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旅游文化中
A.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
折不挠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
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价值观转型与重建的特殊时期,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尤为必要和紧迫。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搞清楚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紧密,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
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首先
,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
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的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与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融
合在一起,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化背景的。
脱离传统文化而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异于构建空中楼阁。没有传统文化作为依托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焕发出生命力与活力,也不可能有
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
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
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
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传统文化中
找到依托,更加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建立起牢固的根基。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不竭的营养。传统文化不仅为构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源泉,更加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动力与方法。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阐释和
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生命力与活力。中国传统
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
风俗习惯、
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
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
“厚
德载物、包容会通”
、
“见利思义、诚信为本”
、
“勤俭廉政、精忠爱国”
、
“仁爱孝悌、谦和好
礼”
、
“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但是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
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国情相结合,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比如,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群众路线,充分体
现了传统文化中
“民贵君轻”
的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与论语中的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思想一脉相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都包涵着“民本”和
“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尚中贵和”思想,
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
务„„可以说,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启发之下,才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思想新的富
有中国特色的内容。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
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
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如《墨子
·
兼爱上》
:
“
若使天下
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
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故大夫之相乱家、
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
就表现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
平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一种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
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
的综合体现。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特征和精神特征。
《周
易》
:
“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
”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汤《盘铭》
:
“
苟日
新,日日新,又日新。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
力量源泉。
由此可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从传统文化上追根溯源,汲取优
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不仅不会是一种倒退和老生常谈,反而能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内涵,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张岱年先生曾经讲
:
“民族凝聚力还有其精神基础
,
亦即思想基础
,
这就是能维系人心、
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
就中国而论
,
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经历
5000
年风雨
洗礼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与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融合在一起。我们甚至可以说,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渊源是其拥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所以,要构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更加强调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更加强调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样
才能广泛地引起共鸣,才能引起人们的认同感
B.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2)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3)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C.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游戏之中
我觉得有搞头,首先,各种游戏元素的名称要符合,比如民主,可以在游戏中的各种作战单位名称体现民主元素,各作战单位和武器的使用体现中国人民军队的组织特色等。再比如做成经营类游戏的话吗,可以把游戏中的各种单位的忠心表现为数值,当你的经营行为符合一定的规律的时候,人们就会由一盘散沙变成众志成城,然后你可以发起攻击等。
如果你的行为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准则,人民的向心力和忠诚度就会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内鬼,造成局面动荡,威胁到当局安全。
其实很多美国游戏也会体现人家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民主自由等,比较有特点的是红色警戒2,里面把所有的红色政权都黑了一遍,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我们也可以在游戏剧情里加入我们如何团结人民,击败反动分子等,一点都不难啊?
D.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导向。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教育工作者应当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及进程的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首先要将其融入课程标准的制订与修改、课程改革的自主探索、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中,以不断优化国民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
融入课程标准的制订与修改,进一步明确教育方向。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民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条基本指导原则,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应当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结合高中阶段的具体特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
融入课程改革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促进教育民主。国民教育序列是指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教育系列,包括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改革,能够为整个课程改革指明方向,为课程改革进一步“松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可以不断拓宽课程改革自主探索的深度与广度。可以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探索更加大胆一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引课程改革方向的坚强后盾。
融入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人才质量。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与国际接轨,而且更要立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人才,必然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对国民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入是系统的、全面的、深刻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国民教育序列课程体系的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民族复兴的梦想,是长期而伟大的奋斗历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开放互动的建构过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体的必备素质,是逐步提升的成长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围绕其设计的课程体系必须整体统一、层次分明。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国民教育序列课程体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更是文化的、思想的乃至意识形态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注意“纵”“横”联合。“纵”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国民教育序列,体现其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教育的层级性、连续性、差异性,使之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横”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版本”(一纲多本)下的协调性、统一性、一贯性,不打折扣。
注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结合。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工具,其作用在于塑造社会规定的人同时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时还体现了对现实的需要和长远的走向。今天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要做成一个和世界、和全球发展隔离的“中国特色”,而是要形成一个横贯中西、融汇古今的“核心价值观”。要让能够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明成果都能够被我们所用,被我们的课程体系所吸收,让我们的国民课程体系成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融合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助推中国文明富强的精神产品。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就要注重传承性与创新性并重、本土性与开放性共存的结构特点,既要秉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具有国际视野,具有交往和理性特质。
注意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位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建设的目标、社会发展的前景和个人自立的规范的统一,是对国家、社会、个人的系统认知,是一体和互融的,不能割裂和偏废。因此,国民教育的课程体系要将“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充分融化为“国家、社会、个人”的一体。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即是死教育”。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还应在生活中,课堂和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广阔舞台。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和家庭、社会的教育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在社会实践中去认真践行。正如教育家刘国正所言,“教室的四壁不应该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该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中,国民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国民教育课程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和最深刻的体现,又是使核心价值观得以传播和接受的重要一环。教育兴国,人才强国,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民教育课程体系不断融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永远向前。
E.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2)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3)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F. 在中国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中什么是旅游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
我觉得还是游客的用户体验是首要的。这个体验包括游客的行前决策,含目的地旅游资讯回的获答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透明度,有没有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价值陷阱,其次是游客预订旅游产品的便利度,互联网技术能否改造游客的预订流程和重塑旅游产业链从而降低旅游成本,第三是游客的游中体验,包括旅游过程中旅游设施的完善度、旅游服务的超预期或美好体验的舒适度。最后是游客的售后服务,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投诉及不愉快体验能否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改进。这些用户体验做好了,旅游行业自然发展了,也提升了自身的行业价值。
有关旅游行前决策和行中体验及售后服务,建议你去青驿网查询下旅游方面的知识,青驿是专注旅游社交的平台,企业使命就是要让天下没有陌生的旅程,为中国的旅游产业核心价值观得以发扬,诚信旅游、美好旅行应该是中国旅游行业应该发扬的价值观。
G. 如何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中
重要节庆日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各地的博物馆、科技馆,更应该成为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H.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水文化建设研究
企业文化和道德决定着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表现出职工对企业生活的态度和评价,其鲜明的政治性影响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的思想变化;同时,它又是传播思想的一种形式,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常常可以起到其他宣传形式难以起到的效果。企业职工要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展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从主观方面,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职业修养的自我提升;从客观方面看,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培育和社会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领。因而企业要形成一套由党委牵头、各部门协作参与和推动的上下联动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结合我企业施工点多、战线长、施工面积大、人员分散、长期不集中等特点。通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可采取如下方法;以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融入工作生活中。即编制一本宣传册、一本纪念文集。组织一次征文、一场书画展、一场摄影展比赛。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慰问演出,举办歌诗会来丰富职工生活。举办技能大赛;通过岗位练兵、自学成才,业务培训,促使职工岗位学习、岗位成才。提升职工整体素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各单位培养学习、业务骨干,树立标兵。通过他们播下的种子,然后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创新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利用是互联网、企业内部局域网等工具,为职工接受先进思想、获取有益信息、丰富文化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这些活动,使职工在企业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职工能自觉的注重自身的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把握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在学习和实践中培育自己的道德情感,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责任意识、提升使命感,在文化道德价值取向上使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意识主流趋向统一,使自己的道德行为选择符合社会、企业的道德标准和文化价值。
I.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
1、社区通过宣传栏、社区网站、电子屏、微博、短信等媒体让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2、社区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打造的重要途径之一,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整合社工、志愿者资源,积极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与服务项目对接平台;
3、社区残保家庭、困难党员、特殊家庭是社区重点关怀对象,每逢过年过节重点走访、困难补贴送去社区关爱;
4、 社区通过党委倡导、全民参与的形式,将节俭养德活动贯穿于社区建设发展各方面;
5、社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各类型反腐警示教育片,做到洁身自好、警钟长鸣。