天文图像,更成为研究和佐证早期先民的宇宙观念的重要标本。武汉市黄陂区的鲁台山古墓葬群,属周代楚国重要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了“长子狗”铜鼎和“公大史”铜方鼎等重点文物。铜器造型严谨,花纹繁缛,创新了铜器制作工艺,大大改良了制造工艺。
这一考古发现,与随后的荆门包山二号墓漆奁彩绘等,给考古学以至艺术史学界带来空前的惊喜。史学家称,这一批文物的出土,使得中国美术史的源头上溯至三代。破除了中国文化的“西来说”,及中国美术源头“起于汉代”的谬误,为中国美术本原做了根本性补充。艺术界兴起“楚文化热”。 实物资料表明,独具特色的楚文明是在西周以来已有的姬周文明的基础上,历经这一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的洗礼,通过融合、吸收被吞并的众多周王室同姓、异姓封国及其它诸侯国的先进文化因素加以综合、提炼并经过创造而成,正是在此时,楚文明以非凡的气势率先突破了中原姬周文明的樊篱,取得了质的飞跃,从而完成了自己由幼年期到成熟期的重大转折,进而使楚文明在各方面的发展成为亚洲第一(军事以外)。

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楚借秦力击败吴人,后昭王迁都于鄢(今湖北宜城),后又返郢,直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止,是为楚文明的繁荣鼎盛期。
这一时期楚国历史虽然有起有伏,但楚国的发展未受到大的打击,而是连续不断直至达到最繁盛、最光辉的顶点。其政治体制方面有断断续续的改革,旧的县由大化小,并已在全境范围内普遍设立,边境设郡,官职爵秩已经相当完善,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发达的经济基础为楚文明的繁盛创造了有利条件。楚文明一如冲出峡谷的江河,以奔腾万里之势不断在原有基础上取得飞速发展,表现出更富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以致盛极一时。
春秋战国之际,楚国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社会生产蓬勃发展,政治局势迅速改观。到战国早中期,楚国在北面与中原诸国争雄,时有进退;西北、西南分别防御秦与巴蜀而主要是来自秦的威胁,以秦岭、巫山山脉相阻隔,并分别设立了汉中、黔中、巫郡等;东面是楚国发展相对比较顺利的方向,其军队多次出入齐鲁国境,并直至海滨,但战争频繁,建设难以连续持久;南面主要是“蛮夷”之帮,楚人沿洞庭湖两侧南进,直到五岭,这一区域基本没有大的战争,政局稳定,楚文明也得以持续发展。鼎盛期的楚文化遗存就主要在江汉平原及楚国南部的今湖南境内发现,并向楚全境辐射。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因白起拔郢而迁都陈城,习称陈郢,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又迁都寿春城,习称寿郢,直至楚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是为楚文明的滞缓衰退期。
这一时期楚国基本处于动荡之中,尽管有相对的稳定,也是十分短暂的。楚国政治腐败,思想保守,经济上又因国土的沦丧受到了惨重的打击,楚文明也丢掉了赖以发展和昌盛的坚实基础。楚国历史已成颓势,楚文明也随之凋敝,偶有出色成就,也是昙花一现。
而且,楚文明无论是在成熟期,还是在鼎盛期、衰退期,它在接受、包容其它文明为己所用的同时,也在对其它文明产生影响,这在其周边区域的文化遗存中都可以找到楚文明影响的影子。正是由于各区域文明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国古文明才在多元、复杂文化因素的融合中发扬光大,并连续发展二千年。
楚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历经孕育兴起期、成熟定型期、繁荣鼎盛期、滞缓衰退期四个阶段,其成就也各有反映。

Ⅷ 谁出三个和楚文化有关的景点名称

1.楚城

建于1992年7月,是东湖磨山楚文化游览区的入口,设计古朴,气势恢宏。城门高23.4米,宽11米,由水门、陆门、城墙、望楼、箭楼和烽火台组成,全长117米。陆门中门宽3.9米,两侧门各宽1.8米。楚俗尚红,城墙采用湖北大冶红砂石,题额“楚城”为甲骨文,由现代商史学家、甲骨文学家胡厚宣先生题写,“荆楚雄风”匾额为著名书法家李铎手书。
2.东湖
东湖风景名胜区有着浓郁的楚风楚韵景观,并已逐渐成为全国楚文化游览的中心。湖北在古楚国属荆楚区域,武汉自古是楚国腹地,东湖经过50多年的楚文化发掘与建设,形成了一批楚文化游览景点,如纪念屈原的行吟阁、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离骚碑,楚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浓缩楚国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的楚才园,更有气势磅礴的楚城与楚天台,展示了八百多年楚文化的博大与辉煌。
3.淅川-楚文化发祥地
1992年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的发掘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0年淅川丹江楚墓群发掘被列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从此一个原本不太引人注目的淅川丹江流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热点内容
微山湖岛旅游攻略 发布:2021-03-16 21:45:18 浏览:387
适合78月份国内旅游的地方 发布:2021-03-16 21:42:27 浏览:6
文化旅游部单位 发布:2021-03-16 21:42:22 浏览:118
深圳周边游推荐免费的 发布:2021-03-16 21:42:18 浏览:696
塑州旅游景点 发布:2021-03-16 21:40:53 浏览:84
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发展前景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58
旅行社psd 发布:2021-03-16 21:39:03 浏览:174
常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发布:2021-03-16 21:35:14 浏览:330
棋牌在线游戏必去797ag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217
有四个旅游团三条路线 发布:2021-03-16 21:33:30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